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contents •引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历史思维能力概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效果•结论与展望目录CHAPTER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教学的需求和反馈。
CHAPTER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方式教材内容单一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互动和参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方式陈旧考试压力过大教师教学观念030201思维僵化刻板由于教学方式陈旧和考试压力过大,学生往往形成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难以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兴趣和热情,不愿意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知识面狭窄学生往往只关注教材内容,知识面相对狭窄,难以形成全面的历史观和思维能力。
学生历史学习现状CHAPTER历史思维能力概述历史思维是一种以历史资料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对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解释、评价和推断的思维方式。
历史思维强调对历史背景、原因、结果、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思维的定义历史思维的特点以史实为依据,尊重历史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虚构。
客观性全面性辩证性实践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避免片面和偏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矛盾和问题,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过研究历史事件或现象,解决现实问题,为现实服务。
0102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运用多种史料培养批判性思维加强课堂讨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030405CHAPTER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方法指导CHAPTER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效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历史课程中的“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分析、归纳,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原因和影响。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分析和推理等方式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既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以及加强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认识和理解。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与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他们了解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和启发,从而培养起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上。
学生需要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时代背景、事件和人物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和辅助学习材料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同时,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通过读书、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
三、加强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历史思考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分析和判断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分析工具。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有机联系和影响因素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历史思考能力。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和历史比较能力等来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观察力是指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发现能力,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历史调查、考察等任务来锻炼。
历史比较能力是指学生对于不同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现象等来培养。
综上所述,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涉及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知识水平以及历史思考能力的培养。
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四窍门
培 养 中 学 生 历 史 思 维 能 力 的 四 窍 门
吴 倩
( 中牟 县 第 二 高级 中学 , 南 中牟 河 历 史 思 维 能力 是 学 习 、 究 历 史 问题 的能 力 . 主要 包 括 研 它 记 忆 、 解 、 析和 应 变 能 力 ( 现 问 题 、 究 问题 能力 对 学 生 理 分 发 研 不 作 要求 ) 。平 时 注 意 培 养 记 忆 、 解 、 析 和 应 变 能 力 , 试 理 分 考 时 学 生就 可 以取 得 较 好 成 绩 。 记 忆 能 力 的培 养 1要 求 学 生 采 用 分 散 记 忆 法 。 学 生 往 往 把 某 一 段 教 材 一 . 次 背 上 七八 遍 或 十几 遍 。当 时记 住 了 。过 几 个 月 差 不 多 就 忘 光 。 要 求 学 生 分开 进 行 学 习 : 天看 一 遍 , 周 复 习一 次 。 我 当 一 一 月 重 复一 次 , 考试 前巩 固一 次 。总 费 时 少 而记 忆 的效 果 好 。 2要 求 学生 采 用 趣味 记 忆 法 。我 传授 一些 . . 也要 求 学 生 自 己创 造 一 些 。如 清 朝 先 后 1个 皇 帝 在 位 ,时 间 跨 古 代 近 代 两 2 段 , 生 往 往 理 不 清 顺 序 , 要 求 学 生 记 “ 皇顺 , 雍 乾 , 学 我 努 康 嘉 道咸 , 光 宣 ”押 韵 上 1 , 同 , : 学生 念 一 两 遍 就 记 住 。 3 3 引导 学 生记 忆 纲要 。 学 生 先 把 大 量 内容 归 纳 为 纲 要 , . 让 使 用 时 由 纲 要 再 扩 展 为 详 细 内 容 。 如 康 有 为 的 活 动 归 纳 为 “ 书 、 法 、 皇 、 古 、 辟 ” 个 词 , 映 出康 有 为 历 史 活 上 变 保 复 复 5 反 动 的 演 变 过 程 ; 如 美 国独 立 战争 经 过 , 住 莱 克 星 顿 枪 声 、 再 抓 组 建 大 陆 军 、独 立 宣 言 》 表 、 拉 托 加 大 捷 、 克 镇 战役 和 《 发 萨 约 英 美 和 约6 事 即 可 。 学 生 记 忆 纲 要 也 易 于 了 解 事 物 之 间 的 件 关系 。 二、 理解 能力 的 培 养 理 解 能 力 也 是 学 生 学 习 历 史 的基 础 能 力 之 一 . 解 不 了 理 就 难 以应 用 。我 在 教 学 中 注 重 讲 清 基 本 的 历 史概 念 和史 学 理 论 , 时 注 意各 学 科 知 识 问 的 渗 透 , 导 学 生 把 前 后 知 识 联 同 引 系起 来 分 析 思 考 , 以激 发 学 生 的 思 维 , 其 养 成 创 造 性 思 维 使 的 习惯 。 1 清基 本 概 念 。 如在 讲 授 君 主 制 、 主制 、 和制 、 主 . 讲 民 共 君 立宪制; 民主革 命 、 民族 革 命 、 产 阶级 革 命 、 产 阶 级革 命 ; 资 无 论 述 、 述 、 述 、 析 ; 革 、 革 、 革 等基 本 概 念 时 , 必须 将 叙 评 分 改 变 沿 就 其 内 涵讲 清 。 × 纪 中期 前 后 ,届 x 对× 世 × 中会 议 ,大 .届 人 大等 × × 也 要 同样 讲 清 。 此外 , 师 平 时 也 应该 让 学 生 区分 历 史 概念 的 教 内涵 , 试 题 里要 求 回 答 某 一 历 史 事 件 的 后果 。 就 要 求 教 师 如 这 指 导 学 生分 析 后 果 与结 果 、 果 的 不 同 。并 且 在具 体 问 题 的指 成 导 下 , 用对 比分 析 的 方法 提 高 学 生理 解 历 史概 念 的能 力 。 运 2要 让 学 生 了解 基 本 的 史 学 理论 。在 日常教 学 中 , 师 必 . 教 须 给 学 生讲 清生 产 力 与 生 产 关 系 . 济 基 础 与 上层 建筑 , 经 民族 矛 盾 与 阶 级 矛 盾 , 国 主义 与 国 际 主 义 , 性 与 共 性 . 则 与 爱 个 原 策 略 , 然 与 偶然 等 的辩 证 关 系 。 评 价 历 史 人 物 和历 史 事 件 必 像 的 尺 度 , 民 和 英 雄 人 物 的作 用 , 史 发 展 的规 律 等 问 题 , 人 历 教 师应 该 在 举 例 说 明后 ,让 学 生 再 举 同类 例 子 加 以说 明 以巩 固 基本理论 。 3引 导 学 生将 各 学科 知 识 互 相 渗 透 。 . 以促 进 历 史课 的 学 习。 现代 的考 试 是 大 文 科 和 大 理 科 的 考查 , 一科 试 题 也 涉 及 其 他 学 科 的知 识 和 能 力 。语 文 课 本 中大 部 分 课 文 , 《 人 墓 碑 如 五 记》《 、改造 我 们 的学 习 》 《 后 一 课 》 《 亲 》 都 可 加 深 学 生 、最 、母 等 对 历 史 相 关 知 识 的理 解 。 政 治 中 的 理论 ( 民族 形 成 的4 要 如 个 素) 可指 导 历 史 的 学 习 ( 虑美 利 坚 民族 形 成 的要 素 )地 理 上 考 , 的 山川 地 形 知识 、 语 上 的 词 语 知 识 、 学上 的统 计 比例 知 识 I 英 数 等 都 会 促进 历史 学 习 。 过 来 , 反 历史 学科 也 会 促 进 其他 学科 学 习 。教 师要 引导 学 生 把 其 他 学 科 知 识 恰 当灵 活地 运 用 到 历 史 学 习 中来 。 三 、 析 能 力 的 培 养 分 要 学好 考 好 历 史 , 析能 力 是 相 当 重 要 的 。 生往 往 不 会 分 学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思维,训练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而思维则是认识过程的核心,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水平上。
历史课中,结合历史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去想、去问、去探究、去讨论,并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获取知识的思维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对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世界历史第一册讲英、法、美等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国家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兴趣。
