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第一篇: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文献综述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受到重视,有关于汉字教学各方面的研究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偏误分析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果从1984 年鲁健骥先生引进中介语理论算起,偏误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 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迅猛,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 偏误分析的各项成果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对外汉语语音、词汇、文字、语法等各个领域破土发芽。
为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
主题关于汉字学习的偏误分析,其本身发展就不是很早,所以这方面的综述更是不多。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些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综述,在这些综述中提到了关于汉字偏误分析的内容及成果。
例如潘先军的《近4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2003)、李蕊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2008)。
2005年,出现了专门针对汉字偏误分析的综述,如刘晓岚的《留学生汉字偏误研究综述》。
鉴于这方面的综述做得较少,我只是简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的研究进行了查阅,主要针对语音、汉字、词类、语法等进行的分析。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分析研究者们主要分析对比了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轻重音、儿化音等方面的语音偏误,并提出了一系列纠正发音偏误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语音偏误分析的面貌,这为在汉语学习和教学中避免语音上的偏误提供了帮助,并为我们进一步寻找更有效的纠正语音偏误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帮助。
如郭宏的《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2005)针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叶南的《对外语语音偏误研究》(2008)针对学生的语音偏误,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语音偏误对策:《拼音方案》的策略性调整;声调、变调和轻声的音乐旋律练唱;韵母类推系联网络;声母纵横系联方阵。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常常导致偏误。
这些偏误包括词语的用法、语序和语气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分析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造成偏误的原因1.母语影响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母语的语言习惯会影响到语法的学习和应用。
许多外国人的母语中,词语语序和汉语不同,因此他们很难正确地运用语法。
例如,英语中的主谓宾语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而中文中的语序通常为“主语+谓语+宾语”。
2.语法规则复杂汉语的语法规则相对比较复杂,许多语言学者认为中国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
因此,外国学生常常会遇到不同的语法困难,例如时态、语气和介词等。
3.文化差异汉语的语法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些文化概念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或其他外语,所以外国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或学习。
例如,“谦虚”和“尊敬”在汉语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在学习和使用这些词语时,外国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二、解决偏误的方法1.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应当加强对于汉语的语法规则的学习,例如词序、主谓宾语等。
了解汉语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外国学生减少使用汉语时的偏误。
学生可以阅读汉语语法书籍、参加语言学习班,并进行汉语阅读和书写实践。
2.注重语境理解学生应当注重语境的理解,句子的上下文有助于理解各种语言表达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如果没有语境或文章背景,学生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词语搭配或用法。
例如,“我昨天吃的鱼很好吃”这句话中,如果没有上下文,很难理解“吃”的是“鱼”还是“很好吃”。
3.实际应用语言实际应用语言是很重要的。
学生应当在真实环境中使用汉语,例如和中国人沟通、阅读中文报纸等。
只有实际操作汉语,才能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
4.及时纠正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犯一些错误,如果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就能够减少其在日后学习中的影响。
学习时应该重视错误的处理,并找到正确的方法来纠正错误。
总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了解原因和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从而更好地运用它。
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被视为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
然而,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学习汉字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他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例如拼音与汉字的对应关系、字形的复杂性以及词义的多变性等。
因此,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误。
本文旨在分析外国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常见的偏误,并探讨其原因及改进方法。
首先,一些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经常犯的错误是错误地理解或应用拼音系统。
汉字是由拼音和笔画组成的,因此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拼音系统是学习汉字的基础。
但是,由于拼音与母语语音系统的异同,外国学生往往会把拼音的发音应用于汉字的发音上。
例如,一些外国学生会把声母b读成/b/而不是/p/,导致发音错误。
其次,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关于字形的偏误。
汉字的字形复杂多变,一个字的不同字形往往会对应着不同的词义。
然而,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区分这些不同的字形并理解它们的词义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
他们往往会把字形相近的字混淆,从而导致对汉字的掌握出现偏误。
例如,“上”和“下”这两个字形相似,但意义完全相反,外国学生常常容易混淆。
此外,汉字的词义也是外国学生容易犯偏误的地方。
汉字的词义往往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一个字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词义,而一个词也可能由多个字组成。
