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c3d08b5ef7ba0d4a733bb1.png)
第三章.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SHS01003-2004)1总则1.1主题容与适用围1.1.1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评定的现场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参数、测量仪器、测点布置、测试技术要求、机器分类等)及评定准则。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分析的现场测量方法应满足本标准的规定但不仅限于此。
1.1.2本标准适用的设备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蒸汽轮机、烟气轮机、燃气轮机、离心压缩机、离心泵和风机等类旋转机械。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得到的振动数据,可作为设备状态评定和设备验收的依据。
经买卖双方协商认可,亦可采用制造厂标准或其他标准。
1.1.3本标准不适用于主要工作部件为往复运动的原动机及其传动装置。
本标准也不适用于振动环境中的旋转机械的振动测量。
振动环境是指环境传输的振动值大于运行振动值1/3的情况。
1.1.4未能纳入本标准围的其他旋转机械,暂按设备出厂标准进行检验和运行。
1.2编写修订依据GB/T 6075.1-1999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1部分:总则GB/T 6075.3-2001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kw、额定转速在120~15000r/min之间的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GB 11348.1-1999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一部分:总则1.3本标准提供两种振动评定方法,即机壳表面振动及轴振动的评定方法。
在机壳表面,例如轴承部位测得的振动是机器部应力或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
现场应用的多数机泵设备(电动机、各种油泵、水泵等),由机壳表面测得的振动速度,可为实际遇到的大多数情况提供与实践经验相一致的可信评定。
汽轮机、离心压缩机等大型旋转机械(如炼油催化三机、化肥五大机组、乙烯三大机组和空分装置的空压机等)通常含有挠性转子轴系,在固定构件上(如轴承座)测得的振动响应不足以表征机器的运转状态,对这类设备必须测量轴振动,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固定构件上的振动情况评定设备的振动状态。
旋转机械振动的基本特性 (DEMO)
![旋转机械振动的基本特性 (DEMO)](https://img.taocdn.com/s3/m/c79c2088f8c75fbfc77db2e2.png)
旋转机械振动的基本特性一、转子的振动基本特性大多数情况下,旋转机械的转子轴心线是水平的,转子的两个支承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设转子上的圆盘位于转子两支点的中央,当转子静止时.由于圆盘的重量使转子轴弯曲变形产生静挠度,即静变形。
此时,由于静变形较小,对转子运动的影响不显著,可以忽略不计,即认为圆盘的几何中心O′与轴线AB上O点相重合,如图7—l所示。
转子开始转动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转子产生动挠度。
此时,转子有两种运动:一种是转子的自身转,即圆盘绕其轴线AO′B的转动;另一种是弓形转动,即弯曲的轴心线AO′B与轴承联线AOB组成的平面绕AB轴线的转动。
转子的涡动方向与转子的转动角速度ω同向时,称为正进动;与ω反方向时,称为反进动。
二、临界转速及其影响因素随着机器转动速度的逐步提高,在大量生产实践中人们觉察到,当转子转速达到某一数值后,振动就大得使机组无法继续工作,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速度屏障,即所谓临界转速。
Jeffcott用—个对称的单转子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这一现象,证明只要在振幅还未上升到危险程度时,迅速提高转速,越过临界转速点后,转子振幅会降下来。
换句话说,转子在高速区存在着一个稳定的、振幅较小的、可以工作的区域。
从此,旋转机械的设计、运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效率高、重量轻的高速转子日益普遍。
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临界转速的值并不等于转子的固有频率,而且在临界转速时发生的剧烈振动与共振是不同的物理现象。
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1)ω<n ω时,振幅A>0,O′点和质心G 点在O 点的同一侧,如图7—3(a)所示;(2)ω>n ω时,A<0,但A>e,G 在O 和O′点之间,如图7—3(c)所示;当ω≥n ω时,A e -≈或O O′≈-O′G,圆盘的质心G 近似地落在固定点O,振动小。
转动反而比较平稳。
这种情况称为“自动对心”。
(3)当ω=n ω时,A ∞→,是共振情况。
