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事迹》
诸葛亮的事迹8则(优秀版)
![诸葛亮的事迹8则(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a03cd3998fcc22bcd10dbe.png)
《诸葛亮的事迹》诸葛亮的事迹(一):三顾茅庐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
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
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
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
回到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
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诸葛亮的事迹(二):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十分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
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
阿丑黄月英不仅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
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
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
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之后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
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
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
他这样作不仅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感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
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诸葛亮的事迹(三):诸葛亮的八卦衣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
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诸葛亮爱国事迹五篇
![诸葛亮爱国事迹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f3bc0769dc5022aaea00c5.png)
写诸葛亮的爱国事迹作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从《三国演义》的“智慧之神”——诸葛亮。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当从没有人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和敬仰。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询问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准确的替他分析了天下局势,后被编为著名的‘‘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诸葛亮出山后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来刘备病危,以后事向托,诸葛亮此后一心一意辅佐刘禅,后上奏《出师表》,率军6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途中。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唱出了他悲剧的主调,诸葛亮除了让后人无限崇敬外,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地遗憾,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雕像。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空城计,诸葛亮七擒孟获,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外,诸葛亮还有许多事值得我们如此的欣赏他。
另外,诸葛亮除有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外,他还精通绘画和音乐。
张彦还曾在《论画》中记载过诸葛亮擅绘画,画一扇可值千金。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抚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还著有一本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伟大的诸葛亮还是一位出色的发明家,奇特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至今都留个我们不少谜团,他还发明制作孔明灯,诸葛亮弩,八阵图,孔明锁等,而且美味可口的馒头也来自他老人家。
最令人惊讶的是咱们的伟人诸葛亮娶了一个比?丑陋的女子。
孔明?猿忠圆诺氯∪耍?灰匀菝苍衿蓿??幕橐龉塾纸??嵘?艘桓龅荡巍我并没有把他当做神一样看待,他是一个值得我崇拜的普通人,难以想象他经过了多么艰苦的学习才成就了这样的旷世奇才,但是从今往后他就是我心目中努力去攀登的`高峰。
我将自此立志,刻苦学习,成为一个值得大家称道的人。
诸葛亮的个人主要事迹五篇700字
![诸葛亮的个人主要事迹五篇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13e3c709ec3d5bbfd0a74f7.png)
诸葛亮的个人主要事迹五篇700字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的个人主要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个人主要事迹篇1《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常称赞“卧龙“诸葛亮“智绝天下,后来人们也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化身,说他的智慧到了“近妖“的程度。
但,在我看来,诸葛亮不过是一群笨蛋中的佼佼者罢。
先来看看诸葛亮“智“的地方: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将东吴群雄视作儿戏;七擒孟获,使南蛮永不再反;空城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看来,诸葛亮似乎的确是“智“到了极点,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然而,若你睁大眼睛,将全书再仔细看一遍,就会感到诸葛亮也不过是个平凡的人:火烧新野,是因为被敌人逼得走投无路,没法子,只好烧了自己的老巢,撑撑面子;逃到江东,找别人帮忙,却还要故作姿态,若孙权一怒拒之,诸葛亮,你可真是后悔晚矣;至于平定南方,若不是他的做法是人不能心服,又何来“平定”可言;说到空城计则更是他不智的表现,诸葛亮将兵马全部外派,却不知自身系举国之安危,而敌将司马懿却能察其弱点,攻其要害,将诸葛亮至于极度危险当中,由此看,司马懿的才能岂不是高出诸葛亮一大截?而夏侯淳、曹操、孟获等人却屡受欺骗,可见诸葛亮只是一群笨人中较为聪明的一个。
诸葛亮真正不智之处,是他不识大体。
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他却还要六出祁山,攻打实力是自己几倍的强敌,凭一己之力,逆天而行。
