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轻轨

加盖而成“地下路线” (Subway),但造价较贵,排水问题需审慎考量
,并需经常清除路面飘落的污物。
3 地下路线
地下路线通常布设于闹市区路段,如布鲁塞尔LRT的东西向线及旧 金山的Market Street段。地下路线除可加速输运效率、提供高可靠性 的服务外,当LRT系统容量达到饱和时,可适度提升为MRT系统。
主要用来区分市区电车系统
与城际铁路运输所使用钢轨 重量的不同,但今日两种系
统皆采用相同重量钢轨。
所谓的“ Heavy” 与“ Light” 之分则转化成“车厢”及“系统容量”方面 的 相 对 比 较 , 因 此 欧 洲 与 加 拿 大 地 区 近 年 来 已 开 始 使 用 “ Light Rapid Transit”来称呼包括轻轨捷运系统在内的轻型中运量捷运系统。
从马车铁道、Streetcar,到PCC Car,以至今日的LRV,轻轨运输
系统经历了近百年的演进,技术发展终趋稳定而成熟,并成为世界的 都市运输系统。
LRT系统要素
LRT系统一般包含路线、轨路、车辆、控制等几个要素。
1 路线布设
LRT在路线布设上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可以随着不同的都市环境
及营运条件,作各种类型的路线安排。
可减除震动与噪音以确保舒适的乘用品质。枕木为7英寸×9英寸断面 ,长8.5英尺,排列间距为24英寸。路基可铺碎石或矿渣。
3 车站
LRT 的站台设施通常很简单。平面运行路段一般仅在站区设置供乘 客等候或上下车的站台岛,如具专用路线,则除站台可以加遮檐外,
甚至可修建站房。
地下式的 LRT 车站与 MRT 地下车站的设施非常类似,但可采用低站 台设计(即站台地板高度低于车厢地板高度)。
轻轨运输系统
”轻轨”是什么意思?

”轻轨”是什么意思?轻轨,又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一种以轻型铁路为基础的现代城市交通工具。
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轻轨具有运行速度快、载客量大和运能强等特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那么,究竟"轻轨"是什么意思呢?本篇科普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轻轨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一、定义轻轨,又称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以低噪声、低污染、低能耗为特点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它采用固定轨道并配备专用列车,能够高效地在城市内部进行快速、准时的运输服务。
二、特点1.运行速度快相比传统的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轻轨的运行速度更快。
由于采用了轨道分离、专用线路等措施,轻轨可以实现高速行驶,有效减少交通拥堵,缩短乘坐时间。
2.载客量大轻轨具有较大的通勤能力和载客量。
通过分段运营、增加车辆数量等方式,轻轨能够满足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的大规模客流需求,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3.运能强轻轨具备良好的运能强度和运输能力。
它能够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通过灵活的运营方案和优化车辆调度,确保公共交通服务的可及性和可靠性。
4.环保节能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轻轨在环保和节能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采用电力驱动和再生制动技术,轻轨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贡献。
三、应用1.国内轻轨建设我国自21世纪以来加快了轻轨的建设规模和速度。
从城市规模较小的郑州、长春,到大都市城市如上海、广州,轻轨在我国的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轻轨提供了高效、快速的交通服务,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减少了拥堵问题。
2.国际轻轨示范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城市也开始引入轻轨系统,以应对城市化和交通问题。
例如,德国的柏林、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美国的波特兰等城市都拥有成熟的轻轨系统,为居民提供高效的出行方式。
3.轻轨的未来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轻轨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继续得到推广和应用。
地铁与轻轨

地铁与轻轨的区别地铁与轻轨同属于轨道交通系统。
目前, 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 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能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环境污染最小,乘客最安全舒适的理想交通方式。
从性质上比较, 轻轨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系统, 运能相对地铁较小。
但新型轻轨交通技术先进,具有占地少,运量大,速度快,无噪音,无污染等特点, 故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
从建筑物保护角度看, 轻轨建设可充分利用地面道路与建筑间绿化带上空, 施工方面则可避免深入挖掘的行动, 大大降低了工程难度。
从投资上比较, 轻轨只有2一3亿元, 相当于地铁的1/ 3 ,对土建工程来说, 地铁的投资远高于轻轨; 对能量消耗和维修来说, 轻轨更具有优势。
发展轻轨所需投资少, 建设周期短, 技术要求较低,尽管地铁造价昂贵, 但地铁具有运能大,快捷方便,安全等其它交通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 地铁的运量大, 在高峰时单向输送能力可达每时3一7万人。
其次, 地铁运行不受其它运输方式影响,安全,准点。
再次,地铁在地下运行,城市无噪音,无干扰。
基本不占用城市土地,适合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建设。