实际上由于存在阻尼,振幅A 不是无穷大而是较大的有限值,转轴的振动非常剧烈,以致有可能断裂。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f7d50be518964bcf847c5e.png)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的现场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参数、测量仪器、测点布置、测试技术要求售、机器分类等)及评定准则。
1.1.2 本标准适用的设备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离心压缩机、离心泵和风机等类旋转机械。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得到的振动数据,可作为设备状态评定和设备验收的依据。
1.1.3 本标准不适用于主要工作部件为往复运动的原动机及其传动装置。
本标准也不适用于在振动环境中的旋转机械的振动测量。
振动环境是指环境传输的振动值大于运行振动值1/3的情况。
1.1.4 未能纳入本标准范围的其他旋转机械,暂按设备出厂标准进行检验和运行。
1.2 引用标准GB一6075—85 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GB一11347—89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现场测量与评定GB一11348,重一89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一部分总则1.3本标准提供两种振动评定方法,即机壳表面振动及轴振动的评定方法。
在机壳表面,例如轴承部位测得的振动是机器内部应力或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现场应用的多数机泵设备(电动机、各种油泵、水泵等),由机壳表面测得的振动速度,可为实际遇到的大多数情况提供与实践经验相一致的可信评定。
汽轮机、离心压缩机等大型旋转机械(如炼油催化三机、化肥五大机组、乙烯三大机组和空分装置的空压机等)通常含有挠性转子轴系,在固定构件上(如轴承座)测得的振动响应不足以表征机器的运转状态,对这类设备必须测量轴振动,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固定构件上的振动情况综合评定设备的振动状态。
2 机壳表面振动2.1 本标准适用于转速为10~200r/s(600~12000r/min)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的现场测量与评定。
2.2 测量参数本标准规定在机壳表面(例如轴承盖处)测得的,频率在10~1000Hz范围内的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Vrms)作为表征机械振动状态的测量参数,在规定点和规定的测量方向上测得的最大值作为机器的振动烈度。
旋转机械及泵类振动等级标准
![旋转机械及泵类振动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bb7dec700abb68a982fbcf.png)
旋转机械(电动机)及泵类振动评价标准对照《SHS06001-2004旋转电机及调速励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及《JB/T 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现将机泵振动值做如下规定:一、旋转机械(电动机)的振动评价标准GB6075-99将旋转机械分为四类,其振动评价等级标准见附表一附表一:电动机振动评价等级标准振动值说明:I类设备为发动机和机器的单独部件,15kW以下的电动机是这类设备的典型例子;II类设备指无专门基础的中型机器(如5-75kW的电动机),以及在专门基础上刚性安装的发动机或机器(300kW以下的电动机;)III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室相对刚性的(如300kW以上电动机,10MW以下的发动机和燃气轮机);IV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的相对柔性的(如10MW以上的发动机和燃气轮组)。
将振动值评价等级分为四个区域:A、新交付使用的机器的振动必须在该区域内;B、通常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可不受限制的长期运行;C、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不适宜于长期运行,可在有限时间运行,但必须采取补救措施;D、振动值在这一区域通常认为振动剧烈,足以引起机器损坏。
二、泵的振动评价标准1、JB/T 8097-1999为了评价泵的振动级别,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把泵分四类,见附表2。
2、评价泵的振动级别泵的振动级别分为A、B、C、D四级,D级为不合格。
泵的振动评价方法是首先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查表2确定泵的类别,再根据泵的振动烈度级查表3,就可以得到评价泵的振动级别。
杂质泵的主动评价方法,如按表2在第一类的泵,用附表3第二类评价它的振动级别,依此类推。
附表2 泵的分类卧式泵的中心高规定为由泵的轴线到泵的底座上平面间的距离。
立式泵本来没有中心高,为了评价它的振动级别,取一个相当尺寸当做立式泵的中心高;即把立式泵的出口法兰密封面到泵轴线间的投影距离,规定为它的相当中心高。
振动标准
![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dee58d453610661fd9f4a5.png)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类别判定标准如下:
中心高
转速
类别
mm
≤225
>225~550
>550
rpm
第一类
