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够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如何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正比例函数的相关教学素材,如PPT、例题、练习题等。
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背后的数学规律。
2.呈现(10分钟)介绍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巩固学生对正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正比例函数》教案(优秀6篇)
《正比例函数》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6篇《《正比例函数》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正比例》优秀教学反思篇一刚刚上完正比例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点心得:1、比例是建立在比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回顾明确什么是是比。
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比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比号写法,另一种是用分数写法。
2、单刀直入(其实学生已经预习知道)主题,告诉学生什么叫做正比例:两个量发生变化后(可以变大爷可以变小),他们的比值不变我们就说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老师例子说明,并且请学生互动找例子。
3、现在这个环节是比较重要的,我不认同书本上就靠表格天数据来认知正比例。
首先强调这两个量都可以作为比的前项后后项,但是最好是写出有意义的比;其次,要求学生针对每一对数据表格都要写出一个比,并且求出比值,从而加深对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也强化了正比例的计算方法。
我觉得这个环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起空洞地填写表格要实在的多,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基本上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能准确地判断正比例。
4、运用以上的知识和方法,请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
检查结果基本上没有错误。
注意点:让学生自己找生活中的例子可能不是很准确;表达阐述正比例的关系中,有些例子需要加入前提,如直径和半径成正比例的前提是同圆或等圆。
《正比例》优秀教学反思篇二正比例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从内容上看,正比例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仅要理解其意义,还要学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时还要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正比例关系。
教师要渗透给学生一些函数的思想,为他们以后的初中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图象的同时,我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给学生提供了有利于探索和理解两个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材料,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关系图象的特征,并掌握其画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四章一次函数》的第一课时。
函数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正比例函数是最简单的函数。
通过学习正比例函数,培养学生利用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函数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服务”的数学意识;通过画正比例函数图象,培养学生的动手画图能力,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函数图象研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这些都是初中函数学习是主要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完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和常量、函数的概念、列函数关系式、函数的图象后,教材安排了正比例函数,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小结与概括,也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同时也是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意义,然后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到正比例函数图象,最后通过图象研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与课本对本节课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4、知识技能:1.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特征;2.能够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3.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5、数学思考:1.通过“燕鸥飞行路程问题”的研究,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思想;2.通过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学习和探究,感知数形结合思想。
6、解决问题:1.能按要求运用“列表法”和“两点法”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2.会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7、情感态度:1.结合描点作图,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2.通过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引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是由于人们需要而产生的,现实世界密切相关,同时渗透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教育。
8、、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人教数学八下19.2.1正比例函数(教案)
5.数学思维:在探索正比例函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探究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表达式:y=kx(k为常数,k≠0),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着重讲解k值的含义及其对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正比例函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两种量成比例变化的情况?”(如:物体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正比例函数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比例常数k的意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位学生主持复习。
师: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
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
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计算。
3/4×2/5= 2/3×5/6= 7/9×18= 3/10÷3/4= 5/9÷5/6= 21÷7/9= 3/10÷2/5= 5/9÷2/3= 6/11÷5/12=4.复习比的知识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知识性问题: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怎样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难点问题: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练习:3÷4=()/()=()/12=():32=12:()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够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正比例函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特点。
3.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1.反思:回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的线性函数,谈谈它的特点和性质。
2.引入新知:今天我们将学习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和线性函数有什么异同之处?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定义:什么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函数,其表达式为y=kx(k≠0),其中k为常数,叫做比例因子。
2.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必经过原点(0,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同一点(如(1,k)或(k,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总是经过第一象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通过原点,且不会经过其他象限。
步骤三: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15分钟)1.提示学生如何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利用比例因子k的值来确定斜率,y轴上为k,x轴上为1/k的点,连接得到的点,绘制图象。
2.利用绘制的图象让学生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让学生从图象中确定比例因子k的值。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是否正比例关系,并求出比例因子k的值。
2.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正比例函数求解,如:张璐每天跑步30分钟能消耗300卡路里的热量,如果她每天跑步60分钟,能消耗多少卡路里的热量?3.提供足够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五:实际应用(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手机话费与通话时间的关系、汽车行驶里程与耗油量的关系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可能存在的正比例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1.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强调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特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5以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巩固正比例的意义,掌握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
4、在成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已学的正比例的意义,通过自己探索掌握解答正比例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1、填空并说明理由。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2)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比例。
