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eccf5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c.png)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育与童声合唱》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童声合唱的基础知识、合唱技巧训练、团队协作与表现力培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掌握合唱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增强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兴趣。
2. 通过合唱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音准、节奏和音色等方面的表现。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舞台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中的音准、节奏、音色统一,以及团队协作的默契。
教学重点:正确的发声方法、合唱技巧训练、团队协作与音乐表现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教材、合唱谱、音响设备、指挥棒。
学具:学生自备练习本、笔、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钢琴演奏一段童声合唱曲目,引导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童声合唱的定义、特点、分类,让学生对童声合唱有全面的认识。
3. 合唱技巧训练(20分钟)(1)发声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共鸣、咬字等发声技巧。
(2)音准、节奏、音色训练:通过钢琴伴奏,进行视唱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和音色表现。
4. 团队协作与表现力培养(10分钟)(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舞台表现:指导学生进行舞台动作、表情练习,提高音乐表现力。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选取一首童声合唱曲目,进行例题讲解,分析合唱中的难点和技巧。
(2)学生跟随钢琴伴奏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童声合唱的定义、特点、分类。
2. 正确的发声方法。
3. 合唱技巧训练要点。
4. 团队协作与音乐表现力培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童声合唱曲目,进行家庭练习。
幼儿园音乐教案——童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幼儿园音乐教案——童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https://img.taocdn.com/s3/m/bce7665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8.png)
幼儿园音乐教案——童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教学主题童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 完成一首童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2. 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 增强幼儿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歌曲的发音;2. 歌曲的节奏;3. 歌曲的动作;4. 意见的表达。
教育原则1. 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2. 鼓励幼儿的多样性和创新性;3. 联想幼儿的背景知识和经验。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5分钟)1. 唱一个好听的民族唱《我和我的祖国》,引起幼儿的兴趣;2. 借助图片、视频、图表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猎奇心。
第二步:学习歌曲(15分钟)1. 播放歌曲,让幼儿跟着唱;2. 教授歌曲的发音和节奏;3. 指导幼儿进行简单动作并练习。
第三步:分组实践(15分钟)1. 把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互相协作;2. 指导他们以团队的形式练习歌曲;3.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合声和节奏方式。
第四步:分享展示(15分钟)1. 让每个小组表演他们的歌曲版本;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表达他们的自我;3. 提供反馈和肯定,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 问幼儿他们对这首歌曲的看法;2. 总结幼儿学习的成果和创造力;3. 引导幼儿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希望。
教学方式1. 演唱 + 动作;2. 小组讨论 + 表演;3. 师生互动 + 自我表达。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演效果;2. 案例练习和演唱效果;3. 班级讨论和表述效果。
教学延伸1. 推荐其他国歌唱法,鼓励幼儿多样化音乐表达;2. 制作图文轮播,展现祖国的各种风貌、人物、文化等;3. 邀请当地的民族音乐家为班级进行讲座和演讲。
教学资源1. 《我和我的祖国》试听录音;2. 图片、视频、图表等多媒体资源;3. 乐器、麦克风、音响设备等场所设备。
教学反馈1. 幼儿的表演和创造效果;2. 幼儿的反馈和回应效果;3. 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效果。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6bd5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f.png)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童声合唱训练教材》的第三章“节奏与音准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基础节奏的识别与练习、音阶的认识与演唱、合唱歌曲的初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节奏的识别与运用,提高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准确演唱音阶的能力,增强音乐音准感。
3. 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基础节奏的运用与音阶的演唱。
2. 教学重点:合唱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黑板、节奏卡片、音阶挂图。
2. 学具:合唱歌曲乐谱、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节奏。
2. 节奏训练(10分钟)a. 讲解基础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敲击卡片。
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选取一首简短的歌曲,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音阶训练(10分钟)a. 讲解音阶,引导学生认识音名、唱名。
b.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c. 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合唱训练(10分钟)a. 教师示范合唱歌曲,分析歌曲的节奏、音准、情感。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c. 全班合唱,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合唱歌曲。
b.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c. 全班合唱,展示成果。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c. 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基础节奏卡片、音阶挂图。
2. 黑板右侧:合唱歌曲乐谱、重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合唱歌曲《童年》。
