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完整

合集下载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完整PPT33页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完整PPT33页

1
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完整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后名Βιβλιοθήκη ,于我若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以形写神”与“传神写照”——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特点

“以形写神”与“传神写照”——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特点

论 的 问题 , 到魏 晋时 期渐 渐 赋予 了美 学 的意 义 ,这 种将 “ 神 ”作 为“ 人之 本 体 ”的 思想 和魏 晋文 人 士大 夫放 任 形骸 、清 淡 飘逸 的 “ 畅 神 ”之风 ,深深 地 影响 到 了顾恺 之 ,也 便顺 理 成章 地在 绘 画
中 国绘 画 自发源 后 发 展 到 秦 汉 之 时 ,其 功 能 主 要 是藻 饰 礼 上提 出 了 “ 以形写 神 ”和 “ 传 神 写照 ” 的 “ 传 神论 ” 。 制 、助 人 伦 、成 教化 之 类 ,直 至 六朝 出现 了 中国 画第 ~个 发 展 的 顾恺之在 《 魏 晋 胜 流 画赞 》 中 说 : “ 以形 写神 而 空 其实 对 , 高潮 。 中国人 物 画 发展 到 六朝 ,逐渐 出现 了一 些优 秀 的 画家 和 画 荃 生之 用 乖, 传 神之趋 失矣 。”。 这里 的 “ 以形 写神 ”虽然 原指 临 论 ,特 别 是 东晋 画 家顾 恺 之提 出了 “ 以形写 神 ”和 “ 传神 写 照 ” 摹 的 要 点 ,但 其 延伸 意 义 即注重 形 象 的外形 刻 画来 更好 地表 现 艺
的 小 白兔 , 其周 围环境 以鲜艳 的 绿 色和 温 暖金 黄色 的阳 光为 主 , 新的特 征 属 性 ,例如 ,我 国京剧 传 承很 多年 ,而在 京剧 中使 用 的 而 随伴 着 剧 情 的发 展 ,尤 其 是小 白兔遇 到坏 人 的 时候 ,遇到 危 险 脸谱 会 用不 同 的色彩 表 现 ,从色 彩 的搭 配 上可 以分 辨 出脸谱 表 现 的 时候 ,小 白兔 周 围 的物 体 的颜 色 也发 生 的变 化 ,周 围 草 的颜色 人物 的 善恶 、身 份 、地 位等 ,这 就 是色 彩赋 予 动 画角色 的 一种特 不 再 是 明丽 的 绿色 ,而是 深 绿色 ,而 阳光 也不 再 是金 黄 色 ,转 而 殊属 性 ;又 比如 在 日本 动漫 《 火影 忍者 》 中 ,其 中的 查克 拉属 性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学生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学生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人物画的概念2.<洛神赋图>(中国画)作者时期形式3.《历代帝王图》(中国画)作者时期4.《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作者时期5.《小庭婴戏图》(中国画)时期6.《免胄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7.《泼墨仙人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8.《高先读书图轴》(中国画)作者时期9.《女娲补天图》(中国画)作者时期10.《九方皋》(中国画)作者时期11.《开国大典》(油画)作者时期第一课关注你、我、他1.人物面部比例一般可归纳为2.幼儿的眼睛通常在3.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一般分为4.传统人像画的三个基本角度是5.《儿子》(素描)作者6.《与毕沙罗互画的肖像习作》(素描)作者7.《全家福》(色粉画素描)作者第二课在临摹中感受1.绘画中人体比例是以为单位。

亚洲成人的身体通常是以的高度。

2.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3. 熟悉法国画家德加的《舞女》系列作品。

4.临摹并不只是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5.变体画的概念:6.《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水彩画)作者7.《舞女系列》(色粉画)作者8.《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一只狗》(水彩画)9.《午休》作者(课本P14)10.《酣睡的收割者全家》(油画)作者11. 《午休》作者(课本P15)第三课动感生活1.速写的概念2.重心线3.动态线4.观察变化的动作,了解身体运动时的一些特征。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做作业的女孩》(速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油彩未干的画布》(油画)作者6.《端着一筐石头的男孩》(素描)作者7.《大提琴手》(油画)作者第四课仕女.簪花1.《簪花仕女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形式2. 《簪花仕女图》服装:以作品中的以为女子袍服展开图为例,看以看出图案在服饰中应用十分广泛。