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
划分两者的依据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
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轻轨”与“地铁”的钢轨无轻重之分。
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每辆310人,超员为410人,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及已建的地铁2号线即是;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202人,超员224人,编组采用每列2-4 辆,如规划中拟建的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
轻轨跟重轨交通资料文档

国产轻轨 (GB11264-89) 的成分
钢类 钢号
代号
轨型 kg/m
C
化学成分 %
抗拉强度 布氏
Si
Mn
P
S
Cu
σb
硬度 落锤
kgf/mm2 HB 试验
不大于
不小于
镇 50轻 50Q 5、8、 0.35~ 0.15~ ≥0.40 0.05 0.05 0.4
-
-
-
静
11
0.60 0.35
0
5
0
钢 55轻
“轻轨”与“重轨’’的特征对比。
项目 最小曲线半径(m) 车宽(m)
速度(最大 速度) (km/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车体结构 (车体 材料)
路权
道路
轻轨
24
2.4~2.65
24~32(100)
铰接式(钢)
10%~25%混 合
大部分在地 面
重轨
70~140
2.3~3.2
32~56(130)
非铰接式 (钢或 铝)
单独
197 不裂
硅锰
18、 0.50 0.80 1.00
5
0
不断
磷
24
国产重轨 (GB285-81)的成分
序号
1 2 3 4 5 6
化学成分
钢号
C
Si
Mn
Cu
U71 U74 U71Cu U71Mn U70MnSi U71MnSi Cu
0.64~ 0.77
0.67~ 0.80
0.65~ 0.77
0.65~ 0.77
大部分高架 或隧道
2.“轻轨’’与“重轨’’的费用 比较
动车、高铁、城际、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动车、⾼铁、城际、地铁与轻轨的区别动车、⾼铁、城际、地铁与轻轨?⼀、动车与⾼铁的概念解析?严格意义上,动车是列车车型,⾼铁是铁路线路类型。
??动车组指的是列车的类型。
它是中国独有的叫法,区别于以前的普通列车。
⼀般情况下,普通列车是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不具有动⼒;⽽动车车厢本⾝就具有动⼒,运⾏时,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跑”,这样就可以把动⼒分散,运⾏速度也就更快。
同时,与普通列车相⽐,动车组的震动和噪⾳都偏⼩。
所以动车是和普通列车相区别的列车车型。
⽬前在中国,动车有CRH1、CRH2、CRH3、CHR5、CRH6、CRH380等不同型号(没有CRH4,因为“4”是“死”的谐⾳,被认为不吉利;每⼀种型号下⼜有⼩的划分,⽐如CRH1A、CRH1B等;CRH6还没有正式投⼊运营),中⽂名是和谐号,英⽂名是CRH,就是“中国⾼速铁路”(China?Railways?Highspeed)的简称。
事实上,不管是在中国的“⾼铁线路”上也好,还是在所谓的“动车线路”上,所跑的车都是动车车组,区别在于型号不同⽽已:CRH1、CRH2(除CRH2C)、CHR5这三个型号都是200公⾥级别的,设计的营运时速在200KM/H,最⾼营运时速为250KM/H;CRH2C、CRH3、CRH380这⼏种型号是300公⾥级别的,设计的营运时速在350KM/H左右,最⾼为380KM/H。
??所以,动车指的是车的类型,⽽⾼铁是铁路线路的类型,严格意义上,两者不是同⼀个概念。
但是,在中国,动车、⾼铁⼜分别代指不同的铁路线路类型。
??铁道部⽬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公⾥级别的铁路线路;⾼铁指代时速在300公⾥级别的铁路线路。
??在中国有三种类型的时速在200KM/H以上的铁路线路,分别叫:动车组(车次命名“D”打头,“动”的拼⾳⾸字母)、⾼速动车(车次命名“G”打头,“⾼”的拼⾳⾸字母)和城际⾼速(车次命名“C”打头,“城”的拼⾳⾸字母)。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

城市轨道交通的局限性
• 建设投入大——地下铁道每公里造价3亿元以上 • 线路建成后不易调整 • 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有限——设备投资成本、
运营管理成本、设备维护和保养、能源消耗成本、 员工工资等。
四、 城市轨道交通构成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由轨道线路、车辆、通讯 信号、供变电、车站、维护检修基地、指挥控制 中心等组成。
• 其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一 般和干线铁路设有联络线,设备与干线铁路相同。 线路大多建在地面,其运行特点接近干线铁路。
•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 同,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干线旅 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合运行。
日本JR山手线
京津城际铁路
武广高铁:正常运营,不赶点最高时速300 公里,赶点最高时速315公里
1、线路
• 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组成部分。 • 地铁线路的走向一般选择易于施工和客流相对比
较集中的地区。 • 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正
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1)正线
• 正线是贯穿所有车站、区间,供车辆载客运营的 线路。
• 正线行车速度高、密度大,要保证行车安全和乘 坐舒适,线路标准要求高。
6、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间
•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和地上空间的 开发,不占用地面街道,能有效缓解道路拥挤、 堵塞现象。
7、运营费用较低
•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主要采用电气牵引,而且轮轨 摩擦阻力较小,与公共车、汽车相比节省能源, 运营费用较低。
