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3702c5240c844769eaee6c.png)
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1.自主学习时都认真、独立、全心投入,不说话,加1分。
2.检测时抽查到回答不正确,减1分。
3.开始讨论时都迅速起立并将凳子轻轻放在桌下,加1分。
4.讨论过程积极热烈,声音洪亮,加1分。
5.整个讨论过程中都站好、不趴在桌子上,加1分。
6.展示积极迅速,按规定时间完成,加1分。
7.展示内容后写一个小结(总结该问题的注意事项、答题方法规律、拓展内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加1分。
8.展示过程中,不展示的同学都迅速坐好并立刻有目标、有计划地全心投入学习,不说话,加1分。
9.点评过程中都坐姿端正、面向点评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迅速记录,加1分。
10.点评同学表现精彩,加1分。
11.点评过程中踊跃提问发言且得到老师表扬,每一人次加1分(但不重复加分)12.总结反刍过程中都全心投入学习,不说话(有疑问的可问老师),加1分。
13.当堂检测时主动公布答案并为同学解疑答惑,加1分。
小组长对每一个小组成员评价:首先要在每一节课结束前,对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目标达成率进行打分量化、排队、公布,并对每个成员的学习过程、学习表现进行总结,搞好记录,对本节课表现不足的地方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以利于不断改进。
最后要评选出本节课最佳学习个人。
学科组长每天对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一周一汇总、一公布,激励每位同学都以极度的热情全心投入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①学科组长每天及时从课堂表现、学习目标达成率、学案使用和清底整理、典型题本使用和整理、自主学习表现等方面对本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好记录。
按时收齐本组同学的学案,依据学案完成情况、书写是否认真规范、做学案是否积极主动和能否独立思考等给每位同学按A、B、C、D进行组内评价。
一周一汇总、一公布,评选出一周学习的优胜个人。
说明: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见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2.学习目标达成率按当堂学案的整理落实情况分层打分,A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100%加2分,B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90%加2分,C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80%加2分(注意:百分数可根据课堂容量及时调整)。
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共5篇)
![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a191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b.png)
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共5篇)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1、教师对小组预习“学案”评价(小学对预习任务检查评价)“学案”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师在要每节课前检查学生预习“学案”情况,并给每组打分。
①、不预习“学案”的每生扣该组3分。
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前导学(或学前准备)部分,发现抄袭他人的每人次扣该组1分。
学生对疑难可以作出标记。
2、教师对小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的参与程度,组员间的分工,学习秩序等。
①、要求小组长、记录员等各司其职,讨论有序且积极。
若发现该组成员相互间闲谈每人次扣该组2分。
②、发现有学生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每人次扣该组1分。
3、教师对小组课堂展示情况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对学生课堂板演、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来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
①、课堂板演,分好、中、差分别对待,差生在课堂板演做出正确解答奖该组9分,中等生完成奖该组6分,尖子生完成奖该组3分。
板演出现的错误本组成员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从奖分中扣2分给参与纠正学生所在组。
②回答问题时,也分好、中、差分别对待,差生做出正确解答奖该组5分,中等生完成奖该组3分,尖子生完成奖该组1分。
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本组成员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纠正学生所在组。
③、课堂板演、回答问题一组始终是由同一名学生完成每次从奖的分中降1分。
4、教师对小组课堂学习纪律情况评价上课期间出现瞌睡,看课外书,听mp3,不听教师安排等违纪现象每人次扣该组2--5分。
5、教师对小组完成达标测试情况(堂清)评价达标测试是堂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最主要的体现,是教师对小组评价的核心部分。
①、达标测试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否则每人次扣该组2分。
②、学生抄袭他人的达标测试每人次扣该组2分。
〈二〉、奖励机制根据以上细则与标准,各班班主任负责(或安排班干部负责)每班每天评出“红星小组”1-2个,每周评出“红旗小组”1-2个。
课堂参与度评价标准
![课堂参与度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5b0c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a.png)
课堂参与度评价标准一、概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
本评价标准从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标准1. 出勤- 满分:10分- 评价内容:按时到课,不迟到、不早退。
- 评分细则:- 缺课一次扣2分;- 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 请假需提前向老师说明原因,否则按缺课处理。
2. 课堂表现- 满分:30分- 评价内容:课堂发言、讨论、小组活动等。
- 评分细则:- 积极发言,每次发言加2分,上限5分;- 参与小组活动,每次加3分,上限10分;- 课堂纪律良好,无违规行为。
3. 作业完成情况- 满分:30分- 评价内容:作业的完成质量、提交时间等。
- 评分细则:- 作业按时完成,每项作业加5分;- 作业质量高,内容完整、思路清晰,每次加3分,上限10分;- 作业有创新思维,每次加5分,上限10分。
4. 课程参与度小结- 满分:30分- 评价内容: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思考和总结。
- 评分细则:- 课程参与度小结内容完整,每份加10分;- 小结有深度,对课程内容有独到见解,每次加5分,上限15分。
三、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 优秀(90分以上);- 良好(80-89分);- 一般(70-79分);- 较差(70分以下)。
-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用于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评选等。
四、附则- 本评价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评价小组负责解释。