胸襟装饰为图案中的单独纹样,飘带是二方连续纹样,罗衫、衣裙上均为四方连续纹样。

整套袍服几乎是一个图案纹样的集合体。

3.中国传统饰物按照功能大致分为、、、4.《捣练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形式《捣练图》描绘了5.《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形式第五课多变的色彩1.牛顿色环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被称作2.色相的概念3.在色相中含有红、黄、蓝三种基本色,称为4.色彩还会有明暗的差别,如黄色看上去很亮,紫色就较暗。

初中美术《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二)发展探究 走出三国曹植的梦境,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唐韩熙载的家中,欣赏正在 他家举行的“夜宴”。多媒体课件放映《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 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 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 界。 1. 看(画面内容):分段欣赏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 2. 看(人物塑造):观察主、客的不同表情,分析主、客的不同心理。 课件放映图片,观察对比韩熙载在五个不同场景中的脸部表情,解析 韩熙载的内心矛盾。
3. 思考交流:为什么韩熙载郁郁寡欢? 看:视频播放南唐时代背景(国宝档案)。说: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 背景。 想:思考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 舞升平? (三)深入发展 课件放映《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及《泼墨仙人图》。 1. 看:学生观察它们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前两者为 写实,后者为写意)。 2. 析:《泼墨仙人图》用笔用墨的技巧及绘画效果。用笔:与传统的 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 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 三、课堂拓展 《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查 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 一些探究。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学习活 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 满足于外形的相似,更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
示,即传神。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
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画家用油画表现 人物的体积与明暗。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深入研究传 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 生活。 二、发展探究 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曾经画过 千姿百态的马,他的有关马的作品同样享有盛名。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ppt课件1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ppt课件1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梁楷《泼墨仙人图》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 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 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 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 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 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 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 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 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 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 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 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 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 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 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 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 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 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 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 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 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 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 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 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 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 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 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 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 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 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 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以墨线勾勒为 主,线条细劲 有力,用色简 单,人物比例 匀称,仪态肃 穆。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人物龙凤图》
顾恺之 (约345——406)东晋画家。字长康,晋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认识宋朝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髓。

3、认识今世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构造:文件记录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一样款式举例:历史故事画 ( 如《步辇图》 ) ,肖像画中的行乐图 ( 如《幽篁坐啸图》 ) 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模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要点和难点:联合作品讲解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课设施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当面写生。

揭露今日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回忆方才的一幕,让学生议论假如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叙述郭子仪如何理解唐朝两位有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二、鉴赏过程1、经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 ( 教师指引启迪学生,充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形。

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时的装扮,但眉宇间很有神彩。

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以后,神态恭谨而机敏。

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初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 指引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全方面进行鉴赏,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色。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模范反应了五代期间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

2020年扬州市艺术中考(音乐美术)知识点(定稿)

2020年扬州市艺术中考(音乐美术)知识点(定稿)

2020年扬州市艺术中考知识点一、音乐学科内容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与乐同行》:音乐常识:1.人声分类(童声、女声、男声)。

2.音符的种类。

第二单元《中国龙吟》演唱歌曲:《龙的传人》。

音乐欣赏:1.《金蛇狂舞》:了解曲作者聂耳,及演奏形式(民乐合奏)。

2.《红旗颂》:听辨号角主题和红旗主题。

音乐常识:1.京剧:了解“板”、“眼”;了解京剧主要伴奏乐器(京胡)。

2.附点音符:了解附点音符。

第三单元《茉莉芬芳》音乐欣赏:1. 歌剧《图兰朵》选段:作曲家(普契尼)。

2.了解《图兰朵》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联系。

音乐常识:民歌的分类(小调、山歌、劳动号子)。

第四单元《奥运之声》中音竖笛:《我和你》第一声部前八小节。

音乐常识:1 . 了解各种力度记号。

2 . 常见演唱形式(一),了解各种演唱形式并能够听辨。

第五单元《故乡歌谣》音乐欣赏:《思乡曲》:作曲家(马思聪),了解乐曲主题一,能够听辨小提琴音色。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音乐欣赏:《春之声圆舞曲》了解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能够听辨第一圆舞曲的主题一。

