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婚丧嫁娶风俗大全
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
![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2ceb1d9102de2bd97058834.png)
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篇一:婚丧习俗一、传统中式婚礼习俗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铺床的人、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
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
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一样。
上头:男女双方都要旱灾行的婚前仪式。
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河北保定农村结婚风俗流程
![河北保定农村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1233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d.png)
河北保定农村结婚风俗流程在河北保定的农村地区,结婚是一个重要的家庭事件,涉及到许多繁琐的程序和习俗。
本文将介绍保定农村地区结婚的流程和相关的风俗习惯。
一、婚礼筹备阶段在农村地区,婚礼筹备工作往往由男方家庭负责。
一般来说,当男方确定要结婚时,他会先派人代表前往女方家庭提出结婚的请求。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双方家庭会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商讨婚礼的具体安排和预算。
在会议上,男方家庭会送上一些礼品,以示尊重和感谢。
二、彩礼交接仪式在保定农村,彩礼是男方送给女方家庭的一种表示尊敬和赞赏的方式。
彩礼通常由一些现金、布料、食品等组成。
在正式交接彩礼之前,男方家庭会选派一些人员,称为“红包押运队”,陪同彩礼进入女方家庭。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热闹而喜庆。
三、婚礼仪式在河北保定农村地区,婚礼仪式通常在男方家进行。
在婚礼当天,男方家人准备好婚礼需要的各种物品,如酒席、红包、婚车等。
当女方一家到达男方家时,男方家人会迎接他们,并且以鞭炮和锣鼓声热烈欢迎。
接着,双方父母会互相敬酒,并且向新人祝福。
然后,双方会以敬酒的方式向各位亲友表达感谢和祝福。
婚宴上,喜庆的歌舞演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载歌载舞,共同庆祝。
四、洞房花烛夜在保定农村,洞房花烛夜是一种传统的婚礼习俗。
当婚宴结束后,新人进入新婚之夜的洞房。
洞房被布置得浪漫而温馨,房间里放着新婚红床,并且点燃着香气扑鼻的蜡烛。
新娘会穿上一身漂亮的婚纱,并在丈夫的陪伴下一起入洞房。
这个过程象征着新娘正式成为丈夫家的一员。
五、迎娘仪式在保定农村,迎娘仪式是结婚前期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
一般来说,男方家庭会派一些人员前往女方家庭,接回新娘。
在这个过程中,男方家人也会准备一些礼品和红包,以赠送给女方家庭的长辈和亲戚朋友。
女方家人则会送上一些新娘的嫁妆,以表达对女儿的祝福和希望。
六、饯行仪式在新娘离开家庭前,她的亲朋好友会举行一个饯行仪式,以表达对她的祝福和惜别之情。
在这个仪式中,亲友们会为新娘送上一些礼物,并且祝福她能够幸福美满地开始新的生活。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5edb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e.png)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河北邯郸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婚姻风俗。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邯郸人民对于婚姻的礼仪和流程非常重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北邯郸结婚的风俗流程。
一、定亲在邯郸,结婚的第一步是定亲。
定亲通常由两家父母代表进行,他们会商讨双方的意愿,并确定婚礼的日期。
在定亲仪式上,双方父母会互相交换礼物,以示双方家庭的友好和喜庆。
二、过大礼过大礼是邯郸结婚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过大礼中,新郎会带领父母和亲友前往新娘家,向新娘家长敬献礼品,并接新娘回自己家中。
过大礼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和礼仪,以彰显双方家庭的尊重和庄重。
三、婚礼仪式婚礼仪式是结婚的重要环节,邯郸人民对于婚礼的举行非常重视。
在邯郸,婚礼通常在早上进行,整个仪式分为三个部分:迎亲、交杯酒和婚车出发。
首先是迎亲环节,新郎会带着亲友前往新娘家,迎接新娘。
在迎亲过程中,新郎会向新娘家长敬献礼品,并表示自己对新娘的承诺和爱意。
接着是交杯酒仪式,新郎和新娘会同时端起两杯酒,互相交换酒杯,象征着两个人的共同生活和相互承诺。
在交杯酒仪式中,双方家人和亲友也会一同举杯祝福。
最后是婚车出发,新郎和新娘会一同坐上装饰华丽的婚车,前往他们新家的路上会有烟花爆竹迎接,以庆祝他们的婚姻。
四、婚宴婚宴是结婚的重要环节之一,邯郸人民非常重视婚宴的规模和菜肴的丰盛。
在婚宴上,新郎和新娘会与亲友一起享受美食,并接受亲友的祝福和祝福。
五、新房入宴新房入宴是邯郸结婚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新房入宴仪式中,新郎和新娘会一同进入新房,亲友会向他们敬献礼品,并为他们送上祝福。
这个仪式象征着新婚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展示了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以上是河北邯郸结婚的风俗流程。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邯郸人民通过丰富多样的婚姻风俗,彰显了对婚姻的尊重和庄重。
希望每对新人都能在结婚的过程中感受到邯郸人民的热情和祝福,开启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邯郸结婚风俗礼仪
![邯郸结婚风俗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c6abf20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c.png)
