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原则及程序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是指为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情况,以城市为单位制定预案,规划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因此,科学规划城市避难场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举措。
一、城市避难场所的定义城市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情况下可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避难的场所,通常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和管理。
城市避难场所主要包括地下室、公园、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等场所。
1. 提高城市安全防范能力。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避难场所可以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情况下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促进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
规划建设城市避难场所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和应对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社会稳定度,维护社会和谐。
3. 增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实施可以提高城市应急管理的能力,使抢险救援等工作更加科学、有序、高效。
4. 保障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
规划建设城市避难场所可以使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以人为本。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应该以居民的安全和生命财产为核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保障。
2. 全面综合考虑。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应当全面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人口总量、居民居住区分布和用地条件等因素,制定综合考虑的建设方案。
3. 突出重点区域。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应当突出重点区域,优先布局在易受灾地区或人口密集区域,确保建设的避难场所遍布全城。
4. 追求高效、经济可行性。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应当追求高效、经济可行性,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财务可持续性,同时要考虑场所的多功能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5. 突出人性化设计。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应当突出人性化设计,注重灾后居民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采取合理的布局和空间设计,确保避难场所的安全、便捷和舒适。
城市应急避难所规划方案
城市应急避难所规划方案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城市应急避难所的规划建设至关重要。
一个科学合理、布局完善的应急避难所体系,能够在灾难来临时为人们提供有效的庇护和救援支持。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也日益复杂多样。
地震、洪水、火灾、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都可能对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威胁。
因此,规划建设城市应急避难所的目标是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接纳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安全防护,保障受灾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为后续的救援和恢复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选址原则(一)安全性选址应避开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涝等次生灾害的区域,以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存放的场所。
同时,要考虑地质结构的稳定性,确保避难所所在区域在灾害发生时不会遭受严重破坏。
(二)可达性应急避难所应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且位置易于寻找,交通便利。
距离居民集中区不宜过远,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居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
(三)容纳能力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合理确定应急避难所的面积和容纳人数。
要确保避难所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避难需求,并有一定的余量以应对突发情况。
(四)配套设施选址周边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通信等,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尽快恢复基本服务。
三、功能分区(一)避难生活区这是受灾群众的主要活动区域,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帐篷、简易房屋等临时居住设施,同时要保证一定的人均居住面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空间。
(二)医疗救护区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设立临时医疗点,能够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的救治和处理。
(三)物资储备区用于存放食品、饮用水、救灾物资等,要保证物资的充足供应和合理分配。
(四)公共服务区设置公共厕所、洗漱设施、垃圾处理点等,保持避难场所的卫生环境。
(五)指挥管理区作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管理避难所的各项工作,保障避难所的正常运转。
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原则与要求
82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2 卷
难疏散场所的所有权人或者授权管理者管理, 临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灾害发生时转换为避难疏散场所。地 震避难疏散指挥部门应协同有关单位为实现功能转换作必要的准备工作,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 4) 综合防灾。地震、 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水灾、 海啸、 严重工业技术灾害等发生后 , 都有可能组织居民 避难。城市规划部门应当综合制定包括地震避难疏散场所在内的适用各种灾害的避难所和避难疏散道路。 并制定不同灾害的避难规划, 结束各专业部门防灾减灾各自为政的局面。充分发挥避难所和避难疏散道路 在抵御各种灾害中的避难疏散作用。 ( 5) 步行为主。居民到避难所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 , 避难所用地比较紧张, 中 小型避难所内一般不设停车场。而且 , 地震灾害发生后, 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 , 且道路上人多、 车 多 , 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 , 乘坐私人汽车到避难所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 冒更大的风 险。据日本地震避难疏散的实践, 有的居民骑自行车或乘自家汽车到避难所或亲友家避难或利用置于安全 处的自家汽车作临时避难所或固定避难所。 1999 年我国台湾省集集地震时 , 部分居民乘坐出租汽车避难。 ( 6) 照顾灾害弱者。灾害弱者是指残疾人、 老年人和儿童。在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时, 必须考虑他们 避难疏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例如避难步行时间的确定 , 避难道路的设计, 残疾人代步工具的开发、 储备 物资的品种与供应、 临时厕所的设施、 避难引导人员的组织安排等都要充分考虑灾害弱者的实际需求。灾害 弱者集中的单位 , 例如小学、 幼儿园等 , 宜妥善组织集体就近避难。 ( 7) 动态性与灵活性。城市住宅建设不断发展, 人口逐年增加 , 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必须适应城市的 发展。通常每 5年规划一次或修订一次。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与其它次生灾害的并发、 连发性, 震后的实 际灾情与规划设定的灾情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震后有可能修正原来规划的避难疏散方案, 应根据震后的具体 灾情组织避难疏散。
