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案例反思以生为本,以学定教_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反思(通用10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反思(通用10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反思(通用10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反思篇1最近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我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

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

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教学中,我们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

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

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

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学习策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争取在教学中有新的突破。

在教学中不断获取知识,既要教好学生,也要在教学中汲取经验。

更会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反思篇2《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

以往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地位都得不到体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导语2.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概述3.案例评析4.教学反思5.结语正文(篇1)【导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教材的改革与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案例的评析与反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进行评析与反思,以期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概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传统故事,也有现代儿童生活场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创造能力。

【案例评析】案例一:《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是一篇富有诗意的课文,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拓展,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案例二:《小猫钓鱼》《小猫钓鱼》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小猫钓鱼的过程中,学会专注和坚持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做事要专注、坚持的道理。

【教学反思】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语】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近期我聆听了温儒敏教授的讲座,对如何学习、落实语文新课标有了一定的了解。

1、和此前的语文课标相比,新版课标的理论性增强,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如“核心素养”“素养型课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主题引领”“真实的语用情境”“学习情境”“混合式语文学习”“语文实践活动主线”“课程主题与载体”“过程性评价”等等。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是核心的概念?其内涵是什么?提出的理由是什么?多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这些概念所蕴含的教学观念或者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有哪些针对性?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是否有落实的可能?等等。

其次要通读课标,梳理其6个部分组成的思路,各部分的逻辑,找出贯彻全文的主要概念,然后化繁为简,转化为我们能理解、好把握的几条基本的课改措施。

之后,就要“对标”,找差距,确定改进教学的方向。

2、新课标和前一版课标是衔接的,并非推倒重来,“标准”并没有变。

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新课标和旧课标是几乎一样的。

现在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严格按照课标的“标准”来编写的。

我们只要按照统编教材体系架构,分学年逐步推进,就能够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目标。

3、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立德树人是培养人的指导思想,在语文课中不是贴标签,不是过分的教化,而是熏陶化育,润物无声。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这个意识,语文课就真正能起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4、新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即是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

新课标提到语文学习中的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特别提出要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保护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很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新课标反思模板小学语文

新课标反思模板小学语文

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以下是我对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二、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亮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2. 强化阅读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我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4.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新课标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三、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1. 教学理念更新不够虽然我努力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但在教学理念上仍有待更新。

有时过分追求新课标中的理念,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

2.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3. 评价方式单一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但我仍习惯于传统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4. 家校合作不足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未能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导致学生在家庭中的语文学习效果不佳。

四、改进措施1. 深入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我要不断学习新课标,了解其内涵和理念,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

2.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要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以生为本,以学定教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以生为本,以学定教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人教版新课标学什么?是一个目标定位的问题。

目标怎么定位,取决于教材和学情。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教材本身。

随着课改的深入,关注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渐渐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和核心内容。

曾有幸聆听特级教师董建奋对于一堂好课的评价,其中有一点就是要看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烈。

基于这点,从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并深入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组的开篇之作。

文章以“美丽”为主线,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研究。

赞美了她对科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更赞美了她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和全身心投入科学的忘我精神。

文章感情真挚,文采斐然,因此引导读者从内心深处去敬重这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从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以人类进步发展为己任的品质中,领悟和探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有教育意义。

一、关注整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分层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制定与其能力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教学目标区别于传统教学目标,最大的一点就是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一般是看学生的基础如何,能达到什么程度来确立目标。

同样的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不尽相同。

基于以上分析,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不同学情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针对乡镇完小,我针对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学习基础,按照两课时分别确定目标。

第一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把握主要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理解美丽的内涵。

第二课时:1.体会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的性格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2.体会倒叙的写作手法和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

同时,我还设计了两个课外练习(选做题):1.学习运用倒叙的写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2.利用你所积累的优美词语写一段话赞美居里夫人。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

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

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

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

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

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

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

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

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

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

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构的纵横交错,以及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

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

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教材之上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教材之上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教材之上人教版新课标教研活动,一老师执教了《大海那边》。

评课时,某专家对此教材的内容提出了质疑:“大海那边”是什么?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月亮的故乡,是美国。

从学科德育来考量,带给二年级学生的是怎样的价值观引领?这其实是对教材的深度思考。

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编者。

在编写教材时,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出发,关注各方面的问题。

选用文本,需要慎之又慎;二是教师。

应处理好自己与教材的关系,别成为教材的“奴隶”。

教师,应站在“教材之上”。

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作业本、故事书、辅导资料、教学实物等。

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而狭义的教材指的是教科书,就语文教科书而言,教材又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文本。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要求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教材的设计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就给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让教师成为教材的主人。