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去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找出共同归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又如教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难点时,可直接提问“蒋介石是该杀还是该放?如何解决对抗日更有利?”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们根据问题积极思考、讨论,从而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
二、引用文字材料。
借助图象、语言等直观教学手段。
培养形象思维历史形象丰富多彩,不脱离历史形象的思维就是历史形象思维。
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加强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引用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
如世界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晚上9点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雷鸣般的‘乌拉’声压倒了枪声,起义群众冲进并占领了冬官。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几点做法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中学生历史理论思维的发展及其理论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将散乱的历史知识、历史线索、历史图像形成一个总的历史框架,形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风俗、思想、科技、民族、宗教等多方面发展的历史态势结构,进而提升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形成相应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内容作为基础,然后以之去理解、分析对象,从而把握对象的现象和本质,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
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学法指导:一、抓历史知识体系的落实读史先读纲,纲举才能目张。
如《新编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的纲要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总纲,它体现教学大纲的知识体系;第二是章纲,即每章的序言和每节的标题,它反映每一时期总的历史内容、重点事件及其内在联系;第三是节纲,它往往依政治、经济、文化等来列述,贯穿着某一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的来龙去脉,充满了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况以及后人的定性、定位和价值判断等历史评论或结论。
学习历史,就要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知识体系,达到“宏观在胸”、“目有全牛”。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培养其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单是片面记住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要形成一个历史的整体观。
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师在具体讲解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反复地、大量地实施整体教学观,培养学生把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掌握历史发展基本框架和线索的基础上,层层夯实历史知识的体系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应用。
二、抓历史知识点的落实历史是由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人物和事件构成的,而掌握这些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先后发展关系,便是落实基础知识点的首要。
同理,历史发展线索也是由许多历史事件串联而成的,应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做出准确的复述,或对历史事件、人物活动的各个方面做出较准确的复述和评价,这是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必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
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历史思维能力不仅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历史观念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历史的长河中抽取出历史观念,如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变迁的规律、历史联系的规律等,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观念。
二是注重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抽取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利用历史比较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三是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抽取出主要的历史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是注重历史运用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抽取出可以运用的历史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把握好历史教学的核心,注重历史观念、历史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如何帮助初中一年级孩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
如何帮助初中一年级孩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考能力。
一、培养对历史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可以通过多读一些历史故事书籍,适当引导孩子去了解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激发他们的兴趣。
还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些历史遗迹或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二、引导学会提问历史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学会提问。
为此,可以在讲解历史知识时,提醒孩子不断地思考和发问。
例如,当讲解关于古代文明的时候,可以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文明的差异以及古人是如何克服困境的等问题。
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鼓励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并不是单一的解释,不同的历史事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历史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可以通过让孩子读取不同的历史文献、研究不同历史学家的观点以及对比不同历史教材的内容来实现。
四、学会运用证据历史思考能力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学会运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孩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收集、分析并运用各种历史证据。
例如,当讨论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时,可以要求孩子找到相关的文献、图片和资料,以支持他们的观点。
通过培养运用证据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
五、开展历史讨论定期组织历史讨论活动是培养孩子历史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讨论活动中,可以为孩子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和辩论。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孩子思考历史事件的各种因果关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了解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对于理解其原因和影响非常重要。
为此,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在学习特定历史事件时,可以引导孩子了解相关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必考课。
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
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
中学历史思维能力文科学生一、记忆能力的培养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
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
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
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
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其次,要求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
我传授一些,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
例如清朝先后12个皇帝在位,时间跨古代近代两段,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我要求学生记“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韵上口,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
又如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
我要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
再如党的十三大内容要点可记成“一二三,大发展”,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温饱,小康,中等发达目标。
再次,引导学生记忆纲要。
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
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
