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必修一第五章检测 (1)
(人教版最新)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该地位于湖南,湖南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答案】B【解析】从4幅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都是夏季较冬季多,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石栎 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秋高春低,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大致为“单峰曲线形”。
3.【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故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徽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树种单一。
4.【答案】B【解析】一般杂树是在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下自然生长的植被,属于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正值春季。
“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杂树冬季落叶,此时开始长出新叶,则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据此可排除A、C两项。
从图中树型看,也不可能是针叶林,故为落叶阔叶林。
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5.【答案】C【解析】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
从森林区向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生态区。
6.【答案】D【解析】由图b可知,冬季林地植被覆盖度较草地高,可判断I曲线是草原生态区、Ⅲ曲线是森林生态区,Ⅱ曲线是农业生态区。
草原生态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7.【答案】B【解析】Ⅱ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6月份出现低值。
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月份正是农作物成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
8.【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各月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随海拔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A项正确。
雨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变化较小,B项错误;旱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差异较大,C项错误;土壤含水量低海拔地区低于高海拔地区,D项错误。
9.【答案】B【解析】4月份为春季,此时气温回升快,而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普遍偏低,B项正确。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检测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以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表示图。
完成1~2题。
1.曲线Ⅰ、Ⅱ、Ⅲ区分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2.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由于热量丰厚、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由于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解析第1题,由图中自然带热带森林带—亚热带森林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主要是由热量条件的变化惹起的;自然带热带森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主要是由水分条件的变化而惹起的。
曲线Ⅰ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降低,应代表降水;曲线Ⅱ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降低,应代表蒸发。
第2题,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作的破坏作用,因此,风化壳的发育厚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有关,而且与这三个要素都呈正相关。
图中风化壳厚度甲大于丁主要是由于甲地降水量大,温度低,蒸发微弱,空气湿润;乙大于丙是由于乙地降水量大,气温高,植被茂盛;刚果盆位置于热带森林带,格陵兰岛位于苔原带,由图可知刚果盆地风化壳厚度总体上要大于格陵兰岛;伊朗高原属于热带荒漠草原带,恒河平原属于热带森林带,由图可知伊朗高原风化壳厚度要小于恒河平原。
答案 1.B 2.C以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描画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①招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构成喀斯特别貌的主要缘由C.③是构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缘由D.④是西南黑土退步的最主要缘由4.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A.⑧B.⑦C.⑥D.⑤答案 3.A 4.D以下图是水土流失进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生物影响自然天文环境的其他要素,以下关于生物对其他天文要素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B.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D.森林加大了径流的时节变化解析:生物根系发育在岩土中,肯定对岩石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这就是风化作用,故C项正确。
森林具有调理气候、修养水源的作用,故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小、径流的时节变化减小、减缓径流速度。
答案:C2.以下图表示自然天文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A.构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状的是③B.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④C.表示绿地对空气起污染作用的是①D.表示植被破坏惹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②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形状由流水腐蚀构成,是水文要素;不同温度带生长的植物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属气候要素;绿地对空气的污染作用,是植被(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惹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答案:A以下图为某区域天文要素关联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植被种类丰厚是由于该地()①纬度较低②地势坎坷大③河流短急④降水丰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由图中信息知,该地为亚热带或热带区内的某一岛国。
影响植被种类丰厚的主要要素是气候、地形要素。
答案:C4.据观测,该地域近年来降水量增加约10%,但地表径流却添加了3%,最能够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以下哪一要素有关() A.地形B.植被C.河流D.洋流解析:地表径流添加,说明植被破坏严重,招致河流径流时节变化增大。
