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
2019年高分突破百校联考生物试卷
![2019年高分突破百校联考生物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4c20158a98271fe910ef9fc.png)
,
%%%%%%%%
(
%%%%%%%%
-
%%%%%%%%
.
/&* 经典咏流传+ 为中央电视台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 其中清代袁枚的一首 * 苔+ 唱遍中国大江南北! 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 , &植株矮小 &叶中有叶脉 0&枝芽中芽轴的作用是 % %%& , &不断产生新的叶原基 &不断伸长发育成茎 ( &不断产生新的芽原基 . &不断伸长发育成幼叶 ( &有茎# 叶的分化 . &用孢子进行繁殖
'&单细胞生物虽然小! 但跟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下列示意图是四种我们见过的单细胞生物! 可以运用于酿 酒业# 食品制造业的是 % %%&
!"#$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
生%物
说明 #&全卷共 ' 页! 满分为 #"" 分! 考试用时为 '" 分钟" !&答卷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已的准考证号# 姓名# 考场号# 座位 号! 再用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 用 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的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 共 )" 小题 每小题 ! 分 共 '"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 , &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唯有葵花向日倾'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桂实生桂! 桐实生桐' ' '生物的变异现象 !&题 ! 图中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 用 ( 欺骗 ) 的方式保护自己免遭捕食者 的袭击! 这是它对周围环境的 % %%& , &影响%%%%%%%%%%%%%%%%%%%( &适应 &作用 . &联系
(全国Ⅰ)最新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一)
![(全国Ⅰ)最新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5e1f8b586529647d272852e3.png)
(全国Ⅰ)最新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一)2019名师猜题卷(一)(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细胞中含磷化合物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体无膜结构,但其组成成分中仍具有含磷化合物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增加C.细胞核与线粒体中的含磷化合物只有DNA和RNA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解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与rRNA构成的,RNA中含有P元素,因此,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具有含磷化合物,A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增加,B正确;细胞核与线粒体中的含磷化合物有DNA、RNA及磷脂等,C错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正确。
答案 C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用健那绿给活细胞染色时会杀死活细胞B.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偏窄而类胡萝卜素色带无变化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D.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错误;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绿叶研磨不够充分,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和类胡萝卜素色带均变窄,B错误;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 C3.研究发现脑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大量沉积产生毒性,诱导中枢神经系统中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乙酰胆碱浓度不足,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进而形成老年痴呆症。
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
![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https://img.taocdn.com/s3/m/b8238070a8956bec0875e308.png)
2019名师猜题卷(六)(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B.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D.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B正确;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C正确;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离子等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D正确。
答案 A2.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解析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14C和32P标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14C和32P 标记的染色体分开,虽然四个细胞都有放射性,但是分别含14C或32P,A错误;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结束时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每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放射性链,第二次分裂时由于含有放射性和不含放射性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分配,每个细胞含14C的染色体最多只有一条,不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B错误;两次有丝分裂后,有四个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四个细胞中放射性有多种情况,C正确。
答案 C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https://img.taocdn.com/s3/m/d95cfc19f111f18582d05a11.png)
2019名师猜题卷(六)(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B.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D.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B正确;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C正确;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离子等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D正确。
答案 A2.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解析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14C和32P标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14C和32P 标记的染色体分开,虽然四个细胞都有放射性,但是分别含14C或32P,A错误;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结束时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每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放射性链,第二次分裂时由于含有放射性和不含放射性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分配,每个细胞含14C的染色体最多只有一条,不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B错误;两次有丝分裂后,有四个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四个细胞中放射性有多种情况,C正确。
答案 C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一)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d6556888700abb68a982fbc9.png)
2019名师猜题卷(一)(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细胞中含磷化合物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体无膜结构,但其组成成分中仍具有含磷化合物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增加C.细胞核与线粒体中的含磷化合物只有DNA和RNA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解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与rRNA构成的,RNA中含有P元素,因此,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具有含磷化合物,A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增加,B正确;细胞核与线粒体中的含磷化合物有DNA、RNA及磷脂等,C错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正确。