邯郸结婚风俗礼仪邯郸位于河北省的南端,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婚俗,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过邯郸结婚有什么风俗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邯郸结婚风俗礼仪,盼望对您有所协助,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结婚风俗1、定亲每年正月时,外出打工的男孩,女孩回家过年,此时正值闲时,介绍人就依据各家的门户状况,起先说亲。
两家如有意思,张罗两家孩子见面,一般都是在介绍人家中见面男孩女孩一见挺中意,男孩就要付人家女孩见面钱,什么660元,880元,1101元不等。
2、过小贴就是把男孩的生辰八字和男孩的父辈,祖辈的名讳,家住地写在贴上,备些礼品,一般都是果子盒,由媒人也就是介绍人,送于女孩家。
女家同样把女孩的如上内容的贴子由介绍人拿回。
让阴阳先生起起八字,命中相合,就算成了。
然后,就是‘过大书’,也有地方叫‘送书’。
男方打算四种礼物,此时此刻多是被子,毛毯等物。
带上礼金5000,6000不等,向女方送聘书,聘书的格式比A4纸还要大,极其正式,庄重。
内容有结世芝兰,千年好合等词。
女方同意后回书,内容大致就是同意,很好。
回礼,给男方买个摩托车等等。
走完这两道手续,女孩就算名花有主了。
逢年过节那小子就得来孝敬孝敬准岳父了!给别的女孩走近了,你当心点?3、送亲(送彩礼)意思就是要结婚了,女方同意的话,就要商议彩礼,购置家电,家具了什么的。
男方一般给女方11010元(在邯郸当地)彩礼,意为万里挑一。
结婚的当月,男方向女方送‘婚书’,言明什么日子娶亲等等。
男方和女方都要做被子,找门口有儿有女的全和人,往被子里放些花生,枣,花籽等等,意为早生贵子,图个吉利。
此时此刻条件好了,有汽车了,迎亲和送嫁妆放在一天了。
结婚当日,男方让两个人,带上礼品去女方家,意为‘通道路’。
礼品中有莲藕,意为心心相连,面粉,意为给个面子等等。
女方送嫁妆的到男方家,男方好烟好酒款待,临了,男方给每人嫁妆礼5元,香烟一包。
4、迎娶迎亲的车队来回要走不同的路,意为不走回头路。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cb4f1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9.png)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邯郸是河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结婚风俗流程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邯郸结婚的流程吧。
一、提亲在邯郸,提亲是结婚的第一步。
男方家长会派人去女方家中提亲,表示男方对女方的爱慕之情。
女方家长会在家中准备好茶水和点心,招待男方家长,同时询问男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等情况。
如果女方家长认为男方家庭条件和品德都符合要求,就会答应提亲。
二、定亲定亲是结婚的第二步。
男方家长会带着礼物去女方家中,正式向女方家长提出结婚的请求。
女方家长会在家中准备好酒席,招待男方家长,并询问男方的婚礼安排和婚房情况等细节。
如果双方都没有异议,就会正式定下婚期。
三、婚礼前的准备在婚礼前,男方家庭会准备婚礼所需的各种物品,如婚车、婚床、婚纱、婚鞋、婚戒等。
女方家庭则会准备好嫁妆和婚礼所需的各种食品和饮料。
四、迎亲在婚礼当天,男方家庭会派人去女方家中迎接新娘。
迎亲队伍会穿着统一的礼服,手持花篮和红旗,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
女方家庭会在门口放置门槛,男方家庭必须先磕头过门槛,才能进入女方家中接新娘。
五、婚礼仪式在迎亲之后,男方家庭会在自己家中举行婚礼仪式。
婚礼仪式包括拜堂、敬茶、交换戒指、喜酒等环节。
在拜堂环节中,新娘会穿着婚纱,与新郎一起向天地祖先和双方父母行三鞠躬礼。
在敬茶环节中,新娘和新郎会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在交换戒指环节中,新娘和新郎会互相交换戒指,象征着两人的爱情和承诺。
在喜酒环节中,新娘和新郎会与亲友们一起喝酒,祝福新婚夫妻幸福美满。
六、送亲在婚礼结束后,男方家庭会送新娘回女方家中。
送亲队伍同样会穿着统一的礼服,手持花篮和红旗,前往女方家中送新娘。
女方家庭会在门口放置门槛,男方家庭必须先磕头过门槛,才能进入女方家中送新娘。
七、新房入洞房在送亲之后,新娘会和新郎一起进入洞房。
男方家庭会在洞房门口放置门槛,新娘和新郎必须先磕头过门槛,才能进入洞房。
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
![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2ceb1d9102de2bd97058834.png)
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篇一:婚丧习俗一、传统中式婚礼习俗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铺床的人、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
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
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一样。
上头:男女双方都要旱灾行的婚前仪式。
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河北省辛集市的婚丧礼仪习俗)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河北婚礼习俗300字
![河北婚礼习俗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102fbc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7.png)
河北婚礼习俗300字
河北婚礼习俗分为几个阶段,在前期仪式上包括送贺卡、发函,家宴类仪式有门槛,喜宴或祝宴,还有最重要的婚礼仪式。
1. 首先是送贺卡。
新郎新娘之间互相赠送贺卡来表达祝贺和幸福心愿,传统的贺卡里面有寄语,“大喜迎亲”“团圆吉祥”的手语,而现代的贺卡用有趣的画面和文字搭配来发信息,表达不同的心意。
2. 家宴类仪式,新郎新娘的家庭会在新房搭建一个门槛,新人要在欢呼声中穿过门槛进入新居,这叫新房入拆门槛仪式。
接着是喜宴,家庭之间会有催婚礼、喜钱礼、送礼礼等仪式,当然婚礼也是不可少的,河北传统婚礼有新郎迎亲、新娘出嫁、披衣仪式等。
3.最后是婚礼仪式,在河北传统婚礼上,新郎要穿上红色装,
新娘穿着花色新衣,婚礼邀约会有新郎新娘鞠躬致谢宾客,婚礼上通常还有小SKY演出等精彩的节目,为新人欢送祝福。
婚礼完毕后双方家属还会有见亲聚餐,祝贺新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河北辛集婚丧礼仪习俗
![河北辛集婚丧礼仪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c8b9cd02f111f18583d05a33.png)
