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纯化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名词解释
密度梯度离心法名词解释密度梯度离心法,简称DGGE,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DNA序列变异、基因分型、菌群多样性等的方法。
这种方法以PCR扩增的DNA片段作为目标,通过DGGE电泳技术将不同样品的DNA条带分离,进而分析不同样品中的DNA变异、基因型或者菌群结构。
DGGE原理基于DNA的双链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断裂成单链,然后是交替出现的分子器极吸附和交错序列的碱基浸润作用,最终排序各种DNA片段。
DGGE和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同,是基于DNA 片段移动到含有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板表面或者介质中(如聚合物链等)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不同样品中 DNA 片段的分离。
因为在含有不同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DNA片段会在某种梯度电场下保留在特定区域,形成明显的DNA 条带,样品与样品之间差异不大的DNA 条带在聚丙烯酰胺凝胶板上合并形成了带状图。
这些线条被称为DNA条带,代表了DGGE样本中的每个扩增片段。
DGGE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等比例、标准化地比较基因片段的有无、变异类型和程度等信息,而且对于那些较短的DNA 片段而言,它在分析能力方面要高于Sanger定序。
DGGE的应用逐渐从基因型分析扩大到生态学及其它应用,比如在菌群生态学、变异鉴定、致病菌及病毒检测、种群学研究以及气叶互作与林木营养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DGGE的主要特点在于其高效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分析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微生物层面的应用更是颇有潜力。
同时,由于其对于样本的提纯和扩增要求较高,还需在实验上精益求精。
DGGE方法的优点、实验步骤和要求、应用场景等方面,建议科研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其在不同社会和环境背景下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病毒纯化
现代病毒研究往往需要大量的纯病毒粒子,以便于化学研究或制备抗体。
在这里我们简明地描述一下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 virus)的纯化步骤。
它是一种已被广泛研究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毒。
在开展人体病毒实验工作以前,让实验工作人员获得抵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是非常必要的。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很容易获得,大多数工作人员可能已经获得免疫,但重新免疫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病毒的纯化步骤主要是:1.在大规模的装置中培养病毒;2.去除富含病毒培养液;3.通过沉淀将病毒浓缩;4.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最终纯化病毒。
现在我们讲解每个步骤的一些细节。
1.在大型装置中培养细菌。
为获得足够的用于化学研究的病毒,必须制备大量病毒。
每种病毒的培养都有不同的步骤。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在人或灵长类动物细胞系中培养的,可以培养在一大瓶中沿壁生长的单层细胞上,也可以在一个轻轻搅拌的细胞悬液中。
在有利病毒生长的条件下,每个宿主细胞能生产10~1000的感染单位的病毒,即每毫升一个感染单位的滴度(或称效价)。
2.富含病毒培养液的去除。
病毒的生长和释放伴随着细胞的破损。
在病毒复制完成的时候,培养液中大多数细胞已经变成了细胞碎片。
为使所有病毒分子完全释放,要通过反复冷冻—融化的循环过程使细胞进一步破碎。
然后将富含病毒的液体从培养瓶转移到离心试管中。
低速离心除去大分子的细胞残骸。
3.通过沉淀将病毒物质浓缩。
由于病毒是蛋白质性质的,它们能通过蛋白质沉淀法沉淀。
脊髓灰质炎病毒可通过高浓度的NH4Cl(每毫升培养液中加0.4g)沉淀下来。
这一过程要在低温下进行,NH4Cl要在搅拌下缓慢加到培养液中。
由于病毒蛋白沉降,溶液将变得浑浊。
将沉淀物通过低速离心(2000g,1-2hr)。
然后将含有病毒分子的沉淀物在少量磷酸盐缓冲液中再次悬浮培养。
这一步骤可浓缩病毒大约10倍,99%以上的病毒粒子可沉淀回收。
4.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最终纯化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通过蔗糖或CSCl的密度梯度离心纯化。
病毒的分离纯化
病毒的分离纯化
我设计了一套方案,请大家批评指正:
1. 新鲜病叶200g,-70℃冰冻30分钟,以2倍体积0.2mol/L磷酸缓冲液(PH7.5,含0.1%巯基乙醇,2%TritionX-100,0.01mol/LEDTA)。
组织捣碎机捣碎,双层纱布过滤。
2. 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冰浴激烈搅拌15分钟,充分乳化后2000 g离心15分钟
3. 上清液中加入6%聚乙二醇-6000,3%Nacl,0.5%TritionX-100(W/V)。
冰浴搅拌,4℃下过夜,次日取出10000g离心20分钟。
4. 沉淀悬浮于0.02mol/L磷酸缓冲液(PH7.2,2%TritionX-100, 0.1%巯基乙醇,1mol/L尿素),2小时后,2000g离心10分钟。
5. 上清液中加入6%聚乙二醇-6000,3%Nacl,0.5%TritionX-100(W/V)。
冰浴搅拌4小时,10000g离心30分钟。
6. 沉淀悬浮于0.02mol/L磷酸缓冲液(PH
7.2,2%TritionX-100,0.01mol/LEDTA,1mol/L尿素),4℃下4小时后,10000g离心10分钟。
7. 上清用10%~4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30000r/min,1.5h),收集病毒带,用0.02mol/L磷酸缓冲液(PH7.2,2%TritionX-100, 0.1%巯基乙醇,1mol/L尿素)稀释,123000g离心2小时。