8、低污染
•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电气牵引,与公共汽车相 比,不产生排气污染。由于在线路和车辆上采用 了各种降噪措施,一般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 的噪声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重轨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重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重轨”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慢,目前也仅以少数几个城市的地铁这一单一型式出现,因此对“轻轨”与“重轨”的含义给以下列分析:1.“轻轨”与“重轨”的性质比较“轻轨”应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系统,运能与“重轨”相比较小。
它既可以与其它交通工具共享道路,也可以在专用道路上行驶;既可以采用高站台上下客,也可以采用低站台,甚至无站台的形式。
车辆可以由单节或多节组成,通常我们所说的现代有轨电车就属于这一类。
“重轨”也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系统,运能与‘‘轻轨”相比较大。
它必须有单独的道路;车辆由多节车箱组成,速度及加速都较快;有复杂的信号系统;并需有较高的站台上下客。
行驶的道路可以在地面、地下和高架线上。
国外“重轨”交通系统包括了市郊列车、地铁列车等。
如上海地铁1号、2号及3号线都属于这一类。
2.“轻轨’’与“重轨’’的费用比较“重轨”系统每公里线路一次性投资比“轻轨’,大,其程度取决于线路状况(包括坡度、隧道断面等)和所选车辆的宽度。
但对于交通系统,不是考虑有多少公里线路,而是考虑能运送多少旅客。
这就是说,比较费用,应从单位运能的花费来比较。
而这方面,“轻轨”和“重轨”的投资费用是基本相同的。
以下为两者的综合比较。
(1)对车辆来说,为满足某一特定区域运能的要求,“轻轨”车辆的一次性投资比“重轨”车辆要高。
主要是因为“重轨”车辆容量大,只需较少的车辆即能满足要求。
另外“重轨”车辆本身的单价就比“轻轨”车辆低。
(2)对能量消耗来说,“重轨”车辆耗能较“轻轨’’车辆低。
这主要是因为“重轨”车辆其单位能耗运送的旅客流量大。
(3)就维修费用来说,“重轨”车辆维修费用较“轻轨”车辆低。
这是因为“轻轨”车辆结构较为复杂、技术难度大。
(4)对土建工程来说,“重轨”的投资远远高于“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重轨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重轨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轻轨和重轨是两种常见的轨道交通模式。
轻轨和重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从定义、历史、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对两种轨道交通进行比较和分析。
轻轨,又称轻轨铁路,是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的车辆一般较小,设计速度较低,通常在30公里/小时左右。
轻轨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交叉相对较多,常常需要通过道路分离、架空独立或者地下方式进行隔离。
因此,轻轨建设相对较便宜,适用于交通需求较小但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地区。
轻轨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欧洲,是一种用于连接城市郊区和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轻轨开始得到了流行和推广。
现在欧洲国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中,轻轨系统已经成为了公共交通的主流。
在中国,轻轨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在多个城市中运行。
重轨是另一种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也称为地铁。
重轨车辆体量大、车速快、负载能力高,通常在60公里/小时以上,可以较好地满足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需求。
由于重轨载客量大、服务质量高、速度快,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因此在许多大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重轨的开发起源于伦敦的地铁系统,始建于 1863 年,一直是地铁的代名词。
现代重轨系统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成为城市物流体系中的一种标志性城市铁路系统。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均在延伸原有的重轨系统。
总体而言,轻轨和重轨的主要差异在于设计速度、负载能力、运行成本等方面。
轻轨适合一些小城市或负载相对较低的城市轨道交通,而重轨更适合连接大城市的地下交通系统。
同时,轻轨和重轨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应根据具体的城市交通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总而言之,轻轨和重轨各自有它们的应用范围和特点,以及适用的城市环境和目标市场。
在轨道交通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技术水平、能源消耗等因素,合理选择轨道交通模式,并发挥其优势,为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的区别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的区别地铁,轻轨与有轨电车!同属于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按国际惯例和我国制定的标准,地铁和轻轨被列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而有轨电车属于常规公共交通!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地铁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具有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行图行车,采用闭塞行车方式。
