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课件-水生生物学1_蓝藻门
第1章蓝藻门
第1章、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Blue-green-algae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据考证,大约在34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有人认为,大气中最早的氧气来自蓝藻的光合作用。
与其它的植物一样,蓝藻也能进行光合自养,但近代研究发现蓝藻没有细胞核、色素体、线粒体及内质网,且其细胞壁的主要组成也是粘缩肽,这些都与细菌相似,因而又被归入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蓝藻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有的可生活在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上、温泉中、冰雪上,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中都有它们的足迹,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或土壤深层。
已发现有2000多种,大多数生活在淡水,少数生活在海水中,我国已有记载的900多种,其中海生的只有132种。
1.1、蓝藻的主要形态特征1)、蓝藻的基本体制蓝藻的植物体形态多样化,既有单细胞,也有群体及多细胞的丝状体,较高级的一般为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丝状体,最高级的则由多列细胞组成的复杂丝状体,并明显分化为顶端和基部,细胞间有联系。
由单细胞组成的群体,一般是通过以藻丝(algal filament)和胶质鞘组成一种丝状体或多个细胞群体。
图1-1 蓝藻的形态-1 a.Oscillatoria sp b. Lyngbia sp. c. Microcoleus sp.图1-2 蓝藻的形态-2 Nostoc sp.2)、细胞结构细胞壁分为内外2层,外层由果胶酸和粘多糖(mucopolsaccharides)组成,有些种类的外层呈水解状,称胶被。
体形呈球状、片状和块状的种类,各个体的胶被还会互相溶合为一个公共胶被,有些公共胶被在各个体间有清楚的界限。
呈丝状体的种类胶被固化,称胶质鞘(Sheaths),某些种类的胶质鞘中还含有半纤维素,如伪枝藻科Scytonemataceae、胶须藻科Rivulariaceae以及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等。
《各门藻类》PPT课件培训资料
在海洋沿岸带可形成束毛藻等蓝藻赤潮。
第二节 硅藻门
硅藻细胞壁富含硅质,且硅质壁上具有排 列规则的花纹。
蓝藻可用作鱼类饵料和人类食用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
种类。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如褐色管孢 藻Chamaesiphon fuscus 是清水的指示生物,泥生 颤藻Oscillatoria limosa则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蓝藻水华和赤潮: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色球 藻、微囊藻、颤藻、鱼腥藻、螺旋藻、拟项圈藻、 腔球藻、尖头藻、裂面藻、胶鞘藻、节球藻、束 毛藻等十多个属。
细胞壁:两层,外—胶质衣鞘sheath,内—纤维素 相邻细胞的衣鞘可相溶和,衣鞘中有时具棕、红、灰
等非光合作用色素。细胞壁上含有粘质缩氨肽,这是 蓝藻区别于其他藻类的特征之一。 原生质体:→ 体制:多群体或丝状体,少单细胞,单细胞形状有球 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楔形、茄形、纤维形等, 群体外被胶质鞘
《各门藻类》PPT课件
第一节 蓝藻门
最原始,古老的种类 无细胞核, 具有拟核(无核膜与核仁,仅
有核物质的核区) 无色素体,色素为藻胆素 营养和生殖细胞都不具鞭毛 细胞壁上具有粘质缩氨肽(与细菌相同,
因而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 繁殖方式简单,无有性生殖
1、形态构造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细胞透镜形、圆柱形、直径6-7µm,壳面圆而鼓 起, 细胞间靠细刺组成长链,刺的数目差异较大,有 8-30条,细胞间隙长短不一,但比细胞本身长。壳
《水生化学蓝藻门》课件
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等。
防治蓝藻过度繁殖的措施包括加 强水质监测、控制营养盐输入、 使用化学药剂或微生物治理等方
法。
防治蓝藻过度繁殖需要综合考虑 多种措施,加强水环境管理和生 态修复,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生化学蓝藻门》ppt课件
目录
• 蓝藻门简介 • 蓝藻门的化学组成 • 蓝藻门的生长与繁殖 • 蓝藻门的生态学研究 • 蓝藻门的实际应用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蓝藻门简介
蓝藻门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蓝藻门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藻类中的一大类。它们通常呈 蓝绿色,因此得名蓝藻。根据形态和生态习性,蓝藻门可以 分为不同的类别。
对蓝藻门研究的未来展望
加强蓝藻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光 合作用和固氮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解决全球气 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蓝藻在环境修复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潜 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加强蓝藻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深入 揭示蓝藻的多样性和演化历程,为生命科学领 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02
蓝藻门的化学组成
蓝藻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总结词
蓝藻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肽聚糖、脂多糖等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
详细描述
蓝藻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因种类而异,但通常由纤维素、肽聚糖、脂多糖等 组成。这些化合物在细胞壁中的排列和交联方式使得细胞壁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稳 定性,能够保护蓝藻细胞免受环境压力和微生物侵袭。
蓝藻细胞质的化学组成
要点一
总结词
蓝藻细胞质主要由水、无机离子、有机化合物和酶等组成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要点二
第二章 蓝藻门
一、形态构造特征 (3)
