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背景介绍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热
门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信息专业人才的重要科目。

当前,我国正处
在数字化时代的初级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
和经济生活,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深入实施,是培养符合现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措施。

二、目标
本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增强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教学,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
掌握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

三、措施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加快知识技术的更新,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
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探索最新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2.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引入计算机实验室,配置
足够的实验设备,加强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际
应用能力。

3.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以应用和创新为主题的课
程设计,利用项目实践的形式。

新人工智能环境下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新人工智能环境下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新环境下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嗯,关于新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这个话题真是紧跟时代步伐啊。

咱们得承认,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所以,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目标改革原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但现在,我们要把目标调整一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算法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改革1.基础理论部分这部分要增加的基础理论,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让学生对这些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编程实践部分原来的编程实践以C语言为主,现在我们要增加Python、Java等语言的教学。

Python在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3.项目实践部分这部分要增加项目实践,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改革1.案例教学以案例为主线,讲解理论知识。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技术的应用场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项目驱动以项目为驱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在线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四、考核方式改革1.过程考核重视过程,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

通过课堂讨论、作业、项目实践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能力考核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考试中,增加实际操作题目,考察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综合素质考核五、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水平教师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老师讲授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等。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信息化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虚拟实验室等方式,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信息化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和灵活性,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旨在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改革还可以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其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多元化和灵活性。

2024年计算机系综合整治方案

2024年计算机系综合整治方案

2024年计算机系综合整治方案____年计算机系综合整治方案一、引言计算机系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学科,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层出不穷。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制定了____年计算机系综合整治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提高计算机系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生素质和学科影响力,使计算机系成为一流的学科。

二、教学质量提升1.课程更新:根据最新技术和行业需求,对计算机系的核心课程进行更新和优化。

确保课程内容与现实需求相匹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组织定期的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和最新教学方法。

3.教学评估: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鼓励学生对教学进行反馈,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实践机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系,开设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机会。

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科研水平提高1.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并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提供经费和支持,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和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促进学术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3.科研团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

培育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平台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4.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四、学生素质提升1.综合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开设课程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生工作: 建立完善的学生工作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关怀。

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和困惑。

3.学术竞赛: 积极参与学科相关的学术竞赛和比赛。

鼓励学生多方面的参与,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4.社会实践: 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1. 强化基础知识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是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2. 引入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入。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项目开发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团队、分组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

4. 关注前沿技术: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

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讲座、组织技术研讨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实验,因此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可以建立计算机实验室、购买先进的设备和软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6. 强调跨学科学习: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应强调跨学科学习。

可以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如计算机与心理学、计算机与艺术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7. 增加实习机会: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机会,应加大实习机会的提供。

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8. 强化职业素养培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9.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计算机专业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以下是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1.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是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更多的实验环境和项目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2. 强化编程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技能是编程,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编程教育,从基础的编程语言开始教学,逐渐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编程工具和框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设实践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外,学校还可以增设一些实践课程,如软件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等,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4. 强化项目驱动教学:学校可以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开发,通过项目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引入新兴技术教学: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学校应该及时引入新兴技术的教学,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增加就业竞争力。

6. 加强实习实训: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适应职场,增加就业机会。

7. 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为他们将来创业打下基础。

8. 强化团队合作教学: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团队项目等形式进行教学。

9. 提升教师水平: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

10. 建立行业导向课程:学校应该与行业紧密合作,了解行业需求,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需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项目驱动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

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

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摘要: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是为了适应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本文基于对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研究,探讨了现行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和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与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教育质量。

第一部分:引言计算机技术作为当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关键在于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现行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目标与策略。

第二部分:现行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现行课程设置难以适应行业的需求变化,部分课程已经过时。

其次,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应用脱节。

此外,一些基础课程重复设置,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最后,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第三部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为了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

其次,计算机应用需求不断扩大,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课程改革还可以促进课程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第四部分:改革的目标与策略针对现行的问题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我们提出以下目标和策略。

第一,更新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加强计算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第二,优化课程设置,避免重复和冗余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加强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的衔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开展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

第五,提供个性化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第五部分:改革的成效与影响通过对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将取得以下成效。

计算机通识课程改革方案

计算机通识课程改革方案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更好地推进通识课程改革,深化“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安徽科技学院<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和《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分层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有序地推进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一)能力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能力为根本”的改革思路,通过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验教材、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成绩认定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越来越高的新要求。

(二)素质目标在完成计算机等级知识水平模块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起点水平、个性差异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加若干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质量目标提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并与全国、安徽省的计算机等级考级考试相适应。

三、改革内容(一)课程设置1.总体思路:减少理论课学时比例,加大实验课学时比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课程模块:(1)全校的一级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划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验24学时。

