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态自然观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爱护自然生态主题班会PPT课件
发挥环境功能
自然环境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重要功能,需要我们共同爱护。
政府与社会的作用
政府的责任
政府应制定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为保护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社会行动
企业、公众等各界力量应主动参与到保护自然生态的行动中,发挥各自的影响力。
公众教育
政府和社会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公共交通工具可以缓解道路拥堵,提高出行效率,让城市更加宜居。
经济实惠
相比购买和维护私家车,绿色出行的成本更低,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
植树造林的意义
改善环境
植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维护生态
植树有利于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生物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组分,构成自然界的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的平衡
1
生产者
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养分。它们是食物链的基础。
2
消费者
动物作为消费者,从生产者那里获取能量和养分。不同级别的消费者相互依存,形成复杂的食物链。
3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释放养分回到土壤中,为生产者再次利用。
美化景观
绿色植被为城市增添清新自然的情调,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
创造机会
植树造林可以带来就业机会,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小小绿化作用大
即使是一棵小小的树木,也能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绿色植被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温度,美化环境,阻挡噪音,保护土壤。虽然单一的绿化面积不大,但如果每个人都身体力行,一点一滴地种植养护绿色植物,就能积少成多,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5讲 生态自然观
雷根认为,对动物的侵犯必须同时满足以 下条件才允许。①对该个体权利的侵犯将阻 止对其他无辜个体的更大伤害(而且这是惟 一现实的阻止方式) ②对该个体权利的侵犯是一系列措施中的一个 必要环节,这些措施将从总体上阻止对其他 无辜个体的更大伤害(而且这是惟一现实的 阻止方式) ③只有侵犯了该个体的权利,我们才有希望阻 止对其他个体的更大的伤害。
(二)生物中心主义及动物伦理
1、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施韦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伦理学基本原 理。第一,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没有高低 贵贱的等级区分,施韦泽从神学性的体悟和 贵贱的等级区分,施韦泽从神学性的体悟和 文化性的感慨达到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思想。 文化性的感慨达到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思想。 第二,我们必须把保护生命作为自己的 第二,我们必须把保护生命作为自己的 道德义务。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 道德义务。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 命看得与他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 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第三,在具体规范 第三,在具体规范上,从人的存在的 具体规范上,从人的存在的 意义上讲,绝对地不杀死动物是不现实的, 关键是什么样的情况下 关键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什么样的情况下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什么样的动机, 对动物抱有什么样的心态。施韦泽提出, 人们在行为时必须尽量减少有感觉动物的 人们在行为时必须尽量减少有感觉动物的 痛苦。那些斗牛、追猎、围猎等行为, 痛苦。那些斗牛、追猎、围猎等行为, “都是我们的文明和情感不应再继续容忍 的非人道习俗”。
蜘蛛是蜘蛛中心主义者,如果我们坚 蜘蛛是蜘蛛中心主义者,如果我们坚 信所有物种都有同样的权利,人类的权利 价值并不比其他物种的权利高,那么它将 会怎样影响我们对待自然的行为呢? 伦理学的“金律”(Golden Rule)告诉 伦理学的“金律”(Golden Rule)告诉 我们:“你想别人为你做点什么 我们:“你想别人为你做点什么,那么你 你想别人为你做点什么, 就要同样对他们做些什么”。 就要同样对他们做些什么”。
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主题班会PPT课件
垃圾污染对生态的危害
水体污染
垃圾随意丢弃会污染水源,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塑料、化学品等废弃物可导致湖泊及河流严重污染。
土地沙化
垃圾填埋无法降解,会使土地不适合植被生长,加速沙漠化进程,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空气污染
垃圾焚烧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危害呼吸系统健康,加剧雾霾问题。
生物多样性下降
过量垃圾淹没自然栖息地,破坏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它就是在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等严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宣传环保
主动向周围的亲友传播环保理念,让身边的人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参与行动
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亲身行动为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发挥影响
努力成长为一名有影响力的环保小卫士,为更多人树立环保正能量的榜样。
节约用水,养成良好习惯
节约用水
珍惜每一滴水,关闭水龙头,减少长时间洗澡,循环利用水资源。
检查漏水
定期检查水管,发现漏水立即修理,避免水资源白白流失。
养成好习惯
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让节水成为自觉行为。
教育子女
将节水意识传递给下一代,让节约用水的理念根植于心。
垃圾分类,减少排放
分类管理
把垃圾按可回收、有害、可腐烂等属性分类存放,减少污染。
减少浪费
养成节约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减少垃圾产生。
水体污染
垃圾随意丢弃会污染水源,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塑料、化学品等废弃物可导致湖泊及河流严重污染。
土地沙化
垃圾填埋无法降解,会使土地不适合植被生长,加速沙漠化进程,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空气污染
垃圾焚烧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危害呼吸系统健康,加剧雾霾问题。
生物多样性下降
过量垃圾淹没自然栖息地,破坏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它就是在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等严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宣传环保
主动向周围的亲友传播环保理念,让身边的人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参与行动
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亲身行动为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发挥影响
努力成长为一名有影响力的环保小卫士,为更多人树立环保正能量的榜样。
节约用水,养成良好习惯
节约用水
珍惜每一滴水,关闭水龙头,减少长时间洗澡,循环利用水资源。
检查漏水
定期检查水管,发现漏水立即修理,避免水资源白白流失。
养成好习惯
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让节水成为自觉行为。
教育子女
将节水意识传递给下一代,让节约用水的理念根植于心。
垃圾分类,减少排放
分类管理
把垃圾按可回收、有害、可腐烂等属性分类存放,减少污染。
减少浪费
养成节约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减少垃圾产生。
生态环境保护完整版ppt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 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人民 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 威胁。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刻不容缓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保 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全社会共同努力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或一个 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 力,共同参与,共同推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要点一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 未根本扭转