2. 答案:完成歌曲的演唱,注意节奏、音准、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童声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基础节奏的运用与音阶的演唱。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https://img.taocdn.com/s3/m/ffd15d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6.png)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歌唱与表达”单元,具体涉及第三章第二节“合唱艺术”。
详细内容包括童声合唱的基础知识,如音域、音色、声部的认知,以及合唱技巧的初步掌握。
着重学习《童年》与《我们的田野》两首歌曲,分析其旋律、节奏与和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了解合唱的声部组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合唱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音乐审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童声合唱的基础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感等。
难点:声部之间的协调与融合,以及音色的统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合唱谱。
学具:音乐课本、笔、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童声合唱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童声合唱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放牛班的春天》片段,让学生谈谈感受。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音域、音色等,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
解释童声合唱的定义,阐述音域、音色等要素。
3. 歌曲学习(10分钟):学习《童年》与《我们的田野》,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分组讨论歌曲的旋律走向,进行节奏练习。
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呼吸等技巧。
4. 合唱实践(10分钟):将学生分成高低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分别练习两个声部,注意音准、音色的统一。
合并练习,引导学生注意声部间的协调与融合。
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给出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音域、音色等。
2. 《童年》与《我们的田野》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3. 合唱技巧: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童年》与《我们的田野》,注意声部间的协调与音色统一。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注意合唱技巧的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童声合唱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童声合唱《新编“九一八”小调》-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童声合唱《新编“九一八”小调》-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62b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4.png)
童声合唱《新编“九一八”小调》-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新编“九一八”小调》的歌曲背景和含义。
2.掌握曲调和歌词,能够清晰、准确地唱出歌曲。
3.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发掘学生音乐素养。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演唱时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演出。
二、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常识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唱。
2.学生合作和配合能力的强化,以确保演出的成功完成。
三、教学方法1.讲授和讨论,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课堂内容。
2.声乐教学和团队演唱的练习,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组织演出。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歌曲背景1.老师通过简要讲述,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其背景。
2.介绍歌曲的含义和时代背景,以便提高学生唱歌的情感。
3.介绍曲调和歌词,并让学生跟唱DEMO,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音乐性。
第二步:声乐教学和练习1.教师可以为学生演唱整首歌曲,并逐字逐句地解释歌词的含义和发音的注意点。
2.演示每个音调的唱法,并让学生跟唱,以加强声乐的练习和技巧的掌握。
3.让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唱歌,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配合,增强各个小组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第三步:集体演唱和评估1.让每个小组进行一次集体演唱,并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评估。
2.在演唱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并互相鼓励和激励,强化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后续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演唱作品上传到网络上,并发表评论和反馈,以便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现中选出优秀的演唱团队,并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个人和团队能力。
2024年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
![2024年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25af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1.png)
2024年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童声合唱教学指导》教材第四章《和声之美》,详细内容包括:和声的基础理论知识,童声合唱中的和声应用,经典和声案例分析,以及合唱中的音色融合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和声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分辨和声中的各个声部。
2. 培养学生运用和声进行合唱的能力,提高合唱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声的运用和音色融合技巧。
教学重点:和声基础理论知识,合唱中的声部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合唱谱、多媒体设备。
学具:合唱谱、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经典童声合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和声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和声的基础知识,如和声的构成、各个声部的特点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经典和声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声在实际合唱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和声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声部协调。
