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资料

合集下载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于中国文化中千百年来。

陶渊明的诗歌以唐宋八大家之首,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评价他为“诗神”。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一、生平概述陶渊明出生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原籍江苏泰州市靖江县,祖籍江西于都县,是中国南朝时期善文名士,他的家世显赫,曾祖父陶侃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将领,父亲陶青是东汉末年的大臣,对陶渊明十分疼爱。

陶渊明年少时聪明机智,学有余力,对经书、历史等方面都有深厚的研究。

他还曾经参加过举行诗经讲解的庆赞学派。

后来,陶渊明历任上虞县令、太原太守等职,他对贬官、流亡、官尽、入山等不同的官场人生态度和思想变化,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记录,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二、主要作品陶渊明的作品主要包括散文、诗歌与书信。

在广泛的文艺作品中,以诗歌为最。

他的诗歌主题多样,不仅仅包括了官场人生、亲情友情,还涉及到爱情、自然、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有《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于304年所写的一篇散文,它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群人在一个美丽的桃花花园里建造了自己生活的乌托邦,他们在这里肆意畅游、和平安居,一直到死都不离开这个地方。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写给朋友的信中描述的一个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场上奸诈不堪的批评。

三、艺术特点陶渊明的艺术特点是“清新、自然、醇厚、幽远”,他的诗歌写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醇厚朴实,笔调幽远深邃。

他的诗歌中有浓厚的田园风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躲避官场和政治阴谋的厌倦,也热爱自然风光,写下了很多美景和文学启示。

他的作品倡导诗人要有理念,要对自己的心态、情感、行动有准确、形象、明晰的理解。

四、影响陶渊明的诗歌充满着乡土气息和深邃的情感,长期以来广受人们的喜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方向,也成为历代文学家所学习的对象。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陶隐,汉族,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北齐权臣高欢之乱时,随父亡命江南,遂长居吴兴(今湖州),潜心农耕,并发展了他的文学才华。

他一生多为游士,跳脱了封建士族的禁锢,追求自由自在的游人生活。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文不仅哲理深刻,而且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具有深深的人文主义精神。

他的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拟行路难》等等,其中,《桃花源记》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杰作,被誉为“中国田园诗散文之大成者”。

陶渊明名言名句: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归去来兮辞》这句话中的“任重而道远”是经常被引用的,意思是说选择了某个目标,既然已经开始了,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无论前途多么艰险,多么不确定,就像行走在漫漫长路上,前方看不到尽头,但要坚强不屈地走下去。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记》这句话是陶渊明最著名的诗句,传达了陶渊明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句诗也被广泛引用,有时用来表现自由自在、闲散逍遥的生活态度,有时也用来表达对浓郁田园风情的向往。

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酒》这句话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由无拘的游士生活的向往,形容他与世无争、心境豁达,浊酒、茅草屋与遥远家园之间的对比,借以表达了陶渊明对此生归属问题的深刻思考。

4. “忆昔霍去病,业就功三春。

他日江东子弟,能否记得吾名。

”——《归去来兮辞》这句话以写作人自己嘲讽自己的方式谈及他在世界上留名的艰难。

陶渊明之所以写下这句诗,是因为他一生多次遭遇的政治风雨以及游士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不能参与到斗争和政治权力斗争中,他不过只是农民和游士,独自寻求他的人生归属。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田园诗人。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其中很多句子和文字被广泛引用,成为了经典的语句和名言。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1]”,谥号“靖节先生[2]世称”(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

[3]大约生于365年。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父名史不载,存疑。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小组。

前后经过近20年的调研考证,他们确认陶渊明于公元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

公元393年陶渊明时年29岁,与妻及子离开南山陶家坪。

此后陶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

其间,陶渊明因王氏妻亡,继娶浔阳翟氏。

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与妻翟氏带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11年后,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

上述考证的结果,第一次给了陶渊明生平事迹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田园诗两晋时盛行玄言诗,思想内容空虚狭隘,浮浅乏味。