7. 蓝藻不具真正的细胞核,原生质体分为外围的 色素区和中央区两部分。中央区在细胞中央,它 是一种初级型的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 膜。色素区在中央区周围,含有各种色素、蓝藻 淀粉和假空泡(Pseudovacuoles)等。假空泡(又称 伪空泡)是一些蓝藻细胞内具有的气泡,在光学 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可使植物体漂浮。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4、 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过64或 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体,单个的 较少见。每个细胞内含有均匀的或 作不规则的小颗粒体。假空泡或有 或无。细胞的色素区的色彩白灰色 以至淡蓝绿色、蓝绿色、橄揽绿色、 橙黄或蓝紫色等。每个细胞外都被 有质地均匀,具有层理的个体衣鞘, 借此与群体中的各细胞相互分开; 群体的胶质衣鞘较厚,均匀或有层 理,坚固或因含多量水分而柔弱透 明。细胞分裂面有三个。在群体中 的有些细胞,有时两细胞的相贴靠 处大多平直呈现棱角,因此细胞往 往呈半球形。常见的种类有湖沼色 球藻C. limneticus、束缚色球藻C. tenax、小形色球藻C. minor和微小 色球藻C. minutus。
鱼腥藻属Anabaena (项圈藻) : 丝状体直或各种形式弯曲。丝 状体上的细胞宽度常一致,很 少向末端变细的。藻丝单一或 汇集成柔软的、粘化的团絮状 群体。衣鞘水化,不明显。异 形 胞 为 胞 间 位 ( 只 有 A. echinospora端生)厚壁孢子一个 或排列成小链,远离异形胞或 与异形胞直接相连。异形胞间 生可与拟项圈藻相区别。分布 广,有些种常在池塘、湖泊中 形成“水华”。常见的有多变 鱼腥藻A. variabilis、螺旋鱼腥 藻A. spiroides、固氮鱼腥藻A. azotica、 类 颤 藻 鱼 腥 藻 A. oscillarioides、 卷 曲 鱼 腥 藻 A. circinalis。
蓝藻门PPT演示课件
第二章 蓝藻门
Cyanophyta Cyanophyceae
Hu Ren Email: thuren@
1
一、主要特征
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胞外有的具胶被 或胶鞘。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细胞周围的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为叶 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 藻胆素是蓝藻的特征色素,包括蓝藻藻蓝 素(c-phycocyanin, C34H47N4O8)、蓝藻藻红素(cphycoerythrin, C34H42N4O9) 和别藻蓝素(Allophycocyanin)等。
期休眠。
4
I
Heterocyst
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
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 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形状与一般细 胞不同,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 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 (极节球)。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水 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
11
I
Dactylococcopsis fascicularis
单细胞或少数细胞聚集成群体,细胞细长,纺锤形、 椭圆形或圆柱形,两端狭小而尖细,直或略作螺旋形
旋转,S形,或不规则弯曲。细胞内含物均匀,淡蓝 绿至亮蓝绿色。本图细胞长约25微米
12
I
方形的为硅藻门的短缝藻。
10
I
蓝纤维藻属 Dactylococcopsis
植物体为单细胞, 或由少数乃至多数细 胞聚集形成群体,群 体胶被无色透明。细 胞细长,两端狭小而 尖,直或多少呈螺旋 形旋转,S形、C形或 作不规则弯曲。细胞 内含物一般均匀。淡 蓝绿色至亮蓝绿色。
水生生物学1-蓝藻
§⑥ 束球藻属
每个细胞和 一条胶质柄 相连,2个或 4个细胞为一 组,每组的 胶质柄又互 相连接,组 成一个由中 心发出的放 射状系统。
§⑦ 腔球藻属
细胞群体作 辐射状排列。 绿色。营浮 游生活。繁 殖为细胞分 裂或群体断 裂方式。
§⑧ 平裂藻属
细胞规律排列,常两两成双, 两对一组,集合成平板状。多 为浮游性种类。
个新的植物体。 两个 有性繁殖: 配子 结合 新个体 合子 孢子 新个体
同配:2个配子形态、生理相同 异配:2个配子形态结构不同 大、较不活动-雌配子 小、较活动-雄配子 卵配:2个配子形态差异明显 大、不动-卵 小、游动-精子
孢子:是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
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不需和其他细胞结合,即可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一般微小,单细胞。通常为无性生殖过程所产生的
定义:
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 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 低等植物,又叫孢子植物 (spore plant)、叶状体植物、 自养原植体植物。
藻类特点
① 藻体各式各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囊状体、叶状体、枝状体等各种类型。
②个体大小相差悬殊。绝大多数藻类植物微
红海束毛藻
埃及红海
§③ 颤藻属
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 丝组成皮壳状、块状。 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 能颤动。以段殖体繁殖。 分布很广。
水生生物学(1)
第一章蓝藻门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的藻类。
其结构简单,无典型的细胞核,故又称蓝细菌。
但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这是蓝藻同其他低等植物的重要区别。
蓝藻生物学特性:结构最简单;分布最广泛;历史最悠久;代谢最多样;人的操作:采集最方便;培养最简易;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深入;第一节蓝藻的形态构造一、体制和细胞形态蓝藻通常形成群体或丝状体,以单细胞单独生活的种类较少。
丝状体为分支丝状体(真分支或假分支)或不分支丝状体,或由丝状体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种群体。
群体外面的胶质称胶被,丝状体外面的胶质称胶鞘。
通常所说的丝状体,在蓝藻应是藻丝(由细胞列组成的丝状物)和胶鞘的总称。
蓝藻门植物细胞形态比较简单,无鞭毛,常见的有球形、椭圆形、卵形、柱形、桶形、棒形、镰刀形和纤维形等,没有多细胞体。
二、细胞构造细胞分化成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1、细胞壁:由外层的果胶质和内层的纤维质两层组成,果胶质衣鞘通常具有一定的厚度,有明显的层理;衣鞘中有时具有棕、红、灰色等非光合作用色素。