8.沉淀用0.02mol/L磷酸缓冲液(PH7.2,2%TritionX-100, 0.1%巯基乙醇,1mol/L尿素)悬浮,5000g离心15分钟,上清即为提纯病毒制品。
lf_12345。
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区别
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区别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是两种常见的离心分离技术,它们在分离样品时有着不同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从原理、应用和优缺点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两种离心分离技术的区别。
一、原理
密度梯度离心是利用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离心过程中分层的原理,将样品加入到密度梯度离心管中,离心后样品会在不同密度的梯度中分层,从而实现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的分离效果取决于样品的密度和离心管中的密度梯度。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则是利用样品在离心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分离出不同密度的物质。
在离心过程中,样品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分离出不同密度的物质。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分离效果取决于样品的密度和离心力的大小。
二、应用
密度梯度离心主要应用于分离细胞、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及分离纯化病毒、蛋白质复合物等。
密度梯度离心可以分离出不同密度的物质,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离纯化。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主要应用于分离细胞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及分离纯化病毒、蛋白质复合物等。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可
以分离出不同密度的物质,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离纯化。
三、优缺点
密度梯度离心的优点是可以分离出不同密度的物质,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离纯化。
缺点是需要制备密度梯度离心管,操作比较繁琐。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制备密度梯度离心管。
缺点是分离效果受离心力的大小和样品的密度影响较大。
密度梯度离心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在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选择离心分离技术时,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实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离心分离技术。
病毒的超速离心纯化
病毒的超速离心纯化实验目的超速离心法纯化A型禽流感病毒。
实验原理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1)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颗粒;(2)适应范围广,能象差速离心法一样分离具有沉降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一定浮力密度差的颗粒;(3)颗粒不会挤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实验设备和材料专用的超离管、蔗糖配置管,长注射器(以上器材用酒精浸泡过夜,烘干待用)操作步骤蔗糖密度梯度的配制:用已高压的去离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并用22 um滤器过滤。
蔗糖梯度柱长度一般为12 cm,每个梯度蔗糖层长约3 cm即蔗糖溶液体积为3 mL左右,病毒粒子停留的蔗糖密度层应该适当的增大,每个梯度蔗糖所配总体积为20 mL,不需要100 mL。
30%蔗糖溶液配制:去离子水中加入30 g蔗糖,定容到100 mL即可。
1. 病毒的增殖使用SPF鸡胚接毒,共收集150 mL左右病毒尿囊液。
具体如下:取37 ℃培养的9~11日龄SPF鸡胚15个左右。
向各尿囊腔中接种0.2mL储存的AIV(接种病毒液是否需要稀释,应根据病毒毒力的强弱以及实验需求而定。
此法是为增殖病毒,假若接种强毒,则需要根据毒力稀释相应倍数,以便能增殖更多病毒,于37 ℃下继续孵育,每隔12 h照胚一次,弃掉24 h内死亡鸡胚。
24 h后的死胚放4℃过夜,HA 效价7孔,收集尿囊液,直到96 h后收获剩下鸡胚尿囊液,不同时段收集的尿囊液可混合在一起,暂时存放可放-20℃,长时间存放则放于-40℃或-80℃。
2. 取反复冻融后的病毒液10 mL,在10000 r/min、4℃下离心30min,留上清,并测上清HA。
3. 超离:把已经离心处理好的病毒尿囊液装入超离管(实验室超离管体积为30 mL),超离管内不能有气泡,以免超离过程爆破。
离心转速根据病毒粒子直径而定,新城疫病毒尿囊液以40000 r/min 4℃下离心5 h。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解析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解析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细胞和次细胞结构。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利用离心力和密度梯度分离的原理来实现。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密度梯度制备:制备一个由多个密度层构成的梯度液体。
这些密度层是根据密度逐渐增加或减少排列的,通常由离心管或离心管中的夹层形成。
常用的密度梯度制备物质包括蔗糖、葡萄糖或碘化物等。
2.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样品加入到密度梯度中。
样品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或多肽,也可以是细胞或次细胞结构如细胞核或线粒体等。
