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整理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整理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整理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从平常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同学的.惰性表现突出。

在新授课中,理解的内容多,记忆的内容少,特殊是同学对记忆,把握不够,简单消失三天不记,几乎遗忘的现象。

另外家庭试验动手的少,上课提问鸦雀无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同学对学问的记忆、理解、把握,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以提高同学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乐观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转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数学观的转变,特殊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不自觉的熟悉向自觉熟悉的转化。

要以进展的眼光对待同学,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

“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同学,培育同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制造性,熟悉并确定同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惜敬重同学的自尊心与自信念,培育同学自觉自理力量,激发同学的爱好和求知欲,主动参加性,要敬重同学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同学,更不要以同学的分数论英雄,老师要多鼓舞同学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舞同学敢于反对,挑战课本,培育同学的自主创新力量。

第1页/共10页对于初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一、对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熟悉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战胜仗。

对于我们新分老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旧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力量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学问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峻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够全面、开放。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同学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集锦16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集锦16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集锦16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第1篇核心提示:有幸参加南岗区第29届百花奖并执教《7的乘法口诀》一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历练了自己的教学技能。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编...有幸参加南岗区第29届百花奖并执教《7的乘法口诀》一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历练了自己的教学技能。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编制7的乘法口诀并非难事,学生基本上知道了如何归纳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

较短的教学时间,较大的思维空间,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轻松的学习氛围,高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拼摆的七巧板。

去发现七巧板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造成认知冲突,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计算得数太过麻烦,还会影响准确率,这就造成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需要。

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2、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为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我放手让学生结合统计表和乘法算式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秘密,去积极尝试自编口诀,有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学生基本知道如何去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的问题,方法优劣的问题。

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句口诀师怎么编的。

为后续的记忆口诀做铺垫。

3、让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介绍每一句口诀是怎么得来和怎样记忆口诀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一个一个相加得来的,还有的同学是运用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再加上1个7而得出下一句口诀的得数,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用2个7加3个7得出5个7的得数,也有的说可以用7个7减去1个7得到6个7的得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

1.5.1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出发,具体地阐述了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帮助—点拨”的作用。

学生在小结时,对容易出现的错误概括地非常全面,甚至把课堂上没出现的错误也进行了举例,本节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教好,教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把学生做巩固性练习和总结运算规律放在一起进行,其效果就远远超出了巩固性练习的初衷.我们知道,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体验数学、做数学.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例如,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负数与分数的乘方要加括号.
有理数的乘方中反应出来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分类讨论思想,在例1中,精心设计了三组计算题,引导学生从底数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分析、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类讨论思想.符号语言的使用,优化了表示分类讨论思想的情势,尤其是负数的奇次幂和偶次幂是大分类中的小分类,用符号语言就更加明显.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教师对于时间的把握上不足。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大小比拟)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大小比拟)教学反思皇桐中学符坚以下是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本节课联系小学及课本内容,把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拟进行系统的概括,体验出两个有理数比拟大小的方法。

⑴利用数轴比拟大小;⑴利用绝对值比拟大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在教用数轴比拟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时,引入是采纳温度的排序。

依据常识,学生可以由低到高地排列这些温度,再让学生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可以看到表示它们的各点是从左到右的顺序,由此引出利用数轴比拟有理数大小的规定:“在数轴上,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在这局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图形理解这些结论。

在讲解利用绝对值比拟大小时,采纳把两个负数在数轴表示,利用在数轴上的数“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得出“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的结论。

从而得出利用绝对值比拟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这节课的重点是利用绝对值比拟两个负数的大小。

难点是利用绝对值比拟两个异分母负数大小;这是本节课较难的局部,为了解决难点,特别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进行比拟时的过程:⑴先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⑴比拟两个绝对值的大小〔要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

⑴依据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的结论推断这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到本节课还有不少地方设计得不好。

结合实际,我的反思如下:从学生完成学习卷的分析,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程度不错,能运用两种方法推断有理数的大小,都能较好地完成A组题。

缺乏之处:⑴在教学中,过多地推理概括有理数比拟大小两种的方法,缺少学生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时机。