城市内涝区域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案
城市内涝区域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
突发的暴雨往往导致城市雨水无法迅速排走,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为了提高城市应对内涝风险的能力,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二、标准与原则(一)场所选择原则1.避免选择低洼区域,以防止进一步加重内涝风险;2.考虑场所周边的基础设施,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到达;3.选择离险区域适度距离的场所,确保避难者的安全;4.根据周边居民和社区的分布情况,确定避难场所的分布布局。
(二)规划标准1.场所面积:根据预计可能遭受内涝影响的居民数量,合理确定场所的面积;2.安全设施:包括应急照明设备、紧急通讯设备、消防系统等;3.生活保障:提供食品、饮用水、医疗卫生设施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4.灾后重建:考虑内涝灾害过后的场所使用,可以作为社区休闲场所或公共设施。
三、场所选址与布局(一)场所选址根据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选择救援行动和人员疏散的便捷位置,远离洪水侵袭的低洼区域。
(二)场所布局1.入口与出口:设置多个出入口,确保人员的快速疏散;2.分区划分:根据避难场所规模,划分不同的区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3.生活设施:提供卫生间、洗手间、洗衣机等生活设施;4.储备物资:储备一定量的食品、饮用水、医疗设备等应急物资。
四、安全防护措施(一)防水措施1.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走;2.加固大坝、河道等水域设施,预防漫水和决口。
(二)安全设施1.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对场所安全的监控和管理;2.规范消防设备的安装,确保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3.建立通讯系统,保证与外界的联系。
五、应急管理措施(一)预案制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避难场所的开放时间、疏散路线、物资调配等细节。
(二)人员培训对避难场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对内涝灾害的能力。
(三)信息发布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居民发布内涝预警和避难场所开放信息。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灾害频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就城市避难场所规划进行研究。
一、城市避难场所的定义及类型城市避难场所是指在灾害来临时,人们可以躲避于此,暂避风雨、免遭危险的公共场所。
城市避难场所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非灾害情况下即可使用的场所,例如体育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另一种是在灾害生命受到威胁时才能使用的场所,例如避难所、安全壁、救援站等。
根据所在地点不同,城市避难场所又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之所以非常重要,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城市避难场所是保护其生命安全的最基本手段,因为在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火灾等危险时,可以躲入避难场所避免危险。
2.城市避难场所规划不仅仅是保护居民生命安全的问题,还涉及到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有一套完备的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可以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经济造成的损失,降低灾害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3.城市避难场所规划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规划,确保城市的公共安全和发展。
2.统筹性原则。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需要统筹考虑城市内所有的避难场所,避免集中配置。
3.有序性原则。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需要按照先内后外的原则进行建设,先建设城市核心区周边的避难场所,再逐步推进至城市外围地区。
4.合理利用原则。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需要合理利用城市内现有的公共设施、建筑物来配置避难场所,同时要充分考虑后期避难场所的维护和使用成本。
1.避难场所的选址。
选址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便利度、周边环境等。
同时,应充分考虑避难场所的后期使用和维护成本。
2.避难场所的配置。
根据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功能、灾害情况等不同因素,合理配置城市避难场所,避免集中配置,保证城市内避难场所覆盖面广,供需相适应。
紧急避难场所设置预案
紧急避难场所设置预案紧急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战争等紧急情况下,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设立的地点。
合理设置预案是确保避难场所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针对紧急避难场所设置预案进行探讨,以保障人民群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一、背景介绍紧急避难场所的设置预案是为了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战争等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些场所往往需要提供紧急医疗救护、食品饮水、疏散安置等必需的生活条件。
二、场所选择原则1. 场所应尽量位于安全的区域,远离火山、地震、洪水等灾害频发地区。
2. 场所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容纳大量人员,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3. 场所应与医院、消防站等紧急救援机构相邻,便于及时调配资源和救援力量。
三、场所设置要求1. 安全设施:场所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安全出口、应急电源和通讯设备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
2. 生活设施:场所应设立医疗救护区、食品供应区、饮用水供应区、卫生间等基本的生活设施,以满足人员的生活需求。
3. 宣传教育:场所应配备紧急应急广播设备,定期进行紧急应对演练,提高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
4. 物资储备:场所需要储备足够的食品、药品、饮用水、防护用具等生活物资,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四、应急响应措施1. 预警机制:建立定期发布预警信息的机制,确保人们能够及时知晓紧急情况,做好应对准备。
2. 快速疏散: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全面的疏散计划,迅速将人员转移到避难场所,并确保疏散途中的安全。
3. 救援行动:组织专业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紧急救援行动,包括医疗救护、食品供应、卫生防疫等。
4. 紧急通信:确保与外界的良好通信,向相关部门汇报救援进展,协调资源调配。
5. 心理疏导:在紧急避难场所中,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人们缓解紧张情绪,保护心理健康。