答案:B5.自然天文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天文环境出现全体性特点,以下关于天文环境全体性的描画最可信的是()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才干降低,河水含沙量添加B.我国西北内陆地域,风力腐蚀作用剧烈,流水腐蚀作用较弱C.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少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开展解析:枯水期,河流搬运才干低,含沙量小;洪水期,河流搬运才干强,但对咸潮影响小;依据大气环流情势,北美西部的温带荒漠不能够被带到北太平洋;我国西北地域降水少,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域有终年积雪散布,终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平和降水相关。
以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A. 3 100 m B. 3 300 m C. 3 700m D. 3 900 m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三题。
2.峻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沉的土壤的缘由是(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腐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读下面〝沿海地域一山地垂直自然带散布图〞,回答以下三题。
3.该山地能够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域 B.北半球亚热带地域C.南半球温带地域 D.南半球亚热带地域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以下两题。
4.F自然带在此处散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要素是( )A.陆地的纬度散布 B.降水条件C.地形 D.洋流读〝北半球某区域表示图〞,回答以下三题。
5.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表达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以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线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6.图①中大陆上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针叶林以下图表示三座山地垂直自然带散布,完成以下两题。
7.丙山地山麓地域的气候主要受( )A.季风的影响 B.信风的影响C.西风的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8.以下图为〝某地垂直自然带谱表示图〞,读图,回答下题。
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 )A.该山地能够位于云贵高原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甲坡的水热状况优于乙坡 D.水分差异招致植被类型不同9.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域,在无人类搅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动摇但基本动摇表达了自然天文环境( )A.具有一致的演化进程 B.具有平衡功用C.停止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D.具有消费功用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表示图〞,回答以下两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候鸟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禽流感的蔓延之势,直接参与了( )①生物循环②水循环③大气环流④地壳物质循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禽流感的蔓延之势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直接参与了候鸟与鸡、鸭等家禽的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体现的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
【答案】 A读图,回答2~3题。
2.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 )A.abc B.defC.ace D.bdf3.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东北原始森林变为次生林,缓解水土流失【解析】第2题,根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其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abc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def则为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3题,东北原始森林变为次生林反映植被的破坏,会加重东北地区的水土流失,故D项不合理。
【答案】 2.B 3.D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4~5题。
4.乌里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C.③D.④5.能表示山水形成的箭头是( )A.⑤B.⑥C.⑦D.⑧【解析】第4题,乌里江和珠江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和南方,两者相距万里。
造成两者水文特征不同的是因为两地气候不同。
第5题,山水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对应⑥环节。
【答案】 4.A 5.B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7.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第6题,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①②③依次为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和降水增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测试
〔5〕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散布地域是_________________。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清楚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沿途见到的自然带具有从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两种分异规律
④沿途可见到的自然带,既有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又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④
8、在世界陆地上,各自然带最清楚的标志是〔 〕
A.植物B.植物
C.气候D.土壤
9、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招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表达了天文环境的〔〕
C.天文环境的全体性D.自然界的水循环
11、以下说法,契合天文环境全体性的是〔〕
A.当草原植被为森林植被所取代时,能够使温室效应增强
B.当森林增加或人为肃清少量森林植被时,能够使温室效应削弱
C.植被类型的改动,能够惹起地表水热交流发作变化
D.森林的增加,能够惹起气温日较差减小
12、关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4)从天文环境的全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天文环境的演化进程。
16、依据资料和以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效果。
天文环境是一个全体,一个区域地表形状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画图示时期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候灾祸会减速该区域陆空中积变化?为什么?