对于外国学生来说,理解和应用这些多样的词义是一项挑战。
他们往往会将同一个字用于不同的词义,或者把一个词的不同字义混淆,导致理解上的偏误。
例如,“朋友”这个词,外国学生可能只理解为“friend”,而没有意识到这个词可以用于形容家人、同事等其他关系。
那么,为什么外国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容易出现这些偏误呢?首先,拼音系统与母语语音系统的差异是造成拼音偏误的一个主要原因。
外国学生往往会直接将拼音的发音规则套用到汉字上,而没有意识到拼音系统与汉字发音之间的差异。
其次,字形的复杂性是导致字形偏误的原因之一。
相近的字形容易混淆,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不同字形背后的差异。
外国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外国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肖奚强2009中文摘要外国学生语料中存在大量汉字书写偏误现象,为了描述偏误现象的特点,阐释偏误产生的原因,得到偏误产生的规律和特点,本文进行了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
本文按照部件的改换、部件的增损和部件的变形与变位三种类型对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现象进行分类,各类又可细分为:部件的改换包括形近改换、意近改换和类化改换;部件的增损包括增加意符和减损意符;部件的变形与变位包括母语迁移变形和部件镜像变位。
形近改换是各个学习阶段和不同母语背景学生语料中都最常见的偏误类型。
形近的部件常干扰学生书写时的选择,学生对形近部件区别特征的认知需要加强。
初级阶段偏误数量较多,中级阶段偏误数量大幅减少并进入稳定状态,到高级阶段偏误数量不再有明显减少。
中级阶段是外国学生汉字习得的过渡阶段和关键阶段。
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汉字书写情况强于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汉字书写情况。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在形近改换、意近改换、增加部件和减损部件四类中的表现与汉字文化圈学生差异较大。
外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远远多于本族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汉字的特殊构形特点的确给外国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但在各类偏误数量分布来看,外国学生与本族小学生的认知差异不大。
关键词:汉字汉字部件偏误分析习得AbstractIn foreign students’ character writing corpus, there are large amount of error phenomenon.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se error phenomenon’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se error phenomenon and then to find out some disciplin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errors,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systematical errors and acquir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by foreign learners.This thesis studies the systematical errors in character writing by foreign students in terms of the learning of components. We identify three types of errors: 1. Errors of substitution; 2.Addition and omission errors; and 3. Erroneous variants and misplaced components.Error of substitution caused by similar appearance is the most common error type in every learning stage and in the corpus written by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hen writing characters, the similar appearance of components always interfere with students’ choice. Thus, we should reinforce students’ the similar components Cognition ability.The amount of errors is the most in early stage. In middle stage, the amount decreases at large amplitude and come into a stable state. In late stage, the amount not decreases at large amplitude any more. 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iddle stage is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the key stage of foreign students’ character acquisition.The writing condition of students come from Sinosphere is better than the condition of stud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latter has large differences in four types with the students come from Sinosphere.The errors written by foreign students are much more than that of Chinese pupils. The special structur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ause a certain difficulties for foreign students. But the amounts of every error types show that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 between foreign students and Chinese pupils is not big as we thought.Key words: characters component error analysis acquisition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外国人在学习汉语中的动词偏误分析
外国人在学习汉语中的动词偏误分析外国人在学习汉语中的动词偏误分析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动词运用的偏误,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所以有效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水平,以及弘扬中华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一定量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不同种类动词的缺失情况,并就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候出现的偏误的类型、偏误出现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做初步探讨,以期找到减少外国人在学习中出现偏误的方法。
以下就从外国人动词偏误类型及其出现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运用在今后的学习中去。
外国人动词偏误类型外国人在学习过程中在动词方面出现的偏误大约分为语用和语法两个层面。
而就语用层面来说,又有近义词混淆、词意混淆以及不合理搭配等情况;语法层面则有误用、多余、缺失等方面的偏差。
以下将对此一一进行叙述。
(一)语用层面的偏误一、近义词混淆意义相近的动词误用多指在该用甲动词的地方却用了乙动词,而这两个动词的意义是相近的,因而产生偏误。
外国人学汉语者误用动词的情况是常见的,也是复杂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及物动词误用为及物动词。
