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13.《第一次抱母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第一次抱母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疚”字,学会并规范书写“脖、摔、瘦、翻” 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由生字组成的重点词语“愧疚、翻山越岭、突发奇想”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课文顺序,概括课文内容。通过品读文中三处“没想到”,感受作者内心情感变化。

3. 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报答。

4.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母爱伟大”的作文,和同学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和三处“没想到”体会母亲为家庭的无私奉献,感悟母爱的伟大。2.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对母亲的崇敬、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1.理解“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激发我们对母爱的报答。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深读,感悟母爱的无私和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整体感知环节,根据课题和教师提供的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感悟“愧疚、翻山越岭”的真正含义。并借助于音乐、图片等多种手段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报答。

4.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预习单

学生: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人,是她给了我们生命;是她教我们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是她,含辛茹苦,只是为了我们的幸福。这个人是?(齐说)(播放抒情的音乐和一张张生活中体现母爱的图片。)

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有关于母亲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领悟和回报母爱的。

2.板书课题,指导:“第”是竹字头,“抱”上面的横折钩要短一些。

3. 齐读课题,说说你通过题目知道了什么?(第一次,抱,母亲;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我第一次抱母亲。)

4. 质疑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作者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抱的母亲?

作者为什么抱母亲?

抱母亲有什么感受?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

2.检查预习生字词

(1)出示预习单,组织学生认读生词。(针对学生认读情况,相机引导正音,切实让学生读准了为止。

(2)重点指导“摔”“瘦”都是翘舌音,“疚”读作“jiù”。

(3)默读红色的生字,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①“脖、摔”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摔”的右边第一横要短一些。

②“瘦”是半包围,病字框的横要短一些。

学生再在田字格里练写错字和不满意的字。

3.检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不正确的词句,切实读通读顺为止)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课文先写了“我”抱母亲的(),接着又写了(),最后写“我”突发奇想()

(4)交流:按照“抱母亲的原因—抱母亲时的感受—抱母亲入睡”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抱母亲的原因(1)

抱母亲的感受(2、3)

抱母亲入睡(4、5)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直入主题,感受第一次抱母亲

1.同学们,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那么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第一次用心地抱母亲的情景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把它划下来。

(1)学生自读课文,划下相关的语句

(2)交流:(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的语段)

师指导学生的朗读,引导圈出“我”的动作。

2.你们看,通过我们的思考,我们发现课题虽然叫“第一次抱母亲”,而实际上,“我”却用了两种不同的姿势!你们能把其中的不同姿势读出来吗?

(学生再读两段文字,课件显示出语段中的动词)

这一抱抱出了怎样的感受?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词语。并讲评指导,齐读积累。

2.读题导入

(1)谁愿意把课题再读给大家听听?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在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三种重读的情况,师相机引导理解不同的重

音突出强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2)师读课题,强调“第一次”,这是一个关键词,说明作者文中记下的这“一抱”是很特别的,是头一回啊!我们一起再次齐读课题。

(二)感悟“抱”中之情,走进“我”的心灵

1.关注“第一处”,感受“我”的心情

引导:哥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如果说你读书,字面上包含的意思没有出来,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思”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要动脑筋去思考,要想象。让我们再来品一品文中第一处写“我”抱母亲的句子。想一想,这一抱,让我抱出了怎样的感受?

(1)指名读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2)通过这一抱“我”知道了什么?(母亲很轻)以前“我”知道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一点?(没想到)

“没想到”就是意料之外的,不知道的。如果不是母亲生病住院,如果不是轮到我守护母亲,如果不是护士要换床单,如果不是这一抱,“我”依然怎么样?(引导学生说不知道母亲这么轻。)

他以为母亲很重,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引导抓住词语:“使劲、左手、右手”体会)

师述:看这动作,“左手…”、“右手…”也许还半蹲着借助腿部的力量,或许还屏住呼吸,因为他以为母亲?(生接:很重),必须得用劲,没想到?(生接:很轻),这一使劲,差点?(生接:仰面摔倒)

(3)当“我”准备使劲一抱时,差点摔倒,“我”的第一感受会是什么?(惊讶)请你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种惊讶。(指名读)

(4)是的,这是第一次抱起母亲,给“我”留下的第一个“没想到”。一起读好这句。(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