河北辛集婚丧礼仪习俗篇一:栾城婚丧习俗省亲古时叫归省,即女儿出嫁后,在节日或闲暇时期回到娘家探亲。
栾城早有此俗。
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女儿带领子女到娘家拜年,礼品贵重,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娘家称女婿为娇客,酒宴极丰盛。
初六,弟弟到姐姐家拜年,为回拜之礼,弟弟再次邀请新婚姐姐、姐夫到自家过节。
清明节前,女儿都要回娘家上坟,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缅怀。
麦收之后,农活不多,趁此清闲之际,女儿多回娘家探视,互庆麦收。
十月初一为寒衣节,女儿们要回娘家上坟焚化纸钱、纸剪彩衣,让已故亲人在九泉之下免受饥寒之苦,极富人情味。
婚丧(一)婚嫁解放前,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定亲完婚,称为明媒正娶;换亲、转亲、娃娃亲、指腹亲、童养媳、纳妾、殇婚、冥婚等均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1.定亲明媒正娶的婚姻礼仪最为隆重。
结亲注重门当户对,年龄相当,属相和谐,方位吉利。
先换小帖,男方向女方赠送聘金或聘礼,即为定亲。
到成婚年龄,送娶帖,请媒人等。
女方家境贫寒者,由男方付给女方购置嫁妆费,预购陪嫁品。
结婚日的前一天,男方长辈召集本家人员商议安排结婚事宜;派人到女家联系娶亲注意事项,以免娶亲过程发生争端,商定娶亲路线;同时,待嫁姑娘要请人将脸上茸毛用股绳绞掉,叫做“开脸”.表示处女生活结束,新生活开始。
开脸由长一辈的婶娘或舅母担任,她们须是夫妇双全,子孙昌盛的全福人。
待嫁姑娘身后垂一条大辫子,结婚后梳纂盘于脑后。
2.婚礼结婚日,新郎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插花披红,在乐声中给父母长辈行礼,三声起身炮响迎亲队伍排开,执事在前,依次三眼枪、七面鼓、八面锣、飞龙、飞风、飞虎、飞豹各旗紧跟,金瓜钺斧朝天镫,旗牌伞扇红蓝轿。
新郎乘红轿,娶客乘蓝轿。
栾城有“姑不娶,姨不迭”之说,娶客多是姐姐,姐姐娶来的媳妇发家。
过村过街.鸣锣开道,唢呐高奏。
好事人凑热闹,路中横放一长条板凳,上备茶烟,乐队暂停行进,吹奏答谢。
遇寺观庙堂都要放炮,以驱妖邪。
迎亲仪仗队到女方村,派人到女方家中递一投亲帖,以防错迎。
河北红白喜事礼昜大全
![河北红白喜事礼昜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78741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c.png)
河北红白喜事礼昜大全白:一、披麻戴孝老人寿终,子孙披麻戴孝。
孝男要穿戴麻衣草帽;孝女(含媳)罩粗麻布;其他亲人则腰缠一块白布(有的衣披黑纱)。
丧家或请道士诵经念咒,并焚化纸人纸马,送亡魂上马离家。
亦作“带孝”。
戴孝是晚辈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而佩戴的用白布做成的丧葬饰物,最主要部分就是戴在头上的孝,逝者的平辈是不用戴孝的。
二、挂孝除了戴孝,还有“挂孝”。
出殡当天,逝者的儿子、儿媳妇和女儿们要挂白孝,直系孙辈要挂“花孝”。
白孝是长度更长的整幅白布下端挽成绣球斜挂于肩,逝者是男的,孝就挂在左肩,逝者为女性就挂右肩。
三、花孝按照习俗,儿媳妇挂的白孝是由自己娘家提供(出资)的。
直系孙辈所挂的“花孝”,就是很实用花床单(被面)是由娘家、亲戚等提供(出资)的。
这些“挂孝”在上身之前要先挂在大街上,书写出资人的姓名,让街坊乡亲看的。
所挂之孝,也归挂孝人所有。
一般来讲,逝者的家属希望戴孝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显得逝者的家族人丁兴旺,葬礼的场面也壮观。
而逝者的族人、亲戚也愿意戴孝,这缘于戴孝可以落得物质上的实惠。
过去一直都是物质匮乏,戴孝的孝布是实实在在的新布料,葬礼结束后孝布归戴孝人所有。
红:一、婚礼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
(夙,早也;缔,结也。
佳,美也;偶,配也)塞修与柯人,皆是媒的之号;冰人与掌判,悉是传媒之人。
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
(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
后朱子省为三礼:纳采、纳币、亲迎)二、发庚议婚之初,女家用红纸或红绸书女庚,外用红封套粘签,签上书庚缄两字,俾媒氏费至男家,俗谓之发红庚。
红书上只书八个字,如遇十一月则书葭月,十二月则书腊月,二十日省书甘,如按四柱书庚最为合度。
附注:红庚格式红庚式红绿鸾书式三、庙见文维:公元0000年岁次00,0月0日00堂下裔孙00,谨具清酌茶果之仪昭告于00堂上一脉祖先之神主位前曰:伏以诗首关睢,王化听起,礼重婚姻,嗣孙听系。
谒孙之00配于00堂上00之淑女00,今始完婚,敢谒祖先,伏乞万灵,佑启后人,既而昌,复而炽,顾宜室以宜家。
河北结婚风俗流程
![河北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4317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3.png)
河北结婚风俗流程河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婚姻在河北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结婚风俗也与其他地方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河北结婚的流程与风俗。
一、婚前准备在河北,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
在准备婚礼之前,双方家庭会进行详细的商议和协商。
他们会商量婚姻的具体安排,包括聘礼、婚礼日期、婚宴地点等等。
同时,双方家庭也会相互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为婚礼做好准备。
二、纳采在河北,纳采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意味着男方正式向女方家庭提亲。
一般来说,男方会乘坐车辆前往女方家中,由男方的长辈或代表发表讲话,表示对女方的爱意和诚意。
而女方家庭也会邀请一些亲朋好友一同参加,共同见证这一重要的时刻。
纳采过后,男方会送上一些聘礼,表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三、订婚在纳采之后,正式的结婚日期就会确定下来。
这个时候,双方家庭会派人到彼此家中,就结婚的具体细节进行商议,并签署订婚协议。
在订婚仪式上,男方会再次送上一些贵重的礼品给女方,以表达对她的爱意和承诺。
四、请帖在订婚之后,双方家庭会制作并寄送婚礼请帖。
请帖上会注明婚礼日期、时间、地点和婚宴座位等信息。
来宾收到请帖后,会及时回复是否能够参加婚礼,并将回复的请帖送回给新人家庭。
五、婚车队伍在婚礼当天,男方家庭会准备一支庞大的婚车队伍。
通常,婚车队伍会包括一辆主车,主车上会坐着新郎和新娘的父母,以及其他重要的长辈。
车队会标志着新娘即将离开娘家,进入新的家庭。