而陶诗异军突起,平淡自然,为当时沉闷的文坛吹进清新的春风,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诗表现了淳朴的农村生活情趣,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表现出坚决与污浊政治决裂的情操。

关于陶渊明简介资料

关于陶渊明简介资料

关于陶渊明简介资料本文是关于关于陶渊明简介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陶渊明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0xx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人物生平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

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

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仕宦生涯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陶渊明的资料

陶渊明的资料

陶渊明的资料陶然亭记人物:陶渊明,字仲宣,谥号至真公,又称陶大师、诗圣、文圣,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文学家之一。

明静真公,生于中国江苏乡村,有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去世后,他十五岁离家背井,前往上海,他曾历任府学主簿、彰明知州,但最终因“静观己过”罢官,定居乡里,以书画、诗文闲暇。

陶渊明的诗歌以其自然的语句、浪漫的情怀,唯美的笔划以及充满寓意的艺术美式而著称,他的眼界广阔,写诗居下庸说,使人们看到一种新的、深刻的精神世界,这也使陶大师得到了浓厚的唐诗影响,精巧而充满意味的词句实现了高超的文学艺术表现。

陶渊明的诗歌大多都怀古及悲叹,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其在旷野弥漫的气氛中显得更加的淬砺及富于憧憬,陶渊明的诗歌抒情通休充满思乡之情,运用了婉约、绮丽的语言,写出了祖国荒凉的田园风韵和家乡的古韵,并表现出了陶大师深邃的远志及宁静的悠远思想。

陶渊明在艺术上有着独到的成就,他的文章中充满着深刻而又内含持久思想。

他十二字总结“吾道一以贯之”,蕴涵了一种以自觉实践为基础的道德观念,也被当时官僚精英们所推崇;他另一字句“荀彧日涉大川,谁知其深”,被郑板桥乃至后世称为“荀彧深句”,亦被人们收录为成语。

另外,他的家政思想也令人叹服,他认为,家庭的秩序要以行政的规则为依据,他发起“节量”的倡议,传播作息规律和生活节约的思想。

陶大师的思想在其传记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陶大师的一生为经文,将他的思想描写得恰当入微,洋洋洒洒,使外人了解陶大师的思想和文雅、心 profound、敦厚、严谨、庄重。

总而言之,陶渊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文学兼备,生命健康而有深奥思想,和仁厚、平和、勤勉之德。

他的古典诗文令人赞叹不绝,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古代文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古代文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古代文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古代文人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和爱国诗人。

他的诗歌书信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民情怀和对家国兴旺的祈望,被誉为“诗圣”。

陶渊明生于东晋时期,即公元365年,原籍南阳,家境优渥,但性情孤高不屑于权势。

他年轻时曾任官,但因政治立场不同而被贬至边疆,此事件便成为后来陶渊明生平的转折点。

陶渊明辞官后,开始了漫长的隐居生涯,他拥护的是衣锦还乡的理念,希望能够自足自给,远离纷扰,农田自耕,他的这种生活方式被后人称为“田园诗派”。

陶渊明的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他所倡导的“以小康为荣,以自给为乐”的生活方式,对后人的影响也深远。

他笔下的农家和田园景物,充满了生命力和自然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诗歌更是被后人推崇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田园诗歌包含了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民间意识形态,深深打动了广大的读者。

而《桃花源记》一文更是成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人们在偶然情况下发现的一个世外桃源,这个桃花源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

陶渊明的人生观是“白首不相离”,这种情感主题主张大约是一种对爱情与友情的超越,讲求一种淡然从容的人生态度。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情感与人生智慧,被誉为人文主义的早期代表。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与水平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

在东晋文人中,陶渊明被誉为“诗圣”,而且由于他的卓越成就,被后人视为是古代文学的顶峰之一,他的作品包括了田园诗、散文、书信等、同时还涉及到历史、哲学、诗学等多个领域。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的创作追求自然、真实、淳朴的美学观念,强调情感与思想的紧密结合。