如:“我下午见面朋友了”“他们都来机场送行他”。
“见面”“送行”在汉语里都是不及物动词,其后不能带宾语,如果想引出关涉的对象,可以借助介词来完成,表达为“和……见面”“为……送行”。
教师纠正这类偏误时,一是要讲清楚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特点,二是要采用对比法,进行汉语和外国人母语的对比,要让让学生明确汉语中是通过介词结构来引出关涉的对象,并不断练习以增进学习效果。
2.名词误用为动词如:“这个问题我不会答案”“你和他关系了吗?”在汉语里,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个例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个问题我不会回答,而其用名词“答案“代替了动词“回答”,动词“回答”就是在名词“答案”后加上附加成分派生出来的;第二个例句的本意是:你和他联系了吗?毋庸置疑,应将”关系“改为“联系”。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词语偏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现象,探究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策略。
学习汉语对于外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许多其他语言存在显著的差异。
例如,汉语的声调对词义有重要影响,而印欧语系则没有;汉语的词汇中,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现象较为普遍。
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许多其他语言也不尽相同,例如修饰语和中心语的顺序、动词和宾语的关系等。
这些难点使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面临诸多挑战。
词语偏误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词语偏误会导致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误解。
例如,学生可能会将“不好意思”和“对不起”混淆,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意思相似,但在某些场合下,它们的使用是不同的。
词语偏误会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学生可能会因为不知道某个词的正确用法而避免使用它,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表达效果。
词语偏误还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在考试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使用错误的词语而失去分数。
外国学生出现词语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母语干扰:学习者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习惯性地使用母语的语法和词汇,从而造成词语偏误。
缺乏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者可能不知道某个词的正确用法,导致使用错误。
文化差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学习者可能不理解某些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某些场合下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词语偏误的类型也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同义词混淆:例如,“全部”和“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能。
声调错误:例如,“大”和“呆”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它们的声调是不同的。
词性错误:例如,“快乐”是一个形容词,但学习者可能会错误地将其用作动词。
语境错误:例如,“请勿打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短语,但学习者可能会在不适当的时候使用它。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在泰国,随着汉语教学的日益普及和深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其中,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常见的偏误,并探讨其成因和解决方法。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或发音不准确的情况。
例如,容易将“b”和“p”,“d”和“t”等发音相似的声母混淆。
此外,对于一些带有特殊发音部位的声母,如“z”,“c”,“s”等,由于发音方法与泰语不同,学生往往难以掌握。
2. 韵母偏误韵母的发音偏误也是泰国学生常见的语音问题。
例如,在发复韵母时,如“ai”,“ei”,“ao”等,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音节的结构和发音技巧。
此外,对于带有特殊音素的韵母,如后鼻音“ang”,“eng”等,由于发音方法和舌位与泰语差异较大,也容易导致偏误。
3. 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系统与泰语不同,这是导致泰国学生发音偏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容易出现声调混淆或升降调不准确的情况。
三、偏误成因分析1. 母语迁移影响由于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导致发音偏误。
例如,泰语的辅音音系和元音音系相对独立,而汉语的音节结构则较为复杂,这给泰国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难度。
2. 教学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泰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汉语语音的发音技巧和要点。
此外,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口音问题或教学不严谨的情况,也会对学生的发音产生不良影响。
四、解决方法1. 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针对泰国学生的发音偏误,应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同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和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音素和音节。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汉语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语言,语法结构独特,对外国人学习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见的语法偏误。
一、汉语句子结构的错误汉语句子的结构与英语等西方语言存在较大差别,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出现句子结构错误的情况。
例如,他们经常将状语放在主语后面,导致句意不清。
正确的句子结构应该是“主语+谓语+状语”。
二、动词时态的误用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动词时态错误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动词的时态用法与汉语不同,需要适应汉语中表达时间的方式。
例如,他们经常使用“了”表示过去事件,而不是使用正确的过去时态。
需要注意的是,“了”只是表示动作的完成,而不一定表示过去。
三、量词的误用汉语中存在很多量词,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往往容易出错。
他们经常使用错误的量词或者不使用量词。
例如,他们会说“我有两个猫”而不是“我有两只猫”,或者说“我买了苹果”而不是“我买了几个苹果”。
正确使用量词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和地道。
四、语序的错误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常出现语序错误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母语语序与汉语不同,需要适应汉语的语序特点。