答案 C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用健那绿给活细胞染色时会杀死活细胞B.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偏窄而类胡萝卜素色带无变化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D.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错误;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绿叶研磨不够充分,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和类胡萝卜素色带均变窄,B错误;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 C3.研究发现脑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大量沉积产生毒性,诱导中枢神经系统中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乙酰胆碱浓度不足,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进而形成老年痴呆症。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之后,不能通过存活的神经元增殖填补,导致脑内乙酰胆碱浓度下降B.用淀粉酶水解β淀粉样蛋白,减少β淀粉样蛋白含量可以预防该病C.乙酰胆碱脂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抑制剂可用来治疗该病D.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解析β淀粉样蛋白本质是一种蛋白质,不是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植物细胞中含有淀粉),需要用蛋白酶水解,B错误。
2019年最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押题卷(含答案)
![2019年最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押题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ce5763c1ec5da50e27022.png)
2019年最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押题卷(含答案)★绝密一、单选题1.(10分)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两条食物链,若大量捕杀青蛙,则短期内对其他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的影响正确的是( )A.水稻上升B.田鼠下降C.稻暝虫下降D.蛇上升2.(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 ,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C.一片草地是最小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3.(10分)下列名词中,可用于同一个生物体的是( )A.生产者、异养生物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D.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4.(10分)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从代谢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生物,③④为自养生物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5.(10分)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6.(10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7.(10分)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 ,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 ,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a b 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则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强弱8.(10分)如图表示,,依次是( )>>A.a b c>>B.c b a=>C.c b a>=D.a c b9.(10分)假如一种疾病使草原上的野羊全部死亡,首先受害的是( )A.生产者B.次级消费者C.分解者D.初级消费者10.(10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11.(10分)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B.水绵、洋葱、蘑菇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苹果树、白菜、洋葱12.(10分)在微山湖中,生长着各种水草、芦苇、藻类等植物,还生活着鱼、虾等动物,还有好氧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物种13.(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营腐生生活,都属于分解者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14.(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15.(10分)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原因不包括( )A.生产者能被多种初级消费者所食B.不同种生物处于同一营养级C.许多消费者能以多种生物为食D.生产者个体数量总是多于消费者16.(10分)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可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高分突破模拟试卷选修模块学科素养评估卷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高分突破模拟试卷选修模块学科素养评估卷](https://img.taocdn.com/s3/m/26fd409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7.png)
选修模块学科修养评估卷( 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 对于“大肠杆菌培养和分别”的操作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翻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翻开的皿盖放到一边,免得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备污染,接种工具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志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志在皿底上分析高压灭菌加热结束后,自然冷却待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A 错误;倒平板时,应先翻开皿盖的一边,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再盖上培养皿盖,将培养皿置于水平地点,轻轻晃动,使培养基铺满底部,待其凝结, B 错误;接种时接种工具经灼烧灭菌后,需先冷却后,再挑取菌落,C错误;因为培养皿是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的,所以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志在皿底上,D正确。
答案D2. 生产实践中利用紫甘薯制酒可提升其附带值,工业化大规模制酒前,需要将酵母菌种扩大培养,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应将酵母菌种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中B. 最后应使用由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等物质制备成的LB 培养基培养菌种C.全部操作工具都一定选择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D.在超净工作台长进行接种工作时,应封闭预先翻开的紫外灯分析培养酵母菌应当使用液体培养基, A 错误; LB 培养基主要用于培养细菌、扩增菌种数量,酵母菌是真菌,通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 B 错误;不是全部的操作工具都一定选择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如接种环使用灼烧灭菌, C 错误;在超净工作台长进行接种工作时,应封闭预先翻开的紫外灯,D正确。
答案D3. 分别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和分别大肠杆菌都使用了LB 培养基,其成分()A.前者含琼脂,后者不含琼脂和琼脂糖B.二者都含有琼脂C.前者含有琼脂糖,后者不含琼脂糖但含琼脂D.二者都不含琼脂和琼脂糖分析分别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培养基中含有琼脂糖,而分别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不含琼脂糖但含琼脂这类凝结剂,所以选C。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二)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ba6a6fc70975f46526d3e12f.png)
2019名师猜题卷(二)(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某植物体细胞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不同体细胞中的mRNA相同B.不同体细胞中的核苷酸种类相同C.不同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D.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磷脂分子解析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体细胞中细胞核内的DNA相同,但是由于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不同,A错误,C 正确;虽然不同细胞中的RNA不同,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B正确;体细胞中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分子,D正确。
答案 A2.下列有关洋葱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使用,最佳的一项是( )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无叶绿体,洋葱管状叶颜色墨绿,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的效果较好,A错误;白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几乎无颜色,不会出现颜色干扰,可以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无紫色大液泡,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效果不明显,C错误;白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分裂能力,需选用根尖分生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错误。
答案 B3.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下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K+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解析根据糖蛋白位置可判断②为细胞内侧,①为细胞外侧。
