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孩子无人照管,留在农村家中生活和学习的儿童。
这些孩子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资源匮乏,他们的健康和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有些孩子甚至无法接受规范的教育。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1.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学校和教育设施相对落后。
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学前教育机构,小学教育质量不高,中学教育条件艰苦,更别说高等教育了。
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无法得到规范的教育资源,导致了知识水平的滞后和认知缺陷。
1.2 学习环境贫困由于家庭贫困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也十分贫困。
他们在没有家庭监督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完成学业,甚至有可能完全放弃学业,导致教育水平低下。
1.3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些孩子可能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极端行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二、解决方法2.1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设施的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力求使农村留守儿童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2 加强家庭教育辅导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辅导。
针对这些家庭的特殊情况和问题,引导父母正确教育孩子,增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
2.3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社会组织,提供专门的关爱服务。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让这些孩子在心灵上也得到应有的关怀和疼爱。
2.4 拓展教育渠道在农村地区拓展教育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的方式让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到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在学习和心理上难以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许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鼓励和引导,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等。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关怀也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情况。
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保护,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欺凌、拐卖等威胁,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使得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额的借读费、入学门槛高等,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家庭选择了在城市打工谋生,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监护人由于工作等原因长期离开家乡,孩子在农村留守,与父母相隔千里。
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面临许多问题,这不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1. 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教育条件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留守儿童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通常无法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 缺乏家庭关爱。
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长期处于独自生活的状态。
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损害。
3. 心理问题突出。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指导,易出现孤独、沉默、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
4. 社会适应困难。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和社会的熏陶,留守儿童社交能力和生活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薄弱,难以融入社会。
1. 完善教育资源。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的优质学校和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让留守儿童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条件。
2. 增加家庭关爱。
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外,父母也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务工时间,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教育指导。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对他们心理问题的关注和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4. 加强社会照料。
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组织相关机构和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5. 建立公益机构。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家庭和社会的综合性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才能有效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
他们通常由年迈的祖父母照顾,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其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他们往往缺乏适当的学习计划和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受到限制。
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陪伴,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这些问题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存在着负面影响。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这也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社会力量也应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组织志愿活动,设立教育基金,为他们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
只有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指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环境中,他们受到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较为有限,学习条件较差。
由于老师和村干部的关注度不高,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容易被忽视,导致学业成绩不佳。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也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
一些家庭认为女孩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导致女留守儿童受到歧视和忽视。
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和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更加有限。
一些地区存在着治安问题,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欺凌和伤害。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依然存在着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来改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渐增多。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一个/两个父母外出务工,儿童留在农村老家由亲属或邻里照顾、教育的一群特殊儿童群体。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9000万,他们因为父母的长期外出工作而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和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设备不完善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障碍。
由于学校条件的滞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常常面临质量低劣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2.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影响力大大减弱,缺乏督促和引导,因此对儿童的教育投入减少,时间管理难以得到保证,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农村留守儿童易感受到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了攻击性、自闭、自虐等行为,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4.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