(2)全校的二级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外国语、人文等学院的各专业,开设《高级OFFICE应用》,计划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

其余专业可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计划学时均为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理论)40学时,机房(实验)24学时。

专思创融合理念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专思创融合理念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专思创融合理念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1. 专思创融合理念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专思创融合理念应运而生。

专思创融合理念是指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专思创融合理念为核心,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1.1 专思创融合理念的定义专思创融合理念是指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一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专思创融合理念的核心是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教学体系。

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专思创融合理念的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1.2 专思创融合理念的重要性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专思创融合理念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提高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专思创融合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专思创融合理念的引导,学生将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专思创融合理念有助于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实际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探究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探究

c h o l o g y o f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t h r o u g h 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a n d c 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o f C o l l e g e B a s i c C o mp u t e r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 程 ; 课程 体 系改革 ; 面向专业需求 ; 面向社会需求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Re f o r m S c h e me o f Ba s i c
Co mp u t e r Co u r s e S y s t e m

要 :在大 学计算机课 程教 学改革深入 开展 的大环境 下,计算机基础技 能 已经不是教 学的重点。进 一步改革计算
机基础课程体 系,提 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成 为 了新的研 究课题 。通过 问卷调 查数据分析 目前 大学生的学 习心理 ,
结合 目前的计算机 基础课程 开设 现状 ,提 出了一套适合独立 学院现状的课程改革实施 方案 。
Ab s t r a c t :T h e b a s i c s k i l l s o f c o mp u t e r a r e n o t t h e c e n t e r o f t h e Co l l e g e Ba s i c Co mp u t e r C o u r s e b e c a u s e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T o i mp r o v e c o U e g e s t u d e n t s c o mp u t e r l i t e r a c y a n d h o w t o ef r o r m t h e c o u se r s y s t e m a r e t h e n e w t a s k .T h i s Re s e a r c h p u t s f o r w a r d a s e t o f s u i t a b l e Re f o m r S c h e me or f i n d e p e n d e n t c o t r e g e 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l e a r n i n g p s y -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12 硬件 课程体 系设 置的改 革 .
( ) 算机硬 件课程 的线路 图 1计 计算 机硬件课 程 的线路 图给 出了计算机 硬件 各
课 程之 间的关 系图 , 指 出 了各 课 程 的先 修 课 程 和 并 后 继课程 , 计算机 硬件 课 程 各 门课 程 之 间 的联 系 紧 密, 只有确 定 了各 门课程 的先修课 程 , 才能学 懂后 续 的课 程 。针 对某 学 院两 个专 业 及 学 生情 况 , 定计 制
如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 J讲控制器 时 , 可按照微
程 序控制 器和硬 布 线控 制 器 两 大类 来 讲 它 的原 理 , 在基本原 理讲完 后可 引入拓 展知识 , 加人 新 的 内容 : 流水 线技 术 、 分支 预测技 术 、 双核多 核技术 等 。这样 学 生既理解 了简 单控 制 器 的 原理 , 又在 此 基础 让 学
算 机专 业 的硬 件课 程设 置 。
比利相 当 , 至硬件 课程更 多 , 甚 近年来 随着计 算机 软
件业 和计算机 网络快 速 、 勃地 发展 , 算机 专业 教 蓬 计 育 的内容 、 形式 也都发 生 了较大变 化 , 普遍 出现 了加 大软件课 程 、 少硬 件 课 程 , 减 出现 了“ 软 轻 硬 ” 重 的
的计 算机 软 、 件和应 用方 面的科研 、 发能力 。根 硬 开 据定 位确定 该专业 的硬件课 程设置 。 首先把 所有 开设 的硬件课 程 随某 学 院的课程 设 置分 为三类 : 学科 基 础 课 、 专业 基 础课 、 向 限选课 方 以及 院系任 选课 ; 然后 确定开 设 的学 期 ; 后给每 门 最
基础课 , 加 电路基 础 、 机原 理与 接 口技术 为专 业 增 微 基础课 。 院 系 任 选 课 和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专 业

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

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

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引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有必要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和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

一、背景分析:介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计算机课程的现状。

二、目标设定:明确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三、课程内容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优化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和学生兴趣。

四、教材更新:针对现有的计算机教材,结合最新的科技进展进行更新,保证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方法改进:介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师资培训:提出师资培训的计划,使教师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七、实践机会扩展: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八、评估方法改革: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从考试为主向综合评估过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九、校企合作: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和实习机会。

十、外部资源整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如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结论:通过对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的探讨,可以看出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要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推进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专业已成为高校中最为热门和重要的专业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提出一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第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对于软件工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应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掌握实践技能。

第二,强化创新精神。

计算机专业是创新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教学要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往往在专业技能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教学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第四,引入新技术和新思想。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教学应时刻关注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引入。

