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
(一)本专业坚持产学结合,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满足商品流通服务和管理、企业生产与销售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信息处理等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物流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在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货运代理企业、保税仓库、码头堆场、零售卖场、配送中心、救灾救济机构等物流相关岗位第一线服务,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物流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为2-5年。
(三)毕业生的质量标准
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品行端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业成绩——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达到合格标准,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135学分(包括公选课8学分)。
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2学分。
素质拓展——获得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修满6学分;获得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至少6学分。
职业技能——获得物流员(四级)、K/3供应链管理师、ERP供应链应用师、快递员(中级)、叉车操作证、单证员、机动车驾驶证(C照)、灾害信息员(中级)之一或以上等级职业书。。
职业态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诚信、能够吃苦、工作踏实、敬业等精神。
人文素养——掌握相关的人文知识,知法守法,尊规守纪,为人礼貌,擅长与客户和同事进行沟通,懂得书面、面谈、、网络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技巧。
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他证书——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含一级)以上证书,国家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含B级)以上证书。
(四)人才培养模式
简要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高素质物流职业人才培养规律,本专业拟实施“三方联动,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1 )。“三方联动,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学校与保税港区和物流园区管委会、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以及紧密型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政企校三方联动的物流专业建设协作会,搭建起合作育人平台,并通过协作会的支持,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技能竞赛、顶岗实习和就业创业等教学组织环节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培养机制,从而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物流专门人才培养目标。
(五)教学模式
本专业结合学校“六个合一”的教学模式,秉承“物流服务项目导向、物流岗位工作任务驱动”课程开发理念,部分课程实施分段式教学和双主体教学模式改革(双讲师教学、双导师指导实习),体现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依托校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专业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项目以竞赛形式开展;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体现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合一;开发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实现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融合,体现技能培养与职业鉴定合一;本专业建有“厂中校”远程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支持企业现场实践与课堂教学同步,体现在堂教学与在线教学合一。
(六)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
本专业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职业教育的企业作为学徒制的试点企业,按企业和行业用人标准选拔学生作为学徒,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对其进行技能、素质培训和训练,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书,学生(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容和教学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考评畴,按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徒制课程体系。
(七)毕业生就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定位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企业、保税物流企业、码头、港口、货运代理公司、货物运输公司、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等相关岗位。顶岗实习及刚毕业1-2年的学生主要面向基层操作运营岗位,经过3-5年的发展,逐步晋升到物流企业各基层或中层管理技术岗位或物流企业相关专员岗位,经过5-8年的发展逐步晋升到中高层管理或技术岗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三、主要课程的相关信息
(一)通识课程名称、学时数及课程简介
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时:60 学分:4
通过进行思想基本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
2.体育训练
学时:94 学分:5
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
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及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3.实用英语
学时:116 学分:6
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具备一定的翻译基础。
4.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时:56 学分:4
该课程是一门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XP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录入法并应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来编辑文件,掌握EXCEL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会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掌握制作的技巧,掌握Internet应用。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时:56 学分:3
通过对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纪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讲公德,守纪律,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6.形势与政策
学时:64 学分:1
通过对形式政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外大事、要事,增强对社会发展趋势预测的能力,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7.大学语文
学时:56 学分:3
本课程以文学理论为先导和基础,以分析和指导学习阅读文学作品为重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增长文史知识,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等语文应用能力。
8.中国文化概论
学时:30 学分:2
通过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