六、迎亲在婚礼当天的早上,新娘会穿戴婚纱,由新郎的亲友接到新郎家中。
在迎亲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挑战等待着新娘,目的是考验她的聪明才智和责任感。
通过这些游戏的挑战,新娘将会得到新郎的亲友们的认可和祝福。
七、拜堂拜堂是婚礼的重要环节,也是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见证幸福时刻的时刻。
在拜堂时,新郎和新娘会分别拜见双方父母以及其他重要长辈,并向他们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河北婚嫁习俗
![河北婚嫁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1b5890984254b35effd3491.png)
河北婚嫁习俗一、提亲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
旧时重“门当户对”和“以命相择”,流传着“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民谣。
一般地说,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财产及自己子女情况做个全面的考虑,与女家的情况是否搭配,就是说双方条件差不多。
但也有媒人受人重礼,弄虚作假。
女方父母若有意,就托人探听男方情况,如果认为门户相当,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
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二、问名俗称讨八字。
“八字”是根据每个人诞字的年、月、日、时,各用天干、地支的两字相配,四项共有八个字,所以称“八字”。
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每个人都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种“命”,如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等,凡五行相克者都不能成婚。
媒人先持男贴到女家,将女子的生辰八字,连同彩礼写于男贴之背面,由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吉”,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亲。
当然也有其他说道,如“女大一使不得”,“妻大二生一对”,“妻大三抱金砖”等。
三、换贴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进行。
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议聘。
男方将议订聘金和新郎的庚贴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彩礼包括钱币、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
女家收下聘金、彩礼和男方的庚贴后,女方出将庚贴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着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家,这一程序叫做换贴。
四、过大礼这是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
送过彩礼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
旧时一般男家要给女家100—200块现洋,衣料、手镯、戒指等礼品。
结婚前还要“抬食箩”用三层长方形的木板成的架子,至少要送三架食箩,上面堆放着大米、挂面、馒头、猪肉等,由数人送抬着到女家。
五、婚礼筹备成婚前要选择成婚日,择双双日,诸如四月初四,八月二十八等,或三六九吉日。
石家庄结婚礼仪
![石家庄结婚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5c7315370b1c59eef8c7b4b6.png)
编号:石家庄结婚礼仪甲方:乙方:签订日期:年月日X X公司如今婚礼的形式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西式。
那石家庄传统的婚礼是怎么样的呢?喜庆的红色、虔诚的仪式、长幼尊卑的礼节、长辈亲人的祝福、不同于酒店的婚宴……石家庄的传统婚礼有着独特的家乡味道,也是一种浪漫。
传统的婚礼,必不可少的就是寄托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婚俗。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石家庄结婚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石家庄结婚礼仪婚嫁礼俗繁锁且带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
一般的成婚程序和礼俗如下:一、提亲——门当户对,以命相择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
旧时重“门当户对”和“以命相择”,流传着“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民谣。
一般地说,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财产及自己子女情况做个全面的考虑,与女家的情况是否搭配,就是说双方条件差不多。
但也有媒人受人重礼,弄虚作假。
女方父母若有意,就托人探听男方情况,如果认为门户相当,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
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二、问名——算算生辰八字俗称讨八字。
“八字”是根据每个人诞字的年、月、日、时,各用天干、地支的两字相配,四项共有八个字,所以称“八字”。
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每个人都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种“命”,如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等,凡五行相克者都不能成婚。
媒人先持男贴到女家,将女子的生辰八字,连同彩礼写于男贴之背面,由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吉”,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亲。
当然也有其他说道,如“女大一使不得”,“妻大二生一对”,“妻大三抱金砖”等。
三、换贴——商定聘金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
河北邯郸的家乡风俗