再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可抓住莱克星顿枪声、组建大陆军、《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和英美和约6件事即可。
记忆纲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
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有哪些能力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有哪些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具体包括哪些呢?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先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有哪些能力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包含的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如何认识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如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残酷性和进步性;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发展性;如何分析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如何分析历史的曲折性和向前性;如何认识革命的暴力性与和平性(1919年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中,以和平夺权的方式,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跃入社会主义社会)等等,如果用确定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来看待,就很难找到它的合理内核,若以辩证思维作指导,就能解开它的“历史之谜”。
所以辩证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可以以一个历史事件为圆心,把自己的思维扩散开来,延伸出去。
例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学生可以就此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
加深理解,提高应变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的观点。
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
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可以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兴趣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
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但高中生由于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他们不满足于获得一般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他们渴望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并对许多深含哲理的历史现象怀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将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寓于感人的讲述之中。
二、指导阅读针对学生不善于读书,不会进行分析、概括,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
例如,在讲授原高中世界史第一章原始社会,当讲到原始社会解体时,考虑到它对以后讲授亚非奴隶制国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必须让学生清楚而又牢固地掌握原始社会解体时经历的变化,从而形成明确的概念。
三、纵横联系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
这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把20世纪 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
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
如世界史讲到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时,可联系同年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四、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高中世界史“ 1794-1814年的法国”一节教材,首先应依据教材分析拿破仑夺取政权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历史条件,使学生认识第一帝国的建立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过程以及相关材料的研究、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引导他们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研究、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自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历史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高。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历史思维训练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辩论赛、历史写作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历史思维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历史思维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物理课上利用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课上通过学习历史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对于发展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历史研究小组、历史读书会等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历史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地图、虚拟实境等,让学生以一种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价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写作、小组合作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提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历史思维能力是指个体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轶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历史题材的书籍、电影等进行阅读和观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主动学习兴趣。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学生往往难以理清其中的脉络和关联。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可以通过编写详细的教学大纲,将历史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分类进行组织,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
同时,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前后关联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描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后果,引导他们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的不同解释观点展开辩论,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的解读和分析,让他们了解历史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他们的历史信息辨析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和创作历史学科的研究和创作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要求他们进行相关文献的查找和整理。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价不同历史观点、证据和结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历史创作,例如写一篇历史小说、制作一份历史展板等,让学生通过创作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地讲,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就中学生来讲,学习的历史课程仅仅是整个历史的很小的一部分。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形成,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之中。
初中学生思维的个性、批判性和抽象性有所发展,掌握了一些历史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思维从感知表象向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
1 建立生动的历史学习平台按现代课程论的观点,在历史教学中,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共同组成。
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种形式,活动课程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思维训练的途径是广阔的。
当前的历史教学仅仅是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不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推行新课程的背景下进行历史教学,首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历史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历史学习平台,通过3个互动的课程共同完成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
其次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进行必要的考察,掌握现代学生思想动态,找到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再次要更新观念,不能用老方法教育新学生,也不能用老思维去培养新思维,要用新观念、新思想指导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
2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一种归纳。
