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及活络效灵丹作用的实验研究引言:中医学自古以来便奉行“治病求本”的原则,强调全面观察病情,修复人体的平衡和协调。

张锡纯先生作为中医临床大家,在络病学术思想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他提出的络病学说强调通过活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

本文旨在探讨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的特点,以及他提出的“活络效灵丹”在实验研究中的作用。

一、张锡纯络病学术思想特点:1.强调内外兼顾:张锡纯先生强调了内外兼顾,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素的综合结果。

他认为,身体的络脉是内外联系的桥梁,在疾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张锡纯先生不仅注重调理内脏,还重视疏通络脉,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效果。

2.强调总揽全局:张锡纯先生独特的感召术,使他能够从患者的诸多细节和疾病的发展趋势中洞悉病情。

他强调了总揽全局的重要性,主张在治疗中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并根据个体病情定制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强调阴阳协调:张锡纯先生深入研究了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阴阳关系紊乱的结果。

他强调在治疗中要调节阴阳平衡,以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他的疗法往往通过调理经络来调节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二、活络效灵丹的实验研究:张锡纯先生在络病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活络效灵丹的疗法。

活络效灵丹是一种草药配方,通过内服外用的方式,利用活血化瘀、调理经络的功效来治疗疾病。

为了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1.实验设计:选择40只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活络效灵丹组。

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和生活环境,模型组使用刺激剂诱导疾病模型,活络效灵丹组则在模型基础上给予活络效灵丹治疗。

2.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活络效灵丹组在病情恢复和体能提升方面显著优于模型组。

同时,活络效灵丹组的经络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阴阳平衡得到调节。

3.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活络效灵丹对于失去平衡的阴阳有调节作用。

张锡纯的脉诊观(一)

张锡纯的脉诊观(一)

张锡纯的脉诊观(一)导读:中医向来强调看病,四诊合参(望闻问切),但是看看明清的好多医案都是没有舌脉,就凭个症状,就定了个方子,还经常鼓吹疗效很好,包括我们大名鼎鼎的傅山同志写的《傅青主男女科》,清末民国初年的张锡纯同志(1860-1933)在这方面做的还是非常好的,一则医案记载过程详细,二则症状描述具体贴近实际,三是重视脉学,好多病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都是以脉为主要依据。

所以今天重点跟大家谈谈张锡纯摸脉的经验。

正文张氏摸脉也是分部的,总的来说也是分左手和右手,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胆)、肾,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胃)、肾。

比如:在敦复汤的条文下,张氏介绍了一个医案,讲肾脏多恶寒,多数是温补,但是也有时候是热的,需要凉泻,讲他曾经治疗一个人,年二十岁,嗜睡无节,即动则饮食之时,亦忽然昏倒酣睡。

张氏诊其脉,两尺洪滑有力,知其肾经实而且热,于是用了黄柏、知母、茯苓、泽泻,数剂而愈。

在金铃泻肝汤的条文下,张氏介绍了一个医案,刘XX兄,左胁肋疼痛,吃了好多药无效,找张氏要方子,张锡纯同志给了他一个经验方活络效灵丹,结果吃了也没效果,于是亲自去给他看看了,摸了摸他的脉,原文是:脉象他部皆微弱,惟左关沉弦而有力,原来是肝火,治以金铃泻肝汤,一剂就好了。

在温降汤的条文下,张氏介绍了一个医案,看了一个十四岁的学生,吐血好多天,每次吐的时候都咳嗽,但是张锡纯摸了下他脉,原文:甚迟濡,右关尤甚,疑其脾胃虚寒。

张氏认为不是咳嗽引起的吐血,而是胃气不降,上逆吐血引起的咳嗽,于是用了温降汤,一剂血止,数剂痊愈,咳嗽也好了。

从这些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则说明张锡纯对于寸关尺三部的意义就是我前面说的那样,跟传统一样,再则更重要的是对于张锡纯来说,有时候病情复杂,难以定夺的时候,脉学的依据要更为准确,对于辩证用药更有价值。

(注:个人觉得舌脉价值一样大,hahaha)张氏摸脉除了前面归纳的分部观之外,张氏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重视上下和左右的对比,看重大的趋势。

