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1讲课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35570fad6195f312ba6e4.png)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教师备课纸第 1 次课题1、光纤通信概述目的要求 1.了解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2.了解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应用3.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4.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教学重点 1.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2.光端机、光纤链路的基本功能教学难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学课时 2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和步骤《光纤通信》课程内容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参考资料介绍第1章概论第2章光纤和光缆第3章通信用光器件第4章光端机第5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第6章模拟光纤通信系统第7章光纤通信新技术第8章光纤通信网络1.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教师备课纸1.1.1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中国古代用“烽火台”报警欧洲旗语望远镜,目视光通信1880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用“光电话”1960年,美国人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1.2 现代光纤通信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的论文指出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基础。
1970 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 dB/km的石英光纤。
1976 年,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成功。
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1976年),是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
第二阶段(1976~1986年),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的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1986~1996年),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究的时期1.1.3 国内外光纤通信发展的现状1.2 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1.2.1 光纤通信的优点1.容许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2.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3.重量轻、体积小; 教师备课纸4.抗电磁干扰性能好;5.泄漏小,保密性能好;6.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1.2.2 光纤通信的应用光纤通信的各种应用可概括如下:①通信网 ②构成因特网的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③有线电视网;工业电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④综合业务光纤接入网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光发射机: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 (常简称为电/光或E/O 转换)。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ae1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e.png)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部件。
3. 培养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的优势与不足2. 光纤的工作原理光波的产生与传输光纤的导光原理光纤的衰减与色散3.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光源光发送器光纤光接收器光放大器4. 光纤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光波的分波和解波光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光信号的放大与传输5.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有线电视医疗、工业与科研领域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应用领域的了解。
4. 课程论文,让学生深入研究光纤通信技术的某一方向。
五、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讲义。
2. 多媒体演示素材。
3. 光纤通信相关案例资料。
4.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论文集。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光纤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
3. 演示实验:进行光纤通信原理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第3-4课时:讲解光纤的工作原理及其光纤的导光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https://img.taocdn.com/s3/m/25453e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1.png)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一、教学大纲1.1 课程简介《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门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目标(1)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3)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发射、传输、接收等部分。
(4)掌握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如波分复用、光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等。
(5)了解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1.3 教学内容(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光纤的传输特性(3)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4)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5)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二、教案2.1 教案设计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PPT、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课时安排(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课时(2)光纤的传输特性:3课时(3)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2课时(4)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4课时(5)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课时三、课程日历3.1 第1周: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1)第1课时:介绍光纤通信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2)第2课时:介绍光纤通信的优点及缺点3.2 第2周:光纤的传输特性(1)第1课时:光纤的组成及结构(2)第2课时:光纤的传输原理(3)第3课时:光纤的损耗与色散3.3 第3周: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第1课时:发射器与接收器(2)第2课时:光纤与光缆(3)第3课时:波分复用技术3.4 第4周: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1)第1课时:光放大器(2)第2课时:光纤传感器(3)第3课时:光开关与光调制器(4)第4课时:光传输网络3.5 第5周: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1)第1课时:光纤通信在通信领域的应用(2)第2课时: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3)第3课时:光纤通信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4)第4课时: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六、教学资源6.1 教材《光纤通信技术》教材,作者:X,出版社:X。