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措施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714e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7.png)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措施修井作业是指对已经完钻、完井的油井进行修复、改造和调整,使其恢复或提高产能的作业过程。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需要采取科学、熟练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工作的安全高效。
以下是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的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措施。
一、修井作业管理方法:1.详细的修井计划:修井作业前需要制定详细的修井计划,包括工作进度、作业内容、所需材料和人员配置等,以便整个修井作业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2.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和修井目标,合理安排修井作业的时间,确保作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严格的质量控制:修井作业中需要严格控制作业质量,保证修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全面的安全管理:修井作业涉及到高风险的工作环境,需要全面进行安全管理,包括人员培训、安全设备配备、安全操作规范等。
5.及时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修井作业进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保障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修井技术措施:1.钻井技术:修井作业中涉及到钻井技术,包括钻井液的调配、循环系统的建立和操作、钻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钻井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操作,能够提高修井的效率和质量。
2.固井技术:修井作业中需要进行固井作业,确保井下的封隔效果和安全性。
固井技术包括固井液的准备和调配、固井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固井水泥的注入和浆液性能的控制等。
3.井身完整性管理:修井作业中还需要进行井身完整性管理,以防止油井的漏失和油藏污染。
井身完整性管理包括井下环境监测、井筒腐蚀的预防和控制、井身修复和强化等。
4.采油工艺调整:有些情况下,修井作业还需要进行采油工艺的调整,以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
采油工艺调整包括提高油井产能、改善油井动力系统、调整油水井油水比例等。
5.井下工具和装备的维护和更新:修井作业需要使用各种井下工具和装备,包括钻具、固井工具、井下设备等。
对这些工具和装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以保障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浅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浅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的常见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72a19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2.png)
浅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油田井下修井作业是指在油田地下进行的一系列修井工作,包括井下钻井、完井、修井、水泥固井等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下:1. 井筒不平整:井筒不平整会造成悬挂设备的无法平稳下放,影响后续操作。
解决方法是使用井筒修整工具进行清理和打磨,保证井筒的平整度。
2. 井下设备堵塞:井下设备堵塞常常是由于井底垃圾、沉积物等非目标物堵塞而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使用高压水、酸液等井下工具进行清洗和冲刷,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3. 井内液相分离:井内液相分离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环境变化导致液体相分离现象。
这会导致钻井液性能下降,影响井下作业。
解决方法是在井下加注调剖剂、搅拌钻井液等方式来恢复液体相的平衡,保证井下作业的正常进行。
4. 油井砂石垮塌:油井砂石垮塌会导致沉积物进入井筒,堵塞井下设备,影响作业进展。
解决方法是使用阻塞器、钻井液分离器等工具来防止沉积物进入井筒,同时加强井壁控制,确保井筒的完整。
5. 地下水位上升:在油田井下修井作业过程中,地下水位上升会影响井下作业。
解决方法是加强井口和井底的封堵,同时加大抽水设备的处理能力,保持井下水位的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井下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2.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井下作业进行严格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要求,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3. 加强沟通协调:井下作业涉及多个岗位的协作,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4. 使用先进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井下修井技术和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5. 加强人员培训: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中会面临一系列常见问题,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够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井下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探讨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8dc95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d.png)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探讨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是石油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井下设备的维护、修复和更新,是确保油水井正常产能和运行的关键环节。
井下修井作业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并找到对策。
本文将就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探讨。
一、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1. 井下作业设备故障井下作业设备故障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例如抽油机、泵浦、管道等设备的损坏或故障会影响整个井下作业的正常进行。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及时停机并对设备进行检修,确定损坏原因并进行维修。
可以在日常维护中加强设备巡检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减少设备故障的概率。
2. 井下工作环境复杂油水井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高温、高压、有害气体等多种危险因素,工作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
首先应该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作业流程和措施。
