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老王 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10.《老王》学案及答案

10.《老王》学案及答案

10.老王第一课时一、基础达标1.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著名作家,评论家,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译作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骷髅..()()绛.()愧怍.()()伛.()取缔.()攥.()荒僻.()翳.()塌.败()3.解释下列词语滞笨:愧怍:取缔:塌败:二、整体感知4.结合全文,说说老王的“善”与“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说老王是个怎么样的人?5.老王是不幸的人,又是善良的人。

那么,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又是如何做的呢?说明了什么?三、研读赏析6.当善良的老王去世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7.作者一家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8.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9.选词填空(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 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 B.惭愧10.填空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来组织材料。

课文写老王,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_____”。

二、研读赏析重点阅读“老王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1.文段中写老王“直僵僵的”“面如死灰”,像僵尸、骷髅一样,这样写表明老王,暗示了他。

12.“我”见到老王为什么吃惊?1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不吃鸡蛋,还要送给作家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性格?14.老王走后,“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的思想和品格。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学案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学案练习(含答案)

10 老王01积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绷.带(bēnɡ) 取缔.(dì) 滞.笨(zhì) 眼翳.(yì)骷髅..(kū lóu) 攥.着(zuàn) 伛.着(yǔ) 愧怍.(zuò)2.语言运用——文学常识填空。

《老王》是一篇散文(体裁),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文中提到的“默存”是其丈夫钱锺书的字。

3.语言运用——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语言描写)(2)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基础提升】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C )A.塌.败(tā) 皇恐熟.识(shú) 维持B.蹬.车(dēng) 光棍侮.辱(wū) 僵硬C.荒僻.(pì) 凑合琢.磨(zhuó) 包裹D.镶嵌.(qiàn) 边缘载.客(zǎi) 田螺(解析:A.“皇”应写作“惶”;B.“侮.”应读作“wǔ”;D.“载”应读作“zài”。

)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D )A.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C.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等,让干部鼓足干劲。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解析:A.逗号改为问号;B.书名号改为引号;C.“企业”“农村”“机关”“校园”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A.遵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统编(部编版)初一下册语文课时同步练习题(导学案)含答案-10《 老王》

统编(部编版)初一下册语文课时同步练习题(导学案)含答案-10《 老王》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1.给加点字注音。

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老王 学案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老王 学案及答案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课堂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课堂练习(含答案)

《老王》课堂练习一、基础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老实”一词的不同含义。

⑴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⑵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第二句好在哪里。

⑴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立在门框里。

⑵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指出下列各句对人物描绘所采用的手法。

⑴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⑵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便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⑶他一手拿着布,的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句中“强”字有什么表达作用?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濛濛的细雨飘起来了,我们前后左右的景物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②身后原本静谧的山林,若有若无地传来细细的声响,③眼前的湖面刚才澄碧明丽,此时却是烟雨迷蒙了。

④左右两面的山峰,在细雨织成的轻纱中,远远地隐没了。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二、同步解读。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0课《老王》课时练习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0课《老王》课时练习

第10课《老王》课时练习基础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落伍:(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取缔:(3)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扶病:(4)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2.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3.依课文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 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 B.惭愧4.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A.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B.幸亏有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D.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手法。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2 (2)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 )(3)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6.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7.“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为什么?8.文章写了老王和“我”交往中的哪几件事?9.请概括文中老王的形象。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老王学案 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老王学案 新人教版

老王11背景资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一度被安排扫厕所,但她认为“收拾厕所有意想不到的好处”,这种豁达与坚忍让她走过了那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难能可贵的是杨绛能够真实地将自己在逆境中的遭遇记录下来。

2、作者简介:见书下注释。

3生字:把课后的读读写写读一遍写一遍。

4解词:1塌败:2 滞笨:3愧怍:5整体感知课文:全文围绕与老王的交往展开叙述,给全文22自然段分三部分。

小组讨论划出来并归纳主要内容。

学生质疑:一熟读精思,第二部分:回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1-----------------2------------3--------------。

叙述简略,表达了对老王的尊重,感激和同情。

二课时完成目标2和3二熟读精思第三部分,完成课后题第三题。

阅读《一个走运的人》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老王 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实用获奖完整打印版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老王 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实用获奖完整打印版

