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名词解释
![绿色革命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3b78f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1.png)
绿色革命名词解释“绿色革命”指以植物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利用自然界生产生活资源和环境质量等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也就是通过加强绿色科技创新,进行绿色技术研究开发,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将清洁能源和绿色环保技术充分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在更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对环境污染,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一是在政策导向上加强宏观调控,使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有机融合。
这是因为:( 1)从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看,既要发展绿色经济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代价;( 2)从绿色经济的特征看,主要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如果片面追求高产量,忽视对生态的保护,只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是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建立多层次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
具体来说,可考虑:( 1)设立国家重点环保项目专项资金,如“重金属污染治理”、“烟尘控制和降噪”、“生态农业”、“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等项目,为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 2)推行国际合作研究开发计划,即联合科研单位、大学和企业,通过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方式,组织开展绿色技术研究开发,培育跨部门、跨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团队。
( 3)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如研究并逐步取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设备、技术和产品的进口关税等。
2。
转变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不仅包括对商品本身的评价和消费行为的选择,还包括对消费过程的选择。
为此,应加强绿色教育和宣传,积极倡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促进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把居民的消费方式引向绿色消费的轨道。
同时,企业应转变经营理念,加强绿色管理,生产经营绿色产品,满足绿色需求。
三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风气。
这是因为:( 1)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市场机制要有利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企业要加强自律,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纳税。
医院的绿色革命:环保在医疗中的重要性
![医院的绿色革命:环保在医疗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0b72d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f.png)
医院的绿色革命:环保在医疗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降低碳排放对于维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而医院作为一个服务于千千万万患者的场所,也有着推动环保的责任和使命。
因此,医院绿色革命,将环保理念融入医疗工作中,成为当今医疗界的重要议题。
首先,医院的绿色革命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医院每天处理大量的医疗废物和化学品,包括血液、药物、器械和化学药品等。
这些废物的不当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例如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和安全处置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地下水和土壤被污染的风险,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医院的绿色革命有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
医院作为一个运转全天候的机构,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
通过改进医院的建筑设计、增加能源效率和采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使用太阳能电力系统来供给部分能源需求或者改进灯光系统,采用LED灯具等节能设备,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此外,医院的绿色革命也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环保理念与医疗工作息息相关。
医院可以倡导绿色用品的使用,例如纸张、器械和药物。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还可以改善医疗过程中的卫生条件。
同时,医院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医疗流程,降低医疗错误的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医院的绿色革命还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企业责任感。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企业的环保行为也越加关注。
医院作为社会服务机构,应当以身作则,积极倡导环保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付诸行动。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医疗人才和合作伙伴的加入,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医院的绿色革命是当前医疗界的一项重要议题。
绿色革命与白色革命
![绿色革命与白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b2bc540fe4733687e21aa46.png)
什么是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一词,最初只是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 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 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 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但它 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 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 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 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 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 展受阻。
白色革命
1838年法国人莱达诺发明聚氯乙烯,此后德国人 又对聚氯乙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28年,美国开始 进行聚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1951年,日本开始试验 用塑料薄膜代替油纸和玻璃,此后塑料薄膜在农业上 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五十年代初期,美国在夏威夷 将薄膜用于地面覆盖。1976年,日本地面用塑料薄膜 覆盖面积已达20万公顷以上,也正是这一项新技术,在 人类农业生产史上掀起了一场以大幅度增产为目的的 “白色革命”。随着世界各国用于地面覆盖的塑料薄 膜种类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目前,“白色革命”仍在持 续和发展。
第五次绿色革命
• 第五次绿色革命是指通过国 际社会共同努力,运用以基 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 术,培育既高产又富含营养 的动植物新品种以及功能菌 种,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 革命性变化,在促进农业生 产及食品增长的同时,确保 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革命的意义