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3. 地层压力过高在进行井下修井作业时,有可能会遇到地层压力异常高的情况,这会给井下作业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注水量、减少采油量等方式来调整地层压力,同时还可以加强井筒完整性管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4. 井下作业作业效率低由于井下作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往往会导致作业效率偏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在进行井下修井作业时,可以通过优化作业流程、采用先进的作业设备和技术,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还可以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整个作业团队的整体综合素质,以提升井下作业的效率。
5. 井下作业成本高井下修井作业由于设备、人力、材料等成本的投入较大,因此会导致作业成本偏高。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合理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等方式来降低作业成本。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以降低井下作业的总体成本。
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
![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a2acb1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6.png)
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概述固井作业不仅关系到油⽓井能否顺利完成,影响投产后油⽓井质量的好坏、油⽓井寿命的长短及油⽓井产量的⾼低,⽽且其成本在整个钻井⼯程中也所占权重越来越⼤,⽬前(占20%~30%)。
甲⽅对固井质量的评定越来越严格,如果固井质量不合格扣⼯程款( 10%~30% ),因此公司对固井⼯作的重视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度。
固井技术发展的⽬标⼀直围绕如何进⼀步提⾼固井质量及减少固井事故来运⾏。
固井⼜是⼀个系统⼯程,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固井作业是⼀个⼀次性⼯程,如质量不合格,即使采⽤挤⽔泥等补救⽅法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固井作业是⼀项系统⼯程、隐蔽性作业,涉及到材料、流体、化学、机械、⼒学等多种学科,施⼯时未知因素多,风险⼤。
3、固井作业施⼯时间短,⼯作量⼤,技术性强,费⽤⾼。
⽬前我们在中完、完井作业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因⼯作不细致导致的低级失误,希望通过学习⼤家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是⽬前还是有⼀些井队领导和技术⼲部对固井作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固井前各项条件⽆法满⾜固井施⼯要求。
钻井公司以追求进尺和效益为根本,这是传统思路。
随着QHSE观念的提出及推⼴,⼯程质量和施⼯安全的地位逐渐攀升,甲⽅对这两⽅⾯的要求越来越严,惩罚⼒度越来越⼤,尤其是固井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储层改造,甲⽅对固井质量不合格的井扣款⼒度已达⼯程款的10%-30%。
和公司平均利润率对⽐就发现,如果因固井质量造成扣款直接导致该井亏损,公司对固井质量的重视已达新的⾼度,因此这种观念必须马上改变。
还有就是⼀些技术⼲部和井队领导总以为固井就是固井队的事情,即使固井质量不好也是他们的责任,跟井队没什么关系。
固井作为钻井的⼀个重要环节,⽆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公司荣誉上来说,钻井⽅永远是最⼤受害者。
⼆、下套管前作业常见问题1、打完进尺后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对钻井液性能调整不重视,往往在固井前泥浆性能恶化,流变性差,导致在中完、完井作业环节中易发⽣井漏和其他事故。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f114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c.png)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是油田开发和生产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进行油井修井作业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作业进展和效果。
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油田井下修井作业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井眼控制不严问题在进行油井修井作业时,井眼控制不严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井眼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井下作业工作环境不安全,还可能直接影响到井下作业的效果和进展。
对策:1.加强对井眼控制的管理,确保井下作业环境安全;2.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素质,确保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二、井身不平整问题井身不平整是井下作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井身不平整可能影响到井下动作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作业效果。
对策:1.采用合适的作业设备和工具,针对井身不平整进行相应的处理;2.对井身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提前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三、井下仪器设备故障问题在进行油井修井作业时,井下仪器设备的故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作业中断,进而影响到整个作业计划。
对策:1.定期对井下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备有备用设备,及时替换故障设备,保障作业的正常进行。
四、地层参数不准确问题地层参数的不准确可能影响到修井作业的效果,甚至会导致修井作业失败。
对策:1.通过多种手段对地层参数进行评估和调查,确保地层参数的准确性;2.及时对地层参数进行调整,以适应井下作业的需要。
五、污染物泄漏问题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污染物泄漏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污染物的泄漏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策:1.加强对污染物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井下作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和设备,防止污染物的泄漏和扩散。
六、井下作业难度大问题井下作业的难度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修井作业的效果和进展,严重影响整个作业计划。
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油田井下修井作业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达到。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6308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a.png)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是针对井下油井结构及其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进行的作业。
在井下修井作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延长作业时间,还可能影响作业的质量。
本文将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井下修井作业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井口设备故障、油井泵故障、提升设备故障等。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作业无法进行或作业效率低下。