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要点二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压 力较大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如北方 地区冬季雾霾频发,部分水域水污染 依然严重。
要点三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矛盾突出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测和执 法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 复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物多 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结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形势严峻
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 健身的场所,有利于身体健康
和心理健康。
推动旅游业发展
公园绿地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 ,吸引了更多游客,推动了旅
游业发展。
案例二:江苏省镇江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01
02
03
资源化利用
镇江市通过垃圾分类和资 源化利用,实现了垃圾减 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的目标。
提升国际形象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 理,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 上的形象和地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刻不容缓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保 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全社会共同努力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或一个 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 力,共同参与,共同推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要点一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 未根本扭转
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要点二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压 力较大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如北方 地区冬季雾霾频发,部分水域水污染 依然严重。
要点三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矛盾突出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测和执 法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 复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物多 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结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形势严峻
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 健身的场所,有利于身体健康
和心理健康。
推动旅游业发展
公园绿地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 ,吸引了更多游客,推动了旅
游业发展。
案例二:江苏省镇江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01
02
03
资源化利用
镇江市通过垃圾分类和资 源化利用,实现了垃圾减 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的目标。
提升国际形象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 理,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 上的形象和地位。
生态自然观.ppt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索取的教训后精 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 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 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料的结果,但是以后和 再以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 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 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 体性。”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正是自然界在其发展过程 中,经由一般物质——有机物——原始生命体——高等动 物 ——人,最终把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来。因此, 没有自然界的长期发展,就没有人的产生。 第二,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即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 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然资源。 第三,人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 即其为人类提供宽广的活动空间。
1994年3月,中国政府编制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 可持续发展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标志着 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确认和对全球可持续 发展的参与。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发展原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发展是集社会、
4、生态规律
所谓生态规律,简单地说是指:(1)从 环境(自然界)中索取的资源,不能超过 其自我增殖能力;(2)排放到环境中的 废弃物,不能超过其自我净化能力。其 具体包括: ①“物物相关”律; ②“能流物复” 律; ③“负载有额”律; ④“相生相克” 律; ⑤“协调稳定”律 ;⑥“时空有宜”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基本思想
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1)人口激增
公元初年
2.3亿
1830年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 低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环境整治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 高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新能源建设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减少农村对传 统能源的依赖。
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
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处理效率。
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
《生态环境保护》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 •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预防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 衡和人类健康。
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对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补偿和 修复。
04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2 3
创新技术
介绍最新的环境科学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水处理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及其在生态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智能监测