在归纳总结中要做到3个结合――政史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
首先要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冲破学习的障碍,做到活学活用。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生知识升华的过程。
其次要学会分析和梳理,通过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不断的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
再次是因人而异。
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对历史的关注程度、方法都不尽相同,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适当加以指导和点拨,这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指导现在,展望未来。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资料、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上的有趣事件或者展示历史文物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历史事件的原因、后果和影响,让他们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让学生分析不同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合理推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
三、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和因果链条,让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历史事件相关的逻辑推理题目,让学生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归纳总结,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培养他们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是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依据,学会利用历史资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史料和历史地图等,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并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和引发思考。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和背景,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18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李艳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始注重“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应用其中。
并且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再单单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历史知识进一步丰富,树立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
本文首先对历史思维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并且阐述了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历史思维能力,最后给出了一些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学习历史可以使得学生联系古今中外,进一步的使得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及分类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历史思维呢?简单的说历史思维就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与历史学习的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发育特点,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师极为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初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历史思维能力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阐述一下:1、批判性思维能力初中历史学科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讲究还原以及论证历史事实。
基于此特点,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具体批判性的历史思维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大量的历史剧以及历史小说,这些电视剧以及小说中所涵盖的历史内容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历史思考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
历史思考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考,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本文将以一个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案例背景本次教学案例的主题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
在该主题中,学生将学习中国近代史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了解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主题,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关键事件和人物;2. 掌握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相关的历史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探究历史事件和人物教师将引导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史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个人研究等方式,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于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影响。
3. 分析历史文献教师将给学生一些历史文献,如演讲稿、文章或者文件等,让学生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分析文献中的观点、论据和目的,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思想和意义。
4. 进行历史推理教师将给学生一些历史事件或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历史推理。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思考能力,分析事件的原因、结果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 进行历史判断教师将提出一些历史判断题,让学生进行选择和解释。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判断某个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并给出理由和论据。
6. 总结并展示成果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将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本次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思考方法,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演讲、海报制作等方式,展示他们对于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四、评价与反思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展示成果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60学习版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历史科目的要求,并且无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授课模式不能只是传统的“教与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历史学科中的内容十分繁多,在目前的历史学科中,有大量的时间、事件、人物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掌握的。
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负面情绪。
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适宜的对象性活动,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解决问题。
我们教师常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课堂提问时,学生常常是照着书本读。
如何突破这种僵化、呆滞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呢?为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开放式提问”是很有必要的。
“开放式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所提问题不只是一个答案,启发学生不仅回答学到了什么,而且回答思考和发现了什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在课堂上争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都是大有益处的。
(二)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思维差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常见的教学弊端,一个班级进度相同内容相同,评价标准也相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优异学生积极性下降,困难生自信心大受打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长期下去,班级学习的两极分化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如何培养初中历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历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历史学科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初中历史学生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历史学科的核心之一就是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学会从一段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描述中,提取出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案例,如中国革命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或者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决策,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相关的历史经验。
