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核心词汇1. 家庭居室类词汇:bedroom 卧室living room 客厅;起居室study 书房kitchen 厨房bathroom 浴室;洗手间2. 生活物品类词汇:bed 床phone 电话table 桌子sofa 长沙发fridge 冰箱3. 运动与活动类词汇:basketball 篮球football 足球jump 跳skate 溜冰swim 游泳well 好(作形容词或副词)can't 不能fly 飞have a try 试一试4. 其他常用词汇:these 这些those 那些egg 蛋children 孩子们tree 树grass 草sheep 绵羊flower 花bird 鸟sad 伤心;难过二、重点短语1. 描述方位的短语:near the phone 在电话旁边under the table 在桌子下面on the table 在桌子上in the door 在门上on the fridge 在冰箱上2. 其他常用短语:watch TV 看电视read a book 读书have a snack 吃零食have a nap 小睡一会儿take a shower 洗澡go to the study 去书房go to the bathroom 去浴室on an outing 在郊游三、核心句型1. 询问某人或某物位置的句型:Where is she/he/it/the pen? 她/他/它/钢笔在哪里?She/He/It is in the kitchen/on the table. 她/他/它/钢笔在厨房里/在桌子上。

Are they in the living room? 他们在客厅里吗?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是的,他们在。

/ 不,他们不在。

2. 表达某人或某物在某地的句型:She/He/It is in the living room/bathroom. 她/他/它在起居室/浴室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梳理一、重点词语睁眼、翻身、斧头、劈柴、缓慢、浑浊、丈量、支撑、精疲力竭、劳累、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溺水、返回、衔接、悲惨、猛兽、敬佩、坚定、违抗、铁环、门锁、既然、狠心、著名、收获、愤愤不平、驱寒取暖、气急败坏、风吹雨淋、欢声笑语、黑黝黝喷涌而出、惊慌失措、花圃、花卉、花蕾、花蕊、玫瑰、茉莉、牡丹、海棠腾云驾雾(孙悟空)、上天入地(孙悟空)、神机妙算(诸葛亮)、各显神通(八仙过海)、三头六臂(哪吒)、神通广大(女娲)、未卜先知(姜子牙)、刀枪不入(《葫芦兄弟》三娃)二、人物形象:盘古:雄伟高大、勇于开创、无私奉献精卫: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不畏强权、不惜牺牲自己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霸道专制火神赫淮斯托斯:有正义感但比较软弱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有正义感、敢作敢为女娲:善良勇敢、甘于奉献三、神话人物拓展:古希腊神话中勇敢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用音乐征服草木万物的俄耳甫斯;永远挂着迷人微笑的北欧光明之神巴德尔,爱恶作剧的火神洛基;还有敢捉弄北风的美洲辛格比。

四、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五、古诗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六、文言文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化作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1)解释词语的意思:少女:小女儿。

故:因此。

溺:溺水,淹没。

堙:堵塞。

曰:叫做。

(2)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3)《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我还知道里面收录的神话故事有:《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4)从“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中的“常”字可以领悟到精卫填海的决心、坚韧执着的品质。

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知识点梳理

4.1 我们的身体1、人必须吃食物,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2、体重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个指标,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身高)。

3、我们可以通过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等方面了解自身体质健康水平。

4、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一生有着重要影响。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学习压力、周围环境等。

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

7、真正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而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4.2 身体的运动1、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2、利用筷子、橡皮筋、线绳做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筷子模拟骨,橡皮筋模拟肌肉,线绳模拟关节。

3、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还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4、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5、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6、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

7、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如合页与关节相似、塔吊的钢架与骨骼相似等。

4.3 心脏和血液1、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模拟心脏的工作实验中,用吸耳球模拟心脏,用塑料管模拟血管,用水模拟血液,用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

3、心脏相当于人体的“泵”,它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4、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60~ 100次。