2、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分化为外部色素区和内部中央区。
中央区内含有相当于细胞核的物质即核质,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又称中央体。
(1)色素体:蓝藻中含有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及大量的藻胆素,没有叶绿素b,藻胆素是蓝藻的特征性色素,包括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和别藻蓝素;(藻青素:非核糖体合成的蛋白)(2)贮存物质:蓝藻淀粉,分散在色素区内;(3)假空泡(调节浮力):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假空泡具蛋白质膜,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水,内含氮等混合气体并可与水中溶解气体保持动态平衡;随着光照条件和光合强度的变化,蓝藻可借助假空泡的合成和破解,在水层中进行垂直移动;第二节蓝藻的生殖1、细胞分裂:非丝状体种类唯一正常的生殖方式,分裂的细胞留在一胶质衣鞘内,形成群体,等群体增殖到一定程度后会使群体破裂而形成新个体;2、段殖体:许多丝状蓝藻藻丝分出短的分段,段殖体是由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3、厚壁孢子:由普通营养细胞通过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的积累,细胞壁增厚而形成的;4、异形胞: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同营养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缺乏或很少有藻胆素,没有假空泡和贮存物质,细胞壁较厚,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异形胞是没有生殖功能的孢子或孢子囊,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现在已知的固氮有机体都是原核生物)第三节蓝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蓝藻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淡水、海水、湿地、沙漠、岩石、树干以及在工业循环用冷却水管内都可见到,特别是有机物丰富的碱性水体中;蓝藻大多喜欢较高的温度、强光和静水;在夏秋时节大量繁殖形成强烈水华;微细蓝藻是海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超微藻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微囊藻能产生微囊藻毒素,主要是一种肝毒素;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螺旋藻营养丰富,是人类迄今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温泉蓝藻(陆生蓝藻):结合沙子和土壤预防侵蚀;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通过固氮作用成为化合氮的重要贡献者;可以通过提供生长基质帮助高等植物生长;代表种类:螺旋藻;第二章硅藻门第一节硅藻的形态结构第二节硅藻的生殖硅藻的繁殖羽营养繁殖、复大孢子、小孢子和休眠孢子等几种方式;营养繁殖;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复大孢子的形成方式有无性和有性两种(1)无性方式:由营养细胞直接膨大而成,中心纲的变异直链藻产生复大孢子时,上、下壳相分开;中间原生质膨大而近似球形,其大小比母细胞大得多,细胞核开始在上壳的一端,待上壳形成后,细胞核移向另一极,接着分泌下壳;(2)有性方式:通过接合作用,借助运动或分泌胶质使个体接近,然后百威于共同胶质膜内,进行接合;环境良好时,恢复大小;小孢子:相互结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成新个体;休眠孢子:休眠孢子的产生常在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在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第三节硅藻的分类根据壳的形状和花纹排列方式,分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第四节硅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半咸水中,几乎所有的水体如海洋、湖泊、水库、池塘甚至其他藻类难以繁生的河流中都有许多硅藻种类;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分,是海洋初级生产者的主要贡献者;海洋浮游甲壳动物及对虾、其他经济虾类也已硅藻为主要摄食对象;大量发生可能与水浅,光照好及池塘后水中硅酸盐含量丰富有关,春季和秋季生长旺盛;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的沉积于海底,形成的藻硅土含有85.2%的氧化硅,在工业上用途广泛;第三章金藻门第一节金藻的形态结构细胞裸露,无细胞壁,单细胞,单细胞群体是丝状体;大多具2条鞭毛,个别具一条或三条鞭毛;有些种类在表质上具有硅质化鳞片、小刺或囊壳,有的硅质可特化成类似骨骼的构造;光合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岩藻黄素,含有副色素——金藻素,使植物体呈金黄色或棕色贮存物质为白糖素、油滴和金藻昆布多糖,有2个色素体;有眼点:在鞭毛膨大区,细胞在此内陷,电子稠密区,含视黄醛和类视紫红质蛋白的光受体;第二节金藻的生殖运动的单细胞,常以细胞纵分裂增加个体;群体则以群体断裂或以细胞从群体中脱离而发育成一新群体;不能运动的种类产生动孢子或金藻特有的内生孢子;营养方式:光和营养、吞噬营养或兼性营养;第三节金藻的分类第四节金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金藻多分布于淡水水体,生活于透明度较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对温度变化敏感,多在寒冷季节,在早春和晚秋生长旺盛;浮游金藻没有细胞壁,个体微小,营养丰富,是水生动物很好的天然饵料,是人工育苗期间的重要饵料;金藻死亡后,可形成颗石虫软泥,有的形成化石,可为地质年代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某些金藻大量繁殖颗形成赤潮、水华;第四章黄藻门第一节黄藻的形态结构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丝状体和多核管状体;具两条鞭毛,长鞭毛为短鞭毛(绒毛鞭)的4-6倍,长鞭毛上有发达的侧生细毛;单细胞或群体的细胞壁,多数由U形的两节片套合而成,丝状体或管状的细胞壁,由H形的两节片套合而成,个别种类细胞壁无节片构造;黄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果胶化合物,有的种类含有少量的硅质和纤维质,少数种类细胞壁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成分是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色素体1至多个,呈黄绿色或黄褐色;贮存物质为油滴及白糖素、金藻昆布多糖;第二节黄藻的生殖丝状藻类常由断裂进行繁殖,游动种类以细胞纵分裂繁殖,多数黄藻无性