- 评价小组有权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本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组评价细则(精选五篇)
![小组评价细则(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75fc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2.png)
小组评价细则(精选五篇)第一篇:小组评价细则九年级221班小组评价量化细则1、作业不按时完成或不符合要求(包括读背和预习作业)每人次—1分。
2、不带课本(试卷)上课,每人次—1分。
3、各科小测、竞赛、月考、统考成绩在优秀以上当天每人次的+1分,不及格的—1分。
4、课堂之星每人次+1分,友情提示每人次—1分。
5、抄袭作业,补作业,代写作业或考试作弊每人次—5分6、不定期检查作业,优秀作业每人次+1分,不规范作业每人次—1分。
7、主动找老师问问题,每人次+1分。
8、为班级量化加分每人次+1分,为班级量化减分每人次—1分。
(包括宿舍、教室值日和校规校纪)9、值日迟到每人次—1分,早读迟到—1分(请假除外)。
10、不服从班干部管理—1分。
学习小组是班集体中最小的团队,小组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希望各小组全体成员,以集体利益为重,严格要求自己,争当优秀成员,争夺优秀小组,在小组生活中体现个人价值,为小组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学习小组评价关于学习小组周评价、月评价表的说明1.各班学习委员要有学习小组日志,把学习小组评价过程、结果予以详细记载。
2.各学科的“预习”、“展示”情况由各班学习委员根据各科任老师的评价负责统计,要有科任老师的确定签字方可上表。
3.“作业”情况包括作业收交和作业质量两部分,前者由科代表负责统计、学习委员汇总,报班主任签字确认方可上表。
4.“其他情况”包括纪律、学习、卫生、仪容仪表、出勤等,要集中反映科任教师、班主任、年级组的考核结果。
5.学习小组的周评价表由学习委员负责填写,标准为以上四点,不得擅自涂改。
6.“评价等级”为A、B、C、D四个等级,A为优秀(5分)B为良好(3分)C为合格(1分)D为不合格(—1分),“其它”一栏原则上只有扣分,对个别表现好的同学,班主任可以给A类或者B类的奖励。
7.“个人统计”一栏按照第6条核算出本周个人成绩,乘以10%上表,同时计入本班思想品德考核表。
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讲解
![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128e1791ed9ad51f01df23b.png)
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1.自主学习时都认真、独立、全心投入,不说话,加1分。
2.检测时抽查到回答不正确,减1分。
3.开始讨论时都迅速起立并将凳子轻轻放在桌下,加1分。
4.讨论过程积极热烈,声音洪亮,加1分。
5.整个讨论过程中都站好、不趴在桌子上,加1分。
6.展示积极迅速,按规定时间完成,加1分。
7.展示内容后写一个小结(总结该问题的注意事项、答题方法规律、拓展内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加1分。
8.展示过程中,不展示的同学都迅速坐好并立刻有目标、有计划地全心投入学习,不说话,加1分。
9.点评过程中都坐姿端正、面向点评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迅速记录,加1分。
10.点评同学表现精彩,加1分。
11.点评过程中踊跃提问发言且得到老师表扬,每一人次加1分(但不重复加分)12.总结反刍过程中都全心投入学习,不说话(有疑问的可问老师),加1分。
13.当堂检测时主动公布答案并为同学解疑答惑,加1分。
小组长对每一个小组成员评价:首先要在每一节课结束前,对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目标达成率进行打分量化、排队、公布,并对每个成员的学习过程、学习表现进行总结,搞好记录,对本节课表现不足的地方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以利于不断改进。
最后要评选出本节课最佳学习个人。
学科组长每天对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一周一汇总、一公布,激励每位同学都以极度的热情全心投入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①学科组长每天及时从课堂表现、学习目标达成率、学案使用和清底整理、典型题本使用和整理、自主学习表现等方面对本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好记录。
按时收齐本组同学的学案,依据学案完成情况、书写是否认真规范、做学案是否积极主动和能否独立思考等给每位同学按A、B、C、D进行组内评价。
一周一汇总、一公布,评选出一周学习的优胜个人。
说明: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见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2.学习目标达成率按当堂学案的整理落实情况分层打分,A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100%加2分,B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90%加2分,C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80%加2分(注意:百分数可根据课堂容量及时调整)。
课堂内学生表现评定标准
![课堂内学生表现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c154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c.png)
课堂内学生表现评定标准目标评定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以便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和参与度。
评定标准以下是课堂内学生表现的评定标准:1. 出勤率:学生按时出席课堂的频率。
2.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发表意见和参与小组讨论的程度。
3. 专注度: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否全神贯注地听讲。
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5. 提问能力: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提问问题和寻求帮助的能力。
6. 互动能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程度。
7. 记笔记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记录重要内容和笔记的质量和完整性。
8. 其他:学生在课堂中展示的其他特殊能力或表现。
评定等级根据以上评定标准,学生的表现将被分为以下等级:1. 优秀:出勤率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注度高,作业质量高,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善于与同学合作,记笔记准确完整,且展示出其他特殊能力或表现。
2. 良好:出勤率较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注度较高,作业质量较高,能够提出问题,与同学合作较好,记笔记较准确完整。
3. 一般:出勤率一般,参与度一般,专注度一般,作业完成情况一般,提问能力一般,与同学互动一般,记笔记一般。
4. 差:出勤率较低,参与度较低,专注度较低,作业完成情况较差,提问能力较差,与同学互动较差,记笔记不完整。
5. 不合格:出勤率低,几乎不参与课堂活动,缺乏专注度,作业未完成或质量很差,不提问也不与同学互动,记笔记不完整且不准确。
评定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以上评定标准中的表现,结合平时观察和交流,综合评定学生的等级。
评定可以通过口头反馈、书面评语或成绩单等形式进行。
