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害密度监测方法
病媒生物控制现场检查要点-四害
(六)火车站、汽车站
1.停车场 (1)院内周边沿墙隐蔽处,有无灭鼠毒饵站。 (2)院内轮胎有无遮盖或室内存放,未露天放置。 (3)停车场雨水道、车辆清洗处有无蚊幼虫孳生。
(六)火车站、汽车站
排水口竖箅子
横箅子
(一)中小餐饮、食品店、宾馆饭店等
4. 餐厅、后厨的地漏是否有盖,有无破损,废弃的下水 管道是否堵塞。
(一)中小餐饮、食品店、宾馆饭店等
5. 后厨排风扇有无防蝇防鼠网,或使用自动闭合式排风扇。
(一)中小餐饮、食品店、宾馆饭店等
6.木质库房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木质侧门和后门,下端是 否用金属包被(高≥30cm)。食品库房是否有挡鼠板 (高≥60cm)。
(二)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卫生机构
(4) 单位内假山石窝、景观水池是否有蚊虫孳生。
(二)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卫生机构
(5)垃圾桶、果皮箱底部是否有陈旧性垃圾积存,有无蝇类孳 生(应特别注意厨余垃圾桶);外立面是否有成蝇聚集。
厨余垃圾桶蝇蛆
(三)商场超市
1.查食品加工间、销售区(如面食、糕点、熟食、 果脯 等直接入口食品) (1)是否有蝇、鼠、蟑以及鼠迹、蟑迹
(九)公园及公共外环境 2.公园小溪、池塘、湖泊等治理是否到位, 有无蚊虫孳生。
(九)公园及城市公共外环境
3. 公园内雨水道口、竹筒、花盆等散在小型积水,是否有蚊虫 孳生。
4. 公园成蚊密度(叮咬)情况(人诱蚊场所)。 5. 城市公共外环境:查鼠、鼠迹,蚊蝇密度及孳生地等。
(十)河湖沟渠池塘
市内及城乡结合部河湖、沟渠、池塘治理是否到位,有无蚊 虫孳生。
全国四害密度监测方案(简化)
全国四害密度监测方案(简化)全国四害密度监测方案(简化)(一)鼠密度监测1. 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不同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有效夹夜。
由于鼠密度监测的特殊性,各市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点的范围,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2. 监测时间:每月中旬进行调查,以月作统计单位。
3. 监测方法采用夹夜法。
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见附件1),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
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
室外每5m布夹1只。
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自然村室内外均匀布放。
4. 统计与计算鼠密度(捕获率)= 捕鼠总数(只)/ 有效夹数(只)×100 %有效夹数= 布夹总数-无效夹数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
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并同时记录捕鼠地点、性别、体重(精确到0.1g)和头体长(见表1),汇总表见表2。
(二)蚊密度监测1. 成蚊监测:定时、定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
人工小时法:①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为监测点。
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城市中心2个居民区,城郊结合部3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调查4户,农村选择自然村2个,每个自然村调查农户4户,不相邻的牛棚和猪圈(或其它牲畜棚)各2处。
没有牲畜棚的以民房补齐(共2户)。
进行室内成蚊密度监测。
②监测时间和方法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
蚊蝇蟑的密度监测及效果评价
3.监测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记录检查孳生物和阳性孳生物次数,计算阳性率。
(三)效果考核
社区灭蝇标准
1.成虫
(1)重点单位:重点单位苍蝇阳性间数不大于3%,阳性间蝇数不超过2只;其中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95%。
(1)室内不得检出苍蝇幼虫和蛹。
(2)室外苍蝇幼虫和蛹的检出阳性率不得大于3%。
单位的灭蝇标准
1.成虫
(1)重点单位:每间蝇数不超过2只;有蝇间数不超过2间;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一般单位:每间蝇数不超过3只;有蝇间数不超过3间。
(3)农贸集市:小于500m2集市蝇数不得超过10只,大于500m2集市蝇数不得超过15只。
某种蚊虫的相对种群数量,在蚊媒传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是媒介能量的重要组成因子。刺叮率的缺点是调查时常受不同个体对蚊虫的吸引力以及调查周围环境、气候、风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在蚊媒病如登革热病或疟疾流行区,直接诱捕因叮咬可能获得感染的危险。
3.帐诱法:用顶宽、帐高和底宽分别为80×150
⑵测得的参数应在生物学和流行病学上切实可用; ⑶长期反复使用,经济支出与其提供资料的价值应基本相当。
一、蚊虫:
在防疫工作中,蚊虫的监测是蚊媒传染病预测预报及疾病控制的重要工作,蚊虫的密度监测也是灭蚊效果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灭蚊城市中,蚊虫监测是准备阶段、灭蚊阶段和巩固阶段的重要内容,同时,蚊虫监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考核中必须提供的重要资料。因此,蚊虫监测是除害灭病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其监测内容与方法如下:
(4)室外9:00-16:00期间,用捕蝇笼监测2小时,监测点(次)数不少于5,诱饵为50g红糖、50ml食醋,平均蝇数2.幼虫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其中,由于四害(蚊蝇鼠蟑)滋生导致的卫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国家对于四害密度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以便对城市进行监管和管理。
