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685327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0.png)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感染了无数读者。
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人物一直是她笔下的重要角色,她们或娇艳妩媚,或坚韧独立,或优雅贵气,或激情澎湃,塑造出了一幅精彩绝伦的女性世界。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庸,而是有着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她们的形象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精神和女性意识。
本文将从《小团圆》、《金锁记》和《色戒》三部代表作品中,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探讨她们的形象塑造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来看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情感上的表现。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展现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她们或孤独无助,或倔强顽强,或迷茫彷徨,或激情澎湃,展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情感状态。
《小团圆》中的少妇贝儿,她原本是一个顶着光鲜外衣的幸福家庭主妇,然而面对丈夫的背叛和家庭的瓦解,她的内心却充满了挣扎和痛苦。
贝儿在感情上的复杂矛盾、内心的痛苦挣扎都成为了她形象的一部分,使她成为了一个鲜活而富有张力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社会地位和命运上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往往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束缚和压迫,她们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受到男性权力的控制和束缚。
《金锁记》中的金锁,她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她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却因为家族命运和男性权力的摆布,最终陷入了悲惨的命运。
金锁的形象既是一个受害者,又是一个奋发向前的斗士,她的遭遇和命运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普通女性的命运,也凸显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和拷问。
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性格上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娇媚可人,有的刚强独立,有的含蓄温柔,有的热情奔放,展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女性魅力。
《色戒》中的玫瑰,她既是一个风情万种的舞女,又是一个游走于爱恨矛盾之间的女子,她的性格复杂而丰富,使得她成为了张爱玲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c020ca7cc22bcd127ff0c15.png)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绝望和苍凉在张爱玲的作品里,绝望与苍凉充斥其中,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
这是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书写者,她以老辣犀利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以独有的绝望和苍凉的人生意识揭示了她们的生存困境,表现了她们面对这种困境时的异化以及抗争。
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探索,张爱玲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挖掘女性不能脱离困境的原因,揭示女性在经济、精神上的难以自立,展现女性个性解放的艰难。
女儿,阴影下的生存与毁灭张爱玲自小生活在一个充满遗少气氛和现代文明相交杂的环境中。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旧式文人加大家族浪荡子式的人物,而母亲和姑姑则是接受了西方文明洗礼的新代人物。
面对这样一种新旧文明“犯冲”的状况,她深深体味到自我在家庭中,她所属的那个没落阶层在社会中,人类在荒凉的时空背景中等诸种失落:这种失落感构成作者的情绪基调,笼罩在作品中,使人物的内心体验都呈现出宿命的虚无感,形成了她作品主题的总特色:悲观、虚无。
我们知道,作家童年的性经验缺失对于作家以后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爱玲自小在豪门巨族中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
旧式豪门巨族的腐朽生活在她面前上演了一幅幅鸦片烟、姨太太、争遗产、狎妓的丑剧,同时她又经历了父母离异的痛苦,16岁时在“继母”的统治下讨生活。
其间曾被父亲幽禁,“他扬言要用手枪打死我。
”逃离之后,进入母亲的家。
虽然精神上比以前要充实一些,但每每陷入物质困境。
有着彻骨经验的作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内容也是极为深刻的。
作为一个爸爸不疼妈妈不爱的女儿,张爱玲笔下的女儿几乎都是不幸的。
川嫦死去的原因绝望和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底色,也是其笔下女性形象表现出的共同的生存状态。
她们一直笼罩在绝望的挣扎和苍凉的人生况味之中。
自私,是人性的魔障,也是血缘亲情的天敌。
张爱玲尖刻地挑剔着人的生存世相后面隐藏的人性真相,她总是能够发现种种装饰性表象后面隐藏的空虚、自私、盲目。
“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选择。
浅谈张爱玲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爱玲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0b9da93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6e.png)
浅谈张爱玲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第一篇:浅谈张爱玲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摘要: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她的小说大都以沪港洋场为背景,在荒凉和颓废的大城市中铺张旷男怨女,演绎着堕落及繁华。
张爱玲以“参差对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她们或甘做欲望的奴隶;或是人性扭曲的舞女;或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驱动下进行着反抗和挣扎,同时,张爱玲也以少有的暖色调为我们塑造了为数不多的女性健康“完人”形象。
张爱玲透过笔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人生悲哀,而这些女性人物形象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
本文就从她的几部经典作品出发去分析张爱玲所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引言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般的名字,任凭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一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名字,伴随着她奇丽而精美的佳作,流传到今。
张爱玲,中国上海大都市的女人,她犹如一缕轻烟般飘渺,又如一袭旗袍般华丽,在这位女人笔下,诞生了许多堪称传奇的女性,不同于沈从文自然的女儿“翠翠”,更不同于金庸的神仙姐姐“小龙女”,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称不上是完美,甚至是丑陋苍凉,如梦魇般的,却让你切身感受到她们生活的没落和乱世的苍凉,即使你想抽身逃离,但她们梦魇般的经历牢牢缠绕着你,使得你铭记难忘,刻骨铭心。
