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10篇)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10篇)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10篇)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有哪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篇1)把握系统思维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综合题”“开局之年第一课”上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这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思维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9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和5条重大原则,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也要求我们在正确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运用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思想和方法,更加笃定“如何干”“怎么办”的方法论,拨开重重迷雾,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做好工作。
一要用实践的观点深刻把握“知”与“行”的关系。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就是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套。
立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对的新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__提出“六个坚持”和“五个重大原则”,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方法。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其思想理念、实践立场、辩证思维和基本原则,增强战略的前瞻性,正确把握大势,认清大局,做到任凭风浪起而“稳坐钓鱼船”;增强战略的全局性,着眼于事关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二要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把握“破”与“立”的关系。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题目有哪些篇3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题目有哪些篇31、“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2、以历史记忆培育价值认同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4、灾害地质学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思考5、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精神与人格素养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探索7、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建设8、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研究9、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策略10、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探讨1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13、书法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教育功效与实现路径研究14、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坚持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15、高校思政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16、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研究17、辨证彰显思政理论课的学术性与接地气18、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施体验式教学探索19、《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嵌入式教育研究21、关于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22、王晓岗:用科学讲思政,由思政探科学23、用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以教师魅力感化学生24、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刍议25、中国传统文化与破解钱学森之问26、如何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27、论“纲要”课互动教学强化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28、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路径研究29、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质分析30、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31、“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巧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之实践32、工科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33、守正创新,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34、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六大焦点问题与解决途径探索3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36、教学日志与纲要课教学37、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38、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3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层次化关节点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40、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41、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研究42、对分课堂在高校“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4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44、一不小心选了“提桶跑路”专业,怎么办?45、结缘多年,校外有大课堂46、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语言艺术47、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历史知识的恰当引入48、本土红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49、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研究50、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近代史论文(川岛芳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东方魔女——川岛芳子系别:会计学系专业(方向)及班级:会计学1503学生姓名:XX指导教师:XX2015年12月20日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东方魔女——川岛芳子摘要川岛芳子,本名爱新觉罗•显子,字东珍,汉名金壁辉,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四女。
清朝灭亡。
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复国,将女儿显子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
显子从此更名川岛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成年后返回中国,长期为日本做间谍。
川岛芳子历任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华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等要职,曾先后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运动等秘密军事行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和转移婉容等祸国事件,被称为"男装女谍"、"东方女魔"。
日军战败投降。
川岛芳子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在北平第一监狱执行枪决,终年41岁。
[关键词]:日本间谍;清朝格格;男装丽人;汉奸。
ABSTRACTKawashima, whose real name AiXinJiaoLuo • exon, word Dongzhen, Chinese name Jin Bi-hui, Prince Su Qing AiXinJiaoLuo • ShanQi fourteenth female.Qing dynasty.ShanQi Zionist force try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Japan, gave his daughter exon Kawashima Naniwa do daughters. Since renamed exon Kawashima, was sent to Japan to accept militarism education, returned to China after the adult, long-term for the Japanese spy.Kawashima served as the puppet Manchukuo "Guojun commander in chief," "North China People's Self-Defense Forces commander in chief," and other positions,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huanggutun incident, the Manchurian Incident, Manchuria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other secret military operations, and personally directed the shocking incident of January 28 and the transfer of Shanghai and other disaster Shirley country event, called "men's female spy", "Oriental female demons."Japanese surrender. Kawashima is a traitor sentenced to death and executed in Peking first prison, died at 41 years old.[Key Words]:Japanese spy;Qing Dynasty princess;men's beauty;traitors.目录一、引言 (1)二、我是中国人 (1)(一)生活经历 (1)1.幼年经历国难 (1)2.少女时期遭遇不幸 (2)(二)重返中国 (2)1.初来乍到 (2)2.张作霖被暗杀 (2)3.策划九一八事变 (3)4.转移婉容皇后 (3)5.建立满洲国 (3)三、我是日本人 (4)(一)复辟梦破碎 (4)(二)最终判决 (4)参考文献 (5)东方魔女——川岛芳子一、引言川岛芳子(又名金壁辉),这个被称为东方魔女的“男装女谍”,作为日本策动伪满独立、与国民党居间调停、互相勾结的“秘密武器”,在日本侵华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人物典型选择研究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选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典型;选择;教学历史首先是人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其活生生的行动书写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纵贯历史170多年,涉及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仅以《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教材而言,直接提及的有名有姓的古今中外人物就有376位,充分显示了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76位人物,以历史时期划分,包含古代人物22人,约占人物总数的6%;近现代人物354人,约占人物总数的94%.以国别划分,外国50人,约占人物总数的13%;中国32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87%.以重要程度划分,被列入教材目录的人物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2%.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占据教材一席,基本原因是:行文的需要,即着作文字在铺陈过程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