A点时为静息电位,此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通过通道蛋白,不断从内侧向外侧移动;B→C过程中膜内外电位逆转的主要原因是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B点时的电位差为0,膜两侧的电位相等。
答案 D4.下表为不同浓度镉(Cd)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下图为纸层析色素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不同浓度Cd胁迫对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A.随镉浓度的升高,总叶绿素含量下降B.随镉浓度的升高,4与3带宽度比值减小C.随镉浓度的升高,光反应受阻程度加剧D.镉浓度的升高会促进叶绿素b转成叶绿素a。
【名校高考】2019年最后十套:生物(6)考前提分仿真卷(含答案)
![【名校高考】2019年最后十套:生物(6)考前提分仿真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c56a5eb4daa58da1114a52.png)
绝密★ 启用前【最后十套】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生物(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错误的是()A.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B.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和内质网膜可通过囊泡联系C.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D.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2.人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钠离子的渗透能),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A.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都需要膜蛋白的协助B.各种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时都需要A TP直提供能量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的速率影响葡萄糖的吸收D.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葡萄糖的浓度差影响葡萄糖的运输3.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
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B.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C.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D.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4.如图是对某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检查后得到的胎儿细胞染色体组成图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染色体核型B.该胎儿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C.该遗传病一般都是先天性的D.该胎儿发育为男性,且智力低下5.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只对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变异起作用B.自然选择是导致种群发生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C.自然选择过程的发现引起达尔文注意到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在淘汰不利变异的同时使有利变异积累6.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即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模拟试卷:名师猜题卷(一)
![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模拟试卷:名师猜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22a63238581b6bd97f19ea7b.png)
名师猜题卷(一)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生物中不含核糖体的是( )A.噬菌体B.大肠杆菌C.酵母菌D.蝴蝶解析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不含核糖体。
答案 A2.人群的ABO血型由三个基因I A、I B、i控制,I A、I B这两个基因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 )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相对显性解析I A、I B这两个基因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两者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
答案 C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B.衰老细胞内RNA含量降低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而不受环境影响D.细胞衰老和凋亡即个体的衰老和凋亡解析衰老细胞已高度分化;细胞衰老时,蛋白质的更新减缓,通过转录得到的RNA减少;任何生命活动均会受环境的影响;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个体的衰老和凋亡是两回事。
答案 B4.下列关于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B.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C.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解析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是改变的,如叶片衰老后,叶绿素的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升高,A错误;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胡萝卜素,C错误;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吸收绿光最少,大量的绿光被反射,D错误。
答案 B5.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DNA复制是染色体形成两条染色单体的过程B.转录产物RNA必须在细胞核中经加工成熟后,才用于蛋白质合成C.劳氏肉瘤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合成DNA,这也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D.间隙期的细胞内DNA含量明显上升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存在染色体;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产物RNA必须在细胞核中经加工成熟后,才用于蛋白质合成;间隙期是指G1期、G2期,S期细胞中的DNA复制,DNA含量加倍。
2019年高考生物名校考前提分仿真试卷六含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名校考前提分仿真试卷六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11ebd9ec3d5bbfc0a7465.png)
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生物(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错误的是()A.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B.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和内质网膜可通过囊泡联系C.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D.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2.人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钠离子的渗透能),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A.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都需要膜蛋白的协助B.各种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时都需要ATP直提供能量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的速率影响葡萄糖的吸收D.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葡萄糖的浓度差影响葡萄糖的运输3.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
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B.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C.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D.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4.如图是对某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检查后得到的胎儿细胞染色体组成图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染色体核型B.该胎儿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C.该遗传病一般都是先天性的D.该胎儿发育为男性,且智力低下5.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只对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变异起作用B.自然选择是导致种群发生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C.自然选择过程的发现引起达尔文注意到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在淘汰不利变异的同时使有利变异积累6.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即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模拟试卷:名师猜题卷(六)
![2019版高考生物高分突破模拟试卷:名师猜题卷(六)](https://img.taocdn.com/s3/m/0a83501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7.png)
