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术教育学研究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儿童彩铅画教学的尝试【摘要】彩色铅笔是最普通,但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绘画工具,笔者由一次偶然的辅导,而引发用彩铅来画儿童画的想法,本文针对彩铅的特点,分别从彩铅画的优势、可行性来进行阐述,并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彩色铅笔儿童绘画简便优势方法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辅导学生画画,因为学生没有带颜料,便顺手拿了我平时备用的彩色铅笔,让他用彩色铅笔来涂色,没想到,画了以后,效果特别好,画面不仅色彩饱满、色调清新、而且笔触细腻丰富,也很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特别喜欢这种绘画工具,一画就停不了笔,因为其细腻、丰富、且操作简便的特性,让孩子们大大增强了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彩铅儿童画的教学进行阐述:一、进行儿童彩铅画教学的特点优势及可行性1.彩色铅笔特点和优势彩色铅笔: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像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出笔触来,对于学生来说作画工具相对简单,便于掌握。
彩铅为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较少的束缚,能够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一封信或一个贺年卡、一个笔记本,他们都可以用便于携带的彩铅画、漫画或者卡通画来装饰,也可以在卡通画中刻画他们的故事,通过它来反映愿望,与同龄人交流。
彩铅画教学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中小学都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彩铅卡通画易于推广与普及。
2.彩铅儿童画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带作画工具,甚至干脆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
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再一方面与学生不能有效地欣赏美术作品,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等等因素造成的。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
1.《小学美术课堂实用教学探析》: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方法、策略和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2.《论小学美术课堂建构主义教学》:讨论构建小学美术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创新。
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研究》: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思考、创作。
4.《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互动活动》: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互动活动设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5.《小学美术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探讨》: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效果。
6.《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论述小学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逐渐形成独立的跨学科教学体系。
7.《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师行为研究》:研究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行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8.《论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评价与反思》: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和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9.《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性别平等问题探讨》:探讨小学美术教育的性别平等教育意义和方法,深入挖掘学生的美学潜力。
10.《小学美术教育中艺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讨小学美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意潜能。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1.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意教育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介绍了一些创意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案例。
2.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视觉艺术素养培养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包括观察力、形象思维、美学鉴赏等方面的培养。
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水平。
3.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制作技能培养该论文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通过设计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论文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
4.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史教育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史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论文介绍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引入艺术史教育的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
5.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过程指导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过程,包括素描、绘画、雕塑等方面的指导。
论文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技巧。
6.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论文介绍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案例,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该论文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将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美术表现能力。
论文介绍了一些融入科学元素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美术创作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提升美术水平。
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进步。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3篇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3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幼儿美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的相关论文,欢迎阅读!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优势第一,培养思维方式。
幼儿自发性的美术创作绚丽却十分短暂,一旦不受重视或失去引导很容易消失匿迹。
多媒体应用可以立体直观的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展现给幼儿,在美的环绕熏陶下培育美好的心灵。
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这些幼儿时期对思维、人格的正面积极培育来自于自身体验并长远作用于他们的未来成长。
比如在墙上用不同的手势形成各种不同的手影,对于激发想象力和提高创造力十分有效。
再例如播放圣母与圣子的油画,讲解油画背后的传说,让孩子们感受亲情之美、增添亲情教育。
第二,提高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欲望。
所以要想做好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相应的知识技巧,更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和环境来提升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枯燥的环境和无趣的氛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幼儿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无法充分利用和发掘孩子们的潜力。
多媒体应用的视觉听觉多重刺激可以在吸引兴趣关注的同时,帮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美,从而在体悟的基础上创造表现出来。
比如时下流行的喜洋洋、熊大等就可以引入课堂,帮助孩子们模仿描画小动物。
第三,拓展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在讨论天才时曾强调,天才来自99%的辛勤努力和1%的想象灵感,而这1%至关重要。
现代教育日益重视多方位刺激幼儿大脑发育,在教学信息不断丰富的条件下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扩展了教学方式表现生动鲜明的物体形象,通过视听双重刺激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和想象,体会具体和抽象、简单和复杂的神奇转变。
例如播放猩猩群居生活中猩猩母子的互动影像,既可以帮助孩子们感知母爱又能够增强对母亲的认知。
二、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恰当地对美术作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片进行多种灵活处理修饰,比如我们熟知的Photoshop这一软件,就可以做到形状切割、色调调整、光效修补等等多种功能,使得不够完美的美术作品得到了极大改善,方便人们欣赏。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汇总6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汇总6篇)篇1: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1.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促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视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