音乐常识:1. 莫扎特了解作曲家莫扎特及其代表作品(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

2.曲式常见歌曲曲式结构为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

3.常用变音记号。

4.常用指挥图式。

5.了解圆舞曲(音译“华尔兹”,3/4拍)。

第二单元《乐音传情》中音竖笛:《友谊地久天长》前八小节音乐欣赏:《流水》古琴独奏;了解古琴(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唱歌曲:《杨柳青》音乐欣赏:1.《二泉映月》了解曲作者华彦钧;能够体验作品情绪(似泣非泣、似怒非怒);能够听辨乐曲主题旋律。

2.《紫竹调》能够听辨乐曲的主旋律。

音乐常识:1.了解民族乐器分类表;2.能够辨识常见民族乐器。

第四单元《梨园漫步》音乐常识:1.了解京剧(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剧种,形成于北京,是我国国粹);▲2.扬剧是的扬州的地方剧种。

第2课 传神与意境 课件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

第2课 传神与意境 课件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
7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 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 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 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芙蓉 锦鸡图》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 道德品性,流露出宋徽宗对安逸高贵之品格 的赞许和他对大臣的要求。作品采用写实手 法,描绘工致细腻。
《渔庄秋霁图》(元)倪瓒
6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朝第八位皇帝。 虽然在政治上“一塌糊涂”,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 的造诣极高。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 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 的艺术型皇帝。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瑞鹤图》(北宋)赵佶
《廋金体》(北宋)赵佶
8
此幅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 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孤独空灵, 余味无穷。
《荷花水禽图》(清初)朱耷
9
《荷花水禽图》(清初)朱耷
10
总结
●中国画的定义和材料 ●中国画的分科 ●人物画——传神 ●山水画、花鸟画——意境
11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传神与意境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1
中国人物画的最高境界—— 传神
传神是指能生动的传达神情意志 中国画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
它的首要原则
2
山水画和花鸟画追求的是表达 意境
意境是画中的情调和境界,是作品中情 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韵味空间。
3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
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 密林。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 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 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 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 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 有「范宽」二字款。 前景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后景则占 据了剩余大约三分之二的画面。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 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 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 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 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 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4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 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 尤其擅长人物画。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 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 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 谓之“春蚕吐丝”。着有《画论》《魏晋胜 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 籍,提出“以形写神”。
《洛神赋图》中山水画法也未脱离前朝的影响,通过树木的穿插来表现空间,呈现 出明显的装饰趣味。树木表现出两种样式:一种似柳树,疏密相间的共有20棵左右 ,分组为伍,或聚散于空间转换,或穿插于人物前后与其它景物形成松紧自然的衔 接.
古代官员的生活
13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__
神中
写国

人 物

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画
人 家在将人物形象表现得同 物 时,也将人物的个性或画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适用学段:高一或高二年级类型:欣赏课课时:45分钟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活动性教学教学设备:挂图或多媒体一、教学目标a.培养学生全面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b.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独特的艺术传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深入理解的目的,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c.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学习兴趣,通过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并尝试美术实践活动,同时能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表述感受。

d.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a.认识、理解、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b.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三、教学难点a认识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画面构图,以及对作品传神写照之处的理解。

b.如何调动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学习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与尝试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用文字、语言描述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用毛笔或自制的笔(树枝、棉签等工具),尝试描绘某位同学的形象,并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同时简要说明该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由自己的绘画作品导入教学,以一系列的设问:这个人物外表有什么特征他在干什么呢通过他的形象你能看出他的身份吗你能通过外表看出人物的心情吗等,引起学生对作品中的主人公---韩熙载研究的兴趣。