张锡纯辨脉论治中风特色

张锡纯辨脉论治中风特色

调脉诊在 中风诊治过程 中的重要性 。
关 键词 :张锡 纯 中风 脉诊
或 引 血 下 行 ,或 补 气 升 血 ,是 张 氏 治 疗 中 风 证 的 一
大 特点 。 3 辨 证慎 用药 张 氏 强 调 内 中风 证 有 虚 实 之 分 因 此 ,在 用 药
近 代 名 医 张 锡 纯 ,注 重 实 践 ,倡 衷 中参 西 ,对 内 中 风 的 诊 治 颇 有 卓 见 , 临 证 之 际 .重 视 脉 诊 .并 且 贯 穿 于 内 中 风 证 治 疗 过 程 的 始 终 ,极 大 地 丰 富 了 祖 国 医 学 诊 治 中风 的 内 容 。兹 加 以 探 讨 . 以 资 临 证
上 冲之脑 充 血 实 证 ,脉 弦 长 有 力 ,恒 用 大 剂 代 赭
张 氏认 为 内 中 风 证 分 为 虚 实 两 端 ,脑 充 血 与 脑 贫 血 .一 虚 一 实 .迥 不 同 也 。 其 实 者 , 即 《内 经 》 所 谓 诸 厥 证 , “ 之 与 气 , 并 走 于 上 ,则 为 大 厥 ” 血 。 其 虚 者 , 属 《 经 》 “ 气 不 足 ” 脑 充 血 证 ,按 轻 内 上 。 重 程 度 又 分 为 脑 充 血 、 脑 溢 血 、 脑 出 血 三 种 。 因 此 .在 内 中 风 证 诊 断 方 面 .宜 首 先 分 清 脑 充 血 与 脑 贫 血 ,而 脉 象 在 诊 断 中 占 有 极 重 要 的 地 位 。对 于 大 气 下 陷 ,脑 中 气 血 不 足 之 脑 贫 血 证 , 强 调 其 脉 必 “ 微 细 无 力 ”,或 “ 徽 ”,微 脉 为 无 力 之 象 而 投 沉
维普资讯
四 川



20 年 第 2 02 0卷第 5期

引用论张锡纯对“肝脉左脾脉右”的认识及临休研究转帖

引用论张锡纯对“肝脉左脾脉右”的认识及临休研究转帖

引用论张锡纯对“肝脉左脾脉右”的认识及临休研究转帖2005年第32卷第10期傅文录,石显方“肝脉左,脾脉右”自《内经》降世以来自成体系,沿用至今,无人疑问。

可仔细分析之,这显然与其解剖部位并不一致,这难道是古人的疑误?还是有意的创用?对此问题,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1860-1933)对此有深人之研究,并通过亲身实践而对这一理论进行论证,这对笔者深人理解与认识“肝脉左,脾脉右”的理论渊源,以及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此,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浅探如下。

1脏象与体用脏象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其脏象学说不局限于对人体组织形态,即外表形象的描述,而且还对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特征和病理变化,以及内脏与体表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应象,都作了详细地描述。

《内经》在研究脏象的功能与活动时,则首先要知内在脏腑的形态大小,如《灵枢·经水》认为:“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

而《灵枢·肠胃》及《灵枢·平人绝谷》中则详细地描述了人体胃肠长短、大小及在腹腔所在的位置。

虽然《内经》尚未有记述肝、脾大小与位置的记载,但在《难经·四十二难》中则记述:“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表明在《内经》及《难经》时代,就非常明确知道了人体内脏的大小、形态、位置,象肝在右、脾在左,则是显而易见解剖位置是不会弄错的。

为什么《内经》不重视形体位置呢?因“视其外应,以知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脏》),即运用活体动态观察的研究方法,通过人体内脏与体表、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应象”来认识人体的,即《内经》认为脏象与体内的关系还不可能一致,《内经》不仅重视研究脏与体,而更重要的研究与发展应用象与用的功能,因而后者更具有现实治疗与临床价值。

张锡纯看病的特点——一味单方药,治病又养命

张锡纯看病的特点——一味单方药,治病又养命

张锡纯看病的特点——一味单方药,治病又养命张锡纯——中国近代名医中的名医张锡纯是晚清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中医,出生在河北盐山。

年少时他曾到天津考过两次科举,但都没考上,于是回家后遵照父亲的命令开始学医,一边学中医理论,一边临症(诊断和治疗疾病)。

晚清时期废除旧学,开始提倡新学。

讲西学没人会,但张锡纯看书特别杂,也懂几何,所以被聘为当地的几何老师。

在当数学老师时,他一边给大家讲课,一边看病,积累了大量经验,写了一本书叫《医学衷中参西录》。

这本书在他出名之前已经写好了,后来快到 50 岁的时候,他才开始出名。

时德州驻军统领邀请他去当军医,任军医政。

从此,张锡纯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

他随着驻军四处行走,在部队里又接触大量的患者。

随着他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他的医名也开始不断传播。

后来张锡纯到沈阳建立了一家中国最早的中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锡纯的书在当时非常有名,他想要出版,就将书稿送到了北京一个版权管理部门。

正好沈阳这边也有人在此申请专利,在桌上看到了他的书稿,看完之后觉得书稿写得太好了,就主动联系张锡纯,提出要赞助他出版。

于是,他就开始拉赞助,最后把这本《医学衷中参西录》给出版了。

这本书一出版就风靡全国,直接影响比较大的还是沈阳,可见沈阳在张锡纯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当时,奉天(今天的沈阳)有个当官的人喜欢中医,是个养生爱好者,没事就买中医书来看。

有一天,他外地的一个朋友跟他说:“我的太太得了病,能否帮我在沈阳找个名医给她看一下?”他的朋友把太太的病症说完,他马上说:“这个病我能治,我刚买了本书叫《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里有方法,你先别找名医,名医未必能治得了你太太的病。