一、蚊虫密度标准蚊虫是传播各类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蚊虫密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蚊虫密度应不超过10只,特殊区域或季节如沼泽地带或雨季,蚊虫密度可适当提高至15只。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蚊虫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蝇虫密度标准蝇虫是城市中常见的卫生害虫,其滋生繁殖会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很多不便。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对蝇虫密度也有具体要求。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蝇虫密度应控制在5只以下,特殊情况如饭店厨房或垃圾集中处,蝇虫密度可适当提高至10只以下。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蝇虫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老鼠密度标准老鼠是城市中常见的害兽,其繁殖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卫生状况。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对老鼠密度也有具体规定。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老鼠密度应控制在1只以下,特殊区域如仓库或垃圾堆积处,老鼠密度可适当提高至3只以下。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老鼠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蟑螂密度标准蟑螂是城市中常见的害虫,其繁殖速度快,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对蟑螂密度也有具体要求。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蟑螂密度应控制在1只以下,特殊区域如餐馆厨房或垃圾堆积处,蟑螂密度可适当提高至3只以下。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蟑螂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的相关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城市的卫生环境,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卫生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切实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篇一: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前言: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是城区重要的病媒生物,既可传播病原,危害人体健康,也可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开展“四害”密度调查和监测,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可为虫媒和鼠传疾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警信息,也是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重要步骤,根据安顺市创建卫生城市“四害”监测密度监测要求,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于2011年8月1日至2010年8月15日在统一培训后分组对县城进行了为期半月的鼠、蚊、苍蝇、蟑螂密度的抽样调查,以了解紫云县城“四害”生物密度及分布情况。
为创卫工作中消杀“四害”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及对消杀后效果评价作对比。
材料方法: 为了确保我县“四害”密度调查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和监测数据真实、可信,依据全国爱卫会《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GB/T23795-23798)制定方案并行抽样调查,抽取紫云县城东南西北中各有代表性的点开展病媒生物密度调查。
具体结果:1、鼠密度监测:鼠密度调查抽取外环境包括:建筑工地(客车站、金桂小区在建工程)、公共绿地(格凸大道及大园盘)、2个农贸市场。
单位或居民区院内、紫云宾馆后面至农贸市场之间任何一段河沟两岸各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m”。
外环境鼠迹阳性数=鼠迹数/4。
结果:表1表1.外环境鼠迹表环境类型延长米(m) 鼠迹阳性(处) 鼠迹数/100m建筑工地100 3 3公共绿地100 1 1农贸市场150 6 4居民区院内 501 2合计 400 123内环境包括重点单位:2个农贸市场、沿格凸大道的饭店、(松山、紫云)宾馆、饮食店、屠宰场、红十字会医院、县医院、民中和二中学校学生食堂、车站等,监测面积折合房间200间(15平方米折算1间,以实际监测到的面积计算房间数,下同)。
四害密度检测
一、鼠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 米延长线,公共绿地 100 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 100 米延长线,河湖两岸 100米延长线,共计 400米延长线。
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 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 1 个,农贸市场 1 个,食品制售或商场 1 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和上报时间:每年 2月、4 月、9 月和 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 4次。
(三)、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 400 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 "鼠迹数 /100 m。
"2、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 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 /张" 。
每个餐馆布放 5 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 10 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 5 类场所布放 50 张粘鼠板。