编组一般为6B、6A,8A和8B组成,供电方式为第三轨或接触网,网压为750V或1500V。
地铁的运力单向在3万人次/小时,最高可达6~8万人次/小时。
目前国内地铁最高设计时速可达120km/h,线路以地下为主,地面和高架为辅。
轻轨电力牵引,轮轨导向,采用闭塞行车方式,最高时速可达80km,线路以地面和高架居多,部分采用地下,供电方式为接触网供电,网压750V,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0.6万-3万人次。
轻轨的编组和车体较地铁要小,一般为2-6节编组,车体为A型车。
轻轨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能高、灵活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分为现代有轨电车和老式有轨电车,我国第一个出现老式有轨电车的城市是辽宁鞍山(当地该车为“摩电”)。
长春、大连也有这种老式有轨电车。
老式有轨电车轨距为1435mm,但轨道面比一般铁轨要细,无闭塞信号,采用接触网供电,单个车体运行,车体与普通大客车一般大小。
这种老式有轨电车噪音大,运量小且速度慢,已在上世纪90年初被淘汰。
现在城市中运行的都是现代有轨电车。
现代有轨电车采用接触网供电,2-3节编组,车体较轻轨稍小,每小时单向运力为2万人次左右。
有轨电车-轻轨-动车区别1、地铁单向高峰每小时客运量3-6万人,载客量300人以上,采用6组以上的编为一列,车辆长度120米以上.称为大运量城市客运!地铁一般地下为主高架为辅,为全封闭线路.地铁由于线路是全封闭,最高时速80-100公里,平均70-90公里.地铁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成熟的电气技术,先进和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大运量的车体,运营效率较高,地铁造价每公里5-7亿元.2、轻轨单向高峰每小时客运量1-3万人次,有很多城市轻轨线路采用地铁车!2-6辆编一组,车辆长度为30-120米,称为中运量城市客运!轻轨一般以地面和高架为主,为全封闭线路,或大部分封闭.轻轨最高时速70-80公里,平均时速50-70公里.轻轨由于上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新兴交通系统,所以在地铁和有轨电车的基础上,追求速度,容量,降噪,舒适为目标.大多采用交流变频调压,微机控制,并装有空调,暖风,强制通风系统!这些是有轨电车所没有的,轻轨每公里造价1-2亿元,这里要提的是有很多城市因为资金和客流量的问题造不了地铁,还要发展快速轨道交通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这样轻轨就是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产物.3、有轨电车,单向高峰每小时运量5000-8000人次,车长10-20米,1-2组为一列,称为小运量城市客运!有轨电车是在城市道路中混行,与城市道路交叉时,均为平交道口,线路不封闭.有轨电车最高时速40-50公里,平均20-30公里.有轨电车是传统的电气技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全面的升级换代了!有轨电车和地铁的区别轨道交通包括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
地铁与轻轨区别

一.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为方便公众的出行和物资的运送,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按一定线路输送旅客和物资的运输系统。
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狭义指:城市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铁路等交通。
公共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
按照路权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道路交通(共用路权)和轨道交通(专用路权)二.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按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系统与导向轮导向系统。
按支撑方式又划分为:轮轨、胶轮混凝土、特殊系统。
按客运能力大小分为:特大运量的城市快速铁路、大运量的地下铁道、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小运量的独轨(单轨)交通。
轮轨系统又划分为:双轨系统与独轨(单轨)系统三、独轨(单轨)交通(Mono-Rail Transport)定义(Definition):单轨是指以单一轨道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
依据对车体的支撑方式可分为: 悬挂式(Suspended Type)和 跨座式(Straddle Type)四.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 城市化发展迅速(2) 城市布局与规划不合理(3)土地开发面积迅速扩大(4)公共交通结构不当(5)城市自行车拥有量增加(6) 交通设施缺少停车场五、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具体表现(1) 交通阻塞,行车速度慢(2) 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3) 耗能多,污染严重六、引起城市交通阻塞的原因(1) 道路面积少(2) 人口密集、客流量大(3) 缺乏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七、在改善城市交通问题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公共交通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怎样合理发展大、中、低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形成大、中、低运能交通工具并存,结构合理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八、地铁与轻轨的异同点 相同点:地铁和轻轨都是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运输方式,以钢轮和钢轨为走行系统的交通方式。