一些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的老师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条件等,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 完善监护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以规范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
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增强自我保护和适应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不在身边照顾,而长
期留在家乡的儿童。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往往面临
着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包括:
1.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无助、焦虑和失落,长期“缺爱”,有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疾病的现象。
2.生活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往往比较贫困,会出现营养不良、医疗
保健困难、交友问题等问题。
3.学习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长的指导,很可能出现学习上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保障力度,提高留守儿童的
福利待遇,保障其基本权益,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
2.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交友条件。
3.家长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指导,利用假期、周末等时间多
回家看望孩子,尽量减少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
4.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积极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能力。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家长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独自在农村居住和生活。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在心理、情感、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情感状态以及对策,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数量庞大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照顾,无法享受到家庭温暖和教育指导。
这种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学习条件艰苦的情况。
这也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困难。
4.心理问题增多长期离开父母、家庭的环境,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上更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情感缺失、自卑、焦虑等。
1.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照顾,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觉得生活无助、无望,情感上孤独空虚。
2.自卑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有着巨大的差距,缺乏自信。
3.焦虑感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焦虑感,对未来充满担忧,不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4.逆反心理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留守儿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家庭、社会产生抗拒情绪。
1.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教育指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度过难关。
2.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社区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区关爱工作,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
4.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因为父母到城市打工、务农等原因,长期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老人照看的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缺失、心理疏离、社会融入不足的状态下,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学习成绩低、性格内向、行为问题等。
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普遍不足,学校教育质量较低。
由于城乡差距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较差的教育资源,学校常常缺乏师资、教材和教育设施,导致他们的学习环境恶劣,学习动力低下。
2. 管教不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家长照料,对儿童的管教不够严格和规范,导致他们自律能力较差,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正确判断和纠正能力。
3. 心理问题突出长期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和自卑等问题。
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对生活充满迷茫和不安。
4. 家庭教育水准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准普遍较低,父母工作忙碌、缺乏教育意识,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教育指导和关心照顾。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1.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增加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留守儿童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2.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能力,让他们明白正确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良好习惯。
3. 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照料等服务,让孩子在关爱和关注中健康成长。
4. 父母回乡创业政府应鼓励父母回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实现家庭团聚。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其中不乏有孩子的父母。
由于工作乃至生活的原因,很多农村孩子不得不留在家乡生活,这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城市孩子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生活,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一个难题。
他们的学校往往设施简陋,教学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比城市孩子差很多。
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和陪伴,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和效果也大打折扣。
2. 心理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会使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和焦虑感,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影响健康。
而且,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关心,一些留守儿童在情感和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自卑、攻击性和逆反心理。
3. 营养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无法亲自照料孩子的生活,导致留守儿童的饮食问题。
有的留守儿童长期进食简单、单调的饮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有的则长期食用方便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及相关健康问题。
4. 安全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
很多留守儿童是独自在家或亲友陪伴下生活,其生活及身体安全面临严重的挑战。
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可在农村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关爱服务。
中心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开展课后辅导、才艺培养等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业水平和自我认知。
也可以提供膳食保障和心理咨询服务,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 家长教育政府和学校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开展家长教育工作。
告诉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让父母在工作之余也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寄宿亲属家中生活的未成年人。
他们的教育现状相对落后,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
下面将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爱,心理和情感发展受到影响。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师资力量不强,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较为简陋,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