绿色革命小故事
![绿色革命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2bcaa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c.png)
绿色革命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的土地被严重退化,无法种植更
多作物。
村庄里的人们过着贫困的生活,食物稀缺,生活困难。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农民决定为村庄带来改变。
他去找专家咨
询如何恢复土壤的肥沃度,以便能够种植更多的作物。
专家告诉他,他可以通过做农田绿化来改善土壤。
这位年轻的农民召集了村里的人们一起参与农田绿化工作。
他
们种下了各种绿色植被,如大豆、绿豆和小麦,这些植物具有提高
土壤质量和保护水源的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农田逐渐变得绿意盎然。
不仅土壤的肥
沃度得到了恢复,作物的产量也提高。
村民们有了更多的粮食,生
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个小村庄的绿色革命引起了周围村庄的注意。
其他村庄的农
民也开始效仿他们的行为,大规模进行农田绿化工作。
整个地区的
土地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农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绿色革命的成功不仅让农村地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土壤的肥沃度提高,水源得到保护,生态系统得到改善。
这个小故事也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激励着更多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村庄的绿色革命告诉我们,在有意识地改善土壤和保护环境的努力下,我们能够创造美好的生活,改变世界的未来。
外国决策案例
![外国决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e06d1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0.png)
外国决策案例由于我的语言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内容可能表述不够清晰,敬请谅解。
本文将介绍两个外国的决策案例:美国的“绿色革命”和挪威的禁止森林砍伐政策。
美国的“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爆发了反战和环保运动。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的“绿色革命”,这是一项旨在改变美国能源政策的重大决策。
“绿色革命”是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决定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一项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美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减少污染和碳排放,以及增加能源安全性。
在“绿色革命”推行的早期,政府主要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方式来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成熟,该计划逐渐得到了普遍的接受和认可。
事实证明,美国“绿色革命”的效果非常显著。
根据美国能源管理局的数据,2019年美国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已经占到了总能源消耗量的11%,比2010年增长了三倍多。
同时,美国的碳排放量也在逐年下降,这表明美国的“绿色革命”正在逐步实现其目标。
挪威的禁止森林砍伐政策1980年代,挪威曾是一个重要的森林伐木产国。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挪威开始逐步放弃这种伐木经济,转而发展可持续的林业。
在1990年代初期,挪威政府制定了一项禁止砍伐原始森林的政策,即“老母林政策”。
该政策规定,所有保存着原始自然环境和植被的森林都是不可砍伐的。
同时,政府也积极实施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措施,以确保森林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这项政策的实施需要挪威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大力支持。
政府和企业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方式,激励林业企业转型为可持续林业,增加商业价值。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一些基金,用于采取保护措施和植树造林。
这种决策的效果是明显的。
挪威的森林覆盖率已经恢复到了过去的水平,各种野生动植物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此外,挪威的国际形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了全球环保的典范国家之一。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5e3928c6d5bbfd0a78567300.png)
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
如"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水稻"等,在某些国家推广后,曾使粮食产量显著增长。
此后不久,就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主要是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
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
由此有人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国际力量,为发展中国家培育既高产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物新品种。
迄今已发现一种既高产而又能从贫瘠土地中吸收锌,挖掘‚绿并将其富集于种子中的小麦种质;一种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的木薯种质。
色基因‛促进第二次‚绿色革命‛摘要粮食和环境这两大问题,随21世纪的到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这两个世纪难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
本文在追忆人类为解决这两大难题所走过的路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第二次‚绿色革命‛来保障粮食供给、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方面进行探索,即通过挖掘作物种质资源中的促进增产,减少污染的这类‚绿色基因‛促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完成作以探讨。
关键词:绿色革命基因种质资源面对21世纪世界人口将比目前再增加近一倍的巨大挑战,加强农作物生产、保证粮食供给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二大焦点,如何养活21世纪近百亿的人口,怎样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减少污染,使世界农业在良性环境下持续发展,既保障粮食供给,又不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这两大历史使命要靠什么来完成呢?‚要开展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农作物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挖掘与有效利用‛的专家及其它科技工作者经过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得出的结论。
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
![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f4f7a886529647d27285243.png)
菲律宾从1966年起结合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 采取了增加投资、兴修水利等一Biblioteka 列措施, 于1966年实现了大米自给。
我国的杂交水 稻是第一次绿 色革命时期的 杰出代表。
图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推广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单产 80年代末比70年代初提高了63%。在某些国 家推广后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 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 决了十多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
绿色革命应用的主要作物
水 稻
小麦
主要由国际玉米和小麦改 良中心 和国际水稻研究所 这两所机构完成对这两种作 物的改良。
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