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https://img.taocdn.com/s3/m/21fb01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3.png)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势与局限性1.3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1.4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光纤与光纤器件2.1 光纤的制备与分类2.2 光纤的传输特性2.3 光纤的连接与耦合技术2.4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第三章:光发送与接收技术3.1 光发送器的工作原理与分类3.2 光发射机的性能指标3.3 光接收器的工作原理与分类3.4 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第四章:光纤传输系统设计4.1 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4.2 光纤传输损耗与色散4.3 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评估4.4 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步骤与方法第五章:光纤通信网络与技术5.2 光纤传输网(OTN)5.3 光纤接入网(FTTx)5.4 光纤交换技术与光互联网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测试与维护6.1 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测试指标6.2 光纤通信系统测试设备与方法6.3 光纤通信系统维护与管理6.4 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第七章:光纤通信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7.1 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7.2 光纤通信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7.3 光纤通信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7.4 光纤通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第八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8.1 新型光纤材料与技术8.2 光子集成电路与光电子技术8.3 光纤通信网络的智能化与自动化8.4 量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工程实践9.1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9.2 光纤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9.4 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复习10.1 光纤通信技术的关键概念与技术10.2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10.3 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10.4 课程复习与考试要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重点: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优势与局限性难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现代通信的影响二、光纤与光纤器件重点:光纤的制备与分类、光纤的传输特性难点:光纤的连接与耦合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三、光发送与接收技术重点:光发送器的工作原理与分类、光接收器的工作原理与分类难点:光发射机的性能指标、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四、光纤传输系统设计重点: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传输损耗与色散难点: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五、光纤通信网络与技术重点:光纤通信网络的分类与结构、光纤传输网(OTN)、光纤接入网(FTTx)、光纤交换技术与光互联网难点:光纤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施、光纤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光纤通信网络的运营与管理六、光纤通信系统的测试与维护重点: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测试指标、光纤通信系统测试设备与方法难点:光纤通信系统维护与管理、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七、光纤通信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重点: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的应用难点:光纤通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八、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重点:新型光纤材料与技术、光子集成电路与光电子技术难点:光纤通信网络的智能化与自动化、量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九、光纤通信技术的工程实践重点: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光纤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难点:光纤通信网络的运营与管理、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十、课程总结与复习重点:光纤通信技术的关键概念与技术、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难点: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课程复习与考试要点全文总结和概括:本课程《光纤通信技术》涵盖了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系统设计、网络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讲解课件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20da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0.png)
如果今后采用非石英光纤,并工作在 超长波长(>2μm),光纤的理论损耗系数可 以下降到10-3~10-5dB/km,此时光纤通信 的中继距离可达数千,甚至数万公里。
3.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我们知道,电话线和电缆一般是不能 跟高压电线平行架设的,也不能在电气铁 化路附近铺设。
4. 保密性能好
对通信系统的重要要求之一是保密性好。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通信方式 很容易被人窃听:只要在明线或电缆附近 (甚至几公里以外)设置一个特别的接收装 置,就可以获取明线或电缆中传送的信息。 更不用去说无线通信方式。
2.1 光纤的结构与类型 2.2 光纤的射线理论分析 2.3 均匀光纤的波动理论分析 2.4 光 缆
2.1 光纤的结构与类型
2.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Optical Fiber,OF)就是用来导 光的透明介质纤维,一根实用化的光纤是 由多层透明介质构成的,一般可以分为三 部分:折射率较高的纤芯、折射率较低的 包层和外面的涂覆层,如图2.1所示。
第一章 概 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1.1 早期的光通信
到了1880年,贝尔发明了第一个光电 话,这一大胆的尝试,可以说是现代光通 信的开端。
在这里,将弧光灯的恒定光束投射在 话筒的音膜上,随声音的振动而得到强弱 变化的反射光束,这个过程就是调制。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 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处于法线的两侧,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即:θ1′=θ1。
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 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且满足: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dce0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f.png)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1 光与光纤1.2 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局限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1 光源2.2 光发送器2.3 光纤2.4 光接收器2.5 光放大器3.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3.1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3.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4.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4.1 通信网络4.2 数据传输与存储4.3 医疗、工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5.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5.1 高速光纤通信5.2 光纤到户(FTTH)5.3 光载无线通信(OWC)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展示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实验设备和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光纤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光纤通信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原理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验设备:光纤通信实验仪、光纤等。