对策一:定期检修设备定期检修设备是预防设备故障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加强设备巡检、设备润滑和设备维修等方式,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进行维护和修理,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对策二:备用设备在井下修井作业中备用设备非常重要,当设备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备用设备,减少工作中断时间。
合理配置备用设备,并保证备用设备的完好性,是避免设备故障对作业造成影响的重要措施。
问题二:地质问题地质问题是指在井下修井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不稳定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井下修井过程中出现塌井、地突等危险情况。
对策一:地层分析在进行井下修井作业前,进行地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岩心分析、地质勘探等方式,了解井口周围地层的地质情况,预测潜在的地质问题,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对策二:稳定地井口针对地质问题导致的井下作业危险,可以通过井下支撑、注水等方式,稳定地井口,防止地层塌陷和地突的发生。
问题三:作业环境恶劣井下修井作业通常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等。
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作业人员身体不适、安全事故等。
对策一:严格个人防护作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对策二:作业设备安全井下修井作业设备需要经过严格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安全可靠。
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降低操作失误的概率。
对策三:定期体检作业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状况异常,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井下作业常见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
![井下作业常见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dd6b7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6.png)
井下作业常见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井下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其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必须对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本文将就井下作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进行介绍。
一、坍塌事故井下作业中,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或者施工过程中挖掘过深等原因,常会发生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人员被埋压或者道路封闭,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1. 应对措施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对工作区域进行仔细的勘察和评估,确保地质条件稳定,并且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来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井下作业过程中,也要随时关注地质情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工,并采取安全措施。
还要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装备,确保他们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自救。
二、有毒气体中毒事故井下作业中,常常会有有毒气体的存在,这些气体如果超出一定浓度就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充分了解井下气体成分及浓度,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措施,例如使用通风设备、戴防毒面具等,以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要定期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三、坠落事故井下作业中,工作空间通常较窄,地形复杂,而且有时作业要求在高处进行,很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坠落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对工作区域进行仔细的评估和规划,为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和其他安全装备,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搭设安全网、设置警示标识等。
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四、瓦斯爆炸事故在进行井下开采作业时,常常会有瓦斯泄漏或者积聚的情况,一旦遇到明火或者静电,就会导致瓦斯爆炸。
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对气体浓度、气体来源和可能的泄漏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设置瓦斯报警器等。
严格禁止在可能有瓦斯泄漏的地方使用明火,采取特殊的防静电措施,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钻井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措施
![钻井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869d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9.png)
钻井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措施钻井作业是石油钻探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钻井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一、常见的钻井作业现场安全隐患1. 高温、高压环境:钻井作业现场会存在高温、高压的环境,如井口喷泉、井口喷气等情况。
这种环境下容易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
2. 井口危险:钻井作业现场的井口边缘容易存在危险,如坍塌、倾斜等情况,工作人员在井口附近易受伤。
3. 井架结构稳定性:钻井作业现场的井架结构稳定性需要得到保障,否则会导致井架倾倒等危险事件。
4. 机械设备故障: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如抓钩脱落、电路故障等,容易引发事故。
5. 人为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钻井作业现场不遵守操作规程、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好安全带等,容易导致意外事故。
6. 综合因素:如天气因素、地质条件、水位情况等综合因素也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
1. 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对钻井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强调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对钻井作业中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
3. 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钻井作业现场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现场秩序井然,消除安全隐患。
