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轴对称图形(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轴对称图形(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判断轴对称图形。
2.认识对称轴并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1.认识对称轴并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设1:能对折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怎样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描述呢?(课件出示图形对折动画)
三.知识应用。
1.方法:师:因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其实就是一条对称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只需要找到每组对称点所在线段的中心点,连接起来。
2.你能画出下面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吗?
①学生先尝试画一画。
②交流展示。
预设:我们先在图上找到两组对称点A和A',B和B',A和A'之间有4格,B和B'之间有10格,根据对称轴就是对称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特点,找到它们各自中心点,连接起来。
预设:A和A'所在线段与对称轴是互相垂直的。同样,对称点B和B'所在的线段和对称轴也是互相垂直的,因此对称点所在的线段与对称轴都是互相垂直。
(3)总结。轴对称图形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所在的线段和对称轴互相垂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其实就是一条对称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师:我们可以看到A和A'与对称轴之间的距离都是2格,B和B'到对称轴之间的距离都是5格,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对称轴刚好在对称点所在线段的中心点上。
③对称点所在的线段与对称轴都是互相垂直。
师:仔细观察,这是A和A'这组对称点所在的线段,这条线段和对称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1、选关键点, 2、作垂线, 3、取相等, 4、对称点顺次连。
B
l
A
D
CE
对应线段 所在直线 的交点在 对称轴上 F 或与对称 轴平行
校训:立德树人 求实创新 拓展 生成
如何寻找对称轴?
A
D
CE B
F
①取中点,做垂线
②过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两个交点作 直线。
思考:
校训:立德树人 求实创新
情景 回扣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实践探究 理解记忆
应用作图 拓展生成
校训:立德树人 求实创新 实践 探究
做一做
(1)把一张纸片对折,扎一个小孔,然后展开铺平,记得到的两个
小孔为点A与A′,折痕为MN,连接AA′交MN于点O。
猜一猜,说一说
(2)如果将纸片沿MN重新折 叠,线段OA与OA′有怎样的
M
数量关系?
(3)线段AA′与直线MN有怎 样的位置关系 ?猜想一下。并
l
A
O
A′
请总作结垂关线键,步 骤可取分相几等步。。
点A′就是所求点。
校训:立德树人 求实创新 拓展 生成
(2)已知点A和A′是对称点,如何确定点A和A′的对称 轴?
M
A O A′ N
取中点, 作垂线
校训:立德树人 求实创新 应用 作图
如何作直线l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直线l ′
M
作法:
l
l′
1、在直线l 取不重合的两点A,B,
M
(5)连接DD′,交MN于点P, 你发现线段DD′与直线MN具 有怎样的关系?
A
A′
E
B
F
B′
D
P
D′
C G C′ N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课件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课件

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2.类似地,作出点B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3.连接A′B′.
B
B′
所以线段A′B′即为所求.
【规律方法】 作已知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1.找点 (确定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 2.画点 (画出特殊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 3.连线 (连接对称点).
【跟踪训练】
1.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 ( D )
A.直线的两旁
B.直线的同旁
C.直线上
D.直线两旁或这直线上
2.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对称轴两旁的
部分( A )
A.完全重合
B.不完全重合
C.两者都有
D. 没有关系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 段被__对__称__轴__垂直平分. 4.下图是轴对称图形,相等的线段是_A_B_=_C_D_,__B_E_=_C_E__, 相等的角__∠__B_=_∠__C___.
A
ED
B
C
共同探究
l
已知对称轴 l 和一个点A,如何
画出点A关于 l 的对称点A′?
A
O
A′
作法: 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在垂线上
截取OA′=OA,垂足为点O,点A′就是 点A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
【例 题】
例2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怎样作出与△ABC关于直
线l对称的图形呢?
【解析】△ABC可以由三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按要求作出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设A,B关于直线MN对称,则AB垂直平分MN. B.如果△ABC≌△DEF,则一定存在一条直线MN,使 △ABC与△DEF关于MN对称. C.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不止一条, 则它是等边三角形. D.两个图形关于MN对称,则这两个图形分别在MN的两 侧.

2.2轴对称的性质(1)

2.2轴对称的性质(1)

(1)2.2轴对称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知道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且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经历探索轴对称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运用教学过程开场白同学们,你们喜欢照镜子吗你知道“你与镜中的你”有什么关系吗引入【一些图形也想照镜子看看自己美不美,一位数学老师就让同学们记录下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照镜子的状况,你对这四位的记录有什么意见吗(投影图片)同学们的看法到底对不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就有答案了(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探索完轴对称的性质后,让学生自评或互评).需满足几个条件(活动说明:最好用透明纸,这样更方便观察现象).实践探索一1.指导学生完成下边的活动(投影要求).活动一:如图所示,把一张纸折叠后,用针扎一个孔;再把纸展开,两针孔分别记为点A、点A,折痕记为l;连接AA,AA与l相交于点O.2.探究:你有什么发现(1)通过活动一的操作,你小组探索的结果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给直线l起个名字.(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你觉得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我们怎样定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特征是什么实践探索二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二(投影要求).仿照上面的操作,在对折后的纸上再扎一个孔,把纸展开后记这两个针孔为点B、点B,连接AB、A B、BB.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实践探索三(投影要求)如图,并仿照上面进行操作,扎孔、展开、标记、连线.你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形成结论.返回情景导入题(投影图片)开始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先让学生自评,再由他评.投影例题&例1 小明取一张纸,用小针在纸上扎出“4”,然后将纸放在镜子前.(1)你能画出镜子所在直线l的位置吗(2)图中点A、B、C、D的在镜中的对应点分别是,线段AC、AB 的在镜中的对应线段分别是,CD=,∠CAB=,∠ACD=.(3)连接AE、BG,AE与BG平行吗为什么(4)AE与BG平行,能说明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一定互相平行吗(5)延长线段CA、FE,连接CB、FG并延长,作直线AB、EG,你有什么发现吗总结轴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说出来告诉大家。

第2章《轴对称图形》常考题集:2.2轴对称的性质(含答案)

第2章《轴对称图形》常考题集:2.2轴对称的性质(含答案)