前言:该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习题)10.老王A组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滞.笨(zhì)荒僻.(pì) B.取谛.(dì)愧怍.(zhà)C.攥.着钱(zuàn)惶.恐(huáng) D.骷髅..(kū lóu)伛.(yǔ) 2.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A.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B.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C.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D.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3.根据以下这则信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2月3日中午,秦小亮去银行帮助哥哥及83岁的父亲存钱,途经上海长宁区北翟路与协和路路口时,所带钱款被风吹散,不少被路人“捡拾”。

随着路人逐渐送回,秦小亮最终收回7 800元,同时收到了好心人的捐款14 650元。

2月16日上午,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

在上海市慈善会长宁区分会,秦小亮带着女儿,在上海当地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捐出了之前收到的全部捐款。

年前寒风中丢钱的突发变故,有关丢款数字的流言和好心人的捐款,让今年32岁的安徽籍农民工秦小亮广为人知。

当天,在拿到了上海市慈善会的捐赠证书后,秦小亮牵着女儿在镜头前咧着嘴笑了。

他告诉本报记者,捐出捐款后,他一身都轻松了。

此次将14 650元全部捐出,他还特意将10岁的女儿带在身边,他想用这个行动告诉女儿,她爸爸是好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老王》精品导学案(word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老王》精品导学案(word版)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老王》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惶恐、肿胀、荒僻、取缔、降格、镶嵌、滞笨、侮辱、愧怍、捎带、蹬三轮、紧绷2、学习揣摩重点词语对句子表达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

3、感受并体会在“文革”动乱的年代,普通人的善良、仁义、诚实、关爱、尊重、道德、勇气等美好的品性所散发的人道主义光芒。

【学习重点】:学习揣摩重点词语对句子表达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1、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是现代文阅读经常考的题型。

解题一般分为三步骤:(1)先理解词语的本义,也就是词典上解释的常用义(简称词典义),把握词语在一般情况下的感情色彩。

(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简称语境义)。

(3)分析词语用在此处的作用也就是表现力。

如:这个词语准确或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性格)2、答题示范:例1:等他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

①“终于”表明女孩犹豫时间长,(步骤一:词的本义)②她一方面渴望读书,另一方面又为家人着想,矛盾之后最终决定牺牲自己,(步骤二:语境义)③体现出一种关爱他人胜过自己的善良品质。

(步骤三:表现力之情感)一、课前自学1、在课本中划出下面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按着拼音写汉字。

杨绛.()塌.败()huánɡ恐()田螺.眼()荒pì()wǔrǔ()一层翳.()取缔.()凑.合()伛.着身子()愧怍.()xiānɡqiàn()攥.着()滞.笨()kūlóu()2、通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了老王的“不幸”的句子或者词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0《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0《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0《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0 《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参考答案:人道关怀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尊重和保障法律赋予的个体权利、个体尊严。

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艰难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

善良之心互相传递、互相支撑,正是基于平等意识的“人道关怀”。

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人道关怀”照耀社会的每个角落,保障每个个体的合法权益,让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老王”们,能够凭借诚实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相关例句:①“文化大革命”开始,……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②我谢了他的好香油……“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③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作用:作者一家虽然在特殊年代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仍然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香油和鸡蛋)。

“钱”在作者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三、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参考答案:1.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2.阅读前文,读者印象中的老王应该是一个面容和善的老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1《老王》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1《老王》学案(含答案)

10班级:课时:课型:1.通过细读文本,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一、请选用下面词语中的一两个来谈谈你预习《老王》这篇文章的感受,并简述原因。

穷苦命运平等尊严同情人道关怀二、字词检测。

1.注音:塌. ( ) 败伛. ( ) 翳. ( )强. ( ) 笑琢磨.. ( ) 愧怍. ( )2.写字:dēnɡ ( ) 车取dì( ) kū lóu ( ) ( )zuàn ( ) 着钱zhì( ) 笨3.解词:干校:塌败:伛:愧怍:再读课文,理解重点段落的深意。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1.这段外貌描写,突出了老王怎样的身体状况?写得特别细腻传神的词句是哪个?请简析。

2.理解一个疑惑点:老王现在的身体状况很糟糕,可是“我”却说,“说得可笑些”,这是不是与“我” 一贯地同情、关心老王相矛盾?为什么?3.深度探究:文章很短,却多次写到了“钱” 。