等我把治病的这个方子抄回来,你拿回去用一下,看看有没有效果。

”结果他的朋友回去按照这个方子抓了药,让太太吃了几服,病居然好了。

局长一看了不得,这本书竟然这么好,于是就去大帅府,找大帅府的秘书商量说:“我们奉天就缺这样的名医,你来看这本书,写这本《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张锡纯可了不得,他的医学水平太高了。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意义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意义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意义伤寒论是中医经典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是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一本专门讲述伤寒病的医学著作,涵盖了众多病症与治疗方法。

在伤寒论中,脉法被广泛运用于病症诊断、疾病分型以及辩证施治等方面,对于提高中医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脉法在伤寒论中被应用于病症的诊断。

脉诊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判断患者内脏脏腑功能的健康状况。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脉象,并将其与病症相对应。

例如,《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三十一》中明确指出,太阳病患者若脉浮而缓,有寒热表现,可诊断为太阳病。

通过这种脉象与病症的对应关系,可以较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其次,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体现在不同脉象的分型判断。

根据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描述,脉象的变化与病程的不同阶段及病情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观察脉象,可以将伤寒病分为阳明、太阳、少阳、厥阴等不同类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伤寒论》中提到的“尺脉浮大而濇,尺至而代,趺阳脉小滑而迟,两尺脉坚,此为水气下注”等描述都是根据不同脉象的表现来判断病症类型的。

通过脉象分型,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生进行辨证施治。

此外,脉法在伤寒论中的意义还表现在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上。

伤寒论中提到通过观察脉象可以判断病人的寒热情况,从而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伤寒论》中提到的“少阳脉弦而濇,小便不利,有热病,有栀子汤主之”就是根据脉象的表现来选用药物进行治疗的。

另外,脉象还能指导医生选择针灸和调理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脉象的触诊和分析,可以对伤寒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型和辨证施治,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疗依据。

脉法的应用使中医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来说,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也值得医学界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

张锡纯脉诊经验摭拾

张锡纯脉诊经验摭拾

张锡纯脉诊经验摭拾
周唯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2
【摘要】张锡纯从临床实际出发,对多种常见病脉具有深刻独到见解,提出迟脉非皆属寒;数脉亦常主虚;促脉实非歇止;弦脉更见脾虚。

这些认识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2页(P109-110)
【关键词】张锡纯;脉诊;经验
【作者】周唯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1
【相关文献】
1.褚玉槐主任医师脉诊经验撷英——高血压脉诊 [J], 王洪涛
2.张锡纯治疗内中风脉诊运用规律的探讨 [J], 李恩庆
3.张锡纯学术经验拾珠之肾系病治法方药特色探略 [J], 裴明;杨洪涛
4.张锡纯诊识弦脉探析 [J], 严序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论的脉法特点与应用解析

伤寒论的脉法特点与应用解析

伤寒论的脉法特点与应用解析《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经典之一,全称为《伤寒论拘于原论择要》。

这部经典是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内容。

脉法在伤寒论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解析《伤寒论》的脉法特点与应用。

首先,伤寒论的脉法注重脉象变化。

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反应,通过观察和诊断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伤寒论》中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各种脉象变化,如脉浮、脉沉、脉缓、脉数、脉细等。

脉象的变化往往与疾病的进程和病情有直接关系,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病情好转或恶化,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当患者脉浮而数时,可以判断为外邪未解,内有实热;而脉浮而细时,则可判断为正虚邪实。

《伤寒论》通过脉象的变化揭示了病因病机的本质,为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伤寒论的脉法讲究节律和顺逆。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不仅需要观察脉象的变化,还需要注意脉搏的节律和脉搏的顺逆。

节律是指脉搏的有规律的跳动,正常脉象应该有一定的节律;而顺逆则是指脉搏的跳动方向,正常脉象应该是向前顺利跳动。

《伤寒论》中明确指出,若脉搏节律不正常,比如过速、过缓、间断等,可以判断为病理性的脉象。

另外,《伤寒论》还关注脉搏的顺逆问题,根据脉搏的顺逆变化可以判断病因和病机。

例如,当患者脉搏向前顺利跳动时,可以判断为正常脉象,而脉搏反向跳动则表明机体阴阳失调,病机较重。

脉象的节律和顺逆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阴阳平衡状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最后,伤寒论的脉法重视辨证施治。

辨证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指的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等综合判断疾病的特点和性质,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伤寒论》中针对不同的脉象变化和症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伤寒论》指出,当患者脉数而实,则需要凉血和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脉弦而遲,则需要温阳固表的药物进行治疗。

《伤寒论》通过对脉象和症状的综合分析,实施辩证施治,可以准确识别疾病的本质和病机,为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沉脉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方法,指的是指压舌根或肛门,感受脉象传导后的深部搏动,从而判断病情。

在张锡纯病案中,医生运用沉脉辨证,对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张锡纯,字颐如,号圣君,明朝中医学家,被誉为“四先生”之一。

