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化课件 共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化课件 共张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达成学习目标 2
3 城市化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圈
大气圈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3 城市化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是否(shì fǒu)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 的合影理响的呢城?市化。。。。
也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 过(tōngguò)平整土地、修建水 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 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 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 转变。
什么是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3 城市化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页,共34页。
什么是城市化
概念(gàiniàn)
1
人口向城镇(chéngzhèn)集聚 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
的过程
为城镇(chéngzhèn)
(guòché
ng)
第五页,共34页。
什么是城市化
从1985年到2000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chéngshì)有什么 变化?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chéngshì)化的呢?
70%
30%
逆城市化
郊区(jiāoqū)城市 化
图2.19
第十六页,共34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的过程(guòchéng):
城市化
郊区( jiāoqū) 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中心 城区
人口向城市地区(dìqū)集聚和 乡村地区(dìqū)转变为城市地 区(dìqū)
第十七页,共34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有利方面)
过快的城市化。。。。 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种 种(zhǒngzhǒng)环境污染。(不利方 面)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高中地理第三节城市化(27张ppt)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节城市化(27张ppt)优秀课件
城用地规模扩大 城人口在总人口的比 重不断上升
2、衡量城化水平的标志: 城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为什么会城化
推拉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村的因素 理论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的因素
4、城化的意义
①、带动_区__域__经__济_________开展;
②、带来_聚___落__形__态_____
的变化;
③、带来_生__产__方__式_____生_ 活、方__式____价___值__观__念、
第三节 城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化的含义。 2、掌握不同国家、地区城化的进
程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
他人合作、探究学习。 2、运用地理图表等资料分析、归
纳、总结,比较不同国家城化的过程及
自学指导
1、什么是城化〔概念、标志、推力因素、拉 力因素〕
2、城化的意义
城市化特点

起步早
达 国
城化水平高

出现逆城化现象

起步晚,开展快


城化水平低
国 家
城开展不合理
探究活动:看图2.24 城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产生哪些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圈
大气圈
城化是否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呢?
合理的城化。。。。 也可以改善环境。例如,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 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 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 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开展的方 向转变。〔有利方面〕
3、城化进程表 〔结合图2.19和案例4〕
城市 化阶

水平
初期 低于30% 阶段 水平低
发展 速度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城市化》课件(共31张)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城市化》课件(共31张)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案例(àn lì)分上析海:城市化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54万
538万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1324万
蚂蚁浜是苏州河上一 条难觅踪迹的小河, 当时还是上海的中远 郊,那里的农民一直 在河浜里放养鸭子, 用河水灌溉(guàngài) 蔬菜。 大约1975年,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快速发展时 间

1950年前后,城
市发展速度
前快后缓
低 晚
前缓后快
第十二页,共32页。
2、局部(júbù)分析
分类:
(1)城市化水平(shuǐpín
初级阶段
低于25%~30%
加速阶段
大于25%~30%, 低于70%
后期阶段
高于70%
第十三页,共32页。
(2)表现(biǎoxiàn) 城市出现劳动力过剩、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Image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第三十页,共32页。
5.首都北京提出建成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建设方
针,主要考虑的是( ) D
A.强化(qiánghuà)北京市民以至全国人民的政权意 识 B.经济建设不再是北京的工作重心 C.加强首都的教育、科技、文化建设 D.分散职能、控制规模、改善环境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英国(yīnɡ ɡuó)
美国
城市化发展
日本
趋于缓慢
巴西
印度
城市化发展 可能加快
第十七页,共32页。
下面是一个巧填数字游戏。参阅教材, 进行讨论,填写完成(wán chéng)图表内的 比一比谁做得最快最准?