请问,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体会这篇散文结尾句的复杂情感。

(1) 结合文章理解“我”因何而为一个“幸运的人”,老王的不幸具体表现在哪里?(2) 结合背景,再来体会“我”的不幸,进而体会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

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我们一起品读了杨绛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老王》,从看似平静的描述中,感受到人物的善良和细腻,也体会到那份深沉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老王》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老王》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老王一、基础精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滞笨(zhì) 荒僻(pì)B.取谛(dì) 愧怍(zhà)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g)D.骷髅(kū lóu) 伛(yǔ)2.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A.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B.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C.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D.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3.根据以下这则信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2月3日中午,秦小亮去银行帮助哥哥及83岁的父亲存钱,途经上海长宁区北翟路与协和路路口时,所带钱款被风吹散,不少被路人“捡拾”。

随着路人逐渐送回,秦小亮最终收回7 800元,同时收到了好心人的捐款14 650元。

2月16日上午,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

在上海市慈善会长宁区分会,秦小亮带着女儿,在上海当地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捐出了之前收到的全部捐款。

年前寒风中丢钱的突发变故,有关丢款数字的流言和好心人的捐款,让今年32岁的安徽籍农民工秦小亮广为人知。

当天,在拿到了上海市慈善会的捐赠证书后,秦小亮牵着女儿在镜头前咧着嘴笑了。

他告诉本报记者,捐出捐款后,他一身都轻松了。

此次将14 650元全部捐出,他还特意将10岁的女儿带在身边,他想用这个行动告诉女儿,她爸爸是好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似字组词。

(1)伛()驱()呕()(2)凑()揍()奏()(3)蹄()缔()谛()(4)愧()魄()(5)僻()避()(6)卿()聊()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濛濛的细雨飘起来了,我们前后左右的景物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第10课《老王》教案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其勤劳、善良、坚韧的品质。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对老王的描写,理解老王的性格特点。
-强调老王在艰苦生活中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b.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细节描绘,理解其表达效果。
c.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常用表达,并能正确运用。
-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关爱身边的普通人”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关心。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腼腆,不够积极主动。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多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今天的教学流程中,实践活动的时间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小组的讨论和实验操作不够充分。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控制时间,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实践和交流机会。
2.教学难点
a.对老王形象深层含义的理解。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老王身上看到普通人的伟大,理解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尊重和关爱。
-通过讨论、思考,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老王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b.对描写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将学到的描写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师需通过对比分析、写作实践等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部编(RJ)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10 老王

部编(RJ)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10 老王

10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

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学习研讨3.小组研讨:(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第10课 《老王》(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0课 《老王》(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0课《老王》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暖,一寸长葛闪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

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

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您说是不,大哥?”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

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

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

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

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

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

《老王》学案(含答案)

《老王》学案(含答案)

《老王》学案(含答案)《老王》学案何景娟老师的话:以善观善,以爱浇灌世界。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关心生活中的不幸,培养美的情操。

学习重点和难点:1、领悟作者平等的观念,人道主义精神。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学会关注和关心他人。

数据连接:走进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江苏无锡人。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教习过程:自主学习——接近老王(老师的信息: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相信我能做到!)1.你会知道的。

伛()身攥()着惶()恐塌()败愧怍()取缔()滞()笨眼翳()骷髅()()2、“画”说老王。

合作释疑——评老王(老师的话:如果两种想法碰撞,就会有智慧的火花!)3.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脑海中谈论老王。

建议用“老王在我心目中是一个看得见的人”的形式来表达。

然后分组讨论交流,交换意见,相互补充。

4.面对老王的处境,作为作家的杨江一家做了什么?迁移和延伸——关注“老王”(老师的信息:只要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美丽的世界。

)5.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和“老王”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

你将如何对待那些不幸的人?达标检测9.这篇文章是个人编年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线索,既有___。

老王在文中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总之,它是两个词,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有一个词可以概括老王一生的命运。

这个词是“文言”。

如果你理解课文,掌握文言,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11.抄写句子: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假如我是一片云,;假如我是一棵树,;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作业设计(含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作业设计(含解析)

老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伛.愧.怍攥.紧滞.笨翳.骷髅.塌.败惶.恐。

2.指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A.出息肿涨默许慰藉B.田螺眼瞎湖涂抱歉C.夜盲善良欺服闲聊D.镶嵌诲辱凑合捉摸。