3. 离心分离:通过高速离心设备,施加离心力将密度梯度中的样品分离。
离心过程中,样品中的各个组分受到的离心力不同,根据其密度的差异在密度梯度中上下移动。
离心力越大,移动距离越远。
4. 提取和分析:离心分离后,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被提取出来,然后进一步进行分析。
这可以是采用分光光度法、蛋白质电泳、质谱分析或核酸杂交等技术。
通过分析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可以获取样品中各种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结构的纯度和数量信息。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分离和纯化。
这是因为,不同密度的组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其密度差异均匀地分布在梯度液体中,从而实现准确分离。
该方法对样品体积和细胞大小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适用于分离和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样品。
密度梯度离心法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多个方面。
它可以用于分离不同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该方法还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复合物、染色体和病毒等,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和生化特性提供有力的工具。
总结和回顾上述内容,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密度差异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它可以通过制备密度梯度、施加离心力和分析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来实现。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效率和广泛适用性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多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纯化,以及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组成研究。
病毒的浓缩和纯化
病毒的浓缩和纯化
收集发病鹅的脾脏、肝脏和肾脏,均浆用1:5稀释(Wt/vol)buffer A (10 Mm Tris-HCl ,100mM EDTA PH=7.2)离心10000 转,30分钟。
再加上双抗(10000LU/ML)青霉素和链霉素(1mg/ml)。
病毒浓缩的方法用的是蔗糖梯度离心方法。
首先,10000转离心30分钟,收集上清液,用三氯三氟代乙烷纯化两次为了除去脂层。
蔗糖溶液用在下一步的操作中,提前准备buffer A。
上清放于30%的蔗糖的溶液中超速离心。
上清重新用buffer A悬浮,放于25%-60%的不间断的蔗糖溶液中,超速离心120000转,16小时。
离心完后,收集密度差别的液体。
测定病毒的浮力的密度。
最后,分离的液体带再用1:3 buffer A稀释,离心2小时,120000转。
病毒小颗粒用悬200微升水。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离心法,这俩听上去有点复杂的名词,其实就像两位科学界的“明星”,在实验室里忙着干活,分工明确,各有千秋。
咱们得明白这俩法子的基本思路。
密度梯度离心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把它们分开。
想象一下,就像一层层蛋糕,轻的浮在上面,重的沉到底,哇,那场景可美了。
就拿细胞里的成分来说,蛋白质、核酸等等,它们个个都想“游泳”,可游泳的能力可不一样,离心一转,轻的飘起来,重的往下沉,真是个生动的“分家”现场。
再说差速离心法,这个就更像一场赛车比赛了。
不同的颗粒速度不同,轻的跑得慢,重的飞得快。
就像你和朋友们比赛跑步,个头小的跑得慢,个头大的早就冲过终点了。
通过调节转速,分开各种细胞组分。
想象一下,实验室里一堆小试管,随着转速的提升,大家各自的“实力”被体现出来,最终你能看见那层层分开的美妙景象。
别小看这些,实验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成败呢。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密度梯度离心法虽然能分得很细,但所需的时间、材料都不少,有时候还得看运气,谁让某些分子就是那么“娇贵”呢。
差速离心法简单、快速,但它的分离效果有时候也不能做到非常精准。
说到底,就像做菜,有的人喜欢慢工出细活,有的人偏爱火速出餐。
选哪种方法,完全看研究者的需求和手里的资源。
说到实际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常常用在那些需要高纯度的生物样本提取中,比如说分离病毒、细胞器之类的。
科学家们就像是做魔术,把复杂的生物成分变得井井有条。
试想一下,实验室里一片忙碌,试管里的液体五光十色,细胞器们像小精灵似的浮动,真是奇妙无比。
而差速离心法则多用于常规分离,效率高,速度快,适合那些不太“挑剔”的样本。
就好比快餐店,顾客多,必须得迅速上菜,满足大家的需求。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常常用到类似的原理。
比如,洗衣机转的时候,水和衣物的密度差异让衣物中的水分快速被甩干,这和离心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水果沙拉,咱们也会把不同的水果按喜好放在一起,轻的放上面,重的放下面,吃的时候层次分明,这不就像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的精心布局嘛。
病毒大量制备和CsCl梯度离心纯化-zsd
病毒大量制备和CsCl梯度离心纯化:1. 将293细胞铺于30-40个10cm dish,至细胞长满,每块板加入合适滴度的病毒(约107-108 pfu/ml)10 µl,感染细胞,待细胞全部病变后(4-7天),每块板中加入约500 µl(150ul)10% Nonidet P 40(NP40)以裂解细胞。
收集整个细胞裂解物,如果不是立即做CsCl纯化的话,可放在-80°C 冰箱。
2. 12,000 rpm离心10 min,弃细胞碎片,收集上清。
每100ml上清加入50 ml PEG8000(20% PEG8000,2.5M NaCl),冰上1 hr沉淀病毒。