名师猜题卷(六)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此中加试题部分为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笔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地点上。
3. 本次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题 2 分,共 56 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 以下哪一项污染能经过食品链的传达而惹起生物放大()A. 噪声污染B. 大气中SO2污染C.DDT污染D. 大气中氟利昂污染分析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经过食品链逐级累积和浓缩的现象为生物放大。
答案C2. 以下生物拥有成形的细胞核构造的是()A. 酵母菌B. 蓝细菌C.醋杆菌D. 大肠杆菌分析真核细胞具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细胞。
答案A3. 以下不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 控制碗豆种子形状的基因R、RB. 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I A、I BR rC.控制果蝇眼色的X 、XD.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C、 c分析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R、 R 控制同样性状,属于同样基因。
答案A4. 以下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选择是生物发生适应性进化的独一要素B.隔绝致使可遗传变异的发生C.经过青霉素的选择后,存活细菌的后辈均有抗性基因D.因为生殖隔绝的形成,致使种群之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别分析选择不是生物进化的独一要素,倒是发生适应性进化的独一要素, A 正确;可遗传变异是基因在生命活动中出现差错致使的,不是隔绝致使的, B 错误;经过青霉素的选择后,存活细菌的后辈大部分拥有抗青霉素能力,可是因为发生变异,仍有少量细菌不含抗性基因,C错误;种群之间的基因库差别累积到必定程度产生生殖隔绝, D 错误。
答案A5. 以下有关细胞构造和功能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内质网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状,有些膜上有氧化酒精的酶B.胆固醇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使得“柔性”质膜有必定的“刚性”C.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D.核被膜拥有选择透性,核孔复合体能控制生物大分子如脱氧核糖核酸进出细胞核分析脱氧核糖核酸即DNA,不可以经过核孔复合体进出细胞核。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一)
![(全国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2fdae5cdf90f76c661371a48.png)
2019名师猜题卷(一)(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细胞中含磷化合物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体无膜结构,但其组成成分中仍具有含磷化合物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增加C.细胞核与线粒体中的含磷化合物只有DNA和RNA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解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与rRNA构成的,RNA中含有P元素,因此,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具有含磷化合物,A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增加,B正确;细胞核与线粒体中的含磷化合物有DNA、RNA及磷脂等,C错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正确。
答案 C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用健那绿给活细胞染色时会杀死活细胞B.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偏窄而类胡萝卜素色带无变化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D.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错误;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绿叶研磨不够充分,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和类胡萝卜素色带均变窄,B错误;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 C3.研究发现脑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大量沉积产生毒性,诱导中枢神经系统中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乙酰胆碱浓度不足,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进而形成老年痴呆症。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之后,不能通过存活的神经元增殖填补,导致脑内乙酰胆碱浓度下降B.用淀粉酶水解β淀粉样蛋白,减少β淀粉样蛋白含量可以预防该病C.乙酰胆碱脂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抑制剂可用来治疗该病D.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解析β淀粉样蛋白本质是一种蛋白质,不是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植物细胞中含有淀粉),需要用蛋白酶水解,B错误。
(全国Ⅰ)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
![(全国Ⅰ)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https://img.taocdn.com/s3/m/5075586c0242a8956bece4eb.png)
2019名师猜题卷(六)(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B.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D.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B正确;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C正确;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离子等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D正确。
答案 A2.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解析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14C和32P标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14C和32P 标记的染色体分开,虽然四个细胞都有放射性,但是分别含14C或32P,A错误;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结束时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每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放射性链,第二次分裂时由于含有放射性和不含放射性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分配,每个细胞含14C的染色体最多只有一条,不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B错误;两次有丝分裂后,有四个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四个细胞中放射性有多种情况,C正确。
答案 C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重点考点】(全国Ⅰ)最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
![【重点考点】(全国Ⅰ)最新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六)](https://img.taocdn.com/s3/m/e5c6bc520b1c59eef9c7b418.png)
2019名师猜题卷(六)(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B.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D.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B正确;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C正确;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离子等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D正确。
答案 A2.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解析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14C和32P标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14C和32P标记的染色体分开,虽然四个细胞都有放射性,但是分别含14C或32P,A错误;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结束时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每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放射性链,第二次分裂时由于含有放射性和不含放射性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分配,每个细胞含14C的染色体最多只有一条,不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B错误;两次有丝分裂后,有四个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四个细胞中放射性有多种情况,C正确。
答案 C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名师猜题卷(六)(时间:3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B.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D.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B正确;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C正确;液泡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离子等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D正确。
