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复句
中考语文复句分析和练习
![中考语文复句分析和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a0718ce4028915f804dc24f.png)
关于复句的基本知识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的单句构成的句子。
复句的表达作用——表达较为复杂的意思。
如:小敏看书。
小敏做笔记。
——单句小敏边看书,边做笔记。
——复句(同时做两件事)小敏先看书,然后做笔记。
——复句(做事有先后顺序)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单句一般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复句则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
复句的标点特征:复句的句尾要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和叹号),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逗号,并列的大层次之间的停顿用分号判别下列的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1、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返老还童了。
2、他们欢迎科技人员来讲课,更欢迎科技人员较长期地住下来。
复句中的分句,在意义上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的从语意中直接表现出来,有的通过关联词语表现出来。
复句中,分句的主语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时,为了使语言简洁,一般应该省略。
从分句之间的关系看,复句包括八种基本类型——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一、并列复句并列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
这些分句或者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件事的几个方面。
并列复句有的用关联词语,有的不用关联词语。
下列并列复句哪几句用了关联词语?请摘录相关关联词语。
1、大豆的营养价值高,用途很广。
2、孙中山不喜欢中国过去的长袍马褂,也不爱好时髦的西服洋装。
3、新造的环城大道又平坦,又宽阔。
4、我一边唱着歌,一边包着书皮。
5、中国既是纸的故乡,又是火药的故乡。
6、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7、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同时也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话。
8、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勤奋中得来的。
二、承接复句承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上递下承关系的分句组成的。
有的叙述动作先后,表示时间上的承接;有的说明某种关系,表示空间上或事理上的承接等等。
其组合方式也有两种,一种不用关联词语,一种用关联词语。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复句的特点和构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复句的特点和构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https://img.taocdn.com/s3/m/b92bd29b0066f5335b8121a2.png)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复句的特点和构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单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的分句间有短暂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
(一)复句的特点: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句子多长,中间多少逗号,仍是单句,而不能成为复句。
例如:他们‖[错误地]认为,只有出生在科学家的家庭里,长大了才容易当上科学家。
2、复句里的每个分句不作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各分句之间不存在主谓、动宾等结构关系。
它们在结构上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
比较下边两个句子:(老杨走了的)消息,[马上]传遍了全村。
(是一个单句,只有一套主谓关系:“老杨走了的消息”是句子的主语,“马上传遍了全村”是句子的谓语。
)老杨‖走了,消息‖[马上]传遍了全村。
(是一个复句,有两套主谓关系;两个分句之间互不为句子成分,它们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3、整个复句不论由多少个分句组成,都只有一个贯串全句的语调。
各分句之间有较小的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整个复句之后有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
例如: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这个复句包含多个分句,而且不止一个层次,在显示两重并列关系的分句间用了分号,每一重的各个分句间用逗号。
)4、复句中的分句意思上是有联系的,分句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
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例如:广大中小学教师为培养我们下一代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应该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这个复句中的两个分句是按照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组合在一起的。
)复句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借助语序直接组合成的。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单句与复句的差别-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单句与复句的差别-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bf999058fb770bf68a55a0.png)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单句与复句的差别|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看各分句间句子成分构成如何,只有一套主干的是单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主干(有时共用一个主语)的就是复句。
可以从结构上、意义上、关联词上区分,但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句。
例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并列复句,有两套谓语和宾语。
)我们认为,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单句,只有一套主干,主语是“我们”,谓语是“认为”,宾语是“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虽有关联词语“只有……才……”,只有一套主干,即主语是“共产党”,谓语是“能救”,宾语是“中国”,所以是单句。
)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复句,有两套主干:前一分句主语是“党风”,谓语是“正”;后一分句主语是“事业”,谓语是“兴”。
)返回查字典首页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多重复句|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多重复句(复句的扩充):1、一般复句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表示一种关系。
如果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种以上的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层次,这种结构上有多个层次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
例如: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表示转折关系。
)班长张林不但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还热情地帮助别人,因为他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
(因果复句,但前两个分句又是递进关系,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层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这是二重复句。
)2、多重复句是由一般复句扩展而成的,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句加复句: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是一个单句,后一个分句扩展成一个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讲义——复句及其类型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讲义——复句及其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6e0008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b.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讲义——复句及其类型复句及其类型1、什么是复句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联、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分句。