利用具有日本“农林10号”矮化基 因的品系,与抗锈病的墨西哥小麦进行 杂交,育成了三十多个矮秆、半矮秆品 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40 ~50 厘米,同时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 的突出优点。
国际水稻研究所:
将我国台湾省的“低脚乌尖”品种所 具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 品种“皮泰”中,培养出第一个半矮秆、 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奇迹 稻“国际稻8号”品种。此后,又相继培养 出“国际稻”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 应性等方面有了改进上述品种在发展中国 家迅速推广开来,并产生了巨大效益 。
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
什么叫做“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一词,在生物学上指一种农 业技术推广。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 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 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 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 。
绿色革命的产生背景
20世纪,随着殖民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这些国家的人口以历史性的速度快速增长。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饥饿和营养不良成 为普遍现象。特别在亚洲,一些国家日益 依赖富裕国家的食品援助。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754b285b9d528ea81c77925.png)
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简介狭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发生在印度的“绿色革命”。
1967—1968年,印度开始了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的第一次试验,结果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印度农业发生了巨变。
广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第一次绿色革命在绿色革命中,有两个国际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个是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以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N.E.勃劳格为首的小麦育种家,利用具有日本“农林10号”矮化基因的品系,与抗锈病的墨西哥小麦进行杂交,育成了三十多个矮秆、半矮秆品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40~50厘米,同时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的突出优点。
另一个是国际水稻研究所。
该所成功地将我国台湾省的“低脚乌尖”品种所具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种“皮泰”中,培养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奇迹稻“国际稻8号”品种。
此后,又相继培养出“国际稻”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面有了改进上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开来,并产生了巨大效益。
墨西哥从1960年推广矮秆小麦,短短3年间达到了占种植面积的35%,总产接近200万吨,比1944年提高5倍,并部分出口。
印度实施绿色革命发展战略,1966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同时增加了化肥、灌溉、农机等投入,至1980年促使粮食总产量从7 235万吨增至15 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菲律宾从1966年起结合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采取了增加投资、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于1966年实现了大米自给。
尽管这类品种存在着要求肥水条件高、不适于旱地种植等问题,但绿色革命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
在推广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单产80年代末比70年代初提高了63%。
在某些国家推广后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
拥抱第二次“绿色革命”
![拥抱第二次“绿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b28d5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0.png)
第一次绿色革命是指在上世纪50年代初,利用“矮化基因”,培育和推广矮秆、耐肥、抗倒伏的高产水稻、小麦、玉米等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活动,使全球的粮食产量提高了约20%。
第二次绿色革命则是指由世界粮食理事会在1990年提出,通过运用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既高产又富含营养的动植物新品种以及功能菌种,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第二次绿色革命从酝酿到发力,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科学技术解决人类粮食安拥抱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育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不仅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有战略意义,对健康、医药、能源、环保等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绿色革命篇全已成为其中的核心问题。
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良种不再是一粒米、一颗豆,而是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计民生安全的压舱石。
杂交育种技术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也是目前为止对粮食生产贡献最大的育种技术。
袁隆平院士主持研究的杂交水稻,从最初的“三系法”到20世纪90年代以光温敏不育系为基本材料的“两系”法,现在又进一步发展到了以遗传工程技术创制不育系的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新阶段。
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揭开转基因的秘密转基因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科恩(Cohen)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上的抗青霉素基因转到大肠杆菌体内,揭开了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序幕。
科学家发现,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不同遗传信息差异包含在这四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基因通过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
转基因是指一种生物原来没有某种基因,而外来的某种基因转到这种生物里面去。
可以说,天然转基因是30亿年来生命进程最普遍的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源泉,没有转基因就没有今天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转基因有两类,一是自然过程转基因,二是人工干预过程转基因,两种方式本质相同。
11、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
![11、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19fe79cbc1c708a1284a44b1.png)
袁隆平 引发了 第二次 绿色革 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 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 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 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磁悬浮列车
动力和谐号
手机,沟通更便利、快捷。
电脑,人们利用它学习、查资料、娱乐。
空调,调节温度,一年四季如春。
电磁炉,人们煮饭不用烧柴火。
洗衣机,省去了时间和人力。
电视,坐在家里观天下
太阳能热水器,省电,洗澡更方便
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
1、什么是绿色革命? 请你从课本中找出绿色革命的资料, 大声读给同学们听! 2、第一次绿色革命是怎么回事?