生殖产生动孢子、似亲孢子或不动孢子,少数种类具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或卵配生殖;第三节黄藻的分类黄藻门包括黄藻纲和绿胞藻纲;绿胞藻纲:植物体为单细胞的鞭毛种类,无真正的细胞壁,外层只有柔嫩的周质,因此能扁形;第四节黄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黄藻门植物大多数种类生活于淡水中,仅少数分布于海洋和半咸水中,营固着生活或漂浮于水面;黄藻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常在早春晚秋大量发生,而更易在浅水水体或间歇性水体中形成优势种;异胶藻目前已人工培养,是海水养殖育苗中的一种饵料生物;扁形膝口藻在肥水鱼池中形成水华;第五章隐藻门(二次内共生,叶绿体4层膜)第一节隐藻的形态构造隐藻为单细胞,细胞长椭圆形或卵形,中央有一个蛋白核;前端偏于一侧具有向后延伸的纵沟,有的种类具有一条口沟,2条等长鞭毛,自腹侧前端伸出或生于侧面;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等,还有藻胆素,色素体1-2个,大多数含有叶绿体,具有眼点;有趋光性和喷射体;叶绿体被膜外,内质网膜的淀粉核区;隐藻的贮存物质为淀粉,无色种类具有一个大的白色素,含有淀粉粒;第二节隐藻的生殖隐藻的生殖多为细胞纵分裂,不具鞭毛的种类产生游动孢子,有些种类产生厚壁的休眠孢子;第三节隐藻的分类第四节隐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隐藻门分布很广,淡水、海水均有分布,隐藻对温度、光照适应性极强,无论夏季和冬季冰下水体可形成优势种群,在沿岸水域的微型浮游生物中更常见;隐藻在海洋生物群落中占有一定地位,隐藻喜生活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水体,是肥水鱼池中极为常见的优势种,有隐藻水华的鱼池,鲢生长快,产量高;隐藻是水肥、水活、水好的标志;第六章甲藻门(二次内共生,叶绿体三层膜,两层叶绿体被膜和一层内质网膜,可能来源于红藻叶绿体)第一节甲藻的形态结构甲藻多数种类为单细胞,少数为丝状体或由单细胞连成的各种群体,大多数有纤维素板覆盖的细胞壁;细胞呈球形、卵形、针形和多角形等,有背腹之分;具有2条顶生或腰生鞭毛;纵裂甲藻类,细胞壁由左右两片组成,无纵沟和横沟;横裂甲藻类,细胞裸露或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壁有许多小板片组成;板片有时具角、刺或乳头突起,板片表面常具孔纹;大多数种类具一条横沟和一条纵沟;甲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和4种叶黄素、藻黄素,多数有蛋白核;甲藻的贮存物质为淀粉或油滴;淡水甲藻的同化产物均为淀粉,海产甲藻细胞内常含有黄色或红色的油滴;甲藻具2条等长或不等长的鞭毛,为运动器官;纵裂甲藻类的鞭毛着生于细胞前端,由细胞前端的两半壳伸出,呈带状,一条伸向前方,另一条螺旋环绕于细胞前端;横裂甲藻类的鞭毛朱生于腹部,自横沟和纵沟相交处的鞭毛孔伸出一条横沟鞭毛(长)和一条纵沟鞭毛(短);甲藻运动为螺旋式前进;有眼点(脂质小球)和趋光性第二节甲藻的生殖甲藻最普遍的的生殖方式是细胞分裂;纵裂甲藻亚纲和横裂甲藻亚纲的翅甲藻,以纵分裂生殖;横裂甲藻亚纲的其他种类为横分裂生殖;有些种类产生动孢子或不动孢子;夜光藻等具有同配生殖;三角角藻等具有异配生殖现象;第三节甲藻的分类第四节假造的生态分布和意义甲藻分布十分广泛,海水、淡水、半咸水均有分布;多数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浮游生物的一个重要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海洋小型浮游动物的重要饵料之一;淡水中甲藻的种类虽不及海洋多,素有“奶油面包”之称;光甲藻对低温、低光照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其光合产氧对丰富水中溶氧;某些甲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与石油形成有关;而有些甲藻可分泌毒素,毒害其他水生生物;有些种类对鱼类、贝类不造成知名影响,但毒素可在它们体内积累,如果人类或其他脊椎动物食用了这些有毒鱼贝类就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很多甲藻具有发光能力(防止被捕食、恐吓),特别是叶光藻,细胞个体大,能在海滨形成荧光海,也是研究发光生理的良好材料;甲藻是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中介型,它们的形成,分类研究,将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新的参考资料;第七章裸藻门第一节裸藻的形态结构裸藻又称眼虫藻;裸藻大多数为单细胞具鞭毛的运动个体,细胞成纺锤形、圆柱形、圆形、卵形、球形、椭圆形、卵圆形等;细胞裸露,无细胞壁,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细胞由一层薄膜包裹薄膜,由四部分组成:质膜、重复的蛋白单元、对向微管和内质网的管状囊泡、薄膜带下方有胶体;大多数裸藻的种类具一条鞭毛,只有极少数的有2条或3条鞭毛,也有无鞭毛的,鞭毛从储蓄泡基部经胞口伸出体外;色素有叶绿体a、叶绿体b、β-胡萝卜素和一种未定名的叶黄素,植物体大多呈绿色,少数种类具有特殊的“裸藻红素”,使细胞呈红色;色素体多数,一般呈盘状,也有片状、星状的;有色素的种类细胞的前端一侧有一红色的眼点,具感光性,使藻体具趋光性,所以裸藻又叫眼虫藻;无色素的种类大多没有眼点;贮存物质为副淀粉,又称裸藻淀粉,有的种类也有脂肪;副淀粉遇碘不变色,反光性差,具有同心的层理结构;第二节裸藻的繁殖裸藻主要以细胞分裂进行繁殖,纵分裂增加个体;环境不良时可形成休眠胞囊;第三节裸藻的分类裸藻目以鞭毛的数目及其基部的构造、表质、色素体、眼点和杆状器等特征以及营养方式为分类依据;第四节裸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裸藻门植物主要生活在淡水水体,仅少数生活在海洋沿岸水域和内陆盐水;多喜欢在有机质丰富的净水水体中,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常繁殖称为优势种,形成绿色膜状,血红色膜状水华或褐色云彩状水华;是肥水、好水的标志;该藻类对温度有广泛的适应性,在肥水鱼池中可周年出现,并常在北方冰下水体中形成优势种,光合作用时有时可使水中溶氧过饱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第八章绿藻门(最接近陆生高等植物,叶绿体2层膜,没有叶绿体内质网膜)第一节绿藻的形态构造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细胞核一个,少数种类多个;色素成分及各种色素的比例都与高等植物相似,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有简单的叶状体;叶绿素占优势,因而植物体呈绿色;在叶绿体上有眼点,由多层油滴构成;常具1至多个蛋白核;同化产物为淀粉;动物的细胞常具2条顶生、等长的鞭毛;在鞭毛着生的基部,一般都具有2个生毛体和伸缩泡;藻体形态纷繁多彩,类型有:单细胞类型(有球形、梨形、多角形、梭形等);群体类型(定形群体、非定形群体);胶群体类型;丝状体类型;膜状体类型;异丝体类型;管状体类型;第二节绿藻的生殖营养繁殖:细胞分裂是常见的繁殖方式;绝大多数单细胞种类以细胞分裂形成新的个体,群体则以此增加细胞数量;群体、丝状体的营养繁殖,还可以藻体断裂分离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形成各种孢子,有动孢子、静孢子、似亲孢子及厚壁孢子;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