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
菩提蛮大柏地诗的意思
![菩提蛮大柏地诗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0bb04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6.png)
菩提蛮大柏地诗的意思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思是;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
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全词动态描写景物、巧妙运用联想,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统一,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上阕写景。
起首“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两句,想象奇特,气象宏伟。
作者首先巧妙地运用借代手法,连用七种颜色铺叙,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
接着又以彩色绸带比喻色彩壮丽的彩虹,具体写出了彩虹美丽的形态,而且“当空舞”三字又使静止的彩虹具有动感,这样,彩虹的身姿就更加美丽动人了。
第二句以设问写出,更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彩虹的出现是雨后的自然现象,所以作者随即点明“雨后复斜阳”,表明此时正是阳光西斜之时。
天空是如此美丽,大地上更甚,作者以“关山阵阵苍”一句告诉读者,经过雨水冲洗的关山,在斜阳的笼罩下,正流动着一阵阵苍翠之色。
作者笔下的关山充满了动态之感,显示出勃生机。
以上两句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生动,意象惟妙惟肖。
下阕写抚今追昔的感慨。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两句追忆1929年2月在这里发生的激战,那次战斗形势是多么紧张,打得是多么激烈,仅用两天时间就消灭了尾随的敌人。
村前墙壁上无数的弹洞,就是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说今天看来,那些弹洞,装饰和点缀着阵阵苍翠的关山,却别有一番风采,使得关山更加美丽了。
菩萨蛮大柏地古诗意思解释 -回复
![菩萨蛮大柏地古诗意思解释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38b3eb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a.png)
微风拂面,古树依依。
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它来自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传颂不衰。
虽然这首诗的意境深远,令人陶醉,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却很难理解它其中深刻的道理。
接下来我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度解读,希望你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
我们来解读诗中的"菩萨蛮"。
其中,“菩萨”一词源自梵语“Bodhisattva”,意为“觉者”。
在佛教中,菩萨指的是已发菩提心,但尚未证得佛果的众生,他们为利益众生而不断修行。
而“蛮”是指荒野、边远地区。
“菩萨蛮”可以理解为菩萨的境界或菩萨所在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远离尘世的净土。
在这里,“菩萨蛮”给我们的感觉是神秘而遥远的,好像那是一个超脱尘世的世界,充满着神奇和美好。
我们来解读诗中的“大柏地”。
大柏地,顾名思义就是大片的柏树地。
柏树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象征着坚贞不屈、挺拔高洁的品质。
而“大柏地”则给人一种广袤、苍翠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一片辽阔的原野,那里有参天的柏树,有清新的空气,有宁静的景色。
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休闲自在、远离尘世的感受。
我们来解读诗中的"古诗意思解释 -回复"。
在古诗中,常常出现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因此有必要进行解读。
通过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用意,领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而“回复”,则是要求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回应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诗中,深刻领悟其中的意义。
通过这首古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修行、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内涵。
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菩萨蛮大柏地,给人一种清幽、超然的感觉,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面对各种压力和困扰,而通过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体会,或许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学会淡定心境,超然物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我看来,这首古诗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
《菩萨蛮》诗词赏析
![《菩萨蛮》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6c1f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3.png)
《菩萨蛮》诗词赏析
《菩萨蛮》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代表作。
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
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辛弃疾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
总的来说,温庭筠的《菩萨蛮》和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都极为出色,展现了高超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内涵。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bf0c4d702768e9950e738a4.png)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1宿建德江 (1)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4 过故人庄 (3)5 七律.长征 (4)6 菩萨蛮.大柏地 (6)7 春日 (7)8 回乡偶书 (7)9 浪淘沙(其一) (8)10 江南春 (9)11 书湖阴先生壁 (9)12伯牙鼓琴 (10)13书戴嵩画牛 (11)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主题归纳】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人描写了停产宿建德江江边时看到的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古代民歌《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菩萨蛮》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5bd39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d.png)
古代民歌《菩萨蛮》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菩萨蛮》原文及赏析【导语】: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840f9a16f7ec4afe05a1df20.png)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1、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
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