他的田园诗歌、散文以及书信等作品,青春时期崇尚明确的政治思想,中年之后转向追求自然人生和世态炎凉的现实,后期的作品则表现了生命的哲学体悟和隐士之道的人文关怀。

总之,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人文主义代表。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呢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呢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呢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人物,他的诗文不仅被称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品,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他虽然出身于社会上层,但他对于民间生活的深入了解,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怀,从而使得他的文学风格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做了一位高官,还著有大量的诗文,其中不乏经典之笔。

下面我将就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和名言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简介资料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江西泾阳(今峡江县)人,生于公元365年,死于427年,享年62岁。

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曾担任过豫章太守、临川太守、太常等官职。

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因为王莽干政等原因而离开官场,隐居在各地田园之中,同时也参与和平、善政、救亡的行动。

在他的田园生活中,他坚守了“去俗从真”的信条,追求了人间真情和道德美德,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之作,给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

二、代表作品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最早见于《太平广记》,是一篇文言小说。

它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式幸福社会,人们在那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阳光温馨,水波澜澜,民风纯朴,乌龟鹤鸣,鸟语花香。

这篇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2、《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一首诗,与《桃花源记》相对应。

他在绝望中回头看自己曾经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然后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然,回到真实的生活。

这首诗反映了陶渊明的思想倾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他追求真实自我的渴望。

3、《饮酒》《饮酒》是陶渊明的一首诗歌,写饮酒忘忧的情景。

他感叹人生的短暂,抛开了外界的纷扰和烦恼,畅饮美酒,宛如置身于聚会的欢乐中。

这首诗歌表达了陶渊明乐观的人生态度,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要追求自我幸福和快乐。

三、名言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是陶渊明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事业成功后的困难和成就感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苦乐的理解。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陶渊明,一个不朽的文化巨匠,他的文化底蕴深厚,作品流传千古。

陶渊明,一个草木悠悠、山水幽深的人,如今被后人亲切地称为“陶渊明先生”,成为了千古文豪。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陶渊明的地位不容置疑,他的诗作、散文以及《桃花源记》等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成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一、个人简介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人。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化人,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其文学造诣深厚,被称为“陶渊明先生”。

陶渊明在他的人生中曾经经历过很多颠沛流离的生活,在他22岁之前,他在京城做了一名政府官员,直到咸安七年(公元384年)的八月,他才辞官归隐,离开了都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二、作品简介陶渊明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他的一生中,他写了很多著名的诗、散文和文学作品并以其简练而丰富的语言风格闻名于世。

以下是他的代表作品:1.《桃花源记》: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记录了一个幸福美好的桃花源,反映了作者对乱世的不满和对片刻安宁的渴望。

2.《归园田居》: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秉持着自己的信念,过着简单而自在的日子。

3.《饮酒》:这是一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对于饮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升华。

4.《读书》:这是一篇散文,陶渊明在文中阐述了自己对于读书的理解和看法。

5.《桃花源》:这是一首诗歌,描述了作者发现桃花源时的情景,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6.《闲情偶寄》:这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日常生活中见闻和思考的点点滴滴,在文中反映出了作者对于人类命运和自我的探索。

三、创作风格陶渊明的创作风格简洁明了,他的文字流畅自然,洒脱不羁,给人以美好心境,松弛身心。

他的创作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互融合、万物归一,又有抒发士子情怀的特点,从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总之,陶渊明先生的创作生涯至今仍广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他的美好思想和杰出贡献将永远刻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上,成为我国文化的一笔重要财富。

陶渊明作者的简介资料

陶渊明作者的简介资料

陶渊明作者的简介资料陶渊明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擘,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还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陶渊明的生平、家庭背景、文学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简要介绍。

一、生平陶渊明生于三国时期的吴郡,即今天的江苏苏州。

他的家庭背景很优越,父亲陶弘景是一位地方官员,家境富裕,但陶渊明对家族的繁华并没有过多追寻。

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自己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十二岁时就已经精通《诗经》、《楚辞》等经典,并开始写诗。

陶渊明十分擅长诗歌和散文,对山水田园、自然风光的描写非常出色。

他在文学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太康的任命,后被调到泾县任县令,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为他后来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二、家庭背景陶渊明是一个名门望族的子弟,他的父亲陶弘景也是一位地方官员,而他的母亲来自于南阳的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