和卵配生殖;接合藻纲还有特殊的接合生殖;生活史可分为无世代交替和有世代交替两种;第三节绿藻的分类根据藻体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差异,分为绿藻纲和接合藻纲;浒苔:植物体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中空的管状;分支(多为淡水种)或不分支(多为咸水种);基部细胞形成的假根丝组成盘状固着器;单核,色素体1个,蛋白核常一个;生活史属同形世代交替;有负趋光性;生长在海滨水体中或固着于潮间带岩石上,也可漂浮生活;第四节绿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90%生于淡水,仅约10%的种类在海水中生活,许多是常见的浮游植物;少数种类与其他生物行共生生活,如海洋中的珊瑚,海绵;淡水中与真菌共生成地衣;是海产经济动物幼体的重要饵料;淡水绿藻是淡水水体中藻类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绿球藻目的种类,是鱼池浮游生物的主要组分,在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在水体净化、水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代表种类:第九章红藻门(最古老的真核生物,一次内共生,叶绿体2层膜,有类囊体)第一节红藻的形态结构红藻植物体经常呈红色或鲜红色;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藻胶(琼胶、海萝胶、卡拉胶);色素体含有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d、β-胡萝卜素,含有藻胆蛋白,并含有辅助色素红藻色素和红藻蓝素,所含辅助色素的比例不同,色素体一个,贮存物质主要是红藻淀粉(支链淀粉,遇碘不变蓝色);红藻大多数种类为多细胞体,仅少数为单细胞或群体;多细胞体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单列细胞或多列细胞的丝状体,另一种是由许多藻丝组成的圆柱形或膜状的植物体;第二节红藻的生殖红藻的繁殖由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方式;生殖过程中没有游动细胞,无性繁殖由单孢子囊产生单孢子,或由四分孢子囊产生四分孢子,有性生殖为卵配生殖有性无性生殖混合型:同形世代交替;文孔连接:位于:两个藻体细胞之间的类似于蛋白质的塞芯;第四节红藻的分类第五节红藻的生态分布和经济意义红藻的种类较多、分布较广的大型藻类;绝大部分生活于海洋中,淡水种类少;世界各海域沿岸皆有分布,但主要产于温带海区;红藻一般是喜阴藻类;垂直分布多为深海性,生于低潮线下附近或潮下且在清水的海区可生长在低潮线下30—100米深处;紫菜是一种食用藻,石花菜可制取琼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第十章褐藻门(二次内共生,叶绿体有两层膜,有类囊体内质网)第一节褐藻的形态结构褐藻体形较大,没有单细胞和群体,都为多细胞体,外观似有根茎叶的分化;特殊的色泽源于胞内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岩藻黄素;细胞一般具细胞壁,细胞壁内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比较坚韧,外层由藻胶质组成,其中广泛存在的是褐藻胶糖;有眼点:脂质小球,形成凹透镜聚光,有趋光性;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c、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以及褐藻素,因为含有褐藻素,植物体多呈褐色;贮存物质为褐藻淀粉及甘露醇;褐藻均为多细胞体,体型有:①异丝体②假膜体③膜状体第二节褐藻的生殖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营养繁殖:包括植物体断折和繁殖小枝两种;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或不动孢子有性繁殖:有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结构有生殖托和生殖窝,这是褐藻中墨角藻目特有的生殖结构;生活史:有无性世代的孢子体世代和有性世代的配子体世代,这两种世代交替的发生;异形世代交替;第三节常见种类褐藻纲:①海带科:由固着器、柄部和叶片三部分组成,生活史有明显的异形世代交替(影响生活史因素有:温度、光照),在冬季晚期到夏季早期盛长;第四节褐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褐藻主要生活于海水中,淡水种类极少;褐藻一般是冷水性海藻,多生长在寒带和南北极海中,褐藻多为阴生植物;从垂直分布来看,主要生长在低潮线附近,在深海的海底是很少能够生存的;褐藻是重要的经济海藻,①可食用的有海带、裙带菜等;②猪饲料和海参的优质饲料;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医药方面,被用作抗凝剂和止血剂;第十一章水生维管束植物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俗称水草;分为:非维管束植物:大型藻类和苔藓类植物;低级维管束植物:蕨类和蕨类同源植物;最高级的维管束植物:种子植物,大多为被子植物;维管束:支持和运输的功能;生殖器官构造比较复杂;水生植物由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细胞;第一节营养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及对水环境的适应水生植物的营养器官分根茎叶三部分,其形态结构同所负担的功能一致并和它所处的水环境相适应;(一)根:一般是植物的地下部分,依其形态可分为直根、须根等多种类型;(二)茎:主要有支持植物体和疏导养分的作用,此外还有繁殖和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1、直立茎:韧性大,使之能随水飘荡而不易折断,茎的表皮细胞也可以吸收溶解于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沉水植物的茎内气室特别发达;2、匍匐茎:又称横走茎,水生植物的匍匐茎沿水面蔓延生长,节上的芽萌发生长成新的独立植株;3、根状茎:具有发达的气室,有的根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根茎繁殖力强;4、球茎:埋藏于底泥中,球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三)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1、叶脉:是贯穿叶内的维管束,具有输送水和营养物质以及叶片生长的作用;2、叶的形态:叶片的形状有卵形、椭圆形、披针形、条形等;叶基的形状有圆形、心形、箭形、契形等;叶缘的形状有平滑、浅痕、深痕、全痕等;叶尖的形状有渐尖、锐尖、钝尖、尾尖、倒心形等;3、单叶和复叶:单叶指的是每一个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的叶,复叶指的是每个叶柄上有2个以上叶片的叶,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4、叶序和叶镶嵌:叶在茎上着生的次序称为叶序;三种叶序: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叶序;5、异形叶性: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态叶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或称异叶现象),异形叶可由植株发育阶段的不同,或者由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造成;第二节繁殖(一)营养繁殖:常以出芽、匍匐茎、根茎、球茎或植物折断部分进行营养繁殖(冬芽:实际上处于幼态而未充分伸张的枝);。