如"上篇综述";的以秦始皇、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22位古代人物,就是出于回顾中国文明由盛而衰的需要;耆英、伊里布被提及是因为他们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又如第一章中反复提及的慈禧、李鸿章,第二章反复提及的光绪、康有为,第三章反复提及的孙中山、袁世凯,中篇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反复提及的蒋介石、毛泽东,以及下篇各章反复提及的毛泽东、邓小平,主要是因为描述他们的行为或者介绍他们的着作、思想而反复提及。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题目有哪些篇2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题目有哪些篇21、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2、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探讨3、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4、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双重逻辑及路径分析15、三位一体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6、内蒙古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7、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调查研究8、努力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9、浅析课程思政在语文课程的运用10、对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索11、高校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探索12、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班级管理实践研究1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研究14、先秦儒家乐教对于高校德育的启示15、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16、探究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17、绍兴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18、简论高校“思政育人”19、试谈曲艺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20、民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几点思考21、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22、“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路径探析23、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24、OBE理念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分析25、“四进四信”专题式教学初探26、高校思政课课堂小结中板书设计的运用27、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29、高职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须加强党史教育30、刍议红色歌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31、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创新“思政+中医药”模式的探索32、高校历史专业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研究3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34、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35、探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36、浅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意识37、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38、PPT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39、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研究40、网络直播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与启示41、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42、浅谈思政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理性与教育逻辑4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语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高校党史育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探究45、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实现形式的创新性研究46、OMO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微课程建设研究4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探讨48、浅析“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49、重庆高校思政课慕课教学现状分析50、供给侧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题目1、试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
后的总根源——以政治侵略为例(经济、文化)。
2、浅议租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以法
租界为例(英租界、日租界)。
10、试论戊戌维新的爱国意义。
11、关于戊戌维新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
(政治改革意义)
12、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帝
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3、小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4、试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思想解放为例。
(社会经济、社会风俗)
15、试论“民主”与“科学”乃是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
16、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
为例。
23、浅论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4、试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5、试论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积极意义——以“民盟”为例。
26、浅议统一战线是中共克敌制胜的法宝。
(武装斗争、根据地
建设)
27、试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
会变革——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8、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重要发展——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论袁世凯
xx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论文(二○xx至二○xx学年度第x学期)论文题目:我读袁世凯学生姓名: xxx学生学号: xxxxxxxxxxx所在学院:xxxxxxxx年级专业:xx 级 xxxx 专业任课教师: xxxx 完成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我读袁世凯(xxx,20xx级xxx专业)【内容摘要】袁世凯虽有过错,但功劳不可被忘记【关键词】袁世凯,功劳,过错所谓“谋国者”既有老成谋国之义,亦有谋国之人的意味。
简言之,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之能臣,遇乱世则可成为奸雄。
而他人生的结局、选择,实则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相仿佛,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规律,他的未来也将是拨乱反正、一统中华,稳居一朝太祖的排位。
不过历史没有给他机会,相反却造就了他的悲剧。
事实上,同武则天一样,袁世凯死后留给后人的是一座无字碑:将思考留给后人,将功过评说留给后人。
即使结局那么不尽如意,也不能一味去指责。
穿越去那段历史,又有几人能做成袁世凯?又有几人能做的比他完美?——导语袁世凯(1859-9-6—1916-6-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清末民初的军事和政治人物,北洋系统的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袁世凯是何许人?想来我们这些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人,总归对这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建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不抱什么善意。
同样,对于那些坚持着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言,借由同盟会衮衮诸公之口传出的践踏“约法”、肆行独裁的袁大总统的形象,更可爱不起来。
一般来说,政治人物是不可以犯错误的,一件坏事足以一笔勾销一百件好事,而且基本上不会得到原谅。
尽管袁世凯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推动中国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仅就辛亥革命而言,如果说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其成功标志的话,那么袁世凯的功劳是谁也比不上的。
西安事变论文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题目: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班级:2016级基础医学院长学制临床四班学号:*******姓名:***成绩: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摘要] 西安事变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军谏,事变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又有中国共产党居间调停、顾全大局,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国际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应等等。
