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及启
作者 : 单位: 邮编 :
摘要:本文运用Lary(1968) ,Hill 和Philips(1997)
的方法对中国和东盟的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制造业要素密集度非常相似,竞争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的角度比较,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劳动生产率即使和发展水平与我国接近的国家相比也没有优势。只有加快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改变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竞争性大于互补性的局面。
关键词:制造业,要素密集度,竞争力,竞争与合成谬误
2002 年11 月,中国和东盟国家正式签署了( 中国与东盟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否取得成功,或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利益,取决于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如果互补性大于竞争性,那么将会产生很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双方都将从中获益。如果竞争性大于互补性,那么可能贸易替代效应,导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剧烈调整,各国将付出一定的调整成本。如何分析这一问题?这就需要研究自由贸易区启动之初的产业竞争关系,
而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制造业竞争力应当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他重要变量对竞争格局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从要素密度方面研究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所处的产业层次;然后从劳动生产率
和劳动力成本角度比较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状况;最后分析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该地区制造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一、从要素密集度研究制造业产业层次的方法
产业的要素密集度是一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要素
的比例,根据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情况,可以分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或者技术密集等类型。但是要准确判断产业的类型比较困难,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确定一个产业的类型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A产业可能相对于B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相对于C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其次,同一产业在A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B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不同国家要累禀赋不同。不同的人对产业要素密集度的分类可能不同,关键是要有可比性,有助于研究产业的特征.
分类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直接的方法常采用资本—劳动比作为分类指标,这种分类比较直观,但是具体的操作困难,
因为资本存量常常是一个很难准确测量的指标。另一种方法避开了对资本存量的测量,从要素报酬的角度出发,其思想是各种要素所获得报酬的比例反映了产业的要素密集度,劳动密集的产业劳动力所获得的报酬在总产出增加值中的比重较大,资本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总产出增加值较大。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第二种方法。
国外的研究证明从要素报酬的角度研究制造业要素密集度是
可靠的。Lary(1968)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分析了各个产业的要素密集度,采用工人人均产出增加值(value added per worker) 记为,工人人均工资增加值(wage value added per worker) 记为,和工人人均
非工资增加值(non —wage value added per worker) 记为分类指标。
工人人均工资增加值表示劳动的报酬,工人人均工资增加值近似表示资本的报酬(其中包含非资本的报酬),根据他们在工人人均产出增加
值中的比重就可以对产业的要素密集度分类。经验数据表明这种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美国,甚至可以用来分析印度这样和美国发展阶段很不相同的国家的制造业。Hill 和Philips(1997) 的研究更加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他们分析了东亚六个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马采西亚和泰国1981 年到1992
年制造业的数据,证明即使在制造业规模和结构变化较快的这段时间,这种分类法仍然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Hill 和Philips 的方法的思想是先对一国的制造业进行分类,
然后再进行多国的比较。由于各国的人均GDP差异很大,因此直接用一国的数据进行对比就没有可比性,科学的方法是先在一国内部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多国比较。如果一个产业在不同的国家都表现出劳动密集或资本密集的特征,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个产业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一国内,我们把某个制造业工人人均工资增加值和工人人均非工资增加值在工人人均产出增加值的比重和该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对比,就可以判断该产业在该国的要素密集度。设li
表示第i 产业工人人均工资增加值和制造业平均水平的比,ki 表示i
产业工人人均非工资增加值制造业平均水平的比,vi 表示工人人均产出增加值的和制造业平均水平的比则有:
下标i 表示第i 个产业,字母上一横表示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根据这三个指标的大小就可以判断产业在该国的要素密集度。li 、和
vi 等于l 表示相当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小于1 表示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大于1 表示大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一个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越明
显,工人的人均产出增加值、工资增加值和非工资增加值就越低,相反资本密集的特征明显,这三个指标就越高。因此从li 、ki 和vi
我们就可以判断该产业的要素密集度。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对产业的要素密集度分类,从分类的国际比
较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统一制造业在不同的国家所处的层次,例如同样是服装制造业,发达国家资本充裕,劳动力价格高,因而倾向于用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力,生产高档时装。而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因而倾向于用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力,生产普通服装。因此发达国际的服装制造业比发展中国家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处于不同层次的同一产业面临不同的市场,相互间不是竞争性的。
二、中国-东盟各国制造业的产业层次和结构特征
制造业的产业层次与结构特征对各国的费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表1 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部分制造业的要素密集度比较,取值为li 、
ki 和vi 的均值。这里的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为叙述方便统一用资本密集度表示,值越小资本密集度越低,值越大资本密集度越高。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东盟主要国家具有相似的要素密集度
(除了个别国家外)。比如纺织业的要素密集度,中国为0.63 ,新加坡为0.58 ,菲律宾为0.56 ,越南为0.35 ,都是非常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的纺织业虽然资本密集度比其他国家高一些,但是差距并不大。
注:根据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3)
数据计算得出,马来西亚为1999年数据,其他为2000 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