美国文学史家夏志清先生曾评价说:“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泡特、韦尔蒂、麦克勒斯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
”⑴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女性写作相对于新文学来说是别致的,是私人性的话语,她站在女性的独特立场,用精细的笔触,灵动的笔墨抒写着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生存价值及生存现状,给与我们无与伦比的美感体验。
她的笔下有四类女性人物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一是黄金枷锁下的奴隶;二是人性扭曲的风尘舞女;三是敢与社会对抗的新女性;四是健康的“完人”形象。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33a17ea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1.png)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张爱玲,这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以其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塑造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角色。
她的作品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和命运起伏。
在张爱玲的笔下,女性角色丰富多样,却又都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她原本是一个充满活力与青春的少女,却因家族的利益被嫁到了姜家,嫁给了一个患有“骨痨”的丈夫。
长期的压抑和扭曲的婚姻生活,使她的心理逐渐变得扭曲和畸形。
她渴望爱情和正常的生活,却在现实的残酷中逐渐失去了自我。
她用金钱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恐惧,最终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一生,还亲手扼杀了儿女的幸福。
曹七巧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女性被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束缚、压迫的悲剧。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是一个在婚姻困境中挣扎求存的女性。
离婚后的她,在娘家备受冷落和歧视。
为了摆脱困境,她抓住了范柳原这根救命稻草,与他展开了一场爱情与婚姻的博弈。
白流苏是聪明而世故的,她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来争取自己的幸福。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她的命运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终,香港的沦陷成就了她与范柳原的婚姻,但这种婚姻更多的是基于现实的考量而非纯粹的爱情。
白流苏的经历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迷茫和无奈,她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又常常受到传统观念和现实环境的制约。
《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是一个充满了理想和热情的女性。
她独立、坚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的生活。
然而,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她被姐姐曼璐设计陷害,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多年后,当她与曾经深爱的沈世钧重逢时,却已是物是人非。
顾曼桢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她的遭遇揭示了那个时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危险和不公。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无论是曹七巧的疯狂、白流苏的世故,还是顾曼桢的无奈,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ff265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1.png)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她以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创作闻名于世。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她对女性角色的描绘和思考。
首先,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常常展现出复杂而矛盾的个性。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作者通过对两位女主角的描写,展示了她们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红玫瑰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冲动的女人,她追求自由和爱情,不愿受到任何束缚;而白玫瑰则是一个温柔而顺从的女子,她将家庭和婚姻看作最重要的事情。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小说中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和碰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身份和角色的多样性。
其次,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被置于男性的视角下。
在《金锁记》中,女主角茉莉被描绘成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人,她的存在对男主角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然而,茉莉的内心世界却很少被揭示,读者只能通过男主角的眼睛来观察她。
这种置于男性视角下的描写方式,使得女性形象显得神秘而不可捉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平等。
此外,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在《色戒》中,女主角王佳芝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但她却因为与日本间谍有染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来源。
尽管她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她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成功地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对抗和解脱。
这种将女性形象赋予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描写方式,展示了张爱玲对女性意识觉醒和自我解放的思考。
最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成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世界的个体。
在《小团圆》中,女主角柳如是一个聪明而独立的女人,她对婚姻和家庭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尽管她最终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她的坚持和努力展示了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将女性形象描绘成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世界的方式,反映了张爱玲对女性自我认知和自由选择的关注。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d13ca32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b.png)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她的作品以揭示女性内心矛盾与苦闷为主题,描写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从《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和《金锁记》三部作品中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从《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对女性情感的深刻描写。