进入21世纪,这种速度在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给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
然而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国民素质,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手段。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
学校把美术学习当作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学侧重于绘画与制作的技能性问题,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做法,使学生缺乏主动的审美体验和探究活动过程,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随着现代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过去那种轻设计、重美术的现象有所改变。
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设计意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随着课程的进行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设计意识培养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教育价值。
2.设计的自身发展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难发现设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教育的研究。
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早在19世纪就倡导设计事业必须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关联。
设计教育是具有强大延伸性的工具,不仅仅丰富了自身人才的塑造,也大大拓宽了其他职业范围人才的培养。
美国学者西蒙教授认为设计科学是一门区别于技术与艺术第三类知识体系,英国设计泰斗艾克博士也认为设计是培养人们思维模式的第三种科学,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同样认为设计是人类的第三种智慧。
我认为,理想的设计教育过程,学生的兴趣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精选10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精选10篇)篇1: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依据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是将其课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
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
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
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
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
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
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
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
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
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论述高中美术教学在学生综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的培养作用第二篇: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 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发展第三篇:高中美术教学的课堂设计- 研究高中美术课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分析不同课堂设计对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的影响第四篇:高中美术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探讨高中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如何准确评估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发展潜力- 探索有效的反馈机制,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第五篇: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 分析高中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探讨如何在跨学科融合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第六篇: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研究数字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探索数字技术如何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造能力第七篇:高中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分析高中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融合方式- 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第八篇:高中美术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论述高中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探讨如何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第九篇:高中美术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研究高中美术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方式和效果- 探讨如何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第十篇:高中美术教学的终身研究价值- 探讨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终身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修养,使其成为终生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创作者以上是《高中美术教学论文10篇》的论文题目,每篇论文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展开研究和论述。
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
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美术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就不能把美术教育仅仅局限于绘画技能一个方面,美术教育还涵盖了很多内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美术教育的论文篇一《谈美术教育的目的》摘要:教育目的,或曰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问题,是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必将制约、影响着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操作。
我国过去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以及高等美术教育,基本上是以技能训练作为主要内容,这种“纯绘画性目的”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所存在的一种巨大的片面性,就是从根本上把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美术教育等同于一种单一性的艺术训练。
这无疑限制了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门类应该具有的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创造性;审美引言:我们应当树立一种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超绘画性目的”的现代美术教育观念,学校美术教育的具体任务和目标都应从此观念出发,并采取措施加以落实,从根本上树立起美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正文:美术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就不能把美术教育仅仅局限于绘画技能一个方面,美术教育还涵盖了很多内容。
一、培养审美意识是美术教育的核心。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鉴赏和创造教学来完成审美教育的,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端正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培养人的审美感觉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目标指向审美能力,并不排斥诸如“双基”、“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理顺其中的主从关系。
在众多关系中,审美能力是纲其他能力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审美能力是皮,其他能力是毛,无论是绘画、工艺或雕塑的教学,只不过是提高审美能力的载体,诸等能力的培养应当视为达到审美目的的手段和媒介。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1. 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欣赏美术。
2. 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我们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综合素质。
3. 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4.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本文重点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 创意素质的培养与美术教学本文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意素质的培养。
我们探索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等,以帮助学生在美术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独特创意。
