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的“二年级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厌学的“二年级现象”研究

摘要:大学生厌学现象始终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在于自身,从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问卷中,不难发现,厌学的原因基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占少数的,而且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发现一种独特的现象:即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厌学现象开始抬头,二年学生的思想问题最多也最复杂,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大学期间的低谷。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二年级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二年级现象

大学生厌学现象始终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在于自身,从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问卷中,不难发现,厌学的原因基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占少数的,而且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发现一种独特的现象:即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厌学现象开始抬头,二年学生的思想问题最多也最复杂,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大学期间的低谷。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二年级现象”。

一、大学生厌学的“二年级现象“表现维度

所谓大学生厌学是指大学生厌烦学习的态度,其表现为消极地对待学习、不积极主动学习的认知、情感或行为特点。为了研究大学生厌学现象我们认真制定了问卷,同时注意到每个个体的“特殊性”,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以及8年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分别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来呈现大学生厌学的“二年级现象的”

维度。

(一)从“自我认知”的维度来看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了解,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从事辅导员工作,每天都差不多会找同学谈话,从我的学生谈话记载显示,在与不同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文化地域等不同的同学礼貌的度过一年后,自己的个性逐渐表现出来,与同学的矛盾凸显出来,同时对大学的一切比较理解了,不在有对大学“精英”的幻想,这时对自我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了,而与此同时,大二的学习任务加重,学习内容从大一的公共课向专业课过度,学习的难度增加,同学间的竞争加大了,使得这时的大学生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很是迷茫。

(二)从“情感”的维度来看

谈恋爱是当今大学生极为普遍的一种两性交往方式,恋爱心理和行为也会对大学生厌学产生影响,尤其到了大学二年级,正在谈恋爱和想谈恋爱的学生比例显著增加,这固然与当前大学生生理早熟和社会化进程提前有关,其次,这可能也是一种从众心理和行为使然。他们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谈恋爱,自己也想尝试之。但是有些学生整天沉浸在恋爱中,对学业自然忽视了,在思想上不思进取,有可能出现挂好几科的现象,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同时他们试图通过谈恋爱得到安慰、寄托和解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除了在恋爱上的厌学外,在二年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还有人际关系方面,在我们调查的数据中也显示,二年级大学生自认为人

际交往的状态和效果较差。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也有的大学生进入抽烟、玩牌、喝酒、玩了等的行列中。(三)从“行为”的维度来看

大学生厌学情绪一旦产生,他必将寻找其他的发泄途径以解决自己大量的时间,上网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的最大使用群体。而大学生上网的频率、动机、内容和时间等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心理及健康状况。虽然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二年级大学生,包括贫困大学生也是发生上网行为最多的群体之一。他们试图通过上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放纵自己和寻找慰藉。

另一个大学生厌学产生的行为就是逃课,上课不注意听讲,甚至逃考,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和社会职责,也是大学生实现其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方面,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另一方面,他们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又较大。因为,大学生的学习和课业负担既是一种生理上的负荷,更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负荷,它具有主观体验和感受性的特点;其二也可能是由

于从二年级开始,随着专业课门类的大量增加,并且专业课的难度

在加大、课时量也在增多等,所有这些都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学习负担在加重。从而为逃课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

二、大学生厌学的“二年级现象”给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一)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请一些资深的老师和比较有影响力的师

哥师姐,来给进入大二的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开展联谊会。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往往能起到单纯的语言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也是促进大学生尽快成长的重要方法。其次应该加强知识的兴趣化引导,只有对这门科目感性趣才能激发学习热情,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内化为正确的信念,并以顽强的意志去实现她,将是学习原动力中的源泉。

(二)关注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大学二年级是个“青黄不接”的时期,这时往往辅导员对这个时候的学生关注较少,其实,大学二年级是个体思维方式由形式思维向辩证思维过度的时期,其压力应对方式不成熟,面对多元文化和各种价值之间的冲突、个人角色的转变、生活事件的纷扰、人际关系的纠结,在大学一年级勉强形成的平衡在大二年级被打破,所以我们无论是辅导员还是教师都应关注这个年级的学生,更加包容这个年级的学生,帮助其找到大学的落脚点。

总之,二年级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

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最低谷,他们厌学的现象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也最需要得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关注二年级大学生,培养和建构成熟的、欣赏的、包容的、多样的二年级群体,可以让“二年级现象“防患于未然,也帮助现存的二年级现象得到转化,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褚远辉,尹绍清.“二年级现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73-176.

[2]巴图,吕明杰,王海丽.军校大学生校园压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11):1049.

[3]王刚.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