可以通过增加学科交叉、开设新领域课程、引进外籍教师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最先进的技术和思想。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必须的,需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精神、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入新技术和新思想等方
面的建设。

这些改革措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5篇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摘要:从课程的教学形式、实践操作训练、评价方式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最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达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推陈出新,使得计算机在各种行业及家庭的应用更加普及。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推广与普及,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本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目前中职学校各个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不仅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形式(一)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前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多数采取“板书+讲解+适当的上机练习”的授课方法,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没有直观的演示。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基本上以自身为主体,从课前备课到上课讲授,对学生的反应关注得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按教学要求进行练习操作,在上课时难免有画饼充饥的感觉,从而导致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

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难免不佳。

(二)现代的教学形式当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基本上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各种软件,多数以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系统支持,这种可视窗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人机对话功能,使得计算机的很多复杂操作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而变得直观、便捷。

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使用传统的黑板上课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

换言之,就是现在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

实践教学证明,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由于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可以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当堂进行操作练习,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一、课程改革设计基本思路经过市场调查社会的需求,总结出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课程设置方案,下面阐述一下设计思路和实现的可行性。

(一).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考和就业两个方向并重高职考升学人数是在校人数的5%已成事实,但中职学校学生的的情况并不平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也为了提高升学率,应该重视文化课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毕业前应该具备一技之长,为此,在校期间应该系统学习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各方面知识,这就要求开设相关衍生课程,比如说美术基础和计算机英语等。

(二)以平面设计、网站设计两个大方向为主干,兼顾网络管理和程序设计等其他方向相对来说,软件的安装和维护的成本非常低,买一套软件可以装配几个机房的电脑,且软件本身至少有三年的使用寿命,从中职学生掌握和使用软件的难易程度来看,平面设计和网站设计是最合适的两个大方向,这些软件都是所见即所得,容易上手,效果也立竿见影。

再从中学生的阶段性爱好来看,Flash动漫设计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方向。

修建一个网络实验室的费用是普通机房的10倍,修建和维护一个硬件实验室的费用是普通机房的五倍以上。

如果不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专业,是无法获得那么多的财政资助的。

因此培养机房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维修工这一方向并不是最佳的。

但让学生了解一下网络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还是不错,开设《Internet网络基础》和《局域网维护》即为了高职高,又可以为以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一点基础。

综合以上分析,以平面设计、网站设计两个大方向为主干,兼顾网络管理和程序设计等其他方向的设计思路是合理的。

(三)下面再从市场需要来分析1.平面设计:供需两旺工作内容:平面设计主要包括美术排版、平面广告、海报、灯箱等的设计制作。

就业趋向:报纸、杂志、出版等大众传播媒体,广告公司等相关行业。

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技术难度较低,人才需求量又比较大,收入相对也较低,大多每月在2000元左右,如果经验丰富,做得好的工资会更高一些,与个人悟性及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计算机本科教学改革101计划

计算机本科教学改革101计划

计算机本科教学改革101计划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项名为《计算机本科教学改革101计划》的方案,旨在推动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首先,我们明确了改革的核心理念。

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将引入更多的项目式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我们制定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方案。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引入更多实际应用课程,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上,我们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上,我们将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评价、实践操作评价、论文评价等,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为了实现这一改革方案,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能够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其次,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教学设施和环境,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环境、实验设施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监控等,以确保改革的有效实施。

《计算机本科教学改革101计划》的实施,将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其次,它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我们的教育机构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最后,它将推动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整体发展,使我们的教育体系更加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总的来说,《计算机本科教学改革101计划》是我们应对计算机科学教育挑战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方案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方案2010年,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受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托,围绕“首都支柱产业未来5年人才需求状况”,对北京的机械、化工、电子、汽车、金融、运输、通讯、房地产等重点发展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

从调查结果看,在我国,IT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 橄榄形” 分布,“两头”短缺: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IT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劳动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于2010年12月联合启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护理”列为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

,我们备受鼓舞,同时深深感到,职业教育改革和实施的紧迫性。

原有计算机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

上流水线当一线工人,中专学生的熟练程度比不上技校的学生,高一层次的工作,用人单位又会首先选择高职的毕业生,中专生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新型教学方法、模式,规划并开发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现实分析与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的高速发展,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启动,江阴新材料基地的确立,与之相配套的信息产业也在蓬勃的发展。

作为职业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保障,提供合理的技术产业队伍和合格的技术工人,是每一个职业学校都应该考虑的事情。

为了适应计算机及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针对我校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多层次、多类别、多方位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1、衡阳的信息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对于其他地区还不很发达,计算机的应用大都还局限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这对于职业学校毕业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学生对口就业压力较大)也是一种机遇(需要大批量为地方经济服务人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