一个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复句仍然是一个句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具有一个统一全句的句调,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一般用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来表示。
2、复句的特点一个复句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句子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而不能成为复句。
(2)复句里每个分句不作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
即各分句之间不存在主谓、动宾等结构关系,它们在结构上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
(3)整个复句不论由多少个分句组成,都只有一个贯穿全句的语调。
(4)各分句之间有较小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整个复句之后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
(5)复句中的分句意思上是有联系的,分句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3、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区分单复句的主要标准是,不仅看句子的长短,而且还要看该句有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句形式的结构。
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分句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是没有句子成分的那种关系,不能互相作句子的成分。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形式的结构,彼此间虽有联系,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互不作对方的句子成分的,就是复句。
即只有一套主干的是单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主干(有时共用一个主语)的就是复句。
区分某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还可以利用上述“复句的特点”来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下表进行区别:4、复句与单句的辨析在区分单句和复句时,不仅要考虑上述因素或条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不要把单句误认为分句。
单句句子成分之间常有较小的停顿,因此被停顿隔开的句子成分经常被误认为是独立的分句。
复句知识资料汇编
![复句知识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6223578dd88d0d232d46ab0.png)
复句知识资料汇编复句知识资料汇编复句知识资料汇编一)复句的概念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二)复句的类型:1、从句子层次上分可以分成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所谓一重复句就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
所谓多重复句是指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2、从句子关系上看,可以分成二大类11种。
1)并列复句一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一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一一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一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一一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复句 九年级语文语法知识讲义
![复句 九年级语文语法知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92e256d7f1922791688e8ef.png)
九年级语文语法知识讲义——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说明: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的简单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且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①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a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b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例:a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如何判断复句?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
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
例:a 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b 他学日语,学英语?三:复句基本类型(一)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⒈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⒉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句【推荐下载】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句【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417789dbcc22bcd126ff0cf4.png)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句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复句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一)复句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例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例如: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语文复句的知识点总结
![语文复句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4499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3.png)
语文复句的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复句的种类1. 并列句:通过并列连词如“而且”、“或者”等将两个独立的句子并列在一起。
2. 连接句:通过连接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等将两个独立的句子连接在一起。
3. 分句:通过分隔号如逗号、分号等将两个独立的句子进行分隔,但它们仍然视为一个整体。
二、并列句的连接词1. 并列连词:如“而且”、“或者”、“不仅...而且”、“既...又”等。
2. 递进关系:如“不但...而且”、“不仅...而且”、“再说”、“况且”等。
3. 选择关系:如“或者”、“还是”、“不是...就是”等。
4. 转折关系:如“但是”、“然而”、“可是”、“却”等。
三、连接句的连接词1. 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由于”、“就是因为”等。
2. 条件关系:如“如果”、“只要”、“除非”、“要是”等。
3. 让步关系:如“尽管”、“即使”、“虽然”、“纵然”等。
4. 目的关系:如“为了”、“以便”、“以免”、“以致”等。
五、语文复句的用途1. 通过语文复句可以将句子组织得更加复杂,以强调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气。
2. 可以使文笔更加优美、生动,句式更加丰富、多样。
3. 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精准、清晰,有助于加强表达的说服力。
4. 通过语文复句的使用,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思路更加清晰。
六、语文复句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并列句时,要注意并列关系的逻辑连接,不要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
2. 在使用连接句时,要注意连接词的正确使用,避免歧义和语病。
3. 在使用分句时,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断裂的情况。
4. 在使用语文复句时,要注意句子间的平衡和统一,不要出现单调和呆板的情况。