5、脉搏和心跳的次数,每分钟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描述心率。

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

7、保护心脏的方法: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

数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数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数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数学第四单元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一、多项式
1. 多项式的定义与基本术语
2. 多项式的加法与减法
3. 多项式的乘法
4. 多项式的除法
5. 一元多项式
6.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7. 余式定理与因式定理
8. 一次多项式的应用
二、分式
1. 分式的定义与基本术语
2.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4. 分式方程
5. 分式不等式
6. 分式的应用
三、整式方程
1. 整式方程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2. 一元一次整式方程
3. 一元二次整式方程
4. 一元高次整式方程
5. 整式方程的解法与实际应用
四、函数
1.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术语
2. 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3. 一次函数
4. 二次函数
5. 多项式函数
6. 有理函数
7.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8. 函数的应用
以上仅是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进行深入学习。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考点梳理一、字词积积累1.读读写写恩情针线注视迟到永远叹气眼泪寸草心善良压力对付充饥孝心打败凶恶巨响扑进怀抱巾帼下达征兵理应战功将士将军丢失敌人抓住顺从受骗战土复仇起早贪黑习武练功救母心切2.易错字音孟郊(mèng) 缝衣裳(féng) 一针针(zhēn) 铭记(míng) 游子吟(yín) 气愤(fèn) 增添(zēng) 血痕(hén) 巾(jīn)国征兵( zhēng) 理应(yīng) 将士(jiàng) 将军(jiāng) 抓住(zhuā) 隐藏(yǐn) 受骗(piàn) 3.同音字组词针(针对) 注(注目) 救(救人) 饥(饥饿)真(真正) 住(居住) 就(就是) 机(机会)败(失败) 巾(毛巾) 征(征兵) 战(战士)拜(拜年) 今(今天) 争(斗争) 站(站立)4.形近字组词恩(恩情) 永(永远) 压(重压) 丢(丢失)思(思想) 水(河水) 庄(村庄) 去(来去)5.多音字缝 féng(缝补) fèng(门缝)应 yīng(应该) yìng(回应)将 jiàng(将士) jiāng(将军)燕 yàn(燕子) yān(燕山)埋 mái(埋伏) mán(埋怨)藏 cáng(隐藏) zàng(藏族)6.近义词铭记一一牢记告别一一离别气愤一一愤恨对付一一应付潜伏一一埋伏顺从一一听从主张一一主意复仇一一报仇增添一增加在乎一一在意探望一一看望凶恶一一凶狠7.反义词湿润一一干燥善良一一凶恶遥远一一附近胜利一一失败战争一一和平密一一稀顺从一一违背复仇一一报恩8.词语归类(1)填填动词(缝)衣裳 (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过)燕山 (举起)神斧 (解救)妈妈 (冲)下来(2)填量词一(个)血泡一(道)血痕一(座)高山一(把)神斧一(声)巨响一(位)英雄雄一(条)山沟一(个)老乡(3)填填修饰词(又细又密)的针脚 (美丽善良)的女神 (心狠手辣)的二郎神(高强)的武艺 (高耸入云)的华山 (英勇善战)的花将军(文静俊美)的站娘 (美好)的生活 (复仇)的子弹(动人)的故事 (默默)地攥紧 (惊讶)地发现二、课文梳理1《母亲的恩情》是文包诗,以讲故事的形式自然地引入了古诗《游子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字词部分1. 多音字:当:dāng(当然、当心、应当);dàng(勾当、当铺、上当)折:shé(枝折花落、折本);zhé(折断、折纸、转折、损兵折将)恶:wù(可恶、厌恶);è(恶劣、恶习);ě(恶心)其他多音字如 “缝”、“少”、“扎”等,也需掌握其不同读音及组词。

2. 易错字:注意 “茂”字下部不要漏写 “丶”,“曰”字比 “日”字更扁一些,“衔”字不要将双人旁写成单人旁等。

3. 近义词与反义词:近义词如 “盘旋—旋转”、“号称—声称”、“蜿蜒—笔直”等,反义词如 “陡峭—平坦”、“坚固—松散”等,需理解并能在句子中准确运用。

二、句子部分1. 重点句子解析:如 《盘古开天地》中的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强调了盘古的神奇与伟大。

