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事革命》课程教学大纲 - 东南大学
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多媒体课件
1
第三节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一、新军事变革的由来 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美军依据这一理论,边实践、边探索,新军事 变革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美军计划到2010年前,完成陆军全部10个作战 师的数字化建设。
4
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新军事变革是以夺取并保持绝对军事优势 为目标,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 动力,通过“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实现军事体 系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
13
(二)从发展进程和总的趋势看, 可概括为:快、广、猛
1、快 就是变革进展神速。冷兵器战争,大约持续了 4000多年。热兵器战争,大约持续了800年。机械 化战争,持续了约200年。据估计,人类将用80年左 右的时间,就可完成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进 入信息化战争的成熟期。
14
(二)从发展进程和总的趋势看, 可概括为:快、广、猛
9
(四)创新作战方式
由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接触式、线式等正规的作 战方式,转变为非接触、非线式作战的更加灵活的 作战方式。发展研究网络中心战、太空攻防战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新武器的应用,必须创新 作战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军事变革的需要,确保战 争的主动权。
10
(五)转变战争形态
战争形态的转变,表现为六个方面: 1、战场空间日益扩展。 2、战争节奏日益加快。 3、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 4、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 5、军队作战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6、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日趋模糊。
新军事革命与军事思维方式变革
新军事革命与军事思维方式变革陈小明2012-8-14 15:52:34 来源:【专题名称】中国政治【原文出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第66~69页【作者简介】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江苏南京210003 陈小明(1974—),男,湖南衡阳人,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讲师,军事学博士。
【内容提要】军事思维方式变革既是以信息化为本质和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思维方式适应新军事革命的必然要求。
军事思维方式的变革牵引着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的创新,对于新军事革命有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实现军事思维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确立与新军事革命相适应的新型军事思维方式。
【关键词】新军事革命/军事思维方式变革/新型军事思维方式当代,以信息化为本质和核心的新军事革命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机械化战争和军事形态的面貌,而且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关于战争和军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改变着军事思维主体把握军事客观存在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样式,即军事思维方式。
自觉按照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进行军事思维方式的变革,并通过军事思维方式的变革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军事制度、军事实践的创新,不仅是我军积极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观念保证。
一、军事思维方式变革是新军事革命的必然要求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首先是一场军事认知领域的革命,从而突出了军事思维方式变革的紧迫性。
历史上的金属化军事革命、火药化军事革命、机械化军事革命,就其主要内容而言,或是人的体能的延伸,或是人的技能的延伸,均侧重于提高军事系统的物理性能。
与历史上的军事革命不同,新军事革命更加突出和彰显了人的智能因素,它是“以‘信息化’为技术基础,以‘知识化’为人才要求,以‘系统化’为发展原则,最终从整体上建成一种以‘智能’为主导的新型军事系统——智能化军事系统。
”[1](P277 )在信息化战争中,能否拥有信息优势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
但“信息优势只有在其有效地转化为知识优势和决策优势时才能给联合部队带来竞争优势。
新编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课教程教学教案05
第四章一、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动因(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展是新军事革命产生的强大动因(二)军事需求的强力拉动是新军事革命产生的内在动因(三)军事理论的创新牵引新军事革命的产生与开展二' 新军事革命的基本内容【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视频资料,形象地通过展示我国的最新武器装备来向同学们说明最新的军事技术,方便同学们直观地理解创新军事技术的特点;通过阅兵方队来介绍现代的军事编制体制、军事理论、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特点。
(一)创新军事技术.侦察立体化1.打击精巧化.反响高速化2.防护综合化.夜幕单向化3.武器电子化.指挥控制智能化4.现装新型化(二)创新编制体制1.军队的规模将缩小.军队结构将不断优化2.军队人员构成和素质将大幅度改善.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部队的特点(1)作战规模小型化(2)力量结构集成化(3)指挥体制多能化(4)后勤保障社会化(三)创新军事理论(四)创新作战方式(五)转变战争形态(1)战场空间日益扩展。
(2)战争节奏日益加快。
(3)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
(4)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
(5)军队作战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6)前方与后方的界线日趋模糊。
三、新军事革命的重要影响【课堂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世界军事的了解以及刚才学习到的课本上的知识, 谈谈自己对目前世界范围内战争与和平情况的理解,并给出自己的依据。