总结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内学生表现评定标准,教师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参与度,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规定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f07e0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2.png)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规定1. 背景本文档旨在制定学生课堂表现评估规定,以便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准确评估。
2. 目的- 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促进学生的积极研究态度和学术能力的提高。
- 提供教师评估学生表现时的参考标准。
3. 评估标准教师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3.1 出勤和迟到- 出勤:学生正常上课,按时到达教室,没有无故缺席。
- 迟到:学生迟到时间短于规定时间。
3.2 参与度- 主动性: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问题,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或观点。
- 讨论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或全班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 合作能力:学生与同学合作完成小组活动或实验,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3.3 课堂笔记- 完整性:学生记录下课中的重点内容,并保持笔记的完整性。
- 提纲性:学生能够合理整理笔记内容,形成清晰的提纲结构。
- 亮点:学生在笔记中标注出重要的观点、细节或问题。
3.4 课堂作业- 质量:学生按时完成布置的课堂作业,作业内容准确、清晰、有条理。
- 创意: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一定的创意和个人理解。
- 认真度:学生对课堂作业认真对待,不马虎草率。
4. 评估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以下评估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 平时观察:教师根据平时教学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
- 口头表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口头发言,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 课堂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5. 评估结果和反馈教师将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一部分。
6. 生效日期本规定将于{日期}生效。
以上是本文档的内容,旨在规范学生课堂表现评估的相关要求。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遵守并认真执行。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标准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c1fab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7.png)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标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对于学生的评估也逐渐从传统的单一考试成绩评价转变为全面多元的评估体系。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标准,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学生课堂表现评估的首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
这种评估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还应该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评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问题解决能力评估除了知识掌握程度,学生课堂表现评估还应该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形式也可以帮助教育者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表达能力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来评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演讲、展示和辩论等课堂活动也是评估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四、合作能力评估在当今社会,合作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应该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
此外,评估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角色扮演等也是评估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五、创新思维评估学生课堂表现评估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性思考和灵活思维,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情感态度评估学生课堂表现评估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思考态度和团队精神等方面,评估学生的情感态度。
课堂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学生表现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cbf69c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0.png)
课堂学生表现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准备充分:评价学生是否在上课前充分准备,如有没有完成作业、复习课文等。
2. 积极发言: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3. 合作交流: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小组讨论,注重互相倾听和尊重。
4. 好奇心:评价学生是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未知事物和问题充满热情,积极探究和探索。
5. 主动学习: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自我调节,主动寻求学习机会和资源,参加学术活动和科研讨论。
6. 学习成果: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中取得实际成果,如完成作业、课程项目、小组作业等。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价、以小组形式自评互评、以作业为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等。
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公布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进一步提高课堂表现水平。