这让陶渊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在家庭教育方面,陶渊明也受到了严格的约束,但他的个性比较自由,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经常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陶渊明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巨匠。

三、文学成就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十分显著,他在诗歌和散文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的诗歌不仅流传至今,而且被誉为“山水田园之诗”的代表作,他的散文也是国内外都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一。

陶渊明擅长的是田园、山水的描写,多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强调自然美的表现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他的作品无论在语言、思想或形式上都被认为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对中国文学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享有“田园诗之祖”的美誉,而且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位巨匠,他对文学史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被广泛传播,而且在国外也受到很高的评价。

陶渊明的文学风格、人生态度和思想深度都被视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对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呢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呢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呢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等多重身份的兼备者,被后人誉为“文学圣人”和“陶城先生”。

他的诗文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人学习、研究和传承的对象。

本文将对陶渊明的生平、文学作品、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以期更好地了解陶渊明及其文化遗产。

一、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南阳新野人。

据史书上的记载,他生于东晋永初元年(公元317年),卒于永和元年(公元427年),享年110岁。

陶渊明的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祖父是当时的一位州刺史,父亲则是一位高级官员,他本人也进士出身,曾任过官职。

然而,陶渊明对政治生涯并不感兴趣,他一直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因此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才是他真正的田园天才。

陶渊明自幼喜欢读书,精于诗文、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崇拜。

在南京当官时,他因为不喜欢官场政治的勾心斗角而辞官回家,隐居在当地的五柳山下,过着田园诗人的生活。

他没有埋头苦干,而是呼朋唤友,谈天说地,把自己的生活娱乐化,使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逐渐形成了“五柳”风范,人们常常用“五柳先生”来形容他。

二、陶渊明的文学作品陶渊明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他的诗歌充满了感性的东方风情,自然、生命、梦境、孤独等主题贯穿始终,挖掘人类内在情感,向人们传达生命的真谛。

陶渊明的诗歌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情趣,以追梦的精神、达观的态度、乐观的目光,倡导自由、平等、和谐、民主、幸福的田园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记》,这篇诗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民主思想的重要载体。

诗歌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让人们感到无尽的遐想和憧憬。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读者喜爱。

三、陶渊明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之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完整版)古代诗人的生平介绍

(完整版)古代诗人的生平介绍

古代著名诗人的生平资料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

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

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

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哪个朝代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哪个朝代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哪个朝代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是东晋末年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散文家和画家。

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人物,也是古代文化史上的人才。

陶渊明出生于东晋末年372年,他的祖先是东汉时期的汉将陶谦。

陶渊明的父亲陶濬,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才华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对陶渊明的影响深远。

从小,陶渊明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并且投身于农耕业和诗歌创作。

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公元395年九岁时被送到长沙的国子监学习。

他在学习期间,开始产生了对当时政治黑暗腐败的深刻认识和痛恨,对他的后来的社会观念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公元402年,陶渊明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苦练,参加了文学科举考试并得到了高分。

在他15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他父亲的离世使他经历了精神上的剧烈冲击,但他仍然奋发向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后来,陶渊明转而投身到官场,出任其父亲曾经的职位。

但是,他对当时朝政的不满,逐渐深化。

因此,他曾于公元405年向官场抗议,用辞激烈,因此多次被贬谪到边疆地区。

在陶渊明的创作生涯中,他最为著名的是他的诗、散文和书法作品。

他的诗歌富有灵魂,意境深邃,风格清新,充满着垂涎于自然的感性情感。

散文则更为优美,流畅,简单清晰,而且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反文化色彩。

总的来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名人,他为中国文学和艺术最高峰的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文学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都对中国文学、哲学、思想和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关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关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关陶渊明是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田园诗人之一。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死于公元427年,他的诗歌深受世人喜爱,他的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等,这些古诗不仅描绘美景,更是表现出了他对人性、自由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陶渊明出生于豫章(今南昌市)一个世家,但他却不愿陷入享乐的生活中。

