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中国各级CDC以科研职责为主
中国各级CDC以科研职责为主作者:麦婉华来源:《小康》2020年第11期2月27日,钟南山院士一番关于疾控中心的建议,让中国的各级疾控中心成为了社会焦点。
“我们的CDC(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了——CDC只是一个技术部门,而且是卫健委领导下的事业单位。
CDC的特殊地位在国内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所以CDC地位要提高,而且要有一定的行政权。
”钟南山说。
究竟,中央、省、地市、县市区各级疾控中心目前的架构建设情况如何?各级疾控中心有哪些职责,以及它们的单位性质、人员配备是怎么样的?近日,《小康》记者对中国各级疾控中心的相关状况进行了梳理。
疾病控制中心一词来自美国主管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机构,现更名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或CDCP)。
目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并且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它可分为省级、地/市级、区/县级CDC。
先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或“中国CDC”)说起。
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从历史层面来说,中国疾控中心前身可追溯到1983年。
原卫生部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预防医学中心。
1986年,中国预防医学中心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直到2002年1月23日,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等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国疾控中心。
目前,中国疾控中心拥有2000余名工作人员。
因为是脱胎于预防医学科学院,底子是个研究机构,其业务强项,主要是围绕重大疾病的研究、预防和控制。
如今中国疾控中心下属的几个大所和中心,就是围绕几大类型的疾病布局设置的——如传染病所(针对细菌性传染)、病毒病所、寄生虫病所、性病艾滋病中心、结核病中心、职业病所等。
然而,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不到一年,2003年“非典”疫情来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机关
105300
公共业
315
78
71
非全日制
非定向
调
剂
23
宋杨
10486930
5023889
中心机关
105300
公共业
307
79
70
非全日制
非定向
调
剂
24
汤德铭
10558958
0121014
中心机关
105300
公共业
305
79
70
非全日制
非定向
调
剂
25
李文玉
10286964
中心机关
免疫学
345
75
72
全日制
非定向
调
剂
62
李宾
84501941
3700272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102
免疫学
311
65
64
全日制
非定向
调
剂
63
朱禹静
84501937
0700225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103
病原生物学
339
86
77
全日制
非定向
调
剂
64
张然
84501914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调
剂
73
孟馳
84501923
180014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
100401
流行病与锂统
计学
348
81
75
全日制
非定向
74
王非雪
84501921
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血吸虫病是严峻危害人民躯体健康、妨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上海等12 省、自治区、直辖市。
由于血吸虫病的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加之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妨碍,目前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以及部份差不多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标准的地区,都面临着显现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疫情或者疫情复燃的威逼。
为了提高对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宽敞群众的躯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爱护社会稳固,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 总则1.1 目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规范和指导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保证人民躯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工作原则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
1.3 编制依据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为依据编制。
1.4 合用范畴本预案合用于全国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判定标准与分级:2.1 显现以下情形之一时,视为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2.1.1 在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 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包括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下同)10 例以上(含10 例,下同);或者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例以上。
2.1.2 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 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例以上;或者同一感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3 例以上。
2.1.3 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发觉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或者有感染性钉螺分布。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调查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调查表(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调查表年表号:卫统5表-1制表机关:卫生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备案文号:填报单位:(一)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注:单位栏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统计,以下各表同。
流行县数A1不包括县级以上农场,县级农场统计在所属的行政县内。
流行乡镇数A2 乡级以上农场,列入流行乡镇独立统计。
流行村数A3为行政村数。
传播阻断标准A7、A8、A11、A12 按照《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GB15976-1995),与原消灭地区标准相同。
传播控制标准A9,A10、A13、A14 按照《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GB15976-1995),与原基本消灭地区标准相同。
未达到控制标准A14,A15 目前仍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
A7、A9、A11、A13、A15栏,需另文列出县名。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调查表年表号:卫统5表-2制表机关:卫生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备案文号:填报单位:(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注:血检方法为血清学检查方法,不包括皮肤试验和询检。
粪检方法为病原学检查方法。
现有病人数B6 为各县估计的病人数。
晚期病人-合计B7为目前仍存活的登记病例数。
晚期病人-当年发现B8为当年被诊断为晚期病例数。
扩大化疗人数B12指未经血清学和病原学论断为阳性而对其进行治疗的人数,包括皮试与询检阳性治疗的人数。
扩大化疗牛头数B17 指未经血清学和病原学论断为阳性的牛而对其进行治疗的牛数。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调查表年表号:卫统5表-3制表机关:卫生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备案文号:填报单位:(三)灭螺工作进展(面积/万平方米)注:新查出有螺乡C3需另文例出乡镇的名称。
实有钉螺情况-总面积C11 为C12-C15的合计,软件将自动生成此栏数据。
湖沼地区C12,C13包括湖区和江滩地区。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年月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调查表说明一、制表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制定防治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成员会名单资料
杨恒林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研究员
委员
16
汪天平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17
邱东川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委员
18
陈红根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19
周水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委员
20
林矫矫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21
段绩辉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Nhomakorabea委员委员
8
王 谦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委员
9
伍卫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委员
10
刘 新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11
许汴利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委员
12
张山鹰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委员
13
李岳生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14