学校课堂表现评估标准
![学校课堂表现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c9e2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c.png)
学校课堂表现评估标准一、引言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课堂表现评估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表现评估标准显得极为重要。
二、评估目的及意义课堂表现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这种评估方式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评估内容及标准学校课堂表现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品、考试成绩等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细分为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内容。
对于学习态度的评估,可以从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知识掌握的评估,则主要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应用能力以及扩展性思考等进行考察。
思维能力评估可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合作能力评估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与同学合作的表现。
四、评估方法与工具为了有效进行课堂表现评估,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和工具。
其中包括:课堂观察、学生互评、教师评估、小组讨论、课堂作业、阅读报告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为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五、评估过程课堂表现评估的过程需要准确、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评估前,教师需要与学生明确评估标准和方法,并告知学生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在课堂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评估结束后,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个人谈话等形式与学生进行反馈与沟通。
六、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促使其在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对于教师而言,评估结果能够帮助其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评估结果来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政策和教学改进措施。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指标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1a247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6.png)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指标一、引言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指标,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积极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良好学习态度的体现。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主动回答问题、提问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有效沟通与合作等。
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在课后进行评价。
三、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果。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测试成绩、参与小组活动中的表现等。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考试、作业、问答等。
四、表达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写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价。
五、批判思维能力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是培养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对观点的评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提出等。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课、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六、课堂参与态度学生在课堂上展现的态度和行为对于教学氛围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听讲态度、守时和纪律性、尊重他人和合作精神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七、个人能力和潜力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潜力是评价其学习表现的重要依据之一。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情商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作业等方式观察学生表现情况。
八、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表现水平、个性发展和社交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九、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态度。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描述和总结、对自己学习策略的评价,以及对不足之处的反思等。
课堂表现评审指标
![课堂表现评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3edf8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3.png)
课堂表现评审指标一、评审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评审指标。
通过本评审指标,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评审指标2.1 学习态度- 出勤率:按时上课,准时完成课堂任务。
- 纪律性: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讲话、不使用手机等。
-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作业质量高。
2.2 参与度- 发言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言。
- 小组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与组员良好互动。
- 问题解决:遇到问题主动解决,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3 知识掌握- 课堂表现:能正确回答问题,理解课堂内容。