度.(第1题) (第2题) (第3题)2.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已知∠1+∠2=100°,则∠A 的大小等于 度.3.如图,△ABC 沿DE 折叠后,点A 落在BC 边上的A ′处,若点D 为AB 边的中点,∠B=50°,则∠BDA ′的度数为 .4.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 度.(第4题) (第7题) (第8题) cm..第2章 《轴对称图形》常考题集:2.2 轴对称的性质填空题1.如图,D 、E 为△ABC 两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沿线段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F 处,若∠B=55°,则∠BDF=5.小宇同学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先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左图方式进行折叠,使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 ;展开后按右图的方式再折叠一次,使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 ,再展开后,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6.把图一的矩形纸片ABCD 折叠,B 、C 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 边上的点P 处(如图二).已知∠MPN=90°,PM=3,PN=4,那么矩形纸片ABCD 的面积为cm . 度. cm.(第9题) (第10题) (第12题)10.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C 落在点A 处,点D 落在点G 处,若∠CFE=60°,且DE=1,则边BC 的长为 . .1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如果∠1=64°,那么∠2等于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矩形ABCD 中(AD >AB ),M 为CD 上一点,若沿着AM 折叠,点N 恰落在BC 沿直线AD 折过来,点C 落到点C 1的位置,如果BC=10,那么BC 1= .16.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AB=3cm ,BC=4cm ,现将A 、C 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 ,则S △AEF = cm 2.(第16题) (第18题)17.如图,△ABC 中∠A=30°,E 是AC 边上的点,先将△ABE 沿着BE 翻折,翻折后△ABE 的AB 边交AC 于点D ,又将△BCD 沿着BD 翻折,C 点恰好落在BE 上,此时∠CDB=82°,则B=原三角形的∠B= 度.7.如图,将矩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F 点处,已知CE=3 cm ,AB=8 cm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8.如图(1)是四边形纸片ABCD ,其中∠B=120°,∠D=50度.若将其右下角向内折出△PCR ,恰使CP ∥AB ,RC ∥AD ,如图(2)所示,则∠C=9.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 ,BC=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着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的长为11.已知Rt △ABC 中,∠C=90°,AC=6,BC=8,将它的一个锐角翻折,使该锐角顶点落在其对边的中点D 处,折痕交另一直角边于E ,交斜边于F ,则△CDE 的周长为12.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70°,则∠2= 度.上,则∠ANB+∠MNC= 度.15.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60°,把△ADCb 的值为 . 解答题A 1B 1C 1D 1; (2)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四边形A 2B 2C 2D 2.18.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其长AD 为a ,宽AB 为b (a >b ),在BC 边上选取一点M ,将△ABM 沿AM 翻折后B 至B ′的位置,若B ′为长方形纸片ABCD 的对称中心,则a19.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在落在四四边形BCDE 内部时, (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 的度数为x ,∠ADE 的度数为y ,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3)∠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20.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线段AB 的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直线MN 经过坐标原点,且点M 的坐标是(1,2). (1)写出点A 、B 的坐标;(2)求直线MN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利用尺规作出线段AB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1.作图题:(不要求写作法)如图,在10×10的方格纸中,有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 (即四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 向下平移5格后的四边形的面积.. (3)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的坐标: ; (2)求经过第2008次跳动之后,棋子落点与点P 的距离.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5),B (-1,0),C (-4,3). (1)求出△ABC(2)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A 1B 1C 1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颗棋子从点P 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 、B 、C 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处,接着跳到点M 关于点B 的对称点N 处,第三次再跳到点N 关于C 的对称点处,…如此下去.(1)在图中画出点M 、N ,并写出点M 、N, ).24.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5),B (-3,0),C (-4,3). (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的轴对称图形△A ′B ′C ′; (2)写出点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25.如图,已知网格上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 (1)分别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2)作△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A ′B ′C ′.(不写作法)2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 .(1)作△ABC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不写作法); (2)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 的面积27.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图1中四边形ABCD 就是一个“格点四边形”. (1)求图1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2)在图2方格纸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EFG ,使△EFG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且为, )..轴对称图形.28.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了一个“小猪”的图案,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1)“小猪”所占的面积为多少?(2)在上面的方格纸中作出“小猪”关于直线DE 对称的图案(只画图,不写作法); (3)以G 为原点,GE 所在直线为x 轴,GB 所在直线为y 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单位长度建立直角坐标系,可得点A 的坐标是(29.认真画一画.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DEF .(1)作△DEF 关于直线HG 的轴对称图形△D ′E ′F ′(不写作法); (2)作EF 边上的高(不写作法);(3)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DEF 的面积为30.如图,写出△ABC 的各顶点坐标,并画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并直接写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三角形的各点坐标.答案:填空题1.故答案为:7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求解.利用折叠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DF AD=DF AD=DF,,∵点D 是AB 的中点,∴AD=BD,由折叠可知AD=DF AD=DF,, ∴BD=DF,∴BD=DF,∴∠DFB=∠B=55°,∠BDF=180°∴∠DFB=∠B=55°,∠BDF=180°--2∠B=70°.2∠B=70°.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707070..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中点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等;②中点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2.故本题答案为5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解答:解:连接AA′,AA′,易得AD=A′D,AE=A′E;AD=A′D,AE=A′E;故∠1+∠2=2(∠DAA′+∠EAA′)=2∠A=100°;3.故填8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点评:本题利用了:本题利用了:11对应边和对应角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度.度. 5.故应填1cm 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有关图形的折叠与拼接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亲自动手操作.先求第一次折痕,再求第二次,从而求它们的关系.故∠A=50°.故∠A=50°.点评:本题通过折叠本题通过折叠变换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最好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 AD=A′D,再根据AD=A′D,再根据中点中点的性质得AD=BD AD=BD,BD=A′D,,BD=A′D,∠DA′B=∠B=50°,从而求解∠BDA'的度数.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A′D,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A′D,∵点D 为AB 边的中点边的中点∴AD=BD,BD=A′D,∠DA′B=∠B=50°, ∴∠BDA′=180°∴∠BDA′=180°--2∠B=80°.、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相等;相等;22、中点的性质,、中点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内角定理求解. 4.故填60.分析:根据题意,已知∠A=65°,∠B=75°,可结合根据题意,已知∠A=65°,∠B=75°,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解答:解:∵∠A=65°,∠B=75°,解:∵∠A=65°,∠B=75°,∴∠C=180°∴∠C=180°--(65°+75°)(65°+75°)=40=40度,度, ∴∠CDE+∠CED=180°∴∠CDE+∠CED=180°--∠C=140°,∠C=140°, ∴∠2=360°∴∠2=360°--(∠A+∠B+∠1+∠CED+∠CDE)=360°(∠A+∠B+∠1+∠CED+∠CDE)=360°--300°=60度.度.故填6060..点评: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三角形、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三角形、四边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注意折叠前后图形全.故应填144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等;②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7.故应填30cm 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EF=DE=CD-CE=5EF=DE=CD-CE=5,,AD=AF=BC AD=AF=BC,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解:由折叠的性质知,EF=DE=CD-CE=5EF=DE=CD-CE=5EF=DE=CD-CE=5,,AD=AF=BC AD=AF=BC,, 由勾股定理得,由勾股定理得,CF=4CF=4CF=4,,AF 2=AB 2+BF 2, 即AD 2=82+(AD-4AD-4))2, 解得,解得,AD=10AD=10AD=10,, ∴BF=6,∴BF=6,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 =S △A B F +S △C E F =30cm 2.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8.故应填9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图形全等和平行线,根据折叠前后图形全等和平行线,先求出∠CPR 先求出∠CPR 和∠CRP,和∠CRP,再根据再根据再根据三角形内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C.定理即可求出∠C.解答:解:第一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 1cm,,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 1cm,,其实这两条折痕是关于纸张的正中间的折痕成轴其实这两条折痕是关于纸张的正中间的折痕成轴对称对称的关系,它们到它们到中线中线的距离是0.5cm 0.5cm,,所以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1cm 1cm..点评:考查图形的拆叠知识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图形的翻折考查图形的拆叠知识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图形的翻折变换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它属于轴对称,它属于轴对称,根据根据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6轴题.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和利用折叠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可知. MN=5MN=5,,设Rt△PMN 的斜边上的高为h ,由,由矩形矩形的宽AB 也为h , 根据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h=PM•PN÷MN=125, 由折叠的性质知,由折叠的性质知,BC=PM+MN+PN=12BC=PM+MN+PN=12BC=PM+MN+PN=12,, ∴矩形的面积=AB•BC=1445. 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对应边和对应角相解答:解:因为折叠前后两个图形全等,故∠CPR=12 ∠B=12 ×120°=60°,×120°=60°,∠CRP ∠CRP==12 ∠D=1250°=25°;50°=25°;∴∠C=180°∴∠C=180°--25°25°--60°=95°;∠C=95度;度;故应填9595..点评: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是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9.故应填3cm 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CD=DE 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相等;22、勾股定理求解.、勾股定理求解. 10.故应填3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解答:解: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解: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DE=GE DE=GE因为∠CFE=60°,因为∠CFE=60°, 所以∠GAE=30°,所以∠GAE=30°, 则AE=2GE=2DE=2AE=2GE=2DE=2,, 所以AD=3AD=3,, 所以BC=3BC=3..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前后角相等.11.故应填11或10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分析: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解答:解:当角B 翻折时,翻折时,B B 点与D 点重合,点重合,DE DE 与EC 的和就是,AC=AE AC=AE.根据题意在.根据题意在Rt△BDE 中运用中运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求DE DE..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B=10AB=10..