他自幼喜爱读书,特别是诗歌,一直致力于学习和思考。

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有着特殊的热爱,尤其喜欢闲适自得的生活方式。

他对官场的腐败和政治的黑暗,深深地感到失望和痛心。

因此,他毅然放弃了功名利禄,并隐居于乐山之阳,以“菜鸟叟”自称,专注于耕种和写作。

在乡村生活中,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这些诗歌以清新、率真、感人、自然为特点,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他的诗歌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以及农民的困境和生活状态,为田园生态的美好与和谐展现了一个完美的图景。

陶渊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主张人性本善,追求自由和平等,反对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文化的衰落。

他所写的许多诗篇,皆是激励人民奋斗、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动人篇章,它们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真正的内涵。

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更是在生与死、人类与自然的思考中表现出了自由、人性和理想的完美融合。

他的诗歌具有触动人心、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形成了很高的文化魅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陶渊明的诗歌被视为经典,伴随着中国文化长盛不衰。

他的诗歌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珍贵的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歌都为人们所推崇和解读,而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桃花源记》记录了一个崭新的乌托邦,他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这个社会模式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在这里过着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通过这个故事,陶渊明想表达的是人类永远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生活却常常给我们带来迎面而来的阻碍。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诗词作品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诗词作品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诗词作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语言准确、富有哲理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其代表作品。

1. 陶渊明生平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江西临川人。

生于三国时期晋朝的西晋末年,逝世于南朝宋元嘉六年(约公元427年)。

其先祖是晋明帝司马绍的玄孙司马义方。

父亲陶濬曾经担任过太尉、中书监等要职,但在德政遭受黄巾起义的压力下,隐居田园。

陶渊明自幼聪颖,博学多才,喜爱游历名山大川,体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也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熏陶。

他在政治上曾经历过隆盛和衰败两个阶段。

早年任丹阳尉、射声校尉等职,后来因心灵压抑、不满于朝廷的腐败和统治的黑暗而出官归隐。

这一时期,他放弃了世俗的政治权力,全身心地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人生哲学的研究。

陶渊明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播,而且悠久影响至今。

他的文学成就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被后人视为神仙雅士,儒采俱佳,诗词歌赋堪称圣品。

2.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陶渊明的作品以山水田园、闲适自在、人生哲理为主题,反映出他深沉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感。

(1)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文学创作中最为优秀的部分。

他以饱含情感、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广阔、清新、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质朴、快乐、自由的农民生产生活,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例如:《桃花源记》:“及至极峰,云气濛濛,晦冥不见。

微风过,吹我衣衫,落叶舞,迎我人。

怪石嶙嶙,苍松挺拔。

有水临之,长柏千株,白沙为路,此路非拾人之足所至。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哲理诗陶渊明在其文学作品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思想,这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看似以美景和人物为中心的诗句,实则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描写,来表现他对“人生为何而来?唯有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然之中才是真正幸福”的思考。

陶渊明的简介和代表作

陶渊明的简介和代表作

陶渊明的简介和代表作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文学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而是延伸到全世界。

他的诗词作品被广泛传颂,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陶渊明的简介和代表作。

一、陶渊明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中国东晋和南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农学家。

陶渊明的祖籍在临淄,但本人生于临江的一户陶家,故称陶渊明。

陶渊明的父亲为荥阳丞,故陶渊明年轻时也曾在官场历练多年。

陶渊明乃中兴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早年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与当时八玄派结识交往,并创作了许多玄学诗作。

但后来,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逐渐沉浸于醉翁之意的生活情趣中,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文之美的追求,主张齐家治国,倡导安居乐业,多发美好和高峰追求的理念,使他成为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有着深刻洞察的人文主义作家。

陶渊明在千古名作《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欲欣随路种花,又恐多累之。

他的这句话,被正视和漠视的古代中国贵族主张对自然、人文之美的追求,受到了现代人重要的启示。

二、陶渊明代表作1、《满江红》这首作品,是陶渊明代表性作品之一,它形象地描写了秋天的凄凉和落叶的凋零:伯牙弹箜篌,历尽沧桑带不同人的哀愁,传唤出邓夫人身亡后之丧莫名等种种的爱恨情仇。