≤1800
≤1000
-
第二类
1800~4500
1000~1800
600~1500
第三类
4500~12000
1800~4500
1500~3600
第四类
4500~12000
3600~12000
注:以上标准中所有振动监测参数,对于可以直接测量轴振的,应以振幅值为判断标准,对于测量瓦振的,应以振速值(振动烈度)为判断标准。
参照机械振动国家标准对于没有明确给出振动标准的转动机械轴承振动应控制在下表范围内:
内容
名称பைடு நூலகம்
转速(rpm)
3000rpm
1500rpm
1000rpm
750 rpm
电机类
≦50μm
≦85μm
≦100μm
≦120μm
泵 类
≦50μm
≦80μm
≦100μm
≦120μm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19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对于没有明确给出振动标准的转动机械的瓦振应控制在下表范围内(单位mm/s):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e94072cc17552707220888.png)
II——安装在刚性基础上的中型转机,功率300Kw以下;
III——大型转机,机器一支承系统为刚性状态;
IV——大型转机,机器一支承系统为挠性支承状态。
机器一支承系统状态的确定
本标准中,根据机器一支承系统在测量方向上的刚度关系,可分为挠性支承和刚性支承系统状态。对于挠性支承、机器一支承系统的基本固有频率低于机器的工作频率(透平、发电机、压缩机其功率大于10MW以及立式机器装置,通常为挠性支承);对于刚性支承,机器一支承系统的固有频率高于机器的工作频率(大中型电机低转速时,通常为刚性支承)。支承状态可通过计算,也可通过强迫振动或自由振动试验来确定。
相位
在评定机器振动状态的变化时,应同时进行相位测量。
测点布置
传感器应放置在能对转轴的径向振动作出正确评定的重要测点上。推荐在机器的每个轴承处或靠近轴承处安装两只传感器,在垂直于轴线的同一测量平面内沿径向安装,两只传感器的测量方向应互相垂直,传感器的轴线和转轴径线的夹角小于±5°。对所有轴承,传感器安装的方位要尽量相同。大型旋转机械应在设计、制造阶段,安装轴振动、轴位移、键相位传感器或预留安装位置,并且对机器相关部件根据传感器测量要求进行相应处理。
机壳表面振动
本标准适用于转速为10~200r/s(600~12000r/min)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的现场测量与评定。
测量参数
本标准规定在机壳表面(例如轴承盖处)测得的、频率在10~1000Hz范围内的振动速度的均方根(Vrms)作为表征机械振动状态的测量参数,在规定点和规定的测量方向上测得的最大值作为机器的振动烈度。
评定标准
轴振动A区(优良状态)上限值,推荐按下式计算:
式中Nmax——机器最大工作转速,r/min。
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旋转机械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0deb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2.png)
机械振动标准一、轴承座振动轴承座振动,又称为轴承振动或瓦振,它是以轴承座垂直、水平和轴向三个方向中的最大振动为评定依据,测点布置如图30所示。
振动位移和振动烈度是轴承座振动监测所主要采用的两个尺度。
1、轴承座振动位移《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中给出的汽轮发电机组轴承振动标准。
轴承座振动测量方向和位置2、轴承振动烈度功率>15KW并且≤300KW的大型机组;转轴高度160mm≤H<315mm的电机二、转轴振动标准对于额定转速从1000rpm ~30000rpm 具有滑动轴承的耦合工业机器,如:蒸汽轮机、涡轮压缩机、涡轮泵、透平发电机组、涡轮风机、电力驱动装置及相关联的齿轮变速装置,ISO7919制定的转轴相对振动标准为:区域边界A/B n S /4800pp =区域边界B/C n S /9000pp = (16)区域边界C/D n S /13200pp =式中n 为旋转速度(每分钟转速,r/min )。
图为耦合的工业机器运行转速与最大相对位移推荐值关系图图给出了根据上式绘出的不同转速下的振动标准区域。
具有滑动轴承、额定功率大于3MW、额定转速从3000rpm到30000rpm的燃气轮机组(包括带有齿轮箱的燃气轮机机组)振动标准与此相同。
该标准不适用于电站输出功率大于50MW 的陆地安装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和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MW的水轮动力机组及泵。
2.6.8.8 用经过平稳的转子所装配的机器在其最高连续转速或规定的运转转速范围内的其它任何转速下机组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时,在靠近和相对每个径向轴承的任意平面上所测得的未滤波的峰—峰振幅不应超过下列值或25μm(1mil),取两者之中的较小值。
在国际单位制单位中:服务器三、有关振动的常用术语1.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物体相对于平衡位置所作的的往复运动。
通常用振动的基本参数、即所谓的“振动三要素”—振幅、频率、相位加以描述。
例如,机器箱体的颤动、管线的抖动、叶片的摆动等都属于机械振动。
转动设备振动标准
![转动设备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87599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9.png)