4. 强化安全防护措施:钻井作业现场应增加安全防护装置,如设置安全带、安全网等,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 制定应急预案:钻井作业现场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其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和监管各类单位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确保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隐患能够及时得到纠正。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d9220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9.png)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是一项关键性的任务,能够保证油田的稳定生产和长期开发。
但是在修井作业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一、作业人员安全问题1. 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忽视安全规定对策: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以及对安全规定的认识和遵守。
同时,在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2. 作业现场缺乏安全措施对策: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并对作业现场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另外,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应急物资,以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作业质量问题1. 井壁损坏、沉积物堵塞等问题对策:通过正确的井下维修技术和方法,及时修复井口和井壁,清除沉积物,确保井下通畅,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
2. 井眼光杆不良、泵杆磨损等问题对策:采用科学、有效的井下维修方法和技术,修复各种井下设备故障,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提高井下生产效率。
三、环保问题1. 液体污染、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问题对策:贯彻环保理念,建立科学、严格的废弃物处理政策和流程,减少井下修井作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2. 二氧化碳、甲烷的释放对策:采取科学、环保的方法和技术,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释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井下修井作业中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解决,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
在进行井下修井作业之前,需要对井下的维修设备和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准备充足的技术和物质资源,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20f8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3.png)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是石油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延长油井的寿命,提高产能,保障石油生产的持续和稳定。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作业进度,还可能给井下作业人员和设备带来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常见问题和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常见问题分析1. 井下设备故障井下作业是在极端环境下进行的,井下设备的工作状态会受到地层压力、井筒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故障。
常见的井下设备故障包括泵架断轴、压裂泵故障、管柱卡滞等。
2. 地层状况复杂油田地质情况的复杂性是井下修井作业的主要挑战之一,包括地层压力差异大、油水井切换、井壁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井下作业带来不小的困难。
3. 安全隐患井下作业环境复杂、作业条件恶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比如井口周围作业空间受限、高温高压环境、易燃易爆气体的存在等,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4. 作业进度受阻井下修井作业通常需要面对各种意外情况,比如钻柱卡钻、工具损坏等,这些都会导致作业进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生产计划。
5. 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井下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作业质量和安全,技术不过关可能导致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问题。
二、对策分析1. 强化设备维护保养对井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强设备的保养工作,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且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进行作业。
2. 提前做好地质勘探在进行井下修井作业之前,要充分了解井下地质情况,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分析地层情况,为作业提供准确地质数据,降低作业风险。
3.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提前做好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井下作业单位应提前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作业安全和生产进度。
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f9a8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f.png)
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一、井下作业的特点井下作业是石油开采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其特殊性,井下作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
例如,井下环境复杂,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品等,一旦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到位,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在井下作业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遵守井下作业规程井下作业必须遵守相关的规程和规范,包括钻井、测井、完井等各个环节。
在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作业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
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井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是保障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作业前,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工具、材料等符合安全要求。