(媒体展示一组韩熙载的头像)活动二:分析与交流单元活动(一)“排序”(准备《韩熙载夜宴图》的5个片断)根据老师给出的五个片断,要求同学们按照一定线索把该画串联成一幅完整的长卷(把排列顺序的序号写在各组的答题板上),并且给每个片断起一个恰当的标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教法建议: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元素,如线条、色彩、材料、 构图等。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可从美术作品的构成形式和墨色的运用等方面引 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
课题
(一)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 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 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 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 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第1课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精选的十幅作品, 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别离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 喻现实、见证历史”为题目,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让学生在鉴赏进程 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为 2~3 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以故事导入,在“七步诗人”曹 植的梦境中感受画家顾恺之的以形传神的绘画功底;再走进南唐大臣韩熙载的 家,引导学生在韩熙载的夜宴中感受南唐末期宫庭官员的生活;最后将梁楷《泼 墨神仙图》与前两幅作比较,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实 与写意) ,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理解。 第二课时: 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人物画作品。从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 开始提及,感受画家在绘画中的真情寄寓。再通过油画《建国大典》的赏析,回 顾那段令中国人民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历史。 第三课时:可按如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 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腕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 技术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 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观点。 3. 情感目标: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 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育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酷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 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苏少版)凤凰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 第1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贵州省贵阳市2021年中考美术复习资料

贵州省贵阳市2021年中考美术复习资料

贵州贵阳中考美术复习资料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画家在将人物形象逼真表现的同时,也将人物的个性或画家个人的情感通过画中环境、人物动态、画面的气氛传递出来。

从而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其作品在表现人物的体积与明暗上不同于西方的油画。

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

代表作品:中国画《历代帝王图》唐阎立本《韩熙载夜宴图》南唐顾闳中《小庭婴戏图》宋代佚名《兔胄图》北宋李公麟《泼墨仙人图》南宋梁楷《高贤读书图轴》明代陈洪绶《女娲补天图》清代任伯年《九方皋》现代徐悲鸿《开国大典》现代董希文油画第二课:关注你、我、他肖像画就是用画笔描绘出人物生动的形象。

绘画的创作源泉:艺术来源与生活,却高于生活。

人物比例:幼儿的眼睛通常在头部1/2以下的位置,成人的眼睛通常在头部的1/2处。

亚洲成人人体比例一般为站七坐五盘三半,但不是绝对的。

三停五眼:三停指的是发际到眉到鼻低在到下颌,这三段距离大体相等。

五眼指的是眼睛是脸部的五个宽度。

代表作:《全家福》(色粉画)毕加索(西班牙)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临摹: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会观察并激发我们自己的表现力,并不只是模仿。

绘制人体比例图:(见右图)变体画:临摹时加入了自我的理解和表现以后,就从学习行为变成了一种创作行为,产生的作品叫做变体画。

课本作品:《午休》荷兰梵高《酣睡的收割者全家》法国米勒《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西班牙毕加索第四课:动感生活速写: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简要明确地描写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

速写与素描的区别:传统上指迅速描绘对象的临场习作。

它要求在短时间内,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以简练的线条扼要地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动势和神态。