水生生物学课件藻类的定义
第二节 隐藻门
学习重点
▪ 本门的特征 ▪ 常见种属特征 ▪ 生长的环境条件 ▪ 与养殖关系
一、 生态分布
▪ 隐藻是一个种类较少的类群,淡海水都有,在有 机物和含氮化合物丰富的水体中大量繁殖可形成 “水华”。温暖季节出现,成为高产肥水鱼池的 优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红褐色或墨褐色的 云彩,做肥水指标;鱼池中出现隐藻,白鲢生长
生长在水及潮湿土壤表 面,许多种类有固氮 能力,有的可供食用。 如普通念珠藻(地木 耳)、发状念珠藻 (发菜)。
藻丝单一或侧面相连成束状 群体,丝体直或弯曲。藻 丝中部细胞短柱形,具假 空泡,末端细胞尖细,延 长成无色细胞,胶鞘不清 楚,异形胞间生。大量繁 殖,形成“水华”。
3 颤藻目 (Oscillatori无色素体。
位于细胞中央的相当于细胞核的物质称核质, 蓝藻无真正的细胞核仅具核质,无核仁和 核膜,为原核,所以蓝藻为原核生物。
▪ 又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3、异型胞和厚壁孢子
A ▪ 异型胞为一种光亮而透明的特殊细胞,其
体比营养细胞大,球形或椭圆形,胞内无 原生质、无色素、无颗粒,镜下看为无色 透明,略带黄色,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孔 和向外突出的小瘤节即极节球(鱼腥藻)。
植物体为单列丝状体,无异形孢 和厚壁孢子,以断殖体的形成或 丝状体的断裂为繁殖方式。
P25
(1)颤藻属
丝状体不分枝,单列 或许多藻丝结成团 块,漂浮于水面, 呈深蓝绿色。细胞 圆短柱形、桶形。 丝体顶端直或弯曲, 能颤动,顶端细胞 呈帽状或增厚。丝 状体大多等宽,无 衣鞘。
螺旋藻属的种类营养丰富,蛋白含量为迄今 最高的生物,52%-73%,进入市场商品开发。
快,产量高。
二、 体制及体形
第二章 蓝藻门
1.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微胞藻)
多细胞群体,具共同胶被。群体呈球
形、类椭圆形、不规则形或不规则穿
孔状。细胞常有假空泡和颗粒。喜生 活于湖泊、池塘等有机质丰富的水体 中,营浮游生活,pH 以8-9.5为宜,适 温为28~32℃,大量繁殖形成沙絮状
水华,呈铜绿色,渔民称之为湖靛。
常见的种类
孢子、厚壁孢子(休眠孢子)、藻殖孢。
※内生孢子:在单细胞或群体类型
※外生孢子:单细胞的管孢藻属和列管藻属
※厚壁孢子:丝体
单细胞体(较少),群体(为主)
营养繁殖:
单细胞: 细胞分裂
群体: 群体破碎
丝状体:藻殖段:是丝状蓝藻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 丝状蓝藻藻丝分出许多分段,称为藻殖段。一般由 2-3个细胞或更多细胞组成,与营养细胞相比运动 能力较强。通过细胞分裂长成一个完整的藻丝。
a. b. 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c. 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 d. 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e. 不定微囊藻M. incerta
2.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
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
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
细胞内含 物均匀,蓝绿色, 橄榄绿色,棕绿色或红绿色。
繁殖为群体断裂或细胞分裂。
4、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
植物体为一层细胞厚的平
板状群体 细胞有规则排列,常每2 个细胞两两成双,2对成一 组,四组成一小群,许多小 群集合成平板状植物体. 群体胶被无色、透明而柔
软。个体胶被不明显。细胞
群体,单个的较少见。假空
泡或有或无。每个细胞外都 个体胶被,群体胶被厚,均 匀或有层理。群体中两细胞 的相连处平直。大多数种类
水生生物学1.2蓝藻门
巨颤藻 小颤藻
• 植物体单列,不分枝 • 细胞短圆柱形或盘形 • 细胞内含物均匀或有颗粒, 少数种类具假空泡 • 丝状体无胶鞘,丝状体直 或稍弯曲,顶端细胞圆或 帽状,丝状体具有特殊运 动能力,能作颤动、滚动 或滑动式运动 • 内陆水体中几乎无处不有, 有时可形成水华,可作为 污染的指示生物 • 海产种类主要分布在沿岸 28 水域
4、束毛藻属
植物体为不分枝丝状体,由藻丝组
成平行或放射的束状群体
无胶质鞘,无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藻丝末端细胞钝圆或截断形 浮游生活,海产,可形成赤潮
红海束毛藻是常见种,群体呈灰色、棕色或淡黄色 我国南海、渤海有分布,其群体呈灰色,棕色或淡黄色,大 小一般为3×(0.2~0.3) mm
40
23
24
25
• MC是一种肝癌促进剂,低剂量可导致肝脏损伤,它能够 激活人体内的癌基因,同时抑制抗癌基因,使抗癌基因失 活,使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近10倍 • 其实微囊藻在自然水域是广泛存在的,如果水域水质良好, 未被污染或污染不是太严重,那么微囊藻生长的速度缓慢, 不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MC • 只有在大量未经处理的农药、农肥、含磷洗衣粉等排入水 体,致使水中氮磷含量超多,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 在遇到适宜的水温(20℃~30℃)、充足的阳光等有利 于微囊藻的生长条件时,微囊藻才会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 产生大量的MC。 • 由于目前大多数水体都存在污染的情况,因此MC成为一 种存在广、影响大的天然毒物。据调查发现一些地区作为 饮用水源的地表水中,甚至在自来水中也能检出MC。
3
无分支
胶被 4
• (二)细胞壁内层为纤维质,外层为果胶质, 以果胶质为主 • (三)无细胞核,属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 • (四)无色素体,色素成分主要为叶绿素a、 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及大量的藻胆素 藻胆素是蓝藻的特征色素,包括蓝藻藻蓝素、 蓝藻藻红素(红海)和别藻蓝素等 植物体多呈淡蓝色、蓝绿色、亮蓝绿色、橄 榄绿色、黄绿色、暗绿色
水生生物学第三章蓝藻门PPT课件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为叶 绿素a、β 胡萝卜素、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 、叶黄素。藻胆素是蓝 藻的特征色素,包括蓝藻藻蓝素(c-phycocyanin, C34H47N4O8)、蓝藻藻红素(c-phycoerythrin, C34H42N4O9) 和别藻蓝素(Allophycocyanin)等。
本属不少种类具有固氮能力,我国江浙等地在稻田 中放养满江红即利用与满江红共生的满江红鱼腥 藻 Anabaena azollae所固定的氮来增加稻田肥 力。螺旋鱼腥藻 A. spiroid是白鲢鱼种的优质食 物。
14
拟鱼腥藻属Anabaenopsis (拟项圈藻):丝状体单一,(仅一种A.