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关键词]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历史因素1936年12月12日在我国西安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毅然率部扣留了国民党政府中央最高首脑蒋介石及其下属部分军政要员这场严重的政治危机经过有关各方近两周的折中斡旋,最终以蒋介石应允六项协议而被释放回宁,这场一触即发的武力冲突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双十二”引发的官兵哗变事件。
虽然历时甚短,然而却对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探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对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具体分析。
一、以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根本因素解铃还须系铃人。
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自发动“兵谏”之日起就在争取和平解决的结局。
这次兵变的性质与以往的国民党内部矛盾和纷争截然不同,绝不是为争个人利益和地盘,而是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根本目的在于促蒋反省,共同抗日。
14 日下午,张杨二将军将“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交蒋,并表示只要蒋采纳,即可送其回南京。
协议达成后,张学良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送蒋返回南京,这一举措,一方面在于维护蒋领袖的体面与威信,另一方面亦有督促其实现诺言之意。
正是张杨二将军以抗日救国为目的,用“兵谏”的形式不加害蒋的生命,在和谈结束后及时“释蒋”并由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形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完整过程。
近代史纲要论文选题题目
近代史纲要论文选题题目在一篇近代史纲要论文中,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必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近代史纲要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近代史纲要论文选题(一)1. 五四运动与妇女解放2. 五四运动对新时期继续解放思想的启示3. 科学、民主与民族精神重构——五四运动再思考4. 五四运动对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影响5. 胡适对“五四运动”的态度分期6.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五四运动评论述评7. “德赛两先生”在中国的由来与发展8. 五四运动与中国音乐的历史诠释9.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10. 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1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关于妇女参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12. 新时期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13.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14.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途径研究15. 党在加强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探析16.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历程、经验与启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17.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8. 浅析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出路的探索19. 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20.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近代史纲要论文选题(二)1. 抗日战争时期赣闽粤边区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2.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绥远省政府对边疆教育的推进3.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外宣传策略比较4. 论抗日战争精神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6.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性贡献7.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8. 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9.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10. 建设一支与国家地位相称的人民军队1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的一次检阅1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3. 十年来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综述14. 关于戊戌维新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政治改革意义)15.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16. 小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7. 试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思想解放为例(社会经济、社会风俗)18. 试论“民主”与“科学”乃是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19. 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为例近代史纲要论文选题(三)1.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 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3. 小议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4. 浅谈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5. 从戊戌维新看改革开放6.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7. 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8. 辛亥革命之我见9.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10. 正确认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1. 谈谈我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的几点看法12.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13. 抗战中坚民族先锋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14. 浅析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在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中的作用15. 论抗日战争国民党战场的作战策略与作用16. 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7.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18. 国际友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作用19. 抗日战争中抗币与法币、伪币斗争述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北京联合大学2016-17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题目: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学院:信息学院班级:通信1601B1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前夕,重温中国近代史,不禁感慨万千,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任意歪曲和篡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的中国史,企图藉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达到否定党的领导的作法深感愤慨。
本文拟以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历史实践为背景,通过近代史上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等阶级和派别为救亡图存对中国出路的选择和比较,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产生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重任。
翻开中国近代史,无疑看到的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集团中的先进分子为了拯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的振兴,曾先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不懈地努力,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他们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寻找光明之路。
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地主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说已经走向没落。