五、经验借鉴与改进通过总结以往的紧急事故处理经验,不断改进紧急避难场所设置预案,完善相关救援措施。
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研究
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研究摘要:为了应对各种潜在的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从汶川大地震后疏散转移群众的情况来看,要把大规模的居民转移到几十公里外地乡镇,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市内、城市周边和近郊有可以应对这些灾害的临时安置场所——应急避难所。
能在灾害发生的一段时期内,供居民紧急避难避险,具备一定防护功能的临时安置场所。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现状问题对策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最主要的聚居点,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城市需要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物质资料不断丰富,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越来愈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灾害的种类以及造成的破坏性后果都有了更为复杂的特点。
如何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何紧急疏散人群,如何进行人员安置这个问题受到了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现代城市中建筑密度打,可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而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大型露天停车场等因为空间大,也因此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首选,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场地及灾后救援的场所,具有“直接启用”的特点。
为应对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的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最近几年由于人类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汶川“5.12”地震暴露出中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村和乡镇人口聚集在市区,必然会造出城市市区人口密度过高,建筑密度加大,住房高度变高,容积率大以及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等问题,加之城市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灾害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是为了加强城市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展开救援和救助工作。
以下是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的主要内容:一、选址原则:1. 离灾害源地距离较远,避免灾情扩大;2. 地势高且稳定,避免地质灾害;3. 靠近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方便救援车辆和人员进出;4. 具备足够大的空间,可容纳大量的人员和物资。
二、场所规划与设计:1. 根据人员数量和类型确定建筑面积,并合理安排不同功能区域,如接待区、休息区、医疗区、食品储存区等;2. 配备必要的设施与设备,如通风系统、卫生间、洗浴设施、供水供电设备等;3.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疏散通道、应急照明设备等;4. 防止感染传播,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如垃圾分类处理、环境消毒等;5. 设置必要的警示标识,指引人员正确使用设施与设备。
三、场所建设标准:1. 建筑结构要牢固,满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要求;2. 材料选用环保耐用,并符合防火、防水等要求;3. 室内布局灵活合理,便于分区管理和人员疏散;4. 楼梯、电梯、走廊等通道宽敞顺畅,设有明确的出口指示标识;5. 燃气、电力等供应设备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维护和检查。
四、场所管理与维护:1.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与工作流程;3. 加强对场所设施设备的维护、检查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4. 定期进行整治,保持环境的清洁与整洁;5. 做好记录与档案管理,便于事后总结和改进。
五、应急资源准备:1. 储备足够的食品、水源、医疗物资、应急药品等,以满足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2. 配备相关的通信设备,确保和外界的联系畅通;3. 在场所附近配备足够的救援车辆和设备,方便救援工作的展开;4.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行动方案和责任分工。
六、社会参与与宣传:1. 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2. 定期举办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3. 利用媒体渠道,宣传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意义与相关知识。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指对城市中的避难场所进行合理规划和研究,以确保城市居民在发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紧急情况下有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可供选择。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应对和减轻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对城市居民的冲击,提高城市的灾害防范和应急能力。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可以帮助合理选择和划定避难场所的地理位置。
避难场所应尽可能地靠近人口密集区和易于接近的交通枢纽,方便市民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难转移。
避难场所的规模和容纳能力应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
规划研究可以通过对城市人口分布和实际情况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来确定避难场所的规模和容纳能力的需求,确保市民不会因场所容量不足而无避难场所可寻。
避难场所规划研究还应重视避难场所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保障。
避难场所应提供足够的食品、饮水、医疗设备、紧急救护和通讯设备等资源,以应对市民在避难期间的基本需求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还应考虑避难场所的建筑结构和防护能力。
避难场所应满足一定的建筑安全标准,以确保在遭受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能够提供充分的保护。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对于城市的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研究避难场所,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避险意识和应急能力,保障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需要政府、专家和学者等多方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优化城市避难场所的布局和设计,提高城市的社会抵御能力。
灾害应对中的紧急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
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与支持
建立国际紧急避难场所联盟或组织 定期举办国际紧急避难场所研讨会或论坛 分享各国在紧急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灾害挑战
紧急避难场所规 划与管理的相关 法律法规
紧急避难场所规 划与管理的政策 支持
紧急避难场所规 划与管理的法律 责任与义务
紧急避难场所规 划与管理的法律 保障与监督