(一)世界各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强度加大(二)世界战略力量比照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三)世界各国军队武器装备性能和作战能力的差距进一步增大(四)对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将产生消极作用第二节信息化战争【课堂讨论】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
最后由老师作总结,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1.信息化战争是社会经济形态开展的必然结果2.高技术的开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3.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主导化(二)武器装备信息化1.信息武器系统2.单兵数字化装备3. C4KISR 系统(三)作战空间多维化1.物理空间超大无限2.信息空间多维广阔(1)电磁空间是信息空间的重要组成局部。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本目录提纲(供开卷考试使用)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本目录提纲(供开卷考试使用)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四)国防的对象(五)国防的基本类型P9二、中国国防的历史(一)中国古代国防(二)中国近代国防三、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第二节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一)国防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二)国防领导的特征及组织形式(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P22三、国防建设目标(一)国防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三)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四、国防政策 P 28五、武装力量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1、陆军2、海军3、空军4、第二炮兵(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三)中国民兵第三节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体系(一)我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二)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四)我国的军事权益保护制度1、军事蛇蛇保护制度2、军人婚姻保护制度3、国防专利保护制度二、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国防权利P 43(二)公民的国防义务 P44(三)国防权利与国防义务的关系 P49第四节国防动员一、国防动员概述(一)国防动员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二、国防动员的内容(一)人们武装动员(二)国民经济动员(三)人民防空动员(四)交通战备动员(五)国防教育三、国防动员的组织实施(一)进行动员决策(二)发布动员令(三)充实动员机构(四)修订动员计划(五)落实动员计划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一)军事思想的概念(二)军事思想的特征(三)军事思想的分类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法杖(一)古代军事思想(二)近代军事思想(三)现代军事思想三、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一)军事思想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剧本观点(二)军事思想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三)军事思想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知道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P82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P99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一、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含义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三、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地位作用第三章战略环境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一)战略的含义 P153(二)战略的构成要素 P154(三)决定战略的基本因素 P155(四)战略的基本特征 P158(五)战略的分类 P159二、战略环境研究的内容(一)国际战略环境 P160(二)国内战略环境 P162三、战略与战略环境的关系 P163第一节国际战略格局一、两级格局的解体 P165二、新的世界战略格局发展态势 P169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P173一、判断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论分析 P174 (一)威胁要素(二)威胁的类型(三)威胁的转化二、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P179三、我国安全环境的主要问题 P183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P191一、高技术概念与分类 P191(一)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基本含义(二)高技术的基本分类二、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P193三、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P196四、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P203第二节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P208一、基础性军事高技术 P208二、应用性军事高技术 P219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P242一、新军事变革的由来P242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P244(一)创新军事技术(二)创新体制编制(三)创新军事理论(四)创新作战方式(五)转变战争形态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P247第五章信息化战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P250(一)信息的基本含义(二)信息技术的含义二、信息化战争的演变与发展 P253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P260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P267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P272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二、加强研究,创新理论三、加大投入,发展装备四、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新军事革命
那么新军事变革包括哪些方面呢?