(3)每块地砖的大小一定,砖的块数和所铺的总面积成()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为学习下面的内容铺垫。
】3、提出问题:老师请你用一把米尺去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你能行吗?生1:把旗杆放下量。
生2:爬上去量。
生3:利用影子的长度量。
(如果没有学生说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师: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找到解决的方法的。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学习这习欲望,欲望是产生动机的催化剂。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1、小黑板出示例5张大妈: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李奶奶:我们家用了10吨水,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师: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1)学生自己解答。
(2)交流解答方法,并说说自己想法。
算式是:12.8÷8×10=1.6×10=16(元)。
(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10吨水需要多少钱。
)(也可以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10÷8×12.8=1.25×12.8=16(元)【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使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
但对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能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2.难点: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函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a.介绍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
b.展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19.2正比例函数(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正比例函数是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单价与总价等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行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正比例函数来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正比例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些迷茫,可能是我没有把问题讲得足够清楚。下次我可以尝试用更直观的方式,如图片或实物,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强调函数表达式y=kx中,k为常数且k≠0的特点,这是区分正比例函数与其他函数的核心。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绘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理解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k>0时递增,k<0时递减)和奇偶性(关于原点对称),这些性质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依据。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
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出示例l。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2)长方形的面积随着那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你能看出它们变化的特点吗?(3)分别找出面积与款项对应的数,面积与宽的比各是几比几?比值各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1)表里的两种量是长方形的宽与面积(长与面积)。
宽与面积(长与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面积随着宽(长)的变化而变化。
(2)宽(长)扩大,面积也扩大;宽(长)缩小,面积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面积与宽(面积与长)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因为面积和宽(面积与长)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2)。
提问:这里比值5(2)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板书:面积/宽=长(一定)面积/长=宽(一定)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长一定时,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宽一定时,面积和长比的比值一定)2.教学例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正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正比例函数的值域,能够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函数基础。
但对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够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特点。
2.难点: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的展示。
2.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板书: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的关键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3小时后,离出发地点有多远?”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和板书,讲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例如y=kx(k为常数,k≠0),以及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如图像为通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k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实例,分析其性质,并画出其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以下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a.求下列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已知y与x成正比,且当x=2时,y=6;
b.某商品的价格为每千克5元,购买该商品的总价与购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3.数形结合,突破难点
利用图像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如斜率k的正负与图像的走势等。通过数形结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观想象力。
4.案例分析,学以致用
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例如,根据已知数据求解函数表达式,根据函数表达式预测实际问题的发展趋势等。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正比例函数的存在,增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2.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他们从具体的实例中提炼出正比例函数的一般规律。
3.针对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图像、性质的理解困难,运用数形结合、直观演示等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课堂氛围。
4.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热爱数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线性方程、一次函数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正比例函数的学习将更加得心应手。然而,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其图像、性质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探究。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初中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习正比例函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刻画和描述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也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努力学好正比例函数,才能为后面学习一次函数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变量、常量、函数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学会把实际问题总结为函数模型,使学生更加容易、更加深刻的理解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函数,感受函数思想,为以后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经历从一类具体函数中抽象出正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理解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会判断一个关系式是否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3.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两个变量成正比例之间的关系。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本、作业本、笔四、教学过程(一)童谣引入,概念复习师生一起听童谣。
师:在这首童谣里,有哪些量是变化的呢?为了描述这种变化的量,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生共同作答。
师:你还记得函数的概念么?根据函数的概念,你能判断下列哪些式子是函数解析式么?学生回答。
(二)活动引入,提出问题1.观察表格,思考问题(1)从函数的观点来看,y1是x的函数吗?那y2、y3?你能分别写出他们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吗?(2)这些函数在结构上都有什么特点?(3)如果从小学学过成比例的观点看,y1与x是什么关系?其他的呢?2.师生举例,探讨总结(1)这些关系式中的y是x的函数吗?(2)这些关系式中的y和x是成正比例的关系么?3.回归课本,观察归纳(1)认真观察以上出现的四个函数解析式,分别说出哪些是函数、常数和自变量。
(2)这些函数解析式都有什么共同点?生:这些函数解析式都是常熟与自变量的乘积的形式.函数=常数×自变量(三)形成概念,辨析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 = k x (k≠0的常数)1.师生总结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二册P35~38。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②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③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渗透教学重点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设置教学情境,感受比例尺(一)画画比比1、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前的这块黑板同学们熟悉吗?请你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和宽。