例如,他们经常将疑问词放在句子的末尾,而不是放在句子的前面。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疑问词+主语+谓语+其他成分”。
结论: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会出现语法偏误,主要是因为母语与汉语的差异导致的。
要克服这些偏误,外国人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并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不断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在教授汉语时应注重帮助外国人解决语法问题,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
总结: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出现语法偏误,主要包括句子结构的错误、动词时态的误用、量词的误用和语序的错误。
要克服这些偏误,外国人需要深入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并通过语言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来纠正错误。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中文和英文等西方语言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语法偏误。
这些偏误不仅影响了外国人汉语的表达准确性,也反映出了中文和西方语言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探讨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见的语法偏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语法偏误是主谓宾语的搭配错误。
在中文中,主谓宾语的搭配必须是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否则会影响语句的表达准确性。
例如,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把英语的主语放在汉语主语的位置,导致主谓宾语的搭配错误。
外国人通常会说“我去学校”,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去了学校”。
其次,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还经常出现的语法偏误是词序的错误。
在中文中,词序的位置对语句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由于中文和西方语言在词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外国人容易在句子的构造上犯错误。
例如,外国人常常会把英文的定语放在汉语的前面,导致词序的错误。
他们会说“一个大的书”,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一个大书”。
此外,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还容易出现的语法偏误是时态的混淆。
在中文中,时态的表达方式与英语等西方语言有所不同,外国人往往会因此而产生混淆。
例如,他们可能会把英语的过去时用在汉语的未来时上,导致时态的混淆。
他们会说“我昨天去了超市”,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明天要去超市”。
最后,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还容易犯的一个常见的语法偏误是冠词的误用。
在中文中,冠词的使用与英语等西方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外国人往往会因此而出现误用。
例如,他们可能会把英文的冠词“a”用在汉语中导致语句表达不准确。
他们会说“我是一个老师”,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是老师”。
综上所述,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见的语法偏误主要集中在主谓宾语的搭配、词序、时态和冠词的误用上。
这些偏误不仅影响了外国人汉语的表达准确性,也反映出了中文和西方语言在语法上的不同之处。
为了避免这些语法偏误,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应该多加练习,注意中文的语法规则,增强对中文语法结构的理解。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语音的掌握一直是泰国学生的难点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以期为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的现象。
例如,将“z”和“j”,“c”和“ch”,“s”和“sh”等音混淆。
这主要是由于汉语和泰语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发音时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 韵母偏误在韵母方面,泰国学生常常出现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混淆等问题。
如将“an”和“ang”,“en”和“eng”等音混淆,以及将“zhi”、“chi”、“shi”等平翘舌音混淆。
这主要是由于泰语的音节结构与汉语不同,导致学生在掌握韵母的发音时存在困难。
3. 声调偏误声调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学生往往无法准确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导致发音不准确。
这主要是由于泰语的声调系统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三、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原因分析1. 母语负迁移由于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导致发音不准确。
例如,泰语的辅音和元音系统与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在转换语言时出现困难。
2. 教学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而忽视了语音的教学。
此外,部分教师可能没有针对泰国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
3. 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其语音掌握情况。
在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下,学生可能无法充分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其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语音学习不够重视,那么其发音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针对母语负迁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比分析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中泰两国在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泰国 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方位词作为汉语中的重要词汇,对于泰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 汉语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常用方位词时出现 的偏误,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为泰国学生提供更实际的帮 助。
四、总结
四、总结
本次演示分析了泰国学生初学汉语时常见的偏误类型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 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偏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泰国学 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泰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推进汉语 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贡献。