资料卡
墨西哥科学家培育成功 矮杆高产杂交小麦带来 了第一次绿色革命。
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发展中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
* 主要是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 * 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 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 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 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 展受阻。
界上第一台发电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电机的发明,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英国医学家琴纳采用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病
获得成功,使人类寿命提高到40岁,被称为人类寿 命的第一次飞跃。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使人 类寿命又提高到65岁,被称为人类寿命的第二次飞 跃 3、如果人类能有效地控制肿瘤、心脑血管病、
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西方人惊 呼为“东方魔稻”, 把他称为“杂交水稻之 父”。袁隆平获由国家主席签署的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 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 知识产权 组织、 粮农组织以及多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先后授 予袁隆平八项大奖。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f6b00986bec0975f465e232.png)
• 我国的杂交水稻是第一次 绿色革命时期的杰出代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经济发 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加快 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 确保我们粮食安全的关键 因素,在提高我国农业的 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 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次绿色革命
• 第二次绿色革命由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 次部长会议于1990年首次提出,设想的 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国际力量,为发展 中国家培育既高产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 质的作物新品种。其发起原因主要有2 点:
• 1.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水资源下降,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速 度还将放慢,而人口到2025年将达到85亿,要产生比现在多50 % 的粮食才能解决仅人口增长一项导致的食物需求问题。 尽管第一 次绿色革命的成功实施,是中国,墨西哥,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 家的粮食产量上升了70%,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贫困 和食品短缺的威胁。形势严峻。 • 2.第一次绿色革命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和负面影响 瘠薄土壤的广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无法应用第一次绿色革命成 果。 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以及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种子对水,化肥, 农药的以来,粮食产量在国家间,地区 间,高中低产田间仍存在 较大差异。 由于高产产品对化肥,农药,灌溉依赖过度,导致土壤,水系 污染,病虫害的抗性增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生态和环境问题, 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 农村出现新的两极分化,贫困和妇女作用问题日渐突出。 第一次绿色革命成功地跨越了农民文化素质低,市场不发达和 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障碍,但这些问题都成为现在农业和粮食 生产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障碍。
• (2)技术系统不同 • (3)知识产权的界定和研发 第一次绿色革命依托的主 部门不同 以转基因种子为例,转基因 要技术是植物常规育种和杂 种子主要是由私营公司,尤其 交育种,以及与高产品种配 是由兼营种子与化学工业的跨 套的灌溉系统、化肥和杀虫 国公司研制,而非如第一次绿 剂的广泛使用。而第二次绿 色革命那样——新品种主要由 色革命依托的技术将主要是 公共部门投资研制出来。由此 以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为 带来的种子成本和知识产权问 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 题非常突出,以致成为目前推 其他配套的有利于环境可持 广使用生物技术产品的巨大障 续发展的“绿色”技术。第 碍因素。 二次绿色革命依托的技术, 如研制转基因作物种子所需 的科学技术,比创造第一次 绿色革命农业进步所用的科 学技术要复杂得多。
新绿色革命的兴起及其特点
![新绿色革命的兴起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824346fd0a79563d1e723a.png)
粘 接 ( 重组 )等 等。 克隆技 术则 是使用无 性 繁
殖方 法创造 动 物 植 物 的 新 品种 , 包 括 干 细 胞
工程 、 细胞 核 转移 工程 等。 这 些 工 程 主要在
实验 室 中完 成 , 因 而基 本 上 不 受 自然 条 件 的
限制 , 使 品种 的创 造 精 度 高 、 随意 性 强 , 培 育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后 , 人 们 对 原 来 意 义 上 的绿色革命提 出 了 一些 非议 , 其 中 比较 集 中的是说绿色 革命扩大 了 居 民之 间的收 人差 距 , 加 剧 了地 区之间 发展 的不 平 衡 。 还 有 的 说它 由于大量使用 化 肥 、 农药从 而对 环 境 造 成了损 害等。 另 一 方面 , 由于 大 多数发 展 中 国家 经 济迟滞 , 农业 科研 投人 不足 , 再加 上绿
品种 开 始 出 现 , 2 0 世 纪 90 年 代 后 半 期 迅 速 扩展 , 播 种 面 积从 19 96 年 3 0 万公 顷 、 19 97 年 1300 万 公 顷、 1998 年 280 0 万 公 顷 , 到