地铁和轻轨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低能耗、方便舒适,世界上又称之为“绿色交通”不同点:1、钢轨承受荷重区别:地铁一般60kg/m ;轻轨一般50kg/m;2、运输量区别:地铁为特大容量公交工具,单向高峰小时可载运30000~90000人次;轻轨为大容量交通工具,其单向高峰小时载运10000~30000人次;3、地铁线以地下线为主,在市郊结合部或郊区才考虑地面和高架线路;轻轨以地面和高架线路为主,在繁华市区不得已才采用地下线路;4、地铁正线最小曲率半径为300~600m,最大坡度30‰;轻轨最小曲率半径为100m,最大坡度可达30‰;5、地铁列车最高速度120m/h,运营速度30~40km/h;轻轨最大行驶速度45m/h,运营速度25~30km/h;6 、地铁车身长达23m,车身重,编组一般为6~8节;轻轨车身短为7.5m,车身轻,爬坡快,编组一般为1~4节。
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特点

第一章 绪论
⒊线路的规划
地
⑴轻轨高架线路
铁 ①轻轨线以高架线和地面线路为主
与
②v≥35km/h;Rmin=300m;imax=60‰ ⑵地铁线路
轻 ①地下线为主 ②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难地段可为
轨 35‰ ,联络线、出入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40‰ 。
第一章 绪论
地 ⒋车辆及其编组
单节四轴车﹑双节单铰六轴车﹑三节双铰八 铁 轴车
地 铁 与 轻 轨
第一章 绪论
⒊城市轨道交通 地 (urban rail transit、mass transit)
铁
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的城市
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
与 轨交通、新交通及磁悬浮交通等轨道交通的总
称。
轻 ⒋共同点:
⑴地铁与轻轨均属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 轨 分。
DT系列、WJ系列
第一章 绪论
⑶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不适宜采用有碴轨下基础,
地 多采用弹性支承轨道结构、无枕式整体道床。
铁 ⒉运输量
⑴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单向高峰为低于1万人次
与 /小时 ;
⑵轻轨单向高峰为1~3万人次/小时; 轻 ⑶地铁单向高峰为3~9万人次/小时(3~5万人
轨
次/小时为大运量,5~9万人次/小时为高运 量)。
⑵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 低能耗﹑方便舒适
第一章 绪论
二、不同特点
地
⒈轮轨系统
铁 ⑴目前我国地铁钢轨均采用60kg/m的重型钢轨, 只有车场空车运行、速度低的区段,才选用
与 50kg/m和43kg/m的轻型钢轨。
⑵弹性扣件和减震垫层
轻
固定钢轨正确位置,阻止钢轨纵向和横向位移,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与有轨电车

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 轨道交通替代部分私家车出行,减少 汽车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 轨道交通采用电力驱动,减少化石能 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 轨道交通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 通拥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未来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
• 如何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如何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环境效益 • 如何协调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
• 轨道交通技术不断创新,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 •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的前景
• 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提高城市交通服务质量 •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02
轻轨的优势特点
• 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各种城市地形、地 貌条件 • 节能环保,电力驱动,无尾气排放 • 节省土地资源,地面空间利用率高
轻轨的主要特点
轻轨的主要特点
• 站点间距适中,换乘方便,便于乘客 出行 • 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运行效率 高,安全可靠 • 配备完善的设施,如电梯、扶梯、无 障碍通道等,方便乘客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
• 轨道交通与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换乘便利性 • 轨道交通与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的结合,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 轨道交通与航空、铁路等长途交通方式的连接,提高城市对外交通能力
城轨车辆基本知识

(三)独 轨
独轨交通用作城市公共交通,开始进展比较 缓慢。日本从德国引进专利,近30年开发了多种 独轨铁路,在世界城轨交通中独树一帜。我国重 庆市从日本引进的独轨交通系统已经开始运营。
独轨交通采用高架轨道结构,按结构型式分 为跨坐式和悬挂式两种类型。前者车辆的走行装 置(转向架)跨骑在走行轨道上,其车体重心处 于走行轨道的上方。后者车体悬挂于可在轨道梁 上行走的走行装置的下面,其重心处于走行轨道 梁的下方。
跨坐式独轨车辆
悬挂式独轨车辆
国外独轨车辆
美国独轨车辆
日本独轨车辆
国外新交通系统
Personal Rapid Transit 车辆
城轨车辆基本知识
一、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组成 二、城轨交通车辆的编组及标识 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参数 四、地铁、轻轨道车辆限界