- 作业与测试:作业和测试成绩优秀,知识运用能力强。
- 课堂展示:展示内容丰富,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2.4 自我提升- 学习方法: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 学习计划: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自我管理能力强。
- 进步幅度: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
三、评审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作业、测试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表现的相关信息。
对于每个评审指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最后将各项得分汇总,以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四、评审结果处理评审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的改进和提高。
五、附则本评审指标的解释权归教师所有,如有争议,教师有权最终解释。
本评审指标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0510de360cba1aa811da85.png)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标准1、学生在课前能通过自主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预习本节任务,做好笔记,尽量自己解决疑难;或回顾上节重点,巩固所学。
2、体现目标多维,面向全体,平等、民主,立足于学生发展。
3、导学提纲的编写内容具体,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布置具体,要求明确,好操作。
4、合理安排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想自己要想的问题。
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说自己想说的话。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与研讨抓住时机,要让学生有组内、组间展开热烈有序讨论的时间与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
5、课堂组织要保持动态的平衡,做到动静结合,处理好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关系,该自学就自学、该讨论就讨论,不走形式。
6、对小组学习中的不合作和假合作,教师要适时灵活作思想工作,教师结合评价体系密切掌控。
7、课堂评价科学完善,坚持评价公正、公平、公开,有记录;8、师生、生生之间要质疑问难,在交流辩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思维对话。
9、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灵活运用座位、讲台、黑板、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10、教师的讲解要根据课堂实际,学生讲解不到位时要讲,学生争论不下时要讲,但一定要以诱导和点拔为主。
11、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12、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不同认识、思想和观点,让他们进行碰撞,形成冲突和焦点,创设课堂高潮。
13、学生能进行课堂小结,并通过课堂检测巩固所学,做到堂堂清。
14、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学科教学。
15、注重向课外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主动的巩固拓展,发展能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教学常态。
课堂内学生表现评定标准
![课堂内学生表现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5ceb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3.png)
课堂内学生表现评定标准一、前言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定标准。
本标准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评定内容1. 出勤与纪律- 出勤率:按时上课,未迟到、早退,缺课次数不超过总课时的10%。
- 课堂纪律: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讲话,不使用手机,不打闹,尊重教师和同学。
2. 学习态度- 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展示自己的思考。
- 团队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积极配合队友,共同完成任务。
-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高,无抄袭现象。
3. 知识掌握- 课堂表现:能够回答问题,解释概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考试成绩:学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
4. 创新能力- 思考与分析: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独到见解。
- 实践与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三、评定方法- 定量评价:通过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 定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定结果- 优秀:总分90分以上,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优秀的课堂表现。
- 良好:总分80-89分,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
- 中等:总分70-79分,表现出一般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
- 较差:总分60-69分,表现出较低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
- 不合格:总分60分以下,需加强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五、奖励与惩罚- 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奖学金、荣誉称号等。
- 惩罚: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等处分。
六、附则本评定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本标准解释权归学校教务处所有。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标准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c5eb7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a.png)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标准背景介绍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是一种评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方法。
它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表现,以及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来评估其研究效果和参与程度。