一 20 一
1 9 9 年直 指 40 0 万 公顷 。 目前世 界 上 已 经 试 种 的转 基 因作 物有 45 0 个 品种 , 已 被政 府
要粮食作物 的优 良品 种 , 并迅 速在 许 多 发 展 中 国家推 广 , 使 这些 国家 的 土地 生 产率 从 20 世纪 60 年代 到 90 年代 有 了大 幅 度 的 提 高 。
如印度 小麦 每公 顷产 量 从 19 61 年 的 80 0 公 斤上 升到 1 9 90 年 的 2 0 公斤 ; 智 利 玉 米 每 公顷 产 量 从 19 61 年 的 2 0 0 公 斤 上 升 到 1 9 9() 年 的 8 2 0 0 公 斤 。
化学行业的绿色革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共赢
![化学行业的绿色革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共赢](https://img.taocdn.com/s3/m/772062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0.png)
化学行业的绿色革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共赢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寻求绿色革命的路径,化学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也不例外。
如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环保共赢,是化学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化学行业绿色革命的实现途径和环保共赢的重要性。
一、化学行业的绿色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绿色革命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清洁生产等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化学行业作为物质转化行业,其所涉及的生产过程、产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都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实现化学行业的绿色革命,不仅是推动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的需要,也是化学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化学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化学企业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例如,引入高效的反应设备和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减少污染物排放化学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
为了实现绿色革命,化学企业需要加强废水和废气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方法,将废弃物转化成资源,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
3. 推动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绿色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选择绿色原材料和环保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成。
同时,要加强生产环境的保护,建设清洁、安全的生产基地,实现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保共赢的重要性环保共赢是绿色革命的最终目标,也是化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现环保共赢,需要化学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1. 促进产业升级环保共赢不仅可以提高化工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通过引入环保技术和装备,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城市交通绿色革命:最新创新技术带来的交通变革!
![城市交通绿色革命:最新创新技术带来的交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ee5709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1.png)
城市交通绿色革命:最新创新技术带来的交通变革!1. 引言1.1 概述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迫切需要引入绿色革命来改变现状。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最新的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带来了诸多变革,为实现绿色出行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新兴技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和改变。
1.2 背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口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产生的交通需求也愈发增大。
然而传统交通模式所带来的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频繁发生的交通拥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并造成能源浪费和时间成本上升。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寻找更加环保高效、智能便捷的出行模式。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城市交通领域的绿色革命,重点探讨最新创新技术在解决城市交通环境问题和优化出行模式中的应用。
同时,本文还将讨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向以及未来绿色环保出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将对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提出改进建议,并展望个性化绿色出行服务的可能变革方向。
2. 绿色出行新趋势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旨在通过使用环保、节能的交通方式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尾气排放并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以下是几个绿色出行新趋势的例子:2.1 电动交通工具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价格的下降,电动汽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选。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几乎没有尾气排放,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