由折叠的性质知,由折叠的性质知,AE=AC=6AE=AC=6AE=AC=6,,DE=CD DE=CD,∠AED=∠C=90°.,∠AED=∠C=90°.,∠AED=∠C=90°.∴BE=AB ∴BE=AB-AE=10-6=4-AE=10-6=4-AE=10-6=4,,在Rt△BDE 中,由勾股定理得,中,由勾股定理得, DE 2+BE 2=BD 2即CD 2+42=(8-CD 8-CD))2, 解得:解得:CD=3cm CD=3cm CD=3cm.. 点评:本题利用了:本题利用了:1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BC BC,也就是说等,也就是说等8,CD 为AC 的一半,故△CDE 的周长为8+3=118+3=11;; 当A 翻折时,翻折时,A A 点与D 点重合.同理DE 与EC 的和为AC=6AC=6,,CD 为BC 的一半,所以CDE 的周长为6+4=106+4=10.故△CDE .故△CDE 的周长为101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12.故填40.故填40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知识,题目比较灵活,难度一般.∵∠1=64°,∵∠1=64°,∴∠3=∠1=64°,∴∠3=∠1=64°,∴∠4=180°∴∠4=180°--2∠1=180°∠ANB+∠MNC=180°∠ANB+∠MNC=180°--∠ANM=90°.∠ANM=90°.点评:综合考查了折叠得到的对应角相等及平角定义.15.故应填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根据两直线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折叠关系列出方程解则可.可.解答:解:根据题意:2∠1与∠2互补,互补,得到:2∠1+∠2=180°,得到:2∠1+∠2=180°,∵∠1=70°,∵∠1=70°,∴140°+∠2=180°,∴140°+∠2=180°,∴∠2=40°∴∠2=40° 13.故应填5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根据补角补角的定义、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3=∠1,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3=∠1,-2×64°=52°2×64°=52°∵长方形的对边平行,的对边平行,∴∠2=∠4=52°.∴∠2=∠4=52°.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了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故应填9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易得∠ANM=∠ADM=90°,那么根据平角定义即可得到所求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有∠ANM=∠ADM=90°;故 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AD 是△ABC 的中线,BC=10BC=10,,先求得BD=5BD=5,,由折叠的性质知BC 1=BD=5=BD=5.. 解答:解:由折叠可知DC=DC 1,∠ADC=∠ADC 1=60°,∴∠BDC 1=60°,=60°,又∵AD 是△ABC 的中线,的中线,BC=10BC=10BC=10,,∴BD=DC=DC 1=5=5,,∴△B ∴△BDC DC 1为等边三角形,∴BC 1=BD=5=BD=5..16.故本题答案为7516.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翻折的性质知D′F=DF,D′F=DF,CE=AE CE=AE CE=AE,且,且CE=BC-BE 长,再证得△ABE≌△AD′F,有AF=AD-FD AF=AD-FD,则,则S△A E F =12AF•AB.AF•AB. 解答:解:由题意知,D′F=DF,解:由题意知,D′F=DF,CE=AE CE=AE CE=AE,, 在Rt△ABE 中,中,AB AB 2+BE 2=AE 2,AB 2+BE 2=(BC-BE BC-BE))2,即32+BE 2=(4-BE 4-BE))2,解得:解得:BE=BE=78, ∵∠D′AF+∠EAF=∠EAF+∠BAE=90°,∴∠D′AF=∠BAE ∴∠D′AF=∠BAE又∵∠D′=∠B=90°,AD′=CD=AB 又∵∠D′=∠B=90°,AD′=CD=AB∴△D′AF≌△BAE ∴△D′AF≌△BAE∴FD=D′F=BE=78. ∴AF=AD ∴AF=AD-FD=4- -FD=4- 78 =258∴S △A E F =12 AF•AB=12 ×258 ×3=7516 . 故本题答案为7516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点评: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故由,故由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求得BE 的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17.故应填78°. 专题:压轴题.分析:在图①的△ABC 中,根据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C=150°;结合折叠的性质和图②③可知:∠B=3∠CBD,即可在△CBD 中,得到另一个关于∠B、∠C 度数的等量关系式,联立两式即可求得∠B 的度数.的度数.解答:解:在△ABC 中,∠A=30°,则∠B+∠C=150°…①;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3∠CBD,∠BCD=∠C;在△CBD 中,则有:∠CBD+∠BCD=180°中,则有:∠CBD+∠BCD=180°--82°,即:82°,即:13 ∠B+∠C=98°…②;①-②,得:23∠B=52°,∠B=52°, 故应填 3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解:连接CB′.cos∠ACB=cos30°=a:解答题19.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解得∠B=78°.解得∠B=7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变换变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发现∠B 和∠CBD 的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轴题. 分析:连接CB′.由于B'B'为长方形纸片为长方形纸片ABCD 的对称中心,∴AB′C 是矩形的对角线.角线.由折叠的性质知可得△ABC 三边关系求解.三边关系求解.解答由于B'B'为长方形纸片为长方形纸片ABCD 的对称中心,∴AB′C 是矩形的是矩形的对角对角线.线.由折叠的性质知,AC=2AB′=2AB=2b,由折叠的性质知,AC=2AB′=2AB=2b,∴sin∠ACB=AB:∴sin∠ACB=AB:AC=1AC=1AC=1::2,∴∠ACB=30°.∴∠ACB=30°.b= 3 3 ..点评:本题利用了: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求解.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操作型;探究型.分析:(1)根据折叠就可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根据折叠,则重合的)根据折叠就可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根据折叠,则重合的顶点顶点是对应点,重合的角是对应角;点,重合的角是对应角;(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以及平角的定义进行表示;(3)根据()根据(22)中的表示方法,可以求得∠1+∠2,再找到∠A 和x 、y 之间的关系,就可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系,就可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解答:解:(1)△EAD≌△EA'D,其中∠EAD=∠EA'D,∠AED=∠A'ED,∠ADE=∠A'DE;(2)∠1=180°)∠1=180°-2x -2x -2x,∠2=180°,∠2=180°,∠2=180°-2y -2y -2y;;(3)∵∠1+∠2=360°)∵∠1+∠2=360°-2-2-2((x+y x+y)=360°)=360°)=360°-2-2-2(180°(180°(180°--∠A)=2∠A.∠A)=2∠A.规律为:∠1+∠2=2∠A.)(8分)分)点评:根据图形,找出需要的点的坐标即可根据图形,找出需要的点的坐标即可21.考点评:在研究折叠问题时,有全等形出现,要充分利用全等的性质.20.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压轴题;网格型.分析: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但同时也考查了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但同时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 解答:解:(1)A (-1-1,,3),B (-4-4,,2.(2分)分)(2)解法1:∵:∵直线直线MN 经过坐标原点,经过坐标原点,∴设所求函数的关系式是y=kx y=kx,,又点M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11,2), ∴k=2.(3分)分)∴直线MN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2x y=2x..(4分)分)解法2:设所求函数的关系式是y=kx+b y=kx+b,,则由题意得:îïíïìb =0 k +b =2, 解这个解这个方程组方程组,得îïíïìk =2 b b==0 ,(6分)分)∴直线MN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2x y=2x..(3)利用)利用直尺直尺和圆规,作线段AB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A′B′,如图所示.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压轴题;网格型.分析:在平移时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确定图形中的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关键点;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的图形.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利用此性质找对应点,利用此性质找对应点,利用此性质找对应点,顺次连顺次连接即可.接即可.解答:解:作图如右图:解:作图如右图:分析:(1)根据网格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底AB 是5,高是C 到AB 的距离,是3,解:(1)画出对应点的位置,连接即可.画出对应点的位置,连接即可.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与轴对称变换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与轴对称变换作图作图.作平移图形时,作平移图形时,找找关键点的对应点也是关键的一步.的对应点也是关键的一步.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①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先确定一组对应点;先确定一组对应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③利用第③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②利用轴对称性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22.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综合题.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利用面积公式计算. (2)从三角形的各)从三角形的各顶点顶点向y 轴引轴引垂线垂线并延长相同长度,找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可.(3)从图中读出新三角形三点的坐标.)从图中读出新三角形三点的坐标.解答:S △A B C =12 ×5×3=152(或7.57.5))(平方单位).(2)如图.)如图.(3)A 1(1,5),B 1(1,0),C 1(4,3).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网格,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网格,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及直角坐标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会灵活运用.对所学的知识要会灵活运用.23.故本题答案为(-2,0),(4,4).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1)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即是连接PA 延长到M 使PA=AM PA=AM,所以,所以M 的坐标是,N (4,4);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M M (-2-2,,0),N (4,4);(2)棋子跳动3次后又回点P 处,且2008÷3=669…1,所以经过第2008次跳动后,棋子落在点M 处,处,∴PM ∴PM==OM 22+OP 22 =22+22 =2 2 2 ..答:经过第2008次跳动后,棋子落点与P 点的距离为2 2 2 ..点评:考查学生对点对称意义的理解及学生在新的知识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着重考查学生探索规律和计算能力.24.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M (-2-2,,0),点M 关于点B 的对称点N 处,即是连接MB 延长到N 使MB=BN MB=BN,,所以N 的坐标是N (4,4);(2)棋子跳动3次后又回点P 处,所以经过第2008次跳动后,棋子落在点M 处,根据处,根据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可知PM 的值.的值.解答:解:(1)M (-2-2,,0)题:网格型.分析:(1)从三角形的三边向y 轴引轴引垂线垂线,并延长相同的距离找到三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顺次连接.(2)从图形中找出点C′,并写出它的坐标.C′,并写出它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如图;(2)根据)根据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C′(的性质可:C′(44,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作法,注意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作法,注意画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找关键点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是关键.然后顺次连接是关键.25.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点关于y 轴对称的特点找出各点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线即可. 解答:解:(1)A (-3-3,,3),B (-5-5,,1),C (-1-1,,0);(3分)分)(2)如上图.)如上图.26.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网格型.分析:(1)分别作A、B 、C 关于MN 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2)可在△ABC 所在的2×3的网格中求面积.解答:解:(1)作图正确给5分;分;(2)此三角形面积为:)此三角形面积为:S △A B C =S 矩形D E C F -S △A B D -S △A C F -S △B E C=2×3=2×3--2×(较到位,学生需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27.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网格型.分析:(1)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即可;(2)画一个面积为解答:解:(1)根据面积公式得:方法一:)根据面积公式得:方法一:S=S=12×6×4=12;×6×4=12; 方法二:S=4×6方法二:S=4×6- - 12 ×2×1×2×1- - 12 ×4×1×4×1- - 12 ×3×4×3×4- - 12×2×3=12;×2×3=12; (2)(只要画出一种即可)(只要画出一种即可) 12 ×1×2)×1×2)- - 12 ×1×3=6×1×3=6-2- -2- 32 =52.(5分)分) 点评:此题考查此题考查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作法、动手操作、面积的计算,对综合能力考查比12的等腰三角形,即底和高相乘为24即可.即可.(8分)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8.故应填-4,1.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解答此题要明确: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专题:网格型.分析:将“小猪”所占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和将“小猪”所占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和四边形四边形面积的和来解答,合理地进行图形的移动和变换是做此题的关键.解答:解:(1)4×4×12 +8×3×12 +1×1×12=32.5 =32.5;;(3分)分) (2)(画图)(6分)分)(3)(-4-4,,1).(7分)分)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解答此题要明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①对称轴是一条直线.①对称轴是一条直线.②垂直并且平分一条②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或中或中垂线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③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④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把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两份.⑤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直平分线.29.故应填3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