阐述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境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 赖,降低环境污染。
推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减量化。
绿色生产与消费
绿色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购买环保 产品和服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绿色出行
农村环境整治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 高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新能源建设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减少农村对传 统能源的依赖。
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
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处理效率。
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
《生态环境保护》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 •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预防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 衡和人类健康。
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对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补偿和 修复。
04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2 3
创新技术
介绍最新的环境科学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水处理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及其在生态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智能监测
阐述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境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 赖,降低环境污染。
推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减量化。
绿色生产与消费
绿色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购买环保 产品和服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绿色出行
生态系统自然观
目前全球 规模的环 境污染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耗 损
伦敦烟雾事件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 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
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
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d.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 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马克思在阅读了1847年 出版的弗腊斯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一书后, 十分赞赏该书的生态思想,认为农民的“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 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 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 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 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 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 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还有:蚯蚓、屎壳郎和白蚁。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各种 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
生态系统观
1.生态系统观的起源与发展
a.生态观念起源于对自然界内部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研究。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发现循环 的食物链关系。 b.亚里士多德观察到动植物的迁移、生理特性和行为习性 具有集群的差异性。 c.17 世纪,植物学家兼自然史家理查德 . 布拉德雷和生物 地理学家汉勃尔特分别建立了食物链和生物网的观念。 d.1859年,达尔文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了物种的变异与保 持。 e.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一般生物形态》一书 中首次使用生态学这个术语。 f.1933年,英国植物学家汤斯赖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13生态自然观.ppt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本 原 则
2020/10/22
16
可持续发展
基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本 原 则
2020/10/22
17
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态, 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
自然的持续性
持 续
经济的持续性
性
社会的持续性
2020/10/22
18
持续性原则
➢ 生态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 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 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 。
2020/10/22
3
自然观
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生
态
自
生态中心主义
然
观
可持续发展
2020/10/22
4
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人口根源 ➢经济、技术根源 ➢观念根源
人类中心主义
2020/10/22
2020/10/22
29
2020/10/22
26
可持续发展
基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本 原 则
2020/10/22
27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着眼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 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
2020/10/22
28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某海域在秋季实行“休渔”制度。 要求经济发展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 成危害。 各国享有平等利用资源的权利。 为了环保,让经济停止发展。
2020/10/22
25
代内公平
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 损害别的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 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5第二篇自然观第五章系统自然观PPT课件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系统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确定性和随 机性的统一。确定系统的内在随机性是 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8
(1)牛顿和拉普拉斯决定论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9
(2)爱因斯坦和玻尔争论 世界究竟是决定性的还是概率性的?
3
本章主要内容
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二、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4
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一)何谓自然? (二)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三)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四)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5
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36
问题1 “复杂性”是这个世界的客观本 质属性,还是“简单性”的复合现象?