3. 12,000 rpm离心上述混合物20 min,弃上清,将沉淀物悬浮在10 ml 密度为1.10g/ml的CsCl溶液中(溶剂为20 mM Tris-Hcl,pH 8.0)。
4o C 7,000 rpm离心5 min,收集病毒悬浮液。
4. CsCl梯度的制备,用滴管轻轻加入2.0 ml的CsCl (密度1.40g/ml,溶剂同上)。
再加入3.0 ml 密度为1.30 g/ml 的CsCl 溶液。
再加入5 ml的病毒悬浮液。
20,000 rpm,室温离心2 hr。
收集密度在1.30-1.40g/ml 之间的病毒条带至透析袋中,透析袋用前用10 mM 的EDTA Na2煮沸10 min。
在透析缓冲液(将50g蔗糖,10ml 1M pH为8.0的Tris-HCl液,2ml 1M MgCl2溶液定容至1,000 ml)中,4o C 透析过夜,中间换一次透析液。
收集病毒,测定病毒滴度。
三种密度的CsCl溶液配制(溶于灭菌20 mM Tris中, pH8.0),4℃保存。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
密度梯度离心名词解释
密度梯度离心名词解释
密度梯度离心,常缩写为DGC,是一种通过样品的中性渗透性梯度、密度梯度和相对质
量含量来分离和浓缩悬浮液中微粒或颗粒物质的技术。
它能有效地分离、浓缩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乳衣质悬浮体,可用于分离膜蛋白、复合蛋白等含量较低的悬浮体或蛋白复合物。
原理: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分离乳衣质悬浮体的技术,它利用不同物质在密度梯度和中性渗透性梯度中的分子质量的差异来分离它们。
当悬浮体被加入至含有密度梯度溶液的离心管时,根据其相对质量、物质特性和环境因素,物质从顶部被运动到等密度区的特定深度,在这一深度,物质从其稳定的位置到达某一重力稳定层,这一稳定层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因而形成稳定悬浮中的物质和离轴移动的一些物质之间的界限,最终可以形成相异物质的稳定层,从而实现分离。
DGC在生物分离和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广泛用于大分子的分离、富集、测定等,如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质、复合蛋白质、多糖、细胞表面抗原,也可以用来研究细胞膜等生物体的性质和结构,以及细胞膜表面相关的复杂生物过程。
DGC也可以用来研究病毒及其表面糖蛋白,同时,DGC也用来研究宿主抗体对病毒的亲
和力,及病毒被宿主细胞吸收入内后的变化及作用机制等。
此外,DGC也可以分离分析药物、抗药性物质及药物的低毒副作用的发生机制等,它还
可以广泛用于能源和材料方面的研究。
总之,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有效的分离乳衣质悬浮体的技术,此外,它还被广泛用于生物学、药物研究以及能源和材料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分离病毒及其表面糖蛋白、研究药物的低毒副作用及能源材料的性质和结构等,由此可见,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为生命科学及医药贡献了重要功能。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病毒的分离培养是研究病毒性疾病、病毒结构和功能、病毒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无法在无细胞环境中生长和繁殖,必须依赖于寄主细胞来完成其生命周期。
因此,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主要是利用其对特定细胞的感染能力,通过培养和增殖来获取纯净的病毒制备。
首先,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获得感染病毒的组织或细胞,这些组织或细胞通常是患者的血液、组织样本或培养细胞。
在获得样本后,需要进行样本的处理和制备。
通常的处理方法包括离心、滤过、稀释等步骤,以去除细胞碎片、细菌等杂质,获得纯净的病毒颗粒。
其次,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选择合适的寄主细胞进行培养。
不同的病毒对细胞有不同的选择性,因此需要根据病毒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细胞系。
常用的细胞系包括Vero细胞、MDCK细胞、A549细胞等。
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到寄主细胞上,让病毒感染细胞并进行增殖。
接着,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进行病毒的纯化和扩增。
通过离心、超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可以将病毒颗粒从细胞碎片、蛋白质等杂质中分离出来,获得纯净的病毒制备。
然后,将纯净的病毒制备接种到新的寄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和增殖。
最后,病毒的分离培养需要对病毒进行鉴定和检测。
通过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病毒的抗原,进行核酸检测等手段,可以对病毒进行鉴定和检测,确定其种属和特性。
总之,病毒的分离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实验技术,对于病毒学研究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可以为病毒学研究提供纯净的病毒制备,为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昆虫病毒怎样分离与纯化
昆虫病毒怎样分离与纯化不同病毒的分离纯化过程并不相同,但所采用的技术大同小异,通过39蜂疗网调查发现病毒分离纯化主要是以下几种常用的通用技术。
1.差速离心所谓差速离心,就是对同一份样品,用高速、低速循环交替离心,高速使病毒沉淀;沉淀饴浆再悬浮,低速除去污染杂质,最终获得较纯净的病毒粗提物。
差速离心,可以除去大部分比病毒粒子大或小的杂质。
但与病毒粒子大小相似的颗粒却难以除尽,并且由于杂质的吸附作用,实际病毒获得量低,这是本法的缺点。
差速离心的高速、低速是相对而言的;所需的时间也因溶液的密度、黏度的不同而有变化。
2.密度梯度离心〔1)蔗糖密度梯度区带离心事先于离心管内分层注入不同密度(浓度)的蔗糖溶液,密度大的位于管底部,密度小的在顶部,形成一个蔗糖密度梯度。
将需离心分离的混合液置梯度的顶部,离心过程中,不同密度的粒子,移行到与本身密度相同的蔗糖密度部位,即不再向下移行,达到平衡状态,形成致密的沉淀带。
有时不同密度粒子尚未移到各自密度相同的梯度部位,但根据粒子大小、密度不同,沉降速度不同,已分别形成清晰的区带,亦可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离心结束后,各区带可按次分部收集。