在作业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隔离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同时,应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3、强化个体防护措施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防护用品的完好性,一旦发现损坏或失效,应立即更换。
同时,还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体检,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井下作业的要求。
4、合理使用安全设施井下作业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紧急救援通道、通风设施、防火设施等。
在作业过程中,应合理使用这些设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应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5、加强应急处理能力井下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气体泄漏、火灾、人员受伤等。
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三、结论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石油开采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井下作业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和规范,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合理使用安全设施,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3ca7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1.png)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油田井下修井作业是指对已有的油井进行维护和修复的作业,其目的是为了延长井筒的使用寿命,并保障油田的稳定产能。
这项作业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来解决。
下文将就油田井下修井作业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对应的对策提出建议。
一、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1. 井下环境复杂:油井处于地下深层,周围环境较为复杂,如地质条件复杂、井下压力高、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较大。
2. 老化设备:油田井下设备经常长时间工作,设备老化严重,容易发生故障。
3. 安全隐患:井下作业环境恶劣,易发生意外,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
4. 技术性问题:井下作业需要高精度的测量和分析,如井筒尺寸测量、地层分析、油气产量等。
5. 维修周期长:由于油井深藏地下,维修周期长,且进入井下作业时间较短,需要高效率完成作业。
二、对策分析及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井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部件,提高设备可靠性。
2. 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井下作业安全检查。
3. 技术创新应用:引入先进的井下测量、监测和维修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
4. 紧急预案制定: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和演练。
5. 优化作业流程:合理安排维修班组,提高油井维修计划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同时降低井下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6. 强化团队管理: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励作业人员积极性,增强团队衔接协作,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
7. 强化质量监管:严格执行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油井维修的质量。
油田井下修井作业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才能有效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安全防范、技术创新、紧急预案制定、作业流程优化、团队管理和质量监管,才能确保油井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井下环境的稳定。
钻井安全生产管理面对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钻井安全生产管理面对的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d09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e.png)
钻井安全生产管理面对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而钻井安全生产管理则是保障钻井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工程设备完好的重要保障。
在钻井作业中,仍然存在许多安全生产管理面对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钻井安全生产管理面对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作业环境复杂钻井作业通常发生在地下数千米之深的井下或海底,环境条件复杂,温度高、压力大、湿度大,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大。
作业人员容易受到高温、高压等环境因素影响,极易出现中暑、中暑、心脏病等突发病症。
2. 作业技术要求高钻井作业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钻机快速旋转、高速下降,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事故。
钻井作业涉及到多种技术装备的操作,操作人员需要具备各种技术操作知识和技能,否则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 生产管理不到位由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特殊性,一些钻井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人员管理不到位,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容易造成人员疲劳,从而引发事故;企业对于设备维护和维修不力,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频频出现。
以上问题对于钻井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二、解决方案1. 加强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钻井作业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技术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钻井企业应建立标准的培训体系,对新进人员和现有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每位作业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保证安全生产。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钻井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作业流程,强化监督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3. 加强设备维护和维修保障设备的完好性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
钻井企业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减少设备的老化和损坏,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水平井完井技术措施