转动设备振动标准首先,转动设备振动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国家对于不同类型的转动设备都有相应的振动标准要求,比如ISO10816标准就是针对旋转机械的振动评估和限值规定的国际标准。
在制定振动标准时,需要参考这些国家标准,结合设备的具体情况和使用环境,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振动标准。
其次,振动标准的执行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通过振动监测仪器对设备的振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振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振动处于合理范围内。
在管理上,需要建立责任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振动标准的执行到位。
再者,对于超出振动标准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
一旦设备的振动超出标准范围,需要立即停机进行检修,找出振动异常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对于频繁出现振动异常的设备,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需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对设备振动标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设备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振动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振动监测仪器,及时发现设备振动异常并进行报警处理。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激励其积极参与设备振动标准的执行和维护工作。
总的来说,转动设备振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调。
只有通过科学的标准制定、严格的执行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转动设备振动标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转动机械振动标准
![转动机械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943a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5.png)
转动机械振动标准一、振动测量和评估1.1 测量仪器和工具:使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振动测量仪器,如测振仪、频谱分析仪等。
1.2 测量位置:在轴承座、转动轴、支撑轴承等关键部位进行测量。
1.3 测量参数:测量振幅、频率、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1.4 评估标准:根据机械设备的类型、规格、工作条件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振动评估标准。
二、振动源识别和消除2.1 振动源识别:通过振动频谱分析、轴承故障诊断等手段,识别出振动的源头。
2.2 消除措施:针对不同的振动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除,如更换损坏的轴承、调整平衡等。
三、轴承损伤检测和预防3.1 检测方法:采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如振动分析、润滑油分析等。
3.2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轴承的润滑状态、更换润滑油,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
四、机器平衡和校准4.1 平衡测试: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对机器进行平衡测试,确定不平衡量。
4.2 校准措施:采取相应的校准措施,如加装平衡块、调整轴承间隙等,消除不平衡量。
五、振动隔离和减振措施5.1 隔离措施:在轴承座、支撑轴承等部位采用弹性支承、隔振器等隔离措施。
5.2 减振措施:采用阻尼材料、减振器等减振措施,降低机器的振动传递。
六、机器维护和保养6.1 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机器的运转状态,包括轴承润滑状况、紧固件是否松动等。
6.2 定期保养:按照规定的保养周期,对机器进行保养,如更换润滑油、清洗机器等。
七、人员培训和管理7.1 培训内容:对操作人员进行振动基础知识、机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
7.2 管理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八、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8.1 环境影响评估:对机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等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8.2 管理措施:采取降噪、减振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低噪声设备、建设隔音罩等。