初中数学【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年级八年级科目数学主备教师备课时间年月日课题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总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画出与已知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2.在直角坐标系中,会求已知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坐标,知道对称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教学难点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课前准备三角尺,直尺,课本,自主预习教学过程(一)先学环节1.自学,互学:利用8分钟,阅读课本34—38页,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小组展示疑难问题。

预学核心问题⑴轴对称的基本性质:⑵画成轴对称的图形: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2.预学检测问题一: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问题二:画成轴对称的图形问题三: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1)如图2-1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Q的坐标为(4,3),画出点Q关于y轴的对称点Q′,写出点Q′的坐标,你发现点Q 与Q′的坐标有什么关系?利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说明你的理由.(2)画出点Q关于x轴的对称点Q′′,写出点Q关于x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你发现点Q与点Q′′的坐标有什么关系?(3)你能分别写出点(-1,0)关于y轴和x轴对称点的坐标吗?点(0,-1)呢?(4)一般地,已知点P的坐标是(a,b),按照上面发现的规律,你能分别写出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和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P′′的坐标吗?解决问题评价:你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此类问题今后如何处理?预学评价质疑:小组交流后,提出不能解决和有质疑的问题。

(二)展示环节3.反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问题答案,并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题板上展示。

4.展讲:将各小组没有解决的疑问,讨论展讲。

(三)释疑环节5.点拨:对每一个小组的讲评给予适当的评价并做重点的点拨。

6.精讲:总结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不能改变原有的意义。

例1:如图,画出△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例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2,1) ,B(1.5,-4),C(0,3).(1)分别写出与△ABC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A′B′C′的顶点坐标(2)分别写出与△ABC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A′′B′′C′′的顶点坐标(3)分别画出△A′B′C′与△A′′B′′C′′.(四)训练环节7.精炼练习1.作一条线段AB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的图形。

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

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

生活中的方程模型11.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七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 巍巍宝塔高七层, 点点红灯倍加增。

灯共三百八十一, 请问顶层几盏灯。

学习目标: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3、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等量关系1.兴华学校距青云双语7.5千米,老师今天开车以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x小时到达;2.牛牛的爸爸今年35岁了,是牛牛年龄的2倍多7岁,牛牛的年龄是x 岁;3.小红买10本练习本和3只笔共花了20元,已知练习本每本1.4元,每只笔x元;体验身边的方程:(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及等量关系)一座雄伟壮丽的七层宝塔,层层飞檐上闪烁着红灯,下层红灯数目是相邻上层的2倍。