此外,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也成为人们经济实惠、环保的代步工具。
2.2 共享出行模式共享出行模式正逐渐改变人们对交通方式的认知。
例如,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滑板车现在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中。
这些服务可以很方便地提供给需要临时代步工具的人们使用,并且通过共享使用同一辆车辆,减少了城市道路上机动车数量,从而减轻了拥堵问题。
2.3 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正在改变城市交通运行的方式。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3fe441414791711cc7917ea.png)
提高作物单产: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
改善土地生产能力
防治病虫害
3、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
解决吃好问题,以开发含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为主
4、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
我国农业科学家提出了我国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构想,并将其目标定义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根据这一目标,我国的作物生产不仅要继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用量,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要求我国作物改良应将增加品种的抗病虫性、营养高效利用、耐旱、抗逆等性状作为重要目标。
(3)推广的品种不适于旱地种植
绿色革命推广的品种存在要求பைடு நூலகம்水条件高、不适于旱地种植等问题。这些品种仅在灌溉条件好和降雨充沛的地区得以大面积推广,而在降雨稀少的地区则难以种植。
(4)高产作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
90年代初,又发现绿色革命推广的作物品种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
编辑本段第一次绿色革命
简介
在绿色革命中,有两个国际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是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以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N.E.勃劳格为首的小麦育种家,利用具有日本“农林10号
绿色革命
”矮化基因的品系,与抗锈病的墨西哥小麦进行杂交,育成了三十多个矮秆、半矮秆品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40~50厘米,同时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的突出优点。另一个是国际水稻研究所。该所成功地将我国台湾省的“低脚乌尖”品种所具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种“皮泰”中,培养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奇迹稻“国际稻8号”品种。此后,又相继培养出“国际稻”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面有了改进上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开来,并产生了巨大效益。墨西哥从1960年推广矮秆小麦,短短3年间达到了占种植面积的35%,总产接近200万吨,比1944年提高5倍,并部分出口。印度实施绿色革命发展战略,1966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同时增加了化肥、灌溉、农机等投入,至1980年促使粮食总产量从7 235万吨增至15 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菲律宾从1966年起结合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采取了增加投资、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于1966年实现了大米自给。尽管这类品种存在着要求肥水条件高、不适于旱地种植等问题,但绿色革命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在推广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单产80年代末比70年代初提高了63%。在某些国家推广后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教案
![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684bd776eeaeaad1f3309c.png)
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一、导入:(出示照片)他是谁?你了解他吗?(学生说)据老师了解他曾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让我们一起感受当时的场面。
(出示颁奖词)“感动中国”给了袁隆平爷爷这么高的评价,你猜这是为什么?(学生说,引出他研究水稻引发了第二次绿色革命)二、1、问:什么是绿色革命?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教师补充背景资料: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
人多地薄,人民吃不饱……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剥削阶级的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世纪70年代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出示籼型杂交水稻图)这一消息震惊世界,人们把他的杂交水稻惊呼为东方魔稻(贴:东方魔稻),把他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贴:杂交水稻之父)由此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二次绿色革命。
2、老师这里有组数据,(出示:杂交稻与常规稻对比)大家仔细看,你有什么发现?这么显著的水稻产量,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许多国家纷纷引种,其中就有印尼。