3.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家庭的缺乏教育关注和鼓励,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较低,容易产生学习厌倦、对学习失去兴趣的问题。
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2.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3. 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加强对留守家庭的沟通和指导,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4. 发展农村教育公益项目: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联合开展农村教育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教育服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学校和社会机构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相对落后,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改善。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心理辅导、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开展公益教育项目等综合对策,才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农村地区务工或迁移至城市工作,留下未成年子女在家独自生活。
这样的家庭状况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匮乏。
留守儿童所处的地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条件不好。
2.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独自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诲。
长期的孤独、寂寞和无人照顾的状态,容易导致孩子情感不稳定和行为问题,对其成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 学校教育滞后由于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农村学校在教学质量和水平上很难与城市学校相比。
留守儿童缺少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平台,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都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4.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导致他们产生迷失自我的情况。
对策应加强针对农村家庭的家庭教育宣传和服务,提高家长关注和支持子女教育的意识。
同时,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家长参加子女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活动。
2. 提高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师资水平。
这样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和平台。
3. 联合社区组织留守儿童需要得到关注和照顾,因此可以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和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和服务。
这样可以从多方面保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
4. 加强社会保障为了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的困境,社会应该增加对他们的保障,像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食品安全等,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心理咨询及治疗,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结语留守儿童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协作,寻求解决之道。
只有在全社会的努力之下,留守儿童才有机会享受到 proper 的教育和生活质量。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涉及到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庞大且日益增加的现状。
据统计,中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高达数百万,他们的父母或至少一方外出务工,留守在家乡由老人照顾。
这种现象在近年来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涉及到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分离,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资源的问题。
许多留守儿童在家呆在家中缺乏照顾和关爱,长期处于孤独和无人监督的状态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容易落后于同龄人,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问题亟待社会各界关注和解决。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有效的对策,才能够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发展环境,实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2 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
长期的家庭分离会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由于缺乏监管和照顾,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
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也受到影响,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督促,学习成绩往往不稳定,甚至出现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还面临着缺乏安全保障和医疗照顾的问题,容易遭受意外伤害或患病而得不到及时治疗。
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深远且多方面,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共同寻找有效解决办法。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十分严峻。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农村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守在家中,他们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生活,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们的成长环境较差,缺乏家庭温暖和教育资源。
很多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他们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作,导致了很多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中。
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教育、健康等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和带来的危害,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1.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增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农村劳动力都选择到城市寻找工作,这使得很多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占所有农村儿童的15%左右。
这一比例之所以如此高,主要原因是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在乡村的儿童在不断增加。
2.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能在身边,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情感上的问题,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极易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次是教育问题,因为缺少家庭的教育和照料,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业上面临很大的困难。
还有很多儿童的营养和健康问题,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推动农村学校的改善和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探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希望能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1. 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很多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 家庭观念的转变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父母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他们关爱和教育。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很多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这使得很多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未能与父母同住,长期单独或与兄弟姐妹同居的未成年人。
他们通常由老人、亲戚或村镇民办学校的教师照料,缺乏正常的家庭关爱和监督。