作品中的白玫瑰和红玫瑰即为两位重要女性人物,她们代表了大家庭中的两个不同角色。
白玫瑰是一个相夫教子的好妻子,她顾家,重视传统家庭观念,但她内心却一直渴望真正的爱情和自由。
红玫瑰则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女性,她不顾礼法和传统,追求自己的欢愉和爱情。
两个形象的对比展现了中国女性在传统家庭观念下的困境和无奈,也展示了她们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从《小团圆》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于女性冷漠婚姻的揭示。
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中有许多是为了名分和利益而结婚的,她们在婚姻中失去了自我,追求权力和地位以及社会地位的肯定。
小团圆中的余香秋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不惜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她在婚姻中变得冷漠和无情,不再相信爱情和家庭的力量。
这种婚姻观的揭示,道出了很多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无奈和苦闷。
从《金锁记》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王蓉是一个无依无靠的流亡者,她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在异国他乡生活。
她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折磨,但她依然保持着对爱情和幸福的不竭追求。
通过王蓉的形象,张爱玲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困境和求索。
她们常常受到压迫和限制,但她们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她们或自由奔放,或冷漠无情,或无奈苦闷。
她们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下女性的种种困境和苦闷,也展示了她们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由和幸福不竭的追求。
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202b4976e518964bce847c01.png)
二.丧失自我意识的顺从者形象人的本性中人性欲望的扩张、无意识的错误、未加思索的愚蠢以及坏人的陷害导致的悲剧更惨然,更令人颤栗。主人公之所以陷入悲剧境地,是由于她无意识地犯了错误。张爱玲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些女性人物形象,也表现了对现实的错觉而导致的悲剧,这是来自一种看事不明的人类弱点。浮萍无根,任凭雨打风吹去,在看似顽强的生命意志背后,是对无法把握的生命的无可奈何。悲剧却在于我们的主人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有了那一份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便苟且于世上。如《连环套》中的霓喜一生都是在动荡——安稳——动荡中度过,最终落得个孤孤零零,苦度光阴。《金锁记》中的长安,一生都在母亲的安排下走向没有光明的黑暗。长安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成功塑造的又一典型女性形象,她是曹七巧的女儿,出生在一个新旧思想冲突的年代,从小就在曹七巧的压迫下长大,对于母亲的残忍折磨她逆来顺受。作者在《金锁记》的后半部分从长安的裹脚、上学、吸毒、恋爱、分手来描写长安的性格变化和发展。
作为一个女人,曹七巧还是十分渴望拥有一份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但是,事与愿违,一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打破了她的美好幻想,致使她堕至精神世界的最底层而无法翻身。活泼开朗的曹七巧嫁给了姜家身患骨痨的二少爷:一个整天只能睁着眼睛躺在床上,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看上去像一个没有生命肉体。而这样一个残缺的男人无法给予曹七巧想要的幸福,根本算不上一个丈夫。但是曹七巧在面对金钱的诱惑的时候,她无力反抗只能年复一年的规规矩矩地去服侍她那个所谓的丈夫,“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的全身的筋骨和牙根都酸楚了。”【1】在这绝望的让人无法呼吸的婚姻牢笼中,唯一让曹七巧感觉还有点希望的就是姜家二少爷死后的那一点遗产了,那是她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青春换来的。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论文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9bb2d758fb770bf68a55cd.png)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论文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论文篇1引言:张爱玲崛起于乱世荒凉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一朵奇葩,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张爱玲的创作一开始就不乏苍凉之感。
再加上她自己没落的封建大家族的出身,以及少女时代无爱的家庭生活,更多的关照女性自身的悲剧成为她的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在创作中,张爱玲常常是以同情的目光投向自己笔下的悲剧女性的。
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她笔下的女性悲剧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了的女性悲剧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占有绝大多数的席位。
而和当代一些女性写作中缺少男性在场的极端女性叙事不同,她塑造女性形象,通常是将其放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来展开的,如此一来,两性关系就成为了打开女性世界的一扇窗。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也算不枉此生了。
可是在现实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悲哀则往往表现为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存在。
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白流苏的结局仿佛并不算悲惨,至少她的目的达到了,获得了现实的婚姻家庭,各方面都有了保障,然而她依然没有摆脱男权枷锁。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必然命运便是要远离生命的欢乐和世界的多彩去独自咀嚼那与生俱来的悲哀。
二、物欲的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开始烛照中国社会,传统的封建文明依然根深蒂固。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上,她以深邃的目光透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
作为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新女性,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写作者,她曾经坦言自己是拜金主义者。
也许是认识到了物质是生活的基本保障,许多女性在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中疯狂的追逐物质,对金钱的一味追求使得爱情变成了乏味的游戏和获得物质的筹码。
同时,七巧对金钱丧心病狂的追逐,不仅造成了自己的悲剧,更造成了儿女的悲剧。