李 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委员
22
闻礼永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23
郭家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委员
24
高 琪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25
梁幼生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
26
黄希宝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委员
27
温 浩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委员
28
童苏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cdcnews@sohucom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到寄生虫病所现场 …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EWS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电话院63178890 电子信箱院cdcnews@
本期共 6 版 2010 年 10 月 15 日 总第 106 期
9 月 21 日袁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 合 协 调 与卫生 监 督 局 王 雪 凝 副 局 长尧 职业 卫生处 段冬梅处长 莅临 职 业卫生所座谈交流 职业 卫生工 作遥 王 雪 凝 副 局 长 简 要通 报了 职 业 卫 生职能 调整 和叶 中华人民共 和国 职 会人 员围绕 职 业 卫生 工 作 经 费 保 业病防 治法 曳修订等 近期职 业卫生 障 尧 职 业 卫生 科研项目 立 项 尧 职 业 重点工 作袁 并对 下一 阶段职 业卫生 健康风 险评估尧 职业 卫生 培训等展 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建议遥 与 开了深入的研讨遥 座谈会由李涛所
在舟曲抗灾防病工作中袁 中国 疾控中心袁对战斗在舟曲抗灾防病一线的王健尧卢金 疾控中心按照卫生部党组要求袁 在 星等专家和科技骨干提出表扬遥 叶中心报曳全文刊发 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和科技骨干奔赴 此信袁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先进事迹作为创先争优的 灾区袁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贡献袁受到了当 实际范例广为宣传袁推动全中心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 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遥 最近甘肃省卫生厅致信中国 展遥
生系统精神倍加振奋袁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尧共命运袁 充 分发扬了不怕疲劳尧不畏艰险尧连续作战尧 团结协力的 优良作风袁彰显了新时期白衣战士救死扶伤尧保有生命 的崇高职业风范遥 你们的倾心帮助与无私关爱袁 使我们深受感动和 鼓舞袁你们的爱心将永留史册袁彪炳千秋遥 在此袁甘肃省 卫生厅代表全省医务工作者和灾区人民向你们表示衷 心的感谢袁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浴 洪水尧泥石流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袁却不能摧毁白 衣战士的精神和信念袁 不能摧毁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 执着遥 我们坚信袁有党中央尧国务院的坚强领导袁有卫生 部的正确指导袁有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顽强奋战袁 我 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袁多去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浴 甘肃省卫生厅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一日
我国寄生虫病现状
♦
在1989年第一次全国寄生虫调查后,全国在一些重点地区开展了防 治工作。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 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组织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 病现状调查 。
♦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
12.72 4.63 6.12 2.40 0.28
12.51 4.24 5.72 3.22 0.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1 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感染人数显著减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主要结果
♦ 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
降低,感染人数显著减少。
♦ 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
明显上升。
♦ 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
50
6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18 16 14
感染率(%)
12 10 8 6 4 2 0 0510152025303540455055-
钩虫 蛔虫 鞭虫
60-
65-
70-
75-
80-
年 龄 组 (岁 )
4.42% 19.24% 1.20%
图例
1种 2种 3种 4种以上
75.1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包虫病诊断标准
包虫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Echinococcosis2006-04-07发布 2006-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WS257-2006前言本标准是在GB17013-1997《包虫病诊断及处理原则》的基础上指定的,GB17013-1997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B、C、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地方病寄生虫病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所,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伍卫平、温浩、王虎、杨文、童苏祥、江莉。
WS257-2006包虫病诊断标准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1.2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包虫病hydatidosis/hydatid disease是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在我国主要有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幼虫引起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2.2 包虫病流行区存在着细粒棘球绦虫或多房棘球绦虫在犬、狐、狼等犬科动物终宿主和羊、牛、猪等家畜及野生动物中间宿主之间的循环,并出现人类感染病例的地区。
3. 诊断依据3.1 流行病学史:有在流行区的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及其皮毛的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对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
部分寄生虫病例误诊原因分析
部分寄生虫病例误诊原因分析
孙惠珍;常正山;邱持平;张永年;陈韶红;童小妹
【期刊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卷),期】2004(22)3
【总页数】2页(P191-192)
【关键词】寄生虫病;误诊;呼吸系统;肝片吸虫病
【作者】孙惠珍;常正山;邱持平;张永年;陈韶红;童小妹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
【相关文献】
1.寄生虫病病例误诊1例分析 [J], 杜惠民
2.胃癌在内镜下肉眼形态误诊原因分析(附23例误诊病例报告) [J], 林三仁
3.脾脏破裂的超声诊断及部分漏误诊病例原因分析 [J], 姚显明;何茂春;李玲
4.泰安市易误诊的寄生虫病例8例分析 [J], 陈秀春;杨春贵;刘锦华
5.误诊病例1095例误诊原因聚类分析 [J], 王孝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名单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名单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备注王陇德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院士)主任委员饶克勤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副主任委员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分委会主任委员齐小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副主任委员艾滋病与性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周晓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副主任委员血吸虫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孙殿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主任委员地方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赵铠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院士)副主任委员免疫规划分委会主任委员李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副主任委员慢性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饶克勤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主任委员2张瑜湖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副主任委员3郝模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委员4马骁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委员5马家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委员6王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委员7王磐石上海市卫生局副巡视员委员8邓瑛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9毕振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10何晓军江西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委员11张义吉林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