如果共有381盏灯,请问顶层有几盏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分析题中已知量、未知量各是什么,明确各量之间的关系;4.列: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5.解并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符合题意;6.答:写出答案. 3.设:设未知数,用代数式表示其他量;2.找: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关键为响应安丘市政府“文明城市”的号召,青云山购进A,B两种树苗共12棵,已知A种树苗每棵20元,B种树苗每棵10元,若购进A,B两种树苗刚好用去了140元,问购进A,B两种树苗各多少棵?等量关压缩包中的资料: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ppt 教学设计.doc。

2. 2轴对称的性质教案(2013年秋苏科版八年级上)

2. 2轴对称的性质教案(2013年秋苏科版八年级上)
1
预 习 导 航
探索:两针孔 A. A 和线段 A A 与折痕 l 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 1:如果把纸重新折叠,因为 A、 A 重合,那么线段 OA、O A 呢? ,此时 O 是线段 A A 的
1 1 1 1 1

问题 2:∠1 与∠2 有什么关系? 问题 3:折痕 l 与 A A 什么关系? 一、概念探究: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操作:取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下面步骤做一做。 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 l, (1)在纸上画△ABC; (2)用针尖沿△ABC 各边扎几个小孔 (3)将纸展开,连接 AA’ 、BB’ 、CC’
O · P 四、提炼总结: 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A
O · P
A
1.先画对称轴,再画已知点的对称 2.先画已知线段各端点的 3.先画已知三角形的各顶点的
; ,再画出对称线段; ,再画出对称三角形;
4.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也成轴对称。
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
A l B B
2.变式 1:请你分别在直线 l 上取一点 C,并作出△ABC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 ABC 。 问题: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你想到了什么?你该如何做?
变式 2:已知点 P 和点 P’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请你画出这条对称轴。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P’
归纳: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 1.定好 。 2.找准图形中的关键 。 3.作对关键 的对称 ,完成轴对称图形。 例 2 . 四 边 形 ABCD 与 四 边 形 EFGH 关 于 直 线 l 对 称 。 连 接 AC、BD ,设它们相交于点 P。怎么样找出 P 点关于 l 的对称点 Q?

专题2.2轴对称的性质(举一反三)(浙教版)(原卷版)

专题2.2轴对称的性质(举一反三)(浙教版)(原卷版)