问题2 复杂性是从简单性中生成的,还 是始终与简单性并存的世界属性?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37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系统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非线性是普 遍现象,线性问题才是特例。自然界是 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32
内在随机性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33
蝴蝶效应
2020/9/28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34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系统自然观认为,复杂性是自然界的本 质属性,对自然界必须将追求简单性和 探索复杂性结合起来。
2020/9/28
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精品PPT课件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 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 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 果形成的。
22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 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 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
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 存在着生命现象。
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标志着 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维到近代机械论思维, 再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自然观对科学发展起指导作用,是通过不断影响 科学家的思想、概念和方法,从而将自然观的思 辨形式转化为实证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 方法。
19 生态自然观的产生
20世纪中期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 最紧迫最引人注意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
第二组 部敬艺
2
目录
1. 自然观的发展 2.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3. 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 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观的发展
3 ——部敬艺
4 什么是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概括来说: 一是对自然的看法; 二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 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承认了物质本原性,关注到了人的主体性因素在 自然观中的地位,把自然界、人和社会看成一个 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规律,创 立了科学的方法论。
18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联系
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 本质和规律的根本观点。
23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的平衡、 破坏和演化,都是 围绕生命物质来进 行的。
22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 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 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
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 存在着生命现象。
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标志着 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维到近代机械论思维, 再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自然观对科学发展起指导作用,是通过不断影响 科学家的思想、概念和方法,从而将自然观的思 辨形式转化为实证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 方法。
19 生态自然观的产生
20世纪中期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 最紧迫最引人注意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
第二组 部敬艺
2
目录
1. 自然观的发展 2.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3. 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 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观的发展
3 ——部敬艺
4 什么是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概括来说: 一是对自然的看法; 二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 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承认了物质本原性,关注到了人的主体性因素在 自然观中的地位,把自然界、人和社会看成一个 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规律,创 立了科学的方法论。
18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联系
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 本质和规律的根本观点。
23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的平衡、 破坏和演化,都是 围绕生命物质来进 行的。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ppt课件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2.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影响
原因
实例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不仅 会影响当地环境状况,还 会影响其他地区的环境状
况
在黄土高原过渡垦殖,不
仅破坏了当地生态,使农
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 业生产处于低产落后、恶
相互影响的
性循环的状况,也是造成
黄河下游地区洪涝、风沙、
目录
01 自 然 环 境 的 组 成
03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 动
02 自 然 环 境 整 体 性 的 表 现
04 自 然 地 理 要 素 的 相 互 关 系
PART 01
自然环境的组成
自然环境的组成
1.宏观——由四大圈层组成
自然环境由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液态水为主的水圈、固体岩 石为主的岩石圈、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
4.据图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2800m处,单位体积土壤干重最小 B.北坡3200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 C.南坡4000m处,土壤水分条件最好 D.植被覆盖率随海拔上升先升高后降低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 值。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 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下图为东祁连山某区域高寒 草甸不同海拔、坡向的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图。据此完成3~5小题。
琥珀色,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不利因素
水灾较多、冬季潮湿、 夏季多雨,蜂群有时发
生病害
北部亚热 带区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雨量充沛,蜜 源植物种类繁多,蜂群发育较快,生
产的蜂蜜种类较多
自然生态系统PPT课件
草原生态系统
总结词
草原生态系统是一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详细描述
草原生态系统通常由草本植物、灌木和少量树木组成,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草原生态系统对气 候变化非常敏感,同时也面临着过度放牧、土地开垦和过度利用等威胁。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地球 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分解者
主要是指微生物,将 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 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归还给环境。
非生物环境
指生物群落以外的无 机环境,包括阳光、 空气、水、土壤等。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 统中能量的输入、传 递、转化和散失的过 程。
消费者通过摄食其他 生物获取能量,实现 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 能,为整个生态系统 提供能量。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分 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将能量释放
出来。
物质循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从 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到无机
