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对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竞争时代,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着眼于人才的培养,是各国走的共同之路。因为人类面临的诸多竞争其本质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毋庸置疑,决定21世纪各国命运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培养人的素质问题。同时,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作为培养年轻一代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从最近的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泄露的事件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日本的民族精神,而这正是日本在道德教育上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大学是学校教育最后的阶段,大学生此时开始思想趋向于定型,所以在校时期是培养和形成各种人生观,道德意识最重要的阶段。德素养的培养要从小事身边的事开始作起。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切忌道德教育说空话,讲大道理,作虚事。道德品质影响着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拥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将决定着一个未来的路会是怎么样的。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成员,他们的道德品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置性变化。在这些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2、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
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4、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成熟。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我们从中还可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理的残留,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明令禁止的却偏
要去做等。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认识和看法。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指导作用。道德观念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处世态度,对一个人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许多大学生却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对他人索取,道德目标变为“多奉献多索取”。大学生对道德价值信仰的终极目标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对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的态度。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的脑中已经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狄德罗曾说,如果道德败坏,趣味也会堕落。一味地追求自我利益只会将自己推入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淖中去,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2)道德内容的多样性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使道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现在却与道德产生了联系,如环境污染、动物保护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自己的道德观念去判断,从而形成了新的道德规范。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思想的解放,西方的各种文化流入国内,不同文化下道德的内容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面对的道德内容呈现出多样性,而对其中正确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成了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许多大学生能按照自己过去形成的道德观念去辨别,选择。学习新增的积极的道德品质;有些大学生拜倒在消极思想中,沉迷于享乐主义等中,丢弃了自己原有的道德品质;还有些大学生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陷入迷茫和迷惑之中。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1、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从而锻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2、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3、首先要提高认识。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