歌词激扬琴声,抒发着诗人浓浓的怅然感慨,抒发了他对人事沧桑的思考和发出的呼唤。

2、《饮酒》《饮酒》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经典唐诗之余,同样触及人心灵层面。

诗中流露出的,是陶渊明年少潇洒、自信、高贵、热情、欢快的风格,为官措辞,辞仙观日月,醉翁抱瑶琴,又感性地讲述着人生的感悟:红尘几许,风云别离,心中路途几多风景,生命的开天真意义,使我们飘然欲飞。

3、《归去来兮辞》作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归去来兮辞》婉约清逸,清新自然,充满了自由和向往。

诗人在蕴含追求华丽,寻找明媚时,同时又始终向幸福、宁静追求。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资料陶渊明生平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陶渊明 的简介资料

陶渊明 的简介资料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陶渊明,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史上的重要文化人物之一,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字元亮,号露坡,晋代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生于陶家洼,故自称陶渊明。

他出生于东晋光熙年间的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一位儒家学者、书法家和爱好古琴的音乐家。

陶渊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充分接触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氛围,从而培养了对文学和艺术的浓厚兴趣。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那个时代是南北朝时期的晋朝。

他的历史记录非常少,知道他的资料主要来自他自己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思想、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

作为一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田园诗。

这种诗歌风格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田园景色和自然环境。

在他的田园诗中,他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的赞美和热爱,反映了对“山水田园”的向往和追求。

其中最著名的诗歌之一是《桃花源记》,这篇故事性的散文文学作品,是关于人们在一个避世之地过着美好幸福生活的一个童话风格的故事。

它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憧憬,也表达了他对人性本质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此外,陶渊明还擅长于书法艺术,他的书法技艺精湛。

他的书法方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被看作是他诗歌实践的延续和表现形态的拓展。

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和对文学、艺术和哲学的贡献至今仍受到广泛的崇敬和赞赏。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类生存的实际问题,但以上所有作品都表达了一个人类可以追求的和实现的美好愿景,这是数百年后依然做何启示让人类心生共鸣的。

陶渊明简介20字

陶渊明简介20字

陶渊明简介20字
陶渊明:神仙一般的诗人。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年至南朝刘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崇尚田园生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陶渊明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成功。

由于朝廷的腐败和政治斗争,陶渊明多次辞官追求田园生活。

他选择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写下了许多令人陶醉的诗篇。

陶渊明的诗作主题广泛,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田园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

他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安慰。

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辛酸,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传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希望。

陶渊明被后人尊称为“神仙一般的诗人”,他的诗作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

他的田园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人们所喜爱和推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过。

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该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

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

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

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
归隐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节操:
陶渊明的归隐并非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本真。

他本来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来就“不慕荣利”,凡事喜欢率性而为。

仅仅是为了吃饭,才不得不去做官,而做官的日子对他来说仅仅是“心腹口役”,“心为形役”。

做官之后,黑暗独裁、等级森严的官场生活和他的本性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辞官归隐,追求本我、本真,还是改变自己,学会阿谀奉承、谄媚求荣,得到一种立足于官场的所谓本领?陶渊明选择了前者。

因此,他的辞官归隐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

这一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对自己的真实、足够的务本求实的品质、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足够的独立人格的支撑才能做到的。

“乐天安命”的人生情怀非但不完全消极,而且是一种豁达、一种达观,一种智慧、一种真实。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受,如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受,如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受,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受,本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真实的,人人都会有的人生感受。

基于这种感受之上所产生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态度,尽管有消极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豁达、一种达观,一种智慧、一种真实。

“乐天安命”的人生情怀,和陶渊明务本求实、不慕荣利、追求本真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高度一致的,因而也能不因此说他不乐观、不积极、不上进。

“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

对于中国古代的文人来说,心中有着两个永远解不开的情结:或是出仕或是归隐。

......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抿灭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译文: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三仕三退
致仕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

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

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

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

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

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

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

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

同年,渊明卒于浔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