12李书凯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13汪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14陈政全国公共卫生基层学组副组长委员15施培武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委员16顾清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17梁占凯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18黄建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委员19董柏青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委员20颉学辉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艾滋病与性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齐小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主任委员2王宝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3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邵一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5尚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副主任委员6尹跃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7王健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委员8王哲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9王绍华新疆红十字会主任医师委员10王临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1王新伦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员委员12计国平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3卢洪洲上海市华山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4刘伟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5孙永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6何云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7何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8吴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9张北川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委员20张林琦清华大学教授委员21张福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2李楯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教授委员23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4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委员25李建华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26李敬云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委员27汪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8陆林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陈曦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0陈祥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1林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2郑和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委员33赵红心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34钟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5袁建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710所研究员委员36贾曼红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7傅继华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8童戈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委员39蒋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40蔡涛中国爱之关怀组织负责人委员结核病麻风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王撷秀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主任委员2张国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3梅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4傅瑜北京市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5王晓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国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委员7王黎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8宁湧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委员9刘志敏山东省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0成诗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1朱桂林中国防痨协会主任医师委员12许卫国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委员13严良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4何广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5吴雪琼解放军第309医院研究员委员16张连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委员17张拓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8李尚伦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委员19沈建平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20肖和平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1陈树民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2郑金凤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3姜世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4胡代玉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25赵雁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委员26钟球广东省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27徐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28袁燕莉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谢艳光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30黎明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委员血吸虫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周晓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主任委员2汤林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3余新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副主任委员4方悦怡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5王建军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虎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教授/主任医师委员7王善青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8王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9伍卫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0刘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1许汴利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2张山鹰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3李岳生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4李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5杨恒林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研究员委员16汪天平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7邱东川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8陈红根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9周水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0林矫矫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1段绩辉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2闻礼永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3郭家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4高琪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5梁幼生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6黄希宝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7温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委员28童苏