5. 合唱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实践,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合唱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和声基础理论知识框架2. 经典和声案例分析3. 合唱中的声部协调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童声合唱作品中的和声运用,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童声合唱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推荐学生观看和声教学视频,深入学习和声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和声的运用和音色融合技巧。
2. 例题讲解:分析经典和声案例。
3. 合唱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实践。
4. 作业设计:分析童声合唱作品中的和声运用。
一、和声的运用和音色融合技巧1. 和声基础知识:教师应详细讲解和声的构成、各个声部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和声的基本原理。
2. 声部协调:在合唱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各声部的音量、音色平衡,指导学生进行调整,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童声合唱教案
![童声合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28a71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a.png)
童声合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习童声合唱的基本唱法和技巧;3.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演唱方法和表现技巧;4.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童声合唱是指由儿童组成的合唱团体演唱的音乐作品。
童声合唱的特点是声音纯净、清澈、明亮,具有天真、纯洁、活泼、灵动的特点,能够表现出儿童的天性和特点。
2. 童声合唱的基本唱法和技巧童声合唱的基本唱法和技巧包括:1.声音的发声和控制:要求儿童唱出纯净、清澈、明亮的声音,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2.声音的调节和协调:要求儿童能够掌握音高、音色、音量等方面的调节和协调技巧;3.声音的表现和情感:要求儿童能够通过声音表现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童声合唱的基本演唱方法和表现技巧童声合唱的基本演唱方法和表现技巧包括:1.合唱的基本技巧:要求儿童能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如节奏、和声、合唱的分声部等;2.音乐的表现技巧:要求儿童能够通过音乐的表现技巧,如音乐的速度、音量、音色、音高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舞台表现技巧:要求儿童能够在舞台上掌握基本的舞台表现技巧,如站姿、动作、面部表情等,以提高演唱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过程1. 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教师简要介绍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播放一些童声合唱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童声合唱的特点和魅力。
2. 童声合唱的基本唱法和技巧1.教师讲解童声合唱的基本唱法和技巧;2.给学生演示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3.让学生练习发声和呼吸技巧,纠正不正确的唱法。
3. 童声合唱的基本演唱方法和表现技巧1.教师讲解童声合唱的基本演唱方法和表现技巧;2.给学生演示合唱的基本技巧,如节奏、和声、合唱的分声部等;3.让学生练习合唱的基本技巧,纠正不正确的唱法;4.教师讲解音乐的表现技巧,如音乐的速度、音量、音色、音高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境;5.让学生练习音乐的表现技巧,提高演唱的艺术效果;6.教师讲解舞台表现技巧,如站姿、动作、面部表情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台表现技巧。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cabd7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7.png)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童声合唱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发声、呼吸、共鸣等。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包括节奏感、音准感、和声感等。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合唱中保持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对合唱有初步的了解。
演示法:通过演示合唱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合唱的要领。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合唱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合唱的能力。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优美的合唱音乐,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提问学生对合唱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合唱的特点和意义。
讲授新课讲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包括合唱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介绍合唱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发声、呼吸、共鸣、音准、节奏感等。
让学生进行发声和呼吸的练习,掌握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方法。
让学生进行音准和节奏感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演示法教师示范合唱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合唱的要领。
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合唱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合唱的能力。
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让学生分析优秀合唱作品的特点和优点,学习借鉴优秀合唱作品的经验和方法。
1. 2. 3. 1. 2. 1. 2. 3. 4. 1. ◦ ◦ 2. ◦ ◦ ◦ ◦ 3. ◦ ◦ 4. ◦ ◦ 5. ◦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合唱的能力和表现力。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https://img.taocdn.com/s3/m/63e3d95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a.png)
编号:__________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目录一、教学内容1.1 合唱基础知识1.2 童声合唱特点1.3 合唱曲目与排练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2 过程与方法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2 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2 新课教授5.3 练习与示范5.4 学生实践六、板书设计6.1 合唱基本知识6.2 童声合唱特点6.3 排练与指导七、作业设计7.1 课后练习7.2 合唱曲目自学7.3 课堂反馈提交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8.