3.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3)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代他传话了。

(4)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4.依课文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僻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A.坍塌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B.惭愧)5.仔细看看句子里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慨压根儿没想到这点(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踏败的小屋。

(3)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

稍一弯曲就会撒成一堆骨头。

6.选词填空,仔细品味选择后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1)他送的冰比他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A.前任 B.前一个三轮车工人(2)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A.笑着 B.强笑(3)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A.镶嵌在门框里 B.站立在门口。

二、整体感知7.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1)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3)他……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4)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8.根据《老王》文意,回答问题。

(1)“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将“镶嵌”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中的“强笑”能否换成“笑着”?为什么?三、课内阅读9.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七年级语文下册10 老王(习题答案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0 老王(习题答案版)

202110老王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嵌..(kū)(lóu) ..(xiāng)(qiàn)滞.笨(zhì) 阴翳.(yì) 骷髅攥.着(zuàn) 伛偻..(yǔ)(lǚ) 惶.恐(huánɡ) 愧怍.(zuò) 2.指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惶恐肿胀默许慰籍籍改为藉(2)塌败凑合湖涂抱歉湖改为糊(3)荒僻善良取谛闲聊谛改为缔(4)包裹诲辱凑合僵直诲改为侮3.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D)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选出下面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D)A.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B.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解析:A项主语残缺,去掉“对于”;B项“滴水成冰”与“料峭”矛盾;C项“20多个职工的子女”有歧义。

)5.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语言描写)(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6.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A)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 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 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学习难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文章语言的深意;培养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一、自主学习1.走近作者,完成资料卡。

杨绛(1911- ),原名,作家、家。

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

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

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代表作有散文集,译作等。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伛()荒pì()塌败()取缔()gàn校( ) 骷髅( )( ) 翳 ( ) zhì笨( ) 攥着( ) huáng恐( ) 镶嵌( ) 愧怍( )( )3.解释下面的词义。

(1)伛:(2)惶恐:(3)荒僻:(4)塌败:(5)取缔:(6)骷髅:(7)滞笨:(8)愧怍:(9)凑合:(10)攥住:二、合作探究1. 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2.文章记叙了老王与作者一家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3.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4.面对老王的不幸,作者一家为他做了哪些事情?三、我的收获本文记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热情讴歌了老王、任劳任怨、待人忠厚、的金子般的心,寄托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之情。

也教育我们在生活中要像作者那样对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颗爱心,他们,理解他们,他们,关心他们。

《老王》学案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 杨季康评论家《称心如意》《洗澡》2. yǔ僻 tādì 干 kūlòuyì 滞zuàn 惶qiàn kuì zuò3.(1)弯(腰)曲(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老王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
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怍()
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
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
3.小组研讨:
(1)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2)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
4.思考品味:
(1)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
(3)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
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
乞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

(1)考考你的判断:“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看来,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与乞丐握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为什么?
(3)“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
(4)“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
(5)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不超过30个字)。

结尾句深意:
“我”从“老人”那里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作迁移: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注意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生动合理地写出老王的心理活动。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答案】
1.yǔ zuàn huáng pì tā dì kū lóu yì zhì zuò
2.①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②“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③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④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⑤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我”与老王的交往: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老王送冰,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给了钱。

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3.(1)老王是个贫苦的人。

老王一辈子生活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

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

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没人搭理……是善良、质朴、有同情心、讲仁义人。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荒唐动乱的年代,老王照样尊重钱钟书夫妇。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2)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与人道主义精神。

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善心。

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4.(1)暗示老王的生计越来越艰难,身体已到了即将崩溃的境地。

流露出作者对他的同情和担心。

(2)“爬”表明自己还能动,“倒”和“僵尸”照应,更形象地表现了老王当时已没有一点活力,到了生命的尽头。

(3)在作者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的,有平等的意识,才会感到抱歉。

5.略
6.略
7.(1)①红肿②战栗③冰冷(2)我和老人有着相同的遭遇,都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一种理解,一种关爱。

他们之间的对话尤能反映这种真情。

(3)彼此都是能理解对方的人。

(4)“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

(5)我明白老人对“我”的充分理解。

得到了坚持生活信念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