2.教学的预见性还不够,时间操纵的不好,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充分。

3.比拟几个有理数大小的时候,学生简单正负数混淆。

4.学生比照拟两个负分数的大小,感到比拟困难。

例如:比拟- 和- 。

它既用到新学的两个负数比拟大小的结论,又联系到两个分数比拟大小的问题,学生往往只做一次比拟,比拟完两个绝对值的大小后,就得出结论了。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从学生的作业中反馈出:对去分母的第一步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是不是说明过程的叙述不太清楚,部分学生摸棱两可,真真自己做的时候就会暴露出不懂的,这也提醒我今后的教学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要下“功夫”,切不可轻易的解决问题(想当然)。

备课时应该多多思考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再修改初备的教案,尽量完善,尽量完美。

在评课中,尽管其他老师没有多提意见,但我还是感觉到:我讲的太多;主动权还没有放心大胆地交还给学生,否则情况会可能会更好。

这也是我的.缺点,应该化大力气来调整自己。

另外也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其他方面地知识,把数学课上地生动活泼1.去分母后原来的分子没有添加括号例1解方程:.分析:分数线实际上包含括号的意思,去分母后原来的分子应该添上括号。

2.去分母时最小公倍数没有乘到每一项例2解方程:.分析:去分母时最小公倍数没有乘到每一项,特别是不含有分数的项。

3.去括号导致错误4.运用乘法分配律时,漏乘括号里的项。

例3解方程:.分析:去括号时没有把括号外的数分配到括号中的每一项。

5.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括号要使括号里的每一项变号。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今天我上了一节课,课后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自己发现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感到力不从心。

现在将上课后的反思总结如下:上课一开始我通过三个选择题复习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

然后进行三个基础性的计算题,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接下来解一道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涉及的运算比较全面,但是在上课中学生出错的比较多,我想如果再加强几个训练题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考虑到后面还有任务,所以效果不很理想。

后面的教学中,第一道题是用四个有理数去计算24,教材上有类似的题目,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表现的很活跃。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范文5篇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范文5篇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范文5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范文篇1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半年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

认真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下:要想让七年级学生一堂课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

我曾经教过王磊,他就是非常聪明。

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做。

由于他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

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

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

有时你把他叫起来。

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

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

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定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

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

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

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

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

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

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

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

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5篇)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5篇)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在这个反思中,我将对初一数学教学进行细致的反思,探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数学教学前,我没有充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导致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讲解和示范,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应该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资源的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教辅资料等。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应该积极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只是简单地进行笔试或口试。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小组合作、项目制等,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五、教学环境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有效地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存在课堂纪律不够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师生互动的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的师生互动不够,对学生的质疑和问题没有及时解答和引导。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师生互动,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七、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对学生缺乏针对性的辅导。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会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八、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没有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一、几个教学内容的处理1.章前图的处理——应围绕章前言,作为课堂教育内容的好素材,不可随意放弃;同时自然引入本章话题。

例如,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是著名的珠穆朗玛峰顶峰雄姿和盛产葡萄的吐鲁番盆地。

在学生欣赏照片,感受我国地大物博,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受到人文熏陶,关注西部风土人情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关注到两地的气温和海拔高度这两个因素上来。

因为气温有零上、零下;海拔有高于海平面的高度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

为了准确的刻画这些量,就要引进新的数。

这就是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2.节前图、节前言的处理——节前图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数学素养的形成,同时也为本节教学提供了实际背景,是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的最佳素材,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教师没有必要再另找情境导入题材。

例如,第四章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节前图、节前言,用唱儿歌的形式引入,“一只青蛙二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让学生在愉快的吟唱中接受用字母表示数,并体验用字母表示数所带来的简捷明了。

又如第三节《求代数式的值》节前图、节前言,从计算时差开始,利用学生对我国申奥成功的自豪感,引出求代数式的值,过渡自然生动,渗透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出课本内在的教育价值。

3.作业题的处理——我们知道学习是终生要做的事,那就应成为生活中最快乐的事。

故要尊重《课标》的建议,明确作业题的要求,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是“重视A组题,关注B组题,用好C组题”。

同时把完成作业题的时间放到课外,但不减课堂容量,而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评价等活动的时间,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必须达到的目标1.突出问题解决的意义、过程、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是指的是波利亚的解决问题模式,更广泛地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中去,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或者说当有问题需要解决时,学生会用这种方式去解决。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1“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了,越来越难教了”,这是在办公室里与其他老师常谈论的话题,这也似乎成了许多老师的共识。

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等。

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我有以下的几点认识:1、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