军事科技突飞猛进 军事理论不断创新 军事制度深刻变革
新军事变革的成功范例
美军----目前95%的信息侦查情报、90%的军 事通信、100%的导航定位、100%的气象信息来 自太空的信息系统 俄军----70%的战略情报、80%的军事通信依 赖太空系统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总部调集海湾地区 卫星33颗,1999年科索沃战争变为50颗,2003 年伊拉克战争增至90颗
新军事革命及其影响
新军事变革的含义:
新军事变革既是对以往历次军事变革的继承和 总结,又是对历次军技术、作 战思想、作战力量、组织体系和军事管理创新 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
历史上的军事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火药的运用,使热兵器代替冷兵 器,滑膛枪跑取代大刀长矛,火器时代由此到 来。 第二次发生直接推动力是蒸汽机、内燃机的发 明,机器开始取代人力,机械化战争时代开始 到来。 第三次就是现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 革
引起军事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军事体制 的深刻变革
一、是信息化时代的战争和战略理论----网络 中心站、第六代非接触战争、强调夺取制太空 权和制信息权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目标; 二、是关于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论----联合作 战、非对称作战、信息化作战 三、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理论----全能 军队、职业化军队、系统集成军队等
编制体制的调整方面:
军队规模小型化;
力量结构集成化;
指挥体制扁平化;
新一轮军改
成立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取消四总部,中央军委实行多部门制,
新设立15个职能部门;
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
《新军事革命》课程教学大纲
《新军事革命》课程教学大纲新军事革命是以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引发军事形态根本性变化的社会现象。
它以海湾战争为启动标志,以美国为领先者,已掀起一场世界性的军事大变革。
新军事革命的实质是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化军事形态转化,其动力是二战以来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群,其引导者是国家利益。
这场军事大变革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对各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引起我国政府和军队的高度重视。
目前,对新军事革命的全方位研究,也已在中国全面展开。
本课开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当今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的重大发展趋势,了解这场军事变革对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挑战和影响,认识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为国服务、科技强国的爱国责任意识。
本课的内容是军事革命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新军事革命的内涵与特点、新军事革命与军队建设、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军事理论与作战方式。
本课教学课时是32小时,2个学分,采用讲解、讨论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章军事革命及其发生发展机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军事革命的概念与特征2、了解军事革命的发生发展机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军事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第二节军事革命的发生发展机制社会环境对军事革命的作用机制、军事环境对军事革命的作用机制【思考题】1、什么是军事革命,其特点是什么?2、历史上一些国家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却没有及时实现军事革命,并在战争中饱尝失败的苦果,这是什么原因?第二章新军事革命的时代背景、内涵与特征【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军事革命的时代背景了解新军事革命的内涵与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新军事革命的时代背景二战后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大国的政治、军事需求牵引,独特的文化精神以及社会形态的转变是新军事革命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节新军事革命的含义与特征【思考题】1、什么是新军事革命,其特征是什么?2、新军事革命的实质是什么?第三章新军事革命中的军队建设【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军事革命对军队建设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新军事革命与陆军建设数字化陆军装备、战场信息高速公路与数字化陆军体制第二节新军事革命与海军建设海军的装备发展的智能化、灵巧化与海军“软”系统、立体化建设第三节新军事革命与空军建设未来空军武器与空军空天一体化建设【思考题】1、陆军建设的趋势是什么?2、海军建设的趋势是什么?3、空军建设的趋势是什么?第四章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军事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军事革命影响下军事理论的发展动态【教学内容】第一节军队建设理论的发展数字化军队建设理论、一体化军队建设理论第二节作战理论的发展“高空天一体化”作战理论、信息战理论、网络中心战理论、天战理论【思考题】数字化军队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体化军队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高空天一体”作战理论的基本内容?信息战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五章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作战方式【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新的作战方式【教学内容】第一节一体化作战第二节非线性作战第三节机动作战第四节网络战第五节联合作战【思考题】1、什么是一体化作战?2、什么是非线性作战?3、什么是机动作战?4、什么是网络战?5、什么是联合作战?。
军事课程讲义20100919