![水平井完井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0381d3d5a8102d276a22f68.png)
水平井完井技术措施针对近期水平井下套管出现问题较多,完井作业程序混乱,为进一步加强水平井完井阶段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把井下安全、工程质量、规范操作放在第一位,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确保下套管及固井质量,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一.井眼准备1.钻井过程要确保井眼规则,无大肚子井眼(特别是直罗组的维护),防止井径扩大率和全角变化率超标,影响套管的下入顺利和固井质量。
2.钻井液性能应能保证井壁稳定、井眼干净畅通、无油气侵和无漏失,符合固井设计要求。
3.如果在钻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井,必须在下套管之前先堵漏,确保漏失层有一定承压能力后再下套管。
4.水平井如果出现溢流,必须先压稳产层。
不能用大幅度降低密度的方式稀释钻井液,以免出现产层压不稳的现象。
5.水平井通井时应分段循环,防止钻具一次性下到底开泵蹩漏地层。
通井时钻井液加入足量润滑剂处理,要清除井底沉砂,处理调整好钻井液性能,要求达到粘度低、动塑比低、泥饼薄而韧;全井性能稳定,流动性好,完钻前PH值控制在9~10之间。
6.水平井通井钻具组合必须是钻头+相应尺寸扶正器(钻水平段时扶正器)或81/2〞牙轮打捞器,不能用光钻头通井,并认真做好遇阻遇卡记录,要求在阻卡段进行短程起下钻直至畅通,钻具下到井底后要充分循环,振动筛上无岩屑返出或循环两周以上方可起钻。
重点划眼井段:电测井径小于钻头直径井段;起下钻遇阻、遇卡井段;水平段;存在积砂和砂桥井段。
7.水平井等解释期间必须在等到下套管通井通知后,再开始下钻通井,若因设备等原因导致从通井到下套管期间时间超过24h,必须重新通井。
二.下套管1.下套管前的准备⑴钻井队接到完井通知单后,要对阻流环位臵、短套管位臵进行确认。
⑵依照完井通知单上套管数据要求,调整好入井套管及套管附件的顺序;套管数据应做到三对口,即与甲方下套管数据对口,与场地排序和编号对口,与剩余的套管根数对口。
⑶检查准备好下套管使用的工具:液压套管钳、套管吊卡、套管吊索、套管密封脂、灌泥浆管线、保护母扣的“大盖帽”,未安装套管扶正台的还应准备牵引套管吊卡的细棕绳。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探讨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f48b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e.png)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探讨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是指对已经开采的油水井进行维修和改造的作业。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1. 井眼堵塞:井眼堵塞是指井筒中出现淤泥、杂质等物质导致井下设备无法下放。
处理对策可以采取清除井眼的方法,可以通过注入化学清洗剂、冲洗井筒等方式进行清除。
2. 钻杆卡住:钻杆卡住是指钻杆在井筒中受到阻力无法继续下放的情况。
处理对策可以采用冲松、抽松等方法来解决钻杆卡住的问题。
3. 泥浆失重:泥浆失重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泥浆中的固体物质被稀释,导致其密度下降。
处理对策可以采取适当增加泥浆中固体物质的方法来解决泥浆失重的问题。
4. 井底高温:井底高温是指井筒底部温度过高,超过了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
处理对策可以采取降低井底温度的方法,可以通过注入冷却剂、调整井筒通风等方式来解决井底高温的问题。
5. 油水污染:油水污染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了油水混合物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况。
处理对策可以采取分离油水混合物、处理废水的方法来解决油水污染的问题。
6. 井下环境复杂:井下环境复杂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有毒气体、高压、高温等危险因素。
处理对策可以采取采取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比如佩戴防护装备、加强通风等方式来解决井下环境复杂的问题。
油水井井下修井作业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
选择合适的处理对策可以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保障井下环境的安全。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6篇)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5278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0.png)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修井作业是指对油气井进行维修、改造、完井和重新完井等作业。
根据不同的需求,修井作业可以分为井身修井作业和井口修井作业。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二)1. 井壁补强与水泥封固井壁补强主要是为了增强井壁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井壁塌陷。
方法一般包括井壁注浆、井壁下套管或套管补强等。
在进行井壁补强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施工前需进行井壁检测,并根据井壁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强方法。
(2)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质量检测和施工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测井壁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2. 油管分段修井油管分段修井是将井中的油管进行分段拆卸和更换的作业。
方法主要包括油管割管、解锁、拆设阀门等。
在进行油管分段修井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施工前需检查油管的状况,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修井方法和工具。
作规程进行作业。
(3)在解锁和拆设阀门等工作中,需要做好油气的排放和防火防爆工作。
3. 井眼防砂修井井眼防砂修井是为了防止井眼沉砂而进行的修井作业。
方法主要包括注浆、套管加固等。
在进行井眼防砂修井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施工前需检查井眼沉砂的原因,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修井方法和工具。
(2)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在注浆过程中,需要做好管柱的密封和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工作。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三)1. 井口防喷修井井口防喷修井是为了防止井口喷油或喷气而进行的修井作业。
方法主要包括安装防喷装置、控制井口压力等。
在进行井口防喷修井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施工前需对井口周围环境及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和正常作业。
程进行作业。
(3)在进行井口装置的安装和调试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
2. 井口检修作业井口检修作业主要是对井口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等作业。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e242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e.png)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一、通风系统不完善井下作业通常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通风系统不完善可能导致施工人员缺氧、中暑等问题。
为了消除这个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通风设备,确保新鲜空气不断进入施工现场。
