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南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
吕蒙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期汝南富陂(今阜南县吕家岗)人,
东吴名将。
吕蒙幼年丧父,随母投靠邓当,生活于军营之中,练得一身武艺。少年随邓当征战,因作战勇猛,受孙策看重。邓当死后,吕蒙代邓职,拜别部司马,成为东吴年轻的将领,屡立战功。
建安十二年(207),吕蒙随孙权出征夏口(今武汉市境内),吕蒙为前部先
锋,大败刘表部将黄祖,攻占夏口,被擢升为横野中郎将。是年赤壁之战,吕蒙率吴军袭焚乌林曹营,截击曹操,逼曹败走华容道。
吕蒙幼年因家贫未能就学,因此曾被人看不起,被称之为“阿蒙”。吕蒙在戎马征战中发奋勤读,持之以恒,后竟通三史,精三略,以知识渊博闻名。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孙权称赞吕蒙“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有国士之量。
长期的读书与征战使吕蒙智勇双全。建安二十年(215),孙权率军围攻合
肥,久攻不下,形成吴军与曹军隔江对峙。吕蒙思及曹军善陆战,吴军善水战,江北无险可守,建议孙权在江北濡须(今无为县境)修筑坞堡,以防曹军突袭。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在以后魏吴交战中,吴军以坞堡据险而守,每每使曹军受挫而还,东吴无虞。
建安二十二年(217),吕蒙率吴军镇守汉上。时刘备大将关羽守荆州。荆
州乃东吴西向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为使东吴战略得逞,吕蒙定计谋取荆州。他诈称自己身患重病,让无甚名气的陆逊代己之职,并让陆逊对关羽大加赞扬。关羽果然上当,以为陆逊年轻无谋,不足为虑,遂率军攻魏,荆州空虚,吕蒙得知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便趁机率水军逆江而进。他令各船水手穿白衣扮作商人,船内尽伏精兵。由于关羽重兵离去,留下的守军放松戒备,公安、南郡等地被吴军逐一偷袭占领而关羽不知。最后,吴军一举袭占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与其子关平被吴军擒杀。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使吕蒙声威显极。孙权封吕蒙为南郡太守,
并封孱陵侯。封爵未下,吕蒙疾发而卒,时年42岁。
吕蒙传载于《三国志》。
焦千之
焦千之,生卒年不详;字伯强,汝阴椒陂(今阜南县焦陂镇)人,北宋官员。
焦千之自幼勤奋好学,为人厚道,乐于助贫。年轻时成为地方上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知名人物。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焦千之投其门
下,受到欧阳修赏识。
吕公著为颍州通判,聘焦千之为家庭塾师,教其诸子。焦千之“为人严教方正”,吕诸子长进很快,后吕公著进京任御史中丞,盛情邀焦千之随之同往。欧阳修写《送焦
于之秀才》一诗相赠,诗云:“焦生独立士,势利不可恐。谁言一身穷,自待九鼎重。有能揭之行,可”谓仁者勇,吕侯相家子,德义胜华宠。”
焦千之虽德才兼备,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黑暗却使他屡试不第。直到英宗治平年间,由于欧阳修、赵概的关照,焦千之才得以出任浙江乐清县令。
神宗熙宁三年(1070),吕公著知颍州,极力推荐焦千之。焦于之被授予秘
书省校理,迁殿中丞,知无锡州。焦千之官居高位,仍一身素洁,勤于政事,尽心尽力为地方办了不少有益的事,受到民众称颂。
焦千之老年归里,两袖清风,竟无居所,幸得学生吕希纯资助,才在颍州城南建房定居。所建居所,人称“焦馆”,焦千之终老于此。
明正德《颍州志》载有焦千之传。
张鹤鸣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达野,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明朝官员。
张鹤鸣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授山东历城知县,不久即擢为南京兵部主事,又调陕西右参政,晋升右金都御史,可谓官运亨通。张鹤鸣在朝为官,效忠明王朝。他在巡抚贵州时,镇压苗民起义,因功于天启元年(1621)