军事课程讲义一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1 高科技战争(1)武器: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2)作战空间:大纵深高立体(3)作战行动:高速度全天候全天时(4)C3I系统:全新的战争理念(5)电子战:自始至终(6)战场透明2 世界新军事革命(1)什么是新军事革命:它是军事思想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教育训练作战方法和国防制度等发生一系列根本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军事运动过程诸如战法编制技术的某次变革以及火药飞机潜艇原子弹等新武器的发明也看作是军事革命。
(2)新军事革命的三个标志:①军事技术有了重大的发展和改变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武器系统②军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并与新技术运用一致③作战理论有重大突破并已运用于军事实践(3)军用高科技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光电子技术航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生物技术C3I系统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隐身技术定向能技术3 高技术战争和军事战略(1)着眼于未来的较量:精心选用和组合作战力量快速高效的投送兵力兵器组织网络化的战场指挥(2)创造多维战场平台:多种多样的作战平台技术型后勤保障新概念武器(详细介绍)(3)及早计划与部署:训练新时期军队二战场诸兵种构成和战斗形式(1)军兵种介绍基干兵种:步兵装甲兵机械化步兵炮兵技术兵种:陆军航空兵侦察情报电子通信工程防化导弹核生化部队综合兵种: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军种的划分依据各国各地区的一定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形势来确定没有规律(2)作战样式战役分类:空战空袭战空降战海战登陆战电子战阵地战化学战坦克战太空战战术分类:运动战游击战破袭战破交战(3)从C3I到C4ISRKCommunication,Command,Control and Intelligence systems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计算机computer、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杀伤Killer海湾战争介绍(战役学)四阶段战役计划:第一阶段战略性空中打击第二阶段夺取科威特战区制空权第三阶段战场准备第四阶段地面进攻作战1 空中作战的目的和任务(1)孤立伊拉克政府使其丧失能力领导指挥机构包括伊拉克内务保安部门政府的关键机构和伊军的指挥与控制系统电力生产设施中为军事部门和军工部门供电的关键部分电信和C3系统(2)夺取和保持制空权扫除空战障碍一体化战略防空系统:高级防空控制中心地对空导弹阵地雷达站把防空系统连接起来的C3枢纽空军部队和机场(3)摧毁核生化作战能力核生化研究所核生化武器生产工厂核生化武器的储存设施(4)摧毁大部分军品生产工厂基础设施和兵力投送能力使伊军无力发动攻势作战军品生产设施和储存基地飞毛腿导弹及发射架生产与储存飞毛腿导弹的设施炼油和供油设施(但不包括长远的原油生产能力)海军部队和港口设施(5)使驻科威特和伊拉克陆军及其机械化装备失去作战能力促使其崩溃连接军队和后勤保障的铁路和桥梁陆军部队包括驻科威特战区的共和国卫队2 海上作战的目的和任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1)海军部队根据空中任务指令实施空中作战在波斯湾北部海域建立海上优势并进行扫雷活动攻击伊拉克威胁海军部队的岸上设施(2)海军部队继续执行上述任务并以空中和海上火力攻击伊军地面部队(3)海军部队继续执行上述任务采取登陆佯攻行动在科威特海域实施佯动与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一起做好在谢拜赫附近登陆的准备海军部队指挥体制:中央总部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波斯湾作战编队地中海攻击大队红海作战编队中东作战编队两栖特遣编队中央总部海司代表处后勤支援编队3 地面作战伊拉克陆军在科威特的部署:(1)南部防御部队:23个师3个特种作战旅部署在科威特市贾赫拉一线以南地区任务可能是占领和防守“萨达姆”防线和科威特南部的海岸线,阻止联军从正面突破和登陆。
5.1 新军事变革概述
教学章节:第五章第一节新军事变革概述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军事变革的含义动因及主要内容
须解决的问题:
了解军事变革的含义动因及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一、新军事变革
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和同学讨论
讲授+案例
课内外练习:
了解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课后小结:
注: 1.除个别课程因教学需要连续上课超过2个学时外,每个教案均以2学时安排。
2.教案首页后面附上讲稿,形成本次授课的教案。
3.学期结束教师将本学期教案汇集成册,备查。
4.适用班级情况。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第五章第一节新军事变革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军事变革的含义动因及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军事变革的含义动因及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
课程资源准备
主要内容、课时建议
一、新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
新军事变革的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冷战格局的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世界大战在很长时间内可以避免,但是局部战争不可避免,甚至局部战争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二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了武器装备乃至军事思想、战争形态、军队建设编制等重大而深远的变化,这个变化作为当今世界的新军事变革,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把工业时代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最终结果是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经过高技术战争阶段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
新军事变革与新概念武器教案
一、新军事变革
1、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历史
(1)金属化军事变革
(2)火药化军事变革
(3)机械化军事变革
(4)信息化军事变革
2、世界新军事变革由来与内涵
(1)新军事变革的由来
(2)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3、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1)需求牵引军事变革
(2)未来发展快、广、猛
二、新概念武器
1、新概念武器的定义
2、常见新概念武器介绍
(1)激光武器
(2)动能武器
(3)微波和粒子束武器
(4)非致命武器
(5)无人化智能武器
(6)纳米武器
(7)基因武器
(8)地球物理?