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5、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6、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7、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8、苍:青黑色。
9、鏖战:苦战。
10、急:激烈。
11、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12、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13、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14、今朝:如今。
15、看:此处读平声。
诗意: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赏析: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https://img.taocdn.com/s3/m/62d24107376baf1ffc4fad5b.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译文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子弹打出的墙洞关山成为了革命战争胜利的见证者,因而更加好看了。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鉴赏《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全词动态描写景物、巧妙运用联想,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统一,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上阕写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
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
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
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
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2021年《菩萨蛮·大柏地》学习资料
![2021年《菩萨蛮·大柏地》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5a6b626529647d2628523c.png)
People will not suffer for a lifetime, but they will suffer for a whil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2021年《菩萨蛮·大柏地》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涵盖各学科分类和各类其它学习使用的资料,如:图书书籍,学习课件,视频教程,课后答案等,以下是收集整理的2021年《菩萨蛮·大柏地》学习资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菩萨蛮·大柏地》原文:毛泽东〔近现代〕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柏地》译文: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又是谁手持着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装扮得更加美丽。
《菩萨蛮·大柏地》赏析:此词描绘大柏地雨后美丽诱人的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1、上阕写景。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起二句写天上的彩虹,措辞、构思都极为精彩,破空而来,突兀奇妙。
上句写彩虹的七色,一气连下七个颜色字,自有诗词以来,从未见人这样写过,的确是创新出“色”的神化之笔!下句愈出愈奇。
将彩虹比作“彩练”,一般诗人词人或也构想得出来,尚不足夸,妙的是作者烹炼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舞”字,遂使本为静态的彩虹活了起来,何等的灵动!这样的语言,正是诗词的语言,非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样式所能达到。
试想,七彩缤纷,长虹如拱,这一幅景象,油画、版画、水彩画,哪一个画种不能摹绘?更不用说摄影、电影、电视之可以真实地将它记录下来了。
唯虹霓化“彩练”而“当空舞”,这样的意境,只能存在于诗人或词人的形象思维之中。
诗词是用文字符号砌成的艺术建筑,而文字符号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视觉形象来得直观动人,因此,欲追求诗词写景之逼真如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取其败。
《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https://img.taocdn.com/s3/m/9afebb21b90d6c85ed3ac605.png)
《菩萨蛮·大柏地》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
其古诗全文如下: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前言】《菩萨蛮·大柏地》创作于1933年夏。
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
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
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全词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达了革命者对战争、对美的看法。
【注释】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译文】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
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鉴赏】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bc940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b.png)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菩萨蛮》原文及赏析(通用20篇)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
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菩萨蛮》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篇1菩萨蛮·乌丝画作回纹纸原文乌丝画作回纹纸,香煤暗蚀藏头字。
筝雁十三双,输他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忆。
索性不还家,落残红杏花。
赏析/鉴赏此篇写春暮时节闺人怀远的孤寂情景。
上片借物托比,化用王彦乱等人诗句,写其孤独寂寞,无聊无绪。
下片折转,先写分别时的情景,再转到写此时此际。
低徊婉曲,结处含悠然不尽之意,耐人寻味。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篇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朝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愁予一作:愁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注释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
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发愁。
无数山:很多座山。
鹧鸪:鸟名。
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
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必背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6c6f74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9.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必背内容一、第一课“阅读连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霜数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第五课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五、第二单元【日积月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七、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八、古诗词三首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菩萨蛮大柏地课件
