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安全: 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2、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称为重大危险源。
3、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4、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指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5、系统: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7、事故法则: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
8、轨迹交叉论: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这些事件不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9、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10、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在企业中应用时与企业文化找到了共同点后形成交叉的结果
11、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的灾害的严重程度?
12、安全指标:安全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13、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14、安全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的总和
15、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判断:
1、安全与危险在所要研究的系统中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伴存在。
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错)
2、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和安全系统构成了安全整体的三要素。
(对)
3、100%的安全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
(对)?
4、工伤事故由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两项要素组成。
(错)
5、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具有偶然性,因此是不可预防的。
(错)
6、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
(对)
7、安全确认型与危险检出型的区别:危险检出型仅在危险被检出时认为危险,除已发现的危险外,认为安全,允许作业。
安全确认型仅认同确认的安全,在被确认的安全之外认为是不安全,不允许作业。
(错)
8、我国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是建议性法规,不是强制性法规。
(错)
9、人、物、环境和管理构成了生产系统的四因素。
()
10、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小型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错)
1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
(对)
12、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只要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可。
(错)
13、控制事故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就是一种,即设法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错)
问答:
1、事故因果类型
(1)集中型: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某一事故发生,即多种原因在同一时序共同造成一个事故后果;(2)连锁型:某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下一原因要素再造成更下一要素发生,因果相继连锁发生;(3)复合型: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伤亡事故后果。
2、如何进行人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预防
1)职业适应性检查;(2)人员的合理选拔和调配;(3)安全知识教育;(4)安全态度教育;(5)安全技能培训;(6)制定作业标准和异常情况处理标准;(7)作业前的培训;(8)制定和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9)开好班前会;(10)实行确认制;(11)作业中的巡视检查,监督指导;(12)竞赛评比,奖励惩罚;(13)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活动。
3、根据多米诺骨牌理论,应当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
按照这一理论,为了防止事故,只要抽取五块牌中的任何一块(如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件链就会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发生。
4、事故预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事故的预防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考虑,其中技术原则包括消除潜在危险原则,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等的设备原则,闭锁原则,能量屏蔽原则,距离保护原则,个体保护原则,警告禁止信息原则。
组织管理原则包括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责任制原则
5、安全的社会效应体现在何处
1)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2)安全的社会效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还体现在对各级行政
部门以及对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高层决策者的影响。
6、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安全与事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即有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需要安全,
有了安全的保证,才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7、如何理解事故的可预防性
如同一切事物一样,事故亦有其发生、发展、以及消除的过程,因而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
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损失阶段。
要避免发生事故而造成损失,
就要将事故消灭在孕育阶段和生长阶段。
因此,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8、事故的基本特征
因果性,随机性与偶然性,潜在性与必然性
9、事故概念及影响因素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影响事故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五项: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理。
10 、安全教育的原则和作用
原则:(1)教育的目的性原则;(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教与学互动性原则;
(4)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作用:安全教育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活经验的任务。
安全教育使得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安全需求不断发展。
通过安全教育能够形成和改
变人对安全的认识观念和对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使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中和企业生
产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因此,安全教育在安全活动领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1、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安全文化是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的总和,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安全器物层次,安全制度层次,安全精神职能层次,安全价值规范层次。
12、安全法规的作用
安全法规的作用包括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
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指维护有利于一定阶级的社会关系和
社会秩序。
13、工伤事故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分类:(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击伤等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包括挤、压、撞、倾覆等);(3)机器工具伤害(包括绞、碾、碰、割等);(4)起重伤害(指起重设备或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伤害);(6)淹溺;(7)灼伤;(8)火灾;(9)刺割(指机器工具伤害以外的刺害,如钉子扎脚、尖刃物划破等);(10)高处坠落(包括从架子上、屋顶上坠落以及平地上坠入地坑等);(11)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土石方倒塌等);(12)冒顶片帮;(13)透水;(14)
放炮;(15)火药爆炸(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16)瓦斯爆炸(包括煤粉爆炸);(17)锅炉和受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爆炸、炉膛、钢水包爆炸等);(19)中毒(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和窒息;(20)其他伤害(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影响因素:(1)人的原因;(2)物的原因;(3)管理的原因;(4)环境的原因;(5)事故处置情况。
14、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有安全,就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安全与效益又相互矛盾,企业要提高安全水平,就需要增加投入,就会影响企业的效益。
15、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之轨迹交叉论及事故法则,谈谈如何防止事故
1、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4)能量屏蔽原则;(5)距离保护原则;(6)个体保护原则;(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
2、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计划性原则;(3)效果性原则;(4)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5)责任制原则。
综上所述,事故的预防要从技术、组织、管理和教育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事故,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16、本质安全化方法,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事故
本质安全化方法主要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何和降低事故严重度方面考虑,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措施包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选用可靠地工艺技术和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提高系统抗灾能力,减少人为失误,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有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防止能量逸散,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采取个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