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5篇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方便大家学习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1《It`s mine.》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五册第四模块第一单元《It’s mine》。
本单元主要学习物品所属和名词物主代词的表达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mine、yours、argue、matter等单词。
掌握并灵活运用句型It’s mine./It’shis/It’s lingling’s./It isn’t his 来达到学习目的。
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本册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单词mine、yours、argue、matter、wear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对自己或他人的所属物品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敢于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教法学法:1.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求知欲考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我借助“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听说、游戏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学生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使他们在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听、说、读的练习,是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教学过程:一、Warming-up 热身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chant,由学生共同拍手来完成。
I I I ,my my myHe He He, his his his热身环节是英语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采用节奏感很强的chant不仅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兴趣,将学生很快的带入到学习氛围中。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兴趣。
2.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分享阅读心得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用教材: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
2. 推荐阅读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目,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阅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书中的精彩片段,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喜爱。
2. 推荐书目: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书目,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3. 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如快速浏览、细致品味、做好笔记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4.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分享交流: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理解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分享交流情况等。
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周期: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即时评价,单元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
2. 推荐阅读书籍:《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
3. 教学辅助材料:阅读指导卡、阅读记录表、讨论话题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课堂导入,推荐书目,阅读指导。
2. 第二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解答疑问,阅读分享。
3. 第三周:阅读交流,总结评价,布置拓展阅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第3单元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
(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
(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2 教学内容1. 课文《秋天的雨》2.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书写质量等。
3. 阅读测试评价: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4.2 评价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工具5.1 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秋天的雨》。
2. 生字词卡片。
3. 阅读理解练习题。
5.2 教学工具1.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文本和生字词卡片。
2. 录音机:用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2 活动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秋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3. 进行班级分享,让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七章:家庭作业设计7.1 作业目的1.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家庭学习习惯。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快乐读书吧教案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了解故事背景,激发阅读兴趣1.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民间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有初步的认识。
1.2 教师简要介绍《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3 学生自主阅读《猎人海力布》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善恶美丑。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2.1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猎人海力布》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2.2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如勇敢、善良、无私等。
2.3 教师引导学生将故事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汲取营养。
第三章:欣赏故事语言,提高语文素养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猎人海力布》故事中的优美语言和表达,如形象的描绘、生动的对话等。
3.2 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内化故事中的优美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第四章:学习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品质4.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猎人海力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如诚实、正义、勇敢等。
4.2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将这些道德观念付诸实践。
4.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现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师组织学生对《猎人海力布》故事进行总结,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5.2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其他民间故事,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5.3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六章:深入了解故事人物,培养同理心6.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猎人海力布》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
6.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6.3 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单元概述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单元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重难点:1. 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分数卡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评价:本章结束后,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分数测试,评价学生对分数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分数的读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读写常见的分数。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读分子。
2.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写分子。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示例演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分数,巩固知识点。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读写错误。
四、课后作业:练习读写常见的分数,家长签字确认。
第三章:分数的大小比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2.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示例演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巩固知识点。
3. 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示例演示。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巩固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练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家长签字确认。
第四章:分数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5篇三班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4Having a great trip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新起点五班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第56-57页内容,即:Get ready, A Listen and tick, B Chant and say和C Let’s write. 在A部分,借助Get ready图和对话录音,情境化地呈现了本课的目标词:went to the beach, drank cold drinks, swam in the sea, ate ice-cream, went to the Stone Forest, bought some gifts, saw flowers, took pictures等短语;让学生通过看、听、选择等途径来感知并学习这些短语。
B部分通过歌谣帮忙学生操练词汇并学习另外两个目标词,同时体会It was boring. 等句子在交际情境中的运用。
C部分是学生依据语境,使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二、学生情况分析五班级的学生在本套教材第八册的第三单元学习了Travel Plans学习了sea, ski, eat seafood, visit the Mogao Caves, West Lake, row a boat, the Great Wall, take photos等描述旅游景点名称及相关活动的单词和短语,学生能够用We can …初步表达在风景名胜中所从事的相关活动。
这些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 went to the beach, drank cold drinks, swam in the sea, ate ice-cream, went to the Stone Forest, bought some gifts, saw flowers, took pictures等单词和短语,尝试借助拼读规律记忆它们,并能够依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单词形式填空。
Unit 3 Look at me (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教案:Unit 3 Look at me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辨认并积累描述人物外貌和特征的词汇,掌握简单的句型“Look, …!”以及学习人物介绍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1.外貌和特征词汇的学习2.句型“Look, …!”的学习3.人物介绍的学习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动作,出示图片,让学生模仿并说出动作。
例如:跳、拍手、转身、做鬼脸等。
2. 单词学习1.出示外貌和特征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单词并敲击看图说单词。
2.教师朗读单词,让学生跟读多遍。
3. 句型学习1.出示图片,教师模仿表情,并用句型“Look, …!”进行描述。
学生跟读多遍。
2.学生两两模仿句型进行互相描述。
3.让学生演示表情,让其他同学用句型进行描述。
4. 人物介绍学习1.教师出示图片,用英文介绍自己,并让学生模仿进行自我介绍。
例如:“My name is Lily. I have long hair and big eyes. Look, this is me!”2.学生模仿教师介绍自己,互相进行交流。
四、课堂练习教师出示多张图片,让学生用句型“Look, …!”进行描述,例如:“Look, he has short hair and a big nose.”五、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习的知识,梳理复习重要词汇和句型。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并用句型“Look, …!”进行描述自己的外貌和特征。
七、教学反思课堂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是课堂时间较短,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建议加强课后作业的辅导和跟踪。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我的好朋友》的内容及含义。
2. 认读生字词并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的意义和重要词汇。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 课件:包含课文、图片、互动活动等的电子课件。
3. 报纸和剪刀:用于活动设计。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让学生做简单的身体活动,以准备开始上课。
2. 导入新课(10分钟)-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课的主题:我的好朋友。
3. 新课呈现(1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我的好朋友》,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解释其意义。
- 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4. 合作活动(20分钟)- 分小组,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表演。
- 提供报纸和剪刀,让学生制作角色面具和道具,增加互动性。
-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和评价。
5. 小结复(10分钟)- 对本课研究内容进行小结,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并默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课文《我的好朋友》的内容和含义。
通过课堂中的合作活动,学生得到了较好的语言输出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和活动设计。
同时,可以通过引入更多互动元素和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通用8篇)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通用8篇〕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通用8篇〕最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展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拟和猜测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才能,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创设情境老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看,今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