官居兵部尚书。其政治野心随官职升高而膨胀,积极参与朝中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当时,辽东巡抚王化贞与守将熊廷弼矛盾尖锐,张鹤鸣听从王化贞,使王、
熊矛盾更加激化,导致东北边防大乱。天启二年(1622),王化贞于大敌当前弃
城逃跑,张鹤鸣反诬熊廷弼罪责,杀熊廷弼并传首九边。此后,他做贼心虚,假病告归。四年后,张鹤鸣又与奸臣魏忠贤勾结,出任南京工部尚书,以权谋利。次年,恩宗即位,魏忠贤败露自缢身亡,张鹤鸣受劾被罢官,归颍后于颍州西湖
大置房产田园,过着富翁生活。崇这祯八年(1635),李自成率农民义军攻颍州,
张鹤鸣组织地主武装,负隅顽抗。义军攻进颍州,张鹤鸣与其胞弟张鹤腾同被义军处决,双双成为明王朝的殉葬者。
《明史》载有张鹤鸣传。
张鹤腾
张鹤腾(1555—1635),字无翰,号凤达,张鹤鸣之胞弟,明朝官员。
张鹤腾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授山东潞城县令,旋调任榆
次县令。其时,潞城、榆次两县均发生饥荒,张鹤腾救济灾民,煮粥散发,投药治疗病者,施棺予死者,收弃婴于县衙两庑。令老妇抚养,颇受当地民众称颂。张鹤腾后升任刑部主事,又调任户部广西典事。他清查大仓银库,革除积弊,岁得万金,全数上缴。因绩被提升为郎中,督饷延绥。后张鹤腾以目疾告归,寓居
颍州。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农民义军攻颍州,张鹤
腾反抗义军,后被义军擒而杀之。
张大赓
张大赓(1600—1674),字杨甫,别号实水,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
集)人,清代画家。
张大赓乃张鹤鸣第三子,但与张鹤鸣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张鹤鸣热衷于官场政治,而张大度则热心于工诗绘画。从青年起,张大赓便出游各地,登泰山,走秦陇,跨长江,游湘水,南抵滇黔,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为绘画积累了大量素材。他的画内容很广,花鸟松石,鱼虫竹泉,无不涉猎,其中尤以山水称著,其山水画又以苍健出名。张大赓除擅长绘画之外,还工于诗文,著有诗集一卷。
刘体仁
刘体仁(1624—1684),字公勇,号蒲庵,颍州薛集刘寨(今阜南县城关
镇)人,清代诗人。
刘体仁少时聪颖,“就傅经史,一览成诵”。他11岁时,其父刘廷传在颍州
抵抗李自成农民义军,城破被俘,为义军所杀。刘体仁效父忠明,青年时曾“往来兵间,为诸大帅策画”,抗清保明。但他虽有效父之心,却无回天之力,明王朝终于被清王朝灭而代之,刘体仁为此痛心不已。
清顺治十二年(1655),刘体仁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违心地做了清朝的
官。上任伊始,他不顾同事反对,毅然平反冤案,开释蒙冤者,出乎意料地官升刑部员外郎。不久,碰上豫省一桩冤案,刘体仁拒绝抚军贿赂,仗侠执义,使冤者得免于难。在封建社会里,“任侠尚义”的刘体仁官运注定难久,他不久便被
调任吏部郎中,总共为官不过3年便辞官归里了。
刘体仁为官3年,“身践华要,名重一时”,“高蹈收荣,长往而不悔”。他
感到自豪和怀念的是在为官期间,“与海内诸名贤为文酒会”,论文赋诗。“诸名贤”者是指王士帧、汪琬、顾炎武、黄黎洲等文人侠士。辞官归里后,刘体仁过了一段隐居田园生活。此后便踏上了出游之路,从秦淮到黄河,从苏门山到华山,或咏诗于名胜庙堂,或作画于山水泉林,创作丰盛,诗画并茂,“凡一笔出,四方人竞传诵之”。刘体仁除诗画外,还精于鉴别,长于鼓瑟,多才多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刘体仁整60岁。是年他游至钟离,突患急症,不治而亡。其遗著有《七颂堂诗集》10卷。《七颂堂文集》2卷,《识小录》1卷。刘体仁传载于《清史稿·文苑传》和《安徽通志稿·人物传》。
李士林
李土林,生年无考,卒于1855年,字文峰,阜阳县方集(今属阜南县)人,清末捻军将领,后降清。
李土林少孤贫,性刚强,见义勇为,屡遭劣绅殴辱,15岁离乡学艺,结识雉河集张乐行(后为捻军领袖)。25岁李士林归里,以看家护院为名,组织青
年乡民学武,为捻军起义作准备,在四方村里甚得拥护。
咸丰元年(1851),洪河、淮河流域水旱连灾,饥荒严重,而地主劣绅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