由于害怕自己的钱被别人瓜分,她把自己的两房儿媳妇逼死,更是硬生生的拆散了女儿和童先生,使得儿子和女儿也都没法拥有正常的婚姻家庭,一个个在这个封闭的罪恶王国里烟雾缭绕,了此一生。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评析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b5638cc77da26925c5b0a0.png)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评析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和特别魅力的女作家。
她出生于上海租界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亲身感受到了她父母两大家族的没落与瓦解。
家世变迁,人情冷暖,给张爱玲的刺激很深,形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审美观。
她以犀利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撕开女性世界温情的面纱,塑造了一组扭曲而残缺的女性形象。
一.阴狠毒辣的“母亲”“母亲”这个神圣的称呼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已经不是慈爱无私的化身,而是阴狠毒辣的代名词。
曹七巧出生于寒门小户,被兄长嫁给大户姜家得了“骨痨”的二儿子。
她还没有等到爱情的降临就必须在爱情与婚姻上作出选择,在金钱的诱惑下,她屈服了,牺牲了青春与幸福、爱情与亲情。
长达十年的磨练造就了她畸形的心态和对金钱的极度占有欲。
而当她亲手毁掉了曾渴望得到的姜家三少爷季泽的爱情后,失去一切的她,用自己的变态的“爱”折磨、撕咬、啃啮着“子一代”人脆弱的人格和自尊。
[1]她热衷于对儿子长白、女儿长安的婚事进行破坏。
她以给长白娶媳妇的方式管住他,但又不让儿子与另一个女人有正常的生活和快乐。
她整夜不睡地盘问儿子的私生活,并且在亲家母在场的麻将桌上将儿子与儿媳的隐私公之于众,并百般羞辱儿媳,使亲家母都不忍听下去而离开,直至把儿媳妇活活逼死。
因为在儿媳身上她看到了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
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对于女儿迟来的爱情,曹七巧不但没有祝福,反而处心积虑的加以破坏,看到女儿与童世舫和谐交往,并以惊人的毅力戒掉鸦片,与童世舫谈婚论嫁,便大骂童世舫是看上了她家的钱财,后来又无端地辱骂女儿长安不守妇道,品行不端,并对女婿童世舫散布阴森的谎言,说女儿是一个断不了瘾的烟鬼,从而断送了女儿的婚事。
如此母亲,如此婆婆!正是她对儿子变态的占有,对女儿变态的嫉妒使她迸发出了无穷的复仇欲,最终驱使她失掉了与生俱来的母性。
密秋儿太太(《沉香屑?第二炉香》)、川娥的母亲(《花凋》)、顾太太(《十八春》)等人物跟曹七巧一样都是狠毒异常、残害人命的暴君“母亲”。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04d155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a.png)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摘要】张爱玲是一位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家,她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独立、自信、独立思考的女性形象。
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女性关系和情感纠葛的描写,展现了她对女性命运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通过分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角色特点、女性关系、命运和情感纠葛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对当代女性具有启示意义,展现了女性独立、自信的一面,同时也对社会传递了积极的信息。
张爱玲的女性形象经典而且具有时代性,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女性作家、女性角色、女性命运、独立自信、女性关系、情感纠葛、启示、经典性、社会贡献。
1. 引言1.1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张爱玲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其文学创作的核心之一,她以细腻的笔触将各类女性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有娇媚的妩媚、聪慧的知性、坚强的独立等等。
她的女性形象既有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代表,也有虚构世界中的理想形象。
张爱玲对女性形象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与情感,使得她的作品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爱玲的文学思想和审美观,以及她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方式和情感表达。
张爱玲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悟,将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品味的文学主题。
1.2 张爱玲作为女性作家的特点张爱玲作为女性作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她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描写。
她在作品中常常以女性的视角出发,揭示女性在家庭、爱情和社会中所遭遇的困境和矛盾。
张爱玲对女性的塑造往往既带有同情,又带有批判,真实地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和心理挣扎。
与一些男性作家相比,张爱玲更加注重女性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她常常通过女性人物的情感纠葛和独特思考,呈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复杂性。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5c39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7.png)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秉承着“女性自我意识”的创作理念,她的作品中呈现了众多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从婚姻、爱情、职场等方面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普遍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主角金梅以她勇敢坚定的性格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小地方农村走向大城市,成为一名成功的女商人。
她不仅经营自己的事业,还在婚姻中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尽管最终面对丈夫的背叛与家庭的瓦解,她依然选择离婚并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种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张爱玲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关注和尊重。
其次,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是敢于追求爱情的。
在《倾城之恋》中,女主角萧红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使她从孤苦无依的地位到成为文学巨匠。
她在与袁枚的爱情中,坚持选择真爱,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她毫不后悔。
这种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张爱玲对女性特有的感性和崇尚真爱的价值观。
再次,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现了职场中的挣扎和奋斗。
在《金锁记》中,女主角赵丽华是个出色的文秘,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在职场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她也面临着男性权威主义的压迫和社会的偏见,她要在职场中不断努力,争取权益和地位。
赵丽华的形象表达了张爱玲对女性在职场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追求平等的呼吁。