2、丈量黑板的长和宽:(板书:黑板实际长3.5米,宽1.5米)3、画黑板:你能照样子把黑板画在本子上吗?(师巡视)4、质疑:这么大的黑板,为什么能画在这么小的一张纸上呢?(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了。
)5、挑两个黑板图(一个画得不像一个画得较像)出示:a) 评价:①谁画得更像一点?②分析图A画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么?(长和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b) 师生合作,算一下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屏幕显示)图上长7厘米,长缩小:350÷7=50 图上长5厘米,长缩小:350÷5=70宽 1.5厘米,宽缩小:150÷1.5=100 宽 2.5厘米,宽缩小:150÷2.5=60c) 点拨:从上面计算结果来看图A长和宽缩小的比例差距较大(即比例失调),所以看上去画得不像;而图B长和宽缩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画得较像。
(二)再画再比1、想一想怎样画得更像?(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课件展示准确的平面图:3、请你帮老师算算长和宽分别缩小多少倍?图上长3.5厘米缩小:350÷3.5=100 宽1.5厘米缩小:150÷1.5=1004、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黑板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画图时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是比?(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二、探索新知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
(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A.6 ∶4=B.3∶2=C.3∶8 =D.12∶8=E.12∶2=(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5)什么是比例?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9篇)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9篇)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正比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
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板书:=单价。
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板书:=工作效率。
2、引入课题: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新课讲授】1、教学例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1的.图和表格。
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
(1)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有关系吗?(2)铅笔的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根据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出:①铅笔的。
总价随着数量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降低,总价也减少。
③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单价一定。
教师指出:总价和数量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教师出示: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路程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汇报: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扩大,时间也跟着扩大;路程缩小,时间也跟着缩小;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写成关系式是=速度(一定)。
教师小结:所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归纳概括正比例关系。
①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比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比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正比例函数的值域和解析式,并能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对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会求正比例函数的值域和解析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
2.难点:正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加深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讲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通过PPT展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以及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对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2.利用数形结合法,通过图象来直观展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正比例函数。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等内容。
2.实例题库,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板书设计,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等重要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3小时后,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如过原点、斜率为正等。
同时,给出正比例函数的数学表达式y=kx(k为常数,k≠0)。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第1课时正比例函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中,正比例函数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具有明显线性特征的函数类型,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教学案例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第1课时正比例函数为主题,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正比例函数这一课时,我将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引入购买商品时的单价与总价关系、速度与时间关系等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正比例函数的存在。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又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表示两个变量的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点?”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掌握正比例函数的知识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学习策略。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丰富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目标。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层层递进。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正比例函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正比例函数(1)学习目标:1、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够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习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学习难点: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学习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问题:2011年开始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km,设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0km 。
考虑以下问题:(1)乘京沪高铁列车,从始发站北京南站到终点站上海虹桥站,约需多少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京沪高铁列车的行程y(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之间有何数量关系?(3)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2.5小时后,是否已经超过了始发站1100km 的南京南站?2、完成书本86--87页思考:观察“思考”中所得的四个函数;(1)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形式,(2)一般地,形如()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
思考:为什么强调k是常数,k≠0 ?(3)、列举日常生活中正比例函数的模型,你知道多少?3、自学检测:(1)下列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①y=0.1x ②y=3x③y=-12x+1 ④y=2x ⑤y=x2+1 ⑥y=(a2+1)x+2(2)若y=5x3m-2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_.(3)若y=(m-2)x m-3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__.(4)若2)1(m x m y -=是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______(5)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是-5,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三、巩固与拓展:例1、已知y 与2+x 成正比例,且61-==y x 时。
(1)求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a ,2)在函数图像上,求a 的值。
例2、已知5+y 与43+x 成正比例,且1=x 与2=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1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习要点:
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活动一:情境创设
2011年开始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 318km.设列车平均速度为300km/h.考虑以下问题:
(1)乘京沪高速列车,从始发站北京南站到终点站海虹桥站,约需要多少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京沪高铁列车的行程y(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3)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2.5 h后,是否已经过了距始发站1 100 km的南京站?
思考下列问题:
1、y=300t中,变量和常量分别是什么?其对应关系式是函数关系吗?谁是自变量,谁是
函数?