政策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紧急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的政策要求
财政投入:政府财政预算对紧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资金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 入
引导系统:设置明 显的引导标志,如 箭头、指示牌等
语音提示:在关键 位置设置语音提示 ,方便避难人员了 解情况
多语言支持:考虑 不同语言背景的避 难人员,提供多语 言标识和语音提示
紧急避难场所管理 委员会:负责制定 政策、规划和管理 方案
应急管理部门:负 责协调、组织和监 督紧急避难场所的 运营
信息报告:一旦发现 灾害风险,及时向上 级主管部门报告,并 启动应急响应
预警发布:通过各 种渠道发布预警信 息,提醒公众采取 避难措施
信息报告流程:明 确信息报告流程, 确保信息传递及时 、准确
疏散路线规划: 明确疏散路线, 确保人员安全
撤离
安置场所选择: 选择安全、舒 适的安置场所, 提供基本生活
资金来源: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企业投资等,确保紧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顺利进行
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的合理使用,提高紧急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的效率和 质量
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相结合
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与协调
添加标题
紧急避难场所设置规划
紧急避难场所设置规划随着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以及恐怖袭击频发,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成为了社会发展当中一项重要任务。
紧急避难场所的设置规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庇护,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就紧急避难场所的设置规划进行探讨。
一、紧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和重要性紧急避难场所,顾名思义,是指在灾难来临时,供人们短时期内避难的地方。
它可以是学校、体育馆、医院、地下室、公园等公共场所,也可以是一些特定建筑物或设施。
紧急避难场所的设置规划至关重要。
首先,它能够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的庇护环境,保障其生命安全。
其次,紧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可以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减少混乱和恐慌。
此外,合理的场所布局还能够提供生活、卫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二、紧急避难场所设置规划的要素在进行紧急避难场所的设置规划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场所选择:选择附近地理条件适宜和交通便利的场所,如公园、学校等。
此外,要与当地政府、救灾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确定最佳的场所选址。
2. 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确保各个紧急避难场所能够及时收到灾害警报,并迅速响应。
3.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卫生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洗手间等。
此外,还需确保场所内的建筑物和设施符合防护要求,能够承受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的侵袭。
4. 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紧急物资,包括食品、饮水、医疗用品等,以应对灾害发生后的急需。
5. 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紧急避难场所使用规则,培训相关人员,确保避难场所的运行和管理能够高效有序。
三、紧急避难场所设置规划的案例以下是某市紧急避难场所设置规划的案例,供参考:1. 场所选择:选定位于市中心的两处体育馆作为紧急避难场所。
这两处体育馆地理位置便利,交通便捷,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及时的庇护。
2. 预警系统:在体育馆内部安装监测设备,并与市公共安全监测中心实现联网。
灾害警报发生时,监测中心将通过系统自动向体育馆发送警报,同时触发紧急求助机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战争等紧急情况,划定、建设和管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避难场所的规划研究。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避难场所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避难场所规划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不同地区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类型不同,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不同。
对于避难场所规划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气候条件、历史灾害事件等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才能科学规划、选址和建设合适的避难场所。
避难场所规划需要考虑到人口数量和密度。
城市避难场所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临时救助和安全庇护,因此规划和设计时需要预估可能避难的人口数量。
还需要考虑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和容纳能力,保证场所内的人员安全和活动空间的合理使用,防止拥挤、交通拥堵等情况的发生。
避难场所规划应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应急设备。
避难场所需要配备足够的食品、饮水、医疗、供暖等基本生活设施,以保障避难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
还需要配备应急通信设备、照明设备、安防设备等,以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
第四,避难场所规划需要注意场所的可达性和安全性。
避难场所应建在便利交通、紧邻居民区、易于找到的位置,以方便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到达。
场所应具备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建筑安全要求,确保避难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避难场所规划需要与其他城市防灾救援系统相衔接。
避难场所是整个城市防灾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其他救援设施、救援组织和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有序紧急救援。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城市居民在面临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生存的重要措施。
在规划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人口数量和密度、基础设施和应急设备、场所的可达性和安全性,以及与其他城市防灾救援系统的衔接。