2、教材质量低
2、教材质量低
目前,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材内容 陈旧,缺乏实用性;有些教材对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出现困惑和误解。
3、教师因素
3、教师因素
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师可能对泰语和汉语的差异不 够了解,无法有效地纠正学生的偏误;有些教师可能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灵活性 和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偏误分析
3、对空间方位的理解不足:例如,在描述“这本书放在桌子上”时,部分学 生会错误地表达为“这本书在桌子上面”,而正确的应该是“这本书在桌子上 面”。
原因与对策
原因与对策
导致泰国学生出现上述方位词偏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母语负迁移:泰国学生的母语中没有严格对应的方位词,因此在学习汉语 方位词时容易出现混淆。
一、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 析
1、语音偏误
1、语音偏误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泰国学生常常会出现汉语语音偏误。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出现的偏误,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泰国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发汉语声母时,常常会出现发音部位不准确、发音方法不正确等问题。
例如,将“z、c、s”发音为“j、q、x”,将“b、p”发音为“d、t”等。
2. 韵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发汉语韵母时,常常会出现元音和辅音的混淆、音节结构不正确等问题。
例如,将“a”发成“o”,将“e”发成“i”等。
3. 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泰国学生在掌握汉语声调时常常会出现问题。
例如,将平声发成上升或下降的调型,将上声发成平调等。
三、偏误原因分析1. 母语影响泰国学生的母语与汉语在语音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出现偏误。
2. 发音方法不正确部分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导致发音部位不准确、发音力度不足等问题。
此外,对于某些难以发音的音节和音素,学生可能采取简化的方式进行替代。
3. 缺乏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也是导致偏误的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与母语为汉语的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学生无法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
此外,缺乏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
四、解决方案1. 加强声母和韵母的训练针对泰国学生的常见偏误,可以加强声母和韵母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对比练习,以加深对正确发音的印象。
2. 注重声调的练习和纠正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泰国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声调的练习和纠正。
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描述的实践研究
2023-10-30contents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汉字书写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原因探讨•纠正书写偏误的对策与建议•实践研究总结与展望目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23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在汉语学习中,汉字的书写是外国学习者普遍遇到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字读音、词汇和语法方面,而对于汉字书写的偏误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
研究意义通过对外国学习者汉字书写偏误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外国学习者的汉字书写水平。
本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偏误,可以深入探究汉字书写的特点和规律,为汉字研究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2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分析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人汉字书写的特点和难点。
探究外国人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及其原因。
为改进对外汉字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收集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人在汉字书写中的偏误实例。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人的汉字教学策略和建议。
对偏误实例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人汉字书写的特点和难点。
03汉字书写偏误类型分析笔画遗漏外国学生也常常遗漏某些笔画,例如将“九”字写成“丸”字,或者将“了”字写成“丁”字。
笔画添加外国学生常常在汉字书写中添加额外的笔画,例如将“口”字画成“曰”字,或者在“田”字上加一横。
笔画顺序错误对于汉字的笔画顺序,外国学生也常常出现错误,例如将“横折钩”写成“横折弯钩”,或者将“竖折折钩”写成“竖折弯钩”。
笔画偏误在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时,外国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左右两部分的比例,例如将“林”字写成“木目”,或者将“师”字写成“土少”。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odern chinese M125XIANDAI YUWEN2008.07用的留学生汉语教材,都是全国通用型的,很整齐,但不够灵活。
为了方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在地区,了解所在地区的方言、文化,了解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特殊关系,我们认为,有必要考虑在全国通用的汉语教材中安排一些各地方言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各地补充一些方言的学习教材,使各地的汉语教材有自己的特色。
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削弱甚至消除地方方言对汉语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特点。
这样,教材能在学生的课内学习的汉语普通话和课外接触到的地方方言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既满足了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实际需要,又能很好地促进留学生的汉语学习。
参考文献:[1]丁启阵.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张玉苹,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词法,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为句型的教学。
①据此,我们将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分成词类偏误和句型偏误两大类分别进行综述。
文章文献的主要来源为二十年来中国期刊网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在近70篇的语法偏误分析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46篇进行分析评述,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一、词类偏误分析在外国人语法偏误分析的研究中,词类的偏误分析占了70%多。