![菩萨蛮大柏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7142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9.png)
社会影响
该词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 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中,并被广 泛用于中学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中。
后世评价
文学价值
该词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高度 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教育价值
该词被广泛用于中学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中,对于培 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印象和美好的感受。
本词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THANKS。
思想感情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向往,体现了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抒发豪情壮志
作者在词中抒发了自己的 豪情壮志,表现出对革命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热情。
反映时代精神这首词Fra bibliotek映了当时中国社 会的时代精神,表达了人 民对自由、民主和幸福的 追求。
06
写作手法
对比手法
对比映衬
本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当年”和“今日”对比,把对往事的追忆与现实的景象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革 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
03
背景介绍
红军长征
01
时间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
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02 03
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甘肃会 宁会师→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
前后对比
词中通过对比“漫天皆白”的雪景和“雨后复斜阳”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象征手法
象征革命
菩萨蛮大柏地课件
![菩萨蛮大柏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b089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7.png)
菩萨蛮·大柏地课件一、导言《菩萨蛮·大柏地》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词描绘了作者游历大柏地时所见所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艰辛。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菩萨蛮·大柏地》的深入解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其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歌创作以关心国家民生为主题,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词牌介绍菩萨蛮,词牌名,又名“菩萨鬘”、“子夜歌”,源于古印度佛教音乐,后传入中国。
唐代诗人温庭筠首创此词牌,因其音韵优美、形式活泼,受到后世词人的喜爱,成为流传千古的词牌之一。
四、词作解析《菩萨蛮·大柏地》全词如下:菩萨蛮·大柏地唐代:杜甫风烟望五津,与君别几时。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上片:描绘离别场景词的上片以“风烟望五津,与君别几时”开篇,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
五津,指长江、黄河、洛水、淮水、济水五大河流,此处代指天下。
诗人以“风烟”二字,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的哀愁氛围。
2.下片:抒发思乡之情词的下片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起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胡马、越鸟,分别代指北方和南方的物产,寓意着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土。
接着,诗人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两句,描绘了自己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形象。
3.结尾:自我慰藉与奋发向前词的结尾,诗人以“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的无奈。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以“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自我警醒,告诫自己要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二句,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艺术特色1.语言朴实自然:杜甫的这首词作,语言朴实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
菩萨蛮·大柏地(5篇)
![菩萨蛮·大柏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b59c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1.png)
菩萨蛮·大柏地(5篇)第一篇: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手迹】: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https://img.taocdn.com/s3/m/8daa4810964bcf84b9d57bf5.png)
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手迹】: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解读《菩萨蛮·大柏地》的“今朝更好看”
![解读《菩萨蛮·大柏地》的“今朝更好看”](https://img.taocdn.com/s3/m/9cd78fc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1.png)
解读《菩萨蛮·大柏地》的“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一九三三年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这个调,在唐代是教坊曲名,后来才用作词调名。
由于本调起源较早,流传较广,所以有不少别称,如:《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城里钟》、《女王曲》、《花溪碧》、《晚云烘日》等等别名。
本调44字,前阙24字,后阙20字,各两句。
全词两句一换韵,前阙两仄韵,两平韵,后阙亦然。
大柏地:地名。
是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在江西省瑞金县北部开辟的一个根据地。
注释1.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种颜色。
2. 彩练:彩色丝带,比喻彩虹。
3. 当空:正前方的天空。
4. 雨后复斜阳:化用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的“雨后却斜阳”,化“却”为“复”,复即又。
5. 关山:泛指附近的关隘山岭。
6. 阵阵:一阵一阵的变化;一列一列的队形。
7. 苍:深绿色、青幽色。
8.当年:指1929年。
9. 鏖战:长时间的激烈苦战。
即1929年2月9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在大柏地歼灭敌军刘士毅部,俘虏敌军800多官兵。