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8.3 教学改进措施九、拓展及延伸9.1 合唱比赛与演出9.2 童声合唱专辑欣赏9.3 合唱社团活动推荐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教案如下:1.1 合唱基础知识合唱的定义与分类合唱的声部组成合唱的节拍与节奏1.2 童声合唱特点童声合唱的音域与音色童声合唱的呼吸与发声技巧童声合唱的训练要点1.3 合唱曲目与排练适合童声合唱的曲目选择合唱排练的基本步骤合唱表演的舞台表现力二、教学目标教案如下: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学生能够掌握童声合唱的特点与技巧学生能够参与合唱的排练与表演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合唱能力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学生通过评价反馈,进行自我提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合唱艺术的热爱与欣赏学生培养合作与分享的价值观学生培养自信心与表现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案如下:3.1 难点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技巧学生协调各个声部的和谐演唱学生理解合唱的节奏与拍子3.2 重点学生熟悉童声合唱的特点与音色学生参与合唱的排练与表演过程学生培养团队协作与舞台表现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案如下:4.1 教具教学课件与视频资料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合唱谱架与乐谱4.2 学具学生乐谱与合唱教材学生个人声乐练习本学生合唱服装与道具五、教学过程教案如下:5.1 导入通过播放童声合唱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教师简要介绍合唱的基本知识5.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童声合唱的特点与技巧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方法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合唱曲目5.3 练习与示范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与指导5.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表演学生互相评价与反馈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与感悟六、板书设计教案如下:6.1 合唱基本知识合唱定义与分类声部组成节拍与节奏6.2 童声合唱特点音域与音色呼吸与发声技巧训练要点6.3 排练与指导曲目选择排练步骤舞台表现力七、作业设计教案如下:7.1 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练习合唱曲目学生完成个人声乐练习本7.2 合唱曲目自学学生自主学习童声合唱曲目学生欣赏并分析合唱录音7.3 课堂反馈提交学生提交课堂练习的录音或视频学生写课后反思与学习心得八、课后反思教案如下:8.1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成果教师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8.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8.3 教学改进措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活动九、拓展及延伸教案如下:9.1 合唱比赛与演出学生参加合唱比赛与演出活动学生展示童声合唱的能力与魅力9.2 童声合唱专辑欣赏学生欣赏童声合唱专辑学生学习并模仿优秀合唱团队的演唱9.3 合唱社团活动推荐教师推荐学生参加合唱社团活动学生拓展合唱艺术的发展空间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合唱基础知识呼吸与发声技巧: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是合唱的基础,需要特别关注。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6fc4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5.png)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教案课程:童声合唱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包括声音的控制、音准的把握、节奏的准确性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基本音乐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
2. 合唱技巧:声音的发声和控制、音准的把握、节奏的准确性等。
3. 合唱曲目的学习和演唱。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基础知识的介绍1. 通过游戏或唱歌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音乐知识。
2. 给学生讲解和示范如何正确发声和控制声音。
第二课:合唱技巧的训练1. 给学生讲解合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声音的发声和控制、音准的把握、节奏的准确性等。
2. 给学生示范和练习合唱技巧,例如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的姿势等。
第三课:合唱曲目的学习1. 选择适合童声合唱的曲目,例如儿童歌曲、合唱曲等。
2. 分发歌谱给学生,让他们熟悉曲目的旋律和歌词。
3. 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曲目,重点训练音准和节奏。
第四课:合唱曲目的排练和演出1.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曲目的排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自己的声部。
2. 安排合唱曲目的演出,可以是在学校的音乐会上或其他场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声音控制、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对学生进行小组或个别表演评估,评估他们在合唱曲目中的角色和表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比赛或音乐节,提供更多的合唱演出机会。
2. 鼓励学生参加合唱团或合唱课外活动,继续培养他们的合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歌谱。
2. 音乐播放器和扬声器。
3. 合唱指挥棒或手势指导。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2. 针对学生不同的合唱水平和音乐素养,采取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指导和培养。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5d21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f.png)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童声合唱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学生能够学会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和声、节奏、音准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欣赏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通过合唱排练和演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 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和声、节奏、音准等。
2.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 如何让学生学会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和声、节奏、音准等。
-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合唱的概念、特点、分类等。
2.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学资源童声合唱的视频、音频、图片等。
3. 教学道具乐谱、指挥棒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一段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让学生欣赏。
-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听童声合唱吗?为什么? - 引导学生思考童声合唱的特点和魅力。
2. 讲授新课 - 讲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合唱的概念、特点、分类等。
快乐,幸福 童声合唱-冀少版三年级上教案
![快乐,幸福 童声合唱-冀少版三年级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55d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6.png)
快乐,幸福童声合唱-冀少版三年级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快乐,幸福》。