②其中对实词的研究占词语偏误分析的55%,虚词占45%。
在词类的划分上,我们依据的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中的语法部分,以便于分类统计。
③(一实词偏误分析对外国人汉语实词的偏误分析都集中在了副词和动词上,很少涉及其它词类。
1.副词偏误分析在词语偏误分析研究中,副词所占的比例最高。
陈小荷(1996以北京语言学院的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和副词“也”有关的偏误进行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汉语与许多其他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会犯一些语法错误。
本文将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见的语法偏误,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动词时态错误汉语的动词时态系统与许多其他语言不同,这导致了外国人经常在使用时态时出现错误。
例如,一些外国人在叙述过去事件时会错误地使用了现在时,或者反之。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熟悉的语言没有明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态区分。
解决方法:1. 学习汉语的时态系统:外国人应该系统地学习汉语的时态系统,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时态的用法。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来提高对汉语时态的理解。
2. 注意上下文:外国人在表达过去事件时应该注意使用过去时态,而在叙述现在事件时应该使用现在时态。
他们可以通过注意上下文来判断动词时态的正确使用。
二、数量词误用汉语的数量词系统也是外国人经常犯错误的一个领域。
外国人可能会错误地使用了错误的数量词,或者在数量词前后的搭配上出现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熟悉的语言没有类似的数量词系统。
解决方法:1. 学习常用的数量词:外国人应该学习常用的数量词,包括表示人、物、时间和空间的数量词。
他们可以通过背诵和使用这些数量词来加强掌握。
2. 注意数量词的搭配:外国人在使用数量词时应该注意其前后搭配的规则。
一些数量词需要与特定的量词搭配使用,而一些则可以直接在名词前使用。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来熟悉数量词的搭配规则。
三、语序颠倒由于汉语的语序与许多其他语言不同,外国人常常在使用汉语时出现语序颠倒的错误。
他们可能习惯于将主语放在句子的前面,而在汉语中,动词往往出现在句子的中间位置。
解决方法:1. 学习汉语的基本语序:外国人应该系统地学习汉语的基本语序,即“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正确的语序。
2. 注重语境和逻辑关系:外国人在使用汉语时应该注重句子的语境和逻辑关系。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鲁健骥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 探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的语法偏误在各种语法形式上的表现, 以及学习策略—母语干扰、过度泛化等—与教学失误对语法偏误产生的影响。
我们的做法是, 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初学汉语的学生的偏误做形式上的归纳, 共得1 92 项, 并按偏误的性质把它们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大类。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词语的使用, 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 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 也包括各种短语( 如介宾短语) 、结构等的使用。
另一类是句法项目, 包括各句子形式(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 。
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 所不同的是, 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 后者是由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
下面我们将以偏误的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 对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进行一些分析。
一遗漏偏误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
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1 .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
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
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
)宁可⋯, [也] ⋯另如:结构: 除了⋯以外, [ 都]⋯除了⋯以外, [也]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
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 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 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 除“而且”外) 都是不出现的。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二、误加偏误 在一些语法形式中,通常情况下可 以/必须使用某个成分,但当这些 形式发生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 这个成分。
青 衣
例如:“了”是一个带有语法性质的词尾,但并不是完全意 义上的标志,使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也有一定要用 或一定不能用的情况。 • 从前我每个星期都看(了)一个电影。 • 五十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游行。 • 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北京。 • 我们是在国贸大厦看见(了)谢莉的。 • 我们是跟老师一起去(了)的颐和园的。
1、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
• • • • • • 复句结构中,()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不管· · · ,(都)· · · 宁可· · · ,(也)· · · 除了· · · 以外,(都)· · · 除了· · · 以外,(也)· · · 一点儿(也)不· · · 谁(都/也)· · · 动补结构中,补语被遗漏: 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
青 衣
1、单个成分的错序
⑴状语的错序 ⑵定语的错序 ⑶“把”字的错序
2、成分组合的错序
⑴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 ⑵并列成分的错序
青 衣
(1)状语的错序
• 汉语中,状语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只有时间状语和地 点状语可以放在句首。外国学生的问题是常常把一般状语 也放在句首(主语前),把时间和地点状语放在句尾。 • 你们去颐和园?(也)我。 • (常常)我们去旅行。 • 我们每天开始上课(八点)。 • 我不吃饭(在学校食堂)了。
衣
青 衣
五、思考 从以上的举例和分析,我们可以看 到,从学生的学习策略方面看,语 法偏误主要有两大来源,这就是母 语干扰和已经掌握的不完全的汉语 知识对学习新的语法现象的干扰; 从教学方面看,讲解和训练的偏误 是造成语法偏误的主要原因。在此, 重点讨论教学失误对学习的干扰问 题。