二、蟑螂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监测餐馆 2 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 个、医院 1 个、单位食堂 1 个、居民 2 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 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每年 2月、 4月-10月、 12 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 9次。
(三)、监测方法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 24 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 "粘捕只数 /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 5 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 10 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 6类场所布放 60 张粘蟑纸。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篇一:XX市2003年四害密度监测结果XX 市 2003 年四害密度监测结果为了解本地区四害的种群和季消长情况,科学制订除四害计划,为创建卫生城市提供正确资料,依据《xx 省四害密度监测技术方案》,开展四害密度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汇总如下:一、监测方法:蝇和蚊密度监测:从 4 月至 11 月,蝇密度每旬监测一次。
蚊密度每月监测一次。
蝇密度监测,按区划分,每个区设 4 个监测点,分别为饭店、农贸市场、绿化和小区,每个监测点放 3 只诱蝇笼。
蚊密度监测按区划分设 2 个监测点,蚊密度采用人工小时法。
鼠和蟑螂密度监测,从 1 月至 12 月,每月监测一次,鼠密度监测每个区设 2 个监测点,蟑螂密度监测每个区设 4 个监测点。
二、监测结果:1、鼠密度:1-12 月共布鼠夹 14059 只,捕鼠 57 只,鼠密度为 0.43%。
其中褐家鼠捕 35 只,占 61.40%;小家鼠捕 16 只,占 28.07%;黄胸鼠 5 只,占8.77%,其它鼠 1 只,占 1.76%。
2003 年与 2002 年相比,布夹数提高 180.84%,鼠密度下降10.42%,其中褐家鼠捕获率上升 94.44%,小家鼠上升了 166.67%。
由于今年布鼠夹数量比去年多布了近 1 万只,而且布夹地点也多选择在了郊区,因而捕获数量有所上升,也捕获到了黄胸鼠和其它鼠。
(见表 1)。
表 1:2002 年与 2003 年捕鼠总数鼠种分类褐家鼠 (只) 18 35 +94.44 黄胸鼠 (只) —— 5 ---小家鼠 (只) 6 16 +166.67 1 其它(只)年份布夹数 (只) 5006 14059捕鼠数 (只) 24 57 +137.5鼠密度 (%) 0.48 0.43 -10.422002 2003倍数(%) +180.842、蝇密度:4 至 11 月,共放 192 只诱蝇笼,捕蝇 3599 只,蝇密度为 18.74 只/笼*天。
对“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的探讨
对“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的探讨摘要】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类餐饮垃圾,为四害提供了繁殖的条件,为了减少因“四害”导致的传染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就需要做好对“四害”的监测工作。
文章分析“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有利于提高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从而防止相关病媒生物性疾病传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四害;密度监测方法;预防疾病1、引言当前蟑螂、蜚蠊、蚊虫、蝇、老鼠等动物携带的病菌体不仅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因此对“四害”的密度高低进行监测,对于提高或衡量城市的卫生状况、对于创建国家卫生城镇而言至关重要。
当前,用于鼠、蚊、蝇、蜚蠊密度监测的方法很多:《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手册》中对于“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方法”;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同时下发了《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
其次2008 年汶川“5·12地震后,国家卫生部紧急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给出了针对地震灾区的应急监测方案,方案中涉及各有害生物防制(PCO)公司考核杀灭“四害”的效果评价标准,同时也明确了有效防制“四害”前后的密度调查方法。
2、目前对“四害”监测采用的主要方法2.1鼠密度监测方式对鼠进行密度监测常用的方法有:粉迹法、夹夜法、目测法、粘鼠板法以及毒(食)饵盗食法等,各监测方法特点如下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鼠类监测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防止鼠传疾病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夹夜法中诱饵与监测结果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南北种植作物差异性大,因此各地鼠种食性不相同,如果单单以生花生米为诱饵对鼠类的引诱力也会存在差异。
建议各地按鼠种的食性进而选择不同的诱饵,进行监测前需要做好宣传告知工作,以免误伤宠物、儿童或鸟类;而粉迹法应用于容易观察到的地方,当室内家具等物品较多时,就不太适用该密度检测方法了。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
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报送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的报告xxx: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根据全国爱卫办制订的《四害密度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中心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呈报,请审阅!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年xx月xx日xx疾控中心办公室 xx年xx月xx日印发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根据全国爱卫办制订的《四害密度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监测方案。