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
(出示课件)。
看到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2、理解学习起点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理解?指生答复。
(根据几个班的教学理论,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有大货车、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出示货车图)3、谈话揭题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去森林公园玩的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来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1、搬一搬(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
(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看他一次能搬几袋这样的大米。
(学生站着,老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
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
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总目标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总目标教案第一章:认识分数1.1 学习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 能够将分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分配物品等。
1.2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叫做分数。
2. 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1.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分数的表示方法。
3. 设计游戏,让学生练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第二章:分数的加减法2.1 学习目标:1. 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加减法问题。
2.2 教学内容:1. 分数加法的法则: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分母不同,通分后相加。
2. 分数减法的法则:分母相同,分子相减;分母不同,通分后相减。
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价格,分配物品时计算数量等。
2.3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2.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第三章:认识小数3.1 学习目标:1. 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 能够将小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测量长度、重量等。
3.2 教学内容:1. 小数的定义:小数是用来表示整数之间的数。
2. 小数的表示方法: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用小数点分隔。
3.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3.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小数的表示方法。
3. 设计游戏,让学生练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第四章:小数的加减法4.1 学习目标:1. 学会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
4.2 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法则:先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加。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单元导学1.1 教学目标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结规律。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第二章:课文教学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2.2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结规律。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内容。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第三章:生字词教学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生字词的规律。
3.2 教学内容讲解本单元的生字词。
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结生字词的规律。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生字词的规律。
第四章:语法和句型教学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语法和句型。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型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法和句型的规律。
4.2 教学内容讲解本单元的语法和句型。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型。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法和句型的规律。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语法和句型。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单元导入一、教学目标:1. 通过回顾和总结上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内容,为新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上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内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布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新单元学习主题的兴趣和态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单元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课文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 课文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语言表达: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评估学生对课文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生字词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认字和写字能力。
2. 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认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词汇积累:鼓励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三、教学步骤:1.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认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指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词汇积累:鼓励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教案
单元主备人: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语言运用: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③思维能力:了解作者采用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④审美创造: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语言运用: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③思维能力:了解作者采用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④审美创造: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当时社会中穷苦孩子的同情,从而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语言运用: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④审美创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思政元素: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②语言运用:.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法。
(2)能够将整数和分数进行比较大小。
(3)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1)学习分数的读写法。
(2)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数的几份之一。
2. 分数的比较大小(1)学习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学习将分数与整数进行比较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分数的比较大小。
2. 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数的几份之一。
(2)掌握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 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 采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五、教学准备:1. 实物教具:苹果、糖果等。
2. 图片素材:与分数相关的图片。
3. 学习单:用于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数的意义:用实物和图片展示分数的意义,解释分数表示的是整数的几份之一。
3. 学习分数的读写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写几个分数,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4. 分数的比较大小:讲解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课堂练习:1. 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家庭作业、分数的实际应用等。
2. 布置一些有关分数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美丽的小兴安岭》。
生字词:秋、天、雨、多彩、颜料、清凉、留意、穿戴、颜料、五彩、邦、献、祖国、美丽、小兴安岭、重点、合作、交流。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使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练习: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3.2 时间安排每节课时:40分钟单元总课时:10课时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评价指标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课文教材:《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美丽的小兴安岭》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作业练习题5.2 教学资源使用说明课文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义。
生字词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生字词。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
作业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章:第一课时教案6.1 教学目标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秋天的雨》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以及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同时新教材中增加了运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更好地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本单位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完善知识储备。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经历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完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观念。
3.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课时分配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用品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法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
(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
(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
明确先1 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
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比较精确时,用毫米(mm)作单位。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
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二、探究新知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
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
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米等于10厘米。
(板书)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
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1米等于10分米。
(板书)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毫米1分米=100毫米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
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概念:10厘米就是1分米表示方法:分米——dm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1米=()分米10分米=()米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个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2)5个10厘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4.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单位之间的换算)二、探究新知教学例3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5角硬币的图片。
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
(1)1厘米是()毫米?(2)2厘米是()个10毫米?(3)就是()毫米?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
(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厚,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分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个10厘米?(2)()个10厘米就是()分米?(3)80厘米等于()分米?(4)在学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3.组织练习。
50毫米=()厘米20分米=()米40毫米=()厘米300厘米=()米20厘米3毫米=()毫米80厘米+8分米=()分米(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4.归纳总结。
提问:比较刚刚学习的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的情况,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1)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厘米换算成毫米,是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计量,换算时乘以单位间的进率。
(3)厘米换算成分米,是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计量,换算时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题。
先说一说这些题目与教材中的例3有什么不同?应该怎么想?请同学分2人小组讨论,把结果填在书本上。
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练习五”第8题。
请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以不同长度单位计量的长度应该怎么比较大小,教师提示应该先统一长度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