(文字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杂交稻的成功,极大提高了水稻产量,使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得到缓解。
目前,袁隆平爷爷正在研究超级杂交水稻3起,如果成功的话,你知道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吗?(看屏幕:袁自己说的话)三、1、这就是科技的威力。
他带给人类生活巨大的改变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么,你还了解哪些改变人类生活的科学技术,能说出这项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和改变吗?请小组讨论,病人真正李道卡片上,好吗?2、交流。
(提示学生:发明钱是怎样的,发明后呢?)3、像袁隆平爷爷这样能够震撼世界的科学技术的确有很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一起来看。
绿色革命故事演讲稿
![绿色革命故事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32bde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a.png)
绿色革命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和同事们,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绿色革命的故事。
绿色革命,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故事开始于一个小村庄,在这个村庄里,人们的生活过得很艰苦。
大部分人靠农业为生,但因为环境恶化和土地贫瘠,农作物收成不好,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
然而,村庄里的一位智者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
他认为,通过改变种植方法和保护环境,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于是,他开始倡导绿色种植技术,并向村庄里的农民们传授这些技术。
他告诉他们要充分利用有机肥料,不滥用化肥农药,保护土壤和水源。
农民们开始尝试这些新的种植方法,并且逐渐看到了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品质也有了显著提高。
农民们的收入开始增加,生活状况逐渐改善。
这个小村庄的绿色革命故事也逐渐传开,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种植技术。
慢慢地,绿色革命的理念扩展到了更大范围,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农业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改变现状,并付诸行动,我们就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
通过绿色革命,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绿色革命发展的责任。
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和推广绿色技术,倡导环保意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绿色革命的愿景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以上为绿色革命故事演讲稿,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是农业科学家所从事的一项艰难尝试,目的是为了提高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
在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后,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意义真是一言难尽。
]
传统的植物育种和绿色革命
1.当今的世界人口约有60亿,这个数字到2020年,有望达到100多亿,人类所食用的所有食物都来自于植物和海藻,它们把阳光转化成经分解过了的有机物质,供动物和人类消耗。
2.古代的农夫们在经过了选择、贮存和栽培优良品种等一系列活动后,开始了植物育种。
我们目前的农作物都是来自这些原始的各类种子。
自1930年以来农作物产量增加了50%,这一增产的一半功劳应归于植物育种。
就谷类而言,增产高达300%。
植物育种是一项已被证实了的、安全的、对环境无害的技术。
3.植物育种包括把具备所需特点的母种进行杂交,以增加基因变化。
然后挑选出优质的后代,并经几代的发展推出新的品种。
这一过程来得缓慢,并且费用很高,一般需6至10年的时间,植物育种还受制于以下情况,即和某一种栽培的农作物进行杂交的植物必须是有亲缘关系的方可作为改进基因的来源。
4.绿色革命是农业科学家所从事的一项艰难尝试,目的是为了提高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
绿色革命推动了高产作物的推广,改善了灌溉状况,促进了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的运用。
那些引起科学家特殊兴趣的作物特点有:矮杆和直立的生长习惯、统一的成熟期以及对疾病和虫害的抵抗能力等。
绿色革命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增加了。
然而它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严重的障碍,例如:1)水资源有限,土地贫瘠。
2)贫困国家的很多农民负担不起农田所需的投入。
3)粮食储存和销售制度不合理。
4)高产品种替代了本地品种,导致基因多样性的下降。
5)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速度。
植物基因工程
5.植物显示出一种不确定的生长形式,也就是说一些成熟的植物体细胞具有分化成任何器官的能力。
因此,毫不奇怪,很多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可以从一株完整的植物中分离出来,然后移到某种特定的化学媒体上去生长。
这就是植物细胞和植物组织培植的基础。
6.全能性是指某一单个细胞能够再生成一个成熟的、有繁殖能力的成年有机体。
很多种类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在栽培中诱使细胞不断地孽,或诱使其分化成一些各不相同的器官,甚至分化成一种再生的植物,这一切都是受到组织栽培媒体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植物荷尔蒙的控制。
7.在栽培中,植物细胞可被当成微生物一样对待。
大量的细胞可以在一个小范围内显示出来并进行挑选。
栽培中的细胞能产出有价值的二级化学制品,原生质体可经诱导后融合形成新的杂交品种。
组织栽培也是农作物微生繁殖的基础。
最后,植物细胞还被广泛用作与外来DNA进行基因转移的目标。
但并非所有农作物均能轻而易举地进行培植,一些物种再生以后根本长不大。
在很多情况下,某些农作物种类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更易栽培和再生。
8.植物细胞能同外来的DNA一起受到改造,外来DNA可来自任何有机物,并非仅仅来自具有性别之分的植物种类。
这是植物基因工程的基础。
通过该工程,科学家最近培育出了一些独特的植物,它们自身能够产生出天然的杀虫剂,可以承受各种浓度的化学除草剂,其结出的果实成熟缓慢,宜于长途运输。