七、语文复句的联系实际1. 在写作中,通过使用语文复句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2. 在阅读中,对语文复句的理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3. 在考试中,对语文复句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辅导完整讲稿之十一:复句 (定义、辨别、类型)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辅导完整讲稿之十一:复句 (定义、辨别、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8ecd28ceefdc8d377ee3287.png)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辅导完整讲稿之十一:复句(定义、辨别、类型)编者:崔学峰第十一节复句一、单句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主谓句的具体类型有很多种,我们这里只研究比较常见的主谓宾式和主谓式)注:主谓宾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
这样,后面才有可能带宾语;主谓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但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
例;飞机!站住!哦!呜!(我们这里不做研究)结构复杂的单句的分析: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句子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巩固练习:用符号标出各种句子成分二、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这个概念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复句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
第二,分句之间在意义上必须密切相关,即必须有逻辑关系。
第三,分句在结构上互不做句子成分。
(二)复句的组合方式1. 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一定的次序直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分句之间使用逗号、冒号或分号等句中标点符号。
)如: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构成复句的分句在结构上,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2、借助虚词组合成(借助起关联作用的词语(通称“关联词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
)如:①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②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3.分句之间在意义上必须密切相关,即必须有逻辑关系。
我不但不嫉妒,反而更高兴。
——递进关系我们天天呼吸空气,却意识不到空气的存在。
——转折关系可以使用关联词语表达逻辑关系,也可用意合法表达逻辑关系,意合法由于没有关联词语明确表明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理解,但之间的意义联系是不可否认的。
初中语文 复句 课件
![初中语文 复句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0aa77319e8b8f67d1cb921.png)
复句类型知识 辨析复句类型
型
单句复句的区别
一、复句的含义: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复句
,至少有两套主谓结构)构成。 2、单句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二、复句的特点 1、复句的分句之间,一定要有较密切的联系,否则,就不是复
句,而是若干单句。 例1:周校长作了一个报告(,—。)大家下午登烈士山。(无联
复句类型
并列复句:既……也……;也……也;一边……一边 递进复句: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甚至); 选择复句: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守可……也不; 转折复句:虽然(尽管)……但是(可是、但、却); 因果复句: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 就(那么、那就……) 假设复句: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 条件复句: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 不论)……都……;除非……,不……
(选择)
7.如果于勒叔叔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
(假设)
8.无论环境多么复杂,我们都应该站稳立场。
(条件)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并列)对偶为并列
10.要是到了夏天,那座高山上的积雪就会融化。
(假设)
1.即使是大圣人,对于无业游民也没有办法。(假设) 2.只要你肯将职业继续做下去,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趣味。(条件) 3. 只有深人群众,才能做好工作。(条件) 4. 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
1.即使是大圣人,对于无业游民也没有办法。
(假设)
2.只要你肯将职业继续做下去,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趣味。 (条件)
3.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做好工作。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71532111a300a6c30c229f4d.png)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⑵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⑶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单用)⑷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⑸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⑹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高尔基《海燕》 ⑺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⑻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 ⑴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⑶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⑴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⑵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⑶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鲁迅《社戏》⑷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⑸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后来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⑹我一进村,就被这意外的情景惊呆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3668c037cd184254b35357a.png)
假设关系的复句
• 它的两个分句表示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 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 结果。
如:a、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b、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常见关联词语: 如果(假使)……就(那么)…… 即使……也…… 纵然……也…… 尽管(固然)……也不…… 如果说……那么……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复句
复句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相关,在结 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 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例句:(1)昨天早上,他迟到了。 (单句) (2)昨天早上,他迟到了,结果受到了班主 任的严厉批评。 (复句)
复句的特点:
1、复句中的分句有相对独立性,互不包含。如果句子 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 例:只有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求得发展。 (单句)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复句) 2.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有紧密的联系,反映一定 的事理逻辑,分句间的联系可以用语序表示,也可以 用关联词语表示。
并列
并列 // ②也不喜欢去看戏,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 // 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④除非是 并列 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条件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把 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 并列关系的复句、承接关系的复句 选择关系的复句、递进关系的复句 转折关系的复句、因果关系的复句 假设关系的复句、条件关系的复句