素描只强调以单色造型,对于时间长短,对是否使用色彩并不限制。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探究活动三:科幻篇
1.梁楷(南宋)《泼墨仙人图》
检测反馈
1.中国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2.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检测反馈
评价提升
作业布置
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面有动有静。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但脸上无一丝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课题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课型
欣赏`评述
教学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第1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小卡片
白描,源自绘画的粉本画样,经隋唐至宋,逐渐发展 为独立的绘画样式。白描不施色彩,纯用墨线勾勒形象, 画面朴素优美,要求画冢有很局的绘画技巧。
表达感受
梁楷可以说是大写意人物画 的开山鼻祖。这位极具个性和敢 于创新的画家,是画史上最有特 色的人物之一。他性格高傲,嗜 酒,世称“梁疯子”,皇帝赐予 金带,他却挂于院内,不受而去。 他的画风正是他狂放不羁的性格 的表露。《泼墨仙人图》用寥寥 几笔,将人物的神韵表现得淋漓 尽致,生动诙谐。你有没有想过, 人物画还可以这样画?
谈谈你对《开国大典》这幅画的感想。
谢谢
九方皋(中国画)
徐悲鸿的《九方皋》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意思是说 九方皋注重的不是马的皮毛外貌,而是马的内在精神、品质。 徐悲鸿笔下的马都是奔放不羁的野马,从来不戴缰辔,画中黑 色的雄马却是个例外。有人问他为什么,休悲鸿曾解释说: “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已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见证历史
老一辈艺术家为中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新中国 成立以后,油画、中国画在反映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的广度和深度, 以及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日的成就。董希文的油 画《开国大典》成功地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具有伟大历史 意义的事件。
开国大典摄影图片
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成立时在天安门举行庆典的盛况。作者董希文曾亲身参加开 国大典,他把自已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开国大典》不仅 真实再现了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且以宏大的气势、庄严的 构图、灿烂辉煌的色彩歌颂了新中国的似镐前程和无限生机。
女娲补天图(中国画)
任伯年,名颐,字伯年。他的人物画题材非常广泛,历史 人物、神话传说、神佛鬼怪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市井 人物都会在他笔端生动流现。历史传说人物、神佛鬼怪形象出 在任伯年的画中,常常是寓意深刻、有所特指的。《女娲补天 图》隐含着画家对山河破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黑暗现实的不 满。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2课时)美术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2课时)美术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

精选的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分别以“以形写神、再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

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教学活动第一课时新课导入“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来之后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即取材于此。

一、新授课程(一)欣赏感悟多媒体课件放映《洛神赋图》。

1.看(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了赋中内容。

2.析(绘画特色):全图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绘画艺术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那个真挚纯而又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二)发展探究走出三国曹植的梦境,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唐韩熙载的家中,欣赏正在他家举行的“夜宴”。

多媒体课件放映《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江苏少儿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参考教案资料讲解

江苏少儿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参考教案资料讲解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参考教案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及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传统。

2、能力: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韩熙载夜宴图》对韩熙载性格的刻画,及生平的介绍,使学生体会韩熙载少年励志读书习武胸怀远大抱负,年老时南唐统治岌岌可危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时郁郁寡欢,忧国忧民的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

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难点: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课程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洛神赋图》、《历代帝王图》、《韩熙载夜宴图》重点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提问1:听画名,你能想到什么场景?提问2:猜猜韩熙载是谁?介绍韩熙载生平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志向。

问题3:猜想一下夜宴应该是什么样子?夜宴只是家里人吗?表现的是一个场面吗?猜猜画家画了多少个人?宴会上都做什么事情?气氛什么样子?欣赏《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绢本,宽28.7——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提问1:顾闳中为什么要画这幅画?想一想: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心理状态。

试分析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第一段欣赏:琵琶曲音频配合欣赏学生讨论交流第二段观舞:提问1:刚才是听琴,现在看情节是什么内容?提问2:韩熙载在干吗?——韩熙载脱去外袍,挽起双袖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伴奏。

提问3:一般击鼓心情是什么样子的?韩熙载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心情?——寡欢。

问题4:找找画中有没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他的动态表情是什么样的?问题5:传神从那里表现出来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服装轻浅…呼之欲出。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第三段歇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第四段是“清吹”。

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三大画科。

2.中国花鸟画的概念:3.作品名:《芙蓉锦鸡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4.作品名:《写生珍禽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5.作品名:《双喜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6.作品名:《墨竹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7.作品名:《墨葡萄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8.作品名:《游鱼》(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9.作品名:《丛竹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10.作品名:《花卉册》(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11.作品名:《蟹篓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12.作品名:《松龄鹤寿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2.“静物”的概念:3.能够识别钢笔、铅笔、炭笔和木炭条四种不同绘画工具的苹果画法。