![河北邯郸的家乡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d5b06d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6.png)
河北邯郸的家乡风俗家乡风俗是指某个地方特有的习俗和风格,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而河北邯郸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家乡风俗。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河北邯郸的家乡风俗。
1. 婚礼习俗在河北邯郸,婚礼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婚礼通常在农历的春秋两季举行。
婚礼前,新郎要送娘家礼物,以示诚意。
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花轿,由彩车护送到新娘家。
新娘则穿着华丽的婚纱,戴着红色的头饰,以示喜庆。
婚礼上,亲友们会给新人祝福,并享用丰盛的酒席。
2. 迎春庙会每年的春节期间,邯郸市都会举办盛大的迎春庙会。
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和表演,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观赏。
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的美食,如麻花、糖葫芦等。
此外,庙会上还有许多摊位出售各种特产和手工艺品,是一场集观光、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盛会。
3. 祭祀活动河北邯郸人民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尤其崇拜土地神和祖先。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作物丰收。
在祭祀仪式中,人们会燃香、献花、奉祭食品,并进行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以示对神灵的尊敬和崇拜。
4. 制陶工艺邯郸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
制陶工艺在邯郸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邯郸的陶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人们可以在邯郸市的陶瓷工艺品市场购买到各种精美的陶瓷制品,如花瓶、茶具、餐具等。
5. 舞狮表演舞狮是河北邯郸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
舞狮在邯郸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舞狮表演通常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进行,人们用精心制作的狮头和狮身,模拟狮子的动作,以娱乐观众。
舞狮表演不仅展示了邯郸人民的勇敢和智慧,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6. 邯郸饺子邯郸的饺子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邯郸饺子以其鲜香可口、色香味俱佳而闻名。
邯郸饺子的馅料丰富多样,如猪肉、牛肉、羊肉、蔬菜等,口感鲜嫩。
在邯郸,人们常常会在节日或家庭聚餐时品尝这道美味的传统佳肴。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d498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7.png)
河北邯郸结婚风俗流程引言结婚是人生中重要的仪式,不仅意味着两个心灵的契合,更代表着家庭与家族的延续。
河北邯郸的结婚风俗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在当地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北邯郸结婚的流程和步骤,带领读者深入了解邯郸结婚风俗的丰富内涵。
第一步:婚前准备婚前准备是结婚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主要包括物质准备和仪式准备。
1.物质准备:–确定婚期:根据家庭情况和吉祥日子选择结婚的日期。
–确定婚宴场地:预定婚宴酒店,确定宴席桌数和预算。
–聘礼准备:准备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红包、礼金等。
–婚车安排:预订婚车或安排亲友车辆。
–婚纱摄影:选择合适的婚纱摄影机构进行拍摄。
–婚房准备:新房布置、清洁和购置新家具等。
2.仪式准备:–婚礼形式:确定婚礼形式,包括传统婚礼、现代婚礼或宴会婚礼等。
–婚礼主题:确定婚礼主题,如中国传统、西式、海滨度假等。
–婚礼策划:联系婚庆公司或自行策划婚礼流程和活动。
–婚礼邀请函:设计并制作婚礼邀请函。
第二步:婚礼仪式婚礼仪式是河北邯郸结婚的重要环节,包括迎亲、过堂和敬茶等环节。
1.迎亲:–男方迎亲队伍:男方家族组织亲友队伍在指定地点迎接女方。
–女方接亲队伍:女方家族组织亲友队伍迎接男方。
–喜鹊红绳:新娘出门前,由亲友带着喜鹊红绳在门口等待,象征幸福和团圆。
2.过堂:–先斩龙袍:新郎穿上龙袍,由父母帮他穿戴。
–安座:新郎在正厅上座,由父母带领。
–媒人讲解:婚礼主持人或长辈代表讲解婚姻的起源和重要性。
–老人喜事:新郎、新娘向长辈敬茶,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谢。
–父母寿辰照:新郎和新娘分别与父母合影,祝福父母健康长寿。
3.敬茶:–新郎敬茶:先给新娘父母敬茶,然后依次敬茶给其他长辈。
–新娘敬茶:先给新郎父母敬茶,然后依次敬茶给其他长辈。
第三步:婚宴河北邯郸的婚宴是结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郎新娘会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庆祝。
1.接待宾客:新郎新娘在婚宴场地迎接宾客,并向宾客敬酒和致谢。
2.宴席顺序:依照规定的座次按顺序进餐。
河北结婚风俗流程
![河北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f211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2.png)
河北结婚风俗流程
河北结婚风俗流程
1. 衔礼:双方家长、朋友及族长等聚集在一起,按照送礼时间先后顺序,轮流衔礼。
逢润日、婚前夕,礼拜要求礼仪庄严,现场要以鞠躬、行礼、抓拍等庄重婉严而有雅致的古典仪式来示范。
2. 内拜:进行家里及宗祠之间的拜祭,由男方先行拜祭,女方后续拜祭。
3. 过大堂:新郎及几位伴郎带上聘礼到新娘家,经过新郎家长和新娘
家长的欢聚,然后由新郎的父亲将新郎及新娘交付在一起以暗示新娘
入赘,再由结发人及朋友共同陪同新郎和新娘一起走过生活的“大堂”,表明二人永不分离,终生相伴。
