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之一: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推进是促使学校大规模扩张的原因,其中政府推动和名校逐利是促使超大规模学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学校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教育官员的教育需求得到了彰显,而学生的教育需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保护。优质教育资源被泛化,偏离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

值的本义。

观点之二:从学生的角度看,由于学生人数过多,超大规模学校生均占有的学校空间和设施十分有限,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学习和活动空间。学生难以充分参与学校活动,难以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加之超大规模学校往往班额过大,教师教育教学负担过重,难以细致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学生接受的教育关照度低下,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

观点之三:超大规模学校的发展导致管理幅度急剧膨胀,在安全和升学率的双重压力下,学校的工作重点就可能从教育性活动转向管控性行为,起源于学校基层德育管理组织的年级组的地位凸显,其职能被综合化,作为学校学术组织的教研组也被赋予了相当程度的管理职能,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层化倾向将伤及学校组织的专业性基础。

观点之四:示范性高中的超大规模化给校园安全带来隐患。学校学生人数过多,管理难度自然加大,特别是课间进行广播体操、体育活动、放学等特定时段,楼道拥挤,运动场人山人海,校道人流、车流混杂,

安全隐患大;超大规模学校大都有学生住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场所极易出现安全问题,管理上稍有不慎,就将产生安全问题。

观点之五:学校规模的扩大,会使学校组织更加复杂,也趋于分化,可能造成学校组织管理的官僚化、制度化、严密化。超大规模学校组织变革滞后于规模扩张。超大规模学校出现的管理问题最主要的根源是学校的组织管理变革滞后于学校的规模扩张,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成为组织持续发展的极大阻力,设计并建立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最大的支持并使他们最方便地获得资源、实现最佳绩效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未来成功的必备要素。

观点之六:示范性高中评估方案要求高中班数不少于18个,每班不少于50人,校均在校生数要求达到900人以上,规定了最低规模标准。但一些正在进行示范性高中建设的学校提出的学校规模设想大多在3000人以上,有的已经达到5000人甚至更多。超大规模高中学校的出现隐藏着规模不经济、过高负债、制造新的区域、城乡和校际不均衡等风险。

观点之七:学校的规模应该适当。在美国高级中学最佳规模值研究中,里依的结果为1675人;奥本斯的结果为2244人;柯恩的结果为1 500人与2244人,其平均值为1850人。在美国现有资源分配形态下,学校适宜人数约在2000人左右。北大闵维方教授在分析学校生均成本行为后,指出我国高校规模达4000人时,就比较接近适度规模了。刘宝超认为,中学以每校24-30个班,每班40-50人,全校960-1500人为宜。马晓强认为,将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控制在1400人左右较为合

适。耿申针对北京市提出的具体标准,独立高中每年级6-12班,合计1 8-36班,学生数720-1440人。

从以上有关学者的观点来看,超大规模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增多、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发展空间受限、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系列问题。同时,一些学者明确表示不赞成学校规模的盲目扩张,希望加强规划、统筹兼顾,加强对示范性高中办学适度规模的宏观研究、监管和评估管理,正确处理示范性高中办学规模扩张与示范性高中固有特性、与普通高中发展的关系。

针对当前超大规模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工作。

1、进一步加强科组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力量。在肯定年级组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作为学校开展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教研组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即使实行年级组办公的学校,也应该尽量创造条件保证年级组内学科组的相对集中。对于类似于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新兴学科,应尽量实行教研组集中办公。在注重面向学校全体教师开展教育理论、课程理念、教学方法等通识性培训的同时,必须充分依托教研组的力量,高度重视学科内专业知识、技能、精神的培训。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要尊重年级组的意见,也要充分尊重教研组的意见。

2、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利用健康的网络信息资源延伸学生学习的时空,利用交互的电子教学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利用全方位的监控系统保障校园安全,利用全面的家校互动平

台实现提前订餐、预约访问、课程选择、功能场室使用申报、意见反馈等多种服务,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整体提升学校运作效率,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3、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不断探索新型组织管理机制。为了克服年级规模过大,学生关照度不够的缺陷,许多学校实行的年级分组管理模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探索。为了克服部门职责分立过细导致职能整合不够的缺陷,可以借用商业管理中“项目组”组织形式,来推进学校的专题性工作。实行适度的行政落组、行政落级,将学校的线状管理组织编织为网格化管理组织,互相补台,互相促进,可以拉近层级间距,调动多种力量,实现整体共赢。

4、进一步创新管理方法,不断寻求优质教育教学形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能够根据学生的年级、课程倾向、个性潜能的不同,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方法。切不可因学校规模庞大、便于管理,而将管理目标统一化、管理方法简单化、管理方式标准化。有些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尝试导师制,在生活管理中尝试学长制,在教学管理中强化团体功能,在评价管理中重视目标跟踪考核等,这些管理方法都值得借鉴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