一、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组成
(一)车辆类型 为有利于我国城轨车辆制造、运营、维修的良性发展, 车辆类型的规范化及主要技术规格的统一是十分必要的。建 设部1999年颁布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根据我国各城市对城轨车辆选型的不同要求和城轨车辆的发 展现状提出了A、B、C型车的概念,它主要是按车体宽度的 不同进行分类。《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用于地铁运 营车辆的技术规格也作出了相应的具体规定。
(三)车端、车侧、车门、座位等的标识定义
3、转向架和轴的编号 每辆车的转向架都分为转向架1和转向架2。转向 架1在车辆的1位端,转向架2在车辆的2位端。 每辆车的四根轴从1位端开始至2位端,依次连续 编号轴1至轴4。
(三)车端、车侧、车门、座位等的标识定义
4、车门和门页的编号 门页的编号自1位端到2位端,沿着每辆车的左侧为 由小到大连续奇数,即1、3、5、7、9、11…17、19;右 侧由小到大连续偶数,即2、4、6、8、10、12…18、20。 车门编号由车门两个门页号码合并而成:自1位端到 2位端,左侧车门编号为1/3、5/7、9/11……17/19,而右 侧车门的编号2/4、6/8、10/12……18/20。
城市轨道交通和成都市的轻轨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和成都市的轻轨交通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现阶段轻轨交通的优点和在我国的发展,建议成都的轨道交通发展应该优先采用轻轨系统。
1轨道交通的地位及发展1863年英国建成第一条地铁线路,1888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城市交通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中,轨道交通作为连接城市主要枢纽的主干交通线,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处于骨干(或主动脉)地位。
在东京、伦敦、维也纳等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占到90%以上。
在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已经相继出现了地铁,但还处于起步阶段。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现辖7区4市8县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总人口989119万人。
随着中国进入WTO和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成都已经成为中国继上海浦东之后又一个发展中心。
虽然成都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相继开通了二环、三环和绕城高速等线路,但据最新资料表明,目前成都的私家车拥有量列全国第三,再加上成都公共交通比例低,城市交通量急剧上升,现有道路仍不能满足机动车对城市交通的巨大需求。
按照城市交通规划规则,一个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以上,就应该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成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而且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00~1300美元是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的起步点,达到2500美元将进入大规模建设地铁时期。
2002年成都市GDP预计将达到1660亿,人均GDP将达到16227元(约1955美元).成都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借中国进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之机大力发展成都市的轨道交通,使成都在21世纪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2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城市轻轨、独轨铁路、地下铁道、磁悬浮列车等运输形式,这些多元化轨道交通形式各具特色,各具优缺点。
世界大城市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80年代以来的实践证明:单纯的道路建设难以根治复杂的城市交通问题,只有建设以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辅以常规的公共汽车、小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形成一个从地下、地面到高架的多层次的立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形成符合成都市自身特色的轨道交通模式,构筑起多元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才是解决成都市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为子孙后代谋利的治本之策。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这三者的区别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这三者的区别
展开全文
说起地铁,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如今一二线城市基本是标配。
开通的城市多了,叫法也就多了,有的城市叫轨道交通,有的城市叫地铁,也有的城市叫轻轨。
那么,这三个叫法到底有什么区别?
根据建设部于2007年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其中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及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
从上面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得出:地铁和轻轨是属于轨道交通的两种系统,包含在轨道交通大的种类之中,一句话概括就是轨道交通的范围大于地铁和轻轨。
那么地铁和轻轨又有哪些区别?