面对这种严重的社会危机,地主阶级中的极少数有识之士出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提出了“更法”、“改制”的主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封建士大夫集团中,少数进步思想家从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出发,要求了解世界,正视现实,并提出“师夷长技”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这三个地主阶级思想家的主张分别代表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大变动时期地主阶级先进分子的思想发展,即从“治国平天下”到“开眼看世界”再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题目有哪些篇1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题目有哪些篇11、“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2、基于大学生心理现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考3、课程统整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思考4、探究思政教育在高等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5、结合工程案例的专题讲座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6、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研究7、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8、大类招生背景下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爱国主义主题探究10、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革新力度分析11、新媒体下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初探12、校企合作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13、“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剖析14、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赜15、以“历史思维”看待纲要课程16、高校思政课碎片化理论教学的问题与出路17、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18、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探析19、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化教学初探20、多媒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实践研究21、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构建途径22、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对大学生影响研究综述23、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2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教学探析25、共同理想与大学生历史感26、近40年来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述评27、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要点探析28、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学与讲好中国故事相契合的浅思考29、《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浅析3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32、高校情景剧互动教学法创新33、末日是个不守约的渣男34、《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35、“互联网+”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中优质教学资源融合研究36、非言语交际因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37、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8、“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路径选择3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分两专”改革思路初探40、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41、辨证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与接地气4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改革的误区及其措施分析43、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思考44、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45、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现状分析46、“中国梦”主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讨47、特色学科馆藏建设发展与服务的探索48、“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路径探析49、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50、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及途径。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1、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2、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3、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4、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5、"启蒙"语境里的"审美"艰难——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价值取向6、过渡、衔接与转型--重新定位中国近代文学7、中国近代文学起始之我见8、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9、试论中国近代文学语言的变革10、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中国近代文学理论11、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的"历时"研究12、1904: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3、中国近代文学鸟瞰14、"启蒙"的诱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再思考15、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16、近代有多现代?——“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7、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18、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19、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革命20、1902:文学界革命起狂飙——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关键性年份二、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卢梭: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卡里斯马”形象2、中国近代文学论集3、“外部研究”何以可能——以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为例4、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5、21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走向——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管林教授6、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文化困境7、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新旧杂糅特征8、浅谈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9、中国近代文学家黄人研究综述10、中国近代文学观念: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初步尝试11、阿英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上的贡献12、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之嬗变13、1897:涌动的前夜——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4、论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15、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区域16、1898:喧嚣与躁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7、1899:革命与流行——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8、南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19、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20、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价值取向三、热门中国近代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国近代文学辞典2、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萌芽3、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理论初探4、中国近代文学新探5、在夹缝中挣扎的“中国近代文学”——从学科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学”的危机与出路6、卢梭与中国近代文学7、中国近代文学叙述源头新探8、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上)9、审美与功利的对峙与互补——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中的文学价值取向10、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桥梁——关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教学11、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13、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访谈14、中国近代文学百题15、中国近代文学研究16、中国近代文学理论的发展17、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兼与几部中国文学史的编者商榷18、试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民族精神19、浅析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之文化价值取向20、中国近代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新变四、关于中国近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近代文学2、中国近代文学3、中国近代文学之変遷 :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4、试论中国近代文学精神5、桐城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6、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7、过渡、衔接与转型——重新定位中国近代文学8、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国文学翻译——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9、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前景瞩望10、中国近代文学史11、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12、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13、自由观念与中国近代文学14、中国近代文学论稿15、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16、1903:一枝独秀与众声喧哗——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关键性年份17、中国近代文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及作用18、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性19、自由观念与中国近代文学20、中国近代文学的学科定位反思五、比较好写的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1、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读后2、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3、王韬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4、杂语并生多元共存——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文化生态5、中国近代文学语言裂变新解——邓伟专著《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评介6、2011年山东省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7、“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综述8、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策略─—著名学者座谈会纪实9、从古典走向现代 : 论历史转型期的中国近代文学10、爱国,开放: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征11、白桦派文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影响12、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13、鲜明的时代色彩清醒的历史意识——读《中国近代文学史》14、“五四”这块文学界碑不容忽视——三论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15、论中国近代文学思想的衍变及其流向16、中国近代文学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17、《中国近代文学史稿》18、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建立学科自信和学术话语体系19、民族受辱与国民创伤:中国近代文学与文论的怨恨主题概述 20、中国近代文学家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和介绍。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一门的公开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