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董兴齐云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30蔡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1黎学铭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地方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孙殿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主任委员2王三祥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3申红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孙贵范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副主任委员5安冬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6王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7王生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8王健辉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9邓佳云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0白广禄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11边建朝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12刘开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委员13刘守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4何多龙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委员15张育新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6张雪英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17李卫东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委员18李素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9陈志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0陈祖培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教授委员21周令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实验师委员22姜庆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23相有章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24夏雅娟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5格鹏飞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6郭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教授委员27高彦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委员28阎玉芹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9黄文丽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30戴为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委员免疫规划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赵铠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院士)主任委员2王钊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副主任委员3杨维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俞永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院士)副主任委员5方刚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军志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委员7王华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8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委员9任军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0孙美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1孙莲英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2庄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院士)委员13朱会宾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4许文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5李凤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研究员委员16李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委员17李兴旺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8李慧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9杨永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研究员委员20杨晓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研究员委员21沈心亮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2苏华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3卓家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4闻玉梅复旦大学教授(院士)委员25徐爱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6贾继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7梁国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8梁晓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魏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慢性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李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主任委员2王兴中华口腔医学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副主任委员3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副主任委员4赵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副主任委员5赵文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6丁钢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委员7马冠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8马爱国青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9方宁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委员10毛群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委员11王玉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2王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13王辰卫生部北京医院教授委员14王广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委员15王安荣四川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研究员委员16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委员17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委员18王继光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教授委员19冯世良辽宁省糖尿病医院教授委员20叶真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21宁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委员22边专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教授委员23乔友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委员24刘又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委员25刘小立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主任医师委员26刘洪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委员27孙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委员28汤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委员29纪立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30许樟荣解放军306医院教授委员31何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委员32吴先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3张志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委员34张苏展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委员35张铁梅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教授委员36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委员37杨文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委员38杨晓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9贡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司长委员40陈君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院士)委员41周学东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教授委员42周清