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着缺乏父母关爱、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融入困难等挑战。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教育指导,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问题。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文略】1.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在当前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群体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缺乏家庭监督和指导,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律意识,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滞后等问题。
他们在学校中往往表现出消极、内向、难以融入集体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发展,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心理、行为和教育方面的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他们通常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关心和引导,容易感到孤独、失落和缺乏安全感。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环境的陪伴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表现,比如焦虑、抑郁、攻击性、自闭和社交障碍等,甚至有些孩子会选择逃学、早恋、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教育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受到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就业、经商、务农等原因,常年在外地务工或外出,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
他们的成长环境常常存在严重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容易陷入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困境。
本文将分析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促进健康成长。
1. 教育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成绩普遍较差。
由于监护人不在身边,孩子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大打折扣,因而导致了他们的学业表现不佳的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3. 健康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常常不规律,营养不良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饮食和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研究1. 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完善关爱体系,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等服务,以便更好地照顾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当积极配合政府,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推动教育资源的下沉,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
3. 家庭教育支持政府可以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支持,提供父母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
4. 加强心理疏导政府可以组织专业心理辅导师、社工等人员,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5.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和社会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留守儿童宣传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 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二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三学习态度不端正“读书无用论”现象普遍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四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二、留守儿童中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一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儿童阶段的创造力发展受限;而创造力又影响孩子解决实际生活或学习问题的能动性;观察环境和自主创造的主动性不足;可导致社会适应困难..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尚处于无法自知自控的早期阶段;该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乡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的学习模式较一元化..二社会认知偏差;使留守儿童在升学阶段无法预知社会环境的变化;无法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生活习惯;若无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自主习惯;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乡村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观念传统;常忽视引导孩子主动认知外部世界..课本知识呈献给孩子的世界较为平面;孩子的好奇心也无法被持续刺激..通过艺术教学;他们就可能会被艺术魅力引导;主动学习新知和体验学习乐趣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三留守儿童和父母间或祖父母间的代际沟通缺乏;导致他们个性孤僻、表达被动、沉默自闭等心理问题;与周围人沟通是孩子与世界积极互动的重要渠道;沟通习惯影响心理平衡能力的成熟..在部分乡村学校;留守儿童面临着贫穷、欺负、歧视等问题;当他们的心理诉求无法得到正向回馈;便逐渐萌发了习得性无助;不再信任环境;选择关闭自己.. 通过艺术的启发;孩子们将更喜欢对外界表现自己;和别人做情感上的沟通..四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心态较复杂;因为父母和稍年长的兄长们在外大多从事低技能和机械式的劳务;留守儿童不敢期待大梦想;甚至在升学压力前无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和学习心态会影响儿童的未来的职场发展..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一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三;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二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长期不懈努力..第二;发挥大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清理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工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齐抓共管;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做好..。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在外长时间不在家中生活的儿童。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他们面临着诸多的教育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门教育资源更为缺乏。
二、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长期分离父母,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沮丧等情绪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三、教育质量差。
由于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条件差,教育质量低,加上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问题,导致他们的课程掌握有限,学习兴趣不高。
一、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设施。
二、加强心理辅导。
留守儿童应接受专门的心理辅导,从而减缓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家庭分离的状况,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完善教育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农村留守儿童专门的教育机制,从课程体系、教育实践等方面针对性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四、建立家庭教育辅导机制。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属,建立家庭教育辅导机制,对亲属进行教育和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
五、建立留守儿童社区。
在农村地区建立留守儿童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同时还能提供健康、体育、文艺等方面的活动,更好地关心和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
总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更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心酸?在中国的广袤乡村,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变成了“留守”的小伙伴。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活奔波在城市,心里想着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结果呢,孩子却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想象一下,小小年纪的他们,面对空荡荡的家,难免会觉得心里有些空空的。
有人说,孩子就像一朵花,需要阳光和雨露,然而这些小花儿却缺少了最重要的照顾。
1.1 情感缺失情感方面的问题是最大的痛点。
试想一下,晚上看着别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而自己却只能面对冷冰冰的饭菜,心里那种落寞,真是让人心疼。