2.新概念武器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后记
新军事变革与新概念武器教案
课程
军事理论
课题(章节)
第四章第三节
主讲人
内容
分析
重点
新军事变革的内涵和特征
难点
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特点
关键
新军事变革的内涵和特征
教学目的
了解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通过认识一些新概念武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为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做贡献。
教法设计
课堂讲授、提问互动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新军事革命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新军事革命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军事革命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王铁寒世界军事历史的发展过程表明,每当社会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必然同时引发一场军事革命。
第一次军事革命,是于火药和火器用于军事,使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第二次军事革命,是于蒸汽机和电力应用于军事,使战争从“人力运动战争”时代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
而正在兴起的第三次军事革命,则以信息资源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基本特征。
这场新的军事革命产生于工业社会开始衰退,信息社会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形态转变时期,是新技术革命的强劲推动、时代发展的强烈需求和军事理论的有力牵引等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场跨世纪的全球性的军事领域的大变革中,谁不积极主动地实施军事革命,谁就不能掌握打开未来新型战争大门的钥匙,而只能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扮演穷于应付、被动挨打的角色。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置身于新军事革命之外,必然会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冲击和影响。
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
新军事革命呼唤新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以引导官兵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军事革命为着力点。
军事革命是一场全面的变革运动,从技术到战术,从体制编制到作战思想等,都将经历一场广泛的洗礼。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综合国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目前我军不可能在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技术武器上与发达国家一决高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军只能空谈军事革命,而没有资格参与军事革命的竞争。
相反,只要及时更新观念,就有可能抓住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军队之间的差距。
与前两次军事革命不同的是,这次新的军事革命主要是靠信息技术的革命来推动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与信息有关的军事技术的成本,竞争的代价有可能大大降低,从而使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新军事革命的“门槛”比核武器的“门槛”要低得多。
同时,在军事理论方面,也并非只有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才能发展创新,在历史上,新技术和武器装备不占优势的国家在军事理论上先行一步的实例屡见不鲜。
东南大学 军事理论 考试重点 历年试卷
军事理论复习纲要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要素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的类型扩张型(如美国)、自卫型(如中国)、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4、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5、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二、国防历史1、中国古代国防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近代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可选)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三、主要启示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有着声威远播、天下归附的武备;有过引而不发、强虏驻足的宁静;有过遍体创伤、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过抗敌卫国、坚守气节的巨大胜利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二、国防法规体系1、国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P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P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P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P232、《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事学教学大纲
军事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军事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涉及军事战略、战术、战争史、军队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军事学教学大纲,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军事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军事学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 掌握军事战略、战术、军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军事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军事学概论- 军事学的定义与特点- 军事学的发展历程- 军事学的基本原理2. 军事战略学- 军事战略的概念与内容- 军事战略的种类与特点- 军事战略的实施与评估3. 军事战术学- 军事战术的定义与要素- 战术行动的规划与执行- 战术战斗的实战应用4. 战争史- 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战争事件- 战争胜负的原因与启示- 历史战例与现代军事实践的联系5. 军队组织与管理- 军队组织结构与职能- 军队管理制度与实践- 军队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演示,介绍军事学知识和理论。
2.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创新。
3. 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模拟演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研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思维活跃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期末论文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一个具体课题,撰写期末论文,展示对军事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六、结语制定军事学教学大纲是全面提高军事学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军事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大纲,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军事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愿我们的教学大纲能够引领学生走向成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四、新军事变革的未来发展