《精卫填海》中的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揭示了精卫填海的原因与决心。

2. 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盘古开天地》中的排比句,展现了盘古创造世界的伟大过程。

三、课文理解1. 《白鹅》:作者丰子恺通过描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表现了白鹅的高傲与可爱,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重点句子如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需背诵并理解其比喻的妙处。

2. 《白公鹅》:作者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具有慢条斯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夸张的语言,表现了白公鹅的派头与风趣。

3. 《猫》:老舍通过描写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重点句子如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需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猫的复杂情感。

4. 其他课文:如 《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需掌握其主要内容及寓意。

四、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如老舍的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第四单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梳理(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梳理(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梳理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天,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

3.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

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动。

4.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5.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形成。

6.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处于近日点的时间在每年一月初,地球处于远日点的时间在每年七月初。

7.同一时间,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地球上,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有四季,如赤道附近和南北两极地区都没有四季。

8.一年四季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

这种变化每年循环一次。

9.圭表由垂直的表和水平的圭组成。

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面南端。

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

10.通过分析、比较一年中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

11.月球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12.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8天,同时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也约为28天。

因此,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13.太阳、地球和月球直径(千米)太阳1392000千米地球127472千米月球3476千米太阳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月球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1/4,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49。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几何图形1. 几何图形的定义:从实物中抽象出的点、线、面、体等各种图形。

2. 立体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

3. 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4. 体:几何体的简称,由面运动形成。

5. 面:包围着体的表面,分为平面和曲面,由线运动形成。

6. 线: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包括直线和曲线,由面和面相交形成。

7. 点: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由线和线相交形成。

二、图形的转换与展开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能够将立体图形转化为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并能理解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2. 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和常见形式,如 “一四一”型 (中间一行4个,上下各一行1个)、“二三一”型(中间一行3个,上下各一行2个,且错落排列)、“二二二”型(三行都是2个,且错落排列)等。

三、直线、射线、线段1. 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2. 射线的定义: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3. 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4.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四、角的概念与度量1. 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 角的度量单位:度 (°)、分 (′)、秒 (″)。

1°=60′,1′=60″。

3. 特殊角:平角 (180°)、周角 (360°)、直角 (90°)等。

4. 角的性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把两位数看作几十加几,再分别用几十乘一位数和几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口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可以先把三位数看作几百加几几十,再分别用几百乘一位数和几十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按照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方法,算出结果后在末尾添上0。

如:3、估算:在乘法中两个因数都要估成接近的整百数、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

如:145×12≈1500 58×41≈2400││││150 10 60 404、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5、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6、要使两个因数乘积最大,就要使两个因数相差最小。

7、因数×因数=积(几个几用乘法计算)8、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的乘积是(9990)。

9、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10、在乘法中,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11、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如:120×4的积是12×4积的(10 )倍,850×6的积是85×60积的( 1)倍。

12、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则它们的乘积不变。

13、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几秒),叫做时间。

14、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15、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16.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知识梳理
一、认识立体图形
(一)知识点:
1.长方体: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2个面)相等。

2.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6个面)都相等,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

3.圆柱:圆柱就像一根柱子,直直的,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

放在桌子上能滚动。

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球: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

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二)考点:
辨认几种立体图形,学会分类
(三)考试题型:
图形分类
(四)易错点:
容易辨认出错,导致分类不正确,容易与平面图形混淆
(五)典型题目:
二、立体图形的拼摆
(一)知识点:
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二)考点:
组合正方体个数,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三)考试题型:
数一数
(四)易错点:
容易数漏遮住的正方体
(五)典型题目:
1.根据图确定方向和距离;
2.根据方向距离和比例尺作图。

(三)考试题型:
1.填空
2.选择
(四)易错点:
1.方向找错,参照点确定错误;
2.换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易错。

(五)典型题目:。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比和比例1. 比的概念: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记作a:b或a/b(b≠0)。

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

3.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分数中的分数值。

4. 化简比:化简比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常用的方法有: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分数,可以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5. 求比值: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方法是将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6. 连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也可以用比表示,例如5:4:3,这样的比叫做连比。