【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课件)


城市 人口 比重


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

就医不便、公共设施
水平高

不足
受教育和升迁机会高

升学与升迁不易
现代建筑居家舒适

生活品质低
社会地位提高

贫困与社会地位低


城市拉力
城市化
农村推力
小结:城市化也是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人口由农村流
向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城市化的意义: 不仅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 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 念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地区社会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 步的表现。
后期 阶段 城市化水平高于
70%
城市化水平较高, 城市人口比重的 增长趋缓甚至停止。
发达 国家和 地区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 类型
发达 国家 发展 中国 家
所处 快速 阶段 发展
时间
后期 早
初期或 加速 晚 阶段
目前 速度


发展 水平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读右边“S”图,完成 “城市化发展阶段表”
发展 城市化水平 阶段
特征
出现的国家 和地区类型
初期 城市化水平低于 阶段 25%-30%
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缓慢
加速 阶段
城市化水平从25%-30% 增长到60%-70%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 中,城市化迅速推进
发展 中国 家和 地区
城市等级:
提升
合作探究一
结合课本P31图2.16和P33案例4 的相关内容归纳城市 化的标志有哪些?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2.3城市化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2.3城市化课件(共46张ppt)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4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4日星期 三2021/8/42021/8/42021/8/4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2
2.3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995年
2000年
城市数目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等级提升
城市等级体系形成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增大
城市占地范围扩大 城市群(带)形成
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乡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
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
100
后期阶段
80
城市人口比重(%)
60
中期阶段
40
初期阶段
20
0 时间
城镇化过程的S形曲线
分析初期、中期、后期阶段的城化水平、
发展速度、出现的问题。
100
城市人口比重(%)
80
后期阶段
60
中期阶段
40
20
初期阶段
0 时间
城镇化过程的S形曲线
土地质量变化 气候变化:热岛效应 水体质量变化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过快城市化所致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课件(共53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课件(共53张PPT)

B
2).右图中的四条曲线,能分别正确表示城市中心
商务区和住宅区人口数量一日变化特点的是(
A.④① B.②③ C.③②
A)
D.①④
15、若下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读图回答1)、2) 题。
P地带位于城市铁路两侧,而且靠近 市中心,最适宜布局中心商务区。
1).图中P地带适宜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 D.城市绿地
例子: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理解记忆]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 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 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如何提高城市的等级?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 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 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知图 6 . 3 所示(初 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下面 两题。 1、该地区 A .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 .集市的周期为 3 天 C .① 地的服务范围比 ② 地小 D . ② 地的服务功能比 ① 地齐全
C
8.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 确的是 D 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工业区 中心,靠近居住区 D.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3、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成因
继承、保护、改变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距离、交通 收入、知名度、 种族、宗教、文化 制定政策、 城市规划、引导
3).宜在该地建立的优势产业是 A. 棉纺织工业 B.制茶厂 C. 橡胶加工厂 D.葡萄酒酿造厂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一、教材P34活动
城市化 阶段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水平
发展 地域扩 速度 展趋势
缓慢
常见的问题
25%~30% 缓慢 以下,低 30%~70%, 迅速 较高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 杂布置,功能区分 异不明确
交通拥挤、环境恶 化、住房紧张等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 化、逆城市化等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 ________的表现。
第二章 第3节 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1800~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5倍多,其中世界城 市人口增长了56倍。 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类似于一条被拉平的S形曲 线,符合城市化一般发展的实际。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个体 城市群体
城市化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影响
功能分区
不同规模
等级体系
空间结构
深圳—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转变
第二章 第3节 城市化
第二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知识预览
概念、标志
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 地区差异
城市化
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三)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建设生态城市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 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 持协调。
(三)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进行合理的城市化
1、合理城市化的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 绿化环境等 2、合理城市化的有利影响: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 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招商 引资
北票工业园区
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一)要有便捷的交通
原因:1、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 备和原材料,运费在生产成本中占 很大比重,就近沿公器、铁路、河 流等交通便捷的地方可降低成本。2、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也要有方便的 联系。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减少 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原则:
1、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 密集型行业如小型食品、轻纺、 服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 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 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的需求往往是 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集聚.把一些同类活 动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获得规模效益 .
2、功能区
概念: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 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 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特点:没有明显界限、以某种功能 为主的多个实体,兼有其它 功能 。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
提问:城市中一般常见 的功能区有那些?
住宅区、商业区、工 业区、行政区和文化 区等
1)住宅区 城市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
用方式,占40%-60%。
从住宅区的建筑质量上和位置上,分析 住宅区的分化特点?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 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分。高 级住宅区好一些,空间分布 合理一些、大一些,配套设 施完善一些。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 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状
(二)模式:
模式
同心圆 扇形
多核心
特点
成因
举例
城市形态集中紧 凑,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
功能区呈扇形或 楔形向外扩展
平原地形,经过不断 的侵入与迁移,呈同 心圆自核心向外扩展 而成。
交通,各功能区沿 交通线延伸。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2城镇化课件(共47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2城镇化课件(共47张PPT)

