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复习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1.油气集输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哪些?
(1)气液分离
(2)原油脱水
(3)原油稳定
(4)天然气净化
(5)轻烃回收
(6)污水处理
(7)油气水矿场输送
2.集输产品有什么?
(1)原油
(2)天然气(NG)
(3)液化石油气(LPG)
(4)稳定轻烃
3.根据降粘方式不同,油气集输流程分为哪几种?
(1)加热集输流程
(2)伴热集输流程
(3)掺和集输流程
(4)不加热集输流程
4.集气流程有哪些?
(1)枝状集气管网
(2)环状集气管网
(3)放射状集气管网
5.原油的主要元素组成?
C,H,O,N,S。

6.干气(贫气):甲烷含量高于90%,天然汽油含量低于10ml/m³
的天然气。

7.湿气(富气):甲烷含量低于90%,天然汽油含量高于10ml/m³
的天然气。

第二章油气分离
8.按照分离机理不同,油气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1)重力分离
(2)碰撞分离
(3)离心分离
9.分别解释相平衡,泡点,露点,蒸汽压?
(1)相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一个多相系统中各相的性质和数量均不随时间变化时,称此系统处于相平衡。

此时从宏观上看,没有物质由一相向另一相的净迁移,但从微观上看,不同相间分子转移并未停止,只是两个方向的迁移速率相同而已。

(2)泡点:液体混合物处于某压力下开始沸腾的温度,称为在这压力下的泡点。

(3)露点: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气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液滴的温度。

(4)蒸汽压:一定外界条件下,液体中的液态分子会蒸发为气态分子,同时气态分子也会撞击液面回归液态。

这是单组分系统发生的两相变化,一定时间后,即可达到平衡。

平衡时,气态分子含量达到最大值,这些气态分子撞击液体所能产生的压强,简称蒸汽压。

10.压力对液相量的影响规律?
11.温度对液相量的影响规律?
12.油气分离效果的衡量标准?
(1)储罐中原油的收率
(2)储罐中原油的密度
(3)储罐中原油的组成是否合理
(4)天然气的组成是否合理
(5)天然气的输送压力
13.油气分离的方式?
(1)一次分离
(2)连续分离
(3)多级分离
14.多级分离与一次分离有哪些优势?
(1)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
(2)多级分离所得的原油密度小
(3)原油组成合理,蒸汽压低,蒸发损耗少,效果好
(4)多级分离所得天然气数量少,重组分在气体中的比例少(5)多级分离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减少输气成本,并且降低气体的净化费用
15.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1)石油组成
(2)分离级数
(3)分离压力
(4)分离温度
16.油气分离设备的分类?
(1)卧式分离器
(2)立式分离器
(3)球形分离器
17.油气分离设备的基本结构?
(1)入口分流器
(2)分离部分
(3)除雾部分
(4)液面控制机构
(5)压力控制机构
18.油气分离设备各结构的原理及作用?
入口分流器:
减小流体动量,有效地进行气液初步分离;尽量使分出的气液在各自的流道内分布均匀;防止分出液体的破碎和液体的再携带。

集液部分:
使原油中携带的气泡上浮至液面并进入气相;
使原油在分离器中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使其充分接触,接近气液平衡状态;
集液部分也提供缓冲容积,起到缓冲作用,用来均衡进出分离器原油流量的波动。

重力沉降部分:
气体通过重力沉降部分,被气流携带的油滴在此部分靠重力降至气液界面,未沉降至液面的粒径更小的油滴随气体流经捕雾器除去。

除雾部分:
利用碰撞、离心、聚结等原理,除去经主分离器后气体中仍然携带的直径在10~100μm之间的液滴。

第三章:原油脱水
19.原油脱水的目的?
(1)满足商品原油水含量、盐含量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2)降低原油密度
(3)降低燃料费用
(4)降低原油粘度和动力费用
(5)减少管线和设备的结垢和腐蚀
(6)保证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20.水在原油中存在的形式?
(1)游离水:短时间内能靠重力沉降方法脱除的水称为游离水。

常在沉降罐和三相分离器中脱除。

(2)乳化水:靠沉降法很难脱除的水称为乳化水。

它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类型有关。

21.什么是乳状液?
乳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或微量互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这种分散物系称为乳状液。

乳状液都有一定的稳定性。

22.形成乳状液的条件?
(1)要有强烈的搅动,使一种液体破碎成微小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
(2)系统中必须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微量互溶)的液体;
(3)要有乳化剂存在,使微小液滴能稳定地存在于另一种液体中。

23.温度和分散度增加对粘度有什么影响?
(1)分散度增加,粘度增加。

(2)温度上升,粘度下降。

24.什么是原油稳定性,影响因素有哪些?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是指乳状液不被破坏,抗油水分层的能力。

(1)分散度和原油粘度
(2)乳化剂的类型
(3)内相颗粒表面带电
(4)温度
(5)水的PH值
(6)时间
25.常用原油脱水的方法?
(1)注入化学破乳剂脱水;
(2)重力沉降脱水;
(3)加热法脱水;
(4)利用机械法脱水;
(5)电脱水。