二、圆的特征与性质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 圆心与半径:圆心: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3. 直径: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即d=2r或r=d÷2。

4. 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5. 圆的周长与面积: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近似值为3.14。

圆的周长公式为C=πd或C=2πr。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²。

三、按比例分配问题定义: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解题步骤:1. 找出单位“1”的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作者介绍: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 “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二、字词基础1. 字音拮据(jiéjū)别墅(shù)牡蛎(mǔlì)阔绰(chuò)煞白(shà)嘟囔(dūnang)诧异(chà)2. 字形端详恭维与日俱增狼狈不堪糟蹋3. 词义拮据: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褴褛:(衣服)破烂。

端详:仔细地看。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三、课文结构1. 分段及内容第一部分 (1—4):故事开端,写菲利普盼望于勒归来。

第二部分 (5-19):故事的发展,插叙旧事,采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贫富不同的情况及菲利普夫妇相应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

面对已沦落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49段):故事的结局,一家人躲避于勒。

2. 主要情节开端: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期待他在海外发财归来解困。

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并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高潮:在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结局:菲利普夫妇弃于勒而去。

四、主题思想小说通过展示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特点。

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作者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五、写作手法对比手法: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对比,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插叙手法:通过插叙于勒去美洲的经历,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并突出了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

细节描写:如描写菲利普夫妇吃牡蛎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虚荣和势利。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由于您没有提到是哪个学科的第四单元,我先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为您梳理知识点:一、字词。

1. 会认的字。

- 本单元有许多生字需要认识,如“嗅”“呆”“奈”等。

要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字形,通过多读课文中的句子来加深记忆。

- 多音字,例如“相”(xiāng、xiàng),在“相信”中读“xiāng”,在“相片”中读“xiàng”。

2. 会写的字。

- 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像“庞”字是半包围结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些;“愣”字左右结构,左边“忄”的笔顺是点、点、竖。

- 重点词语的理解与书写,如“无可奈何”“愤怒”等词语,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正确书写。

二、句子。

1. 描写方法。

2. 修辞手法。

三、课文内容。

- 这篇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

- 潮来时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从声音和样子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的气势磅礴。

如“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从声音的角度写出了大潮的雄伟。

- 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文中描写了月光下的景物,如“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种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美好的氛围。

- 巴金先生描写了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1. 口语交际。

- 本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是“安慰”。

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安慰他人。

比如当同学生病时,可以说“别担心,现在医学很发达,你只要好好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2. 习作。

- 习作主题可能是写一处自然景观或者是写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并且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融入自己的感受。

四年级英语下册 《第四单元》要掌握的知识点

四年级英语下册 《第四单元》要掌握的知识点
2.This is the vegetable garden.这是蔬菜园。
3.Those are tomatoes and potatoes over there.
在那边的那些是西红柿和土豆。
4.My father has ten sheep on the farm.
我父亲的农场里有十只绵羊。
5.A:What are those?那些是什么?
B:They are horses.它们是马。
6.A:Are they hens?它们是母鸡吗?
7.B: No, they aren’t. They are ducks.
不,它们不是母鸡。它们是鸭子。
8.A: How many horses do you have ?你有多少匹马啊?
B: Seventeen.十七匹马。
翻译: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农场。它非常大!看!这是蔬
菜园。这些事胡萝卜和土豆。在那边的那些是西红柿和豆角。我很喜欢西红柿。我的农场里还有很多动物。看!那些是羊和牛。它们喜欢吃草!
这些是什么? 那些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
12.区分开“farm(农场)”和“farmer(农民)”的意思
↓ ↓
on the farm(在农场) He is a farmer.(他是一个农民)
13.vegetable蔬菜(复数+s=vegetables)
如:What vegetables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什么蔬菜?
14.animal动物(复数+s=animals)
如: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二、重点句子,需记忆,会连词成句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全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全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全知识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的粒子混合而成的物质。

2. 火的种类及使用- 火是一种产生光和热的化学反应。

- 火焰的颜色和温度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种类。

- 火焰的使用有照明、加热和烹饪等方面。

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密度、熔点等。

- 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但其组成不变。

-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4.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 空气的性质包括可压缩性、有质量、占据空间等。