“大意失荆州”表面看来似乎是关羽过于自负而造成的,却不知错误的根源在于诸葛亮用人不当。
如此多事之秋,你怎能将荆州如此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交予一个自负、目空一切的人呢?诸葛亮一生东征西讨,却忽略了储君的教育问题,对于流产后来的懦弱以致蜀国的灭亡,诸葛亮难辞其咎。
说到底,诸葛亮不过是颗任刘备玩弄的棋子。
套句古话,刘备“善于将将”。
要用好如此重要的棋子,可比指挥千军万马打几场胜仗难多了。
所以,刘备才是三国时期“智绝天下”的人。
诸葛亮的事迹材料3篇
![诸葛亮的事迹材料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fd25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c.png)
诸葛亮的事迹材料3篇
诸葛亮的事迹材料1
如鱼得水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麽才学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麽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
」「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
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诸葛亮的事迹材料2
至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齐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
如果嗣子(刘禅)能够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能够自行取度。
〕”诸葛亮涕泣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
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
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靠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诸葛亮的事迹材料3
淡泊明志
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进了草庐大门,到了中门,只见门上写看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意思是用淡泊简朴来显示自己的志趣,用心境平静来远离名利。
这副对联表现了诸葛亮品德修养的一个方面。
诸葛亮《戒子书》则是用了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事迹3篇
![诸葛亮事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2d70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9.png)
诸葛亮事迹
第一篇:诸葛亮早年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祖籍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书法家和医学家,古代杰出的政治奇才之一,与魏国曹操并称为三国时期的“两个顶天柱”。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世代文化昌盛的家庭,祖先为东汉名
臣诸葛亮的后代。
他的父亲名叫诸葛珪,是一名县令。
诸葛亮非常聪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成吉思汗、列子等人的经典名著。
他天赋异禀,才智过人,很快就完成了中华古代文化中很多著名的经典,比如《易经》、《道德经》、《诗经》、《春秋》等等,他还学会了术数、阴阳五行等传统技能。
此外,诸葛亮善于创新和发明,在钻研技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
他发明了衣甲、连弩等军事装备,充分展示了他的创新和智慧。
诸葛亮在年轻的时候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誉,被大家
誉为凤凰。
他的高深才智让人们对他产生极大的敬仰和景仰,成为许多村庄的志士。
在一些优秀的历史诗歌和传说中,他被称为“卧龙先生”、“三分之一的天下”等等。
这些显然表明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尊敬。
由于诸葛亮天资聪慧,修养高深,很快就成为当时江陵
地区著名的道士,受到很多名门贵族的青睐和尊重。
在这个时期,他通晓了道家的理念和原则,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声逐渐传到了蜀汉皇帝刘备的耳中,这为他今后的命运奠定了基础。
总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文化巨匠,他创新的思维和创造性的灵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铸就了不可磨灭的地位。
诸葛亮的事迹3篇
![诸葛亮的事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6fd7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e.png)
诸葛亮的事迹
第一篇:诸葛亮的早年经历和政治生涯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蜚声世界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民间救济家。
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威望和声望,被誉为“臣心如水,一心报国”的忠臣良将。
诸葛亮出生在河南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
他自小聪明过人,深受县学老师的称赞和推崇,并在县学中结识了同样聪明的周瑜。
诸葛亮的政治生涯始于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黄巾起义爆发后,他担任县令并设立了百姓创业计划,创造了许多政绩。
不久,他又担任了河南的太守,但因为没有实权而辞职。
此后,他一直游历于洛阳、长安之间,曾经担任过袁术、刘表、孙权等各位诸侯的谋士和幕僚,留下了许多史传中著名的故事和传说。
他的才华逐渐被各地的名士所认同,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信赖。
直到208年,时任蜀汉的刘备来到荆州求援,诸葛亮见到了真正的领袖。
他当即认识到了刘备的雄心壮志,主动请缨进入刘备的军事指挥部门担任参谋。
从此,他开始了辉煌的政治生涯,也为刘备的事业推波助澜。
在213年巴丘之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谋略将大败的情势逆转,为蜀汉拿下了一场重要的胜利。
此后,他先后主持了五次北伐,最终实现了蜀汉的北上统一。
在诸葛亮的政治生涯中,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极为规范
的执政形象,旨在为人民服务、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他的“志在四海而杀身以成仁”的豪情令人敬畏,也激励了无数的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使得三国时代的中国政治体系具有向总和国家方向发展的趋势。
诸葛亮主要事迹3篇
![诸葛亮主要事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9f14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f.png)
诸葛亮主要事迹第一篇:诸葛亮的早年生活和政治活动诸葛亮,字孔明,一生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发明家等多重身份。