此外,张爱玲的作品中还描绘了一些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玛丽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坚定个性的女人,她拒绝传统婚姻的束缚,选择了独身主义。
她不依附于男人,坚持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理想。
这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张爱玲对女性解放和自由选择的支持。
总之,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她们或独立自主,或追求爱情,或在职场中奋斗,或个性鲜明。
这些形象的塑造,既是对中国传统女性角色的突破,也是对女性自身价值的探索。
张爱玲通过她的笔触,给予了女性更多的选择权和平等地位,为当代女性树立了榜样。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ba5679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d.png)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位独特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内心描写而闻名。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人物通常是她塑造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张爱玲的女性人物往往具有出众的美貌和魅力。
她常常以深情的笔触描绘女性的面容和身材,使她们成为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在她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女主角易安娜就是一个具有绝世美貌的女性,她的出现往往引起男性主角和其他男性人物的疯狂迷恋。
这种美丽和魅力为张爱玲的作品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
张爱玲的女性人物通常是情感丰富且内心复杂的。
她能够深刻地描绘女性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在她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主角玛利亚和白玫瑰都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女性。
她们在与男性关系中遇到困惑和矛盾,为自己和他人的选择而痛苦。
张爱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角色的对话,将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
张爱玲的女性人物常常被描绘成强大而独立的。
她们虽然面临种种困境和挑战,但她们总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在她的小说《每个女人的告别》中,女主角在婚姻和事业之间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最终选择了追求个人梦想。
这种独立和坚定的性格塑造了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使他们与传统女性形象有所不同。
张爱玲的女性人物常常身处于男性统治的社会环境中,她们经常受到男性的控制和束缚。
但与此她们也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压力。
在她的小说《半生缘》中,女主角杨绛懂得以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在男性统治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价值。
张爱玲的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具有出众的美貌和魅力,情感丰富且内心复杂,独立而坚定,并能够在男性统治的社会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通过她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张爱玲在塑造中国现代女性形象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88dc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5.png)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独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闻名。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张爱玲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爱情、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矛盾、挣扎和追求。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常常呈现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
她们通常是敏感而独立的个体,不甘于被束缚和定义,时而渴望真爱,时而又渴望独立自主。
其中最著名的女性形象之一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珍珠和名媛佳子。
珍珠是一个崇尚爱情和自由的女性,她痛苦地挣扎着在社会和爱情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
佳子则代表了传统和权威的社会环境,她被迫接受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的婚姻。
这两个形象之间的对比呈现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
除了珍珠和佳子,张爱玲的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女性形象,如《秧歌》中的冬瓜,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性,通过唱秧歌来寻找自己的自由和快乐;《小艾》中的小艾,她在一个寡妇的身份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智,不断挑战社会的限制和压力;《金锁记》中的小云,她是一个渴望真爱但却被家庭和社会束缚的女性。
这些女性形象在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命运的同时,也展现了她们内心的矛盾和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的女性形象通常是富有艺术气息的,她们追求着美和自由,常常涉足文艺界。
在《傍晚》中的曼陀罗和《色,戒》中的王佳芝,她们都是热爱艺术的女性,通过自己的才华和独特的魅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们的命运与艺术紧密相连,既是艺术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奴隶。
总的来说,张爱玲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描绘了她们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挣扎和追求。
她们常常是敏感而独立的个体,不甘于被束缚和定义,追求真爱和自由,同时也承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约束。
张爱玲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限制,以及女性在这种环境下的自我认同和努力。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ad613f837e21af45b207a814.png)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摘要】张爱玲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闪烁着独特光荣,其方式之一是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
同样是写女性一生摆脱不了的情和爱,却把她们紧紧地镶嵌在人情世故和社会风俗这一大框架中去描绘。
有悠悠的情、绵绵的爱,更多的还是普通生命本身负载着的深刻的人性内容。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爱情金钱张爱玲,一个才华横溢、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
也许今天的读者对她不很熟悉,然而七十年前的上海滩却沸沸扬扬地流传着她的关于痴男怨女的故事。
她笔下的“传奇世界〞流传至今,仍然不免勾起人们一番回想的情绪和历史的沉思。