(2)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均匀地悬浮于适当浓度的重金属盐溶液中(如CsCl、RbCl等),经长时间离心,重金属盐溶液建立起稳定而连续的密度梯度。
待分离的粒子被离心力场驱入溶液密度与粒子本身密度相同的区域内,即达到平衡,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3. 判断沉淀纯度可以根据紫外吸收光谱判断。
各沉淀组分(或沉淀带),稀释到一定浓度,分别置紫外分光光度计中,在波长200~300nm的范围内测定其紫外吸收值。
看其是否具有核蛋白的特征性光谱。
核蛋白的特征光谱为:最小吸收值在245nm左右,最大吸收值在260nm左右,260nm 于280nm吸光度的比例大干1,小于2,越接近2,纯度越高。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包括蛋白质、DNA和RNA等。
该技术基于不同生物大分子在不同浓度的密度梯度中沉降速率不同的原理,通过离心使其分层并收集目标分子。
一、原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基于生物大分子在不同浓度的密度梯度中沉降速率不同的原理。
当生物大分子被加入到密度梯度中时,它们会沉降到与其相匹配的密度层中。
在高速离心过程中,目标生物大分子会在特定位置形成一个“带状”,可以通过收集该带状来获取目标生物大分子。
二、密度梯度制备1. 选择合适的溶液:通常使用蔗糖或者葡萄糖作为制备密度梯度的主要成分。
同时,还需要添加缓冲剂以维持pH值稳定。
2. 制备浓缩溶液:将所需浓缩溶液加入到管中,并用旋转蒸发器将其浓缩。
3. 制备梯度: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倒入离心管中,形成密度梯度。
通常使用离心管或者超速离心管来制备密度梯度。
三、样品制备1. 样品纯化:在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
2. 样品加入:将样品加入到制备好的密度梯度中,并在低速离心下使其混合均匀。
四、离心分层1. 选择合适的离心机:根据样品量和目标生物大分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离心机。
通常使用超速离心机进行高速离心操作。
2. 离心条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相应的离心条件,包括转速、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3. 收集目标分子:在高速离心过程中,目标生物大分子会沉降到特定位置形成一个“带状”,可以通过收集该带状来获取目标生物大分子。
五、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DNA和RNA等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和分离。
同时,在研究细胞器、病毒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六、优缺点1. 优点: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能够高效地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并且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试剂和设备。
2. 缺点:该技术需要对样品进行纯化处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七、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大分子纯化和分离方法。
慢病毒纯化
慢病毒纯化引言慢病毒(Slow virus)是一类具有潜伏期长、传播缓慢的病毒。
它们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慢性疾病,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破伤风等。
由于慢病毒的潜伏期长、传播缓慢,对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对慢病毒的纯化研究至关重要。
纯化方法慢病毒纯化是将慢病毒分离和提纯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慢病毒纯化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法、聚合物沉淀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等。
以下将介绍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慢病毒纯化的步骤和技术要点。
材料准备•脑组织样本(含有慢病毒)•PBS缓冲液•10% Triton X-100•加碘氯仿•硫酸铂•Sucrose•KBr步骤1.准备慢病毒感染的脑组织样本,并用PBS缓冲液进行冲洗,去除杂质。
2.将脑组织样本加入适量的PBS缓冲液中。
3.加入10% Triton X-100,破解细胞膜并释放病毒。
4.使用高速离心将细胞碎片和杂质从悬浮液中分离出来。
5.收集上清液,加入加碘氯仿,离心使其分离。
6.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离心管中,然后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铂。
7.使用离心机进行高速离心,使病毒与硫酸铂结合。
8.分离上清液,加入Sucrose溶液中。
9.准备密度梯度离心管,将上清液缓慢地加入离心管中。
10.使用超速离心机进行离心,使病毒在密度梯度中分离。
11.分离纯化后的病毒。
技术要点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根据物质密度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在慢病毒纯化中,通过在离心管中制备密度递增的梯度,利用不同物质在梯度中的沉降速度差异来实现病毒的分离和纯化。
脑组织样本处理脑组织样本是进行慢病毒纯化的关键原料。
在收集脑组织样本后,应及时用PBS缓冲液进行冲洗,去除杂质。
通过加入10% Triton X-100等破解细胞膜的方法,可以有效释放慢病毒。
超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是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的必备设备,具有高速、高精度离心的特点。
合理设置超速离心机的离心参数,如转速、离心时间等,有助于提高慢病毒纯化的效果。
病毒纯化密度梯度离心法
病毒纯化,即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以不使病毒受损伤和失活为前提,去除宿主细胞组分等非病毒杂质,提取出高纯度浓缩的病毒样品。