4.构图知识:(1)每一个局部都可以入画,形成不同的构图。

(2)三角形构图,具有(3)其他构图方法有5.在静物组合摆放时要注意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能够识别静物画不同的工具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效果,比如有素描、水彩、色粉、油画等。

(1)《静物》(水彩画)作者:(课本P12)(2)《桌子上的花》(色粉画)作者:(3)《静物》(水彩画)作者:(课本P14)(4)《插在玻璃中的白玫瑰》(水彩画)作者:(5)《花绘练习》(素描)作者:2.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和彩色铅笔淡淡的记下物体的色彩,是作品更自然、更富有表现力,这通常称为“淡彩画”。

根据步骤,感受淡彩画和谐自然的气息。

3.淡彩画绘画步骤: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作品欣赏:画家运用素描、水墨画等不同绘画形式,描绘出了动物千姿百态和性情。

(1)《归牧图》(水墨画)作者:(2)《猫》(素描)作者:(3)《羊》(素描)作者:(4)《牛》(素描)作者:(5)《虎》(水墨画)作者:2.临摹丢勒《兔子》的基本步骤是3.《昆虫记》的作者书中介绍了4.描绘动物还可以以寻访日记的方式探寻自然记录,用绘画和文字共同记录动物的一点一滴。

传神写照—中国古代人物画

传神写照—中国古代人物画

簪 花 仕 女 图
局 部
簪 花 仕 女 图
局 部
簪 花 仕 女 图
局 部
《捣练图》张萱(张萱是开元年间的画官,擅长画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宋代
《宣和画谱》记载他的作品就有47件。) 观察看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劳动场面?有多少个人?分为几组?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没色方面都达 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别五个情节
请大家说一说视频中出现 的是什么种类的绘画呢?
在古代中国没有“中国画”的名称,只叫 做绘画。到了近代,由于油画、水彩画、 版画等外来画种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绘画 样式为了区别其他画类才有“中国画”的 产生。在现在,中国画也叫国画,但也有 人叫水墨画或者彩墨画,其实这样不是很 确切,因为水墨画和彩墨画只是中国画里 的一种门类。
宋代画史著作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 载一则故事: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女婿赵 纵曾先后请著名画家韩干,周舫为其画像。 郭子仪把两幅画挂在一起,分不出优劣。 有一天女儿归家,郭子仪问她:画的是谁 呀?”女儿答:“赵郎也”郭又问哪个最 像,女儿回答说:二画皆似,而后者更像, 原因是前者(韩干所画)空得赵郎状貌, 而后者(周舫所画)能兼得赵郎性情笑言 之姿态。”郭子仪笑道:今天终于分出两 位画家的高下了。”
例:a岩画 b陶绘
1949年在湖南长 沙市近郊陈家大山战
国楚墓出土的帛画。
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 盖与棺木的夹层中, 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 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 色。
《人物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
此画于1973 年在湖南省战国 楚墓一号墓出土, 从共存器物的组 合判断,应是战 国中期作品。
战国时期的人物画的主要表现方式: 以 墨 线 勾 描 为 主 , 线 条细 劲有力 , 用 色简 单 , 人 物 比 例 匀 称 ,仪 态 肃 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2/25/2014
古代帝王的生活
8
《历代帝王图》 唐代 阎立本 纵51.3厘米,横531厘米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9
《历代帝王图》,画了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 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 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废帝陈 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 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加上侍人 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书,有的还记述其在 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 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 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 功在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体 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仪。
表达感受
古代读书人的生活
23
《高贤读书图轴 》 明代 陈洪绶
24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凯
25
此图画一位仙人坦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 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 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 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 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 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 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 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 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的表现出 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 征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5/2014
隐喻现实
画家不仅可以记录生活中真 实的人物,也可以描绘神话 故事中的人物,或历史典故 中的人物。
27
《九方皋gao》
现代 徐悲鸿
28
春秋时代有一个相马的名士伯乐,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九方皋, 其辨认好马的能力不在伯乐之下。有一次秦穆公想求一匹好 马,伯乐就介绍九方皋给秦穆公。于是九方皋在外面寻求了 3个月,终于找到一匹黑色的雄马。可当秦穆公询问他马的 雌雄和颜色时,却令秦穆公大失所望。秦穆公对伯乐说:“九 方皋连马的雌雄和颜色都不能辨认,如何能认识马的好坏呢?” 伯乐说:“九方皋观察马的时候是见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 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意思是说九方皋不重视 马的表皮外相,只重视它的内在精神品质,他对于马的真正 知识是无人可比的。秦穆公仔细检验了这匹马,果然是天下 最好的马。因此我国从古至今,把伯乐和九方皋比作善于认 识人才的人。此幅《九方皋》图是七易其稿所作,画面着力 于九方皋这一人物的刻画,表现了这位气度非凡、善辨识广 的精明长者,在发现骏马时喜悦但不露声色的神情,而那黑 色的骏马则因知遇而双目放光,跃然欲驰。