A 1 .此 图 说 明 该 地 区(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 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C 2 . 此 人 口 分 布 状 况 , 比较 符 合下 列 哪个 国 家
()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澳大利亚
B 3 . 形 成 这 种 人 口 状 况 的根 本 原因 是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案例】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非洲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 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镇的食品与价格相对较高。由于无法承担高昂 的生活成本,“城镇贫困”现象凸显,贫民窟逐渐蔓延,给城镇和谐发展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卫生救援管理部门、商业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等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内容回顾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堂练习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1~3题。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的数据,可计算 出城市人口占90%左右,其城市化程度较 高。第2题,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 化最早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第3题,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与生产力发 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经济因素有关。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印度的贫民窟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特点
100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趋缓甚至停滞 。有些地区,城市化地 域不断向农村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距市中心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2)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 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 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 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 ,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 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 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2.历史因素 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 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业、收入水平、种族和宗教 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例如,收入水 平的差异,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解析】 第(1)题,从城市规划图及交通布局上看,甲处位于市中心 位置,最适宜布局的为商业区。第(2)题,从图中显示的工业区与住宅区 的布局来看,④处为工业集中分布的区域,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最有可能成为低级住宅区。第(3)题,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 风气候,该城市的工业区都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垂直的郊外,避免了对城 区空气的污染。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概念:城市中,不同 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 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主要模式: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3)形成因素
【提示】
【提示】
1.读我国东部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规划建设后,商业区一般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住宅区的分化,图中最可能成为低级 住宅区的序号是_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3)该城市工业 污染的类型主要为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
【答案】 (1)C (2)C
(2009·安徽高考)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 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 人口。完成1~2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与夜间人口
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答案】 (1)A (2)④ 靠近工业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3)空气污染 工业区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考点1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城市地价 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 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影响 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性两 个方面。
第2题,大量人口只在中心商务区工作,而远离中心 商务区居住,主要是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乙、丁为两个同等级别的城市。由 正六边形显示的服务范围来看,四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依 次是乙=丁>丙>甲。城市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 务范围越广,服务的级别也越高。图示区域的政府管理部门若在丁 城市,则丁城市的服务范围应比乙城市大,与图示范围不符,汽车 销售活动需要少数的高消费人群,必须在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布局方 能满足这个条件。由图示信息可以直接看出不同等级城市的面积倍 数关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特大城市中心商务 区白天人口与1970年比值增大,夜间人口与1970年比值减 小,昼夜人口密度变化加大,这说明在中心商务区居住的 人口越来越少,反映出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逐渐分离。
2.右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
(1)~(2)题。
(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分析出:该市地 价不同位置都有了提高,分析4个选项中,促使地 价提高的因素只能是交通通达度提高。A、D项不 符合题意,C项图中显现不出来,且不符合题目要 求。第(2)题,甲处地价明显比四周高,可知,该处 建设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使地价提高。
(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
D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2)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B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3.读某行政区域内的局部城市服务范围图,回答(1)~(2)题。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 ຫໍສະໝຸດ 服务功能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政府
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和农业用
地等。
(2)城市功能区①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
集中。②主要类型及特点
【答案】 (1)B (2)D
考点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
(2009·福建高考)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 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
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题。
(1)下列服务功能活动的区位选择与对应城市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的政府管理部门在丁城市
B.甲城市可以设立汽车销售中心
C.丙城市可以设立大型购物超市
D.乙城市中可以设立丁城市所没有的更高级的商业服务活动
(2)根据图中的服务区的面积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S甲=S乙 C.3S丙=S乙
B.S丙=S乙 D.6S甲=S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