2.能够理解歌曲《快乐,幸福》的歌词,并表达出自己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
3.通过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准备
1.课件和音乐播放器。
2.合唱分部乐谱。
三、教学过程
3.1、引入
1.教师通过展示歌曲《快乐,幸福》的MV,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好奇心。
2.教师简单介绍歌曲,并询问学生对于快乐和幸福的理解。
3.2、欣赏
1.教师播放歌曲《快乐,幸福》,让学生先欣赏一遍。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并根据歌曲的情感和节奏,进行身体语言和节奏动作配合。
3.3、分部合唱练习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将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练习。
将分部乐谱提供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认识乐谱符号和分谱。
2.每个部分练习完毕后,教师将两个部分合并,进行整体练习,指导学生协调和合唱技巧。
3.4、理解歌曲歌词
1.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传递的核心信息和歌曲蕴含的快乐和幸福,询问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
2.学生进行表达,分享对于快乐和幸福的想法,并将自己的表达锻炼成歌声。
四、教学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唱歌中体验快乐和幸福,在理解和表达中培养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在合唱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团队精神,以此达到音乐素养的培养。
童声合唱音乐活动教案,等到我们长大了
![童声合唱音乐活动教案,等到我们长大了](https://img.taocdn.com/s3/m/87b118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9.png)
童声合唱音乐活动教案,等到我们长大了童声合唱音乐活动教案:等到我们长大了童声合唱是一种美妙的音乐形式,不仅有助于儿童音乐素养的培养,也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声音。
通过童声合唱音乐活动,孩子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并在其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一份童声合唱音乐活动教案,名为“等到我们长大了”,旨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唱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一、活动背景童声合唱音乐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本活动适合3-12岁的儿童,活动内容涵盖合唱训练、音乐表演和创作,让孩子们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二、活动步骤1、合唱训练通过声乐训练,让孩子们掌握合唱技巧,学会如何把声音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一起唱出一首简单的歌曲,感受到集体合唱的乐趣。
2、音乐表演在合唱训练后,让孩子们进行音乐表演,演唱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或者是老师选择的歌曲,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表演过程中,要让孩子们倾听别人的声音,学会接受别人的不同观点和建议。
3、创作歌曲通过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孩子们自己创作一首歌曲,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望。
在创作过程中,要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演唱出这首自己创作的歌曲。
4、总结在活动结束后,让孩子们一起总结整个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在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的声音都很重要,都可以为整个团队做出贡献。
三、活动评估通过活动评估,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
评估内容包括合唱技巧、情感表达、合作精神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活动后续实施步骤的参考,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
四、活动效果通过童声合唱音乐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更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和音乐的力量。
在共同创作歌曲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声音唱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望。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30356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c.png)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童声合唱训练课程,教材选用《儿童合唱教程》第一章“合唱基础知识”。
内容包括:合唱的基本概念、合唱的发声技巧、合唱的呼吸控制、合唱的节奏训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合唱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合唱的基本概念、发声技巧、呼吸控制和节奏训练。
难点:合唱的呼吸控制和音准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教学课件。
学具:乐谱、合唱歌曲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发声技巧、呼吸控制和节奏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合唱的基础知识。
3. 发声练习(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呼吸控制和音准把握,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 合唱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注重集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5. 歌曲表演(5分钟)学生选取一首歌曲进行合唱表演,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基本概念2. 发声技巧3. 呼吸控制4. 节奏训练七、作业设计1. 熟读《儿童合唱教程》第一章内容。
2. 回家后练习发声技巧,特别是呼吸控制。
3. 选取一首歌曲进行合唱练习,准备下一节课的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合唱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发声练习和合唱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呼吸控制和音准问题。
下一节课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合唱团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合唱的魅力,提高对合唱艺术的热爱。