旋转机械标准
![旋转机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2aa00deff9aef8941e062d.png)
旋转机械振动标准本标准适用的旋转机械主要指离心鼓风机、压缩机、蒸汽涡轮机、燃气涡轮机、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电动机和泵等。
●旋转机械分类:Ⅰ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Ⅱ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
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Ⅲ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Ⅳ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旋转机械轴承温升标准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除设备说明书上特别要求以外,旋转机械运转达到稳定状态后应符合以下标准:1、使用润滑脂的轴承,轴承温度≤55℃,最大不能超过80℃。
2、使用稀油润滑的轴承,轴承温度≤65℃,最大不能超过90℃。
以上标准是以输送常温介质为基础制定的,如果介质温度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变动。
轴承振动标准1、附属机械轴承振动标准国产200MW及以下机组,一般以测轴承为准,如测轴振动制造厂家无规定时,可参照下表执行。
4、ISO 3945振动标准f p-pSp-p =2√2 Vf/ω其中角速度ω=2лf,f为频率。
当f=50Hz时,振动烈度与振动位移对应值见下表:6、我国现行的汽轮机振动标准是如何规定的?1)汽轮机转速在1500r/min时,振动双振幅50um以下为良好,70um以下为合格;汽轮机转速在3000r/min时,振动双振幅25um以下为良好,50um以下为合格。
2)标准还规定新装机组的轴承振动不宜大于30um。
3)标准规定的数值,适用于额定转速和任何负荷稳定工况。
4)标准对轴承的垂直、水平、轴向三个方向的振动测量进行了规定。
振动标准
![振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24b2147af45b307e871978c.png)
振动标准(一)?? 按照振动烈度的评定标准(1)ISO2372:振动烈度分级范围??????????????? 各类机器的级别Ⅰ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Ⅱ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
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 的机器。
Ⅲ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Ⅳ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A级:优良,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B级:合格,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C级:尚合格,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D级:不合格,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振动烈度是以人们可感觉的门槛值0.071mm/s为起点,到71mm/s的范围内分为15个量级,相邻两个烈度量级的比约为1.6,即相差4分贝。
(2) ISO3945:该标准为大型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现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定。
在规定评定准则时,考虑了机器的性能,机器振动引起的应力和安全运行需要,同时也考虑了机器振动对人的影响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测量仪表的特性因素。
显然,在机器表面测得的机械振动,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代表关键零部件的实际振动应力、运动状态或机器传递给周围结构的振动力。
在有特殊要求时,应测量其它参数。
下表给出了功率大于300KW、转速为600~12000转/分大型旋转机械的振动烈度的评定等级。
注:参考值10-5mm/s。
ISO3945评定等级振动烈度???????????????????????????????? 支持类型支承两大类,相当于ISO2372中的Ⅲ与Ⅳ类。
对于挠性支承,机器—支承系统的基本固有频率低于它的工作频率,而对于刚性支承,机器─支承系统的基本固有频率高于它的工作频率。
(二)按轴振幅的评定标准ISO7919/1《转轴振动的测量评定─第一部分总则》于1986年正式颁布。
旋转机械及泵类振动等级标准
![旋转机械及泵类振动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308e699e314332396893e4.png)