3. 参考书籍:光纤通信技术、光电子学等。
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新闻报道、技术动态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分别为4个学时/周,共8周。
2. 教学计划:周次内容安排学时第1周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4第2周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第3周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 4第4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4第5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第6周实验一:光纤通信系统实验 4第7周小组讨论:光纤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第8周总结与复习 4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以便能够理解后续的教学内容。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https://img.taocdn.com/s3/m/812a29b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6.png)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局限性1.3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光纤与光波导2.1 光纤的构造与类型2.2 光纤的传输原理2.3 光波导的类型与特点第三章:光纤通信器件3.1 光源与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与光检测器3.3 光纤耦合器与光波分路器3.4 光放大器与光调制器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4.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4.3 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与特点第五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5.1 高速光纤通信技术5.2 光纤通信网络技术5.3 新型光纤材料与器件5.4 光纤通信在5G及未来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应用。
2. 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考。
3. 实践:组织实验室参观、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与光纤通信相关的课程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程日历:第1周:光纤通信概述第2周:光纤与光波导第3周:光纤通信器件第4周:光纤通信系统第5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6.1 信号衰减与色散管理6.2 光纤非线性效应及其补偿6.3 光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第七章:光纤通信网络7.1 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7.2 波分复用技术(WDM)7.3 光交换技术与光路由器7.4 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第八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8.1 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8.2 光纤通信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8.3 光纤传感器与光纤测量技术8.4 光纤医疗成像与治疗技术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化与协议9.1 光纤通信标准化的意义与过程9.2 主要的光纤通信协议与标准9.3 光纤通信协议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新型光纤材料与器件的研究10.2 量子光纤通信技术10.3 光纤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10.4 光纤通信在未来通信网络中的挑战与机遇教学方法:6. 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fbf4c64afe04a1b071dee4.png)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第1章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2.光波特性光速:①在真空中:v??f,c??of ②在介质中:v?c/n 光是电磁波:TM、TE、TEM 光具有二重性①波动性:光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
②粒子性:光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等。
3.电磁波谱光纤通信的特点1.优点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抗电磁干扰光纤线径细、重量轻制作光纤的资源丰富 2.缺点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要求高分路、耦合操作繁琐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目前光纤通信系统多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波。
1.光发射机光发射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耦合进光纤。
光发射机中的重要器件是能够完成电-光转换的半导体光源,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2.光接收机光接收机中的重要部件是能够完成光/电转换任务的光电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
3.光中继器光纤通信中光中继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电-光转换形式的中继器,另一种是在光信号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1.向超高速光纤系统发展 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发展 3.向光传送网方向发展 4.向光纤发展 5.向宽带光纤接入网方向发展第2章光导纤维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光纤的结构 1.纤芯层位置:光纤的中心部位,折射率为n1。
尺寸:单模光纤的直径d1=2a=4μm~10μm,多模光纤的直径d1=50μm。
材料:高纯度SiO2,掺有极少量的掺杂剂。
2.包层位置:位于纤芯的周围,折射率为n2。
尺寸:直径d2=2b=125mm 材料:同上,使得n1>n2,以便光信号封闭在纤芯中传输。
3.涂覆层位置:位于光纤的最外层尺寸:涂覆后的光纤外径约为作用:保护光纤不受水汽侵蚀和机械擦伤。
光纤的分类 1.按照光纤折射率分布不同来分阶跃型光纤纤芯折射率n1沿半径方向保持一定,包层折射率n2沿半径方向也保持一定,而且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在边界处呈阶梯型变化的光纤称为阶跃型光纤,又称为均匀光纤。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d748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0.png)
第1章 光纤通信概述1.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2.光波特性 (1)光速:① 在真空中:v f ,oc f (8c 310m /s )② 在介质中:v c /n (n 是折射率) (2)光是电磁波:TM、TE、TEM (3)光具有二重性① 波动性(宏观):光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
② 粒子性(微观):光具有能量、 动量和质量等。
3.电磁波谱1.1光纤通信的特点 1.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2)传输损耗小 (3)抗电磁干扰(4)光纤线径细、重量轻 (5)制作光纤的资源丰富 2.缺点(1)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2)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要求高 (3)分路、耦合操作繁琐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目前光纤通信系统多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
1.光发射机光发射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耦合进光纤。