他经常用沉脉进
行辨证,一次常常可以感受出20多脉次,对于病情的判断非常准确,被后人称为“沉脉
领袖”。

在张锡纯病案中,他详细记述了病史、病情、治疗手段及疗效等情况,并配以图表,
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研究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以下以张锡纯病案中“小儿麻痹症”一例为例,介绍沉脉在病案中的运用。

该病案中,该患儿脉象树皮样,身体肌肉无力,不能站立行走。

张锡纯先对观察病人
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病人患有麻痹症,并判定为肾虚、阴阳失衡等症。

接着,张锡纯运用沉脉技术,对该患儿进行脉诊,发现其气脉不畅,血脉微弱,脉象
深而细,且没有跳动感。

经过仔细观察后,张锡纯认为该病人患有“寒性脉瘫”,而该病
的治疗方法依据病情而定。

在治疗方法上,张锡纯采取了针刺和食疗法的结合治疗,以温经通脉,扶正固本为主
要治疗目的。

经过一个较长的治疗周期,该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身体肌肉逐渐
恢复了正常的功能。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非常重要,可以明确患者的体质状况,从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中医医生应该掌握良好的脉诊技巧,结
合病人的病情、体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LIU Xiao;JING Jiaxing;NIE Jintao;YU Wentao;DONG Shangpu【摘要】探讨著名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张锡纯对沉脉的认识.张锡纯是近代著名的中医大家,其著作记载医案颇丰,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学者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学术观点及诊病用药经验等方面,关于其脉诊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分析了其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关于沉脉的病案,探讨脉诊张氏医案中对脉诊的运用,以期对中医脉诊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9(017)012【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沉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汇通【作者】LIU Xiao;JING Jiaxing;NIE Jintao;YU Wentao;DONG Shangpu【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历代医家皆重视脉诊在诊察疾病中的作用,对沉脉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同时还指出沉脉病位在里,主脏病、久病、少阴病以及石水等。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指出“肥人当沉”,说明沉脉亦可为平人脉象。

及至脉学专著《脉经》,对于沉脉又有了具体的认识,王叔和指出“举之不足,重按乃得,沉脉主里证”[1]。

李时珍所著的《濒湖脉学》中是这样描述沉脉的“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指出沉脉需辨沉而有力无力[2]。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张锡纯又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脉分部位,实大致不分部位”,注重以脉测证,脉诊合参往往药到病除,本篇总结了张氏临证中对于沉脉的理解运用,简单概括如下。

1 水肿水肿虽是现代医学中的常见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散在的论述,认为水肿的病机和阴阳不和、脏腑失调以及痰饮等因素有关[3]。

对于脉象沉迟无力的水肿,张氏创立加味苓桂术甘汤,依据脉象沉迟无力,结合水肿,自觉寒凉的症状,诊断为阳气不能宣通所致。

伤寒论脉法概述

伤寒论脉法概述

伤寒论脉法概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该书是以太阳病(伤寒)的临床经验为基础,总结了中医学的脉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医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伤寒论》中的脉法进行概述,包括脉诊的背景、基本原理以及常用脉象的解读等方面。

1. 脉诊的背景脉诊是中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辨别疾病的性质、病位和病程等信息。

《伤寒论》中的脉法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对脉象的系统分类和解析。

2. 基本原理脉搏是人体脉管中血液搏动的反映,不同的脉搏特征可以揭示不同的病理变化。

《伤寒论》根据脉象的弦、钩、涩、滑、芤、缓等特征,对疾病的判断和预后进行分析。

3. 常用脉象《伤寒论》中提及的脉象较为丰富,以下为常见脉象的解读:3.1 弦脉:指脉搏有力、有节奏,类似琴弦的振动感。

弦脉常见于实证疾病,如肝实、胸胁痞满等。

3.2 钩脉:指脉搏有力,但突然停顿再奔,类似钩子的形状。

钩脉常见于痰热郁结、胸痹等病症。

3.3 涩脉:指脉搏有力,但似乎受阻,如有颗粒感。

涩脉常见于寒邪内结、阳气不达等病症。

3.4 滑脉:指脉搏弱而滑利,类似丝绸般滑动的感觉。

滑脉常见于寒邪外袭、寒湿内阻等病症。

3.5 芤脉:指脉搏有力,但感觉较滑而略有沙粒感。

芤脉常见于痰热郁结等病症。

3.6 缓脉:指脉搏缓慢而无力,类似行至河滩的慢水流动的感觉。

缓脉常见于气血亏虚、阳气不振等病症。

以上只是《伤寒论》中部分常见脉象的解读,还有其他脉象需要结合具体病情来判断。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征、症状和个人病史,结合脉象分析,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4. 脉法的临床应用《伤寒论》中的脉法概述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医生通过脉诊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机,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太阳病而言,根据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而对于其他疾病,脉诊也是辅助诊断和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中医沉脉是中国古老的医学艺术,它产生于唐代,主要用于诊断疾病和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并在治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沉脉在张锡纯的病案中的运用,以此来说明沉脉的实际作用。