6.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认为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我们探讨了一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本文聚焦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创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本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我们认为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我们介绍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研究和体验美术。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5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5篇
1. 美术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这篇论文将介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有效性。
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
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2.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这篇论文将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通过将
研究过程转化为游戏,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促
进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发展。
3.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
这篇论文将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效果。
通
过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科研究的连贯性。
4. 创意艺术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这篇论文将探讨创意艺术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
学生的影响。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意艺术教育可以
帮助他们发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意识。
5.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
这篇论文将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
通过引入多元文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促进他们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4篇)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4篇)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美术教师应更新观念,齐心协力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和质量,为提高全民整体素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草香整理了4篇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策略》[摘要]美术教育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是发挥传道授业的启蒙家,因此,如何教好每一节课,都事关学生美术素质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育策略教师技能素质多元美术文化1.简论美术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
美术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美术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材安排,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活动,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教师的讲述,提问,师生之间互动中的交流与讨论,技能训练,课堂展示等。
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为课内与课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等多种渠道,多角度的进行,新型的课堂是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是教师体现价值的场所,也是教师生命飞扬的地方,同时,课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场所。
我们在讨论教堂教学的成功率和有效性的时候,始终强调的是教师在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中能否让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成功率和有效性目标追求是取决于教师的课堂里的教学智慧,课堂里的智慧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与辅导方式的选择,以及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调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美术能力青年学生的艺术发展,应视为是个体身心素质继续发展的过程随着青年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艺术阅历的逐渐提升,他们的艺术创作也会自然向前发展,美术教育的目的仍以素质教育为准则,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即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发展多元美术文化。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把美术教育重点放在解决专业写实技能方面,把教育研究的重心放在解决专业素描学习问题上,其结果导致美术教育的路子越来越窄,对学生成长也并无益处。
新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优选6篇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优选6篇5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一篇摘要: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渐渐的显露出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创新力。
创新对于任何教育来说都是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的创新需要从改变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进而才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的专业人才,才可以解决我国美术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对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方面进行改革。
美术教育创新不仅是美术生命的延续,也会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将其与现在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教育,勇敢迎接挑战,向创新型的教育方向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一、美术教育创新的内容(一)美术教育观念的创新美术教育观念进行创新根本上就是改变教育的观念和模式,将这种改革的方式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进而改变教育中陈旧的思想和观念。
将传统美术教育中那种封闭的形态进行开放,用超前的眼光来看待美术教育,进而对美术教育的观念进行不断的创新,超越现实、摒弃缺点就是创新的根本。
根据对其他国家美术教育成功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对美术教学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
为此我们国家的美术教学应该对其进行借鉴,结合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改变教育的观念,以此来对我国的美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观念的创新式的美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改变,更加重视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学生为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的去获得和处理相关的美术艺术信息,进而发掘学生对艺术的探究能力。
通过自身美术能力的创新和发展使得自己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是为了实现美术的教育目标,为此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对美术知识结构的认识,将美术的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的结合;在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提高课程的弹性,进而满足不同区域、学校以及个性不同的学会对美术的热爱和学习;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内容,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教学比重,将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作为学生的教学课本;通过艺术活动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艺术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也可以用多媒体这种现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观察到美术,丰富学习的方式,进而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5篇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5篇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关键词:工艺美术起源演绎思维文化一、引言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作品来探讨艺术的演绎。
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
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二、工艺美术的起源演绎概说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
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
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
“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快感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
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快感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
[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中学美术教学研究论文8篇