旋转机械(电动机)及泵类振动评价标准对照《SHS06001-2004旋转电机及调速励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及《JB/T 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现将机泵振动值做如下规定:一、旋转机械(电动机)的振动评价标准GB6075-99将旋转机械分为四类,其振动评价等级标准见附表一附表一:电动机振动评价等级标准振动值说明:I类设备为发动机和机器的单独部件,15kW以下的电动机是这类设备的典型例子;II类设备指无专门基础的中型机器(如5-75kW的电动机),以及在专门基础上刚性安装的发动机或机器(300kW以下的电动机;) III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室相对刚性的(如300kW 以上电动机,10MW以下的发动机和燃气轮机);IV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的相对柔性的(如10MW 以上的发动机和燃气轮组)。
将振动值评价等级分为四个区域:A、新交付使用的机器的振动必须在该区域内;B、通常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可不受限制的长期运行;C、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不适宜于长期运行,可在有限时间运行,但必须采取补救措施;D、振动值在这一区域通常认为振动剧烈,足以引起机器损坏。
二、泵的振动评价标准1、JB/T 8097-1999为了评价泵的振动级别,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把泵分四类,见附表2。
2、评价泵的振动级别泵的振动级别分为A、B、C、D四级,D级为不合格。
泵的振动评价方法是首先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查表2确定泵的类别,再根据泵的振动烈度级查表3,就可以得到评价泵的振动级别。
杂质泵的主动评价方法,如按表2在第一类的泵,用附表3第二类评价它的振动级别,依此类推。
附表2 泵的分类卧式泵的中心高规定为由泵的轴线到泵的底座上平面间的距离。
立式泵本来没有中心高,为了评价它的振动级别,取一个相当尺寸当做立式泵的中心高;即把立式泵的出口法兰密封面到泵轴线间的投影距离,规定为它的相当中心高。
旋转机械及泵类振动等级标准
![旋转机械及泵类振动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e972b0bd64783e09122be1.png)
旋转机械(电动机)及泵类振动评价标准对照《SHS06001-2004旋转电机及调速励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及《JB/T 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现将机泵振动值做如下规定:一、旋转机械(电动机)的振动评价标准GB6075-99将旋转机械分为四类,其振动评价等级标准见附表一附表一:电动机振动评价等级标准振动值说明:I类设备为发动机和机器的单独部件,15kW以下的电动机是这类设备的典型例子;II类设备指无专门基础的中型机器(如5-75kW的电动机),以及在专门基础上刚性安装的发动机或机器(300kW以下的电动机;)III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室相对刚性的(如300kW以上电动机,10MW以下的发动机和燃气轮机);IV类设备指具有旋转质量安装在刚性的重型基础上的大型原动机和其他大型机器,基础在振动测量方向上的相对柔性的(如10MW以上的发动机和燃气轮组)。
将振动值评价等级分为四个区域:A、新交付使用的机器的振动必须在该区域内;B、通常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可不受限制的长期运行;C、认为振动值在该区域的机器不适宜于长期运行,可在有限时间运行,但必须采取补救措施;D、振动值在这一区域通常认为振动剧烈,足以引起机器损坏。
二、泵的振动评价标准1、JB/T 8097-1999为了评价泵的振动级别,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把泵分四类,见附表2。
2、评价泵的振动级别泵的振动级别分为A、B、C、D四级,D级为不合格。
泵的振动评价方法是首先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查表2确定泵的类别,再根据泵的振动烈度级查表3,就可以得到评价泵的振动级别。
杂质泵的主动评价方法,如按表2在第一类的泵,用附表3第二类评价它的振动级别,依此类推。
附表2 泵的分类卧式泵的中心高规定为由泵的轴线到泵的底座上平面间的距离。
立式泵本来没有中心高,为了评价它的振动级别,取一个相当尺寸当做立式泵的中心高;即把立式泵的出口法兰密封面到泵轴线间的投影距离,规定为它的相当中心高。
旋转机械设备简易诊断方法
![旋转机械设备简易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b072d95fbfc77da269b178.png)
旋转机械设备简易诊断方法一、旋转机械运转产生的振动机械振动中包含着从低频到高频各种频率成分的振动,旋转机械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也是同样的。
轴系异常(包括转子部件)所产生的振动频率特征如下:二、对象设备的选择从效率和效果方面来看,将工厂内所有设备都作为简易诊断对象是不可取的。
从技术方面看,有可以诊断的设备也有不可诊断的设备。
因此选择对象设备时必须充分探讨,选择标准如下:1)与生产直接有关的设备2)虽然是附属设备,但故障引起的破坏性大的设备3)由于故障,有再次损坏可能性的设备4)维修成本高的设备三、检测周期为使机械设备的异常在初期阶段就能被发现,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周期的长短要视异常程度大小而定。
异常严重的必须缩短检测周期。
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不看必要性,过分缩短检测周期是不经济的。