他黄巾起义时为士兵,被刘备所嘉并授以军师。
赤壁之战后,他着手治理荆州,推动了众多政策和变革,深得民心。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之后。
他家世显赫,祖父诸葛珪曾担任太常卿,父亲诸葛诞则为上卿。
他自幼聪明,喜欢学习和读书,尤其崇拜《春秋》、《左传》等经典。
据记载,他七岁时就能背诵《礼记》。
后来,他拜在鲁肃门下学习,被誉为“龙文学士”。
黄巾起义时,诸葛亮被征召为士兵。
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以机智和勇气脱颖而出,迅速得到刘备的赏识。
刘备认为他有绝顶的才华,于是任命他为军师,并将他推荐给孙权。
孙权也看出了他的才华,决定让他与周瑜一起谋划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胜利后,诸葛亮认为治理荆州极为重要,于是开始投身政治活动。
他颇有眼光,先是建议刘备入益州,独占四川,迈向建立三国的第一步。
随后,他提出了诸多治理措施,比如改革税收制度,发展农业和商业,修建水利工程等等。
他努力争取民心,对外也能应对各种挑战,引领蜀汉政权的进入繁荣的黄金时期。
第二篇: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诸葛亮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军事思想和战略,他常被称为千古一师。
他的著作《诸葛亮集》被誉为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军事家们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
诸葛亮凭借着对兵法的精通和挚爱,开创了诸多前沿的战术和策略。
他提出了“空城计”、“反间计”、“连环计”、“借刀杀人”等等容易操作但效果显著的战术。
他同时也注重谋略,熟悉各种兵种的相互配合,善用地形及气候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士兵们的战斗力。
在实际战场上,诸葛亮提倡用兵以精而不以多。
他常常使用兵力相对较小的部队来消耗敌军实力,在对外联盟和谈判等方面也极其擅长。
他的一生中,无数次看似不利的情况下,他总能巧妙化解,并在较小的代价下取得胜利。
他治理并组织军队时也非常注重纪律,对经常违规者实行极其严厉的惩罚,严禁军队抢掠平民。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范文一份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范文一份](https://img.taocdn.com/s3/m/0e786c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0.png)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范文一份诸葛亮的主要事迹 1诸葛亮的五大主要事迹诸葛亮的主要事迹事迹一:三顾茅庐官渡之战后,刘备第一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去许都,他推荐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军师。
第一次去书童告诉他,诸葛亮出游了。
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的愿望。
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自此诸葛亮出山。
事迹二: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
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
回去后后数一数箭10万余支,周瑜服气。
事迹三:火烧赤壁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吴抗曹,联合庞统使用了一出连环计,让曹操铁索连船,再以黄盖使出苦肉计诈降放火。
此战术最为主要的是其实是诸葛亮善观天象,就能算准哪天突然刮东南风,让黄盖放火成功。
于是,火烧赤壁,名动天下,三国鼎立。
事迹四:空城计魏蜀交战,马谡大意失了街亭,司马懿大军杀至西城城下,城中只有一些老弱残兵。
危急之下,诸葛亮命人打开城门,又让几个老兵在那扫街。
他自己又坐在城头饮酒抚琴,悠然自得。
司马懿不敢冒进,退二十里探虚实,等查明真相,赵子龙的援军已到,真是被骗的一愣一愣的。
事迹五:七擒七纵诸葛亮为巩固后方南征,功成退兵时遇孟获截击,孟获作战勇敢、待人忠厚,在彝族人员好,诸葛亮便起了收复之心。
于是便有了这可怜人被抓了七次放了六次,这倒霉汉子终于落不下脸面,信服的拜在诸葛亮帐下。
孟获的投降使得蜀国南部安定,国力也加强不少。
诸葛亮的主要作品《前出师表》,是中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一篇表。
当时为建兴五年(227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
诸葛亮的事迹(精选5篇)
![诸葛亮的事迹(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7f06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f.png)
诸葛亮的事迹(精选5篇)诸葛亮的事迹(篇1)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乘虚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以后又征服了长沙等四郡。
周瑜想想十分气恨,正无处报复以夺还荆州。
不久,刘备忽然丧偶,周瑜计上心来,对孙权说:“您的妹妹,美丽、刚强,我们以联姻抗曹名义向刘备招亲,把他骗来南徐幽禁,逼他们拿荆州来换。
”孙权大喜,郎派人到荆州说亲。
刘备认为这是骗局,想要拒绝,诸葛亮笑道:“送个好妻子上门何不答应?您只管去东吴,我叫赵云陪您去,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荆州。
”接着,诸葛亮暗暗关照赵云道:“我这里有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
到南徐时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时打开第二个,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
”赵云贴身藏了,领了500士兵护卫刘备前去东吴。
到了南徐,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心中有数,即令士兵们去商店购买结婚用品,并大肆张扬:“刘备要与孙权妹妹结亲了。
”并劝刘备去拜见乔国老。
乔国老将此事告知吴国太。
吴国太大怒,召见孙权骂道:“男女婚嫁是大事,怎么我做母亲的不知道?”传令在甘露寺相亲,一见刘备仪表堂堂,就完全同意将女儿嫁给刘备。
孝顺的孙权只得依了母亲,结果周瑜安排的假戏变成了真事。
孙权让人把消息告诉在柴桑的周瑜,周瑜心里叫苦不迭。
周瑜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写信给孙权,说:“刘备出身很苦,从没享乐过。
现在利用声色犬马迷住他,离间他们上下之间的关系,我们再出兵攻取荆州。
”孙权依计而行。
果然,刘备迷恋新婚的甜蜜生活,暂时不想回荆州。
赵云劝告也无用,非常焦急,想想到了年底,便打开第二个锦囊,立即心领神会,向刘备报告:“曹操兴兵50万报赤壁之仇,荆州危急,主公要赶快回去。
”刘备大惊,只得将实情告知夫人。
夫人表示愿跟他回去。
刘备说:“你哥哥孙权阻止怎么办?”孙夫人想了一会儿说:“借口到江边祭祖离开此地。
”夫妻商议停当,于次日就去江边祭祖,出了城沿江一路朝荆州方向飞奔而去。
等孙权知道真相,刘备他们已走远了。
孙权大怒,先后派两起人马追赶。
诸葛亮事迹(精选25篇)
![诸葛亮事迹(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df018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d.png)