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近代史论文—旅顺 一座不该忘却的城
成绩:论文题目:旅顺——一座不该忘却的城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教师:***院系:日本语学院年级、班:2016级5班学号:***************旅顺——一座不该忘却的城旅顺口作为一座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城,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则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自近代列强开始扩张争霸以来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尤为日俄两国虎视眈眈的重要对象。
在我看来五十年的颠沛流离,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使得这位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亲历者,见证了中华民族在近代中国发生的这段饱含屈辱、历尽苦难的历史,更加展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并领导着伟大人民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不屈抗争。
这座城正如万忠墓前所题写的那样,是一座骇人听闻的城、一座尸积如山的城、一座鲜血凝固的城、一座殊死抗争的城。
但我更想在后面加上一句,那就是——一座不能也不该忘却的城。
“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
”这句话对于国人来说也许耳熟能详、并不陌生,我也完全赞同这句话对于旅顺口在中国近代史所拥有地位与分量的完美诠释。
确实,旅顺口地区凭借其刻有岁月痕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及大量的文物古迹无不展现出其与中国近代史如同命运共同体一般的紧密相连、无法切割断绝的必然联系。
然而些许遗憾的是,我认为旅顺口并未像其他同样遭受侵略者剥削压迫的代表城市不断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当今的国人同胞在吟唱《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的同时,鲜少有人知道其实闻一多也为孪生的兄弟——旅顺与大连发出“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这样属于自己的声音。
我们开始每年在12月13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为遇难者默哀的同时,又有谁知甲午战争中日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顺后,对城内进行的四天三夜死难者估计在两万人左右的大屠杀。
列强的罪恶为这座本来浪漫自由的城市增添无尽的苦难和无限的悲凉,已无力回天、积贫积弱的中国与这片已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地所遭受的厄运令人不禁为那段历史扼腕叹息。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题目: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姓名: 孙艳宁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号:201300206108【内容提要】武昌起义枪声响起,辛亥革命将中华民族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成立皆标志了封建帝制的结束,民主、民族、民权的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但是,北洋军阀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又将人民带入水深火热。
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到底带给中国了些什么,引发了无数的思考与争论。
客观来说,辛亥革命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它又是失败的。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主;功绩;成败1911年,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辛亥革命的炮声打响了。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
其中“失败论”者显然有意无意低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成功论”者显然有意无意高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首先,我们应客观、准确地审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结束了在中国横行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动摇人民心中对皇权的盲目崇拜。
辛亥革命使任何人称帝的愿望破灭,经过辛亥革命,民主思想使人民不可能再接受皇帝的存在,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任何想称帝的人都会被人民推翻,湮没在历史中,其中袁世凯和张勋就是典型的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一次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奋起革命一个里程碑,是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参考题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参考题目1. 近代中国从改革到革命的历史发展逻辑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3.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4.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的关系5. 评价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6.“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过程综述7. 试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8. 试论“长征精神”(或论“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9.论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由之路10.论在铭记历史中坚持“三个选择”论文写作要求1.在教师给的参考题目中任选一题。
2.独立完成论文写作,禁止抄袭他人文章。
3.论文应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创新。
4.论文所引资料的出处必须一一注明,论文后应附参考文献。
5.论文正文要求在1000字左右,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6.格式包括:标题、内容摘要(1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试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背景),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人物),于1936年12月12日(时间),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意义).和平解决原因:①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特别是华北事变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
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迫切任务。
③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也是为了逼蒋抗日。
④事变发生后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力图置蒋于死地,夺取政治权,扩大内战,有利于日本侵略主要有四种观点1.中共抗日主张作用说,持此说者主要有李新等李新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中共中央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面作用的,对于西安事变,“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认为,事变关系十分重大,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根本利益和抗日斗争的需要,决定我党的方针”,由于我党当时“已经是一个政治上完全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能够从复杂的事变中看到无产阶级长远的利益所在,而不为一切晢时的因素所动撼”,党首先肯定了事变的进步性质,认为,这是“中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国民党中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立即停止“剿中”,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中共抗日主张的结果”根据当时国内外的斗争形势,深刻指出事变可能有两种前途:“一种前途是爆发大规模内战,另一种前途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国近代史论文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中论文题目: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所在院系:数学科学学院所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在年级:2010级日期:得分: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内容摘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化。
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
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2]。
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lliot)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近代史论文题目
1.殖民统治机构——东印度公司的来龙去脉。
2.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展开。
3.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4.从《望厦条约》看早期中美关系.