孩子们常常想念父母,甚至连一句温暖的问候都成了一种奢望。
有时候,他们会在梦里看到爸爸妈妈,醒来却又是一片寂静,这种情感的缺失,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1.2 教育困境再说说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不容小觑。
在农村,资源有限,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学习环境也不尽人意。
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常常不足,作业拖拖拉拉,想要好好学习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更别提那些父母给他们的辅导了,孩子们只能靠自己摸索。
有些孩子甚至因为学习压力而选择辍学,真是让人心痛啊。
2. 留守儿童面临的挑战留守儿童不仅要面对情感缺失和教育困境,还要面对社会的冷漠。
社会上有些人对留守儿童的印象并不好,觉得他们缺少关爱,性格孤僻。
于是,孩子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迷失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
他们渴望友谊,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再加上乡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很多孩子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满足,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2.1 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个大麻烦。
很多留守儿童在孤独和无助中长大,逐渐形成了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因为缺乏沟通和交流,变得不愿意主动与人接触,甚至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排斥。
小小的心灵需要关爱,却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
久而久之,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2.2 社会支持不足而在社会支持方面,留守儿童的福利和权益保障也相对不足。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随着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走出家园,移居城市或外地谋生。
这导致了一些子女被迫留在乡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家庭成员照顾,他们被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的生育环境经常比其他孩子差,他们长期忍受着与父母的分离痛苦,随之而来是各种行为问题和自我身份认同感缺失。
因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亟需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1. 缺乏家庭陪伴由于父母需要远离家乡谋生,在城市生活,留守儿童几乎整个童年时期都是孤独的。
因此,独处时间多,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心理上的抑郁和学习上的挑战。
这导致留守儿童很难正常成长,会受到诸如攀比、打架等有害行为的影响,不良社会行为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2. 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只能得到较少的关心和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常常由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照顾,但他们的年龄大多比孩子年龄大得多,教育孩子更困难。
3. 学习环境和资源差异大与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要差很多。
在农村,学校和图书馆的设施不完善,教学质量也不高。
而城市的孩子,他们有更多的资源,例如更优质的学校、更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更多的文化活动。
这导致留守儿童更难与其他孩子竞争。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1. 政策上的改变政府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卫生健康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
2. 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首先要解决的是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
政府可以推出带薪留守政策,让留守农民工享受同等待遇,实行定期工资发放。
这样便可让让留守儿童得到更优质的生活与教育资源。
3. 强化社区服务社区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举办教育和培训、组织体育活动。
同时,可以把留守儿童和城市的孩子联接起来,让留守儿童有机会与他人交往,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概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不在家,导致孩子长时间单独在家或由长辈照看,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比较普遍,尤其是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大和劳动力外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面临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孤独、焦虑、自卑、不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长期缺乏父母陪伴也容易导致他们与同龄人的交流困难,社交能力欠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确保这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走出心理困境,积极融入社会。
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1.2 介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时间在农村家乡生活的未成年人。
他们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与父母的分离让他们面临着心理问题的困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依恋感,心理上易感到孤独和沮丧。
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部分留守儿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攻击性和冲动行为。
长期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规矩意识和自律能力,易受不良风气和负面影响,增加了他们走向犯罪的风险。
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强心理援助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他们由于长期独自留在农村家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孤独和焦虑感。
在学习方面,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和缺乏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和成绩往往较差,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孩子们面对亲人的长期离家,缺乏安全感和依恋对象,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稳定和抑郁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乡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与日俱增,父母离乡进城务工、经商,而大多数子女却留守在农村老家,而且这部分人数还在不断增多。
调查显示:在我乡不管是中学校,还是小学校的学生中,平均有65%以上的是留守儿童,他们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
其中留守儿童的年龄段跨越了整整十年,小到刚入学的孩子,大到要成年的青年,他们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我对此做出相关说明、分析、对策与建议。
如下:一、数据说明宜冲桥乡下辖20个村,九年制学校包括本部及4个教学点。
我先后部分村及教学点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现将数据情况说明如下:先后多次到黄泥、长岭及部份村和教学点与当地儿童、群众、村书记、科任老师、班主任交流,对当地的基础建设、自然条件、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调研,获得了许多客观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整套调研数据。
同时也通过通信工具关注当今各地“留守儿童”的动态。
然后组织看望“农村留守儿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进行必要的辅导与帮助,形成了“老师-志愿者-留守儿童”的互动式访谈模式,并随时进行总结与访谈。
让我更加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为后期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打开了局面。
二、现状分析:(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1、身心方面(1)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成长应尽的“教育”职能往往转化成了监护人的“监管”职责,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为奶奶、爷爷、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农村现状“三八、六O”),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低或文盲,使得他们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对孩子生活习惯,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的正确引导;甚而有些监护人在这方面根本不管。
在心理上,“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撑更多的是来自于班上同学、朋友,而非家人,使得他们性格往往比较孤僻,甚至偏直。
严重影响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2)外出打工的父母,有部分刚把孩子生下不到一年,双双离家外出打工,甚至七、八年不回家,导致孩子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对父母反感、陌生,反映出“好像跟父母没什么话好说”的状态;对父母、自己都缺乏自信心。