4. 结发:结发仪式是象征爱情不灭、永结同心的象征,是表达新郎新
娘真挚的爱情的象征。
新郎新娘在结发仪式中穿上指定的新婚服装,
带上饰品,结合象征着礼仪、传统、文明的古典仪式,双方及双方家
长一起行礼,由结发人在庄严的气氛中让新郎新娘结发,表达了新夫
妻最真挚的爱情。
5. 婚宴:宴席上传统上是客人把新郎新娘交到长辈手中为新夫妻送孝
表示对亲人在新夫妻结婚事件上的祝福,然后新郎新娘分别发出礼品
表示感谢,互相参拜表示礼仪。
婚宴结束时,双方的朋友给新郎和新娘送上新娘一方的红包,以此为友人祝贺新夫妻结婚。
6. 分道扬镳:分别是新郎新娘双方的家人、朋友等围观,双方新郎新娘分别乘上专属新人的轿车,随后燕尾车离开,新婚之夜,由新郎新娘相拥而入,画上圆满句号。
7. 拜年:一年一度,必须拜年,这是河北结婚风俗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新郎新娘表达对双方家庭长辈及亲朋好友的敬意。
双方用礼貌的话语,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与感激之情,以及对家庭的爱护,以表示彼此的真挚友谊。
河北丧葬习俗(转载的)
![河北丧葬习俗(转载的)](https://img.taocdn.com/s3/m/c4563b6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0.png)
河北丧葬习俗(转载的)一、初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旁,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
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1、装裹当老人咽气之后,首先要为其穿好寿衣。
寿衣俗称“装裹”,“装老衣裳”,一般是生前就做好了的,主要是棉袄、棉裤、棉长袍,女人用裙子,不论什么季节一律穿棉的。
鞋必须是布面布底,鞋底不纳,有的还在鞋面上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
帽子,男性过去戴帽盔儿,现在戴呢帽,女性不戴,或戴临时用黑布缝成的帽子。
有一条禁忌就是绝对不能用皮货,也不能穿毛衣,俗说亡人如果穿皮衣、毛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转世成牲口了。
上衣不钉钮扣,因为“钮子”与“扭子”谐音,怕犯不利子孙的忌讳。
腰带是一条黑布或一缕白线,搭在裤腰上即可。
近年公职人员去世也有穿西服及呢子大衣的。
穿好寿衣是装殓的第一步,也有在咽气之前穿好寿衣的。
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则出于俗信,民间认为,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
2、叫魂叫魂即招魂。
人咽气后,立刻由儿子到房上用鞋底拍窑洞(烟囱),并喊着叫魂人对死者的称谓,大叫三声“穿鞋来”。
接着便是“初哭”,因为老人咽气之前是不许家人亲属大声哭泣的。
在确认老人已经去世的时候,守候在身旁的亲人们要爆发性地大哭一场,这也是对亡故者最初的悼念。
3、移尸人死之后,家人马上烧“倒头纸”,并将死者的尸体由炕上移至正屋(俗称外间屋,也叫堂屋)中临时搭设的灵床上,灵床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然后开始丧葬的准备工作。
人死以后,要尽快移尸,不可以长期躺在土炕上,因为那样认为是让死者背炕坯。
4、哭街五、六十年代时兴哭街,如果是在头一天晚上死了人,第二天凌晨由死者的长子沿街大声哭叫,其目的是将丧讯通告乡邻。
哭街的如果遇上行路人,要就地磕头,叫磕丧头。
河北承德宽城结婚风俗及金额
![河北承德宽城结婚风俗及金额](https://img.taocdn.com/s3/m/f258146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f.png)
河北承德宽城结婚风俗及金额说起河北承德宽城的结婚风俗啊,真的是一言难尽。
这个地方可不简单,结婚的事情可得讲究个“天高地厚”。
从前的老百姓说结婚,就得一大堆繁琐的礼节,整个流程下来,既热闹又有点儿“繁琐”,但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家族文化氛围。
到了现在,虽说有些东西发生了变化,但那些传下来的传统,还是深深根植在大家心里。
说到宽城的结婚风俗,首先得提到的就是“媒人”。
你看,现在大家都讲究自由恋爱,但在宽城这儿,媒人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这个媒人呢,基本上就是双方家长的“桥梁”。
亲家互相看对眼,觉得差不多了,就会请个媒人来撮合。
媒人手上有一条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弄清楚双方家庭的背景,尤其是男方家庭的经济状况。
这事儿可不轻松,毕竟要帮着挑个好日子,去两家里做个大致的了解。
说白了,媒人就是那个“穿针引线”的角色。
然后呢,开始说彩礼的事儿了。
哎,这个彩礼可得好好聊聊。
宽城的彩礼可不便宜啊,多少人为了凑齐那个数目,差点连饭都吃不上。
通常来说,彩礼的数额大概是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不过这也得看两家家庭的情况。
男方家庭一般都得拿出不小的一笔钱,买车买房,或者是给女方准备一个金饰礼物啥的。
你要是问,多少算“合适”,我跟你说,得看女方家庭的要求。
有的家庭可能觉得你这数目不够“面子”,就得提更高的要求,反正嘛,大家心里都有个标准。
双方父母一交换数字,你就能听到那种深深的“哎呦”声,整个气氛瞬间就有点儿“紧张”了。
婚礼的流程也很有意思,简直可以用“十里红妆”来形容。
按照传统习俗,女方家得准备一大堆的嫁妆,这个嫁妆可不是随便买点儿东西就能了事的。
每一样东西都得挑选得特别讲究,听说有些家庭为了给姑娘准备嫁妆,可是省吃俭用了一辈子。
那个嫁妆车,不光得装得下所有的东西,还得让邻里街坊看得“眼馋”。
你要是从宽城那边的街头走过,看到一辆装满嫁妆的大车,哎,旁边围上一堆好奇的群众,那场面真是别提多热闹了。
而男方那边呢,婚礼前几天还得准备好什么“接亲队伍”,这可不是随便一拨人就能凑起来的。
河北农村传统婚礼流程
![河北农村传统婚礼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1c7b0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b.png)
河北农村传统婚礼流程咱河北农村的传统婚礼啊,那可真是热热闹闹、满满当当的一套流程,讲究可多了去了。
我就给大伙好好唠唠我表哥结婚那次的事儿。
迎亲那天一大早,新郎官表哥就穿戴得整整齐齐,一身崭新的红衣裳,那喜庆劲儿就像年画里的福娃。
伴郎们也都精神抖擞,跟着表哥就往新娘家出发。
到了新娘家村子口,好家伙,一群娘家的亲戚朋友早在那等着“刁难” 了。
我表叔,也就是新郎的爹,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对着女方的一位长辈说:“亲家,咱这诚意可都在这了,让孩子们顺顺利利把亲迎了吧。
” 女方的那位大爷却故意板着脸说:“这可不行,想娶走俺们家闺女,得先过了这猜谜语的关。
” 伴郎们一听,纷纷围了上去。