只有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避难场所,才能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自救能力。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一、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原则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就近布局;平灾结合;一所多用。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思路根据国内外资料和经验,笔者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出如下设想:(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结合城市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特点以及居民疏散的要求,可将应急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级建设:一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市级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万平方米以上,可容纳10万人(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5平方米)以上。二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5万平方米,可容纳1万人以上。主要为重大灾难来临时的区域性应急避难场所;三级应急避难场所为街道(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2千平方米以上,可容纳1千人以上。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在短期内供受灾人员临时避难。以上三级避难场所应在建设过程中,应以一级避难场所为中枢、以二级避难场所为节点、以三级避难场所为末梢,梯次配备、网状配置、分步实施,构建完整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按照分级建设的原则,由各级分别承担相应的建设任务。(二)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1. 应急避难场所的覆盖半径一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通过半小时到2小时的摩托化输送应可到达; 二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在半小时内应可到达;三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5-15分钟内应可到达。2.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可选择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室内公共的场、馆、所和地下人防工事等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址。选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安全问题,注意所选场地的地质情况,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空旷,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选择在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跨塌范围距离之外;选择在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段。应急避难场所附近还应有方向不同的两条以上通畅快捷的疏散通道。(三)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方式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体育馆式应急避难场所,指赋予城市内的大形体育馆和闲置大型库房、展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二是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指改造利用城市人防工程,完善相应的生活设施。三是公园式应急避难场所,指改造利用城市内的各种公园、绿地、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加建相应的生活设施。四是城乡式应急避难场所,指利用城乡结合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五是林地式应急避难场所,指利用符合疏散、避难和战时防空要求的林地。序号名称位置容纳人数(人)面积(平方米)1 地坛园外圆东城区地坛公园东南侧 2.7万 5.4万2 皇城根遗址公园东城区北至平安大街,南至长安街4.5万9万3 顺城公园绿地西城区北至车公庄、南至复兴门,西二环路东侧3万 6.6万4 马甸玫瑰园西城区马甸桥东北角 2.2万 4.5万日本震后,55万名日本民众主要聚集在学校等场所避难,中国网民对此感慨不已。我们不禁问,北京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什么样子?现状:北京应急避难场所数量远未达标,要求10分钟内走到,但应急避难场所数量远未达标。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建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用地,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目前,全市有9个区县已开展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要依托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设施。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32个,总面积501.94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156.6万人。市规划委调研显示,目前已开展建设的区县有9个,已建成32个应急避难场所。这个数字意味着能疏散安置的人数还达不到十分之一,没有达到市“十一五”减灾规划中要对应急避难场所拟建数量的要求。目前全市人均可用地资源为9.57平方米,而原东城、原西城、原宣武及海淀、大兴等区用地资源较少,人均可利用资源面积不足5平方米。“避难场所的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扎堆现象,多数集中在海淀、朝阳、宣武等,而其他老城区的太少了。”专家称,各区县的避难场所总面积和可容纳总人数与所建避难场所数量不完全呈正比例关系。朝阳公园:标识很多、发现不易朝阳公园是本市较大的应急避难场所之一,而且拥有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应急停机坪。由于朝阳公园面积很大,园门就有十多个,询问到应急避难场所应该进哪个门,工作人员说:应急避难设施大都分布在北园,所以进北门近一些,那边基本都是空旷的草地,比较集中的标识大概有9处,但是比较分散,需要自己去找。围着万人草坪转了一圈,仔细搜寻,发现周边一共有8个出入口,都标着数字,应该是应急疏散时用的,在草坪里还发现了一个很不显眼的小标识牌,是一个水杯接水的标志,这下面应该是应急的自来水管线。这片应急棚宿区很宽阔,远离高大树木和建筑,附近还有不少配电箱,中心广场有广播和探照灯,设施相当齐全,在灾难袭来时应该能安置不少人。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还提到,草坪下面还隐藏着应急简易厕所,有200个坑位,平时盖着盖板,但因为没有标识,没找到厕所的确切位置。在北园继续寻找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发现其他的应急指示标志,在西门附近,有游客说:一片宽阔的草坪中有个漂亮的泰国亭子,那一片就是应急停机坪,但还是没找到指示牌,西门口的工作人员证实了停机坪就在那个位置。他还说:公园北门区和东门区的两处房屋,现在是公园的日常管理用房,在紧急时刻能迅速“变身”为应急指挥中心。此外,除了找到的这些,园里还有应急卫生防疫区、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监控及应急广播系统等。“整个北区都是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有120多万平方米。”难怪寻找不易,一旦灾难发生,如果没有专人指挥引导,居民们怎样才能自己找到这些应急避难设施呢?皇城根遗址公园:“标志牌能否再多点儿”在一段红墙旁边,竖着一块豆绿色的指示牌,上书“应急避难场所”几个字,让人知道这个公园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当有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这里可以暂避一时。据了解,皇城根遗址公园是2001年9月建成并免费开放的。在此晨练的老人说:他们都知道这里是“避难场所”,公园的两边都竖着牌子呢。另外,他们认为,这里也适合做“避难场所”。经历过1976年地震的苏师傅解释说:“你看,皇城根遗址公园的东西两边,分别为东皇城根北街、南街和北河沿大街,隔过这两条街,两边的建筑都很低,基本都是平房和三四层楼的房屋,视野开阔、地势空旷,要是地震了,可以在这里搭防震棚。”。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和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的威胁也日益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避难场所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安全和保护,还可以成为城市应对紧急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场所选择。
城市避难场所应尽可能接近需要避难的人群或危险区域,并易于到达。
场所选择的特点也要尽可能满足避难人群的市民生活需要,如饮用水源、通风和卫生等。
二、基础设施。
城市避难场所需要配备基础设施,如紧急供电和水源、正确的通风和排气系统、洗手间和厨房等。
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对避难人群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三、安全措施。