2、计算机正由一门学科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转变,对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要求学生会熟练操作一些软件,更重要的是掌握计算机如何与相关行业结合的能力,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提出了富有创新的、科技含量高的要求(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创意等)。

3、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大部分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上,沿用或套用大专院校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差距在逐步加大。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4、学生实践操作竞争力不强,上岗适应时间较长。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以其动手操作能力强而被市场所认同,如果我们丧失了这一优势,学生就失去了在社会上的立足点。

5、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学生择业,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材。

不仅专业技能扎实,还具备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变化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能力、推销自我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

6、学生个性要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计算机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面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何迅速抢占市场制高点,打造计算机专业成为我校、我市乃至我省的名牌专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根据信息化技术相对发达国家的调查结果以及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信息化人才的合理配置结构应为“金字塔型”,信息化领域中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的比例,应基本维持在1:4:7的比例。

当前,无论是软件人才还是企业信息化中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在人才结构的配备比例上严重失调,由于低端人才短缺(即应用型人才-信息化办公应用人才、图形艺术设计师、网络安装与维护),使得大量的中端人才不得不从事一些非常低端的工作,造成了人力资源上的一种浪费。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应该填补低端人才培养的空白,成为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反思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要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课程是动态的教育现象,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及市场变化的需求,主动服务和服从于培养目标的需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个个成人、人人成才”的学生观,全面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观,“合格+特长”、“复合+应用”的质量观,社会实践检验的评价观等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系统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原则,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文件,着力处理好“三对关系”:既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又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体现职教特色;既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应岗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跨岗、跨职业和创业能力;既要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又要为学生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通过对人才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分析以及借鉴其他学校经验的同时,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强技能”的课程模式,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形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构建起规范与科学、稳定与灵活的课程体系,努力促进和实现教学设施与师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与评估等的建设和改革。

三、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分析通过对我校及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表1)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

在计算机专业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

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表1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统计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统计图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638家企业),从每一类企业需求最多的3种专业人才看,生产类型企业需求较多的是机械专业,占29.6%、计算机专业占21.l%、化工专业占19.8%;服务类企业需求较多的是计算机专业占27.8%,房地产占11.1%、财会统计和国际贸易占8.3%;其它类型企业则更多的需求企业管理专业占20%、计算机专业占15.6%、机械专业占8.9%的人才。

由此看出,三大支柱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在人才招聘中始终处于前3位。

四、计算机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广的就业范围,如办公文秘、信息通讯领域、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制作与编辑、管理信息领域和信息出版领域、网络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硬件维修、软硬件销售领域等。

具体工作包括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发送、接收、查寻;操作、维护(修)控制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信息领域(如金融业、经贸业、服务业、图书馆、学校等):操作、维护和管理计算机(单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操作、网络管理、软件开发、信息出版领域(如新闻出版业、印剧业、电子信息网)、软件工具的操作;计算机硬件软件销售领域(如各大小电脑公司):软硬件实现、现场安装、调试、用户培训,产品介绍等。

根据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制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之计算机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计算机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认知能力2.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3.熟练的办公软件、常用软件操作能力4.数据库操作能力5.图形图像制作能力6.静、动态网页制作能力7.网络构建、网络布线、配置、维护能力8.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能力9.应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维护能力10.网络安全与防范能力11.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能力12.组装计算机硬件、安装操作系统能力13.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14.计算机平面设计和动画制作能力15.影视媒体素材加工与多媒体合成制作能力16.使用主流计算机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能力五、确定专业方向从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类型上分析,计算机销售/技术支持服务、信息收集/录入与数据处理、办公文秘这三类岗位占毕业生就业岗位的81.5%,表明企业与用人单位在这方面有很大需求。

伴随着数码设备走入普通家庭,大众对视频处理、媒体编辑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更加注重对外宣传,塑造企业文化,对多媒体制作人才需求激增,同时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各类企业都将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使网络应用人才供不应求。

因此,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虽然只占毕业生就业岗位的8.9%,但这三类人才不是不需要,而是严重紧缺。

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我校当务之急是调整专业方向,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

根据我们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所作的初步调查与分析,确定我校计算机大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注重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以技术含量和基础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将目标琐定在以下三个专业化方向上,即:计算机平面制作与设计、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

其不同专门化方向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如下:1、计算机应用技术(办公自动化)●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运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文字录入、编排,熟练使用常用工具软件进行文字、图形处理,掌握常用音视频软件的使用,具备平面图形图像的制作、熟悉广告及外包装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型操作人员。

●就业方向✧各类专业广告设计及制作公司从事专业广告制作与设计等工作;✧宣传媒体部门或中小型企业宣传部门;2、网络技术●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在网络工程相关领域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网络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应用等综合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建设与管理的操作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