目的学生课堂表现评估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学生的研究。
通过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研究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可以鼓励和奖励那些积极参与和表现出色的学生。
评估标准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标准:1.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2. 听力与理解:学生能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并理解所讲内容。
3. 提问与回答:学生能够积极提问问题,并回答问题。
4. 团队合作: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并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5. 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
6.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
7. 态度和纪律:学生对待研究态度认真,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
8. 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理解其应用意义。
评估方法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估其参与度、听力与理解、团队合作等方面。
2. 提问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评估他们的提问与回答能力。
3. 作业评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准时性。
4. 小组活动评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5. 研究记录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记录,评估他们的研究态度和纪律。
结论学生课堂表现评估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参与程度,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同时,学生课堂表现评估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和整体学习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bf5d6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1.png)
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标准
一、课堂常规(2分)
1、、做好课前准备,遵守课堂纪律、能认真倾听、完成学习任务,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即加2分。
做不到酌情扣分。
2、不守纪、不合作,每人次扣1分,屡教不改加倍扣分。
二、学(6分)
1、小组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能认真完成导学案,做好预习(2分)。
能认真参与小组学习讨论。
(2分)
2、导学案虽完成,但质量不高,如字迹不工整、答题不完整、敷衍之嫌的每人扣0.5分。
三、展示(10分)
1、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示,并做好汇报的,由点评员评分。
2、对于精彩的展示或汇报,老师可适当加1-2分。
3、点评、质疑有创新、有深度的加2分。
四、测试(4分)
1、单元检测中,没有因为粗心造成的错误,小组记4分。
有则一人扣1分。
4、导学案保管不善、撕毁或遗失,每人次扣1分。
五、奖励
1、对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课堂结束时给予“预习之星”、“点评之星”、“解答之星”、“参与之星”、“自律之星”、“讲解之星”、“进步之星”、“质疑之星”、“挑战之星”等分别奖励1分。
2、每周评选出2个优胜组,按总评分评为“周冠军”、“周亚军”,全班隆重表彰,对总评分最低的一组给予必要的帮助。
3、每月按总评分评出大家心目中的“月冠军”、“月亚军”。
4、期末评选出全期的“善于创新组”“进步最大组”、“配合默
契组”等优秀小组,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表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表](https://img.taocdn.com/s3/m/93e361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表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课堂表现评分标准,以便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评分标准1. 出勤率(20%)- 学生按时出席课程的次数将直接影响其出勤率得分。
- 出席率高于90%:满分- 出席率80%-90%:80%的得分- 出席率70%-80%:70%的得分- 出席率低于70%:60%的得分2. 主动参与(30%)-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回答问题以及与同学进行讨论的频率将被考量。
- 高频率主动参与:满分- 中等频率主动参与:80%的得分- 低频率主动参与:60%的得分- 不主动参与:40%的得分3. 课前准备(20%)- 学生在课前是否完成了相关阅读和预内容将对该项得分产生影响。
- 完成度高于90%:满分- 完成度80%-90%:80%的得分- 完成度70%-80%:70%的得分- 完成度低于70%:60%的得分4. 课堂纪律(20%)- 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守时、尊重教师和同学,以及是否遵守课堂规则将影响该项得分。
- 表现良好:满分- 一般表现:80%的得分- 不良表现:60%的得分- 违反课堂纪律:40%的得分5. 作业完成情况(10%)-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将决定该项得分。
- 高质量、准确无误:满分- 一定质量、准确度一般:80%的得分- 较低质量、准确度较差:60%的得分- 未完成作业:40%的得分总结该课堂表现评分标准共有五项指标,分别为出勤率、主动参与、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情况。
每项指标的得分权重不同,以反映出不同的重要性。
通过该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反馈。
学习小组 班级评价标准
![学习小组 班级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200731561252d381eb6e21.png)
附件1:XXX班小组评价标准一、纪律1、早上迟到者,下午1:45未到教室者,晚上6:00未到教室者,每次-2分。
2、早自习声音不大或交头接耳者每次-2分。
3、早晚自习乱下位、出入教室者每人一次-2分。
4、自习上讨论问题或说话者每人-2分。
5、违反校纪校规者每次-10分。
6、课间迟到者每人-1分。
以上各述工作由纪检部同学检查,并及时报给当天的值日班长。
二、常规1、常规表上扣分者按表上相对应的分加扣双倍。
2、被老师检查的到没有按时休息者,每人-2分。
3、宿管委员检查不及时者-1分。
4、一周内常规表现好的宿舍每人+2分。
三、卫生1、擦黑板不及时者,值日生-2分。
2、当天卫生小组打扫不干净者每人-1分、小组长-2分。
3、卫生工具、讲台(讲桌、前黑板)摆放或打扫不及时者-2分。
4、座位底下由垃圾的同学给予一次提醒,如再犯-1分。
5、餐厅打扫不干净每人-1.以上各述任务有曹东辉检查,并报告给当天的值日班长。
四、两操1、迟到者每人-1分。
2、喊口号声音不大者-1分。
3、未穿校服者-1分。
4、未经同意不跑操者-2分。
5、跑步过程中说话者-1分。
以上各述任务由XX负责检查记录,XX辅助,并及时报给当天的值日班长。
五、成长日记和书架1、成长日记由王少华负责,由负责人酌情扣分、加分。
2、书架由袁铭检查,由负责人酌情扣分、加分。
以上两述内容以10分为基础分,加分、扣分情况及时报给当天的值日班长。