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委员43林江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委员44武阳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研究所教授委员45俞光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46姜玉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委员47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48胡德渝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49赵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委员50赵铱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委员51郝希山天津市肿瘤医院院士委员52钟南山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院士委员53凌均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54徐永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委员55徐韬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56翁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委员57贾伟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委员58顾东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委员59高占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60高润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院士委员61章锦才广东省口腔医院教授委员62游伟程北京肿瘤医院教授委员63程义勇中国营养学会教授委员64董碧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委员65翟凤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精神卫生与伤害控制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张明园中国残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主任委员2王克安新探健康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3洪震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教授副主任委员4于欣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委员5马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委员6马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教授委员7王文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8王国才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9石其昌浙江省同德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0刘中民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1孙承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2吴宜群新探健康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委员13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委员14李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委员15李丽萍汕头大学教授委员16李凌江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教授委员17杨功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8肖水源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9肖泽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委员20周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委员21周雅荣北京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原副主任委员22赵旭东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委员23郭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24钱铭怡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委员25谢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委员传染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徐建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主任委员2张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3李德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舒跃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5王大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子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7王世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8王传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委员9冯子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0成军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1何剑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2余宏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3吴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4张红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委员15张永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6张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7李琦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8李金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9杨瑞馥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委员20陈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1陈志海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2孟庆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3罗会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4金奇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5姚文清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6殷文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7黄文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8董关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委员29蒋秀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0阚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
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
附件: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基线调查方案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全国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04~2010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包虫病病例报告,其中98.2%的报告病例分布于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但目前流行状况仍不太清楚。
按照《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要求,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制定防治计划、实行分类指导、进行效果考核和全面推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一)有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支持的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7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项目省)的流行县(指各省曾组织调查明确的);(二)项目省流行县之外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病例报告的县;(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且存在包虫病传播条件的县。
三、调查对象(一)项目省的流行县1.人群患病调查在每个流行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进行分层,按各层人口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比例确定分层调查人数,再根据各层调查人数确定各层调查村数,共抽取16个村,每村查200人以上(人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
),全县至少调查3200人。
2.儿童感染和患病情况调查在每个流行县的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各抽取1所小学,对该小学全体学生进行普查。
如学生集中在县城,则抽取该县城所有的小学。
3.犬感染调查在每个流行县确定的16个人群患病调查村中,每村抽取20个养犬户(养犬户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每户仅采集1条犬的粪样,共计采集犬粪样320份。
4.家畜宿主调查在每个流行县,以县为单位,在屠宰季节选取当地繁育的1岁以上的羊1000只(或牛500头),选定调查的牛、羊应来自本县10个以上的村。
中国CDC部分导师简介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简介(仅供参考)。