病毒提纯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病毒微细形态结构的研究、病毒抗原蛋白的分离提纯、病毒化学成分及其遗传物质-DNA或RNA的详细研究都需要高纯度的病毒样品。
病毒纯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有绝对的标准,通常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判定依据。
物理均一性:测定病毒样品的物理均一性,是证明其纯度的常用方法,包括电镜检查、病毒粒子沉降系数和扩散常数及其在凝胶电泳、等电聚焦中的迁移率等。
病毒滴度与蛋白含量的比例:测定病毒材料的感染力或其血清学反应、滴度与其蛋白含量的比例,也是一种通常采用的纯度测定方法。
病毒滴度对蛋白含量的比例越高,说明病毒的纯度越高。
免疫学反应:免疫反应单一而无非特意反应,则说明病毒材料比较纯净。
结晶形成:病毒粒子在十分纯净的情况下,经常可以形成结晶,但少数混有杂质的病毒样品亦可形成结晶,所以这也只是一个相对标准。
病毒纯化方法:1 超速离心法,其中的平衡梯度密度离心是常用的方法,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因为病毒颗粒跟其他生物分子大小不一样,所以病毒在梯度离心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条带,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效果。
但此法对仪器的要求很高,转速至少30000rpm/min,在这个转速下要求离心时间7-8小时。
2 现在开发出各种亲和树脂,能有效地吸附病毒粒子,从而达到病毒纯化的目的。
Biomiga公司所开发的病毒纯化系列试剂盒,采用新型材料,能有效吸附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加入适当浓度的离子溶液将病毒粒子解离回收,最后对病毒进行脱盐处理,所得病毒纯度高,整个操作简便,极大地缩短了纯化时间,针对需要纯化大量病毒的客户提供大量提取试剂盒,满足客户不同需要。
密度梯度离心法英文名称: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1〕亦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
致病菌分离纯化的例子
致病菌分离纯化的例子1. 超过滤法:利用超滤膜将水、盐和小分子滤除,将大分子或病毒等颗粒截留,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该方法主要用于大容量病毒样品的浓缩,且回收率高。
常用的超滤膜是硝酸纤维素滤膜。
注意:超滤膜孔径一定要比病毒颗粒小,且只能去除比病毒小的细胞碎块2. 吸附法:利用病毒颗粒或杂质的表面离子与吸附剂之间的亲和作用,将病毒或杂质吸附后,用一定的盐溶液将病毒或杂质洗脱下来。
常用的吸附剂有红细胞、磷酸钙、离子交换树脂等。
注意:吸附剂应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吸附能力,性质稳定并便于洗脱3. 层析法:利用物质中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差异,使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布程度和移动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层析法有凝胶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和亲和层析法。
(1)凝胶层析法:样品流经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多孔葡聚糖凝胶时,各组分按分子的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常用的凝胶有磷酸钙凝胶、氢氧化锌凝胶和焦磷酸镁凝胶。
(2)离子交换层析法:在一定pH条件下,利用病毒颗粒所带电荷不同实现分离。
适用于所有带电荷的样品的分离纯化。
(3)亲和层析法:利用样品与基质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力,实现分离。
适用于纯化生物大分子。
4. 离心法:根据物质的沉降系数或浮力密度的不同,利用离心力将物质分离纯化。
常用于病毒纯化的方法有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1)差速离心法:利用不同大小和比重的粒子的沉降速度不同,去除宿主细胞碎片等杂质,最后使病毒沉淀。
该方法能迅速处理大量样品。
(2)密度梯度离心:利用超速离心,将病毒颗粒分配到密度梯度介质中相等密度层中,吸出目的颗粒所在介质层,即可到达分离纯化的目的。
常用的介质有氯化铯和蔗糖。
5. 沉淀法:利用悬浮液中的病毒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沉降作用,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用于病毒纯化的方法有聚乙二醇(PEG)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和中性盐沉淀法等。
(1)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利用聚乙二醇与病毒颗粒形成多聚体,再离心即可沉淀。
标准操作规程(SOP)——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流感病毒
标准操作规程(SOP)——一、目的流感病毒的浓缩和纯化方式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的方法。
如:超速离心法,酸沉淀法,红细胞吸附-释放法,蒸馏水透析法及聚乙二醇浓缩法等。
其中超速离心法最为常用并且纯度较高。
本SOP明确流感病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标准操作方法,保证了实验结果的职能却可靠。
二、范围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进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流感病毒。
三、程序(一)生物安全要求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及H2N2亚型流感病毒的操作需要在BSL-3级实验室中进行。
其余流感病毒的操作需要在BSL-2级实验室中进行。
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详见流感中心“生物安全个人防护SOP”(二)材料1.病毒液2.PBS(100mmol/L pH7.2)液3.30%和60%蔗糖溶液4.耗材(注射器,离心管,吸管,实验滤纸)(三)实验步骤1.将待纯化的流感病毒种子株接种鸡胚或者MDCK细胞,收获病毒尿囊液。