张爱玲1921年出生在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家庭中,对封建旧家庭有深切的感受和了解。
1939年至1942年她在香港读大学,其间经历战争,耳闻目睹了形形色色的受难生命,又进一步丰富了她的阅历。
因此,在她的小说中,无论是封建旧家庭中的人物,还是香港社会中的人物,无一不是独具特色的。
其中,她以女性心理为视角,成功刻画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虽然都是活在她们自己有端或无端生出的故事中,然而她们却各有各的怨和痴,各自都逃不过既定的命运,普遍蒙上了悲剧色彩。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有影响的作品。
女主人公白流苏,一个具有洋派风味的现代女性,离婚后被刻薄的兄嫂撵出了家门,跟一个有钱又风流的留学生谈起了恋爱,当恋爱正要陷于无望时,一件突然震惊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从而得到了稳定的归宿。
由于白流苏受尽冷落和排挤,又离过婚,她不敢奢望得到爱情,她只不过是渴望找到一个能独立生活的环境。
但她没有文化,又不想失去淑女身份,不愿出去做事养活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抓到一桩稳定的婚姻。
在追求稳定婚姻的过程中,白流苏是勇敢的。
虽然她最终归宿的安定是因为战争,用张爱玲的原话来说是“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但这对于白流苏来说,是她无法预测的。
只有她对婚姻的主动勇敢的追求是她本身表现出来的品质。
白流苏和前夫离婚拿到一些钱,但她无权享有这笔钱,因为她一直住兄嫂家,吃了喝了他们的,他们认为理应可以拿她的钱去买股票、金子,最后还要退她到前夫家去对抗:“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们穷了,是我把你们吃穷了,你们亏了本,是我带累了你们,你们死了儿子,也是我害你们伤了阴骘!〞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没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力。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941fd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9.png)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的小说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在于其中的女性形象刻画的有创
意的丰厚性。
张爱玲的女性形象不单单涉及虚构人物的外表美丽,而是通过符号性的特质
来折射女性身份认定与意识的变化。
首先,张爱玲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凸显出一种非传统的性意识。
女主人公们并不受传
统社会对于女性行为审查的约束,积极地表现出自我主张与追求。
从《红玫瑰与白玫瑰》
中慕容妙妙及其它女主人公们的故事来看,许多女主人公都走出了传统的轨道,甚至敢于
以犯错误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冒着被谴责、失去名誉的风险,但仍在对自由的渴求中
得到了释放。
此外,张爱玲的女性形象也表达了女性的优秀气质。
女性的内心深处也不乏诚挚、坚强、坚韧。
《半生缘》中的“金钗”杨紫烟是张爱玲笔下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以勇敢、毅然的态度面对一切大小挫折,既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志又勇于承担责任,不被困难击垮,甚至表达出媚人之心、浪漫似水的姿态,以及对理想的实现前浪费情怀的坚定。
最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所表达的是一种矛盾的、多元的、自闭的、理性的特质。
在《金锁记》中,林黛玉穿越复杂的人生道路,通过微妙的斗争与变革,她的行为表达张
爱玲对现实社会观念的批判性思考,体现出女性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辛酸苦涩,甚至出现
人性荒草质朴,却代表着张爱玲情感真实性感染力强大的女性形象。
总之,张爱玲的小说给读者们展示了一种创新、独特、丰富的女性形象,不仅把传统
中固有的女性刻画理念破除,而且融入一种多元化的女性特质,令人深思。
如此不落俗套
的女性形象描写,无疑使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更加独特的地位。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3920f2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8.png)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张爱玲小说中的 女性人物形象具 有传统与现代的 交织特点,既保 留了中国传统女 性的美德,又具 有现代女性的独 立和自主精神。
例如,《红玫瑰 与白玫瑰》中的 王娇蕊和孟烟鹂, 分别代表了传统 与现代的女性形 象,展现了女性 在现代社会中的 困境和挣扎。
张爱玲的小说通 过描绘女性人物 的内心世界,展 现了女性在传统 与现代之间的矛 盾和冲突,以及 她们如何努力寻 找自己的身份和 价值。
悲剧美在张爱玲的 小说中表现为一种 深沉、悲壮的情感 体验,给读者带来 强烈的震撼和反思。
张爱玲通过描绘女性人 物的悲剧命运,展现了 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 无常,使读者更加珍惜 当下,热爱生活。
苍凉美
苍凉美的定义:一种深沉、悲壮、孤 独的美
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美:体现在女 性人物身上,如《半生缘》中的曼 桢、《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等
有鼓舞作用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女性地位和命运 她的作品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和挑战 她通过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她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女性权益和社会地位的关注和讨论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聪明才智:具有 较高的智商和情 商,能够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丰富:对待 爱情和亲情,有 着深刻的理解和 体验
混合型女性
特点:兼具传 统与现代,独
立与依赖
代表角色: 《倾城之恋》
中的白流苏
性格:聪明、 独立、坚韧, 但同时也有传 统的家庭观念
命运:在复杂 的社会环境中, 通过自己的努 力和智慧,实
张爱玲的小说语 言优美,情节曲 折,人物形象鲜 明,使得读者在 欣赏故事的同时, 也能深刻感受到 女性在传统与现 代之间的交织和 挣扎。
张爱玲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女性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2340d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4.png)
张爱玲女性形象分析张爱玲女性形象分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上,张爱玲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她以无尽苍凉的笔调对女性进行叛逆的书写,通过对一群徘徊在“死世界”边缘的女性的描写,深刻地揭露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当时女性生存的困境。
她作品中的女性是可怜的、可恨的、可悲的。
纵观张爱玲所有作品中关于女性形象的描写,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种典型形象的塑造。
张爱玲女性形象分析篇11 、丧失母性的母亲形象俗话说母爱大于天,母爱是众人赞赏的。
惟有张爱玲笔下的母爱是一反常态的,她把人世间最美丽的母爱作了叛逆的描写,她们或自私、或冷酷、抑或是无情,都是身受环境的抑制。
在她的笔下曹七巧、顾太太、白流苏的母亲、川嫦的母亲她们的爱冷的让人不寒而栗!其中,曹七巧这个形象是张爱玲笔下刻画的“最彻底的人物”。
曹七巧,是个麻油店主的女儿,原本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她洋溢着青春气息,是个讨人喜爱的大姑娘。
然而,在“存天理,灭人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宗法制社会中,她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代行父权的兄长把她嫁给了残废的姜家二公子。