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产生他们创新的欲望。

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2、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潜力,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认知结合起来,不妨讲讲一些课外知识,比如历史、时事、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共同讨论分享,增长学生的知识;3、教学过程可以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性探索实践转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应当走过这样的过程,“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用在哪?”学生要学习新事物,除了自身对新事物的兴趣外,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价值。

如教学《探索规律》这一课时,传统的教法是直接给出日历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件进行相应的练习,而新的教学方法却安排了比较充实的实践、探究和交流的活动。

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日历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上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上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上册教案标题: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上册教学目标:1. 熟悉初一数学上册教材内容,掌握数学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初一数学上册教材内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初步、图形与运动等。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解决方法。

2. 知识讲解:对每个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包括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运算方法,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拓展性的思考和解决,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进行教师引导下的讨论和解答。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讨论教学法:在知识讲解和巩固练习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和深入理解。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

2. 练习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练习题的批改和评价,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3. 反思评价法: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教学反思,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教学内容,总结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以上仅为初步教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024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25篇)

2024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25篇)

2024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25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一、几个教学内容的处理1、章前图的处理——应围绕章前言,作为课堂教育内容的好素材,不可随意放弃;同时自然引入本章话题。

例如,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是著名的珠穆朗玛峰顶峰雄姿和盛产葡萄的吐鲁番盆地。

在学生欣赏照片,感受我国地大物博,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受到人文熏陶,关注西部风土人情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关注到两地的气温和海拔高度这两个因素上来。

因为气温有零上、零下;海拔有高于海平面的高度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

为了准确的刻画这些量,就要引进新的数。

这就是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2、节前图、节前言的处理——节前图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数学素养的形成,同时也为本节教学提供了实际背景,是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的最佳素材,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教师没有必要再另找情境导入题材。

例如,第四章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节前图、节前言,用唱儿歌的形式引入,“一只青蛙二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让学生在愉快的吟唱中接受用字母表示数,并体验用字母表示数所带来的简捷明了。

又如第三节《求代数式的值》节前图、节前言,从计算时差开始,利用学生对我国申奥成功的自豪感,引出求代数式的值,过渡自然生动,渗透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出课本内在的教育价值。

3、作业题的处理——我们知道学习是终生要做的事,那就应成为生活中最快乐的事。

故要尊重《课标》的建议,明确作业题的要求,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是“重视A组题,关注B组题,用好C组题”。

同时把完成作业题的时间放到课外,但不减课堂容量,而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评价等活动的时间,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必须达到的目标1、突出问题解决的意义、过程、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是指的是波利亚的解决问题模式,更广泛地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中去,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或者说当有问题需要解决时,学生会用这种方式去解决。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反思(9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反思(9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反思(9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反思篇一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口算方法的全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口算。

20×3= 7×50= 6×3=20×5= 4×9= 8×60=24÷6= 8÷2= 12÷3=42÷6= 90÷3= 3000÷5=2 新知探究1、教学例1彩旗80面,每班分20面。

你能把他们分成几个班?(1)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从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列式80÷20(3)学生独立探索口算的方法师: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a.因为20×4=80,所以80÷20=4 这是想乘算除b.因为8÷2=4,所以80÷20=4 这是根据计数单位的组成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80÷20可以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二十?”)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除数转换成我们学过的表中的除法。

(4)师小结:有的同学用乘法来算除法,有的同学用表中的除法来思考。

都很好,那你喜欢哪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5)检查正误老师: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吗?请看屏幕(课件演示的结果)(6)用刚学会的方法再次口算,并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40÷20 20÷10 60÷30 90÷30(7)探究估算的方法出示:83÷20≈ 80÷19≈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你怎么知道的?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一、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本次教学《有理数的除法》这一章节,我认为有几个亮点。

首先,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我提前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除法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自主发现有理数除法的规律,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我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我引入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我举了速度、时间和距离的例子,让学生用有理数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他们理解这个知识点。

最后,我注重课堂互动和交流。

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让他们在交流中拓展思维、互相启发。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本次教学有一些亮点,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讲解过程中有些过于追求进度,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导致后续的学习出现困难。

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

其次,我在设计问题时,有些问题的难度设置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回答。

我应该更加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最后,我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加强。

虽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但有些时候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还不够到位。

我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对未来教学的启示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对未来的教学有了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我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其次,我要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和课堂互动的组织,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最后,我要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反思(具体到每一课时,有课题学习、教学活动、小结、复习。