答案 A2.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解析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14C和32P标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14C和32P标记的染色体分开,虽然四个细胞都有放射性,但是分别含14C或32P,A错误;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结束时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每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放射性链,第二次分裂时由于含有放射性和不含放射性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分配,每个细胞含14C的染色体最多只有一条,不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B错误;两次有丝分裂后,有四个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四个细胞中放射性有多种情况,C正确。
答案 C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解析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A正确;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B正确;图乙中被标记的物质为蛋白质,没有侵入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若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偏高,可能因为子代噬菌体的释放,则是保温时间过长导致,也可能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还没侵入大肠杆菌内,D错误。
答案 D4.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和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是()A.对研磨后的苹果匀浆进行过滤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含量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D.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解析对研磨后的苹果匀浆进行过滤,不会影响可溶性还原糖含量,A错误;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会使估测结果偏大,B错误;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会使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增加,从而使鲤鱼的估测数量偏小,C正确;草履虫是需氧型生物,集中在静止的上清液,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会使估测值偏大,D错误。
答案 C5.研究发现,人类的常染色体中几乎每一对核苷酸对都会发生转录现象。
能稳定存在的转录产物中信使RNA 不超过2%,其余绝大部分为非编码RNA(ncRNA),目前关于ncRNA的分类一种是依据其表达特点及功能,将其划分为组成型ncRNA和调节型ncRNA;另一种是依据ncRNA分子大小划分为lncRNA和小分子分别编码RNA。
在人体内,lncRNA在数量上占全部ncRNA转录的大部分。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核DNA的转录产物既有信使RNA也有ncRNA,可能还有别的产物B.ncRNA可能是常染色体上DNA的无效应片段转录的产物C.信使RNA和ncRNA都有表达功能,但表达产物的结构和功能不同D.常染色体中核苷酸的转录产物大部分是lncRNA,由此可见lncRNA是所有的RNA解析核DNA的转录产物既有信使RNA也有ncRNA,还可能还有别的产物,A正确;因为人类的常染色体中几乎每一对核苷酸对都会发生转录现象,ncRNA可能是常染色体上DNA的无效应片段转录的产物,B正确;信使RNA和ncRNA都有表达功能,但表达产物的结构和功能不同,C正确;由于RNA分为信使RNA和非编码RNA(ncRNA),ncRNA包括lncRNA和小分子非别编码RNA,D错误。
答案 D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变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但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和新的性状C.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可导致基因突变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染色体的结构、数目或种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才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但不能产生新的性状,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性状,B错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54分)29.(10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的功能。
如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部分的放大。
请回答:(1)图甲中的RNA聚合酶是在(结构)上合成的,分子①②通常(填“相同”或“不同”),分子③④在合成结束后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2)图甲所示过程中新形成的化学键有。
图乙中各物质或结构含有核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32P和35S共同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的子代T2噬菌体的标记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肠杆菌的核糖体(2分)不同(1分)相同(1分)(2)磷酸二酯键、肽键(2分)mRNA、tRNA、核糖体(2分)(3)有少数子代T2噬菌体被32P标记(2分)30.(10分)某研究小组对两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腊梅分别进行修剪与不修剪处理,再进行相关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请回答:(1)提取腊梅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用于保护叶绿素。
若将色素进行纸层析法分离,两组色素带明显差异的是滤纸条由上往下的第条。
(2)据图分析,与10:00相比,12:00腊梅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被形成五碳化合物的速率(填“较大”或“较小”),原因之一可能是受与CO2结合这一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表明,修剪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大于不修剪组,其可能原因是:①,促进光反应过程;②,提高暗反应速率。
解析(1)在细胞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碳酸钙可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两组色素带中叶绿素a的量差别较大,叶绿素a为滤纸条由上往下的第三条。
(2)与10:00相比,12:00腊梅叶肉细胞中气孔开度下降,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影响五碳化合物与CO2的结合,导致三碳化合物被还原形成五碳化合物的速率较小。
(3)由表格可以看出,修剪组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不修剪组,因此修剪组的光反应过程强于不修剪组。
根据曲线图,修剪组的气孔开度大于不修剪组,使修剪组的暗反应过程强于不修剪组。
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碳酸钙(CaCO3)(2分)三(2)还原较小五碳化合物(3)叶绿素a含量多(2分)气孔开度大(吸收CO2多)(2分)31.(9分)近年来,蝗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数千万亩的天然草牧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
为此,当地科学工作者进行相关实验来研究内蒙古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模型。
(2)通常采用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
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
鄂尔多斯草原群落的是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重要特征。
解析(1)由图可知,横轴表示蝗虫密度,不同曲线代表不同种类的蝗虫,是自变量,纵轴表示牧草产量,是牧草产量随蝗虫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该图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
(2)狭翅雏蝗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狭翅雏蝗密度为5 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在该密度条件下,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
(3)通过曲线分析,牧草随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最大,因此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由于亚洲小车蝗与其他蝗虫都以牧草为食物来源,因此属于竞争关系,鄂尔多斯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重要特征。
答案(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数学(2)样方随机取样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2分)(3)亚洲小车蝗竞争物种组成32.(10分)水稻(2n=24),花小,两性花,杂交育种工作量大。
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宽叶对窄叶、抗病对感病完全显性,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不考虑交叉互换。
(1)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间行种植。
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填“甲”或“乙”)植株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
(2)某杂种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是宽叶抗病∶宽叶感病∶窄叶抗病∶窄叶感病=5∶3∶3∶1。
若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F1中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则F2宽叶抗病植株中基因型为双杂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