lssatschenkois联成粘质群体)螺旋形弯曲或环形弯曲,直形较少。无
➢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 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究,为农作物的 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 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
➢ 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褐色管孢藻Chamaesiphon fuscus -清水
明显衣鞘。异形胞端生(仅具一个极节球)罕有间生。在藻丝上产生新
生异形胞,是由营养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所产生,它们总是成对的,
暂时间位,到成熟时藻丝在两异形胞处断裂形成新生两藻丝,异形
胞端位。厚壁孢子间生与异形胞没有规律性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项圈藻属(Anabaeopsis ):
丝体短,轮状卷曲或 螺旋形弯曲。异形胞 端生,厚壁孢子间生, 远离异形胞,营浮游 生活。
Anabaenopsis sp. bloom in Bedetti Lake, Santo Tome, Santa Fe, Argentina
(3)念珠藻属(Nostoc):
六、主要特征
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胞外 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为叶
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
3.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遇碘呈淡红褐色。
4.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属原核生物,称为
以段殖体或孢子繁殖。丝状体,分枝(假分枝或真分 枝)、不分枝,异形胞有或无。
(1)鱼腥藻属(Anabaena): 单一丝状体,直或螺旋形弯曲,丝体大多等宽;细 胞球形或桶形,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较大,呈 长圆形,一或几个串连在一起,紧靠异形胞或远 离异形胞;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本属很多种 类有固氮能力,因为异形胞有固氮作用。
厚壁孢子:藻殖段目特有的一种孢子 自营养细胞体积增大积累物质,细胞壁直接加厚;休眠 渡过不良环境。 外生孢子: 细胞横裂形成大小不等的原生质块,上为外生孢子;假 鞘。 内生孢子: 在母细胞壁内形成,原生质体多次分裂,无细胞壁,数 目多。
厚壁孢子
念珠藻属 厚壁孢子
外生孢子
管胞藻属 外生孢子 假鞘
只在管藻目和其他目的少数属中发生,不很普遍。
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 为多细胞的群体。群体球形、 类椭圆形、不规则型。群体 胶被均匀无色。内含物淡蓝 绿色、亮蓝绿色或橄榄绿色 或玫瑰色。
微囊藻多生长在湖泊、池塘等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营浮游生 活。PH值以8-9.5为宜。温暖季节水温在28~32℃时繁殖快,生长 旺盛,使水体呈灰绿色,形成水华,肉眼可见,其浮膜似铜绿色 油漆,有臭味。人们通常把微囊藻水华统称为“湖靛”。
单歧藻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颤藻属:植物体是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filament)。丝
状体常丛生,并形成团块。细胞短圆柱状,长比宽短,无胶 质鞘,或有一层不明显的胶质鞘。丝状体能前后运动,或左 右摆动,故称颤藻。
束丝藻属: 藻丝单一或侧面相连 成束状群体,丝体 直或弯曲。藻丝中 部细胞短柱形,具 假空泡,末端细胞 尖细,延长成无色 细胞,胶鞘不清楚, 异形胞间生。大量 繁殖,形成“水 华”。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 细胞球形、半球形。 一般由2、4、8、16或更多 细胞(很少超过64或128个细胞) 所组成的群体,单个的较少见。 每个细胞内含有均匀的或作不 规则的小颗粒体。 细胞色素区的色彩为白灰色 以至淡蓝绿色、蓝绿色、橄揽 绿色、橙黄或蓝紫色等。
每个细胞外都被有质地均匀, 具有层理的个体衣鞘,借此与群 体中的各细胞相互分开;群体的 胶质衣鞘较厚,均匀或有层理, 坚固或因含多量水分而柔弱透明。 细胞分裂面有三个。 在群体中的有些细胞,有时 两细胞的相贴靠处大多平直呈现 棱角,因此细胞往往呈半球形。 常见的种类有湖沼色球藻C. limneticus、束缚色球藻C. tenax、 小形色球藻C. minor和微小色球 藻C. minutus。
(束丝藻属)
5、藻体形状:球形、卵形、圆形、纤维形、立方形、 不规则形、丝状、片状等。
返回
蓝纤维藻属 Dactylococcopsis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由少数 乃至多数细胞聚集形成群体,群体胶被无色透明。细胞细长, 两端狭小而尖,直或多少呈螺旋形旋转,S形、C形或作不规则 弯曲。细胞内含物一般均匀。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常见有针 状蓝纤维藻D. acicularis 和针晶蓝纤维藻D. rhaphidioides (图2— 2),前者细胞直,末端尖细,后者略弯曲,半咸水能生长。
(7)席藻属(胶鞘藻属)Phormidium):
植物胶块状或皮膜状, 由许多丝体组成,着 生或漂浮,丝体不分 枝,直或弯曲,末端 渐尖,具薄的无色的 胶鞘。细胞圆柱形, 横壁收缢或不收缢。
(8)单岐藻(Tolypothri)
为单列假分枝丝状体,丝体宽度相等,胶鞘坚固 透明,分层或不分层,植物体匍匐或直立丝体, 在异形胞处产生假分枝,多数单出,少数双出。 假分枝:通过藻丝穿出胶鞘后再延伸生长。
概
述
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由于色素中含 有丰富的藻胆素,植物体呈蓝绿色,故又称蓝绿藻。 最早出现的绿色自养生物,它是在地球上几乎还是绝 对无氧的还原环境下,第一个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制造 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游离氧气的先驱生物,它对地球上的其 他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产生和演化,乃至人类的起源有 着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藻类—水华!