5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对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影响。
6.1842 年割让香港为什么到1997 年才收回?
7.太平天国起义如何能在两年内从广西到南京建立政权。
8.《李秀成自述》的历史价值.
9.洪秀全与曾国藩的文化观比较.
10.洋务派引进西方新技术时间表.
11.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
12.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13.李鸿章洋务思想分析
14.比较1895 年康有为,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简介
16.同盟会为什么要在日本成立?组织形式
如何?
17.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看清末新政的影响。
18.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9.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怎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20.国共合作,苏联起了怎样的作用。
21.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22.蒋介石是如何开展"革命外交"的? 23.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24.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姓名: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观《复兴之路》有感一个城市可以征服,一个民族却不可以战胜。
中华民族,历经了血雨腥风最终屹然挺立在世界东方。
在如今,我们似乎已经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但是,我觉得中华民族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在很多地方,我们中国人还是受到歧视,中国的商品被列为低级货……唐宋是历史上鼎盛的时期,各国朝拜。
我认为真正的复兴就是实现中国在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先导。
那么,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我们应当如何救国救民,我们又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实现最终的复兴呢?大家认为进入大学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堕落,这不仅仅是对自己、对家庭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极端不负责任,社会政府培育大学生的目的是希望能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新时代建设者。
我们应当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兢兢业业,努力刻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将来走向高层次的工作岗位,为我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
”让我深深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多么极其艰难和漫长的过程!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年轻人要义不容辞地接过这一棒,分发争先,坚持不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浅析帝国主义侵略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戴上了脚镣——中国近代贫穷落后原因分析提纲:题目:浅析帝国主义侵略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戴上了脚镣一、军事方面帝国主义通过多次侵略战争,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战争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并且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2.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直接从中国掠夺白银等财富。
二、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方面加强对中国的统治。
1.严格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
2.中国列强主义享有领事裁判权。
3.中国海关由帝国主义严格把持。
4.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起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题目
1、试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
后的总根源——以政治侵略为例(经济、文化)。
2、浅议租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以法
租界为例(英租界、日租界)。
3、不平等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一条绞索—以
“南京条约”为例(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4、紫荆花下话回归—小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5、关于社会制度腐败导致经济技术落后的几点思考—以近代
中国为例。
6、从《四洲志》到《海国图志》—小议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
习的历程。
7、浅论洪秀全理想天国的破灭—以《天朝田亩制》为例(圣
库制度)。
8、试论腐败是导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9、小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新式学堂的开办为
例(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
10、试论戊戌维新的爱国意义。
11、关于戊戌维新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
(政治改革意义)
12、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帝
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3、小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4、试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思想解放为例。
(社会经济、社会风俗)
15、试论“民主”与“科学”乃是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
16、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
为例。
17、浅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8、试论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读《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浅论“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以“立三路
线”为例。
(秋白路线、王明路线)
20、对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点分析——以“凇沪
会战”为例(忻口、徐州、武汉)。
21、试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坚强阵
地。
22、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读《〈共产党
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23、浅论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4、试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5、试论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积极意义——以“民盟”为例。
26、浅议统一战线是中共克敌制胜的法宝。
(武装斗争、根据地
建设)
27、试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
会变革——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8、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重要发展——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9、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几点探索—
—以中共“八大”为例(《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30、试论“大跃进”运动是对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一个反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