中学美术教学研究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摘要:1999年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最先开展的工作就是制定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至此已有十余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初中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美术教学实践能否从新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改革中获益,新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改革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在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研究中,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已成为研究重点,针对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也是促进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现状;教学策略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美感、思想、情感道德教育等方面,美术也是一种艺术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逐渐向学生渗透艺术、美感等思想,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初中生尚未形成十分完善的审美观,而初中美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和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美术教育中融合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创造力和个性化的能力。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某所省级初中的调查可知,在这所学校中共有6名专职美术教师,每位教师每个学期都需要教授12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据来看,初中学校的美术教师教学任务量适中,教学任务安排比较合理。
根据美术课课时安排,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每学期的课时数为16—18节,实际每学期为14节课左右,上课率达到80%以上,这也说明存在不能正常上课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运动会等活动占用了美术课时间,另一个原因是法定节假日导致无法正常上课,还有一些其他科教师占用了美术课的正常教学时间,这些情况基本每个学校都存在。
调查显示,初中三年级基本上就不再上美术课,主要原因是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学生都会将美术课课时用作其他科目的教学或者让学生上自习,一些学校为了完成初中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任务,会将初中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与一年级和二年级穿插进行,一些学校则是完全不涉及初中三年级的美术教学内容。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3篇)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3篇)在研究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接触论文,通过撰写论文来探讨问题和推进学术研究。
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我们将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绘画课和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而欣赏则是将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内化、升华的必修课程。
在欣赏中,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间互相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最终达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展欣赏的教学研究。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和欣赏惯,选择适宜的欣赏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够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让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
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应强烈。
在欣赏过程中,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见闻和对画面产生的联想来评判作品。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为自己的范本。
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专题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围绕某个欣赏课题展开整堂欣赏。
比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看作品图片,然后一讲到底,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研究效率。
浅析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论文3篇
浅析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论文3篇美术作为一种开发少儿智力及潜能,培养少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及家长的关注。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析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论文,欢迎阅读!浅析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论文篇一绘画从涂鸦起就是一种满足儿童自我表现的需要,这个时期儿童会十分自然地进行“表达”,按照自身的愿望和需求去表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自由的探索,大胆的表达,不断的创造。
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更侧重技法的训练,用“像”与“不像”来点评孩子们的作品。
在这样的模式中,孩子不需要开动脑筋,只需要机械的模仿老师的画法。
在培养少儿美术的艺术才能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技法”还是“创造力”?新课标中明确的提出:“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然而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一、开放性绘画,发展健康的心理绘画活动能充分表现儿童本身特有的思维和认识,是他们的自我表现,是个性情感的宣泄和流露。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因为对颜料好奇,在那儿随意地涂画,虽然并不一定成为颜色鲜艳、成功的绘画作品,但却能感受到孩子的真情实感。
譬如,在《小鸟的家》一课,学生用综合材料表现,在这个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儿童内心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一个引导者,带领孩子进入艺术活动中,像交朋友一样交流意见,尤其要关注和鼓励那些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技巧尚不成熟的孩子。
如:《奇妙的撕纸添画》这一课,我们先让学生任意的撕纸,撕完再仔细观察的纸的形象像什么,最后在这个基础上构思作品,把它添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二、引导观察,培养发现的乐趣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欣赏和感知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观察。
如在《微观世界》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微观”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可以马上让学生进入情景当中,感受微观世界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美术教育学研究论文摘要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
情感教育比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育实践实践分析应用一、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在美术课程中,要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否则这种情感教育就无从谈起。
美术课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在强烈的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体验到作品的情感,进而培养美术情趣。
美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不仅是艺术的源泉,还是情感的源泉。
美术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方法,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到生活中体验,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比如,为什么中国古代花鸟画家喜欢表现被称作“四君子”的梅、兰、竹、菊,那是因为这些植物的特性与人们的思想情感有着某种联系。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才能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感受到美,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美术课程中,营造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以使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的想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其情感体验给予充分的理解,这便于促成学生的情感思维。
比如,版画教学首先体现的是操作性,课上应立足于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尽量提供条件使之多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版画的魅力及学习的乐趣。
如在刻版制作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他们操作起来发挥空间很大,课上,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家愉快地参与其中,团结协作,增强了学习兴趣,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艺术创作的快乐。
版画课是轻松的,作品完成后,每个同学都会有强烈的成就感。
由于没有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和传统形式的障碍,学生们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他们从被动地完成由诸多形式要求的作业,到主动地掌控手中的刻刀,任凭自己的想象,把想象变成现实,每件作品都包含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亲自体验了通过想象和创造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满足。