张锡纯是一位中国传统中医,他的病案中涉及到对患者沉脉的记录和分析。

他所说的沉脉“弹性”是指沉脉的弹性。

弹性的沉脉表明病人的血液循环很好,血液循环与身体的营养有关。

如果血液循环不良,沉脉就会变得无弹性,病人也会出现其他症状。

张锡纯也注意到沉脉的“深浅”,这是指沉脉的深浅程度。

沉脉的深浅可以反映出病人的状态。

深的沉脉表明病人只是患病,而浅的沉脉表明他们的状况较轻,并且可能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恢复正常。

此外,张锡纯注意到沉脉的“活动性”,即沉脉在脉型上的变化。

一般来说,活动性沉脉表明病人可能需要中药来帮助治疗他们的疾病;反之,如果沉脉非常平缓,就可以不吃中药,用补益的食物来治疗疾病。

另外,张锡纯还提到了沉脉的“凉性”,即沉脉的凉热程度。

如果沉脉变凉,表明病人的脏腑机能活性较差,而且很多隐性病变潜伏在身体内,因此需要进行中药治疗;而如果沉脉变热,则表明病人脏腑机能较强,可以服用补充营养的药物而不需要中药。

最后,张锡纯还提出沉脉的“气性”,即沉脉的气量。

高气性沉脉表明病人的气血循环良好,因此可以使用补益的中药来治疗病人。

通过对张锡纯的病案的分析,可以看出沉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疗病人。

因此,沉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表明,它可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帮助我们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可以说,沉脉是中国传统中医治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患者达到期望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作用与意义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作用与意义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作用与意义伤寒论是中医学家张仲景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涉及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其中,脉诊在诊断伤寒病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脉法所揭示的信息对于临床治疗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脉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

根据《伤寒论》中的记载,张仲景将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滑、故、洪、细等八种类型,这些脉象与不同的疾病有着明确的关联。

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疾病的类型,从而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次,脉法可以反映病理变化与病程发展。

《伤寒论》中详细描述了脉象的各种变化及其与疾病病理性质的关系。

例如,脉象滑而无力,往往与中阶阴证相关;脉象洪大,多见于病程较长者。

这些脉象变化反映了病理的状态与病程的发展,为医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脉法还可以指导中医药治疗的进行。

根据《伤寒论》中的记载,不同的脉象与其它临床表现常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为中医药治疗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脉象滑而数的病人,常伴有口渴、心烦等症状,此时可用甘温解表的方药治疗;脉象迟而沉的病人,常伴有神疲乏力、畏寒等症状,此时可用温补法进行治疗。

通过合理运用脉法,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应性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脉法还可以对疾病的预后进行评估。

根据《伤寒论》中脉象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联,医生可以预测病人的康复情况和恢复速度。

例如,对于伤寒病的治疗,如果脉象逐渐恢复正常,说明病人的康复情况良好;而如果脉象出现异常变化或持续不稳定,可能意味着病情复杂或进展不佳。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脉法在伤寒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脉诊,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类型、反映病理变化与病程发展、指导中医药治疗的进行以及评估疾病的预后情况。

因此,掌握脉法对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国传统医学中,脉象诊断是一项重要的诊疗技术。

通过触诊脉搏来了解病情、辨识疾病,已经在中医典籍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

1. 手足寒温脉象:《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里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脉学领域的重要参考。

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脉象的描述和解读。

例如,在《伤寒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少阴病,脉微细者,手足厥冷,咽不利,按之心下坚,无寒热。

”这段典故揭示了脉象微细、手足厥冷等症状与少阴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脉象有力无力:《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是明代医家张介宾的著作,以病案为依据,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有一段典故描述了脉象有力无力与病情的关系:“脉见有力,证虽未愈 已嫡然。

脉见无力,证虽已愈 尚鲠然。

”这表明,脉象的有力或无力能够反映病情的好坏,有助于医师判断治疗效果。

3. 脉速脉缓:《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是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医学巨著,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记载了一些有关脉速和脉缓的典故。

例如,在《景岳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脉得大象,意为多痰火也。

脉得迟浮清弦者,候多食滞也。

”这说明了脉速和脉缓与体内湿热、食滞等病理有关,为中医师对症施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4. 脉象的诊察:《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脉学理论。

在《黄帝内经》中,讲述了诸多关于脉象的诊察方法。

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其脉滑而长,气从中来者,阴也。

……脉有离其脉则躁,躁则病来。

”这段典故提示了识别阴阳、判断病情的脉象特征与方法。

综上所述,脉象诊断作为中医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浅谈张锡纯脉诊

浅谈张锡纯脉诊

浅谈张锡纯脉诊 ( 转帖)2008-10-01 10:13:30归档在我的博文 | 浏览 1165 次 | 评论 0 条一代大师、近代名医,盐山张锡纯,是一位善于继承,又勇于开拓进取的医家。