具体接种方法参见“流感病毒的鸡胚分离方法SOP”和“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SOP”。
2.将流感病毒收获的鸡胚尿囊液使用实验滤纸粗滤,以去除蛋壳或者其它沉淀物。
MDCK细胞培养的病毒收获液可以省略此步骤。
3.收集过滤液,使用SIGMA3K18 高速离心及2000rpm离心20min,去沉渣。
4.将上清使用OptimaTM L-80XP 超速离心机30000rpm的转速离心1h,去上清。
加入100mmol/L pH7.2的PBS液数滴浸泡沉淀,置4℃冰箱过夜。
5.制备蔗糖梯度管,用10mL吸管加5mL的60%的蔗糖溶液于管底,在其上小心加入10mL的30%的蔗糖溶液。
在其上缓慢加入20mL病毒悬液。
6.使用OptimaTM L-80XP 超速离心机20000rpm的转速离心1.5h,取出离心管。
使用注射器小心吸取位于30%和60%之间的靠近管底的病毒条带。
7.于所收获的液体加入5倍体积的PBS液,混匀后30000rpm的转速离心1h,去上清。
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类型
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类型密度梯度离心,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个通过离心力让不同密度的物质分层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转得飞快的机器把混在一起的东西给“分个清楚”。
你要是好奇,这种技术可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早在上世纪就被用来搞科学研究,主要是帮助人们分离不同的生物样本,像是细胞、病毒、甚至DNA。
密度梯度离心这一名词说起来挺复杂,但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想象一下,把一堆不同密度的东西放在一个试管里,然后让它高速旋转。
就好像我们把不同材质的小球丢进一个旋转的桶里,重的就往下掉,轻的则被甩得远远的。
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把混合物按密度从重到轻分开,大家各归各位。
哦对了,密度梯度离心可不止一种方式。
有几个常见的类型,你可以轻松区分。
最传统的就是“连续梯度离心”,它就是直接把不同密度的液体溶液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渐变的密度梯度。
说白了,就像在试管里倒入几层不同浓度的糖水,最上面是浓度低的,最下面是浓度高的。
当你开始旋转时,所有物质都会根据自己的密度,按照这个密度梯度一层一层地“掉落”,最后分层。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那些密度差异比较大的物质,像是细胞、脂肪颗粒这种。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这些物质进行一次“旅行”,它们会顺着密度的“河流”流动,最后安安稳稳地停在自己该待的地方。
接下来是“分步梯度离心”,它就稍微复杂一点。
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分离那些密度差别不是特别大的物质。
它不是像前面那样把溶液混合成一个连续的梯度,而是把不同的密度层分开来,每一层液体的密度都比较接近。
比如,试管里分成几个层次,每一层的浓度都是均匀的。
当你开始离心时,不同密度的物质就会依照各自的“喜好”停在对应的层次。
这个过程比较精细,适合用来分离像血液中的不同成分,或者那些很难用传统方法分离的物质。
你可能会想,密度梯度离心有这么多种方式,那是不是每个实验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呢?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根据样本的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技术。
密度梯度离心高中生物
密度梯度离心高中生物篇一: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区别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区别?差速离心法是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的不同存在的沉降速度差别,分级增加离心力,从试样中依次分离出不同组分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在密度梯度介质中进行的依密度而分离的离心法。
各组分会依其密度分布在与其自身密度相同的液层中。
密度梯度可以离心前预先制备或在离心中自然形成。
可用于分析型或制备型的离心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中单一样品组份的分离是借助于混合样品穿过密度梯度层的沉降或上浮来达到的?差速离心法是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只用一个离心转速,而差速离心用两个甚至更多的转速。
??:密度梯度离心的物质是密度有一定差异的,而差速离心是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
?篇二:密度梯度离心基础密度梯度离心基础一、概论在密度梯度离心中,单一样品组份的分离是借助于混合样品穿过密度梯度层的沉降或上浮来达到的。
梯度液的密度随着离心半径的增大而增加。
密度梯度可以予形成,也可以在离心过程中自形成,密度梯度可以分为:速率—区带(Rate-Zonal)离心和等密度(Isopycnic)离心。
在速率—区带离心中混合样品以很薄的一层铺在梯度液的上部,在离心过程中由于不同组份“颗粒”在梯度液中沉降速率的差别,而在离心的某一时刻形成了数个含有单一组份颗粒的“区带”。
离心过程中在最“重”的样品(或者说沉降得最快(来自: 小龙文档网:密度梯度离心高中生物)的样品)形成沉淀前就停止了。
样品在离心后与梯度液一起收集,用常规技术去除梯度材料后就得了某个较纯的成份。
每个单一组份的沉降速率取决于它们的形状、尺寸、密度、离心力的大小、梯度液的密度和粘性系数。
对于相类似的生物体组份常常形状也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纯化,即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以不使病毒受损伤和失活为前提,去除宿主细胞组分等非病毒杂质,提取出高纯度浓缩的病毒样品。
病毒提纯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病毒微细形态结构的研究、病毒抗原蛋白的分离提纯、病毒化学成分及其遗传物质-DNA或RNA的详细研究都需要高纯度的病毒样品。