2. 对比分析:选择几个相关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解释其原因和影响。
3. 资料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文献或者资料,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这些资料中的信息,得出相关的结论。
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整合信息的能力。
以上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对历史事件或历史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能够提出自己的合理观点。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1. 辩论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辩论,要求他们选择一个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通过证据和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 评价历史观点:选择一些经典的历史观点或者历史学说,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和批判。
学生需要能够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3. 列举证据: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主动寻找历史事件的证据,运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对证据的辨别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墨
, = 思 : 台 = 如 何 培 养 中 学 生 历 史 维 邕 力
刘 佳
( 化市兴旺寨中学 , 北 遵化 遵 河 040 ) 6 20
历 史 是 中 学 生 必 修 课 。要 使 学 生 学 好 历 史 、 好 历 史 , 考 教 师 必 须 注 意 平 时 对 学 生 历 史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历 史 思 维 能 力 是 学 习 、 究 历 史 问题 的能 力 , 主 要 包 括 记 忆 、 解 、 析 和 研 它 理 分 应 变 能 力 。 时注 意 培 养 记 忆 、 解 、 平 理 分析 和应 变 能 力 , 考试 时 学 生 就 可 以 取 得 较好 的成 绩 。 记 忆 能 力 的 培 养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 , 而学 生 往 往 反 映 “ 记 不住” 。我 采 取 以下 方 法 使 学 生 少 花 些 时 间 多记 一 些 知 识 。 1分 散 记 忆 法 。学 生 往 往 把 某 一 段 教 材 一 次 性 背 上 七 八 . 遍 或 十 几遍 , 当时 记 住 了 , 几 个 月 差 不 多 就 忘 光 了 。我 要 求 过 学 生 分 开 进 行 学 习 : 天 看 一 遍 , 周 复 习 一 次 , 月 重 复 一 当 一 一 次 , 试 前 巩 固一 次 。 总 费 时 少 , 记 忆 的 知 识 多 。 考 而 2趣 味 记 忆 法 。 我 传 授 一 些 , 要 求 学 生 自 己创 造 一 些 。 . 也
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这里的思考,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它是认知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于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1.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使我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我们今天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事,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起将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
2.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
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最终目的就不在于让学生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在于引导他们利用历史知识这个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所以我们要凭借有限的教学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3.是各类晋级考试成败的关键。
目前为建设现代化服务,往往采取笔试、面试等形式,选拔综合素质人才,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思维和应变能力必不可少,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便应对社会选拔。
此外,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相关科目,如政治、语文等学科。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并将之落到实处。
二、历史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人们在接触和解决历史问题时都有一个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主要有三种形式:1.分析与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必考课。
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
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
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
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
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
前巩固一次。
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其次,引导学生记忆纲要。
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
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
再次,记忆示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用示意图表示,学生易于掌握并记准。
再如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变化,我设计成下列示意图,一目了然,易于记忆:禅让制→世袭制→军功制→荐举制→士族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
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首先,教师讲清基本概念。
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
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并且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
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
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第三,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
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科试题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如《五人墓碑记》、《改造我们的学习》、《最后一课》、《母亲》等都可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
政治中的理论(如民族形成的4个要素)可指导历史的学习(考
虑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要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数学上的统计比例知识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
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
第四,前后知识的联系、贯通。
如中国古代史中介绍战国时中原地区可购到东南西北各方的出产品,引导学生不能孤立死背,而要前联(春秋战国经济发展、交流增多),后联(为秦统一奠定经济基础——统一市场初步形成)。
第五,还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了解真实情况。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重要的革命而非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而非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三、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要害。
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
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
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不伟大当然错误。
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
其次,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
四、应变能力的培养
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相当重要。
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
要求多思考相关问题。
如: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
其次,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要求学生确定所给试题的时间、地点、人物、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性质、影响等),答题技术性要求(如对比、分析、归纳、叙述、引用原文等),教师加以补充。
经常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提高学生审清题意能力。
即使不会回答,也不浪费时间;若乱答一气,一分不得,却花了不少时间。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历史理论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挖掘隐性历史知识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