女方的一个小表妹出题道:“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伴郎们抓耳挠腮,有个伴郎着急地说:“这是啥呀?难道是泥巴?” 大家哄堂大笑。
这时候,聪明的伴郎小李灵机一动说:“是水!水越洗东西越脏。
” 这才过了第一关。
接着又来一关,要新郎在人群里找出藏着的新娘的一只绣花鞋。
表哥那眼睛跟探照灯似的,在人群里到处瞅。
女方的姐妹们故意捣乱,把脚伸出来晃悠。
表哥瞅了半天,突然看到新娘的闺蜜身后露出一点红布,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把绣花鞋找了出来,得意地说:“哈哈,找到了。
”进了新娘的闺房,表哥那可得表忠心啊。
新娘坐在床上,周围围满了人。
表哥走到新娘跟前,单膝跪地,手里捧着一束鲜花,深情地说:“亲爱的,我来接你回家啦,以后我肯定对你好,啥活我都干,好吃的都给你。
” 新娘假装抹了抹眼泪,接过花说:“那你可得说话算话。
”迎亲队伍把新娘接回新郎家后,那婚礼现场更是热闹非凡。
院子里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灯笼晃悠着。
一张大桌子摆在正中间,上面摆满了各种好吃的。
这时候,村里的老司仪张爷爷登场了。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吉时已到,新人拜堂咯!” 表哥和新娘站在堂前,先拜天地。
张爷爷喊道:“一拜天地,谢天赐良缘。
” 表哥和新娘恭恭敬敬地鞠躬。
接着“二拜高堂”,表叔和表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接受新人的礼拜。
【转】关于沧州丧葬民俗与仪式
![【转】关于沧州丧葬民俗与仪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24e13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8.png)
【转】关于沧州丧葬民俗与仪式关于沧州丧葬民俗与仪式(沧州市文联)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讲究孝的国度,最大的体现方面出了日常的悉心照顾和孝顺,在长辈走后的丧葬中也要体现出自己的孝心,当然这是要发自内心肺腑的,而在河北沧州的丧葬民俗和仪式都是有另一般讲究的,本期沧州文化为你解说。
一般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出殡需要五天。
老人死后要为其换衣服,开始烧到倒头纸,倒头纸的意思就是之人躺下喻意为死去。
这时,儿子儿媳妇等晚辈要在场,并向亲属通知老人去世的消息。
然后,要把老人安放在大厅,头上盖白布。
等待亲朋好友们的到来。
身体一定要安放到所通知的亲属们基本来齐为止,期间可能要历经几天时间。
亲朋们到来时,回来到死者钱吊念,孝子儿媳要跪在跟前,亲属们哭丧,孝子们也要陪其哭丧,乡邻女宾随礼多是黄表纸、白面等物,有工作或者经济条件好的女宾也有随礼实用物品的。
随礼物品是有专人记录和接收的。
孝子们还要换礼。
亲属们也要在灵前叩头。
当所有亲属们哭丧完毕,主人们就要准备设宴请客为正式出殡做准备活动。
等到了正式出殡这一天,会放鞭炮、吹唢呐、摆上几十桌酒宴。
所请人物包括大操、亲朋好友、乡亲们以及吹唢呐等帮助出殡的人。
大操又叫总理,又分为内总和外总。
出殡这一天所请到场的客人越多,就证明老人在村里的威望越高。
随礼的礼金一般都是由男宾在向逝者磕头前先交给负责记录、掌管礼金的专人。
来宾随礼的金额最后还会张榜公布。
之前通知亲属们老人去世的消息的时候一般也会通知大家间隔三天还是五天出殡,出殡当天也会在室外搭灵棚,将棺材放于其中,娘家人要跪在灵前,来一次宾客就要放一次鞭炮,还要请人来吹唱。
吹唱的的乐器,主要是吹奏乐唢呐、笙和打击乐锣、鼓、钹,其中以唢呐最重要,老家俗称请乐队为请喇叭匠。
唢呐吹奏的欢快、悲伤的乐曲都很有气氛,所以在农村办红白事“喇叭匠”是必请的。
出殡当天是亲戚、乡亲前来吊丧的高峰,只要有人来吊丧、随礼、烧纸,所请的乐队就会在大门外奏乐。
灵堂内守灵的人是要跪着陪来宾向逝者行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婚丧嫁娶风俗大全
篇一:中国婚丧嫁娶习俗
中国婚丧嫁娶一般人家婚礼第二步定婚家里人互相了解没意见后,由介绍人同两家商定地点男家或女家;或城镇市上饭馆举行定婚礼仪,男家购置定婚衣物,礼品,并负责办宴席,女家通知至亲届时到场。
定婚这天,气氛既严肃又热烈,双方儿女参加接待。
席间给双方父母及介绍人敬礼,双方父母及至亲,给儿女赠物或赠钱。
第三步:迎亲结婚日,女家准备的陪嫁被褥、衣物,由男方派人一早抬回。
新郎骑自行车或乘汽车、拖拉机、迎亲同伴8至12人内必须有迎姑2人,车上披红戴花,贴双喜字,一路鞭炮齐鸣,或播放录音,浩浩荡荡来到女家。
女家设小宴招待。
宴毕,新郎向女家长辈行鞠躬礼,到内室向新娘行鞠躬礼,请新娘登喜车起程。
新娘怀抱梳妆镜,胸前披戴红花。
由送姑工人扶持,迎姑伴随,伺新郎登车上路。
女家六亲陪送,一路过村放炮。
第四步:结婚典礼到男家后,播放乐曲迎新娘下车。
迎姑搀扶新娘;同其他相迎的中年妇女,簇拥新娘进入新房,上床,朝喜字而坐。
新郎请宾客人席,招待女家及其他宾客。
同时,举行结婚典礼,司仪人“唱礼”。
新郎新娘向男方长辈、至亲行礼时,长辈赠红包封钱。
新人人洞房后,举行晚宴,酒菜八道,饭菜八道。
宴间,新郎向各席宾客行鞠躬礼“谢席”。
娘家六亲饭毕,婆母陪同到新房内稍坐,就定回归日子;然后辞别返回,是夜,新郎向同辈人再开宴席
在洞房里划拳行令,嬉笑闹房。
次日,娘家来亲人接新娘回门。
第三日送回。
一场结婚礼,男方开支少则千元,多至万元。
少数民族的婚礼水族婚俗礼仪水族婚俗保留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
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
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
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
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
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纸伞步行在前,接送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
一般是新娘于中午出娘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不得进门。
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要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
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
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
开始夫妻生活。
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音。
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多在秋冬举行。