光发射机中的重要器件是能够完成电-光转换的半导体光源,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2.光接收机光接收机中的重要部件是能够完成光/电转换任务的光电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3.光中继器光纤通信中光中继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电-光转换形式的中继器,另一种是在光信号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
1.4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1.向超高速光纤系统发展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发展3.向光传送网方向发展4.向G.655光纤发展5.向宽带光纤接入网方向发展(FTTH)第2章 光导纤维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2.1.1 光纤的结构1.纤芯层(1)位置:光纤的中心部位,折射率为n1。
(2)尺寸:单模光纤的直径d1=2a=4μm~10μm,多模光纤的直径d1=50μm。
(3)材料:高纯度SiO2,掺有极少量的掺杂剂。
2.包层(1)位置:位于纤芯的周围,折射率为n2。
光纤通信课件第一章
![光纤通信课件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1cb69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c.png)
1970-1980年代
光纤通信技术的初步商业化,长距离 光纤通信系统开始建设。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
电信网络
电力通信
轨道交通
光纤通信是现代电信网 络的核心技术,用于语 音、数据和视频传输。
光纤通信用于智能电网、 变电站自动化等电力系
统的通信。
光纤通信用于列车控制 系统、信号传输和视频
监控等。
物联网
光纤通信支持物联网设 备的互联互通,实现远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波动性表现为干涉和衍射现象,这是光波特有的性质。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 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衍射是指光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
光纤的结构与制造
光纤结构
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三部分组成。纤芯是光纤传输光信号的部分,包层 用于保护纤芯并起到光信号的限制作用,涂覆层起到保护光纤不受外界环境影 响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数据传 输需求不断增加,超高速光纤通信技术应 运而生。该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调制解调 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了数据传输速 率和传输距离,同时降低了传输成本。
光子集成与光电子集成技术
总结词
光子集成与光电子集成技术是实现小型化、 高效化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详细描述
光子集成和光电子集成技术通过将多个光器 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了小型化和高效 化的光纤通信系统。这种技术可以降低系统 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是未来光纤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光量子通信技术
总结词
光量子通信技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信息 传输,具有高度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详细描述
光量子通信技术利用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和 量子纠缠等原理,实现了高度安全、可靠和 保密的信息传输。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 、政府、金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完整版)《光纤通信》教学大纲
![(完整版)《光纤通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6ea19dcc7931b765ce15a6.png)
《光纤通信》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光纤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新技术。
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通信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社会信息基础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光纤通信》是结合光纤通信的发展,系统地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全面反映全光通信技术概貌的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光纤通信设备、光缆线路工程、综合布线工程、宽带接入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等通信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光纤通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包括光纤通信传输理论,光纤与光缆,光源与光发送机,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无源光器件与集成光路,光纤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和光纤通信系统等内容。
先修课程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基本理论和特性。
2、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性能指标及光纤通信新技术。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
理解——是指运用已了解的基本原理说明、解释一些现象。
掌握——是指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一些较复杂的功能线路进行解释,说明其工作过程,估计有关参数。
学会——是指在利用仪表和工具完成对某些功能线路的设计、组装、参数测量,并根据理论知识计算相关参数,理论与实验作比较。
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一般情况下,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有时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讲课文档
![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4a78e2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3.png)
3) LED的工作特性 ①光谱特性
LED的谱线如图3 - 11所示, 由于LED发光二极管没有谐振腔, 不具 有选频特性, 因此谱线宽度Δλ比激光器的要宽得多。
第三十八页,共93页。
图 3 – 11 LED的谱线
② 输出光功率特性
LED输出光功率特性曲线如图3 - 12所示。 LED不存在
在光纤通信中, F - P腔激光器采用的工作物质(半导体材料) 一般是砷化镓(GaAs)或铟镓砷磷(InGaAsP)。 如图3 - 3所示
为同质结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第十八页,共93页。
图 3 – 3 同质结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
第十九页,共93页。
同质结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结构简单, 由PN结发光; 其阈值 电流(激光器开始产生激光时的注入电流)较大; 在室温下工 作发热严重, 无法做到连续的激光输出; 室温下只能工作在脉 冲状态, 且脉冲的重复频率不高, 约为几十千赫兹, 脉冲的宽 度很窄, 约为100 ns; 适合在小容量、 低速率光纤通信系统 中使用。
第四十三页,共93页。
表3 – 1 LD与LED的比较
第四十四页,共93页。
一、概述
1、作用 光电检测器的作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检测器是利用半 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实现光电转换。 2、要求 ①在系统的工作波长上具有足够高的响应度,即对一定的入射光 功率,能够输出尽可能大的光电流; ②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能够适用于高速或宽带系统;
第二十页,共93页。
2)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如图3 - 4所示, (N)InGaAsP是发光的作用区(有源区), 其上、 下两层称为限 制层, 它们和作用区构成光学谐振腔。 限制层和作用层之 间形成异质结。 最下面一层N型InP是衬底, 顶层 (P+)InGaAsP是接触层, 其作用是为了改善和金属电极的接 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克服了同质结半导体 激光器缺点, 有源区厚度加大, 阈值电流降低(30 mA~ 80 mA), 波长范围为1.27 μm~1.33 μm。
图 3 – 4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结构
图 3 – 5 DFB - LD激光器结构
5、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1) 阈值特性
阈值电流(Ith)是指使LD输出光功率急剧增加, 产生激
(b) 受激吸收(点击动画)
E2 hf12
E1
初态
E2
终态
E1
受激辐射是半导体激光器的基础
(c) 受激辐射(点击动画)
半导体发光机理
设在单位物质中,处于低能级E1和处于高能级E2(E2>E1) 的电子数分别为N1和N2.