一、背景鼠、蚊、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 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 鼠密度监测1.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县城区设3个监测点)(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公共绿地、单位、居民院内、湖河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500延长线,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湖河,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2、监测时间:每年4月、9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2次。
3、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记录外环境5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粪等鼠迹数。
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准确地把握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病媒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把握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供给依据,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监测意义(一) 把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推测预报和处理应急大事积存根底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供给依据。
(三) 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把握供给技术支撑。
二、监测范围依据甲方要求填写三、常规监测频次1.成蚊密度:每月监测 2 次,两次监测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7 天;2.蚊幼密度:每月监测 1 次;3.苍蝇密度:每月监测 1 次;4.蟑螂密度:每月监测 1 次;5.鼠类密度:每月监测 1 次;以上监测工程以月为统计单位,并在每月现场监测工作完毕后五个工作日内将监测数据及监测报告上报甲方。
四、监测方法1、成蚊密度监测:承受诱蚊灯光诱法。
每个监测点布放诱蚊灯2 盏,监测时间从当地日落 20 分钟后开头,诱集 6 小时以上,其次天,将集蚊盒从诱蚊灯中取出,对捕获蚊虫进展种类鉴定、计数,并将诱蚊灯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一《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内。
成蚊密度计算:成蚊密度〔只/晚〕=捕获蚊虫数/灯数2、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承受诱蚊诱卵器法。
每个监测点各布放 100 个诱蚊诱卵器,连续放置 4 天,第四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虫及蚊卵,将诱蚊诱卵器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二《诱蚊诱卵器监测记录表》内。
诱蚊诱卵指数计算:诱蚊诱卵指数=阳性诱蚊诱卵器总数/回收诱蚊诱卵器总数×100%3、成蝇密度监测:承受笼诱法。
每个监测点布放 5 个诱蝇笼,在居民区和公园承受红糖食醋做诱饵、在餐饮和城中村承受隔夜鱼肠做诱饵,每次放置 6 个小时,上午 9-10 时布放,下午 3-4 时收回,收笼后,用药杀死捕获蝇类,同时对捕获蝇类进展种类鉴定、计数,并将诱蝇笼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三《蝇类监测记录表》内。
四害的监测方法及控制
四害的监测方法及控制鼠类针对优势种的生态习性,应遵守定人、定时、定点的原则,测定优势种群密度。
定点监测:1、实际监测中需要灵活掌握,主要根据监测方法。
2、采用粉迹法、鼠迹法和盗食法,不涉及捕鼠,没有影响到鼠类的种群数量,该监测点可以固定,月月在同一地点进行,没有问题。
3、采用鼠夹(笼)或粘鼠板进行鼠密度监测,上月的监测活动会影响下个月的监测结果,特别是在鼠类的繁殖季节影响会更大,因此“定点”的含义应有所变化,逐月监测点的生境应该是同一类型,而不是同一地点。
4、另外家鼠记忆力比较强,同一地点连续放置粘鼠板、鼠夹(笼),老鼠熟悉后会绕过去,监测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鼠密度,甚至会出现眼看到老鼠活动,鼠密度的监测结果却为零的尴尬局面。
一、监测方法1.粘鼠板法:按一定方式和要求布放粘鼠板,通过一定时间内的捕获率来估计鼠密度的方法。
1)材料:常用商品化的粘鼠板(15cm×20cm),靠墙一边的无胶边缘不能宽于0.5cm。
胶的强度要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否则会在高温季节粘连、流胶,个体较大的鼠易于逃逸。
2)操作方法: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接近栖息的场所,一个15平方米标准间放置2张。
从封口处打开粘鼠板,紧靠墙基放置一夜,记录粘捕到老鼠的种类和数量。
鼠密度计算方法为“粘捕率=(捕鼠数÷有效粘鼠板数)×100%”。
3)注意事项: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地面潮、尘土和污物等的污染,否则会影响粘鼠效果,如胶面有水应晾干后使用。
4)优缺点:粘鼠板是一种操作简便,对人安全的捕鼠器械。
比夹夜法操作简单、卫生,对人安全;比粉迹法对环境的要求低,监测的结果准确。
缺点是粘鼠板的成本高。
粘鼠板捕获老鼠图片2.夹夜法:1个鼠夹经过一个夜晚的捕获时间,称为1个夹夜。
平均每100个鼠夹经过1个夜晚所捕获的鼠数量来表示鼠密度的方法。
1)试用范围: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室外环境。