门第上的悬殊,使她很不适应姜家人的生活,她的粗俗遭到了姜家上上下下的鄙视,虽然生活的衣食无忧,但是这种幸福并不是她想要的。
她心理的不平衡导致了她人性的扭曲,导致了人性恶的发展。
姜家人在情感上对她的排挤是她人性扭曲的第一个因素。
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应该过正常人的生活,而曹七巧嫁给的是一个骨痨患者,畸形的婚姻不仅使她情感空洞,同时也无法满足她正常的情欲,虽然对小叔子季泽有爱慕之情,但是那是近不得身的。
情欲上的饥渴和压抑感是导致她人性恶发展的第二个直接因素。
无性无爱的婚姻不仅使曹七巧正常的生理欲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也渐渐发生扭曲变形。
这时候她意识到只有钱,只有金钱不会鄙视她,而她也只能靠金钱来拥有立身之本。
金钱的枷锁是导致她人性蜕变的主要因素。
长期心理生理上的压抑使曹七巧感觉“人生在世,还不是那么回事”而后,当她的小叔子把那份家产挥霍地所剩无几的时候,便到她面前倾诉起爱情来了。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7ee3df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a.png)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她以描写女性形象而闻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饱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世界。
本文将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浅析,探讨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一、张爱玲作品中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
她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并且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例如,小说《小团圆》中的女主角林妹妹,她从小家庭困窘中走出,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了经济独立和自主选择的人生。
二、张爱玲作品中的婚姻观张爱玲的作品对婚姻观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她描写了婚姻中的种种复杂情感和现实问题。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通过对两位女主角红玫瑰和白玫瑰的塑造,展示了传统婚姻观与现代婚姻观的冲突与对立。
她以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女性在婚姻中所遭遇的挣扎和无奈,从而引发读者对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思考。
三、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心理描写张爱玲擅长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女性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在《金锁记》中,她通过对女主角墨小凡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女性在家庭矛盾和婚姻困惑中的内心纠结。
这种女性心理描写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定型,使读者更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女性复杂且真实的情感世界。
四、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命运张爱玲对女性的命运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并将其融入到作品的情节中。
她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探讨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苦难。
例如,在短篇小说《围城》中,她通过对女主角的命运的描述,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局限和无奈。
这种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使得张爱玲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中独树一帜。
综上所述,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呈现出独立自主、婚姻观、女性心理和女性命运等多个方面。
她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准确而深入,展示了女性独特而复杂的内在世界。
这一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张爱玲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姓名:刘汗青学号:19665年级:2013春期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指导教师:崔红庆完成时间:2014年4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1)一、张爱玲笔下的几个经典女性形象 (1)(一)心理变态型:社会悲剧的角色象征 (2)(二)交际花型:人生悲剧的角色象征 (3)(三) 懦弱女类型 (5)二、张爱玲看女性生存状态的困窘与危机 (7)(一)与时代因素有关 (7)(二)千年来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传统造成的 (8)(三)人性自私造成的 (8)(四)与女性自己的情感本能有关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0)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摘要: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
涌现出一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写女性体验”的作家。
这些脱离当时主潮流的作家和作品因对人性的深入探究和全新视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张爱玲作为代表其人其文成为研究的重点。
张爱玲的小说以她独特的象征手法、丰富的意象、淋漓尽致的心理剖析和纯熟的语言技巧,塑造了四十年代中西文化融合下产生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并由此深刻挖掘了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心理根源。
本文仅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内涵与意蕴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小说前言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是抒写这个特定时代里面女性的生存面貌,她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女性形象,无论是豪门千金,还是小家碧玉,大都少了女孩的纯洁,天真和浪漫,多了妇人的实际、世故和势利,甚至笼罩着一种苍凉,她笔下的女性充满了悲凉意味并生活在时光停滞的时代里,本文就试以张爱玲的几部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一、张爱玲笔下的几个经典女性形象(一)心理变态型:社会悲剧的角色象征1.被黄金枷锁锁住的女人——曹七巧《金锁记》是张爱玲一部最重要的代表作品,《金锁记》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曹七巧这个经典的形象。
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
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
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
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
封建家长制和金钱的双重压迫,使七巧丧失了人的常性,沦为金钱的奴隶,扭曲了她的人格。
她以近乎残酷的报复从中获得压抑的宣泄及感官的快慰,殊不知她为自己戴上了黄金枷锁,最后变成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变态的女人。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人。