他注重实践,临证辨治,精于脉法,且多深邃之见。

张氏有云:“医家四诊,以辨证为最要。

医者终身临证,而于诊脉之际,总觉游移而无确据。

此固因脉法之难学,实亦脉学之出,不能简要详明,令人一目了然也。

”余以研习张良之学,就《衷中参西录》中脉法,试为下述。

(一)三部总看张氏诊脉常用寸关尺“三部总看”法,认为“脉虽分部位,而其大致实不分部位”,“一身之中,无论何处气虚,脉之三部皆现弱象”。

他虽宗寸关尺三部各配脏腑之说,但三部分诊以候脏腑诊法,却很少用。

著中记述脉象近三十种,其中以“弦浮数微细沉迟洪滑”九种论述为多,以各脉象主证为:1.弦脉:主肝血少,肝阴虚,肝火浮动,或疼痛。

常见:(1)左脉弦细、无力。

见于产后下血,血陷气陷,肺劳痰喘气虚。

兼硬为肝血虚、津液不足。

高年之脉多弦细,因气虚,故无甚起伏;又血虚,是以细而不濡。

亦见于肝疏泄减弱,而致小便小利,阴虚水肿。

(2)左脉弦硬、有力、长。

见于下元虚损,肝肾阴亏,阴虚不能潜阳,肝胆急火炎起,或肝火与肝气相并,冲激胃腑,致胃气不得下行,或冲气因虚上冲,并迫胃气上逆,吐血,咳逆。

脉似有力,而非真有力,李土材脉诀谓“直上直下,冲脉昭昭”者即此。

并见于肝胆火上冲过甚之中风证。

兼数者,见于热久竭涸阴血、液亏损甚。

弦硬而沉者,兼肝气郁结。

(3)左脉弦细、硬,而右脉濡兼沉者,湿痰留饮,中焦气化不足。

(4)右脉弦细、无力。

土为木伤,脾胃失于健运,胁痛,胃脘痛。

(5)右脉弦硬、有力、长,大于左脉。

冲气上冲,胃气不降,胃阴虚。

牙痛或外感热人阳明之府。

虚劳咳嗽,中风,吐血。

若重按不实者,皆有气血亏损。

(6)左右脉弦细、无力。

气血两亏,痢,肠炎。

阴阳两虚而阴虚为甚。

或脾胃湿寒,不能运化饮食下行,致成留饮。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地位与作用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地位与作用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地位与作用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巨著,被誉为中医“圣典”。

而脉法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伤寒论》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就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脉法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发展和身体状况。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脉法作为主要的辨证方法,以脉象的变化来确认病情,进而指导治疗。

他将脉搏分为寸关、尺泽、关尺、中尺、尺中、上中、下中等七个部位,每个部位的脉象有不同的变化,代表着不同的病理情况。

通过触诊这些不同位置的脉搏,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其病因。

在《伤寒论》中,脉法不仅仅是辨识疾病的手段,更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在这部医书中,张仲景详细描述了不同病症下的脉象变化,并根据这些脉象变化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他通过观察脉象的平滑程度、速度、力量以及其他变化特点,来了解患者的气血状况和病理变化,从而准确地选择适当的方药进行治疗。

除了辨识病情和指导治疗外,脉法在《伤寒论》中还起到了预后的作用。

张仲景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治疗的效果。

根据脉象的持续性、变化程度和稳定性等因素,医生可以预测病情的好坏,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预后评估和治疗建议。

这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病情的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脉法在《伤寒论》中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地辨识病情和指导治疗,它还承载着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

在中医中,辨证是指通过综合分析症状、脉搏、舌象等信息,找出疾病的根本病因,确定治疗的方法和药物。

而脉法作为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更加具体和精确的病情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辨别病因,从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脉法在《伤寒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诊断工具,更是指导治疗、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研究张锡纯是中国现代脾胃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脾胃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卓越的学术贡献,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医学研究。

本文将从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出发,归纳总结他在脾胃学领域的重要观点和思考,并探究其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意义。

首先,张锡纯在脾胃学的研究中强调“脾胃为生命之本”这一核心理念。

他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根本之源,对于人体的养生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研究脾胃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深入探讨了脾胃与人体其他系统的关系,并提出了“脾虚致痰饮”、“痰凝脾胃”等理论,为脾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张锡纯强调脾胃与情志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情志波动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从而导致脾胃疾病的发生。

他对“情志伤脾”、“脾气虚弱”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调理情志对于脾胃健康至关重要的观点。

他倡导了“安心养脾”的生活方式,主张通过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来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此外,张锡纯重视饮食与脾胃的关系。

他深入研究了饮食对脾胃的影响,提出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他注意指导人们合理搭配食物,注重清淡饮食,避免过食辛辣刺激物,维护脾胃的健康。

他还从脾胃的角度解读了中医饮食文化,提倡“禁足饮食”、“修德饮食”等概念,为人们养生保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指导。

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对于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首先,他强调了以脾胃为中心的整体观念。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往往偏重研究其中一器官或疾病,而忽视了人体整体的连贯性。

张锡纯提出的脾胃学说,提醒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将有助于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推动医学专科与综合医学的融合。

其次,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强调疾病的预防与调理。

他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强调了保持脾胃健康的方法与原则。

这与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在健康管理和预防医学方面,张锡纯的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为人们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继续解剖张锡纯“升陷汤”真实原理,治病必调控胃气!一味搞玄学,中医必死!