城市避难场所应设置适当的安全措施,如安全门和窗户、防火设施、消防器材、安全响应系统和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等。
这些安全措施可以确保市民在避难场所内的安全。
四、管理和指导。
城市避难场所应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如避难召集、避难场所使用指导、人员管理和服务等。
管理和指导机制可以为避难人群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促进人员的组织和安排等。
五、多样性和灵活性。
城市避难场所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应对不同的紧急事件和自然灾害。
例如,对于大规模撤离和短时间避难的情况,需要设立临时性避难场所;而对于长时间避难的情况,需要长期稳定的避难场所。
城市避难场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减轻市民面对紧急事件和自然灾害时的压力。
总之,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要,并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相协调。
在紧急事件和自然灾害中,城市避难场所可以为市民提供安全和保护,并为整个城市的应对策略提供支持和帮助。
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全面、系统和可操作性的考虑,以确保城市市民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的保护。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以保护他们免受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其他紧急情况的伤害。
下面将对城市避难场所规划进行详细研究。
首先,城市避难场所规划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是灾害类型。
不同类型的灾害需要不同类型的避难场所。
例如,地震和洪水可能需要适合大量人员的室内避难设施,而强风和龙卷风可能需要坚固的建筑物或地下室作为避难场所。
其次,避难场所规划还需要考虑人口密度和容量。
城市的人口密度越高,越需要更多的避难场所。
避难场所的容量应该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预测的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规划。
同时,还应考虑到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确保避难场所的设计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另外,避难场所还需要考虑到逃生和疏散的易达性。
避难场所应该位于逃生路径上,方便居民前往。
此外,避难场所应该有足够的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同时,避难场所的设施和设备也需要合理的规划。
避难场所应该有足够的食品、水和卫生设施供居民使用。
特别是在长时间避难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到食物和水的储备以及卫生设施的管理。
此外,避难场所还应该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急救用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健康紧急情况。
最后,避难场所的后勤支持和管理也是重要的。
避难场所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应急队伍,负责避难场所的运行和维护。
他们应该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行动,并有效地协调和管理避难场所的资源。
综上所述,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它需要考虑灾害类型、人口密度、容量、易达性、设施和设备以及后勤支持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准备,我们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伤害。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一、城市避难场所概述城市避难场所是城市中用于防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临时避难场所。
城市避难场所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灾害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城市的安全防护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城市避难场所可以分为室内避难场所和室外避难场所两大类。
室内避难场所包括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室外避难场所主要包括城市绿地、体育场馆、广场等。
城市避难场所的选择应考虑到人口密度、地形地势、交通便捷性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人民的安全度。
二、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必要性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城市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
城市是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合理规划城市避难场所可以提高城市在灾害事件中的防护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优化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城市容纳和保护人口的能力,让城市空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 促进城市综合防灾工作的开展。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是城市综合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城市综合防灾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4. 提升城市的紧急救援水平。
合理规划城市避难场所可以提高城市的紧急救援水平,让城市在灾害事件发生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1. 城市避难场所的选址规划。
城市避难场所的选址规划需要考虑到人口密度、地质地形、交通便捷性等因素,选择有利于人口疏散和保护的位置,从而确保城市避难场所的有效利用。
2. 城市避难场所的建设规划。
城市避难场所的建设规划需要考虑到场所的规模、设施的完备性、紧急通道的布局等因素,以确保城市避难场所在灾害事件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3. 城市避难场所的管理规划。
城市避难场所的管理规划需要考虑到场所的维护、日常管理、灾害预警、人员疏散等工作,以提高城市避难场所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4. 城市避难场所的应急预案规划。
城市应急避难基地的规划建设原则
城市紧急避难所布局
城市紧急避难所布局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灾害频发的现实,城市紧急避难所的布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紧急避难所的建设对于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紧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紧急避难所的布局相关问题,包括紧急避难所的重要性、布局原则以及应对不同类型灾害的避难所选择等。
第一部分:紧急避难所的重要性紧急避难所作为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关键的保护作用。
城市紧急避难所能够提供安全的逃生场所和避难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临时的庇护和基本的生活保障,有效减轻灾民和救援人员的压力,有助于紧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
因此,城市紧急避难所的合理布局对于城市的整体安全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紧急避难所的布局原则1. 地理位置合理:紧急避难所应该选择在相对安全的地理位置,远离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如山脚、河边等。
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紧急避难所的分布均衡,避免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以免一旦该区域遭受打击,造成更大的灾害后果。
2. 设施齐全:紧急避难所应该配备足够的应急设施和物资,包括食品、水源、医疗设备等。