有人说,在地下的就是地铁,在高架的就是轻轨;也有人说,轻轨是轻轨道,地铁是重轨道;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首先有很多地铁线路是高架的,也有很多轻轨线路是地下的。
其次,地铁与轻轨的轨道宽度、重量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轻轨的“轻”指的是轻载重,与地铁的区别就在于选用的车型不同。
在为区分轻轨与地铁的前提下,现代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以划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
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路线称为地铁;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路线称为轻轨。
这三种车型从外观上很难区分,最直观的的区别在车厢内的宽度。
A型车
B型车
C型车
国内城市的轨道交通基本都以地铁为主,极少量线路是轻轨,如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8号线,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
地铁与轻轨工程-第一讲-xi

个体机动车:10-15% 个体机动车:10-15%;
自行车: 25-30% 自行车: 25-30%; 步 行: 20-25%。 20-25%。
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模式-3
城市 城市发 规模 展阶段 交通结构描述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道 路公交为主体, 路公交为主体,继续发挥 自行车在短距离出行中的 作用, 作用,有限制的使用小汽 车,共同组成多元化的交 通系统 建议交通结构
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模式-2
城市 城市发 规模 展阶段 交通结构描述 建议交通结构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道 路公交为主体, 路公交为主体,继续发挥 特大 经济欠 自行车在短距离出行中的 城市 发达 作用,有限制的使用小汽 作用, 车,共同组成多元化的交 通系统
公共交通: 30-40% 公共交通: 30-40%
汽车过度增加,使城市道路异常堵塞,行车速度 下降,交通瘫痪,空气污染,噪声,大量耗费石 油资源,停车难,于是轨道交通重新得到了重视, 从欧美扩展到亚洲的日本、中国、南朝鲜、巴西、 伊朗、埃及等国,又有17个城市新建了地铁。
(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确立了优先发展轨道交通的方 针,立法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资金来源。世界各 国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轨道 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客流运输,各种 技术的发展也为轨道交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促使了 城市轨道交通的停滞和萎缩。汽车的灵活、便捷 及可达性,一度成为城市交通的宠儿,得到飞速 发展。轨道交通线路被拆除。例如美国1912年已 有370个城市建有有轨电车,到了1970年受拆除 风的影响,只剩下8个城市保留有轨电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及20世纪60年代对兴建重轨捷运系
统显现出颇大的兴趣,但很快即发现重轨捷运系统投资庞大、施工期 长,仅适合几个旅运密集具高运量特质的城市。对其他城市而言,应
另有更合适的大众运输方案,于是寻求投资经济、施工快速、营运富
弹性并具高效率的都市运输技术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其中包含了 AGT 新运输系统,以及重新被考虑的 LRT 系统。 70 年代初期的“能源危机 ”对上述的“经济”、“时效”、“效率”要求更迫切, LRT 系统本 身在这些条件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地位更为凸显,因而几乎在50年代消 沉的这种最具传统性的中运量铁路运输系统终于又在美国崛起,并日 益受到重视。
轻轨运输系统
轻轨运输(LRT
)系统是都市运输
中最富应用弹性的 中运量铁路运输技
术。它的发展几乎
与人类的公共运输 同时起步,在近百 年的演化过程中更 是兴衰起伏,充满 了传奇色彩。
LRT及LRRT
轻轨运输(Light Rail Transit,简称LRT)系统是一种将老式的电