A.①B.② C.③ D.④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注释〕
15、阅读资料,回答以下效果。
资料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导致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陆地消失2.下列各地理现象中,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有( )①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使植物四季常青、高大茂密②澳大利亚从东部向西部的景观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③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多内流河、沙漠广布④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河流泛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下图示意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下图是我国东北林区某地的采伐痕迹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及判断依据组合正确的是()A.北、南、西、东——热量、光照B.东、西、南、北——地形、水源C.南、北、东、西——土壤、水源D.西、东、南、北——地形、光照5.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A.水旱灾害频繁B.沙尘天气加重C.物种减少D.地震灾害读下面“自然地理要素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规律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7.下列关于方框中E自然带的生物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种类稀少,根系发达B.叶面坚硬且树皮厚C.物种丰富,层次复杂D.叶面宽大,四季常绿8.下列叙述中,属于F环节的是()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9.生物海岸具有的生态功能是()A.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产品B.防御海浪和风暴侵袭C.防治水土流失D.防风因沙、保护农田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10.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11.(小题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五章整体性和差异性 测试卷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卷一、选择题三峡水库最近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华,说明该河已出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但无论结果怎样,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
据此回答1~5题:1.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2.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3.减少库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有 ( )A.植树造林 B.广泛种植农作物 C.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D.围库造陆4.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B.地方气候更温和湿润 C.土壤肥力下降 D.洪涝加剧5.引起三峡库区水污染、滑坡、泥沙淤积的原因是A.含沙量提高 B.水位下降 C.水流缓慢 D.水量增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可以从自然带的分布上看出来。
回答6~7题:6.不属于自然带成因的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7.自然带的标志是A.气候 B.土壤 C.植被 D.地形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具有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回答8~10题:8.不具有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低纬 B.中纬 C.高纬 D.高山植物区9.我国东部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 B.从沿海到内陆 C.山地垂直分异 D.局部分异10.分布在40º~60º间的大陆西岸的植被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11.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布规律最明显的是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两极地区12.乘火车从连云港经陇海线到乌鲁木齐,沿途不会经过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13.南美洲南端东西两侧自然带不同的原因为 ( )A.东侧为迎风坡,西侧为背风坡 B.东侧为背风坡,西侧为迎风坡C.东侧受寒流影响,西侧受暖流影响 D.东侧受暖流影响,酉侧受寒流影响14.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水热不同 C.植被不同 D.坡度不同1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赤道一两极 B、沿海一内陆 C.山地垂直分异 D、温带分异16.在我国西北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搞绿化,一定要种植 ( )A.水生植物 B.耐旱植物 C.树 D.草17.都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是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垂直带谱最完整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安第斯山19.山地土地的立体种植决定于 ( )A.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B.沿海到内陆的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土壤的分异20.图2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2011年度首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2.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中表示的是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C.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D.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5.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围海造陆 D.围湖造田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A.整体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7.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A.abc B.def C.ace D.bdf8.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汉平原把旱地改为水田,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诗反映了A.岩石圈物质循环 B.能量交换 C.生物循环 D.大气循环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11.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2010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2~13题。
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第五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2.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3.“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4.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5.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6.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7.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8.自然林无人施肥,仍能生长茂盛,其重要的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充分B.位于沿海地带,降水丰富C.大多位于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周围,二氧化碳含量高,有利于有机物的形成D.林中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土壤9.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是()A.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B.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C.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D.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10.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A.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地区使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土壤酸度11.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2.下列四副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题:13—14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D..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阳坡 B.南坡是阴坡 CA ) 14.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D.山地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B .山地草原 C .高山草甸A 15题: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15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 C.苔原带 DA.热带雨林带二、综合题(共4小题,满55分))16.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万人口的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包括2000年月,海水淹没了有112个189年20019月才成为联合国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第五章
章节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不能影响、渗透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2.关于西北城市绿化措施错误的是( )A.引进耐旱植物B.大规模引进任何地区的植物C.解决水源灌溉问题D.提高用水效率3.宣城市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夏季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
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4.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功能B.平衡功能C.调节功能D.生产功能5.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A.水分B.热量C.地貌D.海陆差异6.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A.随纬度变化而变化B.沿纬线方向更替C.东西方向变化D.南北方向延伸7.图7中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8.下列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的是()A.煤炭资源B.铁矿资源C.森林资源D.石油资源9.关于纬度地带性的正确叙述是()A.自然带沿着纬线方向有规律地更替B.以水分差异为基础C.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最明显D.中纬度不体现此种分异10.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A.水分B.热量C.地貌D.海陆差异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景观属于()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12.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宁夏草原地区禁止挖发菜、甘草、黄麻草等药用植物。