六、作业1、发现抄袭者,每人-5分。
2、表现好者(老师表扬的),每人+2分。
3、晚自习交作业最后一名小组-2分。
以上所有内容有当周值周班长统计,记录到每周的小组评价中,第一名奖星三颗,第二名奖两颗星,第三名奖一颗星最后一名者奖绿星一颗,由当周值日班长负责。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随着“和谐高效271”课堂的构建,学校大力倡导的“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大量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了提高效率的平台,怎样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课堂小组活动表现考核
![课堂小组活动表现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adb537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c.png)
课堂小组活动表现考核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而小组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小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提升,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因此,对于小组活动的表现考核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组活动的评价指标、对小组表现的考评方式和考核意义来探讨课堂小组活动表现考核的相关问题。
一、小组活动的评价指标小组活动的评价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完成情况: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是评估小组工作的核心。
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可以包括任务完成质量和任务完成时间两个方面,质量好的同时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合作能力:小组活动是强调集体行动和协作的,在活动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会直接影响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
因此,评估小组的合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3、个人表现:虽然小组活动关注的是集体利益,但个人表现同样应该得到评价。
个人表现评价为小组成员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强化同学之间的激励和比拼。
二、课堂小组活动的考评方式小组活动的考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讨论、问题解决、模拟演练等方式。
课堂小组活动的考评方式可以选择以下几种: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考评小组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主要通过考察小组讨论的质量来评价小组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成员可以自由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相互讨论、交流来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有分量的成果。
2、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小组活动形式,它可以考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需要协调合作、寻求信息并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共识。
3、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是一种模拟临场情境的活动,可以通过让小组在类似实际工作场景下展示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考评。
通过模拟演练,可以考查小组的应变能力、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三、课堂小组活动表现考核的意义小组活动表现考核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学习小组课堂积分标准1.每次按要求完成上交目标本,加2分。
2.课前分小组坐好,准备好三本二笔加1分。
3.他人展示过程中、他人点评时都认真、全心投入、不说话,加2分。
4.自主学习时目标明确、专注扎实,不讲跟所学无关的话,加3分。
5.主动回答不正确不得分,正确加2分。
老师提问回答不正确,减1分,回答正确加1分。
6.开始和结束讨论时都迅速起立,移动凳子不出声;讨论过程中都站好、不趴在桌子;讨论积极热烈,声音洪亮,加3分。
7.展示积极迅速,按规定时间完成,加2分。
8.点评过程中都坐姿端正、面向点评同学,点评准确有效,加2分。
9.课堂学习中被老师点名表扬的小组每人加1分,被批评的小组每人减1分,被批评的个人扣2分。
10.每次默写、听写单词词组按正确数的双倍、句子按正确数的四倍积分,测验按卷面成绩等量加分。
附则:值日班长由组员轮流承担(轮到前由本组组长指定,值日所耽误的听课内容由组长帮助弥补),全程负责观察各小组的学习表现并记录、打分,有扣分项目应注明原因,当天结束将当日积分表累计后交值周班长(由学科班长指定);值周班长由副组长轮流承担,将周一至周七的积分累计后交学科班长;学科班长按月累计积分并公布积分报学科教师评定晋级。
2016.3.6小组长对每一个小组成员评价:首先要在每一节课结束前,对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目标达成率进行打分量化、排队、公布,并对每个成员的学习过程、学习表现进行总结,搞好记录,对本节课表现不足的地方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以利于不断改进。
最后要评选出本节课最佳学习个人。
学科组长每天对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一周一汇总、一公布,激励每位同学都以极度的热情全心投入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①学科组长每天及时从课堂表现、学习目标达成率、学案使用和清底整理、典型题本使用和整理、自主学习表现等方面对本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好记录。
按时收齐本组同学的学案,依据学案完成情况、书写是否认真规范、做学案是否积极主动和能否独立思考等给每位同学按A、B、C、D进行组内评价。
一周一汇总、一公布,评选出一周学习的优胜个人。
说明: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见小组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2.学习目标达成率按当堂学案的整理落实情况分层打分,A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100%加2分,B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90%加2分,C层同学整理落实了学案的80%加2分(注意:百分数可根据课堂容量及时调整)。
3.学案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不抄袭别的同学,加2分。
4.学案利用每晚第四节自习和周六、周日自主学习时间及时按照答案改正落实好并按时上交检查,加2分。
5.老师对学案评价得A者加2分,得B者加1分。
6.典型题本按要求认真整理好有关内容并按时上交检查,加2分。
7.周三、周五、周六、周日的化学自主学习时,服从组长的安排,积极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加2分。
8.每周一公布,评出本组最佳学习个人,其他同学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努力提高,做最好的自己。