继续解剖张锡纯“升陷汤”真实原理,治病必调控胃气!一味搞玄学,中医必死!

继续解剖张锡纯“升陷汤”真实原理,治病必调控胃气!一味搞玄学,中医必死!原创原子电量道原子电 9月2日冻了手,也会凉了胃。

胃气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指标,《内经》“人无胃气则逆,逆者死”。

逆是厥逆,逆冷,手足如冰,意味着阳气耗尽,是人死之前的表现。

阳气即能量,不是气体。

张仲景跟踪病情,不但诊脉,也诊手足温度。

张锡纯似乎不诊手足温,那么,脉诊的误差就提高很多。

我看多数人连脉诊的意义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在那邯郸学步罢了,雾里看花,故弄玄虚,最后把自己也弄糊涂了!记得一位中医大学生跟我聊天说到:“我们大一学五行六气,以为到大二会学临床实战,哪知一直到毕业前夕,老师还在讲五行六气、养生之道,我反正是越学越糊涂,到现在摸脉都不会!”我笑到:“老师就是不想让人生病啊,那样就是上医了;至于摸脉,辛亏你没学,哈哈。

”望闻问切中,“切”只是其一,你怎么反客为主,是显示自己的高超与深奥?就算切脉水平很高,也别忘了脉象与呼吸的关系,毕竟心肺不分家!我在升陷汤医案中,没看到几个真正的气陷例,倒是看到了很多误打误撞的治愈系。

案例如:一人年四十七,咳嗽短气,大汗如洗,昼夜不止,心悸,病势危急。

病人家属询医,张锡纯吩咐先用山萸肉二两煎服,以止其汗。

这种症状属于典型的“亡阳”症,体内阳气几近殆尽,而意识还是强博,机体做功刹不住车,大汗不止是表现;其病在太阳,也就是上半身。

在西医中叫“免疫过度”,短气、心悸、病危,说明已经差不多了,这种病症可能是被大热药所伤!亡阳者,几乎手足冷、厥,胃气耗尽;没有胃气,身体才会拼命做功,真正能止住汗的是“胃气”,可以说胃气的调控是治病的第一要素。

亡阳之人,就像一颗刚移植的树,不能施肥,不能见大阳光,中午不能浇水,只能以微微热量滋补续命。

山萸肉,温性稍大于枸杞,小于黄芪,药力不如人参持久,但其味酸,好消化,是亡阳回天的一味好药!这种“吊命”的道理,老一辈人很多都懂,那个年代,人剩一口气,就用人参、黄芪吊着不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
要性
零九中医七2009012033 卢进杰
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症的一种诊察方法。

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公元前五世纪著名依家扁鹊发明脉诊以来,脉诊已经成为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

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成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

《灵枢-脉度》载:“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其流溢之气,内灌脏腑,外濡腠理。

”表明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有赖经络气血的运行流注和温煦濡养而实现;同时人体又与自然界相应,人的经脉气血随日月运转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因此,脉取寸口便可决病之阴阳深浅,正如《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然而,这样一门对于中医诊断必不可少的“在心易了,之下难明”的学问,在现代越来越得不到医者的重视,或责其玄奇难了,或则其可有可无,实在是杏林的一个悲剧。

请恕我急进,在学习中医诊断学的过程我也广泛涉猎了涉及中药和方剂的书,尤其著名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对我启发很深。