对外汉语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研究综述自偏误理论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迄今已历经20多年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笔者搜集了期刊和学位论文中的相关研究,发现以“对外汉语”“汉字”“偏误”为关键词的文章约有100多篇,文章涉及偏误研究的各个领域,可见在对外汉语发展的这50多年中,偏误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
尤其是近十年的有关偏误的研究在内容上非常丰富,研究方向也更趋于细化。
早期偏误分析集中在词汇、语法、语音、语用等领域,对外汉字教学领域研究者们鲜少涉及。
近10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汉字偏误分析成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偏误分类趋于细化,在错字和别字两大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错字细分为笔画、部件、整字、结构等几个层次。
分类的细化推进了研究的细化,施正宇的《对外国学生形符书写的偏误分析》,以正字法为依据,分析了书写元素和结构单位与方式的重复与相似是造成留学生字形书写错误的重要原因。
另外,还有肖奚强的《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和徐彩华的《整字速示条件下留学生汉字形误监控特点的研究》。
肖奚强的《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2002)专门针对部件层级讨论外国学生的汉字偏误,将之分为部件改换、部件增损、部件变形与变位几个小类,指出部件教学在汉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他在文章中讨论有关偏误分析的三个问题。
1.偏误用例的选取。
要区分失误和偏误,二者之间存在难以区分的中间状态,故必须对分析的对象进行甄别和筛选。
2.偏误用例的分类。
有两条基本原则:(1)差异大于共性的宜分开讨论;(2)共性大于差异的宜归入一类讨论。
3.偏误用例的分析。
有三条基本原则:(1)解释必须合乎语言规律;(2)应尽量从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3)分析应力求深入浅出。
原新梅在《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偏误“镜像错位"分析》(2003)专门针对汉字偏误中的“镜像错位”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现象跨越了笔画、部件、整字3个层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迄今为止,“偏误”这一术语引入我国只有二十多年。
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法偏误分析更是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文章主要以二十多年来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为依托,从词法和句型两个方面,对外国人习得汉语过程中产生的语法偏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语法偏误分析有一个整体的掌握。
标签: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词法,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为句型的教学。
①据此,我们将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分成词类偏误和句型偏误两大类分别进行综述。
文章文献的主要来源为二十年来中国期刊网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在近70篇的语法偏误分析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46篇进行分析评述,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一、词类偏误分析在外国人语法偏误分析的研究中,词类的偏误分析占了70%多。
②其中对实词的研究占词语偏误分析的55%,虚词占45%。
在词类的划分上,我们依据的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中的语法部分,以便于分类统计。
③(一)实词偏误分析对外国人汉语实词的偏误分析都集中在了副词和动词上,很少涉及其它词类。
1.副词偏误分析在词语偏误分析研究中,副词所占的比例最高。
陈小荷(1996)以北京语言学院的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和副词“也”有关的偏误进行分析。
通过语境分析和背景分析调查留学生使用副词“也”的使用率、偏误率、语法结构上的偏误原因以及与使用率和偏误率有关的语篇属性。
通过语境分析将偏误分为四种类型并分析每种类型出现的情况,分类详细全面。
通过背景分析调查了副词“也”的使用率和偏误率,最后得出结论:语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偏误发生的范围,“也”的使用率和偏误率与母语背景和语料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陈先生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语境分析对语法偏误分析所起的作用,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金昭延(2001)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副词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句法功能方面的错误和原因。
这是国内韩国人对韩国留学生学习副词进行研究的少量文章之一,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文章只是通过汉语和韩语之间的差异对比来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认为,产生偏误的原因不仅仅是母语的负迁移,对其它因素也应当有所涉及。
聂丹(2004)从单纯的释义导致副词在使用上出现偏误出发,以语气副词“竟”为例,从句法结构、语义类型、语用规律三个方面总结了语气副词“竟”出现的类型,并对易出现偏误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综合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来分析,减少因单纯的词语释义导致学生使用上出现的各种偏误。
文章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出发角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教材的编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胡云晚(2005)将外国学生使用程度副词“非常”出现的偏误分成五种类型,即:“非常”对动词、形容词的兼容选择,“非常”与程度副词的共现,“非常”与否定副词的连用及连用后对形容词、动词的选择,“非常”对“比”字句的选择,“非常”的静态程度定性与动态性的不相容。
文章对五种偏误类型分别进行分析并从语法的角度论证其成因,其中也涉及到了语用的因素。
袁毓林(2005)以中介语语料库中和“不”有关的偏误的句子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将偏误的句子进行归类。
句法方面偏误的句子又分成九个小类进行分析,并简要论证其出现偏误的原因。
袁先生对偏误分类详细,但是文章例子多而对偏误原因的阐述似乎有些欠缺。
袁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是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中有分歧的“没有”④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并将偏误进行分类,同时简要阐明偏误的原因。
袁先生的两篇文章对今后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郑艳群(2006)以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为来源,对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考察。
结果发现以往文献中从经验出发而得出的某些偏误类型在实际情况中出现并不多,而某些偏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认为,这一研究发现将会推动语言本体研究,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同时我们意识到,不能局限于固有的理论模式框架,要敢于突破,找出适合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方法。
副词的偏误分析是研究的重点,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仍然有很多尚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这都需要共同的努力。