●室内●交通工具2)材料:鼠夹:12cm×6.5cm的钢板夹。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篇一: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前言: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是城区重要的病媒生物,既可传播病原,危害人体健康,也可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开展“四害”密度调查和监测,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可为虫媒和鼠传疾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警信息,也是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重要步骤,根据安顺市创建卫生城市“四害”监测密度监测要求,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于2011年8月1日至2010年8月15日在统一培训后分组对县城进行了为期半月的鼠、蚊、苍蝇、蟑螂密度的抽样调查,以了解紫云县城“四害”生物密度及分布情况。
为创卫工作中消杀“四害”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及对消杀后效果评价作对比。
材料方法: 为了确保我县“四害”密度调查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和监测数据真实、可信,依据全国爱卫会《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GB/T23795-23798)制定方案并行抽样调查,抽取紫云县城东南西北中各有代表性的点开展病媒生物密度调查。
具体结果:1、鼠密度监测:鼠密度调查抽取外环境包括:建筑工地(客车站、金桂小区在建工程)、公共绿地(格凸大道及大园盘)、2个农贸市场。
单位或居民区院内、紫云宾馆后面至农贸市场之间任何一段河沟两岸各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m”。
外环境鼠迹阳性数=鼠迹数/4。
结果:表1表1.外环境鼠迹表环境类型延长米(m) 鼠迹阳性(处) 鼠迹数/100m建筑工地100 3 3公共绿地100 1 1农贸市场150 6 4居民区院内 501 2合计 400 123内环境包括重点单位:2个农贸市场、沿格凸大道的饭店、(松山、紫云)宾馆、饮食店、屠宰场、红十字会医院、县医院、民中和二中学校学生食堂、车站等,监测面积折合房间200间(15平方米折算1间,以实际监测到的面积计算房间数,下同)。
对_四害_常用密度监测方法的评述和建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年8月第20卷第4期Chin J Vector Bio&Control,August2009,Vol.20,No.4当前,用于鼠、蚊、蝇、蜚蠊密度监测的方法很多,如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手册》中有“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在全国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下发了《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2];2008年“5·12”地震后紧急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3]给出了针对地震灾区的应急监测方案;各有害生物防制(PCO)公司考核杀灭效果也有防制前后的密度调查。
笔者从事多年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拟就以上常见密度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实施条件等谈一些看法,与同行进行探讨。
1鼠密度监测鼠密度监测常用方法有夹夜法、粘鼠板法、粉迹法、目测法和毒(食)饵盗食法等。
各监测方法特点如表1。
在鼠类监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防止鼠传疾病的发生。
夹夜法采用的诱饵与监测结果有密切关系,我国南北种植作物相差较大,各地鼠种食性不相同,单纯以生花生米为诱饵对鼠类的引诱力存在差异,建议各地按鼠种食性选择不同诱饵。
监测前要做好宣传告知,以免误伤儿童和宠物、鸟类等;粉迹法应用于易观察的地方,如果室内家具等物品较多,难以放置和检查[4],就不太适合用该法。
此外,放置后应避免风吹散粉迹;目测法简便、易行,监测结果与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工作态度关系较大,只能作为粗略密度估计。
毒饵盗食法易造成宠物、非鼠类动物误食,饵料易霉变,毒饵要放在饵盒内,做好醒目标志,并做好宣传,勿让儿童触及。
考虑到鼠类种群的新物反应,此法在环境中50~60d后才能准确反映鼠密度状况[5],不适于应急监测。
2蚊密度监测蚊密度监测常用方法有诱蚊灯法、人工小时法及文章编号:1003-4692(2009)04-0375-02【争鸣】对“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的评述和建议黄谊1,黄河2【摘要】目的对目前鼠、蚊、蝇、蜚蠊常见密度监测方法进行评述,并提出建议。
北京市爱卫会关于灭蟑、鼠、蚊蝇的检测标准
北京市四害密度监测方案一、鼠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米延长线,公共绿地100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100米延长线,河湖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和上报时间:每年2月、4月、9月和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4次。
(三)、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 m。
"2、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张"。
每个餐馆布放5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50张粘鼠板。
二、蟑螂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监测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医院1个、单位食堂1个、居民2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每年2月、4月-10月、12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9次。
(三)、监测方法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只数/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5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60张粘蟑纸。
三、蝇类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室外:公厕1个、垃圾中转站1个、居民一楼楼道2个。