“用教材教”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充分结合提供的素材和学生的特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对课程内容进行加工、调整、补充,最后完成教学设计,并实施于课堂教学。

教师应持有一种“材料式”的教材观。

正确地理解教材:教材不是控制教学的,而是为教学服务的;教材是教学的辅助材料,教师拥有自主改造教材的权利;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之一,而非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不仅负载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手段,实现学生的一般发展为目的。

我们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所以,许多教师又开发了新的教材,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教师真教,学生真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教师真教,学生真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教师真教,学生真学人教版新课标贾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就像品陈年佳酿一样,静静地、细细地品,就能品出语文的味儿来。

贾老师几十年沉浸在语文里,用一生在教语文,用全部的生命在培育儿童,他就是语文坛里醇美的佳酿!一、化繁为简,简简单单“现在是两点二十分,三点准时下课。

”“我们今天做一件事,把一篇三十七个字的古文改成一篇现代文,古文与我们现代人说话的方式不一样……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故事,然后扩成一篇四百字的白话文。

”贾老师明确告诉学生要干什么,多长时间完成,这是必须的。

一堂课要干什么?有的课堂,不仅学生不知道,连上课的教师自己都说不清楚。

现在,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喊得震天响,如果一堂课连干什么都弄不清楚,一切从何谈起?少喊口号,多一点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实践,多好!二、真正尊重,真诚期待“读对了,但不够准确。

”第一个学生读后,贾老师说,然后示范读,学生再读。

“不错,就是马马虎虎,还要加油。

”学生读得一般时,贾老师这样评价。

“你说对了,他说错了。

”两个同学发表见解后,老师如是说。

“停,不要这样拖腔拉调。

”学生读得过慢,贾老师毫不犹豫地打断。

“你们两个人的描写,你的比她的通顺,比她的连贯,比她的好。

”课堂上,贾老师常常这样说。

可能有教师会想,我们不是要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吗?为什么要这样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呢?是的,我们需要鼓励和表扬学生,需要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但是我们不需要虚假的表扬,不需要夸张的赞许,不需要无原则的肯定。

贾老师这样说,是切实中肯的说明,是对孩子真心的辅导。

这样“严格”要求的背后体现的是真正的尊重,对语文的尊重,对儿童的尊重。

学生可以有错误,但我们不能对错误赞扬,要帮助他们明白;学生可以暂时落后,我们不能说落后还光荣,应该激发他去努力。

注意听,贾老师做这些评价时的语调,没有任何的责备和批评,只是真实的说明,真诚的期待。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正验证了这一点,他们没有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相反,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进步,第一个读书的学生,第二次再读时,立刻进步了,而且,我们能感受到他进步的快意,还有什么比让学生进步更美妙的事情呢?三、及时点拨,恰当帮助师:谁能将这个故事的意思说得更好?(生答,略)师:真好!三十七个字的古文,她用了一百来字说明白了。

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

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

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

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以学生的好学为中心,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才能使学生得以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

那么,如何将生本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去,把规范语言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在教学中不能只强调教师“教”的设计,更应关注学生“学”的设计。

学生毕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非“接受者”。

因此,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把学生当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开发。

一年来,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地实践。

以下是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1、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树立“大语文”的理念我不断引导学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时时处处都存在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要树立“大语文”的理念。

如:学校、商店、广告、商标等上的图文都成了学生们学习的不尽资源;电视中的评论性节目、新闻报道、健康的歌曲、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等一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好素材。

学生不仅学到了活生生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要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动画,声音等生动形象的感观材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海燕》等课,有些诸如:海燕的外形特征、飞翔姿势,莲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等。

这些学生不一定在生活中见过,仅凭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他们难以理解。

我借助多媒体的画面效果,使学生看后很快就能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真正鲜活的语文课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真正鲜活的语文课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真正鲜活的语文课_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案例反思-真正鲜活的语文课人教版新课标贾老师的语文课,平和、恬淡、清新。

他突出学生,淡化自己。

他要求学生仔细地读每一篇文章,把文章读到位,读清楚,读连贯,不拖腔拿调。

贾老师指导学生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溢着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爱。

他对学生的指导,从一个字的书写,一个坐姿的纠正,一句谚语的真实情态的表述,都体现着最朴实最深沉的爱。

一、师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信手拈来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静坐在小语一代宗师贾志敏老师的课堂里,因教学设计的无痕而感动,因老师的严谨治学而感动,因学生的认真投入而感动。