诸葛亮事迹(精选25篇)诸葛亮事迹(精选25篇)诸葛亮事迹(一):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此刻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期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明白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能够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样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这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样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我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样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我找的,我怎样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可是不能让都督明白。
他要是明白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诸葛亮主要事迹
![诸葛亮主要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42909e6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1.png)
诸葛亮主要事迹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治国安邦之能臣”。
一、早年经历诸葛亮出生于今四川省绵竹市城北镇神仙村,家世殷实,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之一。
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兵法、音律、医术等多个领域。
年轻时,他曾在西南地区游历,深得民间支持。
他在巴蜀地区多次示好于刘备,并曾多次上书劝说刘备征西川,提议建立蜀汉政权。
此后,他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臣和军师。
二、参与政治诸葛亮在政治上主张儒家治国思想,以“仁义”、“礼制”为核心,一扫成败的恶习,使地方政务得到改善,赢得民望。
特别是他提出重视民生,积极加强水利和桥梁的建设,改善灾民生活。
在对内政策中,他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压制蜀汉军队内部的腐败和军阀活动,加强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治的控制力,确立了朝廷的权威地位。
对外政策中,他认为“和为贵”,以联合各方势力来保持蜀汉的尊严和安全。
诸葛亮在组织政权团队方面也非常具有眼光。
他吸纳了一大批才干出色的人才,如姜维、马良、法正等,对蜀汉政权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参与军事在军事领域,诸葛亮被誉为绝顶的军事天才和智囊。
他主张勤勉训练士兵,强调军备建设的重要性。
他计划了多次出击魏国的战役,如定军山之战、夷陵之战、襄阳之战等,凭借出众的智谋和超人的勇气,一次次战胜强敌。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川陇之战。
在此次战役中,诸葛亮遇到了司马懿的奇袭,经过高超的谋略和毅力,终于击退了魏军,并在隆中文成举行的亲亲大典中,与周公、孙子、吕不韦并称“古今人杰”。
四、参与文学艺术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佛经译音、散文、乐律、挽辞、七律等文学作品,皆为经典之作。
他在书法艺术中,以豪迈雄健出名。
他的书法风格大气磅礴,筆力雄健有力,气势宏伟,被认为是书法艺术中的巨匠。
五、对后世影响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诸葛亮的个人主要事迹五篇700字(精选)
![诸葛亮的个人主要事迹五篇700字(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8a74e7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d.png)
诸葛亮个人主要事迹篇1《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常称赞“卧龙“诸葛亮“智绝天下,后来人们也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化身,说他的智慧到了“近妖“的程度。
但,在我看来,诸葛亮不过是一群笨蛋中的佼佼者罢。
先来看看诸葛亮“智“的地方: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将东吴群雄视作儿戏;七擒孟获,使南蛮永不再反;空城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看来,诸葛亮似乎的确是“智“到了极点,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然而,若你睁大眼睛,将全书再仔细看一遍,就会感到诸葛亮也不过是个平凡的人:火烧新野,是因为被敌人逼得走投无路,没法子,只好烧了自己的老巢,撑撑面子;逃到江东,找别人帮忙,却还要故作姿态,若孙权一怒拒之,诸葛亮,你可真是后悔晚矣;至于平定南方,若不是他的做法是人不能心服,又何来“平定”可言;说到空城计则更是他不智的表现,诸葛亮将兵马全部外派,却不知自身系举国之安危,而敌将司马懿却能察其弱点,攻其要害,将诸葛亮至于极度危险当中,由此看,司马懿的才能岂不是高出诸葛亮一大截?而夏侯淳、曹操、孟获等人却屡受欺骗,可见诸葛亮只是一群笨人中较为聪明的一个。
诸葛亮真正不智之处,是他不识大体。
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他却还要六出祁山,攻打实力是自己几倍的强敌,凭一己之力,逆天而行。
“大意失荆州”表面看来似乎是关羽过于自负而造成的,却不知错误的根源在于诸葛亮用人不当。
如此多事之秋,你怎能将荆州如此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交予一个自负、目空一切的人呢?诸葛亮一生东征西讨,却忽略了储君的教育问题,对于流产后来的懦弱以致蜀国的灭亡,诸葛亮难辞其咎。
说到底,诸葛亮不过是颗任刘备玩弄的棋子。
套句古话,刘备“善于将将”。
要用好如此重要的棋子,可比指挥千军万马打几场胜仗难多了。
所以,刘备才是三国时期“智绝天下”的人。
诸葛亮个人主要事迹篇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雨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诸葛亮英雄事迹的故事700字
![诸葛亮英雄事迹的故事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69eac9fbd64783e09122bf7.png)
诸葛亮英雄事迹的故事700字回首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身影,不畏权贵的董宣,誓死不降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其中有一个人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他就是高风亮节,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的英雄事迹故事,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的英雄事迹故事1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
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
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
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