贵州少数民族婚俗藏族的婚礼习俗回族的婚礼习俗满族的婚礼习俗满族青年男女相爱后,婚前有一个“相看”的程序,即男方母亲到女方家观看姑娘的容貌,寻问年龄,并考察姑娘家的有关情况等。
如果各方面满意,男方母亲就送一份礼物给女方家,婚事就算确定了。
结婚前几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彩
礼(俗称过礼)。
彩礼一般比较丰厚,有衣服、首饰、器皿和现金等。
结婚前一天,新娘由陪娘陪伴,坐轿车或坐车到男方家附近预先借好的住处下榻,俗称“打下墅”,第二天由男方在下榻处迎娶新娘。
这种风俗源于历史上清朝军队多年征战,长年不归,满族姑娘赴军营完婚,需先在军营附近借房暂住,久而久之,便成一俗。
现此俗已变,改为在女方家迎娶。
畲族婚俗礼仪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
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
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
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
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
几年之后,才能确定在夫妻娘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落户畲族婚俗中国的丧葬方式一土葬土葬,葬式之一,又称埋葬,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流行于世界各地,一般是把尸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在地里(区别于‘火葬、水葬’等)。
二火葬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
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
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三水葬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这种葬式在中国古代和现在的西藏地区比较常见,一般是经济条件
较差,亡雇不起喇嘛念经超度的人家,对死者多采用此法,另外,对死亡的孤寡人、幼童也用此葬法水葬三种方式一漂尸式二投河式三撒灰式四悬棺葬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
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
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
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武夷山悬棺葬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东南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二千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
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牲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
座落在武夷山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各有18处,经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c14测定,距今3750-3295年之间。
五天葬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
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
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
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
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
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
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
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分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谢谢欣赏**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确,结婚是人生的大事,而且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所以,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大事.于是,世界文化苑中便出现了一支奇葩-----婚俗文化.由介绍人穿针引
线,男女见面相亲,双方没有意见,即商定吉日举行定婚仪式。
此间,男家必备厚礼俗称彩礼给女家,礼物包括衣服、物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录机等。
一般是冬、春各置全套衣服,直至结婚。
结婚日期由双方商定后,男女各持介绍信,到乡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贵州少数民族都是一夫一妻制,男女社交公开,自由恋爱。
通过”游方”(苗族)、”踩月亮”(苗族)、”赶表”(布依族)、”行歌坐月”(侗族)、对歌(各少数民族)等形式相互认识并建立爱情。
一般还要求父母同意,也有托媒说亲的,如土家族、水族等。
送亲礼仪在女方家举行,其程序、礼节较为复杂、奇特,主要包括答谢亲朋、上发盛装、启程仪礼三个方面。
畲族凤凰装畲族婚嫁婚礼上宾朋吃八仙酒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
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
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这种传统的丧葬观念至今对人们仍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大心理和思想障碍。
骨灰火葬坑火葬仪器武夷山悬棺葬
篇二:婚丧习俗
一、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铺床的人、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
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
嫁妆最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