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洞施工技术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涵洞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中铁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十四工区负责施工的

DK843+632.5 (1-1.5m钢筋混凝土倒虹吸,DK843+200(1-1.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

涵,DK843+636(1-2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5+070.28(1-4.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5+530(1-2.0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6+127(1-2.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全部位于蚌埠高速站内。混凝土均使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框架主体为C35钢筋混凝土,出入口翼墙、排水侧沟、路面防磨层及帽石为C30混凝土,框架主要受力构件采用HRB335钢筋,一般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Q235钢筋。框架涵洞于2008年9月25日开工,2010年12月25日完工。

二、施工方法

2.1 施工技术方案

框架桥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进行地基处理,主要施工CFG桩,第二阶段进行框架主体施工,先施工底板和边墙踢脚,再施工边墙和顶板。内模采用碗扣式钢支撑、I16型工字型钢纵梁、方木横梁支撑体系和桁架式大块组合钢模板。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现场绑扎,严禁漏绑。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同等抗压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并相互错开。

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采用模筑法浇筑,混凝土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准确计量,集中拌合,用混凝土输送车运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到灌注部位。为确保施工质量,采用斜向水平推进法施工,上层与下层浇筑水平距离保持2m左右,且从底部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且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应插入下层5~10cm左右,间隔小于其作用半径,不得漏捣和重捣,边振边逐渐提高振捣棒,并避免碰撞模板。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墩身预埋

钢筋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浇至设计标高后,振捣时观察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即可缓缓抽出振捣棒,防止混凝土内产生空洞。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顶面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再一次收浆压光,表面用无纺布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当混凝土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拆除全部模板。

2.1.1 CFG桩施工

CFG桩复合地基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钻至设计标高后向孔中泵送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材料加水拌合的混合料,CFG桩施工完毕后,按有关规定对桩体进行低应变检测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

2.1.2 框架工程

2.1.2.1施工方案

基坑为明挖基础,开挖时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抽水,基础开挖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加筋褥垫层铺设。

该框架桥采用就地制作现浇的方法。框架结构采用大块组合钢模现浇,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浇筑边墙及顶板,边墙一次性浇筑在倒角以上,两边施工缝不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浇筑采用泵车泵送入模,振捣棒振捣,覆盖浇水养生。

2.1.2.2 技术措施

2.1.2.2.1 框架模板支架

框架桥支架系统采用1.5m*1.0m组合钢模配30cm*1.5m模板,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碗扣式满堂脚手架作为现浇箱涵的支架,立杆纵横间距均为600mm,步距为1200 mm,立杆下配置底托,顶配置顶托以调整高度。满堂支架自一端开始沿纵向每隔6m断面处用普通钢管设置横向剪力撑,沿纵向通长用普通钢筋设置纵向剪刀撑4

道均匀布置。顶板底模采用钢模,下配置60×100木枋次梁。沿涵长方向通长布置,间距为250mm小枋次梁垂直放在方木主梁上,主梁采用100×150方木,沿涵横向通长布置。置在上顶托槽内,主次梁的接头处均应放置在有支撑点的位置并用扒钉连接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巡视支架,随时注意观察支架的变形,并根据情况做好加固措施。

2.1.2.2.2 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调遣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试验、检测队伍,项目部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做到了工作有标准,检查按标准,同时装备先进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保证了各项检测检验据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用科学的手段保障了工程质量。

2.1.2.2.3加强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基础开挖后,请设计、监理进行了检查签证。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已通过三级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中对每道工序进行了严格检查。

三、工程质量病害防治

3.1工程中防腐蚀结构的施工要点

3.1.1 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垫块定型同等抗压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不得采用石子作垫块,严禁使用短钢筋作为垫块。

3.1.2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不但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有一定影响,而且也影响到混凝土的中性化速度。如果混凝土早期养护不良,混凝土表面就会迅速干燥。由于水泥水化的

程度不够充分,致使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大。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养护方案设计,科学进行养护。

3.1.3外加剂的添加必须按规定掺加,严禁不加或过量掺入。

3.1.4加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管理。混凝土必须充分捣固,对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也需要认真对待,压实表面对混凝土的抗腐蚀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施工中,我们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对施工用的原材料严格按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验、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科学的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计量偏差、水灰比、坍落度在要求范围。 3.2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问题十分突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开裂,为此,我们拟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3.2.1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采用中粗砂和连续级配碎石,运用双掺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和掺和料,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减慢水泥水化热释放速度,推迟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升温峰值;采取洒水降温的方法,降低混凝土骨料、拌和水、拌合机及混凝土运输车搅拌筒的温度,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连续薄层斜面推移的方法灌筑混凝土,并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加快混凝土热量散发,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均匀。

3.2.2排出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将循环冷却水管预先埋设在混凝土内部,根据结构尺寸分层曲折布置,每层上下设进出水口,并在结构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留出测温孔。混凝土灌筑后立即通冷水循环散热,定时测温,待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15℃时停止注水。

在炎热的夏季可以用帆布、湿麻袋等遮挡模板隔热、在寒季用棉被或吸光材料(如黑塑料围裹模板保温,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