下引例一通话记录:“华华,班上排名没有下降吧!”,“嗯!”,“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哈!”,“嗯!”,“爷爷、奶奶身体都好吧!”,“嗯!”,“其它没有什么了,华华挂了哈!”,“嗯!”。
总共不到1分钟。
2、学习方面(1)“留守儿童”总体上学习积极性刚开始较高,但对于低年级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对其学业行为起着负面作用。
由于有的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对学生诱惑太大,加之父母不在,监护人监护不力,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自己无法及时给予纠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
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
(2)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表示他们最苦恼的事是“学习题目难,不知道应该问谁”,缺乏必要的课外辅导,这一点在县城实行“早九晚五”工作制后显得更加突出。
使得在留守儿童中,60%的人学习成绩不好,在有些地方,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成长方面(1)监管人作为“留守儿童”的第一负责人,应该方方面面都有得关心,但据调查分析,监管人中60%以上都仅从安全上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赌场、游戏厅、电影厅、未成年人禁入场所”成了有些孩子“快乐成长”的主要场所。
(2)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年龄的隔阂,和亲属间缺乏交流,加之父母总怕孩子缺吃少穿,为了表达心灵上的内疚,经常寄钱、寄物给这些“留守儿童”,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从小大手大脚,像一个小少爷、小公主。
监管人无法管,孩子越来越放肆,甚至出现夜晚归,或夜不归等严重现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现状1、家长不负责任“子不教父之过”,进城的农民,在外务工挣钱,把孩子留在家,甚而自己几年不回家,也不给家里人联系,在孩子的感觉中就像“爸爸、妈妈从未出现过!”,“他们没有抚养自己!”,“爷爷、奶奶成了他们的父母!”,甚至“自己不知不觉中又多了兄妹!”,一切都哪么无奈。
2、迫于无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学习,接受教育和成家立业有足够多的资金,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了孩子的衣、食、住、学做好准备;外出辛苦打工,仅向家里打电话,寄钱,为了节约车费和过年多挣些加班费几年才回一次家,不到一个月又外出,让孩子根本就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一切由孩子自由化发展,没有考虑到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父母的重要性。
三、对策与建议(一)对策1、儿童自身(1)自已主动与同学、老师、监护人、朋友交流,多听他们的建议。
让自己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学着调换角度看待人。
(2)努力学习,不懂就问,力所能及为家庭减轻负担,少让父母担心。
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拒绝参加赌博、网吧、电子游戏等活动。
2、老师、学校(1)热心去听儿童心声,关心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教育、关爱,对还未发现的问题进行防范、制止。
(2)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体内建立互助,更多与“留守儿童”谈话、并总结经验。
(3)学校老师适时家访;多组织课外活动,用一些宣传片进行说教;另应筹备一些共同活动的体育器材,让孩子一起参与集体活动。
3、亲人(1)父母应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经常电话与他们保持交流,了解成长中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回家与他们团聚一次,有条件的可将他们带在身边,就近入学,以利他们健康成长。
(2)监管人要严格负责任,把“留守儿童”作为自己的亲生子女对待。
作为邻居、朋友、亲人,更应该大家一起联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二)建议1、家人----转变观念,主动、创造与孩子沟通现在的孩子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像以前我们那代人容易管教,面对当今的时代背景,家人要转变传统的自由式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思维方式,主动、创造、寻找一条适合管教方法。
2、政府----建立扶持家长、儿童机制,落实到位家长要让孩子来到务工地团圆,有着现行人口管理体制和高额的教育费用的限制;孩子要让家长留在家里团圆,有着现行经济和生活的限制。
所以,政府应该双方扶持,加快“新农村”建设,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新农村建设项目。
3、学校----建立层级互助组(领导、老师—班委、高年级—低年级、优秀生—偏差生)学校是“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和接受教育的较优场所,所以学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监督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适时、适地对症下药,并与其父母沟通,建立起上面有人管,下面有人问的纵向互助机制和反馈机制。
4、社会----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协会、社团为了给“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调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社会上应该成立专门象“关工委”一样的协会、社团,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帮助和监督,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从点推广到面,从面推广到体。
完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课题结题报告【内容摘要】“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
留守儿童常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偏差、行为失当、学业失控等现象,教育留守儿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我校3至6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现有留守学生88名,关注留守学生也成为我校的当务之急。
为此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专门研究本校留守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
通过探索研究后,我们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和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教育对策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嗷嗷待哺,还不懂“父亲”、“母亲”的真正含义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便离开自己,去遥远的他乡为生计奔波。
偶尔,他们可以从电话里或父母寄来的汇款单里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与关爱。
当其他人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沐浴阳光,享受花样年华时,他们却只能像荒芜的杂草一样孤独成长。
人们给这样的孩子起了一个名字:留守儿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数据。
据网上调查所知,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
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
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
课题组长:王丽课题组成员:柴元生、袁江林、何晖慧、周燕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很多调查都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又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还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也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尽如人意。
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
本课题研究能够了解本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做好本校留守儿童学习辅导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留守儿童父母安心务工,还可以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经验。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社会各界人士已对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不断出现,打开电脑搜索“留守儿童”就能搜索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各地出台的有关关心留守儿童的政策。
王宗飞《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留守孩子”令人担忧》福建省农调队对3725名“留守孩子”进行的调查发现,与普通孩子相比,这些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的孩子,存在专家认为,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使这些孩子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
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
迟希新(2006)认为,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这些都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使他们容易出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偏差,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和强烈的反社会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