专题2.2 轴对称的性质【八大题型】【浙教版】【题型1 游戏中的轴对称】 (1)【题型2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角度】 (3)【题型3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线段长度】 (4)【题型4 在格点中作轴对称图形】 (6)【题型5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折叠问题】 (8)【题型6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11)【题型7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探究性问题】 (13)【题型8 轴对称图案的设计】 (18)【题型1 游戏中的轴对称】【例1】(2022春•余姚市校级月考)小王设计了一“对称跳棋”题:如图,在作业本上画一条直线l,在直线l两边各放一粒围棋子A、B,使线段AB长8cm,并关于直线l对称,在图中P1处有一粒跳棋子,P1距A点6cm、与直线l的距离为3cm,按以下程序起跳:第1次,从P1点以A为对称中心跳至P2点;第2次,从P2点以l为对称轴跳至P3点;第3次,从P3点以B为对称中心跳至P4点;第4次,从P4点以l对称轴跳至P5点;….(1)棋子跳至P6点时,与点P1的距离是;(2)棋子按上述程序跳跃2014次后停下,这时它与点B的距离是.【变式11】(2022•云梦县一模)甲和乙下棋,甲执白子,乙执黑子.如图,已共下了7枚棋子,棋盘中心黑子的位置用(﹣1,0)表示,其右下角黑子的位置用(0,﹣1)表示.甲将第4枚白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他放的位置是()A.(﹣1,1)B.(﹣2,1)C.(1,﹣2)D.(﹣1,﹣2)【变式12】(2022•潍坊)甲乙两位同学用围棋子做游戏.如图所示,现轮到黑棋下子,黑棋下一子后白棋再下一子,使黑棋的5个棋子组成轴对称图形,白棋的5个棋子也成轴对称图形.则下列下子方法不正确的是(),[说明:棋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如A点在(6,3)].A.黑(3,7);白(5,3)B.黑(4,7);白(6,2)C.黑(2,7);白(5,3)D.黑(3,7);白(2,6)【变式13】(2022•绥棱县校级模拟)如图是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剩余的格点上没有棋子.我们约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把跳棋棋子在棋盘内,沿着棋子对称跳行,跳行一次称为一步.已知点A为己方一枚棋子,欲将棋子A跳进对方区域(阴影部分的格点),则跳行的最少步数为3步.【题型2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角度】【例2】(2022秋•河东区期末)如图,△ABC中,∠B=58°,∠C=55°,点D为BC边上一动点.分别作点D关于AB,AC的对称点E,F,连接AE,AF.则∠EAF的度数等于.【变式21】(2022春•寿阳县期末)如图,△ABC中,∠B=60°,∠C=50°,点D是BC上任一点,点E和点F分别是点D关于AB和AC的对称点,连接AE和AF,则∠EAF的度数是()A.140°B.135°C.120°D.100°【变式22】(2022秋•台江区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BC沿着AC翻折,点B关于AC的对称点E恰好落在CD上,若∠B=α度,则∠D的度数是度.【变式23】(2022秋•房山区期末)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Q是点P关于OA的对称点,点R 是点P关于OB的对称点,直线QR分别交∠AOB两边OA,OB于点M,N,连接PM,PN,如果∠PMO=33°,∠PNO=70°,求∠QPN的度数.【题型3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线段长度】【例3】(2022秋•土默特左旗期中)如图,点P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P关于AO、BO的对称点,若△PEF的周长为15,求MN的长.【变式31】(2022春•洛宁县期末)如图,点P在∠AOB内,点M、N分别是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且MN交OA、OB相交于点E,若△PEF的周长为20,求MN的长.【变式32】(2022春•驿城区期末)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M,N分别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PM =3cm,PN=4cm,MN=4.5cm,则线段QR的长为.【变式33】(2022秋•淮安月考)如图,在△ABC中,AB=12cm,AC=6cm,BC=10cm,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CD和△BED关于BD对称.(1)求AE的长;(2)求△ADE的周长.【题型4 在格点中作轴对称图形】【例4】(2022秋•密山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1)写出顶点C的坐标;(2)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B1的坐标;(3)若点A2(a,b)与点A关于x轴对称,求a﹣b的值.【变式41】(2022秋•自贡期末)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D各点的坐标分别为(﹣7,7)、(﹣7,1)、(﹣3,1)、(﹣1,4).(1)在给出的图形中,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y轴对称的四边形A1B1C1D1;(不写作法)(2)写出点A1和C1的坐标;(3)求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变式42】(2022秋•嵊州市期末)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ABC (顶点是网格线交点的三角形)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7),(﹣4,3).(1)请你根据题意在图中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变式43】(2022春•铜仁市期末)如图,已知点A(4,3),B(3,1),C(1,2),请解决下列问题:(1)若把△ABC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A1,B1,C1的坐标;(2)若△A2B2C2是△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请画出△A2B2C2并写出A2,B2,C2的坐标.【题型5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折叠问题】【例5】(2022春•广陵区校级期中)发现(1)如图1,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请你判断∠1+∠2与∠A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说明理由思考(2)如图2,BI平分∠ABC,CI平分∠ACB,把△ABC折叠,使点A与点I重合,若∠1+∠2=100°,求∠BIC的度数;拓展(3)如图3,在锐角△ABC中,BF⊥AC于点F,CG⊥AB于点G,BF、CG交于点H,把△ABC 折叠使点A和点H重合,试探索∠BHC与∠1+∠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变式51】(2022春•杜尔伯特县期中)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1)求线段CN长.(2)连接FN,并求FN的长.【变式52】(2022秋•成都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AB,AB=6,AD=CD=3,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将△AEF沿EF翻折,点A的落点记为P.当P落在四边形ABCD内部时,PD的最小值等于.【变式53】(2022•惠安县期末)如图,已知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AB∥CD,AD=BC=1,AB=CD=5.在长方形ABCD的边AB上取一点M,在CD上取一点N,将纸片沿MN折叠,使MB与DN交于点K,得到△MNK.(1)请你动手操作,判断△MNK的形状一定是;?试说明理由;(2)问△MNK的面积能否小于12(3)如何折叠能够使△MNK的面积最大?请你用备用图探究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求最大值.【题型6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例6】(2022春•崂山区期中)早在古罗马时代,传说亚历山大城有一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者,名叫海伦.一天,一位罗马将军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将军每天从军营A出发,先到河边饮马,然后再去河岸同侧的军营B开会,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据说海伦略加思索就解决了它.从此以后,这个被称为“将军饮马”的问题便流传至今.大数学家海伦曾用轴对称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2,作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点C就是所求的位置.证明:如图3,在直线l上另取任一点C′,连接AC′,BC′,B′C′,∵直线l是点B,B′的对称轴,点C,C′在l上,∴CB=CB′,C′B=C′B′,∴AC+CB=AC+=.在△AC′B′中,∵AB′<AC′+C′B′∴AC+CB<AC′+C′B′即AC+CB最小.本问题实际上是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思想,把A,B在直线同侧的问题转化为在直线的两侧,从而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问题加以解决(其中C在AB′与l的交点上,即A、C、B′三点共线).本问题可归纳为“求定直线上一动点与直线外两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的问题的数学模型.【简单应用】(1)如图4,在等边△ABC中,AB=6,AD⊥BC,E是AC的中点,M是AD上的一点,求EM+MC的最小值借助上面的模型,由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可知,B与C关于直线AD对称,连接BM,EM+MC的最小值就是线段BE的长度,则EM+MC的最小值是;(2)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BAD=130°,∠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 当△AMN周长最小时,∠AMN+∠ANM=°.【拓展应用】如图6,是一个港湾,港湾两岸有A、B两个码头,∠AOB=30°,OA=1千米,OB=2千米,现有一艘货船从码头A出发,根据计划,货船应先停靠OB岸C处装货,再停靠OA岸D处装货,最后到达码头B.怎样安排两岸的装货地点,使货船行驶的水路最短?请画出最短路线并求出最短路程.【变式61】在ABC中,∠ACB=90°,∠B=60°,AC=6,点D,E在AB边上,AD=CD,点E关于AC,CD的对称点分别为F,G,则线段FG的最小值等于()A.2B.3C.4D.5【变式62】(2022秋•双流区校级期中)在△ABC中,∠A=45°,AC=8,BD⊥AC,BD=6,点E为边BC上的一个动点.E1,E2分别为点E关于直线AC,AB的对称点,连接E1E2,则线段E1E2长度的最小值是.【变式63】(2022春•青羊区期末)如图,△ABC中,∠B=45°,∠C=75°,AB=4,D为BC上一动点,过D作DE⊥AC于点E,作DF⊥AB于点F,连接EF,则EF的最小值为.【题型7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探究性问题】【例7】(2022春•二道区期末)解答下列各题:(1)【问题引入】:如图①,在△ABC中,∠BAC=7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三角形的内角∠ABC与外角∠ACD的角平分线BP,CP相交于点P,求∠P的度数﹒(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深入探究】:如图②,在四边形MNCB中,设∠M=a,∠N=β,四边形MNCB的内角∠MBC 与外角∠NCD的角平分线BP,CP相交于点P,则∠P的度数为﹒(用含有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图①中,把∠BAC=70°改成∠BAC=γ,其他条件不变,将△PBC以直线BC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BC,∠GBC的角平分线与∠G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则∠BMC的度数为.(用含有γ的代数式表示)【变式71】(2022秋•洛南县期末)问题提出:(1)如图1,画出直角三角形ABC关于AC所在直线的轴对称图形△ACB′,其中∠BAC=90°(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问题探究:(2)如图2,∠MAN=90°,射线AE在∠MAN的内部,点B、C在∠MAN的边AM、AN上,且AB=AC,过点C作CF⊥AE于点F,过点B作BD⊥AE于点D,证明:△ABD≌△CAF.深入思考:(3)如图3,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在直线l的异侧,过点A作AD⊥l于点D,过点B作BE⊥l于点E.判断线段AD、BE、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变式72】(2022春•临汾期末)综合实践课上,小聪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对不同折法下的夹角大小进行了探究,先将纸片的一角对折,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EF为折痕,如图①所示.(1)若∠AEF=30°,①求∠A′EB的度数;②又将它的另一个角也折过去,并使点B落在EA′上的B′处,折痕为EG,如图②所示,求∠FEG的度数;(2)若改变∠AEF的大小,则EA′的位置也随之改变,则∠FEG的大小是否改变?请说明理由.【变式73】(2022秋•鼓楼区月考)问题情境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如此反复操作,沿∠B n A n C的平分线A n B n+1折叠,点B n与点C重合,我们就称∠BAC是△ABC的正角.以图2为例,△ABC中,∠B=70°,∠C=35°,若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则∠AA1B1=70°.沿A1B1剪掉重叠部分,在余下的△B1A1C中,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A1B1C=35°,若沿∠B1A1C的平分线A1B2第二次折叠,则点B1与点C重合.此时,我们就称∠BAC是△ABC的正角.探究发现(1)△ABC中,∠B=2∠C,则经过两次折叠后,∠BAC是不是△ABC的正角?(填“是”或“不是”).(2)小明经过三次折叠发现∠BAC是△ABC的正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正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应用提升(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10°,直接写出此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得此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它的正角.【题型8 轴对称图案的设计】【例8】(2022秋•沧州期末)如图1所示是一块有图案的瓷砖,请利用四块这样的瓷砖拼出一个正方形,使所拼的图案为轴对称图形.在图4中画出你的四个设计方案.(图2、图3视为同一图案)【变式81】(2022•金华)现有9个相同的小正三角形拼成的大正三角形,将其部分涂黑.如图(1),(2)所示.观察图(1),图(2)中涂黑部分构成的图案.它们具有如下特征:①都是轴对称图形;②涂黑部分都是三个小正三角形.请在图(3),图(4)内分别设计一个新图案,使图案具有上述两个特征.【变式82】(2022春•临渭区期末)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特征1:;特征2:.(2)请你借助下面的网格,设计出三个不同图案,使它也具备你所写出的上述特征.(注意:新图案与以上四幅图中的图案不能相同)【变式83】(2022秋•盂县期末)有这样一道题:用四块如图甲所示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形成轴对称图案,和你的同伴比一比,看谁的拼法多.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两个图案,请你也用如图乙所示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形成轴对称图案.(至少设计四种图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的地方?
3.示例1图: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数一数题中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其中规律。

5.师生共同小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实践运用1.课件示例2:想一想:怎样画的又快又好?
2.分小组交流,探究画法。

3.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谈论后,用铅笔试画。

4.课件演示画图全过程。

5.总结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84~85页练习二十第1、4、5题。

2.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3.完成教材第84页练习二十第3题。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1.以身边的事物为媒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在实践操作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3.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2轴对称的性质(1)

2.2轴对称的性质(1)