在里面的每一个案例中,脉诊都扮演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角色。

下面请允许我就书中的几个案例说说脉诊对中医辩证论治的重要性。

案例一
盐山南门里王致祥,年近六旬,自孟夏患痢,延医服药五十余剂,痢已愈而病转加剧。

卧床昏昏有危在旦夕之虞。

此际适余自沧回籍,为求诊治。

其脉左右皆洪实,一息五至,表里俱觉发热,胁下连腹疼痛异常。

其舌苔白厚,中心微黄,大便二三日一行。

按:这个案例是一个阳明热盛的典型病案,但案例中患者又出现“胁下连腹疼痛异常”的症状——既为温病,为何腹胁疼痛?这是让我们来看看患者的脉象:其脉左右皆洪实。

以脉言之,凡是温病壮热,洪脉显现于右关,可是如今左部脉也见洪实之象,可见肝胆之火亦盛,“肝木之气,即乘火之炽盛而施其横恣”,于是可见腹胁疼痛。

于是最后张锡纯施以大剂白虎汤加以疏通肝胆郁热之药治愈该病人。

案例二
近治奉天大西关溥源酱房郭玉堂,得此证(脑漏)半载不愈。

鼻中时流浊涕,其气腥臭,心热神昏,恒觉眩晕。

其脉左右皆弦而有力,其大便恒干燥。

按:书中对此“脑漏”证的解释是“肝移热于脑,其胃亦移热于脑”。

我的理解是,弦脉应肝病,肝病失其疏泄,肝横逆犯土,所以除本部脉现弦象,右部脉亦显弦。

因此在此案的拟方中,张锡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清肝火之药。

案例三
外甥王竹孙,年二十时,卧病数月不愈,精神昏聩,肢体酸懒,微似短气,屡次延医服药莫审病因,用药亦无效验。

一日忽不能喘息,张口呼气外出而气不上达,其气蓄极下迫肛门突出,约二十呼吸之顷,气息方通,一昼夜间如是者八九次。

诊其脉关前微弱不起,知其胸中大气下陷,不能死肺脏呼吸之枢机也。

按:该病案的诊断是大气下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张锡纯是如何得出此诊断的。

“精神昏聩,肢体酸懒,微似短气”,这几个症状可以是脾气虚弱,也可是肾气不足或肾虚不能纳气,因此要做出明确的诊断还应该在脉诊上。

病人脉象“关前微弱不起”,左关主心,右关主肺,又何以知其大气下陷?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大气即是我们书本所言的“宗气”,宗气可主呼吸,且于上焦保举心脏,灌心脉以行气血——一旦大气下陷即肺不能司呼吸,心的功能也有所阻碍,因此两手关前脉象会出现微弱不起之象。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张锡纯能得出大气下陷的的诊断。

案例四
县治西曾家庄丁叟,年过六旬,于孟冬得伤寒证。

五六日间,延余诊视,其脉洪滑,按之亦似有力,表里俱觉发热,间作呻吟,气息微喘,投以白虎汤一剂大热稍减。

再诊其脉或七八动一止,或十余动一止,两手皆然,重按无力。

按:此证一开始是白虎汤证,热稍减后脉象为“再诊其脉或七八动一止,或十余动一止,两手皆然,重按无力”,可知患者在热稍退之后气血损耗,阳气欲外跃,于是在原方中加人参以大补元气、地黄以大滋真阴。

案例五
一人年四十余,外感痰喘,愚为治愈。

但脉浮力微,按之即无。

愚曰:“脉象无根,当服峻补之剂,以防意外之变。

”病家谓病人从来不受补药,服之即发狂疾,峻补之药,实不敢用。

愚曰:“既畏药如是,备用亦可。

”病家依愚言。

迟半日忽发喘逆,又似无气以息,汗出遍体,四肢逆冷,身躯后挺,危在顷刻。

急用净茱肉四两,暴火煎一沸则饮下,汗与喘皆微止。

……
按:此证在病愈后诊脉得脉浮无力,为虚阳即将外跃的危象。

若医者在患者病愈后不仔细诊脉,便不得知平静表象之下的危重症候。

幸得愈后诊得危重脉象,购置净茱肉以防万一,方可保全性命。

由此证便可知脉诊实在是所有习医之人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能!
案例六
邻村黄龙井周某,年三十许。

当大怒之后,渐觉腿疼。

日甚一日,两月之后,卧床不能转侧。

医者因其得之恼怒之余,皆用疏肝理气之药,病转加剧。

诊其脉左部微弱异常,自言凡疼甚之处皆热。

按:此证咋看之下应该是大怒之后肝气郁结以致经气不畅,不通则痛。

可是经过屡次服药不效以及仔细诊脉之后,可由左部脉微弱异常这一重要的证入手诊断。

《内经》有言怒则伤肝,而这里所谓伤肝,乃是伤肝经之气血,不一定是使肝经气血郁结。

于是肝血一伤则生虚弱,因此脉象所显现的亦为虚象。

而病案中病人感觉腿疼发热,是由于肝虚则不能使其中所寄藏的相火流行周身,以致经络气血凝滞,于是郁而发热。

最后,既然得其病机,施药亦可随手凑效。

案例七
一少年,因感冒懒于饮食,犹勤稼穑,枵腹力作,遂成劳嗽。

过午发热,彻夜咳吐痰涎。

医者因其年少,多用滋阴补肾之药,间有少加参、芪者。

调治两月不效,饮食减少,痰涎转增,渐至不起,脉虚数兼有弦象,知其肺脾皆有伤损也。

授以此方(珠玉二宝粥),俾一日两次服之,半月全愈。

按:此证是张锡纯病案中一个借助脉诊以治愈病人的典型案例。

病人初成劳咳,以滋阴之药并无不妥,但是要注意的是脉象在虚数中兼有弦象——为何又说“知其肺脾皆有伤损
呢”?张锡纯是这样回答的:
脉虽分部位,而其大致实不分部位。

今此证左右之脉皆弦,夫弦为肝脉,肝盛必然侮脾,因肝属木脾属土也。

且五行之中,惟土可以包括四行,即脾气可以包括四脏。

故六部脉中,皆以和缓为贵,以其侥有脾土之气也。

今其脉不和缓而弦硬,其脾气受伤,不能包括四脏可知。

又肺属金,所以镇肝木也,故肺金清肃之气下行,肝木比不恣横,即脉象不至于弦,今其脉既现如此弦象,则肺金受伤,不能镇肝木更可知也。

呜呼!脉诊之玄妙可知也!知病之阴阳深浅,治病岂能不随手凑效!
在以上七个案例中,脉诊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表明有了脉诊就可以摒弃其他三诊,而是想要说——脉诊不可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