贾老师那令人感动的教育艺术,扎根于他那敏锐的语感,成就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潜移默化。

课堂上,贾老师指着黑板上“文章不厌百回改”这句话,请几位学生朗读,追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不全是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这里一共有六处错误。

”看着贾老师端端正正地抄在黑板上的那段话,孩子们愣住了,这么多呀?惊讶之后,孩子们开动脑筋找错误。

很快,第一处被一个孩子找到了,“老鸭汤‘搬’上来了,这个‘搬’字不恰当!”贾老师笑着指出,用词应该准确。

第二处错误被另一个小男孩发现了:“妈妈扯下两条腿,应该是‘老鸭’的腿。

”教室里,孩子们一时笑成一团。

“错误的不仅有词语,还有标点。

”贾老师这么一指点,马上有几个学生发现了“新”问题——“搬上来了”后面应该是句号。

“是的,句子已经写完。

后面还有两处错误,老师来说。

两条腿,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一条放在我的碗里。

先奶奶,再我,尊老爱幼。

”贾老师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但是,两个‘放’,说明词语贫乏。

换一个词,不仅不重复,而且更能说明妈妈尊老,用‘按’。

”动就行了,为什么前面要写他家里穷?”看是写法的问题,却是直抵学生心灵深处的,叩问的是“为什么而感动”!还有“老鸭汤”里,不仅是语感的锤炼,更折射出的“尊老爱幼”,“有规有矩”。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对“新课标”的理解新课标是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制定的,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价值观导向为基础的一套课程标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 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有了明显的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灌输,而新课标提倡学生主体地探究和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导”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然而,实际中仍有部分教师难以适应,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

2. 教学内容的优化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有所调整和优化。

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有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偏重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3. 教学方法的改进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并且忽略了学习差异,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三、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1.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标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了解并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

同时,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2. 教材的优化和更新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教材进行优化和更新,设计更具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五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

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

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

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

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0篇)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暑假至今参加了山东省的远程研修的培训学习,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三、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

从本班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

以学定教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以学定教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了谁?是为了展示老师的“博大精深〞?为了让老师“口假设悬河〞?当然不是,以前的教学形式早以淘汰,如今的我们是该静下心来,以儿童的心去解读我们的语文文本了。

这就要求老师在进展教学设计时,以学生的开展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地进展学情分析,并在此根底上整合资源,处理教材,实在把教材中那些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承受的语文因素开掘出来。

有的时候,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标点,都会链接处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思,那么语文课堂上都要呈现出来吗?不是,我们要回挑选,挑选出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揣摩的写法等。

力求使课堂深化浅出,高效简洁,让有效的课堂学习发生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教学设计前,进展有效的学情分析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可以有:1、有效的学情分析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访谈、群体座谈、做预习卡等方法,提早预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要落在学生“最近开展区〞,从而使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内容确实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可以合适学生的知识程度和心理特征,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体验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滋味。

3、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情〞。

在设计教学时,假如老师可以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展学情分析,可以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4、反复研读教材,进展合理的取舍和预设。

如,学生兴趣点会在哪里?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会是在哪里?疑点和盲点又会是在哪里?学生会喜欢怎么学?怎样为学生营造自由而宽松的学习气氛?有了这些思索,有了针对性的问题,就可以减少课堂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所以从如今起,我们要试着将关注点从“他们还缺少什么〞转向“他们已有了什么〞。

找准自己教学设计的起点,不断地给予学生们新的起点。

对“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渝北区花园小学曾珠2001年课改,我于2003年正式参加工作。

可以说,我是在课改中成长的教师。

很荣幸,工作伊始接受的就是新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并秉承至今。

几年来,伴随着课改的进程,我也对“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师生角色的定位“以生为本”,顾名思义,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这就涉及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转变问题。

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就必须由原来传统的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设计、课堂组织中都处处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习特征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那么,在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是不是就无足轻重了呢?当然不是。

课堂上教师的多重角色至关重要,不光要组织,引领,更要懂得仔细聆听,积极参与,及时发现课堂生成,成为一条鱼游弋于课堂,成为一根线串起课堂,成为一颗火种点燃课堂……二、教学目标的确立语文要姓“语”,要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呢?首先要明确教什么。

我们往往考虑教材内容比较多,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

我们要凭借教材,同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整体观上思考教学内容。

因此在备课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具体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确立有了教学目标,才能确立教学内容。