10. 急:猛烈。
11. 弹洞:子弹打穿;子弹打出的窟窿。
12. 前村壁:前面村庄的墙壁。
13. 装点:装饰点缀;修饰,修葺。
14. 今朝:如今。
15. 看:注意!这个“看”,按本词的平仄规定,必须读平声“看(kān)”,不是仄声“(kàn)”。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毛泽东被排挤出中共苏区领导岗位期间写的。
1931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赣南会议”上,受到了严厉批判,撤销了他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
原因是他“一贯右倾”,主要表现为:对地主恶霸烧杀太少;对抗中央“不给地主分田地,富农只能分坏田”的指示;害怕攻占城市,一贯实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逃跑主义。
到1932年10月,在中央苏区政治局的会议上,毛泽东再次遭受围攻,最终将他调离了红军的领导岗位,安排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谢氏祠堂去工作。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6a0cc7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b.png)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
原文:
菩萨蛮·大柏地
(近现代)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白话译文: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是谁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当年这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译文
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子弹打出的墙洞关山成为了革命战争胜利的见证者,因而更加好看了。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
天空中央。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鉴赏
《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全词动态描写景物、巧妙运用联想,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统一,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上阕写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
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
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
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
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
1933年夏天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此诗。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起二句写天上的彩虹,措辞、构思都极为精彩,破空而来,突兀奇妙。
上句写彩虹的七色,一气连下七个颜色字,自有诗词以来,从未见人这样写过,的确是创新出“色”的神化之笔!下句愈出愈奇。
将彩虹比作“彩练”,一般诗人词人或也构想得出来,尚不足夸,妙的是作者烹炼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舞”字,遂使本为静态的彩虹活了起来,何等的灵动!这样的语言,正是诗词的语言,非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样式所能达到。
试想,七彩缤纷,长虹如拱,这一幅景象,油画、版画、水彩画,哪一个画种不能摹绘?更不用说摄影、电影、电视之可以真实地将它记录下来了。
唯虹霓化“彩练”而“当空舞”,这样的意境,只能存在于诗人或词人的形象思维之中。
诗词是用文字符号砌成的艺术建筑,而文字符号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视觉形象来得直观动人,因此,欲追求诗词写景之逼真如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取其败。
聪明的作家,往往注意扬诗词之长而避其短,于“画”之所不能表现处,别出趣味。
依照这一法则创作出来的诗词,方有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庶使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品类都无法替代。
毛泽东这两句词的妙处,正须向这方面去体认。
又者,“谁持”云云,是诘问的语气,却并不要人回答。
由于下文都是陈述句,这里用问句开篇,就显得非常吃重——有
此一问,通篇句法便有起伏、变化,不至流于呆板、凝滞。
假若这句采用诸如“天仙彩练当空舞”之类的叙述语气,岂不逊色多多,何能像现在这样峭拔?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作者已署明词的写作日期是“一九三三年夏”,注重交代季节的特殊性——“夏”,这里更补出词篇切入的具体时间和气候状况。
由于这是夏天的某个傍晚,一场雷暴雨后,夕阳回光返照,于是才会有彩虹满天的绮丽景观。
又由于大雨洗尽了空气中悬浮的尘埃,斜晖的射线投注无碍,于是远处的群山才显得格外的苍翠。
可见那“雨后复斜阳”五字,虽只平平说来,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却束上管下,使前面的“赤橙”二句、后面的“关山”一句,都显出了合理和有序,委实是少它不得的。
晚唐著名词人、“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有《菩萨蛮》词曰: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毛泽东“雨后复斜阳”句,即用温词中成句,仅改动了一个字。
然而,温词是写闺情,风格绮怨而纤柔;毛词则是写战地,虽借用温词之句,但一经与下文“关山阵阵苍”云云搭配,便见得境界阔大、气象苍茫,风格与温词迥然不同。
毛泽东博览群书,熟读了大量的古诗词,故时将前人成句信手拈来,或稍加绳削,用入自己的创作。
值得称道的是,其所取用,大都与己作浑然化为一体,不见痕迹,决非食古不化者可比。
这里又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下阕写抚今追昔的感慨。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两句追忆1929年2月在这里发生的激战,那次战斗形势是多么紧张,打得是多么激烈,仅用两天时间就消灭了尾随的敌人。
村前墙壁上无数的弹洞,就是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说今天看来,那些弹洞,装饰和点缀着阵阵苍翠的关山,却别有一番风采,使得关山更加美丽了。
这既是作者对枪杆子打下的江山的赞美,也是对美的发现,在作的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意,作者的乐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菩萨蛮·大柏地》整首词亦画亦诗,情景交融。
词描绘的画面是:绚丽的彩虹、雨后的斜阳、苍翠欲滴的关山、前村墙壁上的弹洞等,高下、大小、远近、偏正、方位等构图适宜,层次感极强。
色彩是:彩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
“舞”字使人觉得彩虹在蓝天的映衬下有一种飘动感“阵阵苍”让人感到群山的苍翠之色有着深浅明暗的变化。
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总之,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
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是重游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回忆往日辉煌胜利时的愉悦之情,和对人民革命战争以及经过战争洗礼的革命根据地的赞美之情。
这些喜悦赞美的情思又是在不露痕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中流露出来的。
作者把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高度统一,熔炼成艺术美,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动态地描写景物与巧妙地运用联想也是《菩萨蛮·大柏地》的突出特点。
上阕从彩
虹联想到彩色绸带“当空舞”,从关山联想到雨后斜阳时“阵阵苍”;下阕从弹洞联想到“装点此关山”,以至“今朝更好看”,这些动态描写充分体现了在“郁闷”心境下的作者乐观的情怀,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