26.解释破乳、絮凝、聚结、水洗、沉降?
(1)破乳:乳状液的破坏即破乳。

(2)絮凝: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的长链分子具有多个活性集团,附着在水滴上使乳化水滴聚集在一起,但界面膜连
续没有破裂,水滴没有合并成大水滴。

(3)聚结:小粒径水滴合并成大粒径水滴,并在规定时间内沉降至容器底部水层的过程——聚结
(4)水洗:油水混合物进入乳状液处理器的底部水层,使乳状液向上通过水层,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原油中的游离水、粒径较大的水滴、盐类和亲水固体杂质等并入水层的过程,称
为水洗。

(5)沉降:。

27.破乳剂的破乳机理及选用要求?
(1)降低乳化水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膜强度;
(2)消除水滴间的静电斥力,使水滴絮凝;
(3)有聚结作用;
(4)能润湿固体,防止固体粉末乳化剂构成的界面膜阻碍水滴聚结。

要求:
(1)较强的表面活性;
(2)良好的润湿能力;
(3)很高的絮凝和聚结能力;
(4)破乳温度低、用量少、成本低,对金属管道和设备腐蚀性弱、结垢差,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燃、易爆,通用性强。

28.水滴在电场中的聚结方式?
电泳聚结、偶极聚结、振荡聚结
29.电脱水的适用条件?
(1)电法脱水只适宜于油包水型乳状液。

原油的导电率很小,乳状液通过极间空间时,电极间电流很小,能建立起脱水所需的电场强度。

水包油型乳状液通过极间空间时,由于带有酸碱盐等离子的水是良导体,导致极间电压下降,电流猛增,产生电击穿现象。

(2)一般进入电脱水器的原油含水率低于30%。

含水率较高的油包水型乳状液,电法脱水也易产生电击穿现象。

(3)脱水器的压力应高于原油饱和蒸气压1.5kg/cm2,以避免气体析出,影响脱水器的正常工作。

第四章原油稳定
30.什么是原油稳定?
是指使通过一系列工艺技术,把原油中的挥发性轻烃比较完全地分离出来,以降低原油蒸汽压,使原油在常温常压下储存时,能保持稳定,从而降低原油蒸发损耗的过程。

31.原油稳定的目的?
降低原油蒸气压,满足原油储存、管输、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安全和环保规定。

稳定过程中从原油内分出C2和C3的同时也分出H2S,使原油内H2S含量降低。

从原油稳定中追求最大利润。

储罐原油体积最多、密度最小是原油稳定的经济目的。

32.原油蒸汽压与组成及温度的关系?
温度:温度降低蒸气压减小。

低温输送与储存
组成:含挥发性强、蒸气压高的组分(C1~C4)愈多,蒸气压愈高。

采用蒸馏方法分离出轻组分。

33.原油稳定方法?
闪蒸法和分馏法。

34.负压稳定塔的关键参数?
关键参数是操作压力、温度和汽化率。

35.什么是分馏稳定?
按照轻重组分挥发度不同这一特点,利用精馏原理对净化原油进
行稳定处理的过程称分馏稳定。

36.根据塔的结构和回流方式不同分馏法又可分为?
提馏稳定法、精馏稳定法和全塔分馏稳定法。

37.结合流程图分析全塔分馏稳定法的工作过程?
38.稳定塔的类型?
板式塔和填料塔。

39.根据塔板的类型板式塔有几种?
浮阀塔
筛板塔
泡罩塔
40.对塔的进料装置的设计的目的。

一是注意降低进料流速,使原油均匀地喷洒下来,以提高原油的分散度,利于脱气;二是设法加大进料空间,使进料液有一定的喷洒高度
41.浮阀塔设计注意的问题?
(1)适当加大塔板间距,以适应较大的操作弹性及起泡程度不同的原油,对减少雾沫夹带量也有利;
(2)浮阀的类型选用和布置遵循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原则;
(3)原油中含水较多时,可设置相应的排水阀排水。

42.闪蒸分离工艺对压缩机要求?
(1)闪蒸气是一种湿气,必须能适应气体带液状态。

(2)闪蒸气量随进料和运行工况会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压缩机应能在较宽的范围内调节。

(3)对负压闪蒸来说,吸入端是在负压下运行的,要求压缩机进口能形成一定的真空度。

(4)压缩机的安装容易,运行可靠,维修简单。

第五章油田污水处理
43.注水水质基本要求?
(1)在运行条件下注入水不应结垢;
(2)注入水对水处理设备、注水设备和输水管线腐蚀性要小;(3)注入水不应携带超标悬浮物,有机淤泥和油;
(4)注入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发生膨胀和移动,与油层流体配伍性良好。

44.常用油田污水处理方法?
45.常见的板式聚结器有:
(1)平行板隔油池(PPI);
(2)斜板隔油池(CPI);
(3)交叉流分离器。

46.浮选除油分为?
(1)容气气浮
(2)分散气浮
47.混凝机理
(1)电性中和
(2)吸附桥架
(3)网扫作用
48.含油污泥处理工艺过程包括?
含油污泥排除、含油污泥浓缩、含油污泥脱水
49.含油污泥泥饼处置方法?
燃烧、焚烧;掩埋、辅料利用。