- 空气的重要性在于维持生物呼吸和支持燃烧等方面。

5. 溶液与溶解-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 溶解是指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

6. 酸、碱和中性物质- 酸具有酸性,能够与碱中和产生盐和水。

- 碱具有碱性,能够与酸中和产生盐和水。

- 中性物质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

7.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 非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是固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8. 磁性物质和电的基本知识- 磁性物质可以被磁铁吸引或排斥。

- 电是由带电粒子带来的物理现象。

-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互吸引。

9.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和反射的特性。

- 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气、水等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 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表面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10. 热的传递和扩散- 热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 导热是指热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传递的方式。

- 对流是指热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的方式。

- 辐射是指热通过空气或真空中的电磁波传递的方式。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成就、特点、影响1、背景和条件——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

市场: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资金:大机器的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聚了大量资金,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2、成就:①电力广泛应用(最显著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相继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及使用。

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

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和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还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④化学工业的建立。

80年代起,科学家们开始从煤炭热油泵中提取氨和苯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3、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读懂扇形统计图的主题、内容,根据扇形的大小或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大小比较各部分大小,还可以根据已知信息计算得出未知信息。

3、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100%,也就是“1”。

4、扇形的面积大小:
①求每个扇形的具体数量。

用整个圆的总数量X小扇形的百分比=小扇形的具体数量
②已知小扇形的具体数量和百分比,求圆的总数量
小扇形的具体数量÷所对应的百分比=圆的总数量(单位“1”)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4、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线段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而且便于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烟囱.(cōng)太阳伞.(sǎn)山冈.(gāng)森.(sēn)林彩.(cǎi)色补充.(chōng)商.(shāng)量赞.(zàn)赏周围.(wéi)
一泡.(pāo)尿撞.(zhuàng)伤
大婶.(shěn)弟.(dì)弟
二、易写错的字
结:右边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补:部首是“衤”,不是“礻”。

充:千万别忘记第四笔的点。

幸:最上面是“土”,不是“士”。

三、会写词语
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
季节梦境拉着手结果一般喜欢
好像说话童话阿姨弟弟方便对岸
游戏发明字母上升太阳伞教书海边
周围补充公主句子勇士合力飞机
地道火药终于胜利叫喊忘记抢去
屁股苍耳留神干净列车从来幸运
比如使劲一泡尿屎壳郎
四、多音字
pāo(一泡尿) jìn(使劲) lè(乐呵呵)泡劲乐
pào(水泡) jìng(苍劲) yuè(乐器)
fā(发现) jiào(教室) biàn(方便)教发便
fà(白发) jiāo(教书) pián(便宜)五、形近字
句(句子)结(结果)泡(一泡尿)
勾(勾引)洁(洁白)抱(抱着)
般(一般)幸(幸福)弟(兄弟)
股(屁股)辛(辛苦)剃(剃头)
充(充足)精(精神)
允(允许)晴(晴天)
六、近义词
透明—透亮遮蔽—遮挡看望—探望
凶狠—凶恶赞赏—赞扬商量—商议
昏头昏脑—昏昏沉沉
七、反义词
遮蔽—暴露快乐—痛苦喜欢—讨厌
凶狠—善良赞赏—批评小心—粗心
昏头昏脑—精神抖擞
八、词语搭配
1. 形容词搭配:
(毛茸茸)的小鸟(摇摇晃晃)的草叶
(细长)的触须(彩色)的梦
(美丽)的公主(凶狠)的魔王
(葱郁)的森林(苹果般)的太阳
2. 量词搭配:
一(棵)枫树一(把)太阳伞
一(个)鸟窝六(只)小喜鹊
九、词语归类
1. “又×又×”式的词语:又大又红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又黑又小又高又大
2. ABAC 式的词语:昏头昏脑大手大脚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独来独往动手动脚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2. 拟人句: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3. 比喻句、排比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
硬。

十一、考点提示
《彩色的梦》第1、2 节,《枫树上的喜鹊》第5-13 自然段,《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第2、6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