并列关系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各个分句表示 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 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如: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常见关联词语: ……,也(又、还)…… 要……还要…… 有时……有时…… 既……又(也)…… 是……不是…… 不是……而是……
初中语文复句类型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复句类型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5da25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5.png)
初中语文复句类型总结归纳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句子构成,通过连接词、标点符号或其他手段相互关联起来的句子。
在中文语法中,复句是一种重要的句子结构,广泛应用于写作和表达中。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复句类型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句。
一、并列复句并列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个相对独立的主句通过并列连词连接而成。
并列连词常见的有“和”、“或”、“但”等。
并列复句可通过逗号、分号或者顿号将各个并列分句分隔开来。
例如:1. 他喜欢吃苹果,她却喜欢吃香蕉。
2. 你可以去看电影,也可以去爬山。
二、转折复句转折复句是通过转折连词连接的两个句子,表示相对立的两种情况。
在转折复句中,第一个句子常表示某种情况或者观点,而第二个句子则提出与之相反或不同的情况或观点。
例如:1. 尽管下雨了,但他还是出去运动了。
2. 她虽然努力学习,但成绩依然不理想。
三、条件复句条件复句是通过条件连词连接的两个句子,表示某种条件和由此引发的结果。
条件连词常见的有“如果”、“只要”、“假如”等。
例如:1. 如果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 只要天气好,我们就去郊游。
四、目的复句目的复句是通过目的连词连接的两个句子,表示某种行为或目的。
目的连词常见的有“为了”、“以便”、“为了使”等。
例如:1. 为了准备考试,他每天都刻苦学习。
2. 我们要努力学习,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五、让步复句让步复句是通过让步连词连接的两个句子,表示尽管存在某种情况,但仍然进行或接受另一种情况。
让步连词常见的有“虽然”、“尽管”、“即使”等。
例如:1. 即使天气很热,他也坚持每天锻炼。
2. 虽然她很累,但她仍然坚持完成了任务。
六、因果复句因果复句是通过因果连词连接的两个句子,表示某种因果关系。
因果连词常见的有“因为”、“所以”、“由于”等。
例如:1. 由于她努力学习,所以考取了大学。
2. 因为下雨,所以我们打算取消郊游计划。
以上是初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复句类型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f8a07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7.png)
REPORTING
• 复句基本概念与特点 • 并列复句 • 转折复句 • 条件复句 • 递进复句 • 总结与拓展
目录
PART 01
复句基本概念与特点
REPORTING
复句定义及作用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பைடு நூலகம்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 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何况、乃至”等。
02
用法
03
04
连接词或短语:如“老师和学 生”、“唱歌和跳舞”等。
连接分句:如“他不仅会唱歌, 而且还会跳舞。”、“这个苹 果不仅大,而且还红。”等。
并列复句语气和语调
语气
并列复句的语气一般比较平缓,各分句之间语气一致,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语调
并列复句的语调一般比较平稳,各分句之间语调相同或相似,没有明显的升降 变化。在朗读时,应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和连接,保持语气的连贯和流畅。
用法
在转折复句中,连词一般放在前一分句 的句尾,表示轻微的转折语气;重在后 一分句,指出与前面分句意思上的相对、 相反或部分相反。
转折复句中前后分句关系
前后分句意思相对或相反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前后分句意思上的递进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表达与前一分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意
在前一分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或强
思。例如,“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
调。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
有取得好成绩。”
德也高尚。”
前后分句意思部分相反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初中语文复句类型
![初中语文复句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fcd53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1.png)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都是独立的,互不包含,各自表 达完整的意思。
关联词语连接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常用关联词语连接,以表达分句 之间的逻辑关系。
结构层次清晰
复句的结构层次一般比较清晰,可以通过划分层次 来更好地理解复句的意思。
复句表达效果
80%
精确表达逻辑关系
复句可以精确表达各种逻辑关系 ,如因果、转折、并列等,使语 言更加准确。
他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 ,然而实际上却存在着 不少漏洞。
她想出去玩,可是天气 不好,只能待在家里。
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 是成绩并不理想。
转折复句运用技巧
01
02
03
04
在写作中,转折复句可以使文 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力 。
在写作中,转折复句可以使文 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力 。
在写作中,转折复句可以使文 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力 。
递进复句中,一般前面分句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进而述说前面分句的事实或情况产生的结 果,这种结果往往由“而且、并且、甚至”等词语引导。
递进复句示例分析
例如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在这个复句中,“学习好”是前一分句,“品德高尚”是后一分句,而且后 一分句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因此是递进关系。
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 认真准备比赛。
因果复句运用技巧
02
01
03
在写作中,要合理运用因果复句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和说服力。
注意因果关系的紧密程度,避免使用过于勉强或牵强 的因果关系。
在口语表达中,也可以运用因果复句来使条件复句类型及示例
条件关系概念解析
条件关系是指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结果分句往往带有假设 、推论的性质,条件分句一般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 ……才……”等关联词语。
初中语文复句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复句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b766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1.png)
初中语文复句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组成的句子,通过一定的连接方法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复句包括并列句、主从复句和重叠复句等。
二、并列句1. 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通过并列连词(如“和”、“或”、“但是”等)连接在一起的句子。
并列句的结构简单明了,意思紧凑,富有韵味。
例如:他喜欢唱歌,她喜欢跳舞。
这个句子中,“他喜欢唱歌”和“她喜欢跳舞”是并列关系,通过逗号连接在一起。
2. 并列句的连接方式多样,包括并列连词、半并列连词、逗号等。
三、主从复句1. 主从复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
主从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从句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如表原因、目的、条件、结果等。
例如:我会一直支持你,无论发生什么。
2. 主从复句中,主句是指在复句中起主要作用的句子,从句是指在复句中依附于主句,在意义和语法上不完全独立的句子。
3. 从句根据其在句中的功能和地位,可以分为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四、连接词1. 连接词是连接主从复句中主句和从句的词语,包括连接副词、连接代词、连词等。