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
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
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
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再说,在这山腰间,有个“庵”,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都从这庵前经过。
有一天,他下山走到这里,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
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
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
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油嫩丝白,娇娆仙姿,犹如仙女下凡。
他不由心中一动:庵里有这样漂亮的女子呀!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来歇息用茶。
”打这以后,诸葛亮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的饭菜。
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
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
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语弄得神魂颠倒!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倦了起来。
他笑着从庵里出来,走进观里发愁,真是“出门欢喜进门愁,笑脸丢在门外头”。
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诸葛亮的经典事例
![诸葛亮的经典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d982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5.png)
诸葛亮的经典事例
事例一: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
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
回去后后数一数箭10万余支,周瑜服气。
事例二: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吴抗曹,联合庞统使用了一出连环计,让曹操铁索连船,再以黄盖使出苦肉计诈降放火。
此战术最为主要的是其实是诸葛亮善观天象,就能算准哪天突然刮东南风,让黄盖放火成功。
于是,火烧赤壁,名动天下,三国鼎立。
事例三:空城计
魏蜀交战,马谡大意失了街亭,司马懿大军杀至西城城下,城中只有一些老弱残兵。
危急之下,诸葛亮命人打开城门,又让几个老兵在那扫街。
他自己又坐在城头饮酒抚琴,悠然自得。
司马懿不敢冒进,退二十里探虚实,等查明真相,赵子龙的援军已到,真是被骗的一愣一愣的。
事例四:七擒七纵
诸葛亮为巩固后方南征,功成退兵时遇孟获截击,孟获作战勇敢、待人忠厚,在彝族人员好,诸葛亮便起了收复之心。
于是便有了
这可怜人被抓了七次放了六次,这倒霉汉子终于落不下脸面,信服的拜在诸葛亮帐下。
孟获的投降使得蜀国南部安定,国力也加强不少。
诸葛亮的事迹
![诸葛亮的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b4840a1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1.png)
诸葛亮的事迹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之一,他在晋朝时期所处的三国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成就和卓越的贡献,被后人称为“卧龙”。
诸葛亮的出生时间为公元181年,他出生在今天的陕西
省眉县,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
由于家境殷实,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和军事战略。
到了23岁时,诸葛亮开始担任幕职,成为州府中的一名
官员。
不久后,他就因为看穿了对方家庭贫穷的情况,向当地的富人借了1000斤粮食,用以帮助贫困的百姓,这一举动在
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奠定了他在民众中不凡的声望。
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抱负为基础,成为了蜀汉
政府的重要成员。
在他的努力下,这个政府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扩大自己的国土,为后来的国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诸葛亮的晚年,他集大成者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文化家
和哲学家。
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诸葛亮学”的学说,反映了他形成的独特的思想体系。
这种学说融合了儒、道、佛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高层次思考。
总的来说,诸葛亮通过自己的杰出才华、高尚品德和超
凡的智慧,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事迹不仅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而且也激励着今日的人们不断前行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的事迹》三顾茅庐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
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
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
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
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
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xx),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
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他想寻找个好助手。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
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
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
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
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
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
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
“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
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