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准确地掌握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病媒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监测意义(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 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二、监测范围根据甲方要求填写三、常规监测频次1.成蚊密度:每月监测2次,两次监测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天;2.蚊幼密度:每月监测1次;3.苍蝇密度:每月监测1次;4.蟑螂密度:每月监测1次;5.鼠类密度:每月监测1次;以上监测项目以月为统计单位,并在每月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将监测数据及监测报告上报甲方。
四、监测方法1、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光诱法。
每个监测点布放诱蚊灯2盏,监测时间从当地日落20分钟后开始,诱集6小时以上,第二天,将集蚊盒从诱蚊灯中取出,对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将诱蚊灯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一《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内。
成蚊密度计算:成蚊密度(只/晚)=捕获蚊虫数/灯数2、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
每个监测点各布放100个诱蚊诱卵器,连续放置4天,第四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虫及蚊卵,将诱蚊诱卵器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二《诱蚊诱卵器监测记录表》内。
诱蚊诱卵指数计算:诱蚊诱卵指数=阳性诱蚊诱卵器总数/回收诱蚊诱卵器总数×100%3、成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
每个监测点布放5个诱蝇笼,在居民区和公园采用红糖食醋做诱饵、在餐饮和城中村采用隔夜鱼肠做诱饵,每次放置6个小时,上午9-10时布放,下午3-4时收回,收笼后,用药杀死捕获蝇类,同时对捕获蝇类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将诱蝇笼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三《蝇类监测记录表》内。
成蝇密度计算:成蝇密度(只/笼)=诱蝇总数/诱蝇笼总数4、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
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
江口中学2012-2013学年度学校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为改善学校环境、预防疾病、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根据有关除“四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除“四害”技术方案。
请各年级、各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落实任务,做好除“四害”工作。
一、技术原则:1、学校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除“四害”工作的安排、检查、验收及技术指导工作。
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四害”密度监测,科学评估除“四害”效果。
2、全面调查“四害”情况,制定有效消灭老鼠、蚊蝇、蟑螂措施。
3、实施综合防治,全面发动全体师生开展除“四害”工作,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孳生场所,以治本为主,积极采用化学药物控制。
二、灭前准备:1、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各班除“四害”指导由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班班主任等方面人员组成,全面负责本班内除“四害”的技术指导,包括环境改造、灭“四害”药物及器械的使用、灭前“四害”密度调查和灭后考核的工作。
2、确立专人负责除“四害”消杀工作。
总务处负责药物的购置、施放、登记、汇总等。
3、培训灭杀技术队伍:灭前培训工作由校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处室和班主任、总务后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真正掌握除“四害”工作的方法和操作要领。
4、统计建档:各班要组织对本班负责的卫生场所、卫生死角等,进行登记,并统计汇总,以便计算用药量,为全面实施消杀做好准备。
三、实施阶段:(一)环境整治:灭前要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清理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和卫生死角,清除蚊、蝇孳生地,如清除水沟积水、填平坑洼、清掏厕所粪便、疏通下水、密封阴沟、禁养家禽家畜、断绝鼠粮等。
(二)药物灭杀:灭杀工作每年在春秋季集中开展两次灭蟑螂、灭鼠活动。
灭蚊、灭蝇各单位按照本技术方案要求认真落实。
1、灭蚊、灭蝇:(1)灭蚊、灭蝇场所:整治下水管道,清除积水,垃圾实行密封收集、分类管理,日产日清,清除蚊蝇孳生地。
对门、窗、通气孔要加防蚊、防蝇网,对破损处要及时修补。
消除四害方案
1.定期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及时了解防治效果。
2.加强对四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定期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优化防治方案。
六、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消除四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协作,确保方案的实施。同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四害防治工作,为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生物防治:探索利用蚊虫天敌和病原微生物控制技术。
4.苍蝇防治
-环境治理:加强垃圾和粪便管理,减少苍蝇孳生地。
-物理防治:采用蝇拍、捕蝇笼等工具,及时清理。
-化学防治:使用低毒、环保的杀虫剂,合理喷雾或喷洒。