2.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二、坍塌和崩塌井下作业容易受到地壳变形和养护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坍塌和崩塌事故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个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层情况,确定合理的支护方式。
2.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支护材料和工艺,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3.加强巡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变形和不稳定现象。
三、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井下施工中经常使用电气设备,如果没有正确使用和维护,容易引发电击和火灾等事故。
为了消除这个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保持电气设备的通风和散热,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3.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测试。
四、有害气体的泄漏井下作业常常涉及有害气体的泄漏,如沼气、硫化氢等。
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气体监测系统,及时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
2.采取合理的通风措施,将有害气体排出施工现场。
3.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
五、物体坠落施工现场存在物体坠落的危险,如工具、材料等。
为了防止物体坠落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设置工作平台和安全网,防止物体从高处坠落。
2.对施工现场进行周边围护,禁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3.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六、机械设备操作不当井下作业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故障。
为了避免这个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2.对施工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3.设立操作规程,明确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分析
![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d81c2e6f1aff00bfd51eba.png)
井下修井作业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分析引言:井下修井作业涉及的施工点多,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也相对较复杂。
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油井是否正常工作、产油量是否达标,对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但在实际井下修井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作业故障和质量问题等,影响油井的正常使用,造成经济损失。
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井下修井作业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办法,可以对同行在日后修井作业中有一定参考意义。
1.井下修井作业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1.1起下作业问题起下作业是井下作业最频繁的施工之一,常见的起下作业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由于作业前没有检查刹车系统,刹车失控造成顿钻事故,或因超速起下造成顿钻甚至落物事故;如果井下操作技能不熟练,可能出现单吊环伤人事件;忘记检查提升系统,在重负荷作用下,发生大绳断落事故;绞车操作不规范,发生顶天车、顿钻,甚至管柱落井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导致修井作业受阻。
因此,在起下作业时应先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可用,及时清洗吊卡,各项施工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1.2清砂清砂是井下修井作业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作业中,由于地层亏空、地层压降较大或工作液漏失等问题,导致清砂效果不佳。
常见的清砂方式是机械捞砂和水力冲砂两种。
其中机械捞砂是采用钢丝绳、油管捞砂技术,这种方法常用于一般清砂施工井,具有施工方法简单、施工周期短、适用范围广且冲砂成功率高等优点,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套管变形、弯曲或落物等复杂的井。
水力冲砂主要是利用化学堵漏冲砂,使用高分子增粘材料并添加油溶颗粒,在降低冲砂液渗透的前提下,起到暂堵作用,封住漏失地层。
该种冲砂办法适用于地层能量高且井况复杂的油井,便于操作。
1.3解卡卡钻也是修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井下工具或管柱被卡住出现此种问题。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增加修井费用,从而降低油井作业效率。
针对出现卡钻问题,我们常用的有效解决办法有活动解卡、震动解卡、磨铣解卡和冲洗解卡等多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一、概述固井作业不仅关系到油气井能否顺利完成,影响投产后油气井质量的好坏、油气井寿命的长短及油气井产量的高低,而且其成本在整个钻井工程中也所占权重越来越大,目前(占20%~30%)。
甲方对固井质量的评定越来越严格,如果固井质量不合格扣工程款( 10%~30% ),因此公司对固井工作的重视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固井技术发展的目标一直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固井质量及减少固井事故来运行。
固井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固井作业是一个一次性工程,如质量不合格,即使采用挤水泥等补救方法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固井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隐蔽性作业,涉及到材料、流体、化学、机械、力学等多种学科,施工时未知因素多,风险大。
3、固井作业施工时间短,工作量大,技术性强,费用高。
目前我们在中完、完井作业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因工作不细致导致的低级失误,希望通过学习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是目前还是有一些井队领导和技术干部对固井作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固井前各项条件无法满足固井施工要求。
钻井公司以追求进尺和效益为根本,这是传统思路。
随着QHSE观念的提出及推广,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地位逐渐攀升,甲方对这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惩罚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固井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储层改造,甲方对固井质量不合格的井扣款力度已达工程款的10%-30%。
和公司平均利润率对比就发现,如果因固井质量造成扣款直接导致该井亏损,公司对固井质量的重视已达新的高度,因此这种观念必须马上改变。
还有就是一些技术干部和井队领导总以为固井就是固井队的事情,即使固井质量不好也是他们的责任,跟井队没什么关系。
固井作为钻井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公司荣誉上来说,钻井方永远是最大受害者。
二、下套管前作业常见问题1、打完进尺后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对钻井液性能调整不重视,往往在固井前泥浆性能恶化,流变性差,导致在中完、完井作业环节中易发生井漏和其他事故。