14
15
16
古代人物的童年生活
17
《小庭婴戏图》宋代
내용 내용
18
绢本 设色,纵26厘米,横2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四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在竹栏环绕的庭院中游戏,院内 右上方湖石点缀、翠竹丛生、小草如茵,画面具有自然生动之趣。 右侧地面上散放着小白花、小喇叭、小铜锣、小球等玩具和一张 小方桌,以烘托主题。图中儿童追逐、推拉等细小动作和天真活 泼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笔法柔润细致,以粉白沿勾线渲染, 使画面富有一种明丽安逸的效果。方凳坐面是棕藤编织物,四腿 之下是四只如意形脚,显然这是一只上等人家使用的精心制作的 方凳。堪称南宋早期儿童画精作。 此畫无款印,也有认为是南宋早期无名氏所作。
传 神 写 照
中 国 人 物 画
__
人 物 画
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画 家在将人物形象表现得同 时,也将人物的个性或画 家个人的感情通过画中环 境、人物的动态、画面的 气氛传递出来,从而达到 传神的艺术效果。
2
古代“神仙”的生 活
3
《洛神赋图》卷,东晋,顾恺之,纵27.1cm,横572.8cm
原属圆明园珍品,这幅画现在有四个摹本 ,分别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等处。
2/25/2014
《开国大典》 现代 董希文
30
描绘1949年10月1日宗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 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的一刻,为董氏最著名的代表作。
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 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 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 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 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 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 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4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 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 尤其擅长人物画。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 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 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 谓之“春蚕吐丝”。着有《画论》《魏晋胜 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 籍,提出“以形写神”。
10
古代官员的生活
11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2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 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 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 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 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5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6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 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 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 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 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 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 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 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 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 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 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2/25/2014
古代军旅的生活
20
《免胄zhou图》
北宋 李公麟
21
这是一则发生在唐朝的故事。 唐代宗即位没多久,西域的回纥便就聚集了三十多万人马, 预备要大举进犯,当时朝廷政局并不稳定,又意面临强敌的 压境,情况自然是危急万分。幸好,朝中还有一名老将郭子 仪,他临危授命,率领了一万兵马赶赴前线,打算誓死保卫国土。 回纥的将领明叫药葛罗,他老早就景仰郭子仪的为人,原以 为郭将军已经战死,怎麼又会带兵来抵抗呢?於是,便指名要 和郭子仪在沙场上相见。 郭的部下深怕回纥兵使诈,纷纷劝阻郭子仪前往。但是老将军 认为,唯有秉持一颗诚心,向回纥剖析各民族间必须和睦相处的 道理,才有可能在寡不敌众的局面中,化干戈为玉帛。於是.. 『免胄图』画的正是郭子仪卸下盔甲、武器,只穿著文官的袍服, 和药葛罗在战场握手言和的情形。他过人的胆识和挚诚,非但另 药葛罗心悦诚服,连身後回纥的大群部众,也跟著拜倒在地呢! 李公麟也因为擅於运用这种绵长、纤细的线条,为自己赢得了 2/25/2014 「白描画大师」的封号。
13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 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 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 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 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 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 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 独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