-生物防治:研究应用苍蝇天敌和微生物制剂。
四、组织与实施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消除四害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消除四害方案
第1篇
消除四害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四害(老鼠、蟑螂、蚊子、苍蝇)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为有效控制和消除四害,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
1.目标:通过科学防控,有效降低四害密度,减少四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
2.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实际情况,细化防治措施,制定操作规程。
3.落实责任制:将四害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明确各级责任人。
4.经费支持:确保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合理分配资源。
五、监督与评估
1.监测密度:定期进行四害密度监测,评估防治效果。
2.督导检查: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督导,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效果评估:定期对防治成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害”密度监测方案
鼠、蚊、蝇、蟑螂是重要的病媒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传播疾病,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环境卫生。
为了保持国家卫生县城先进成果,进一步做好“四害”预防工作,及时了解“四害”动态,指导全县开展除害防病工作,根据市、县卫生局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决定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
通过开展监测工作,掌握主要媒介动物的常见种群动态情况,为全县疾病的预见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减少“四害”孳生,防止病媒生物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以《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及《陕西省卫生县城检查评比标准》为依据,坚持使用科学方法,使我县“除四害”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二、监测内容及方法
1、鼠密度监测
A、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a、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米延长线,公共绿地100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100米延长线,河湖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b、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c、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
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B、监测和上报时间:
每年2月、4月、9月和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4次。
C、监测方法
a、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 m。
b、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张"。
每个餐馆布放5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50张粘鼠板。
2、蟑螂密度监测
A、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监测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医院1个、单位食堂1个、居民2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B、监测时间
每年1月、4月、7月、10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4次。
C、监测方法
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
部位,检查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只数/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5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60张粘蟑纸。
3、蝇类密度监测
A、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a、室外:公厕1个、垃圾中转站1个、居民一楼楼道2个。
b、室内:餐馆2个、农贸市场1个、单位食堂1个。
c、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B、监测时间
每年5月-9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5次。
C、监测方法
a、室外:采用目测法。
记录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内外环境以及居民一楼楼道中视野范围内存在的成蝇数。
密度单位为"成蝇数/视野"。
b、室内:采用粘蝇条法。
将粘蝇条悬挂在室内,检查记录24小时后粘捕到的蝇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蝇数/条"。
每个餐馆和单位食堂分别挂2条,农贸市场挂4条。
每次监测共在3类场所悬挂10条粘蝇条。
4、蚊虫密度监测
A、各街道检测场所及数量
a、居民区2个,单位2个,检查外环境。
b、池塘或河流等大中型水体1个。
B、监测时间
每年6月—9月进行监测,每月1次,每年共监测4次。
C、监测方法
a.在居民区和单位,检查各类有水容器、坑洼积水中有无蚊虫幼虫(或蛹),密度单位为:有蚊虫幼虫(或蛹)的积水处数/有积水处数。
c.在周河沿岸,用500ml长柄勺取水,检查有无蚊虫幼虫(或蛹),每隔5米取水1勺,不少于20勺。
密度单位为:有蚊虫幼虫(或蛹)的勺数/总勺数。