②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每周开一次碰头会,对小组成员一周综合表现结果进行反馈,总结一周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与其他组的对比,指出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措施并制定小组下周目标和计划,使小组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目标,打造一支向心力凝聚力强的团队!高二30班课堂表现加减分情况注意:1.课堂加减分情况由学科班长负责。
2.学科班长必须公平公正,杜绝偏袒现象,一经发现,取消其职务。
3.如果出现纠纷,由任课老师出现解决。
4.各科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标准不同加减分情况可能不同,但是学科班长必须进行相应的折合,以保证公平。
任课老师职责:①按要求每周参加一次研究活动,虚心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②利用与科研小组成员每周碰头机制及时给小组成员加“营养餐”,把科研小组成员培养成本学科骨干。
③搞好引领、指导和培训。
科研小组职责:①每周召开一次科研小组研讨会,学科班长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反馈同学们在近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达成解决办法。
②在课堂上帮助B层、C层同学解决疑难问题,主动展示、点评、质疑和拓展。
③在课下检查各小组笔记本的整理、典型题目本的整理,组长负责协调每天各科的作业量。
④定期举行一些学科活动。
三、高效学习科研小组1.撤销课代表,实行学科班长制,每个高效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2.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给学生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一条积极成长、自主成功的道路,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把握”;3.为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4.每周定期组织召开由任课教师参加的学科研究会,科研攻关、难题攻关。
班级故事记录-----班级日志值日班长职责一、早饭后:1、先站在讲台上,记录迟到的同学。
2、检查同学们进入教室是否大声说话,记录大声说话的同学并减分,检查同学们的计划本,并检查水杯(书架)。
3、认真填好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的内容。
二、上课之前:提醒同学们拿出下一节所学的课本,提醒同学们遵守纪律。
三、中午起床到教室:1、先检查板凳、窗户、灯开关,风扇的开关情况。
2、督促同学们复习上午所学内容。
四、做操前:1、记录好做操前说话、打闹的同学,帮助体育班长整好队。
2、做操时,记录好做的好的同学及一排和不好的同学及一排。
3、在做操后总结时,对好的同学提出表扬,不好的同学提出批评。
五、自习课:1、认真观察每一个同学的专注情况,随时检查书架的书籍摆放。
2、时刻让教室保持安静,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放学:值日班长必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检查好门窗、板凳。
启航九班军衔晋级标准一、评价团队负责人:杨德全指导员:李惠卿委员:张泰兴刘晓霞于晓明丛维杰范金虎姜雨生周二、评价细则(一)课堂评价1.导学案(1)及时上交导学案每次积分0.1,连续一周及时上交加0.2分,小组积分加0.1分,连续一月及时上交加0.5,小组积分加0.3分,连续一学期及时上交最终评价加2分,小组评价加3分。
(2)导学案不及时上交每次扣0.1分,连续三次不及时上交扣0.5分,小组成员每人扣0.2分,连续一周及时上交扣0.8,小组成员每人扣0.4分,连续一月不及时上交扣2分,小组积分扣1分。
(3)导学案完成质量,A等1分,B等0.7,C等0.4,D等不得分。
2.课堂(1)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参与并认真整理落实,每节课加0.2分(2)因任何原因被老师点名表扬者每人加0.2分,并加积分0.1分(3)上课有走神,做小动作,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睡觉等情况出现每次扣0.1分,连续三次以上再扣0.5分,小组积分扣0.2分(4)因任何原因被老师点名批评者每次扣0.2分,并扣小组0.1分(5)个人课堂得分有个组长负责记录,每周汇总一次,计入个人积分评价一“阳光乐园”积分方法小组得分:1. 课堂方面:(1) 评价项目:导学案、课前检查、课堂表现、当堂检测等(2) 评价办法:每节课由任课老师打出分数,对九个小组排出名次。
值日班长负责记录每节课的名次,晚上汇总得出各小组一天的名次(3) 积分规则:前两名得8分,后两名得2分,中间得5分(4) 评价时间:周一至周五,共计五天2. 活动方面:(1) 评价项目:书架整理、出勤、集体活动、常规纪律、成长日记等(2) 评价办法:根据值日班长每天的记录,由值周班长将七天的分数累计,然后排出名次(3) 积分规则:按照所得的名次,将小组划分为三档,前两名基础分22分,3到7名基础分20分,后两名基础分18分(4) 评价时间:周日至周六,共计七天,周六晚上由值日班长整理3. 检测评价:(1) 每科的检测根据个人分数算出小组平均分,排出名次(2) 积分规则为:第一名、第二名得4分,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得3分,第六名、第七名、第八名得2分,第九名得1分。
注意:小组总评每周算一次,包括五天的课堂评价和一周的活动评价及检测评价,三项得分总和为小组的本周得分个人得分:1. 直接加入的小组得分:(1) 课堂:每天小组的课堂得分直接加入小组成员得分(2) 检测:小组检测积分直接加入个人得分,不进行折合(3) 活动:值周班长根据小组的基础分及平日值日班长记录的个人表现,在小组基础分的基础上上下浮动加入量化,最高30分,最低为0分2. 课堂得分:(1) 评价项目:每节课的量化包括导学案完成情况、课前检查、当堂检测情况、课堂表现等(2) 评价办法及积分规则:①任课老师根据完成导学案的情况给每个学生打出A、B、C三等,分别积分为5分、3分、1分,小组长记录②课前检查、当堂检测由小组长根据组员的答题情况可以化为A、B、C三等,分别积分为3分、2分、1分,人数没有具体的限制,小组长记录③课堂表现由小组长对每个组员一天的表现分成A、B、C三等,分别积分为6分、4分、2分,按照2:2:2 (8人组为2:4:2),由小组长负责记录(3) 注意:课堂表现每天只评价一次,由小组长综合评价,其他的项目取平均值3. 检测得分:(1) 各科检测成绩按比例给个人积分,成绩达到总分的100%得7分;95%—100%得6分;90%—95%得5分;85%—90%得4分;80%—85%得3分;75%—80%得2分;70%—75%得1分;达不到70%不得分。
4. 特殊加分。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表现给予特殊加分,如检测进步较大的、为班级做出特殊贡献的等,加分的范围是每周5分之内注意:课堂评价每天计算一次,最高得22分。
个人总评每周算一次,包括五天的课堂评价和一周的活动评价及检测评价。
二升级规则三附表一组制度早读激情:+10 +8 +6课堂表现:展示A+3 B+5 C+8点评A+5 B+8 C+10质疑A+5 B+5 C+10作业:优秀个人+3;不交作业-5抄袭作业-5自习纪律:不讨论问题+10;优秀个人+5成长日记:+5 +4 +3二组评价方案学习:早读激情:表扬+3 批评-5成长日记:批评-3主动展示:+3 (或按评价人给分)主动质疑/回答:+5主动点评:+3点名表扬:+3考试达到制定目标:+15纪律:表扬+3 批评-5作业:表扬+3 批评-5 不交-8评价部成员及职责评价班长:评价部成员:负责班级量化评价工作1、认真记录平日班级奖励、惩罚情况,周末纳入量化。
2、每周定时把学习、思想、纪律、作业收缴等情况汇总,评出每周“优胜小组”、“优胜宿舍”,贴上红旗。
3、及时做好个人量化公布。
4、对各项量化成绩做好保存,以备评选月冠军、学期冠军等。
5.小组评价:(评价是武器,能调动组与组之间对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①值日班长负责本学科各小组的课堂评价,周六反馈值周班长,评选每周优秀学习小组。
②每周进行一次展示之星和助人之星的评选活动。
③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