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论文-论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京都名师论文中心题目:再论资本主义的长期波动
资本主义论文:再论资本主义的长期波动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经存在了近400年。从亚当·斯密开始,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进行了讨论,也得出了各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一般均衡理论为资本主义的长久存在提供理由,马克思主义者则宣称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使其必然走向崩溃。但现实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情况,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和重大技术一经济范式创新的交替作用使资本主义呈现出矛盾一协调的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本主义长期波动的根源及形成机理,以免让世界遭受史无前例重创的大危机再次爆发,从而更好地规划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目的所在。
一、资本主义长波理论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从1788年英国第一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到2008年的二百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遭受过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打击。回顾资本主义经济二百多年来的表现,尽管每次危机都各具特色,但其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是相同的——周期性生产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伴侣,资本主义在其自身范围内只能做到缓解危机,而无法根除危机。所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可以通过整个经济中有规律重现的周期运动来描述。这些周期运动包括短周期(平均每3__4年一次)、中周期(平均每9—10年一次)和长周期。
从概念上说,长周期的含义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先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收入、价格等重要经济指标的长期波动或循环升降,这是早期长波概念提出时的含义。后来,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又由于对经济周期的研究重点转入增长期,长波概念也相应转为研究经济增长率的长期波动和涨落的再现。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长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为期约50.60年的价格与产出周期。长期以来,它又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大周期、长波、趋势周期、长期趋势、次级长期波动、趋势周期等。?由这些
来源:京都名师论文中心题目:再论资本主义的长期波动
名称我们可以发现,对长周期的研究与短周期和中周期相比,更偏重于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更关注于经济性质而非仅仅数量方面的变迁。这里应当注意,西方学者在使用上述名称中最为常见的两个即长周期(1ong cycle)和长波(1ong wave)时是有区别的:提到前者时一般着重探究长期上升和下降时期经济变量的变动及其原因;提到后者时则侧重分析波动的周期循环的整体结构特性,或者说主要探究经济是否确实在长期经历了某种类似钟摆的循环运动。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长波研究的先驱当属马克思和恩格斯。恩格斯早在1845年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已经在一般意义上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某些规律,并准确预言了1847年危机是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更加猛烈、更加持久的危机。恩格斯还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讨论了19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几次商业周期有规律的变化,指出造成这些规律变化的可能原因——运输系统和通信技术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并提出这些情况可能使资本主义周期在一定时间内可能缓和,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延长。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也对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和时期的划分。此后,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承认了恩格斯有关商业周期缩短的评论,并且通过引述斯克罗普的观点初步考察了长周期现象。另外,马克思和恩格斯深知工业和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明确讨论了这些过程,大致描绘出与重大技术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就业和产量长期波动的一种理论轮廓。这事实上也是在马克思着作中所能找到的暗示长波的最贴切描述。
“在此期间,技术革命并不显着,积累似乎首先表现为新技术基础上的数量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一条法则开始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发挥作用,不管实际资本结构如何,劳动力需求与资本按同比例增长。
但是,当资本吸引的工人数量达到高峰时,产品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这时候,销售出现困难,社会机制似乎也陷于停顿。这是大批劳动力不断被资本异化的过程,异化过程极其激烈、立竿见影,生产过程中断迫使资本家绞尽脑汁地节省劳动力。在所谓高压下,细微改进一点点积累起来,他们发现自己是推动所有重大
来源:京都名师论文中心题目:再论资本主义的长期波动
生产领域资本结构革命化的技术变革的具体体现” 5 J。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长波理论的最初建立功不可没,他们开始注意到资本主义发展兴衰交替的规律以及与之相伴的大规模结构变化,提出了固定资本更新周期,这些在后来影响了大量的研究者。
此后,约翰·克拉克(J.B.Clark)、赫尔普汉(A.Helphand)、杜冈一巴拉诺夫斯基(M.I.Tugan— Baranovsky)和维克赛尔等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长期扩张和萧条的循环过程这一点达成共识,并分别对其变动过程做出时间划分。皮埃迪一托内利(Pietri—Tonelli)、布热斯亚尼一图罗尼(Bresciani —Turroni)、帕累托和阿夫塔利昂(A.Afialion)等学者则试图研究经济运动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为证明长波假设提供证据。上述理论虽然“没有说明产生长周期的基本原因机制,甚至对周期转折点的解释也不能令人满意”,但它们为长周期的正规研究指明了基本方向,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在康德拉季耶夫之前,为长波理论作出最重要贡献的当属荷兰的社会主义学者范·盖尔德伦(Van Gelderen)。他1912年的文章《春潮》最早为经济长期运动提供了严格的统计和证明,这篇文章现在也被公认为长波理论的起源。按照他的观点,在l850一l873年间以及1896—1911年间,出现了两次资本积累的春潮。他认为,两次长期经济扩张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大产品创新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主导部门;(2)周期性的资本过度投资;(3)信用的扩张;(4)基本原材料的稀缺和丰裕;(5)世界市场的扩大和移民浪潮;(6)黄金的生产。_6 资本积累春潮的必要条件是生产扩张带来总需求的扩张,而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又会推动成本增加,也为经济危机以及随后的下降趋势创造了条件。
2O世纪2O年代,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D.Kondratief)首次正式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假设——熊彼特将其命名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是对长波理论决定性的贡献。他在1925年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
(The Long Waves in Economic Life)一文中,认为价格遵循着一个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