2.动词偏误分析相对于副词而言,动词的学习相对容易些,因此关于动词方面的偏误分析并不多。
这或许和动词在句子中所作的句法成分比较固定,不像副词那样复杂灵活有关系。
戴国华(2000)对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的偏误进行分析。
戴先生将动词的偏误分成八类: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误用;名词和动词的误用;动词和形容词的误用;离合动词的误用;系动词“是”的误用;动词多余;词义不明造成的误用;母语动词误用为汉语动词,对每种类型都进行举例分析。
我们认为这是目前对动词偏误分析较全面的研究。
但是,在原因的阐述上,戴先生只将其归因于母语的语法体系的负迁移,对其他原因没有加以说明。
尽管如此,文章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动词的偏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对留学生汉语动词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一篇关于日本留学生使用汉语动词偏误的文章是吕滇雯(2000)对动词重叠式的研究。
文章对是否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的语境进行分析,在肯定使用的前提下,再分析如何组织正确的语法结构。
文章总结了动词重叠式使用的规则,对留学生汉语的学习有实用价值。
陈若凡(2002)对留学生使用能愿动词“能”和“会”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陈先生通过英汉语法、语义的对比来分析留学生产生的偏误。
与以往的对比分析所不同的是,陈先生认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是母语与汉语之间有明显差异的地方,而是两种语言在形式或者意义上差别最小的地方。
我们认为,事实上两种语言明显的差异更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因而会避免出现错误,反而是那些注意不到的细微差别更易产生偏误。
汉语的能愿动词“能”“会”与英语的情态动词存在着复杂的交叉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导致了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我们认为,陈先生的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虚词偏误分析1.介词偏误分析崔希亮(2003)以中介语语料库为依据,对欧美学生习得汉语介词进行研究。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介词的使用频率、偏误率,并且通过与其他国家学生使用情况的横向对比以及每种介词使用情况的纵向对比,发现欧美学生使用介词的规律。
崔先生将出现的偏误分成九种类型,对每种类型都进行语法结构上的分析。
在教学策略上,崔先生引入了认知理论提出教学意见。
我们认为,崔先生的研究是偏误分析的一大进步,尤其是数据的横向、纵向对比和认知理论的引入,这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艳华(2005)对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类。
在传统的语法偏误类型即遗漏、误加、错序的基础上增加了认知的偏差和难点句型中介词短语构建的错误。
同时,对偏误的成因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仅仅局限于母语和目的语的负迁移上,既有教师的客观方面的失误,也有学生主观上学习策略的偏离。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以探求学习者习得汉语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是一大进步。
我们认为,发现问题并不是研究的目的,重要的是知道问题出现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能知道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思维方式,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将会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介词“在”是留学生较早接触的虚词。
李金静(2005)对留学生习得“在+处所”结构进行分析。
文章首先指出“在+处所”结构的句法功能,即在句子中作定语、状语和补语。
针对这一功能对每种句法成分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其中还包括语序和在“把”字句中的使用偏误。
我们认为,文章分类详细,分析详尽,如果能进一步指出如何针对偏误进行教学将更加完善。
2.助词偏误分析汉语助词的偏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了”⑤的分析上。
王有芬(1996)从偏误原因的角度对母语为日语和韩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偏误进行分析。
作者认为,造成偏误的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和目的语的泛化。
韩在均(2003)在韩汉翻译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病句对出现的偏误进行分类。
作者依然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汉韩语的不同并分析偏误的原因。
与王有芬的研究相比,后者对“了”的偏误分类更加详细,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对比分析的局限。
辛永芬(2001)从留学生使用“已然”类时间副词的角度考察助动词“了”的偏误使用情况。
分析在“已然”类时间副词的句子中,造成“了”泛化的原因,文章选取角度新,原因分析详细,有助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高霞(2005)在前人对结构助词“的”研究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及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结构助词“的”时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我们认为这一点是文章的进步之处。
偏误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要多角度的进行考察。
3.语气词偏误分析徐丽华(2002)将外国学生使用语气词出现的偏误分为四类:遗漏、误加、多余、错位,并分析了偏误的原因。
我们认为,文章对偏误类型的分类与鲁健骥(1994)对外国人汉语语法的偏误分类大体一致。
但是在偏误原因的阐述上较为详细,值得借鉴。
4.连词偏误分析徐丽华(2001)通过具体的材料对外国学生使用连词的偏误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
虽然在研究方法上并没有新的突破,但是弥补了对连词偏误研究少的缺陷。
二、句型偏误分析虽然对句型偏误的研究不如词类那么丰富,但是研究范围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句式上:(一)“使”字兼语句李大忠(1996)对具有中等以上汉语水平的八个国家的外国学生使用“使”字兼语句出现的偏误进行分类,通过汉语语法规则来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
李先生的分析是基于静态描写的方法,说理性很强,理论丰富。
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二)“被”动句柳英绿(2000)通过韩汉语之间的对比对韩国留学生习得“被”动句的偏误进行分析。
柳先生主要是通过汉韩“被”动句中主语、宾语及谓语之间的差异来找出韩汉语的异同,并以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分析偏误的原因。
尽管对比并不全面,韩汉语“被”动句之间的转译规律也没有找到,但是在韩国留学生“被”动句习得的主、谓、宾语研究上已经起到了开山的作用。
王振来(2004)也对韩国留学生习得“被”动句偏误进行了分析。
王先生主要是从有标记的“被”动句和无标记的“被”动句两方面来讨论留学生习得“被”动句的偏误情况,在内容上更加完善。
在教学方法上,王先生提出“情景教学法”,在具体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在教学中少讲术语,不用背概念,多举例子,以学生理解为主。
我们认为,王先生的教学建议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三)“有”字句“有”字句是现代汉语教材中较少涉及的一种句型,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