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
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
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
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
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
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
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
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
”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
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
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
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
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
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
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
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
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
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
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
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
(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下是应网友要求而整理。
xx.03.31吃瓜留子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
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
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
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
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
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
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
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
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神机妙算救后代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
“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
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
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
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
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
”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
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
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
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
”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
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
把桌椅砸得粉碎。
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
”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诸葛亮的八卦衣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
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
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
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
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
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
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
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
可没有书怎么读呢。
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
”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
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
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
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
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
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
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
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
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
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诸葛亮的传说1、“借一箭之地”,传说今宜宾一带古时为夷人居地,诸葛亮为了安定“南中”,巩固蜀国后方,亲自领兵南征。
途径宜宾发觉这里为山川形胜之地,意欲夺而据之又不想为此分散兵力。
便与夷人商议:允借“一箭之地”。
朴实厚道的夷人头领想:蜀人纵有万钧之力,谅他一箭又能射出多远。
便答应了。
于是按诸葛亮安排:这边一箭射出去,那边即派人去寻箭的落点,并随即举族迁到箭落点之外。
不想,诸葛亮还有另外安排,他叫人早已将箭带到几百里之外的地方,插在一个大山的崖壁上。
夷人在那里找到,只好按事前协商迁去那里居住。
2、“蜀汉军以空黄桶挑水,吓走夷人”,三国时,夷人据守在三江口上的宜宾古城,听说诸葛亮领兵到来,便隔着岷江与蜀汉兵马对峙。
诸葛亮决计不用武力而智取宜宾,他让少量蜀兵一到天黑便赶着头角上挂着灯笼的山羊群,从背着古城的山那面上山,翻过山顶再从古城看得到的前面下来,而后又绕道回到山后再上山、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