绿浪翻滚,远处是著名的睡美人西山
蓝藻大量繁殖,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滇池,从1985年至今,年年出现蓝藻异常暴发,不仅失去了原 有的美学价值,而且还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污染源
太湖无锡蓝藻事件
第一节 蓝藻门(Cyanophyta)
学习重点
门的特征、常见种属特征、生态分布、 经济意义、藻殖段、异型孢
五、蓝藻的经济意义
(1)对渔业的不利影响:微囊藻、色球藻、鱼腥藻、 颤藻形成“水华”,影响水质,发出臭味,标志 着水体富营养化。 (2)有固氮能力,稻田中的固氮蓝藻可以补充栽培 作物所需的氮,从而提高产量。 (3)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如泥生颤藻为污 水指示生物,褐色管胞藻为清水指示生物。 (4)作为鱼饵,如鱼腥藻。 (5)人类食物:蓝藻中的普通念珠藻、发状念珠藻、 螺旋藻等营养丰富可以食用
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的藻体细胞排列十分整 齐,通常两个细胞两两成对,两对一组,4个组成 一小群,集许多小群而成一平板状群体。 群体扁平、整齐,由一层细胞组成,当群体中 的细胞不断增加而不断裂时,其群体可因扩展而弯 曲,甚至作扭曲状。 群体中细胞数,颇不一致,有32、64以至数百、 上千个。一般个体微小,也有较大的种类。细胞内 含物均匀,仅偶有微小颗粒体存在,淡蓝绿色至亮 绿色,少数以至紫蓝色。多为浮游藻类。
2、原生质体(色素区,中央区)
(1)色素区 色素: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蓝藻特有的藻 胆素(蓝藻藻蓝蛋白、蓝藻藻红蛋白), 此外还有蓝藻黄素和蓝藻叶黄素。 藻体颜色:蓝绿色 色素体:无,色素分散在原生质的周边部分, 为色素区。
(2)中央区:无真正的细胞核,无蛋白核, 无色素体。 位于细胞中央的相当于细胞核的物质 称核质,蓝藻无真正的细胞核仅具核质, 无核仁和核膜,为原核,所以蓝藻为原核 生物。 又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2)微囊藻属(Microcystis)(微胞藻属)
多细胞群体,呈球形、 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群体外胶被均匀无色。 细胞球形或椭圆形, 排列紧密,有时互相 挤压而出现棱角。细 胞呈蓝绿色,常有颗 粒和假空泡,营浮游 生活,在有机质丰富、 水温28-32℃的水体中 大量繁殖(pH8-9.5), 形成“水华”俗称 “湖靛”。
Microcystis
(3)平列藻属(片藻、裂面藻) Merismopedi
植物体为一层细胞 厚的平板状群体, 群体方形或长方形, 细胞球形或椭圆形, 并有规则地排列, 常二个成对,二对 成一组,四组成为 一小群体,许多小 群体集合成平板状 群体。群体胶被无 色,透明而柔软。
2、藻殖段目(断殖体藻目)(Hormogonales):
5、假空泡(pseudovacuoles)
为细胞内无规则的小颗粒,位于色素区; 镜下看呈黑色或紫色,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 白色,假空泡内具气泡,可使植物体上浮。 如微囊藻。
二、繁殖
1、营养繁殖: 单细胞种类直接分裂--子细胞分离。 群体分裂形成大群体再分离。 丝状体类型形成藻殖段
藻殖段:又称段殖体 (hormogonia)
内生孢子
皮果藻属
三、体制及形状
1、单细胞:较少
蓝纤维藻属、少数色球藻属种类 2、群体:多为不定型群体(微囊藻属、色球藻属、 隐球藻属、隐杆藻属)或规则型群体(平裂藻属、 束球藻属、腔球藻属)。
3、丝状体:由相连的细胞列和胶质鞘组成。分枝 (真枝藻属)或假分枝(单歧藻属)或不分枝 ( 颤藻属)。 4、假薄壁组织类型:植物体由丝体彼此紧贴组成。
--丝状体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 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于间 生的异形胞或机械力量断开后 形成若干短的藻丝分段,每段 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新个体。
凹面体—丝状体内出现死细胞,两侧的活 细胞产生膨压,向死细胞突出,死细胞就 产生了双凹形并断裂,死细胞两侧的藻体 就成为段殖体。
2、无性生殖(产生无性孢子):
呈胶状或革状的团块, 丝体间充满浓厚的胶 质,异形胞间生或端 生。丝体螺旋形弯曲 或缠绕。藻丝念珠状, 宽度相等,由相同的 桶形、扁球形、圆柱 形等细胞组成。 生长在水及潮湿土壤 表面,许多种类有固 氮能力,有的可供食 用。如普通念珠藻 (地木耳)、发状念 珠藻(发菜)。
(4)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蓝针藻属): 藻丝单一或侧面相连 成束状群体,丝体 直或弯曲。藻丝中 部细胞短柱形,具 假空泡,末端细胞 尖细,延长成无色 细胞,胶鞘不清楚, 异形胞间生。大量 繁殖,形成“水 华”。
蓝细菌(Cyanobacteria)
5.异型胞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
特化而来的特殊类型细胞(固氮、生殖)。
6.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 可产生的孢子有: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 ※内生孢子:在单细胞或群体类型 ※外生孢子:单细胞的管孢藻属和列管藻属 ※厚壁孢子:丝体
四、分类及常见种类的特点
一纲三目:蓝藻纲—色球藻目、段殖藻目、管 胞藻目(着生种类)。 1、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单细胞或群体 具胶被,无藻殖段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