适合电子备课)1.1 .1正数和负数本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确实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经历讨论、探索、交流、合作等过程获得新知,并能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1.2.1 有理数本节课是有理数分类的教学,要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教师直接分类带来学习的枯燥性.要有意识地突出“分类讨论”数学思想的渗透,明确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且分类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的.1.2 .2有理数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教学时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1.2 .3有理数从具体的场景出发,利用数轴引导学生感受相反数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从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认识相反数的意义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将数学文化灵活应用于教学中,旨在让学生领会归纳相反数意义的多样性、概括性.1.2 .4有理数绝对值这个名词既陌生,又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数学术语,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教材从几何的角度给出绝对值的概念,也就是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的位置出发,得出定义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教给学生探索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中做到形数兼备、数形结合.1.2 .5有理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基础出发,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本节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法则的内容,但真正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还需要一定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逐步解决所设计的问题,并能举一反三.1.3 .1有理数的加减法本课时利用情境教学、解决问题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在本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1.3 .2有理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教学以故事引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不断地总结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1.3.3 有理数的加减法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实例计算,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巩固解题技能,在小组交流中体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运算魅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归纳运算法则;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1.3.4 有理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1.4 .1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运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有理数乘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题,教学时应略举简单的事例,尽早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尽量考虑在有利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的设计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1.4.2 有理数的乘除法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学”数学放在教师“教”之前,“导学”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要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最后总结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整个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师适当引导,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4.3 有理数的乘除法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可以采用课本的引例做为探究除法法则的导入.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教学时应该使学生掌握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求解;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1.4 .4有理数的乘除法这节课主要讲授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1.5.1 有理数的乘方本节教学以故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结出答案,由答案的表现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然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接着层层设问,引出乘方以及与乘方有关的概念,采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5.2 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小组讨论有理数运算法则后,教师应提醒学生牢固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几项规定,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1.5 .3有理数的乘方本节课的特点是实际性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中得到启发1.5.4 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四舍五入,在求精确度上能自然过渡,对近似数与精确度理解不难,本课时学习难点在于科学记数法中确定精确度,因此要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对其讲解,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每一位学生各自的体验和自主学习中逐渐展现.数学活动学生通过测量一周的气温变化和记录一周的收支情况能更好的理解现实生活中负数的应用,更好的运用在数学的计算上,也能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来自生活。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篇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篇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篇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初一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1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对我初一下上半学期的数学教学做了如下的反思:一、对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

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1 、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 、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 、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够全面、开放。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

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我们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等等;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反思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点缺乏:(1)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2)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三、对教学误区的反思以前我认为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现在觉得如果教师讲课只顾自己津津有味,不顾来自于学生一方的反馈信息,教师与学生的的思维不能同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这样不是听不懂,便是囫囵吞枣。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篇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篇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第二年的教学自己也明显感到镇定了许多。

一方面,虽然教材的版本又有了变动,但那些相同的内容,上课时就可以有比较好的掌控,方向也好定位;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把控经过一年的实践也更有自信了。

过去的一年,其他老师也一直在和我提的一个问题是: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太硬了?学生会不会由于怕你而不爱好这一门课?一直以来,我也在课堂上提示自己。

现在我的学生形容课堂上的我已经是幽默的。

我也相信我的课堂是紧张有序而不失轻松的。

学生的反应也比较爱好。

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的风格和特点有很大的区分。

3班的学生大都比较“乖”,能很认真地听老师的“说”,也能比较好的完成布置的作业,但是“贫富”差距比较大,而且优秀的学生思维的开辟度也不是很大。

所以我在3班的课堂上有时讲得会相对多一些。

而四班爱好数学数学的学生相对照较多一些,而且基础弱的学生相对来的少,所以我在4班的课堂上,要求就要高一些,可能同样的题目在4班我给予的时间就要少一些,有时也会在课堂上放下几题有些难度的题。

我们备课组统一有预习作业,看书时做到“有问必答、有问必提”这八个字。

有时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预习作业没法完成,我就会在课堂上给他们5分左右的时间看书。

由于我始终觉得学生如果能带着问题来上课,那成效会好很多,至少他该明白老师上课的内容。

我还会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的状态,调剂课堂的知识点的安排。

比如“代数式的值”这一节课,学生的预习作业做得还可以,加上作业上有要求,我就把“整体代换”的思想加进了课内,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

有时我也会把一些浅显的例题让他们视察解题进程,让他们自己来谈看完之后的体会——要抓住哪几条重要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