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过于注重内容的分析理解,讲得过细,却忽视了整体性的感知以及对文本表达方式的关注。

其实,课型不同,课文不同,课时不同,教学重点、难点就会不同,要选择对学生来说最具有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有的侧重在语言积累和运用,有的侧重在阅读能力培养,也有的重在情感熏陶,不能千课一面。

教学内容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也不讲。

因此,“备学生”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后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后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后反思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再次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

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

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

语文教学中不只是单纯的就课本而讲课本,而应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

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

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图书、网络等搜集资料,拓展课外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同时扩大自己的视野。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学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不断实践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涉及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几个方面。

看完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体会自己颇有感触。

新的课程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

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

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阅读教学,首先要使文本开口“说话”。

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读课文,才能抓住重点,也才能与文本深入对话,因此,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但是想到自己过去一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初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匆匆地读一遍就进入精读,在家读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像我们农村学校,多数学生回去没有家长的督促,很多学生回去的作业就等于是空的;二是初读目标不明确,认为初读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于是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多数学生是有“口”无“心”;三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就是一个“读”字贯穿始终;四是反馈不及时,自己不知如何评价学生的读,以至于学生应有的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人教版新课标
学什么?是一个目标定位的问题。

目标怎么定位,取决于教材和学情。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教材本身。

随着课改的深入,关注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渐渐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和核心内容。

曾有幸聆听特级教师董建奋对于一堂好课的评价,其中有一点就是要看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烈。

基于这点,从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并深入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组的开篇之作。

文章以“美丽”为主线,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研究。

赞美了她对科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更赞美了她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和全身心投入科学的忘我精神。

文章感情真挚,文采斐然,因此引导读者从内心深处去敬重这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从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以人类进步发展为己任的品质中,领悟和探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有教育意义。

一、关注整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分层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制定与其能力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教学目标区别于传统教学目标,最大的一点就是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一般是看学生的基础如何,能达到什么程度来确立目标。

同样的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不尽相同。

基于以上分析,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不同学情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针对乡镇完小,我针对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学习基础,按照两课时分别确定目标。

第一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把握主要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理解美丽的内涵。

第二课时:1.体会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的性格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2.体会倒叙的写作手法和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

同时,我还设计了两个课外练习(选做题):1.学习运用倒叙的写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2.利用你所积累的优美词语写一段话赞美居里夫人。

而针对城区,我将一、二课时整合为第一课时,而第二课时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知识面相对较广的学情特点,设计了以下目标:1.随堂背诵积累;2.学习运用倒叙的写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写写你身边的人,可以选择同学、老师、家长、邻居等;3.课外拓展——“你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联系你在课外积累的中外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相关事迹,谈谈你觉得怎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

”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班都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知识、情感和能力培养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关注部分,分层施行教学目标
分层施行教学目标,就意味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即要求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关注个体的差异,要求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早在孔子时代就主张因材施教,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并不是说孔子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说孔子能够正视学生资质上存在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

所谓因材择学,就是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由发展。

比如在理解“美丽”的内涵时,学生会有不同的解读。

文中的美丽不仅仅指开头描述的那样“年轻漂亮”,其更多涵盖着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淡泊名利的精神美”。

在研读课文时,学生围绕“探究美丽”展开了个性化阅读,研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因材择学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布置利于学生因材择学的作业。

三、关注个体,视学情而定教
教学活动的教育对象是有着独立意识的不同的人,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手段来教育受教育者,语文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因此,我想首先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如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家庭背景、思维特征等。

在乡镇完小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过程中的艰辛和献身科学的精神,重点出示了这段文字:“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师:你能想象废弃的破棚子是什么样的吗?
生:跟我爸爸石料厂的棚子差不多。

师:那是怎样的?
生:用几根柱子撑着,上面是石棉瓦,有的地方还破了,下雨天雨水都从上面漏下来。

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你觉得怎样?
生:很艰苦。

教学到此我感觉有点偏题,从图片资料上看居里夫人的那个破棚子似乎比学生描述的更好一些。

看来我预设的从“废弃的破棚子”中体会“艰辛”这一环节有问题了。

我在讲台上思考,终于还是想到了自己的初衷——视学情而教。

首先,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看法。

接着,我借这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居里夫人当时的艰难。

因为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很快融入了文本。

这堂课更加坚定了我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生活和经历,继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力争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时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情,才能准确把握教与学的起点,才能真正发挥“教是为学服务”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