”[1]鲁迅这样评价她。
她开始疯狂报复。
在“灭人欲”的封建文化禁锢下,七巧心理扭曲,终于从被害者变为害人者。
她一手导致了儿子长白婚姻的悲剧,一手摧残了女儿长安的爱情白日梦。
母子的情意、人性的良知,对于曹七巧来说却早已灰飞烟灭。
如果说这时的曹七巧还没有完全丧失人性的话,那就是她对小叔子姜季泽的痴情与渴望,她憧憬从他身上得到温情与爱意,体验一下爱情的喜悦。
当她最终明白季泽并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对金钱的欲望时,她暴怒了,彻底抿灭了残留在她身上的最后一点人性,戴上了沉重的黄金枷锁,她终于成了一个幽灵,“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曹七巧的婚姻悲剧发展成为人生悲剧,心理变态与人性泯灭是深层的原因。
她的疯狂来自金钱与情欲的双重压迫,黄金欲变成盲目的破坏力量,又是她爱情得不到满足的直接结果。
曹七巧由一个纯真少女变成一个疯狂报复者, 由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不正常人, 由一个知廉耻的人变成一个寡廉耻的人,这不是曹七巧一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有多少像她一样的女子由于封建的门第家族观念及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被迫走进畸形的婚姻,最终成为社会的悲剧。
(二)交际花型:人生悲剧的角色象征1.被逼良为娼的——葛薇龙《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成名作,而其中的葛薇龙一形象也塑造得很成功。
》写了一段自甘堕落的纯情少女凄艳的爱情故事,女主角葛薇龙处在等级森严、人情冷漠、人人逢场作戏的一个特殊的早期香港时代, 社会风气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 贪慕虚荣使她走向最后的堕落,最终被逼良为娼。
由一个单纯、自信、希望保持自己完整人格的少女到幻想的贬值,自信的破灭,终致人格的丧失,不管她如何挣扎,终究是别人棋盘中的一枚棋子。
纯洁的青年就这祥自甘堕落,最终为污浊的环境所吞没,陷入那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中。
造成葛薇龙的悲剧原因有多方面的:姑母阴险、冷酷、狡诈,给她设圈套,逼良为娼。
遇人不淑:本想投靠姑母,不料姑母把薇龙当成满足自己私欲的一个工具;本想找一个可以寄托终生的男子,却碰上了乔琪这样的花花公子。
她曾一度想离开姑母的寓所,不巧又天降大雨,自已生了病,耽搁了行程。
大多数评论家认为: 葛薇龙是个单纯的少女, 是为了爱才掉进陷阱走向堕落的[2] 。
有的认为: 薇龙的堕落与那个浪荡子乔琪乔有很大的关系, 是他玩弄了薇龙的感情才迫使薇龙不得不走向淫靡的生活[3]。
这些都是造成葛薇龙悲剧的原因,然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她自身人性上的弱点,主要体现在她对物欲、情欲的痴迷上。
姑母逼良为娼的陷井从一开始就已明确摆在葛薇龙面前,是葛薇龙自己清醒地一步步身陷其中无法自拔,可以说物欲是走向人生深渊的动力;对一个热衷声色犬马的花花公子,葛薇龙从一开始就知道,但葛薇龙却愿意牺牲自己来供养他,爱到迷失了自我,她为自己选择了绝路。
张爱玲以非理性的情欲和物欲来解释了葛薇龙这个上海小女子的悲剧,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在物欲、情欲、性欲的碾压下,人性变得恐怖不堪,变得令人不寒而栗的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
张爱玲笔下塑造了这许多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女子形象。
她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世遭遇,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与经历,为我们广大的读者、评论家展现出一个让人神往而有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深刻揭示出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的悲剧原因。
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她们的痛苦,与小说中的人物角色产生情感共鸣,透过这些人物,我们能够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物。
对她笔下女性形象的关注,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社会和人生,获得全新的认识。
(三)懦弱女类型《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是一个典型的柔弱女,她的懦弱心理让她的一生都发生了改变。
女主角顾曼桢,原籍安徽六安,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随着母亲、姐弟住在上海,也在许任职的工厂做打字员。
故事发生在春节的第四天,许与沈到一家小饭店吃饭,遇到顾曼桢也在小店,此后三个人就常一起到饭店吃饭,外出游玩。
顾在照相的地方失落一只红手套,沈不声不响,独自冒着雨,踏着泥路去找回来。
第二天中午悄悄的递给了顾。
顾因受伤风感冒没有来上班,许、沈正想要去看望她,顾遣弟弟到办公室送抽屉的钥匙,请许帮忙取出昨日打好的公文。
两个男人吃饭时,就谈到了顾叫弟弟送钥匙的事情,好像怕人家上她家,对她的家庭有一种神秘感。
顾病愈上班,三人又外出吃饭,许因另有应酬。
席间,顾坦白的告诉他:家里有祖母、母亲、一个姐姐、两个弟弟。
姐姐因负担家庭生活,先当舞女,后做交际花。
她家住的房子就是姐姐的“朋友”送的。
现在将要嫁给一个吃交易饭的祝鸿才,搬出去住。
沈也说出自己家庭的情形,母亲和年轻的寡嫂带着三岁的侄子,开一家皮货店。
父亲和一位从良的姨太太,带着娘家母亲及三个小孩住在南京。
沈的父亲病重,将事业交给沈接管,要他辞职回家,沈回南京后想念顾,请许陪顾同到南京来玩。
沈的父亲,见到顾很像他在上海认识的一个舞女,他认为她们俩是姐妹。
沈到上海看顾,就将父亲的话告诉顾,引起顾的愤怒和误会,她认为姐姐逼于生计,没有什么见不得人,既然沈家有所顾虑,趁早算了,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祝鸿才婚后发了不义之财,在外花天酒地。
曼璐由于自己堕胎二次,不会生育,想要拢络丈夫,知道丈夫有意染指小姨,不惜装病设计,让丈夫强奸得逞,将妹妹幽禁一年,生下一个男孩。
为恐沈来找曼桢,立刻将母亲全家迁往苏州,沈找到曼璐,她假说妹妹不愿见他,退还他私订之戒指。
曼桢住院生产,将不幸告诉同产房的产妇蔡金芳,金芳的丈夫帮助她逃出医院,找到教书的工作,不幸又被她母亲找到,劝她和鸿才结婚。
曼璐也抱来她的儿子来相求,仍不为所动。
有一天路上遇见曼璐的女佣阿宝,说是曼璐病死,鸿才经商失败,就住在这附近。
于是她常常留意年龄相近的小孩。
一天看见鸿才老家带出来的女儿招弟,也看见自己的儿子。
另一天,她看到从鸿才家出来一口小棺材,原来是招弟得了猩红死了。
她进屋去看她的儿子也得了猩红热。
鸿才不在家,女佣告知鸿才虐待小孩,常常不回家。
她为了救小孩,在鸿才家中照顾小孩十多天,最后,决定嫁给她最恨的鸿才。
婚后鸿才发了国难财,又花天酒地,不理曼桢母子。
有一天曼桢在诊所发现鸿才带了情妇和孩子也在看病,决心离婚,独力工作扶养孩子。
这时沈父死分家,婚后也搬到上海,心中常常想起曼桢。
出国十年的许叔惠从美国回来,沈去许家找叔惠,不意遇见曼桢也在。
二人一起离开许家,在一家饭店谈谈别后,沈才说出曾去找她,她家搬了,她姐姐告诉他曼桢嫁给母亲的侄子张豫瑾医生。
他没有想到她姐姐竟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俩见面,对望半,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
她的头已枕在他肩膀上。
他抱着她。
又半,她方道:“世钧,你幸福吗?”世钧想道:“怎么叫幸福?”他和嫂嫂的表妹石翠芝结婚,没有爱,相爱的人不能结婚。
论学历,她是大学毕业,不比其他女人差。
其他方面也是令人羡慕的。
但是她懦弱的性格,却注定她悲剧的一生。
有些东西,比如爱情。
一旦错过了,就不再。
她与沈世钧如此相爱,原本排除万难在一起的。
在她姐姐嫁人后,她承担起家庭重担,就觉得自己不应该拖累世钧。
此时,已心生退意。
再加上沈家对她的偏见,让世钧夹在中间,不知如何面对。
后来,被祝鸿才强奸,让她觉得配不上世钧。
种种误会,让他们越走越远。
一次误会的决定:嫁给祝鸿才,更是让她悔恨终生。
即使,最后她终于下定决心,选择离婚,自己带着儿子过。
但年华已逝,爱情早已在岁月中褪色。
多年后,与心爱的人相遇,心中有再多的相思,也是回不到过去了。
二、张爱玲看女性生存状态的困窘与危机总观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女性都在面临着生存与婚姻的困窘与危机。
对女性的生存状况,张爱玲是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的。
在张爱玲看来, 女性生存状态的困窘与危机与以下四点有关:(一)与时代因素有关首先,它与时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