2. 常见的连接词包括“因为”、“所以”、“但是”、“而且”等,它们在复句中起着连接主从句的作用。
五、重叠复句1. 重叠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
每个从句都可以独立成句,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2. 重叠复句的结构复杂、内涵丰富,可以使句子的表述更加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3. 重叠复句的连接方式包括“叠词”。
即在从句中多次重复一些词语,以表达强调或加强语气。
六、复句的使用技巧1. 应当注意主从复句的连接词的使用,在句子中要合理使用连接词,使句子的表达更加流畅、自然。
2. 要灵活运用并列句和主从复句。
在写作中,要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灵活地使用并列句和主从复句,以丰富句子的结构,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3. 要注意主从复句的连接方式。
在写作中,应当注意主从复句的连接方式,以确保句子的结构严谨,意思明确。
中考语文知识点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点复句的分类
![中考语文知识点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点复句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b07ea776edb6f1aff001f9f.png)
(一)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常用的关联词语:“也”、“又”“既……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等。
(二)递进关系: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常用的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仅……还”“而且”“并且”“甚至”等。
(三)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分别说出几样事情,表示要在这几样事情中选择一样。
1.“选择未定”:说话者在几样事情中还没有选定。
常用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等。
2.“选择已定”:说话者在几样事情中已经有所选择。
常用的关联词语:“与其……不如”“宁可……决不(也不)”等。
(四)转折关系:前边分句先说一面,后边分句不是顺着前边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同前边分句相对、相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固然……但是”、“但是”、“却”“不过”等。
(五)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要产生的结果。
…
常用的关联词语: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就(那么、那、便)等。
(六)条件关系:偏句提出一种条件,正句说明在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都(总、总是、也)等”。
(七)因果关系:偏句说出原因,正句说出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那么(就)”。
初中语文八种复句类型
![初中语文八种复句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9e0ce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7.png)
初中语文八种复句类型一、主从复句主从复句是指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
主从复句是复句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例句1:当我听到好友取得优异成绩的消息时,我感到非常高兴。
分析:主句是“我感到非常高兴”,从句是“当我听到好友取得优异成绩的消息时”。
例句2: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分析:主句是“老师告诉我们”,从句是“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二、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是指在句子中充当名词成分的从句,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
例句3:他说他会来参加我们的聚会。
分析:名词性从句“他会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作宾语,表示“他说什么”。
例句4:你知道谁是比赛冠军吗?分析:名词性从句“谁是比赛冠军”作宾语,表示“你知道什么”。
三、定语从句定语从句是指在句子中充当定语的从句,修饰一个名词或代词。
例句5:我喜欢那个帮助我度过困难时期的老师。
分析:定语从句“帮助我度过困难时期的”修饰名词“老师”。
例句6:我住的那个城市很美丽。
分析:定语从句“我住的”修饰名词“城市”。
四、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指在句子中充当状语的从句,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目的、结果、让步等关系。
例句7:当你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分析:状语从句“当你遇到困难时”表示时间关系。
例句8:如果你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分析:状语从句“如果你努力学习”表示条件关系。
五、比较从句比较从句是指在句子中进行比较的从句,常用的引导词有“比、像、如同、好像”等。
例句9:他比我高一些。
分析:比较从句“比我高一些”进行了身高的比较。
例句10:她的声音像小鸟一样动听。
分析:比较从句“像小鸟一样动听”进行了声音的比较。
六、条件从句条件从句是指表示条件关系的从句,常用的引导词有“如果、要是、只要”等。
例句11: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分析:条件从句“只要你努力学习”表示条件。
例句12: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游乐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复句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一)复句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
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
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
例如: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7、假设复句
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
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8、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1)如何区分单、复句:
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
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
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
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单句)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1)定义法。
单句,只有一个主谓语部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2)抓主干法:
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
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3)外部标志法:
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
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1:“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
3个单句组成的一个复句,用“也”连接前两个分句,同第3个分句表示并列。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主干:这是教训。
例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例4:“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
这个句子,“认为”的宾语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
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
但只要结合前两种方法去判断,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
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
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
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
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
)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
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
(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陶铸《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