技术措施:在打完进尺前就要根据本井实际情况提前按照固井设计的要求逐渐调整钻井液,在压稳气层的前提下适当下调钻井液比重,调整流变性。
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达到要求的必须提前通知技术科和固井队,以制定对应的技术措施。
2、因沟通失误造成套管、工具无法及时到井,人为引起等停。
技术措施:根据各井队施工的区块情况提前联系落实,尤其刚转入新工区的井队更要把提前量做充足。
因为有些物资还涉及到甲方和第三方加工组织的问题,并不是每次都是备好的。
3、不按要求做地层承压。
目前影响固井质量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井漏,尤其是页岩气井。
地层承压实验数据如果没监督人员在现场一直都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井队担心造成井漏耽误周期,影响利润。
但如果精细操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退一步讲即使压破了地层还可以通过堵漏来提高承压,况且现在公司的堵漏技术已经成熟。
但是固井过程中如果因地层承压能力不够引发井漏进而造成固井质量不合格,补救措施几乎为零,甲方势必扣款,按照目前的扣款力度我们很容易算明白这个经济账,对公司声誉、市场的影响更不用说。
技术措施:如果有疑问及时向领导请教或汇报。
做承压过程中一定要小排量泵入并保证计量准确,绘制好曲线图,一旦发现渗漏拐点立即停泵汇报。
由技术科和泥浆站制定提高承压的技术措施。
4、不执行通井方案工程师害怕卡钻不按要求加扶正器通井、不加止回阀。
通井的钻具组合和技术措施都是经过领导仔细研究过才制定的,如果风险达到不可执行的地步领导怎么会制定?领导是肯定不想卡钻,他们是从全局利益考虑才要求这样执行的。
如果我们按照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卡钻的风险完全可控。
退一步想,到底是卡钻具容易处理还是卡套管容易处理?由于不加止回阀加上中途顶通措施不合理或不执行经常造成堵水眼的情况,白白浪费了时间。
对于揭开油气层的井考虑到井控因素一定要将内防喷工具安装到位。
技术措施:工程师要认识到通井的重要性,如果和领导意见不统一要向他们解释清楚或汇报技术科。
5、防漏措施执行不到位技术措施:(1)快完钻时或电测前一定要测后效,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
如果前期钻进过程有井漏情况,要详细了解地层承压能力。
(2)现场要准备堵漏材料并储备40m3钻井液。
(3)电测前处理好钻井液性能,保证井下安全。
(4)如果电测或起钻过程中,时间过长需压重浆、稠浆,泵入的泥浆性能要满足井下安全的要求。
工程师和泥浆组长必须记录好其性能、泵入量及在井眼内的位置。
下钻时要有针对性细化分段下钻措施,小排量开泵循环,在重浆段连续开泵将其顶散,避免形成段塞造成局部蹩压,引起井漏。
(5)工程师和刹把操作人员必须清楚正常循环压耗,特别是起动泵压,防止顶泵压力过高直接压漏地层。
(6)下钻、下套管过程中按照技术要求和井下情况分段循环处理上部泥浆。
下至漏点或承压能力低的地层前200m必须将上部泥浆性能处理好,严禁在薄弱位置循环。
(7)开泵要缓慢,排量由小到大。
开泵前开转盘搅动钻井液,破坏结构力。
如果发现停泵环空憋压(特别是水平段),通过大幅度上下活动钻具(尽量开转盘),压力降为0MPa则为环空不畅(沉沙较多),需要加强活动钻具和提高循环排量畅通环空。
如果压力不降则为重浆、稠浆进入直井段环空,小排量循环并配合大幅度活动钻具直至返出井口。
(8)下钻、下套管过程中控制好速度,保证此时环空返速小于钻进时泥浆返速,避免压漏地层。
(9)中途有遇阻显示首先选择开泵冲开,避免直接快速下砸压漏地层或者造成卡钻、卡套管事故。
6、对送井套管、附件、工具等检查不到位技术措施:(1)送井的套管、短节必须通径、合扣,清洗丝扣过程中目测检查丝扣是否有损伤,气密封扣必须额外检查密封台肩。
(2)芯轴和卡瓦要妥善保存,避免损伤密封部位,套管送到位后认真合扣或合卡瓦。
(3)送井的套管附件除合扣外,还要检查合格证,了解承压能力,确保反向承压能力大于液柱压差。
保证密封球球体无损伤并且能够顺利弹起。
(4)所有没有备用件的工具要妥善保存,上钻台过程中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损伤后无法及时组织到位。
各种短节、附件等必须手工引扣。
如果下多种扣型的复合套管,还要考虑中途循环时套管扣型与循环帽子、循环短节的匹配问题。
三、下套管作业期间常见问题1、不使用套管密封脂和丝扣胶一些井队为了节省材料费用以铅油代替套管密封脂和丝扣胶,如果水泥浆出现超缓凝的情况在扫附件时很容易倒开套管,造成复杂事故。
2、对入井套管的上扣扭矩不清楚大家都认为扭矩数据应由套管队提供,也确实如此。
但目前各套管厂家生产的套管更新换代太快,上扣扭矩越来越高,套管队数据库更新不及时以及当前套管队管理混乱的情况,经常造成入井套管上扣扭矩不到位。
工程师在套管到井后一定要核实其性能数据,要厂家提供上扣扭矩,下套管过程要加强监督。
3、不安要求加套管扶正器套管扶正器对提高顶替效率,保障固井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添加方法不合理或风险太大,固井施工设计审核时也会提出修改意见。
工程师要端正态度,加强监管,对于需加扶正器的套管在公扣处做好标记,给带班干部和班组交代清楚。
4、引流管线固定不牢靠今年在固井施工过程中曾发生几次引流管线出口甩飞的事件,泥浆喷出,造成场地污染。
主要原因就是班组人员未按照工程师要求固定,工程师也未对安排的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在安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工作不能仅限于安排,还要落实到位。
5、下套管过程中防卡措施制定不合理或不执行下套管过程中防卡、防漏工作很重要,尤其是下大尺寸套管。
但目前一些井队为了抢时间而减少灌浆次数,导致最后下完或套管遇阻了接循环帽子循环时,光灌满都要花很长时间,影响了施工安全。
因循环等原因需暂停下套管时,不按要求活动套管,如果是水基泥浆或者有大段泥岩段就增加了卡钻风险。
套管阻卡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套管粘吸卡,二是井眼缩经卡,三是井眼坍塌或砂桥卡。
套管阻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套管粘卡是由于套管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大,上扣时间长,不能旋转,因此卡套管的发生机率较大。
(2)缩径卡套管是由于井眼不稳定,特别是钻遇蠕动性盐岩层或由于钻井夜性能不好形成较厚的虚泥饼,导致井眼缩径,造成缩径卡套管事故。
(3)井眼坍塌或砂桥卡套管是在下套管过程中或下套管结束后发生井眼坍塌或形成砂桥造成卡套管事故。
技术措施:(1)下套管前认真通井,对缩径段反复划眼。
(2)调整好钻井液性能,保证压稳地层,防止井眼坍塌,减少蠕动性地层的蠕动速度和井眼缩径。
(3)下套管前认真处理好钻井液性能,降低钻井液粘度、切力和失水,并充分循环处理钻井液,方可下套管。
(4)对于深井、长裸眼井和定向井、水平井等,必要时在下套管前要求加入塑料或玻璃小球配合液体润滑剂,降低井眼摩阻系数。
(5)下套管作业要认真准备(包括人员组织、工具等),仅可能减少下套管时间和中间停待。
(6)下套管前对漏失层要求很好地堵漏,并控制下套管的速度,防止压漏地层。
(7)在高压层下套管前要求压稳,防止在下套管过程中发生溢流,保持井内压力平衡。
(8)下套管时如遇阻,应反复活动套管,并接方钻杆或循环头循环处理钻井液,不能盲目下压,防止套管卡死。
(9)下套管前要校正井口,防止下套管上扣时错扣。
必要时使用套管扶正台,采用人工或机械扶正套管,防止下套管上扣时错扣并加快下套管速度。
(10)勤灌浆、勤灌满,减少因灌浆造成的下套管停顿时间。
(11)下完套管后要求先灌满钻井液后再慢慢开泵循环,等循环畅通后慢慢提高循环排量,防止混入空气造成开泵困难和压漏地层。
(12)在灌浆间隙要不停地活动套管,上下活动套管距离不小于2米。
6、下套管防漏措施制定不合理或不执行井漏是影响固井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工程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具体措施见通井防漏部分。
7、套管附件引起的复杂情况常见的有密封球不通或损坏、承压能力不足、未使用强闭式附件、杂物落入套管内堵塞水眼等。
工程师必须按要求认真检查落实,加强对固井队的监管。
8、联顶节计算错误使用芯轴固井对联顶节计算精度要求很高,一旦失误则造成芯轴无法坐封,工程师要认真对待,如果拿捏不准则重新测量钻台面到套管头上端面的空高。
一开必须定准联入,确定好套管头位置,后面开次可根据对应的套管头高度计算联入。
然后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和实际测量数据对比就有效避免了上述错误。
还有几个接联顶节的细节问题要注意,芯轴的上下端面不要弄反,芯轴上部脖颈部分要装密封件,必须保护好,联顶节上到扭矩后必须适当松扣。
9、井口不正或喇叭口内径小,座芯轴困难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下套管前工程师要提前检查居中情况及喇叭口内径,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下芯轴时及时找正。
芯轴最大外径和试压塞的最大外径基本是一致的,只要安装好喇叭口后进行过试压工作,芯轴通过就不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