组织校内外合唱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唱水平,培养团队精神。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cbcaff2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8.png)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结合《童声合唱》教材第四章“合唱技巧与表达”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合唱的基本技巧训练,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同步;童声合唱的经典作品分析,如《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以及合唱中的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增进学生对童声合唱作品的理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中的音准把握、节奏同步以及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呼吸控制技巧、团队协作训练以及舞台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教材、合唱谱、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用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童声合唱《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关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及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训练(15分钟)(1)呼吸控制: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呼吸训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音准把握:通过钢琴伴奏,让学生跟随教师唱准音阶,注意音准的准确性。
(3)节奏同步:教师示范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保持节奏一致。
3. 合唱作品分析(10分钟)分析《我们的田野》和《让我们荡起双桨》两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童声合唱作品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童声合唱作品,如《小白船》,进行示范讲解。
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6. 舞台表现与情感表达(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注意合唱时的情感表达和舞台动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合唱技巧,录制一段合唱视频。
(2)分析一首童声合唱作品,写出作品分析报告。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967f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3.png)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教案:童声合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章《童声合唱》。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信地参与合唱,体验合唱的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协调等;2. 学习合唱中的音色变化和和声搭配;3. 练习合唱曲目,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提高合唱能力;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3. 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协调等。
难点:合唱中的音色变化和和声搭配,以及合唱曲目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合唱谱。
学具:乐谱、歌词本、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童声合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协调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技巧。
3. 合唱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合唱曲目,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色变化和和声搭配。
4. 小组比赛(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唱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合唱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童声合唱基本技巧:1. 呼吸控制2. 音准把握3. 节奏协调七、作业设计1. 练习合唱曲目《小星星》(附答案)歌词:小星星,小星星,闪烁闪烁挂天空。
天空那么高,星星那么多。
2. 分析一首童声合唱曲目,从音色变化和和声搭配方面进行赏析。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合唱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唱水平,感受合唱的魅力。
牛背上的孩子 童声合唱-冀少版五年级上教案
![牛背上的孩子 童声合唱-冀少版五年级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c83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3.png)
牛背上的孩子童声合唱-冀少版五年级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唱出童声合唱《牛背上的孩子》。
2.了解歌曲背后的寓意,并理解其中的感情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童声合唱《牛背上的孩子》。
2.歌曲的情感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
•身体放松活动,热身歌曲。
2. 歌曲学唱
•分发歌词,开始学唱。
•先由老师或专业人员演示唱法和节拍感。
•分组合练,全班合练。
3. 歌曲理解
•听取几位同学对这首歌的理解。
•引导学生一起谈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请学生在课后完成这首歌的情感图和寓意图。
4. 分组演唱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演唱,并录音和视频保存。
5.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学习和收获。
四、教学评估
1.素质表现
2.理解程度
3.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
•《牛背上的孩子》歌曲mp3音频。
•《牛背上的孩子》歌曲歌词。
•录音和视频设备。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童声合唱《牛背上的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好地表现出了其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成果满意。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团队协作的培养和引导。
初中音乐童声合唱教案
![初中音乐童声合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33760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b.png)
初中音乐童声合唱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3. 合唱曲目的学习与演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合唱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合唱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对合唱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二、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包括发声技巧、呼吸控制、音准把握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发声练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学会运用腹式呼吸。
三、合唱曲目学习(20分钟)1. 教师选择适合初中生演唱的合唱曲目,如《童年》、《我们的未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曲目,注意音准、节奏和和谐。
3.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唱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表示将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发声和呼吸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合唱曲目演练(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曲目的演练,注意音准、节奏和和谐。