同时,避难所的建筑结构要坚固耐用,能够抵抗较大的灾害影响。
3. 交通便利:紧急避难所的布局应该便于灾民的疏散和救援人员的进出,因此需要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点,靠近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
4. 容纳能力充足:城市紧急避难所的布局要考虑到城市人口的规模和密度,合理确定容纳人数,确保能够满足紧急情况下人们的避难需求。
第三部分:针对不同类型灾害的避难所选择1. 自然灾害:针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城市紧急避难所应该选择在相对安全的地带,如平原地区或防洪区域,以减少人员伤亡。
2. 环境污染:对于化学泄露、核辐射等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紧急避难所应该选择在远离事故源的地方,并建立完备的防护设施,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3. 恐怖袭击:针对恐怖袭击等安全威胁,城市紧急避难所应该选择在交通便捷的地带,并加强安全监控和警戒措施。
4. 公共卫生事件:针对传染病爆发、疫情突发等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紧急避难所应该选择在条件安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点,同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和物资。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方法研究_以攀枝花市为例
87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方法研究杨培峰 尹 贵近年来随着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诸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不断发生。
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数量、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火灾、爆炸、工业灾害、公共卫生事故、工程事故等人为灾害性事件也频见报端,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极大损失,城市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城市应急避难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经过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带有一定功能设施,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
同时由于灾后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无法满足正常的基本生活,应急避难所就成为较安全、可在灾后恢复阶段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过渡性场所。
1 编制的由来1.1 政策背景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减灾法律法规。
近年来,国家日益关注城市安全的防范,如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①。
1997年12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②。
2003年7月1日第11次建设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③。
2004年9 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④,同年中国地震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开始推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将该类规划编制提到议事日程上。
1.2 国外防灾规划研究简述国外有关防灾避难的研究较多,其中以日本最为深入⑤。
日本已经从单项灾种的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多项灾种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继而又从“综合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危机管理体系”。
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应对灾害。
整个防灾体制与流程是:灾害对策本部通过防灾中心的声像系统、防灾行政无线通讯系统、受灾信息系统的信息收集、分析,向灾害对策职员、有关各局发出指令,与东京消防厅、警视厅、其他道府县密切联系,发动公共机关、请求派遣救灾人员(包括自卫队),调配救灾物资救灾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原则及程序研究公共安全体现社会和谐,而公共安全的实现依赖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利用城市空旷场地,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或其它应急状态下,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
场所包括防灾公园、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寺庙、开阔空地等。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可将城市综合防灾目标在城市空间上具体深化、落实,主动为未来应急避难场所的进一步建设预留空间,为各种应急避难演习、防灾宣传提供场所。
目前的应急避难场所尚处于探索研究和初步试验阶段,人们对其不甚了解,其规划规划原则及其程序也有待更进一步深入、探讨。
1 解答关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常见问题1.1 为什么不借用城市现有公共空间或空矿场地避难?虽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可利用城市公共空间,但由于其主要设计功能不是避难,因此势必存在空间不适合避难、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而城市空旷场地有些是可以借以避难的,而有些场地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城市建筑的高密度发展正导致公共空间和空旷场地的减少,与此相比,现代城市环境的危险性系数却在增加,日益增多的突发公共事件要求编制专项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未雨绸缪,完善城市功能。
1.2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且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是非生产性规划,是否值得编制突发公共事件不常发生,但侥幸心理却不可取,因为一旦发生,造成的物质损失和非物质损失巨大,而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灾后没有妥善处理产生的。
事件不可避免,但损失可以减少,而减少损失就是最大的收益。
况且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现代社会的人们更需要安全感,我们必须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为人们提供合适的应急避难场所,避免次生灾害的出现。
1.3 城市总体规划包含综合防灾规划章节,为什么要另外编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纲领性的规划,现有的综合防灾规划内容多为灾害设防标准及组织、政策的安排,对灾后的人员安置、避难少有涉及或考虑不够深入。
灾害的预防固然重要,要在其不可避免发生时,有效地为受灾人员提供庇护同样重要。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是提供应急避难场所的专项规划,是综合防灾规划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失效后的补救,是总体规划关于避难场所方面的深入、扩充。
2 规划原则2.1 与城市规划相整合原则日益严重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是提高城市安全系数的有利契机。
通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城市规划相整合,并争取与政府的计划项目相结合,在近期建设规划中促进其实施,尽快提高城市防御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必须适应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的人口变化对避难场所提出的要求,在规划年限、人口规划、用地规划等方面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如果适应新形势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无法与已编制规划相整合,则应该从专项规划的角度对已编制规划进行检讨,并在下一轮的编制予以修正。