病毒纯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有绝对的标准,通常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判定依据。
物理均一性:测定病毒样品的物理均一性,是证明其纯度的常用方法,包括电镜检查、病毒粒子沉降系数和扩散常数及其在凝胶电泳、等电聚焦中的迁移率等。
病毒滴度与蛋白含量的比例:测定病毒材料的感染力或其血清学反应、滴度与其蛋白含量的比例,也是一种通常采用的纯度测定方法。
病毒滴度对蛋白含量的比例越高,说明病毒的纯度越高。
免疫学反应:免疫反应单一而无非特意反应,则说明病毒材料比较纯净。
结晶形成:病毒粒子在十分纯净的情况下,经常可以形成结晶,但少数混有杂质的病毒样品亦可形成结晶,所以这也只是一个相对标准。
病毒纯化方法:
1 超速离心法,其中的平衡梯度密度离心是常用的方法,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因为病毒颗粒跟其他生物分子大小不一样,所以病毒在梯度离心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条带,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效果。
但此法对仪器的要求很高,转速至少30000rpm/min,在这个转速下要求离心时间7-8小时。
2 现在开发出各种亲和树脂,能有效地吸附病毒粒子,从而达到病毒纯化的目的。
Biomiga公司所开发的病毒纯化系列试剂盒,采用新型材料,能有效吸附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加入适当浓度的离子溶液将病毒粒子解离回收,最后对病毒进行脱盐处理,所得病毒纯度高,整个操作简便,极大地缩短了纯化时间,针对需要纯化大量病毒的客户提供大量提取试剂盒,满足客户不同需要。
密度梯度离心法
英文名称: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
〔1〕亦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
用超离心机对小分子物质溶液,长时间加一个离心力场达到沉降平衡,在沉降池内从液面到底部出现
一定的密度梯度。
若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
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
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利用这种现象,测定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浮游密度,或根据其差别
进行分析的一种沉降平衡法。
自1958年米西尔逊(M.Meselson),
斯塔尔(F.W.Stahl),维诺格拉德(J.Vinograd)成功地分
离了〔15N〕DNA和〔14N〕DNA以来,该法取得许多成果。
为得到
必要的浓度梯度,多采用浓氯化铯溶液,所以有时也使用氯化铯
浓度梯度离心法这个名称,还可采用氯化铷、溴化铯等溶液。
通
常利用分析超离心机,但在将细胞颗粒成分进行分离等以纯化为
目的的情况,利用密度差,使用分离超离心机,采用预先制备好
的蔗糖等的密度梯度。
〔2〕采用蔗糖等一些小分子溶液,预先在
分离超离心机的样品地内制备出密度梯度,在其上面再加上一层
少量的大分子溶液后,离心,大分子就形成层状而沉降。
若含有
沉降系数不同的许多成分,就会出现许多层。
这种情况采用适当
的编排号码,取出样品池内的溶液,然后进行研究。
这是与〔1〕
不同的一种沉降速度法,除了以相同的目的被用于通常的沉降速
度法外,在能取出分离物这点上是有优越性的。
因多采用蔗糖密
度梯度,所以亦称为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
按同样原理,也可使
用分析超离心机进行测定。
工作原理
又称速率—区带离心,沉降系数较接近的物质分离的方法;
原理: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介质梯度应预先形成,介质的最大密度要小于所有样品颗粒的密度。
常用的有蔗糖、甘油;
密度梯度液的制备用梯度混合器,形成由管口到管底逐步升高的密度梯度。
主要应用
可用来分离核酸、蛋白质、核糖体亚基及其它成分。
操作
纯化病毒常用的方法是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得到比较纯的病毒。
其过程如下:
1、将收集的组织或脏器或其他,用玻璃匀浆器充分研磨后制成悬液,经反复冻融3 次后,置- 20 ℃冰箱中,备用。
2、先以5000g离心15分钟后,获取上清夜,然后再20000g高速离心30分钟后取上清夜。
3、接着10万g超速离心2h,将沉淀用少量STE溶解。
4、先在超速离心管中加入5-8mL的第3步所获取的含病毒样品的溶解液,然后在离心管中依次加入30 % , 45 % , 60 %的蔗糖,加的时候是用长针头从底部往上加的。
11万g离心2.5h,发现在30 %与45 % 以及45 % 与60 %之间都有一条明亮的带,用长针头将两条不同部位的带都吸取出来,分别收集到不同的瓶内。
5、去蔗糖;用STE缓冲液适量稀释纯化的病毒,然后11万g离心3h,用少量STE(根据沉淀的量决定加入多少)缓冲液把沉淀悬起,即最后获得了纯化的病毒。
-20度冻纯备用,用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病毒含量。
注意事项
离心前将样品小心铺放在密度梯度溶液表面,离心形成区带。
离心后不同大小、不同形状、有一定沉降系数差异的颗粒在密度梯度液中形成若干条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
再通过虹吸、穿刺或切割离心管的方法将不同区带中的颗粒分开收集,得到所需的物质。
1、梯度介质应具备足够大的溶解度,以形成所需的密度梯度范围。
2、梯度介质不会与样品中的组分发生反应。
3、梯度介质也不会引起样品中组分的凝集、变性或失活。
4、若离心时间过长由于颗粒的扩散作用,会使区带越来越宽。
为此,应适当增大离心力、缩短离心时间,可以减少由于扩散而导致的区带扩宽现象。
STE缓冲液(Sodium-Tris-EDTA,STE)
•10 mmol/L Tris-Cl (pH 8.0)
•0.1 mol/L NaCl
• 1 mmol/L EDTA (pH 8.0)
在15 psi (1.05 kg/cm2)高压下蒸汽灭菌 15 min。
将灭菌溶液与 4°C保存。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径为55~60纳米,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链单股RNA,大小为13 000-15 000nt,具有5,端帽及3,端聚A尾。
该病毒在一种动物传代细胞(恒河猴胚胎肾上皮细胞Marc-145)上培养后,反复冻融细胞使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后,通过超速离心纯化病毒。
我们可以提供纯化的病毒液和提取的病毒总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