(三)军事组织体制将更便于信息的快速流动与使 用
3. 组建信息战部(分)队
一体化头盔分系统 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 武器接口分系统 防护服分系统 微气候冷却分系统
四、新军事变革的未来发展
(四)对抗方式将呈现出以网络为中心的体系对抗
在未来战争中,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 络将把信息化作战平台与各种探测系统、指 挥控制系统、精确打击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 军事信息系统,使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性更 强、更完善,从而使信息化战争中体系对抗 的特征表现得更为鲜明
一、新军事变革的产生动因
(二)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所表现出的超强 作战能力,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了新军事变革 的重要性,更加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竞相加 快军事变革的步伐
武器装备信息 化
一、新军事变革的产生动因
(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动因
科学技术发 展
一、新军事变革的产生动因
1.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包含哪些? 2. 新军事变革产生的动因有哪些? 3. 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影响包含哪些方面? 4.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如何? 5. 结合实际,谈谈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的关 系
•
1、用爱心来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
•
2、人永远在追求快乐,永远在逃避痛苦 。
•
3、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
三、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影响
(四)进一步增强了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军事变革所带来的军事实力的提 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 国际地位,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 台上的发言权,军事因素对国际政治 影响的作用进一步上升
四、新军事变革的未来发展
(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将有进一步突破
新军事革命与军事工程教育
新军事革命与军事工程教育
汪大圻
【期刊名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年(卷),期】1997()1
【总页数】4页(P53-56)
【关键词】新军事革命;军事工程教育;高等教育
【作者】汪大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5-4
【相关文献】
1.院校教育必须适应新军事革命的发展 [J], 赵玉芹
2.工程技术发展与新军事革命 [J], 朱光亚
3.新军事革命对军队高等医学教育的启示 [J], 洪流;韩宇;靳雁;吴开春
4.站在新军事革命前沿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 [J], 单章辉
5.新军事革命与现代军事医学教育 [J], 陈俊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军事革命》课程教学大纲
新军事革命是以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引发军事形态根本性变化的社会现象。
它以海湾战争为启动标志,以美国为领先者,已掀起一场世界性的军事大变革。
新军事革命的实质是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化军事形态转化,其动力是二战以来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群,其引导者是国家利益。
这场军事大变革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对各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引起我国政府和军队的高度重视。
目前,对新军事革命的全方位研究,也已在中国全面展开。
本课开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当今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的重大发展趋势,了解这场军事变革对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挑战和影响,认识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为国服务、科技强国的爱国责任意识。
本课的内容是军事革命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新军事革命的内涵与特点、新军事革命与军队建设、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军事理论与作战方式。
本课教学课时是32小时,2个学分,采用讲解、讨论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章军事革命及其发生发展机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军事革命的概念与特征
2、了解军事革命的发生发展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军事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
第二节军事革命的发生发展机制
社会环境对军事革命的作用机制、军事环境对军事革命的作用机制
【思考题】
1、什么是军事革命,其特点是什么?
2、历史上一些国家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却没有及时实现军事革命,并在战争中饱尝失败的苦果,这是什么原因?
第二章新军事革命的时代背景、内涵与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军事革命的时代背景
了解新军事革命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军事革命的时代背景
二战后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大国的政治、军事需求牵引,独特的文化精神以及社会形态的转变是新军事革命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新军事革命的含义与特征
【思考题】
1、什么是新军事革命,其特征是什么?
2、新军事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新军事革命中的军队建设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军事革命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军事革命与陆军建设
数字化陆军装备、战场信息高速公路与数字化陆军体制
第二节新军事革命与海军建设
海军的装备发展的智能化、灵巧化与海军“软”系统、立体化建设
第三节新军事革命与空军建设
未来空军武器与空军空天一体化建设
【思考题】
1、陆军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2、海军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3、空军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第四章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军事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军事革命影响下军事理论的发展动态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军队建设理论的发展
数字化军队建设理论、一体化军队建设理论
第二节作战理论的发展
“高空天一体化”作战理论、信息战理论、网络中心战理论、天战理论【思考题】
数字化军队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体化军队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高空天一体”作战理论的基本内容?
信息战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作战方式【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新军事革命影响下的新的作战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一体化作战
第二节非线性作战
第三节机动作战
第四节网络战
第五节联合作战【思考题】
1、什么是一体化作战?
2、什么是非线性作战?
3、什么是机动作战?
4、什么是网络战?
5、什么是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