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典型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评估典型案例

【篇一:学科评估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发布《2017 教育热点20 问》,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内容包括如何防范和治理校园欺凌、实施二孩政策教育作何准备、“多校划片”政策能否为“择校热” 降温、从上海浙江试点看高考改革有哪些新进展等共计20 个大家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

搜狐教育将陆续发布两条教育热点问答,让网友更清楚了解大家关注的教育热点发展状况和相关政策。

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有哪些新亮点?

[背景]时下,第四轮学科评估正在紧张进行。从2002 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中心)开展首轮学科评估以来,到2016 年已经进行至第四轮。2016 年4 月,学位中心发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这也意味着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正式启动。从最初的1300 余个学科参加,发展到2016 年参评学科达7450 个,学科评估不仅吸引着高校的目光,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分析]学科评估助推学科规划和内涵发展全国学科评估工作于2002 年首次开展,平均4 年开展一次。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 年分3 次进行,共有229 个单位的1366 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 年分2 次进行,共有331 个单位的2369 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第三轮评估于2012 年历时一年,按照自愿申请参评的原则,在95 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 个单位的4235 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 。

第四轮评估于2016 年4 月启动,普通高校中,“211工程”高校仅西藏大学未参评,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学科参评率增加到

96% 。根据

反馈意见,前三轮学科评估的效果和可信度都比较高,有助于高校了解每个学科的真实情况,扬长避短,对学科发展的规划包括布局、结构都有推动作用。

在新一轮评估中,学位中心强调了“四个服务”的理念。——服务高校。评估结果为学校人才培养、内部建设、学科规划、学科管理、学科内涵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

——服务政府。为各级政府提供全面的学科发展态势分析报告,为

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服务社会。学科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学生和家长选学校、选专业

提供参考。

——服务国际。学科评估的宣传效果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教育,为

外国学生到中国求学选专业、选学校提供直观参照,也为我国优势特色学科参与国际双边多边合作和竞争提供支撑。

[举措]杜绝“拼材料”“数头衔”,真正实现以评促建教育部学位中心在历时近两年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凝聚专家学者共识,推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

——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指标比较容易量化,但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难以找到定量观测点。新一轮学科评估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首次建立了“培养过程质

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价模式,首次引入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的做法,了解学生对培养效果的感受,借此将评价学生质量的话语权扩展到教育系统以外。

——适度淡化条件资源,引导关注成效与产出。过去的评估注重量化指标,看学校到底有多少基地、多少中心、多少平台,现在不仅要客观的量化指标,更注重考察条件资源产生的成果、成效。在评价人才队伍水平时,过去一般做法是“数头衔”,看有多少院士、多少长江学者等,而新一轮评估克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单一性,重点考察师资队伍的结构质量,同时还特别强调对梯队即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避免以前学科队伍中时常出现的“大树底下不长草现象,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学者的成长,强调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多措并举解决“材料拼凑”问题。一是实施“绑定参评”规则,经问卷调查,获得绝大多数单位赞同:同一学校同一学科门类具有“硕士一级”以上授权的学科,要么都参评,要么都不参评。这能够有效避免学校只参评部分学科,而把相近学科的材料拼凑整合。二是本轮评估对专家主观评价指标有所增加,专家可在评价时对是否存在材料拼凑现象进行判断。三是设立数据核查“五道防线”,严格筛查“拼凑”数据。具体为:逻辑检查、证明材料核查、公共信息比对、重复数据筛查、可疑数据抽查。四是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数据进行网上公示,请同行监督与评议。

——增设“社会服务贡献”指标。社会服务是高校、学科的重要职能。本轮评估通过典型案例来体现学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与贡献,体现不同类型高校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克服学科建设同质化倾向。

——评估体系和方法更加科学。强调中国标准,建立中国版esi 论文评价模式,扶持优秀中文期刊。创新“归属度”方法,解决交叉学科成果的评价问题。开展国际声誉调查,在计算机等6 个学科聘请6 万名海外专家参与声誉调查,展现学科建设国际认可度。强调后续服务,在评估结束后为学科、高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分析报告,为学科建设把脉诊断,推动学科建设。

——细化指标体系,加强分类评估。第四轮评估将评估指标体系由第三轮的7 类拓展到了9 类,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单独设立指标体系,95 个一级学科分别独立设置权重体系。

[观点] 评估工作急需系统跟进权威性的学科评估对于加强学科建设,对于了解学科真实发展情况、补足学科建设短板、加强学科建设整体设计都有推动作用。

专家建议,第一,评估工作不要变成面子工程,也不能搞拼盘工程,更不能简单演变为争资源工程,一定要挖掘内涵,以评促“建”,把关注点引向学科质量和水平提升。

第二,尽量减小评估初衷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偏差。学科评估一直坚持“非行政性、自愿参加、免费参评”的原则,一直努力保持学术独立,并非为某一特定项目、特定计划“量身定制”。所以,如何减少偏差,理性引导,急需系统跟进。

第三,完善人才跟踪机制和校友数据库建设,为科学设立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指标奠定基础。

第四,评估指标和权重以及决策过程应该进一步公开透明,并且要对评估的导向和结果使用进行合理引导。

[链接] 什么是学科评估学科评估是依据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我国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或硕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发展状况分析与服务。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自主开展的面向全国学位授予单位的服务性评估项目,坚持“科学客观、严谨规范、公开透明、自愿参评” 原则,以第三方方式独立开展评估工作。

【篇二:学科评估典型案例】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2016 年4 月22 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出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正式开始启动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何时开始评估的各种揣摩已不复存在,迎来的是各高校认真研究琢磨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