据此回答国务院作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A.上述植物属于珍惜植物,必须加以保护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对人体健康有害C.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沙化D.甘草、黄麻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13.关于自然带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在水分条件下形成的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同时也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C.地形高低起伏是非地带性因素,所以自然带的垂直分布是非地带性规律D.各自然带之间都以明显的界线分开请回答14-15题:17.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常绿硬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D.热带雨林、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14.关于1-5的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C.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D.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请回答15-19题:图3中M是绿色植物。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选择题1.下列哪种地理现象能够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A。
我国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植被变化B。
秦岭南坡与北坡的植被生长差异C。
云贵高原的石漠化D。
沙漠地区的芦苇生长2.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A。
干旱气候,稀少降水B。
流水侵蚀微弱,风力侵蚀显著C。
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
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3.农业中使用“农家肥”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B。
增加矿物质的含量C。
直接释放氮素养分D。
占据土壤空隙,减少水分,提高土温4.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其人为原因是什么?A。
防护林工程进度缓慢B。
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增,风力强劲D。
过度引水灌溉,气候变干5.以下哪些因素造成了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A。
黄土土质疏松B。
风蚀严重C。
降水集中,多暴雨D。
植被破坏严重正确答案是:①②③6.以下哪些因素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A。
大量砍伐森林B。
大量燃烧矿石燃料C。
海水体积膨胀D。
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7.以下哪些措施能够减缓海平面上升?A。
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B。
开发新能源,放弃使用一切矿物燃料C。
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
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8.在城市绿化中,下列哪种方式污染地下水最为严重?A。
落叶阔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
人工草地9.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以下哪种做法最不合理?A。
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B。
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C。
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D。
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10.以下哪种措施不够合理地治理了土壤退化?A。
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B。
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
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二、文章改写原文: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
学年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地理第五章单元测试题
学年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地理第五章单元测试题2019—2019学年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地理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地理非常特殊,因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地理第五章单元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5分,共55分)1.右图为某地实景图。
该地可能位于()A.中纬度大陆西岸B.中纬度大陆东岸C.赤道附近地区D.亚寒带地区解析:该图为热带雨林景观,故出现在赤道附近地区。
答案:C2.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
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B.降水量C.植被类型D. 城市化水平解析:南亚恒河流域比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落差要大,故自然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答案:D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题。
6.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答案:A7.关于右图中自然带(字母代表自然带类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 分布在大陆东岸是由于地处山地背风坡B.h内部相同植被类型在东西坡分布高度不一致C.a-b-c体现以热量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D.d-e-f的变化类似于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答案:D下表是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8~9题。
城市①②平均气温/℃1月5117月2927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7月15058.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9.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9.解析:由上表数据可知,①地气温高的夏季降水较多,是夏季炎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在其控制下所形成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地气温低的冬季降水较多,为冬雨型气候,即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在其控制下所形成的陆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同步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现象终年出如今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以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表示图和M地域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图示地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构成的块状山C.M地域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1月份M地受来自陆地气流的影响4.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缘由最有能够是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厚5.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构成的主导要素是A.地形B.洋流C.海陆散布D.降水小明方案调查某地,天文教员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布置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依照教员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调查活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小明调查的目的地是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维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维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7.下左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称号和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亚热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C.亚热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针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新疆牧民时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右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散布表示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9.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散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散布影响D.聚落散布的影响读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某段植被垂直变化表示图,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2题。
1.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
A.2个B.3个 C.4个D.5个
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3.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4-5题。
4.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5.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读“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完成第6-7题。
6.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
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冰川
D.土壤
7.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
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下图为“某大陆沿纬度45°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①中大陆上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9.图④中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0-13题。
10.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A.1 000米以下B.1 000米至1 500米
C.3 500米以下D.2 000米至2 500米
11.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从东向西水汽增加B.从西向东温度降低
C.从东向西海拔降低D.从西向东风力增大
12.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天山山脉
C.南岭D.祁连山脉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13-15题。
13.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
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14.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15.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二.综合题:
16.从整体性的角度阐述植被破坏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影响
1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
(1) A地所属自然带典型植被: 。
(2)E地所属自然带的名称: 。
(3)C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 。
18.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
据此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带,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3)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甲地雪线分布高度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近年来,雪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
深度达1600m。
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
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
一般不是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
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
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
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
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7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