正常的状态下,N1>N2,即低能级上的电子数多,这种状 态称为热平衡状态(即正常分布状态)。
图 3 – 3 同质结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
同质结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结构简单, 由PN结发光; 其 阈值电流(激光器开始产生激光时的注入电流)较大; 在室 温下工作发热严重, 无法做到连续的激光输出; 室温下只 能工作在脉冲状态, 且脉冲的重复频率不高, 约为几十千 赫兹, 脉冲的宽度很窄, 约为100 ns; 适合在小容量、 低 速率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
用 7、掌握常用光纤连接器的特点
3.1 光源 3.2 光检测器 3.3 光放大器 3.4 光无源器件
3.1 光 源
对光源的要求: 性能好、寿命长、使用方便 1)发射光波长必须在光纤的低损耗窗口; 2)光源的输出功率要足够大 3)温度特性优良 4)光源的发光谱宽度要窄 5)光源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6)省电, 且体积小、 重量轻 7)光源器件应便于调制, 调制速率能适应系统要求。
常用的两种光源器件, 即半导体激光器和半导体发 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用LED:荧光
激光二极管用LD:激光
半导体发光机理
一、半导体发光机理
电子以原子核为中心,按不同的电子层排列在原子核周围 旋转,这些特定的电子层称为能级,对半导体材料,电子的能 级重叠在一起形成能带。其中能量低的能带称为价带E1,能量 高的能带称为导带E2,E2和E1之间的能量差称为禁带,电子不 可能占据禁带。
2)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如图3 - 4所示, (N)InGaAsP是发光的作用区(有源区), 其上、 下两层称 为限制层, 它们和作用区构成光学谐振腔。 限制层和作 用层之间形成异质结。 最下面一层N型InP是衬底, 顶层 (P+)InGaAsP是接触层, 其作用是为了改善和金属电极的 接触。
(3)光学谐振腔
提供必要的反馈以及进行频率选择,光学谐振腔是由两个反
射镜组成,其一是全反(M1)的,另一个是部分透过(M2)的。
全反射镜
部分反射镜 激光输出
图3-2谐振腔
谐振腔的光轴与工作物质的长轴相重合。这样沿谐振腔轴方 向传播的光波将在腔的两反射镜之间来回反射,多次反复地通过 激活介质,使光不断地被放大。而沿其他方向传播的光波很快地 逸出腔外。这就使得只有沿腔轴传播的光波在腔内择优放大,因 而谐振腔的作用可使输出光有良好的方向性。
对于N1<N2的状态,称作为负温度状态,即粒辐射与受激吸收的特点:
1)外来光子能量等于跃迁的能级之差hν=E2-E1 2)受激过程中发射的光子与外来光子不仅频率相同,而且相位、偏
振方向、传播方向度相同,称它们为全同光子。 3)过程可以使光得到放大。因为受激过程中发射出来的光子与外来
返回
3、 半导体激光器 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 称为半导体激
光器(LD)。 常用的有F - P腔(法不里 - 泊罗腔)激光器和分布反馈
型激光器(DFB)。 下面介绍F - P腔激光器中的同质结和双异质结半
导体激光器。
1) 同质结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 在光纤通信中, F - P腔激光器采用的工作物质(半导 体材料)一般是砷化镓(GaAs)或铟镓砷磷(InGaAsP)。 如 图3 - 3所示为同质结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光振荡的激励电流。某半导体激光器P - I曲线如图3 - 6 所示。
图 3 – 6 P - I曲
当激励电流I<Ith时, 有源区无法达到粒子数反转, 也无
法达到谐振条件, 自发辐射为主, 输出功率很小, 发出的是 荧光;
光子是全同光子,相叠加的结果使光增强,使入射光得到放大。
受激辐射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光的基础。 粒子数反转分布是物质产生光放大的必要条件。
二、半导体激光器(LD)
1、激光器的作用 激光器是利用受激辐射过程产生光和光放大的一种器件,从它发 出的光具有极好的相干性、单色性、方向性和极高的亮度,便于人们 控制它和利用它。因而这种光源被用作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 2.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如图3-1所示,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工 作物质、谐振腔(半反镜和全反镜)和泵浦源(激励源--电源)。
E3
能
E2
带 E1
导带 禁带 价带
半导体发光机理
电子在E2和E1之间的跃迁有三种基本方式:自发辐射、受激 吸收、受激辐射。
3.1 光源
E2
初态
hf12
E1
E2
终态
E1
自发辐射是发光二极管的理论基础
(a) 自发辐射(点击动画)
3.1 光源
E2 hf12
E1
初态
E2
终态
E1
受激吸收是光电检测器的基础
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1
第3章 光纤通信的基本器件---能- 力要求:
1、掌握光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2、掌握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机理及其
特性 3、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发光机理及其
特性 4、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实用光源 5、掌握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
的结构及原理 6、了解各种光无源器件的类型及其作
完成频率选择 及反馈作用
使工作物质处于 粒子数反转分布
状态
图3-1 半导体激光器结构 激活物质
(1)工作物质
要使受激辐射过程成为主导过程,必要条件是在介质中造成粒子 数反转分布。
(2)泵浦源
使工作物质产生粒子数反转分布的外界激励源
N2>N1 , 受激辐射>受激吸收 ,从而有光的放大作用。
工作物质已被激活,成为激活物质或称增益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