决定检测周期时必须注意:·设备过去的异常履历和发生异常的周期·设备的劣化速度对过去有异常履历的设备,检测周期应为发生周期的1/10以下。
而象磨损故障这一类劣化是慢慢进行的设备,检测周期即使长一点也是足够的。
但是对于高速旋转体,故障一旦产生立即会导致故障的设备,希望每天检测或在线监测。
以下是各类设备的标准检测周期(是一个基本周期),如检测数据变化加剧或达到判定基准的注意区域时,必须缩短检测周期。
一般情况下,轴承劣化初期,劣化是慢慢进展的,这时如不作适当处置,劣化就会激烈进展,因此,对轴承来说,检测周期应比其它设备或部件短,尽可能每天检测较放心。
另外,检测周期不应固定不变。
如果,检测值同判定基准对照处在很正常状态时,则周期可固定不变,但当进入注意区域时,检测周期应缩短,这一点很重要。
四、检测诊断点:检测点最好是在轴承壳体部位,应选择探头与机械接触良好。
刚性高的部位作为测点,测低频振动时,三个方向都测(轴向、水平、垂直),一般轴向和水平向都在轴心同高度测。
要求在三个方向测是因为各种故障引起的振动发生在不同的方向上。
旋转机械及离心机类振动等级标准
![旋转机械及离心机类振动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e39d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8.png)
旋转机械及离心机类振动等级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旋转机械及离心机类的振动等级标准。
振动等级标准是评估旋转机械和离心机振动水平的重要指标,可用于故障诊断、性能评估以及振动监测等方面。
振动等级标准分类旋转机械及离心机类的振动等级标准分为不同等级,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低振动等级:此类机械的振动水平较低,非常接近或达到理想的无振动状态。
低振动等级的机械通常在运行过程中振动非常小,几乎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2. 中等振动等级:此类机械的振动水平较中等,略高于低振动等级。
中等振动等级的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可能会轻微地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但通常不会导致严重故障。
3. 高振动等级:此类机械的振动水平较高,远超低振动等级。
高振动等级的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会对其他设备产生明显的干扰,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
振动等级标准应用振动等级标准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故障诊断:通过对机械振动水平的评估,可以判断机械是否存在故障或潜在问题。
根据振动等级标准,可以对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或更换措施。
2. 性能评估:振动等级标准可以作为评估旋转机械和离心机性能的指标之一。
通过对振动等级的监测与分析,可以评估机械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表现,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维护或改进。
3. 振动监测:振动等级标准也可用于振动监测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
通过与标准对比,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分析,及时发现振动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总结旋转机械及离心机类的振动等级标准是评估机械振动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性能评估和振动监测等领域。
了解振动等级标准的分类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机械的运行可靠性和性能表现,有效预防故障和性能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本标准适用的旋转机械主要指离心鼓风机、压缩机、蒸汽涡轮机、燃气涡轮机、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电动机和泵等。
●旋转机械分类:
Ⅰ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Ⅱ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
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Ⅲ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Ⅳ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
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旋转机械轴承温升标准
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除设备说明书上特别要求以外,旋转机械运转达到稳定状态后应符合以下标准:
1、使用润滑脂的轴承,轴承温度≤55℃,最大不能超过80℃。
2、使用稀油润滑的轴承,轴承温度≤65℃,最大不能超过90℃。
以上标准是以输送常温介质为基础制定的,如果介质温度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