让学生在感知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版画知识的感悟和认知。
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进而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指的是对美的事物的鉴别、欣赏及创造的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是进行情感教育重要的一环。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特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作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学生只有被作品打动,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与之产生情感互动,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比如,欣赏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舞蹈纹陶盆》,它的突出美点是装饰纹样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若盆中盛水至纹样底线,便可看到盆内壁五人一组的舞蹈者,宛如围绕着一泓池水翩翩起舞,向人们传达着原始人狩猎或劳动之余载歌载舞欢乐生活的信息。
学生领悟到了《舞蹈纹陶盆》独特的美,才能领悟到那份欢快的原始情感,从而生发对生活的热爱情感。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和造型艺术,通过视觉对物体进行感官认识,激起情感体验,产生美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事物。
因为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艺术美的形式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艺术教育的作用认识生活,用美术的语言来表现生活,才能体会美术情感教育的内容。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离开了想象力,美术课程将是异常的单调和枯燥,学生可能会有点滴的情感感悟,但绝不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也便失去了应有的依托。
美术课程是充满了创造性的情感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情感的激发,丰富的想象是丰富的情感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美术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产生碰撞,从而形成学生对作品的独特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联想和想象,然后说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比如,在欣赏马远的《踏歌图》时,可以设计问题一:观察画中踏歌的四位老少乡农的形态,想象他们在过桥时有怎样的情境,每人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情节。
问题二:农民为什么要踏歌?通过这种问题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会被激发出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画中人物淳朴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正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五、结束语综上所述,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学的方法千变万化,关键在于教师本人的发掘和灵活运用。
美术教学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内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注重个体学习方式及对学习过程的感受,而不仅是专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重视对学生美术情感方面的评价,应坚持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并重。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生基础教育学科建设品位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
文章通过一则新闻分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思考一、一则新闻引发的思考记者郑琳在2021年12月4日《钱江晚报》上刊发了一则新闻——《小学生看画展问讲解员:吴冠中画中心思想是什么》,大意是吴冠中画展在杭州举办,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美术爱好者前往参观,其中也不乏家长带着孩子组成的“亲子”队伍。
然而,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生在看完吴冠中画展后,问讲解员:“老师,吴冠中的画中心思想是什么?”她一脸认真地抛给讲解员老师这么一个犀利的问题,然后拿着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讲解员要讲的每一句话。
这个问题让讲解员彻底傻眼了。
家长们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不过孩子们在现场的反应却让美术专家们颇感尴尬,在面对五花八门童言无忌式提问的时候,讲解员更是经常被“雷翻”。
站在吴冠中画的女性裸体画前,害羞的小女孩自动绕道了,嘴快的小男孩脱口而出:“怎么画这种东西,好难看,好恶心!”后面的家长如临大敌,赶紧把孩子拉走,并指着旁边的画转移注意力:“快来看这个草原啊!”但讲解员还来不及开口,家长和孩子的行动已经宣告,裸体画至少不适合给孩子看。
吴冠中有一个著名的教学理念,叫做“眼睛教眼睛”。
他最提倡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审美的眼睛。
他曾经在媒体面前痛斥中国的美术教育,教出了大群“美盲”。
然而,当家长争先恐后让孩子上各种艺术培训班的时候,他们仍然无法避免花钱买“美盲”的陷阱。
面对三年级女孩的问题,“中心思想是什么”,讲解员在哑口无言后,思考良久,给出了一个答案:“吴冠中画的是美。
”于是,小学生们把“美”记在了笔记本上。
这则新闻让笔者沉思良久,孩子的问题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而要从我们的教育制度层面上去看待,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二、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小学语文课程开始,教师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甚至于每段文字都要总结出思想,将文章内容上升至统一的思想道德的高度,禁锢了学生自身的感悟和联想。
由此,引发学生在参观吴冠中画展时,向讲解员询问画的中心思想。
这不得不说是我们应试教育引发的现象,类似的情况在欣赏画展、观赏舞台表演、聆听音乐等艺术活动中时常发生,这都反映出我们实际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
目前,很多学校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
这使得学生重视文化课,囫囵吞枣般消化书面知识,而忽视了自身艺术素质的培养。
学校虽然开设有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但大多是作为副课的形式存在,大多是每周安排一次艺术课,而在这仅有的一节课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书本知识,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或画一种动、植物。
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缺少艺术的熏陶,缺乏对艺术的喜爱,更重要的是缺失了提升素质的重要手段。
我们传统认为的好学生一定要文化课成绩优异,却忽视了对素质教育的考察。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吴冠中画展中出现的那一幕。
我们应教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美,然后用艺术的手段去表现美,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学生美或不美、好或不好。
教师给的答案固然重要,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培养学生自己去判断,去寻找答案。
虽然我国早已倡导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教学目标仍然是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美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地位,一直是一个“争而未决”的问题。
尽管教育大纲有着明确规定:“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实际执行却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美术教育处于一个最不显眼的位置,相对于“主课”来说,它是“副课”;相对于升学的“硬任务”来说,它是“软任务”,正由于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所以形成了中小学美术课“小学凑合,初中压缩,高中取消”的局面。
很多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分配到了中小学任美术教师,却根据学校的安排都改上了其他课程。
学校重视应试教育,由此引发了种种问题,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简单,等等。
中小学几乎都把素质教育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甚至大学里也是重理轻文、重技轻艺。
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课程也是可选可不选、可修可不修。
怎么把学生从“考试型”转型为“实践型”,这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艺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需要把艺术教育放到整个教育环境里来思考,改革当前的教育制度势在必行。
在当代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按照传统艺术语言来审读,已经无法给出适合的答案。
因此,我们要用新的艺术理念去审视艺术作品。
然而,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本,甚至大学的艺术教育教材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提高素质教育的比重,这应是教育革新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改善中小学美术教育状况的途径和方法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生基础教育学科建设品位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
加强学校美术教育,让美术教育真正走进中小学校园,是提升中小学生美育素质的关键。
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新教育观念,把观念统一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上,这个《决定》,是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针和纲领性文件,是面向21世纪整体教育的思路,必须在各个学校中得到贯彻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