很多科学家、种子公司、国际经销商和产粮部门都认为,未来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量、生产出消费者想要的新型食品的最大希望在于基因工程。
然而,对此人们也有很大的争议,那就是消费者是否对基因工程食品感到放心。
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困难
9.养活世界人口,尤其是养活当时被称作第三世界的人口,是六十年代未七十年代初备受关注的问题。
当时全球人口已达37亿,是50年前的二倍。
每年新添七千万张嘴,其中90%在发展中国家。
有9亿多人的口粮得不到保障,他们没有足够的食品填饱肚子,过上富足的生活,而还有比这更多的人则生活在贫困之中。
为了供养新增的人口,每年大约有一千二百万公顷的土地被开发用作农田,面积相当于了整个孟加拉国。
人口增长、饥饿泛滥、贫困肆虐似乎预示着灾难的来临。
一系列自然灾害,如萨赫勒地区饥荒、袭击印度和孟加拉国的龙卷风及苏联的干旱,使问题雪上加霜,毫无疑问,对世界粮食危机的担心也开始有增无减。
1973年,石油价格上涨和苏联出其不意地购买世界绝大部分剩余小麦,这些作法对持续已久的粮食危机感更是火上浇油。
10.亚洲是最受关注的地方。
专家预言饥荒就在眼前。
1968年,诺贝尔奖得主冈纳·默达尔警告说,印度供养5多亿人口将有困难。
还有一些人断言地球上人口增长的极限很快就会到来。
然而预言中所说的这些情况并未出现。
以种植高产农作物,尤其是种植水稻和小麦、增加灌溉、推广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为主要形式的绿色革命,再加上更加合理的农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人们预言中所说的饥荒和饥荒的广泛肆虐。
11.在七十年代,亚洲谷物产量受谷物单产量大幅度上涨的推动增长了三分之一。
仅小麦产量一项就增长了百分之七十。
在水稻耕种方面,新品种的水稻就占了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三。
亚洲粮食产量的显著提高归功于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归功于制定国家政策的有识之士和国际赞助者的支持。
到1980年东亚和南亚饥饿人口减少了一千多万,降至六亿五千万左右。
12.绿色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越出了农民的田野。
农业是亚洲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和东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每年农业增长率达到约5%。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对消费品和其他一些商品的需求增加了,从而刺激了其它领域经济的增长。
印尼、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在这10年中每年增长百分之七以上。
13.然而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从绿色革命中获到了益处。
由于绿色革命的农业技术重点是放在水稻和小麦两种作物上,并严重依赖于化肥、杀虫剂和灌溉的联合使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被排除在外。
但也有几个国家例外。
肯尼亚农民在七十年代前半期玉米增产了四倍。
在哥伦比亚,由于使用了新品种,到了1975年,水稻产量翻了一番还要多。
14.到了1980年,人们普遍感到世界粮食危机已经过去。
自1970年以来,全球粮食供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谷物储备丰足。
人们普遍感到绿色革命正在解决粮食不足这个问题,非洲和拉丁美洲踩着亚洲的脚印随后跟上来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15.但是在整个80年代,非洲因遭受了一连串的干旱而举步维难。
埃塞俄比亚和苏丹遇到了严重的饥荒。
在拉丁美洲,热带森林每年以800万公顷的速度被烧掉。
在亚洲,地下水正被耗尽或污染,可耕地被盐碱化并受着水涝侵害的现象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涌现,随着农民不断地开垦新的土地,植物群和动物群正在消失。
农民和农业劳动者逐渐注意到过分使用农业化学品的后果。
同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继续不受控制地增长。
16.虽然绿色革命避免了人们预言的粮食危机,但却不足以彻底消灭饥饿。
储存设施不足以应付丰收;农民经常不能及时进入市场;害虫和丰收之后的损失常使增产大打折扣。
即使粮食供应增加,也不是每个饥饿者都能得到食物。
那些买不起食品的人还在挨饿,那些负担不起种粮食所需投入的人也在挨饿。
虽然绿色革命提供了一些农业与非农业就业机会,但这些机会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求。
许多因技术发展而引发的难题仍旧层出不穷,贫困依然十分普遍。
17.这时候,出现了一些批评意见,提醒人们注意滥用或过分使用绿色革命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后果的,注意在发展和使用新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妇女及她们的一些看法,对绿色革命不能推广到非洲的问题也要重视。
同时人们又有了新的关注的焦点,如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机和需要重新组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等等。
18.绿色革命失去了势头。
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目光从农业转向其它领域,对农业的双边和多边支持开始下降。
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削减了农业开支,他们过去曾对农业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现在这方面的支持也减少了。
尽管财政支持减少,但对环境、性别和地域的一些忧虑已赢得了人们的关注。
民间努力促使人们注意这些问题并寻求局部解决办法。
各国及国际农业研究开始重新考虑其研究重点。
19.尽管速度慢了下来,到1990年为止,饥饿的人数比20年前又少了一千五百万,而要吃饭的人口比以前又多了十五亿。
在东南亚、东亚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小部分地区经济也取得了进步。
我们在努力向使农业能够养活人口,同时又能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
我们认识到饥饿不只是生产足够粮食的问题。
绿色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20.绿色革命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饥荒不是自然灾害的结果而是政策不当所致;人们首先必须拥有资源,以种植他们所需的粮食,或者获得进项以购买粮食;农业必须作为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发展必须以提高现有耕地的产量为目地,以保护自然资源;农业技术必须与开明的经济政策相结合。
21.绿色革命给我们赢得了时间。
绿色革命,加上研究和技术投入以及更加合理的政策,给我们提供了防止世界粮食危机的工具。
它让我们明白了农业在养活人口、消除贫困以及促进经济的广泛增长等方面的极端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