街车赋予不同的使用路线并革新车种后,演化而成的铁路运输技术。 根据美国运输研究委员会“轻轨运输小组”的定义,“LRT是一种以电 力驱动的铁路车厢或列车,在特别保留但不一定立体分离的路线中运 行的都市运输工具”。从上述的定义里,显示了LRT在规划应用上的灵 活弹性 ——可于街道上或其中隔部分与公共汽车及其他车辆一同行驶 并平面通过交叉路口;在车辆交通拥挤的市区中心则可以降入地下方
1935年第一部标准化的电车车厢制作完成,称为“PCC Car”。从此
PCC Car运行于除新奥尔良及费城“红箭线”(Red Arrow ivision)外 的北美各路面电车系统。至1952年旧金山建造的最后一批止,北美大 陆总共建造了约5 000辆的PCC Car,目前约有1 300辆仍在使用中。
式,如同“地铁”般的运行于隧道中,成为“早期捷运”(Pre-Metro);
若将全线路线用地予以“专用化”(地下、高架或平面),则成为 “轻轨捷运系统”(Light Rail Rapid Transit,简称LRRT)。
LRT 的运量单方向每小时 约在 8 000 至 40 000 人次之间, 是一种介于公共汽车与重轨 铁路捷运系统的中运量运输 系 统 。 往 昔 “ Light Rail Transit”一词中的“Light”,
PCC电车(美国匹兹堡)来自PCC Car的基本设计非常简单,单节车厢长约15米,质量约20吨, 通过架空缆线将600伏特的直流电充入车底的两个车架以驱动运行。除
车厢各部分构件标准化外,内部坐位安排或外观设计可随需要调整,
一般可设50个坐位及50~70个站位,并在车厢右侧设有两个双开门。 由于二次大战期间油料及汽车的缺乏,虽然PCC Car为电车系统挽 留了不少乘客,但仍无法阻止衰退之势,主要原因不在于系统本身功 能的问题,而是社会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当时作为民营运输企业的电 车业者无利可图,终而导致停业。1946年全美电车系统的轨道里程长 度已剩下1917年时的1/3。
所帮助,因此,西德、荷兰、比利时等国相当注重原有的都市电车铁
路运输服务品质的改善与提升;尽可能地将运行路线用地专用化,并 引进较大容量、性能较优的车厢;收验票系统也予以现代化,以提高
营运效率及减省人工。在运量需求大的城市,如布鲁塞尔、法兰克福
更就不同需求状况,采取渐进的“Pre-Metro”方式分期分段将轨路立 体化,成为完全的捷运系统。因此 LRT在战后以至现今的欧洲,始终 成为都市地区中主要的运输系统。
主要用来区分市区电车系统
与城际铁路运输所使用钢轨 重量的不同,但今日两种系
统皆采用相同重量钢轨。
所谓的“ Heavy” 与“ Light” 之分则转化成“车厢”及“系统容量”方面 的 相 对 比 较 , 因 此 欧 洲 与 加 拿 大 地 区 近 年 来 已 开 始 使 用 “ Light Rapid Transit”来称呼包括轻轨捷运系统在内的轻型中运量捷运系统。
19世纪90年代的路面电车
1900年左右的路面电车
20年代由于小汽车的兴起,电车维修与营运费用的增加,以及系
统本身在混合交通中的低效运能,路面电车的发展开始没落,不少路 线由于欠缺保养,设备逐渐破败。
1930年各电车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了挽救营运上的危机,组成了
一个委员会——Presidents Conference,Committee(PCC),并在以 “标准化”降低车辆成本的共识下,进行车种性能的改良研究工作。
50年代是电车系统在北美大陆黯淡的时代,但是在欧洲却有明显 发展。很多欧洲城市在战后将当时的路面电车改进成快速高效的LRT系
统,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欧洲地区发展电车系统的时间与类型大致与北美大陆相同。从19 世纪末叶开始,先在市区街道布设电车路网,当城市扩展时,路线则
随着延伸至郊区。由于小汽车发展的速度较缓慢,以及处理都市交通
自 19 世纪末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国电车发展的全盛时
期,约有25%的都市及近郊人口生活在它的服务范围内;路线附近地 价不断上涨,很多新的路线基于土地发展的理由陆续辟设。
1917年时约有1 000家电车公司营运大约8 000部电街车,每年载
运约100亿的乘客。
马车铁道(法国里昂/1884年)
LRT发展简史
轻轨运输系统起源于早期的街道公共运输 (Street Transit) 。
1827年12人集乘的马车在纽约百老汇大道首先出现。1832年以马拉车 厢沿铺设在街道上的轨道运行的第一个都市铁路运输系统在纽约市开 始 服 务 , 车 厢 容 量 30 人 , 路 线 长 达 2.4 公 里 。 1886 年 Frank U . Sprangue 发明的电街车( Streetcar 或 Tram )取代了马拉的车厢,使 轻轨铁路运输技术由“马车铁道”迈向“路面电车”,首开近代 LRT 发展的先河。
问题的对策不同,使得西欧与北美在50年代LRT系统的发展有了很大的 差别。
50年代美国的都市交通政策倾向干适应小汽车的快速增长,因此 大量辟建快速道路与路外停车场。当时几个主要城市如旧金山、巴尔
的摩、亚特兰大在大众运输研议上又偏好较大规模的重轨铁路捷运系
统,轻轨电车系统的建设几乎陷于停滞状态。 西欧方面认为提供良好的大众运输服务对疏解拥挤的汽车交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