2.2 安全性原则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建设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在地质环境上应避开地震活断层、岩溶塌陷区、矿山采空区和场所容易发生液化的地区以及地震次生灾害源;应尽量避开松软地基。
在自然环境上,应不会被地震次生水灾淹没,不受海啸袭击;地势平坦、开阔;在人工环境上,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工厂与仓库、高压输电线路、有可能震毁的建筑物;有较好的交通环境、较高的生命线供应保证能力以及必需的配套设施,应设防火隔离带、防火树林带以及消防设施、消防通道[4]。
“场”选好后“所”的建设也必须贯彻安全性原则。
2.3 充分利用现状原则现有的空旷场所(包括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大型体育建筑等)是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基础。
通过调查城市现状具有防灾、避难潜力的场所,即可以或适当改造后可以用于避难的空旷场所,充分挖掘其防灾、避难能力,并对其位置、规模、现有设施、改造难度等因素综合评价后有选择地进行利用。
此原则的实施,不仅可以尽快在近期建设中实现这些空旷场所的避难功能,减少新开辟避难用地,大幅度减少建设投资,而且可以借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之际,改善这些公共场所的安全条件。
2.4 均衡布局原则在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整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在不同的防灾分区和防灾单元[5]中建立若干等级的应急避难场所,要注意防灾分区、防灾单元中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
根据现状人口、空旷场所位置以及规划中的人口、用地等,就近合理地相应布置避难场所,不同等级场所对应不同的服务半径,“场”“所”搭配比例适当,并注意以防灾疏散通道的衔接[6],使市民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需要避难时,能够有效、安全地在指定的避难场所避难,尽量减少对外部紧急救援的依赖。
2.5 适应性原则应急避难场所并不是脱离各种城市功能空间而独立存在的,它利用的就是城市大型空旷空间,它承担平时自身的城市功能,避难功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启动,通过场所启动、设施开放、物资运输等手段,发挥其灾后的特殊功能,“平日是公园灾时好避难”,应急避难场所适应性指的就是场所可以在平时和灾时进行功能转换。
场所适应性还指场所可以适应多种突发公共事件的避难,是综合性的应急避难场所,现代城市用地紧张,综合应急避难场所能更集约化地利用资源,同时也是突发公共事件日趋综合化的要求。
2.6 灵活性原则城市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等特点,尤其是地震、空袭等对城市破坏严重的灾种,可能会在发生时破坏事先设定好的避难方案,如受灾处正是避难场所所在处等等,而局部应急避难场所供量不足会导致避难无次序进一步引发社会混乱等次生灾害,造成不必要地损失。
因此,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调整性。
规划时尽量考虑多种可能性,即使在设定方案不能实施时,也能在场所体系内部进行调度,有计划、有秩序、安全地疏散受灾人员。
3 规划程序的基本要点3.1 提出规划目标根据城市自身的发展目标、发展状况、突发公共事件类型等综合因素,提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近、远期目标,为整个规划制定指导纲领。
在深圳市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转化过程中,城市安全被提上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
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要求龙岗区“加强应急避难场所保障”。
深圳市龙岗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目标是近期初步建立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争取在远期完善该体系。
3.2 调研城市现状和城市规划调查城市现状,综合评价后有选择地进行利用。
由城市总体规划可得知未来不同时间段的城市人口及其分布、不同用地性质的用地布局及规模,统计规划中可被利用于防灾避难的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等空旷空间。
龙岗区现状空旷场所①具有人均面积不足,分布不均匀(见图1)的特点,这需要通过规划中的空旷场所来补充。
图1 可利用空旷场所现状图3.3 构建整体空间布局根据相关规定和行政区划把城市分为若干个防灾分区,进一步划分防灾单元,并设置不同等级的应急避难场所,建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整体框架。
根据《深标》有关规定和龙岗区行政区划,将龙岗区分为 13 个防灾分区和 118 个防灾单元(见图2),建立区级、街道办级、社区级三级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图2 防灾分区和防灾单元图3.4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为了更紧密地结合城市用地现状,并尽快实现应急避难场所的避难功能,必须建立近期建设规划。
在规划中可以暂时利用现状可用作避难但将来规划用地性质不符合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用地,以解决城市现状空旷场所不足的问题。
在龙岗区近期建设规划中,核心建设一个区级综合应急避难场所,重点建设35个街道办级应急避难场所,辅助建设 4 个街道办级应急避难场所,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相应建立(见图3)。
图3 近期建设图3.5 编制远期建设规划远期规划必须排除掉近期建设规划中辅助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争取在规划年限、用地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并与城市规划的其它目标相结合,与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实施。
在龙岗区应急避难场所远期规划中,提高原区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水平,向市级应急避难场所标准靠近,建立区级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增设7个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增设40个规划街道办级应急避难场所,社区级避难场所相结合。
3.6 个别突发公共事件场所规划修正由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遵循了适应性原则,整体框架中的场所适应于多数突发公共事件,但某些对避难场所有特殊要求的事件要求建立专项规划以补充、修正整体框架的涉及不到的地方,填补框架的“空白区”。
在龙岗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需调整其中一项场所专项规划、另外编制三项场所专项规划作为整体框架的调整和补充(见图5)。
3.7 完善数据库建构完整且易于应用的的本土化综合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对应急避难场所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便及时更新数据库数据,利用现代化手段,灾时指挥受灾人员避难,确保应急指挥中心准确掌握各避难场所的资讯后做出及时反应。
灾害过后要总结优点及不足,保持数据库的最新性、准确性。
同时要建立一套场所完善的管理与使用规章制度,确保场所的启示时间、原则、实施方案、关闭办法等,有特定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制度疏散宣传教育与演习,使居民熟悉不同的灾难发生时应该选择安全可靠的场所避难。
图4 远期规划图图5 整体框架和专项规划的关系4 结语通过预先规划解决“城市病”问题是城市规划产生的起源。
通过科学选择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城市规模、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布局、建立间隙式城市空间结构等措施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而如今城市规划、建设过多地考虑了城市的经济发展问题,使得城市布局存在着先天的功能缺陷,许多城市建成区都在面临应急避难场所短缺的问题,新建城区在应急避难场所方面的建设也不容乐观。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是个较新的领域,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可喜的是我们一些城市已经在探索中前进了,希望这项社会公益性事业能早日“撑起人民生命的保护伞”,成功建立真正的安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