课题:2.2 轴对称的性质(1)课型:新授主备:李祥备课组长:丁虎平教研组长:吴进【学习目标】1.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知道轴对称的有关性质;2.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温故知新】1. 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___ ___、对应角___ __. 【新知应用】操作1:在纸上任意画一点A,把纸对折,用针在点A处穿孔,再把纸展开,并连接两针孔A,A’思考:(1)两针孔A,A’与折痕之间有什么关系?线段AA’呢?(2)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操作2:在纸上再任意画一点B,同样地,折纸、穿孔、展开,并连接AB,A’B’、BB’,线段BB’与l有什么关系?线段AB与A’B’有什么关系?操作3:再在纸上任画一点C ,并仿照上面进行操作,ΔABC 与ΔA ’B ’C ’有什么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 练习:1.画出图中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并标出两对对称点,说说你是怎么画的?2.画出图中的对称轴,并把该图形在对称轴上的点用字母标注出来.3. 如图,线段AB 与A ′B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AA ′ 、BB ′,设它们分别与l 相交于点P 、Q.(1)在所画的图形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 (2) AA ′与 BB ′平行吗?为什么?C【变式训练】1.如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2.如果△ABC 与△A ′B ′C′关于直线l 对称,且∠A=40°,∠B ′=35°,那么∠C=_______.3.如图,点A 、B 、C 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D ,使点A 、B 、C 、D 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随堂检测】1.如果ΔABC 与Δ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且∠A=50°,∠B ’=70°,那么∠C ’=2. ∠2=46°,则x = .3.如图,Rt △AFC 和Rt △AEB 关于虚线成轴对称,现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ANC ≌△AMB ;③CD =DB (填序号);选个你比较喜欢的结论加以说明.方法 1 方法 2【课后作业】1.如下图,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 形图中,请你用三种方法分别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1)观察图中点A 和点A ’的对称轴,点B 和B ’的对称轴,点C 和C ’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2)图中的△ABC 和△A ’B ’C ’成轴对称吗?如果成轴对称,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一)》这一节主要讲述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学会寻找对称轴,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图形认识的一次提升,同时也是对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他们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同时,学生还需要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学会寻找对称轴,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学会寻找对称轴,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轴对称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对称卡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对称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轴,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寻找和确认对称轴。

3.教学展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轴对称的性质,如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对称轴将图形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等。

4.应用拓展: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进行解决,如剪纸设计、衣服搭配等。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内容是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

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充分运用实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

2.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轴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操作活动: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轴对称性质的理解。

4.推理证明:引导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证明轴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轴对称的实例和性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如剪纸、折叠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尝试给出轴对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八年级数学上册 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1 青岛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1 青岛版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被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 等。
一定要记 住哟!
如果直线l外有一点A,那么怎样画出点A关于直 线l的对称点A′?
l


A
O

A′
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AO,设垂足为点O,再截取 O A′=OA 点A′就是所要画的对称点。
变:如果直线l外有线段AB,那么怎样画出线段AB 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A′B′?
B ●
A ● O
B
B′
● B′
A A′
l●ຫໍສະໝຸດ A′BB′l
A′ A
l
例题
例1 如图,做出△BCD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
l
B′
B
D
C
C′
例题
例2 右图中两个三角形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如果三角 形的部分边长(单位:厘米)和角的度数如图所示,求未 知的边长和角的度数。
l
a 75°
γ
2.29

α
3.20
c
教学目标: 1.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2.会用成轴对称的图形的 性质解决相应问题
轴对称: •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 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 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它 们的对称轴,折叠后两个图形上互相重合的 点叫对称点。
轴对称的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43°
β
3.4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连 接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 相等,对应角相等。

§2.2 轴对称的性质(1)教案

§2.2  轴对称的性质(1)教案
问题3:折痕 与AA’什么关系?
操作2:仿照上面的操作,在对折的纸上再扎一个孔,把纸展开后记这两个针孔为点B、点B’,连接BB’、AB、A’B’,BB’与折痕 有什么关系?
再仿照上面的操作,扎孔、展开、标记、连线,CC’与折痕 有什么关系?
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究.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形成认识
小组合作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结论.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得出结论
学段学科
初一数学
主备人
课题
§2.2轴对称的性质(1)
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知道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2.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当堂练习】
1、在镜子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则实际时间是.
2、下列右侧四幅图中,平行移动到位置M后能与N成轴对称的是()
3、如图,线段AB与 关于直线 对称,连接 、 ,设它们分别与 相交于点P、Q。
(1)所得图中,相等的线段有那几对?
(2) 与 平行吗?为什么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操作1:在纸上任意画一点A,把纸对折,用针在点A处穿孔,再把纸展开,并连接两针孔A、A’.
探索:两针孔A、A’和线段AA’与折痕 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1:如果把纸重新折叠,因为A、A’重合,那么线段OA、OA’呢?那么O是的AA’的什么点?
问题2:∠1与∠2有什么关系?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2画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1)

2.2画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1)

【自主解答】(1)所画图形如图所示:
(2)这个整体图形共有4条对称轴.
【想一想】 画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对称变换的基础和关键是作一点关于某直线对称
的对称点,然后再将这些对称点按顺序连接即可.
2.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这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图
形.( √ )
3.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 对称.( × ) 4.若点A与点A′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则点A与A′关于直线l 对称.( × )
知识点
画轴对称图形
【示范题】如图,在10×10的方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角
形(所有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上).
【备选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如果点D,C关于直线MN对称,
(1)画出直线MN. (2)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
【解析】(1)如图,直线MN即为所求. (2)四边形A′B′DC即为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
【方法一点通】
1.画轴对称图形取特殊点的一般方法
(1)线段取线段的两个端点.
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
点 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一些_______( 特殊点 如 ___ 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
【思维诊断】(打“√”或“×”)
1.若线段AB和A′B′关于直线l对称,则AB=A′B′.( √ )
(1)请你画出三个图形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
(2)将(1)中画出的图形与原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图形,请写出这 个整体图形对称轴的条数.
【思路点拨】(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到各点的对称点,然后 按照原图形连接即可. (2)题目的意思就是把(1)中得到的整体图形看作一个图形,来 判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2.2 轴对称的性质(1)教案