50.金属设备的防腐措施?
一是通过防腐化学剂的加入,达到减轻腐蚀的目的;
二是把金属本体与腐蚀介质隔开,如各种内外衬、涂防腐设备、管线等;
三是采用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塑料等。

51.什么是缓蚀剂?
凡是在腐蚀介质中添加少量物质就能防止或减缓金属的腐蚀,这类物质就称为缓蚀剂。

52.污水处理缓蚀剂的选择过程?
(1)确定腐蚀原因;
(2)进行室内评价;
(3)现场实验确定缓使剂用量和加药方式;
(4)进行经济技术指标比较。

53.什么是混凝剂及其作用?
定义:能使水中固体悬浮物形成絮凝物而下沉的物质叫混凝剂。

一是中和固体悬浮颗粒表面负电荷;
另一个是使失去负电荷的固体悬浮颗粒迅速聚结下沉。

第六章油田气净化
54.按矿藏特点的不同可将天然气分为?
气井气、油田气、凝析井气
55.天然气含水量,通常用什么来表示?
通常用湿度和水露点来表示
56.什么是水露点?
天然气水露点是指天然气在一定压力下析出第一滴水时的温度,即天然气饱和水汽量对应的温度。

57.水合物的形成条件?
必须处于水汽的饱和或者过饱和状态,并有游离水的存在;
系统要有足够高的的压力和足够低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

58.油田伴生中的酸性气体组分的危害?
(1)酸性组分溶解在水或液烃中,形成酸液,造成输气管线与设备的严重腐蚀。

(2)含硫组分大多是毒性较大气体,如发生泄漏,会导致人员中毒。

(3)含硫天然气燃烧后直接排入大气,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4)使天然气加工过程申的催化剂失效。

(5)影响管道输送效率,降低天然气热值,促进永合物生成等。

59.若只考虑管道输送的安全,对天然气的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是?
(1)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无机械杂质。

(2)水露点比输气管道中气体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低5℃。

(3)烃露点不高于输气管道中气体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4)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大于20 mg/m³。

60.天然气脱水方法有哪些?
冷冻法、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法
61.常用吸收剂有哪些?
CaCl2水溶液、二甘醇(DEG)水溶液、三甘醇(TEG)水溶液
62.简述三甘醇吸收法脱水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的种类?
63.降低TEG损失量的措施?
(1)选择合理的操作参数(温度)
(2)改善分离效果(地层水、表面活性物质、重烃、岩屑、金属腐蚀产物引发发泡)
(3)保持溶液清洁(过滤和减压蒸馏)
(4)安装除沫网
(5)加注消泡剂
64.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
硅胶、分子筛、活性氧化铝
65.固体吸附法脱水的流程?
66.天然气脱酸性气体的方法
(1)化学溶剂法
(2)物理溶剂法
(3)化学-物理溶剂法
(4)直接氧化法
(5)干式床层法
(6)膜分离法
67.解释吸收、解吸和吸收剂?
吸收: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内的溶解性差别,使易溶解的气体溶解于溶剂中而从气体中分出,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剂:易溶解的气体组分称为溶质,溶剂称吸收剂。

解吸:是从溶液内分出溶质的过程,也称为吸收剂的再生。

解吸是吸收的逆过程。

68.绘制醇胺法脱酸气原理流程?
69.天然气脱酸气工艺中化学溶剂法吸收剂类型?
(1)醇胺类:主要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甘醇胺、二异丙醇胺和甲基二乙醇胺;
(2)碳酸钾及带有各种催化剂的碳酸钾溶液,主要介绍热碳酸钾。

70.醇胺法脱酸气系统在运行中常遇到的问题?
溶液损失、溶液发泡、腐蚀
71.砜胺法工艺流程和特点?
①酸气负荷高,而且原料气酸气分压越高,溶液的酸气负荷越高;
②由于酸气负荷高,溶液循环量低,而且比热小,所以能耗和操
作费用低;
③净化度高,可同时脱除H2S和有机硫,达到国内外常用的管输
标准;
④砜胺溶液是良好的溶剂,会溶解管、阀和设备的密封材料,因
此应作妥善处理;
⑤砜胺溶液的降解物需经复活釜处理;
⑥溶剂价格较贵。

72.轻烃回收的方法有哪些?
油吸收法、低温分离法、固体吸附
73.冷凝分离的关键过程是什么?
制冷和换热
74.冷凝分离按照提供冷量方式的不同分为几种?
蒸发制冷、直接膨胀制冷法和混合制冷法
75.冷凝分离按冷冻深度的不同分为几种?
浅冷(-20℃左右)和深冷(-100℃)
76.冷剂制冷法分为哪两种,并简述其过程?
吸收式制冷和压缩式制冷
77.复合制冷法的类型有哪些,分别说明其过程?
(1)丙烷-乙烷复叠式制冷
(2)丙烷预冷加单级膨胀制冷
(3)丙烷预冷加双级膨胀制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