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2010年,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受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托,围绕“首都支柱产业未来5年人才需求状况”,对北京的机械、化工、电子、汽车、金融、运输、通讯、房地产等重点发展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在我国,IT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 橄榄形” 分布,“两头”短缺: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IT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劳动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于2010年12月联合启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护理”列为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我们备受鼓舞,同时深深感到,职业教育改革和实施的紧迫性。原有计算机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上流水线当一线工人,中专学生的熟练程度比不上技校的学生,高一层次的工作,用人单位又会首先选择高职的毕业生,中专生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新型教学方法、模式,规划并开发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现实分析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的高速发展,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启动,江阴新材料基地的确立,与之相配套的信息产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作为职业学校

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保障,提供合理的技术产业队伍和合格的技术工人,是每一个职业学校都应该考虑的事情。为了适应计算机及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针对我校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多层次、多类别、多方位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衡阳的信息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对于其他地区还不很发达,计

算机的应用大都还局限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这对于职业学校毕业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学生对口就业压力较大)也是一种机遇(需要大批量为地方经济服务人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

2、计算机正由一门学科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转

变,对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要求学生会熟练操作一些软件,更重要的是掌握计算机如何与相关行业结合的能力,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提出了富有创新的、科技含量高的要求(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创意等)。

3、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大部分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上,沿用或套用大专院校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差距在逐步加大。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4、学生实践操作竞争力不强,上岗适应时间较长。长期以来,职业学校

培养的学生以其动手操作能力强而被市场所认同,如果我们丧失了这一优势,学生就失去了在社会上的立足点。

5、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学生择业,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材。

不仅专业技能扎实,还具备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变化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能力、推销自我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

6、学生个性要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校计算机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面

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何迅速抢占市场制高点,打造计算机专业成为我校、我市乃至我省的名牌专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根据信息化技术相对发达国家的调查结果以及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信息化人才的合理配置结构应为“金字塔型”,信息化领域中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的比例,应基本维持在1:4:7的比例。

当前,无论是软件人才还是企业信息化中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在人才结构的配备比例上严重失调,由于低端人才短缺(即应用型人才-信息化办公应用人才、图形艺术设计师、网络安装与维护),使得大量的中端人才不得不从事一些非常低端的工作,造成了人力资源上的一种浪费。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应该填补低端人才培养的空白,成为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反思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

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要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课程是动态的教育现象,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及市场变化的需求,主动服务和服从于培养目标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个个成人、人人成才”的学生观,全面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观,“合格+特长”、“复合+应用”的质量观,社会实践检验的评价观等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系统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原则,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文件,着力处理好“三对关系”:既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又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体现职教特色;既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应岗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跨岗、跨职业和创业能力;既要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又要为学生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通过对人才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分析以及借鉴其他学校经验的同时,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强技能”的课程模式,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形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构建起规范与科学、稳定与灵活的课程体系,努力促进和实现教学设施与师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与评估等的建设和改革。

三、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分析

通过对我校及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表1)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专业人才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