2、自变量与常量按什么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
3、(1)与(2)之间有何联系?(2)与(3)呢?
活动二:问题再现
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
(1) 圆的周长l 随半径r 的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cm 3,铁块的质量m (单位:g )随它的体积V (单位:cm 3)的变化而变化.
(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 ,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 (单位:cm )随练习本的本数n 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C 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C ,物体问题T (单位:°C )随冷冻时间t (单位:min )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探究:在 、 、 和 中 :
(1) 以上对应关系都是函数关系吗?其变量和常量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指出谁是自变量,谁是函数?
(2) 认真观察自变量和常量运用什么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这些常量可以取哪些值?
(3) 这4个函数表达式与问题1的函数表达式 y =300t 有何共同特征?请你用语言加以描述.
活动三:形成概念
• 1.如果我们把这个常数记为k ,你能用数学式子表达吗?
• 2.对这个常数k 有何要求呢?为什么?
• 3.请你尝试给这类特殊函数下个定义:
• 4.这个函数表达式在形式上一个单项式还是多项式?你能指出它的系数是什么?次数为多少?
• 5.正比例函数y=kx (常数k ≠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与P86的问题1和P86~87的思考 • (1)~(4)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何不同?
• 6.如何理解y 与x 成正比例函数?反之,y=kx (k 为常数, k ≠0)表示什么意义?
2πl r =V m 8.7=n h
5.0=t T 2-=
•
•
• 7.在正比例函数y=kx (k 为常数,k ≠0)中关键是确定哪个量?比例系数k 一经确定,正比例函数确定
了吗?怎样确定k 呢?
活动四:辨析概念
1.下列式子,哪些表示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如果是,请你指出正比例系数k 的值.
(1) y =-0.1x (2)
(3)y =2x 2 (4)y 2=4x
(5)y =-4x +3 (6)y=2(x -x 2 )+2x 2
2.列式表示下列问题中y 与x 的函数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周长为y cm.
•
•
(2)某人一年内的月平均收入为x 元,他这年(12个月)的总收入为y 元.
•
(3)一个长方体的长为2cm ,宽为1.5cm ,高为x cm ,体积为y cm 3.
活动五:判定正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y=kx ,则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
(2)若y =2x 2,则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
(3)若y =2(x -1)+2,则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
(4)若y =2(x -1) ,则y 是x-1的正比例函数( )
活动六:理解概念
1.如果y =(k -1)x ,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 满足________________.
2.如果y=kx k-1,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 =__________.
3.如果y =3x +k-4,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 =_________.
活动七: 运用概念
1. 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当x =3时,y =-15,求k 的值.
2.若y 关于x 成正比例函数,当x =4时,y =-2.
2
x y
(1)求出y 与x 的关系式; (2)当x =6时,求出对应的函数值y.
活动八: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你如何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正比例函数?
1.从语言描述看: 函数关系式是常量与自变量的乘积.
2.从外形特征看:
(1)一般情况下y =kx (常数k ≠0);
(2)在特定条件下自变量可能不单独是x 了,要注意问题中自变量的变化.
3.从结果形式看: 函数表达式要化简后才能确认为正比例函数
4.从函数关系看:
比例系数k 一确定,正比例函数就确定;只需知道两个变量x 、y 的一对对应值即可确定k .
5.从方程角度看:
如果三个量x 、y 、k 中已知其中两个量,则一定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 作业
1.下列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 =2x +1 B.y =8+2(x-4) C.y =2x 2 D.y =
2.下列问题中的y 与x 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
A.圆的半径为x ,面积为y
B.某地手机月租为10元,通话收费标准为0.1元/min ,若某月通话时间为x min ,该月通话费用为y 元
C. 把10本书全部随意放入两个抽屉内, 第一个抽屉放入x 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 本
D.长方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为x ,面积为y
3.关于y = 说法正确的是( )
A.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系数为-2
B.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系数为
C.是y 关于x +3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系数为-2
D.是y 关于x +3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系数为
4.若y =kx +2k -3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 =______________.
5.若y =(k -2)x 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k 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6.已知y 关于x 成正比例函数,当x =3时,y =-9,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_.
7.若y =(k +3)x |k |-2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试求k 的值,并指出正比例系数.
8.若y 关于x -2成正比例函数,当x =3时,y =-4.试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