0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关1、刘剑君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常务理事等。
科研及论著:主持多项科技部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有关循证医学和疾病控制策略的文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其中“Analysis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tuberc ulosis in China”于2005年4月发表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Progress of DOTS in 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和”Progress in 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the evolving public-health system in China”分别于2006年3月和2007年2月发表在《Lancet》。
获奖情况:于2004、2005、2006、2007年分别获得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奖”、世界银行行长奖(结核病控制杰出贡献)、卫生部全国结核病先进个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奖项;获200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王黎霞女,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主任,中盖结核病项目执行主任等职务。
兼任卫生部结核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理事,全球基金技术评估顾问组成员,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DOTS扩展工作组核心组成员。
研究方向:结核病流行病学及结核病实施性研究。
(完整)寄生虫病题库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试题库(试用版)卫生部疾控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第一部分血吸虫病(一)试题一、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A”涂黑,判断为错误的请将相应题号的“B”涂黑)1。
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移行期童虫也有明显的杀灭效果。
()2. 急性血吸虫病的现场处置中不需要对病人、病畜的粪便进行灭卵处理.(B)3.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外,尚有40余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血吸虫。
()4。
有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病人即可定义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日本血吸虫尾蚴多分布于水体表面.( )6。
为了加快加藤片透明速度,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将加藤片放置于阳光下照射以提高温度.()7. 粪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血吸虫虫卵,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 )8。
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活螺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
()9.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中使用过的微量板可以浸泡于酸性溶液中,然后用毛刷洗涤,晾干后继续使用.( )10。
血吸虫病四类流行村要求每3年对有钉螺分布的村民组和有疫水接触史的常住居民(6-65岁)用血清学方法查病1次,受检率达90%以上。
血清学阳性者即给予1次化疗。
()11. 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 )12. 人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接触时间愈久,暴露的面积愈大,则感染血吸虫的机会愈多,感染的程度愈重。
()13。
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均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 )14。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疫水。
( )1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 )16。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 )17。
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是: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媒传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监测
1 0多万人 ,受威胁 人口达 1亿 由狭义媒介 传播 的 纯人类 传染病 等 。血吸虫病是 发展 中国 家的主要寄生 感 染者 10 危害严重 , 遍及 7 多人 。 6 和 由节 肢动物 、鼠类及 软体 动物 起主要 虫病 之一 传播 广泛 , 黑热病 : 0 多例 2 0 年有死亡病 30 05
寄生虫病有疟疾 , 血吸虫病 , 黑热 病和 丝 水生的福寿螺和陆 生的褐云玛瑙螺传播 。
虫病 4 。 种
广州管 圆线 虫病: 近年 , 在我 国南方
时有暴发的报道 ,呈严重扩散趋势 。
新近证 实的中间宿主有铜锈环棱螺等 。
还有不属于法定 传染病的病例 报告
但与寄生虫病有关 的有肺吸虫病 ( 并殖吸 虫病 ) 、布氏姜片虫病和华支睾吸 虫病。
0多例 。 目前 我 国法定 报 告 的传 染病 共 37 该病 的第一 中间宿主为淡 水螺 ,我 国已 1
属 种 种。其中 1 3种为媒 介生物性疾病 .而 1 证实有 6 8 。广州管圆线虫病 ,该病 0
华 支睾吸虫疯 迄今 , 国2 省 ( ) 我 3 市
6种。在我 国主要是 有本病 流行报道 。 种是有法定传 染病 病例报告 ,其 中媒 传 的螺类 中间宿主达 5
病
在生 态环境 巨烈 改变 人和各 种动 今 天 ,应高度警惕 新的人兽共患病 的发 物 以多种方式 ( 包括生产 生活 进食各 生和过去 已控制的人兽共患病的复燃 。
血吸 虫病共设 立 8 个监 测点 ,涉及 0
不 同 的流 行 类 型
动物保健 20 年第8 总第18 L 9 06 期 0 期 1
几类 :
例。
信息及 时反馈 ,以便采取 干预措施 并评 价 其效果 。疾 病监测是 疾病预 防控制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1.目标:以现代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研究,为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提供依据。
2.主要研究内容
(1)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技术相关的寄生虫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诊断和监测技术、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方式和作用靶点以及保护性免疫密切相关的重要寄生虫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病原生物学等。
(2)与控制重要寄生虫病传播相关的媒介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重要媒介(医学节肢动物、医学软体动物、医学贝类)控制策略、监测技术、防制药物、防制技术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媒介的生物学等。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新发寄生虫病病原与宿主的相容性、发病机制,重要寄生虫病免疫机制等。
(4)寄生虫病防治创新技术的研究
在(1)、(2)、(3)研究的基础上的检测、诊断、监测技术以及新型防治(制)药物、疫苗与技术等研究。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前请先查阅《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和开放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二、申请者对本表所列各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扼要,用词严谨,外来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三、申请书复印时一律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成册。
各栏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
一式四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技业务处转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通讯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邮政编码:200025
E-mail: ipdwzzp@
简表
编写提纲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立项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主要问题、本项目研究的意义等)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二)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必须具备的研究条件
3、合作者/指导老师
4、申请人简历(申请者简历,近5年内工作实绩,如论著、论文、获奖、专利、承担科研课题、获得资助和在国外学习情况等)
(三)经费预算
注:预算支出科目按下列顺序填写:
1.科研业务费(加工、测试、资料及参加国内学术交流等)
2.实验材料费(包括化学试剂、药品、标准品、动物等).
3.小型仪器设备及零配件购置(1万元以下)
4.客座人员津贴
(四)签字和盖章:
申请者:
我保证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获得资助,我将履行课题负责人职责,严格遵守卫生部寄生虫病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认真开展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
若填报失实和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签字:日期
项目组主要成员:
我保证有关申报内容的真实性。
我将严格遵守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加强合作、信息资源共享,认真开展工作,及时向课题负责人报送有关材料。
若个人信息失实、执行项目中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申请者所在单位:
已按填报说明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书的内容进行了审核。
如获资助,我单位将保证申请者在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展本研究的工作时间,督促其遵守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各项规定。
申请单位公章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