环境的循环过程。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
消费者通过摄食其他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和排泄,将有机物转化为无 机物归还给环境。
生态恢复力
定义
生态恢复力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 干扰或破坏后,能够自我修复、
自我更新的能力。
影响因素
生态恢复力受到生态系统组成、结 构和功能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环境 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意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恢复力是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挑战具有重 要意义。
0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 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是指把系统的输出结果返送到输入端, 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以达 到目标要求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控制效 果的回报。
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 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它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 统的目的,达到生态平衡。
(一)反馈调控的层次性
1.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
生态系统中构成生物的这些基本元素,来 源于生态系统中的环境系统,它们作为有 机体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素,依照物质 不灭原理,在无机环境与有机环境之间往 复循环运动:先是以无机物的形式被植物 从大气、水、土壤中吸收,并转化为有机 形式,形成植物体,再为动物摄食转化, 从一个营养级传到下一个营养级,从而形 成了(环境中的)物质元素—植物—动物 的生产消费链。
零增长
二、反馈调控规律
调控,即调节与控制,具体到生态系统,就是指 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和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作用。 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是指生物系统改变自身的形 态结构、行为方式等以适应环境改变的作用,而 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改变了环境,使之与生 物变化相协调;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是指环境条 件对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制约作用。调节与控制是 从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不同的主动性角度来讲 的,简单地说,调控就是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的 相互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并不能 在一次利用转化中全部转化为下一环节所 需要的原料或产品,其中总有一部分滞留 在这一环节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几次甚至 更多的过程才能完全被利用、转化。
(三)主体性偏差及纠正
在这种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工生态系统, 它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 间的组合,是人同与之共存的时空中的众多的处 于相关状态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通过协同作用 而形成的耗散结构。它一方面促进并控制着人类 的活动与发展,另一方面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 信息流的循环、流动、传递过程又受到人类活动 与发展的干预和改变。自然界创造、孕育了人类, 人类也通过自身的劳动开发、变革了自然界。
4.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
在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过程中是无所谓 “废物”这种东西的。因为在自然条件下, 这些“废物”可以通过各种介质物理的、 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使其浓度和毒性降低 乃至化解。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 但是在现代生活中,人类的某些活动已超 出了自然系统的自净能力,造成了许多无 可挽回的恶果。
能量流:它是推动生物圈和各级生态系统物 质循环的动力,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人生态 系统后,便沿着生物链依次传递,形成生 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在能量流动的同时, 生物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如 碳、氢、氧、氮、磷等也参加流动,形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
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或各要素与环境之 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交换的 强度及定量表述常以“流”的形式贯穿于 其中,即物质流、能量流。它们维系着生 态系统与环境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高 度复杂性。
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并未真正把握它。究其 原因,首先是认识上的不足;其次是人们 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即人类并未建立 起一种新的整体的生态的世界观以及与之 相联系的价值观,只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 利益,而不对生态系统尽到自己的责任; 只顾索取、掠夺,而不理会生态阈限许可 与否,必然会受到生态的惩罚和报复。
2.异种生物之间的数量调节
这种调节是通过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食、 寄生与宿主等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关系来实 现的。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食叶昆 虫增多,会危害森林的生长,而食虫鸟类 会由于食物丰富而大量增加,食虫鸟类的 增加又会抑制食叶昆虫的增长,从而使森 林生态系统实现平衡。
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调节
生物必须不断地从生态环境中吸取能量和营养物 质,生态环境也需要不断地对输出物质和能量进 行补偿,二者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的输入与输出 的平衡。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生物与环境 之间在物质、能量的总输出和输人之间是基本平 衡的。虽然能量在各个营养级的流动过程中有损 耗,但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仍然遵循能量守衡定 律;同样,在物质循环中,物质不灭定律仍在起 作用。这就是说,生物与环境之间自动地调节着 能量与物质的输人与输出,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三章 生态自然观
第一节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 源
Being evolution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一)人口激增 (二)自然资源短缺 (三)环境污染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反思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1.古代:“人顺天” 2.近现代:“人制天” 3.生态时代:“人和天”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
第二节 生态系统规律
一、闭路循环规律
(一)闭路循环的科学图景
闭路循环规律是生态系统的规律之一。生 态系统中的物质多种多样,而物质是不断 运动的,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是周而复始 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 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 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 单无机物的生态循环。
在生物种群活动的空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不是 一直呈指数上升的,因为当增长到一定数量或达 到一定密度后,经过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就会 出现死亡多而生殖少的状况。这是生物种群的自 我稀疏作用,即生物种群通过自我调节与环境负 荷量相适应。因此,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 生物种群总是自发地发生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 的波动,而他们与环境的物质供需关系,也相应 地出现“紧缺—平衡—过剩—再平衡”这样的质的转化再生是指在物质闭路循环过程 中,物质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变化。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产品都是 下一环节所需的原料。从物质生产和生命 再生的角度看,物质循环的每个环节都在 为物质生产或生命再生提供机会,每个环 节中原料到产品的转化效率如何,环节之 间转换通道是否顺畅,都关系着系统能否 正常运行,生命能否持续健康的生存与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