2.2 轴对称的性质(1)教案

怀文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 二 数 学(2.2轴对称的性质1)主备:徐秀超 审核:李磊 日期:2014-9-18学习目标:1.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等性质.2.经历探索轴对称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3.利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性质. 教学难点:轴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拓展运用.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1.什么叫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何性质?二、自主合作1.活动一:如图所示,在纸上任意画一点A ,把纸对折, 用针在点A 处穿孔,再把纸展开,并连接两针孔A 、A ′.思考:线段AA ′与折痕MN 之间有什么关系?归纳: 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活动二:取一张长方形纸片,按下面步骤做一做. 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l ,(1)在纸上画△ABC ;(2)用针尖沿△ABC 各顶点扎几个小孔(3)将纸展开,连结A ′B ′、B ′C ′、A ′C ′,AA ′,BB ′,CC ′, 思考:(1)△ABC 与△A ′B ′C ′有何关系?(2)线段AB 与A ′B ′,AC 与A ′C ′,BC 与B ′C 有什么关系? ∠A 与∠A ′,∠B 与∠B ′,∠C 与∠C ′有什么关系?(3)线段AA ′,BB ′,CC ′与对称轴l 有何关系?归纳:轴对称的性质 .三、自主展示1.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 ( )A .这条直线的同旁B .这条直线的两旁C .这条直线上D .这条直线的两旁或这条直线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线L 上的一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不存在B .关于直线L 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 .△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则△ABC 是轴对称图形D .AD 是△ABC 的中线,若△ABC 不是等腰三角形,则△ABC 关于AD 对称的图形不存在 3.已知△ABC 关于直线MN 对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C 中必有一个顶点在直线MN 上B .△ABC 中必有两个角相等 C .△ABC 中,必有两条边相等D .△ABC 中必有一个角等于60° 4.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5.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1=110°,∠2=46°,则x = .四、自主拓展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MN 对称,其中A ,C 是对称点, 则直线MN 与线段AC 的关系是__________.2.如图,∠MON 内有一点P ,点P 1、P 2分别是点P 关于OM 、ON 的对称点,P 1P 2与OM 、ON 分别交于点A 、B . 若P 1P 2=10厘米,则△PAB 的周长为( ) A .6厘米 B .8厘米 C .10厘米 D .12厘米五、自主评价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轴对称(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2.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体会由具体到抽象认识问题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艺术作品,从建筑物到交通标志,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中,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如图).【师生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看.【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1.如图,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得到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师生活动】学生按照要求动手操作,教师提示“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答案】这些窗花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问题】2.结合下面动图,总结你的发现.【新知】像窗花一样,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问题】你能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展示图片给出参考答案.【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窗花剪纸,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归纳能力.二、典例精讲【例1】如图的每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的对称轴.【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给出答案并讲解.【答案】解:第1个图形上的字母不同,对折之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不能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第2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如图.【设计意图】通过例题1的练习与讲解,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三、探究学习【思考】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作答.【答案】每一对图形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新知】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思考,引出轴对称知识.【问题】请你标出图中点A,B,C的对称点A',B',C'.【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作答.【答案】解:【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四、典例精讲【例2】下列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成轴对称吗?如果是,试着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作答.【答案】解:第1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不成轴对称,第2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成轴对称,对称轴如图.【归纳】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设计意图】通过例题2的练习与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与全等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五、探究学习【思考】1.观察动图,试着说一说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动图,学生观察并尝试归纳总结.【归纳】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思考】2.如图,△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点A ′,B ′,C ′分别是点A ,B ,C 的对称点,线段AA ′,BB ′,CC ′与直线MN 有什么关系?【分析】图中,点A,A′是对称点,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或△A′B′C′沿MN折叠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AP=P A′,∠MP A=∠MP A′=90°.对于其他的对应点,如点B与B′,点C与C′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新知】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例如下图中,l垂直平分线段AA′,l垂直平分线段BB′.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轴对称图形二、轴对称三、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1~2题.。

《轴对称》(第1课时)课例及点评

《轴对称》(第1课时)课例及点评

小 学 已经 有 了初 步 的认 识 ,初 中 阶段 在 原 有 的基 础 上 有 所 提 高 , 它 是 图形 运 动 的一 种 方 式 ,和 平 移 、 旋 转 、翻 折 组 成 三种 简 单 的全 等 变换 ,是 研 究 等腰 三 角
形 的轴 对 称性 及 其 性 质 的 基础 。
选 例 时我 们 应 避 免 使 用有 歧 义 的 立体 图形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 操作 的能 力 ,体验 数学 的 价值 。
字 总 是 丢 三 落 四 , 这 不 , 昨 天 的 几 个 汉 字 他 只 写 了其 中 的 一 半 , 丢 掉 了 另 一 半 , 请 同 学 们 想 一 想 这 些 汉 字 是 什 么? ( 课 件 出 示 以 下 几 个 汉 字 的 一 半 : 日 、 用

i ’ I l
i | l l | j _l l
l l |l I0 l
轴对称 第 1 时) ( 课 课例及点评
执教者:安 徽 省 南陵 县 实验 中学 邹守文 点评者:安 徽 师范 大学 胡炳生
【 目标】 教学
( )在 生活 实例 中认 识轴 对称 : ()通 过 实例 认 1 2 识 轴 对称 ,能够 识 别生 活 中的 轴对 称 图形 及其 对 称轴 , 理 解对 应 点连 线 被对 称轴 垂 直平 分 的 性质 ; ( )体验 3 数 学 与生 活 的联 系 ,发展 学 生 空间 观念 和 审 美观 。

图 4 图 5
【 教材分 析】
《 对 称 》 ( 1课 时 )是 人 教版 数 学 教 材 八 年 轴 第
级 上册 的 内容 。 关于 对 称 及 轴 对称 图形 知 识 ,学 生在

2.2.1 轴对称的性质1

2.2.1 轴对称的性质1
D

D′ A′
A
C
C′ B′
B
你能画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 ′ B ′ C ′ 的对 称轴吗?
1.如图,在Rt△ACB 中,∠ACB=90°,∠A=25°,D是 AB上一点.将Rt△ABC沿CD 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 B'处,则∠ADB'的度数为 ( ) A.25° B.30° C.35° D.40°

C


F
B
G

说一说
A
轴对称的性质
A
轴对称的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或在同 一条直线上)
3.延长线段CA、FE,连接CB、FG并延长,作直 线AB、EG,你有什么发现吗?
所以 AE ∥BG.
l
● ●

A D
E


C

H

F
B
G

2.AE 与BG 平行,能说明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 线一定互相平行吗?
解:(4) 不一定. 如图,对称点的连线DH、CF就不互相平行,而是 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说明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 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A
● ●

l D H

E
2.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8,E,F分别为AB, CD边上的点.将纸片沿EF折叠,求图中①,②,③,④ 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
3.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 试求: (1) 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 (2) 设∠AED的度数为 x,∠ADE的度数为 y,那么∠l,∠2的度数 分别是多少? (用含有x或y的代数式表示) (3) ∠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 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二章图形的轴对称
课题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2.鼓励学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研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重点:知道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
难点:能作出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得到一个与它全等的图形,图形的这种变化叫做 。

这条直线叫做
2、用笔尖扎重叠的纸可以得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案。

(1)找出它的两对对应点、对称轴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你找到的对应点所连线段分别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创设情境】
投影展示蝴蝶、风筝和飞机的图片,激趣引入。

2、提问:什么是轴对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区别?3、点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探索新知】
【自主探究】
实验1
把一张纸对折后扎一个小孔(如下面左图),然后展平(如下面中图),连接得到的两个小孔A 与A ',记A A '与折痕MN 的交点为O.
线段A A '与直线MN 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发现了哪些等量关系?
再扎几个小孔试
试.
探索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实验2.
如右图,小莹扎了三个孔,把纸展平后连接各点.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与ABC ∆C B A '''∆有什么关系?
(2)连接C C B B A A ''',,,它们各自与直线MN 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C
B N
M A
N M A l B A
【归纳总结】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交流与发现
如下图,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 ,再在直线MN 的一侧扎一个小孔A ,
⑴不用折纸的方法你能找到小孔A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的位置吗?与同学交流.
⑵你能说明你的理论依据吗?
⑶如图,你能画出与直线AB 关于直线l 成对称的线段吗?
知识点二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图
例1
如下图,作出ABC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
讨论交流上述各图形作法要领、注意点,并归纳画法基本步骤:
【巩固提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只能作一个
B .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有有限个
C.因为选取的对称轴不同,所以作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可以有无数个
D.不规则的。

复杂的图形不存在对称图形
【课堂小结】
谈一谈:今天你学得了哪些知识与方法?
【达标检测】
1、(1)按下列要求,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
①过点A 作AB ⊥l ,垂足为点B ;②延长AB 至A ’,使A ’B=AB.。

如图,点A ’就是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

(2)请你作出下图中线段A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线段A ’B ’。

(说明:作对称线段其实就是作两个对称点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