2. 学生自主练习曲目,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唱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表示将继续努力。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合唱曲目,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练习,鼓励孩子参加合唱活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童声合唱教案
![童声合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5de5e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6.png)
童声合唱教案题目:童声合唱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和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和规范动作。
2. 提高童声合唱团队的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将所学的童声合唱曲目进行演唱,展示其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1. 童声合唱曲目的乐谱和伴奏CD。
2. 音乐教室或排练室。
3. 音乐伴奏器材,如钢琴或键盘乐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音乐欣赏和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们听一段童声合唱的录音或观看一个童声合唱的视频表演。
2. 引导学生们讨论童声合唱的特点和魅力,如高亢清澈的声音、协调的动作等。
第二步:技巧训练(20分钟)1. 教授童声合唱的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呼吸、发声和咬字。
2. 引导学生们一起练习这些技巧,并提供反馈和纠正。
第三步:学习曲目(30分钟)1. 选择一首适合童声合唱的曲目,提供乐谱和伴奏CD。
2. 教授曲目的各个部分,包括旋律、和声和伴奏部分。
3. 引导学生们分组练习各个部分,并渐进式地进行整体排练。
第四步:合唱团队建设(15分钟)1. 引导学生们分组进行合唱排练,每个小组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练习,并在合适的时候加入其他组。
2. 教授合唱团队的协作技巧,如互相倾听、协调动作等。
第五步:演唱展示(15分钟)1. 让学生们进行最后的合唱排练,并将他们所学的曲目进行演唱展示。
2. 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个人特色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总结:1.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引导学生们思考童声合唱的意义和价值,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拓展活动:1. 组织童声合唱团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演出活动,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组织学生们进行合唱比赛或欢乐演唱会,增强他们的艺术交流和合作意识。
童声合唱训练教案
![童声合唱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8dc5b27284b73f24250dd.png)
童声合唱训练教案【篇一:合唱队训练教案】合唱队训练教案教学目标:学会歌唱的发音、状态、气息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第一课时:合唱队的组织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考虑到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选择学生的范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组建的合唱队所吸收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选好队员后根据队员的音色特点,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另外还应根据队员的身高体形整理队行的排列和声部的安排。
二、歌唱姿势:凡是艺术就会涉及到技术、技巧,在谈论技巧之前,我们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唱歌的姿势。
1. 坐姿:坐着更容易体会气息——腰部像翅膀一样膨胀、扩张。
2、站姿:两脚张开,身体前倾,重心倾定,肩膀放开(不得上抬)三、竞选合唱团职位小团长:负责全团所有工作:点名签到、请假、卫生、纪律、组织、通知传达等。
协助老师做好每节课和每次活动正常开展!指挥:本职位设置三名队员。
主要职责:合唱队的日常排练指挥,各声部之间的协调等。
小组长:由每班一名队员组成。
负责各班出勤情况,以及各班上课中的纪律反馈等。
第二课时:童声声乐基础的训练1.呼吸训练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
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
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
①舒起练习。
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
②突起练习。
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慢吸慢呼
吸气时,口鼻同时打开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 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
2、快吸慢呼
鼻和嘴同时快速把气吸进来,好像闻到 香甜可口的美味一样,然后享受美味佳肴一 样缓缓呼出。
3、快吸快呼
鼻和嘴并用,快速把气吸进来,快速呼出。
15 55 ︱ 54 32 ︱ 10 0 ‖ lili lili lili lili li
期待
童声合唱的训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且环
环相扣,用一节课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展示
的只是童声合唱训练的一个过程。童声合唱的使命
不仅在于声乐的训练和声部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要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思,加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
童声合唱将会被更多的同学接受和喜欢,童声合唱
之花定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童声发声的原则
第一、“头声发声”。
第二、 将追求音质的美放在第一位。
第三、 训练儿童歌唱发声,采用大致从小字二组D 音开始的下行音阶,这是掌握头声发声要领的捷径 。
二、儿童歌唱的两种状态
纯净、优美、轻松,不费劲,显得轻松自如。
使劲喊叫,声音难听,不统一,杂、乱,没有美感。
三、呼吸
记住发声三要素:呼吸是基础,打 开喉咙是关键,共鸣是灵魂。下面进行几
“小天使”合唱团
童声合唱与展示 于振国
前言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 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 具有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童声合唱训练能培 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所以合唱训练不仅要求声部清晰、均衡,而且要 求各声部之间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童声合唱 训练的真正目的。今天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童声 合唱的训练方法。
四、起音
开始发出声音时没有任何杂音,气流的
呼出与发出声音完全同时进行,因而它的音
质是明亮的、稳定的和柔和的,必要时还可Biblioteka 以带一点重音。口型
方向
共鸣
五、美好的声音
童声训练的第一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 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
作品训练:《铃儿响叮当》
铃儿响叮当(经典歌曲)
1857年,美国波士顿假日学校的学生在教堂有一场感恩节演出,学生 们请邻居皮尔彭特写了一首新歌,轻快的旋律让孩子们马上就学会了, 这首名为“One Horse Open Sleigh”的歌一经演唱就引起了轰动,并 很快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圣诞歌曲。两年后,这首歌再度公开发 表,正式命名为Jingle Bells(The One Horse Open Sle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